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項目教學法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在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中進行項目教學的必要性
電子技術是電氣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專業基礎課程,理論性和實用性都很強。傳統的教學方式將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分離,不能達到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教學目標。一體化教學打破了理論和實踐界限,使二者在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上緊密銜接,在教學內容上有機融合,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基于建構主義的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自主探索為基礎的方法,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與掌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將一體化教學與項目教學相結合,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充分開發,師資、教材、設備得以充分利用。同時,項目教學法對一體化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更細致的一體化教學計劃、更專業的一體化師資、更實用的一體化教材、更先進的一體化教室。
二、課題項目是教學的關鍵
項目是計劃好的、有固定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工作,且項目結束后應有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作為電子技術教學的課題項目,一是要明確,以教學內容為依據,讓學生既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又可以發揮創造能力;二是項目要有一定的難度,可促使學生學習和運用新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三是要精心設計切入點,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避免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筆者在講授晶閘管電路的課題時,就精心選擇了“調光臺燈電路”的項目。該項目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同時,其電路又具備學生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內容。筆者在教學課題的導入環節,先發放給學生調光臺燈實物,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拆卸、記錄、研究,一步步總結和明確課題項目,學生們的學習目標非常清晰,學習欲望也一步步增強。
三、把握和引導好“問題學生”
“問題”是教師進行項目教學的著力點。教師要想通過“問題”來推動教學的進行,關鍵在于培養和鼓勵“問題學生”。學生提不出問題比問題多、問題偏更可怕,提不出問題的學生是沒有思考、沒有進入到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一方面,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創設問題情景,維持開放活躍的課堂氣氛。另一方面,教師要珍惜學生的每一次提問,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例如在學習電路中新的元器件時,筆者沒有按照傳統套路進行先講后練,而是要求學生首先對電路板進行仔細觀察和記錄,引出問題“電路板上那個不認識的元器件是什么?”碰到學生提出比較偏的問題,比如“在這個電路里,少了這個元件或換個參數行不行?”筆者并不貿然否定,而是首先贊揚學生的問題提得好,并在接下來的計算機電路仿真過程中讓其嘗試更改電路元件或參數,并把實驗結果與同學們分享。這樣,學生在加深印象的同時,也對電路有了更透徹的理解。
四、運用多種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成長,幫助學生構建知識并形成能力。所以,采用何種評價方法要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依據,在注重評價結果的同時更要注重評價過程,用多種評價方式代替傳統的評價模式,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發揮積極作用。
首先,通過教學全過程評價,發揮評價對教學與學習的診斷、激勵和促進作用。例如要實現調光電路的制作,學生需要掌握元器件的識別和使用、電路的原理分析、圖紙的識讀和繪制、電路的安裝和調試等多個環節的知識和技能,筆者采用了分步驟訓練、分層次評價的辦法,逐步實現了課程項目的要求。
其次,靈活合理地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針對不同訓練步驟的特點,筆者將口頭提問、書面作業、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卷面考試、技能考核等不同的評價方式結合,從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等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讓評價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項目教學方法沒有特定的結構或一成不變的教案或教學材料,它是一個復雜、靈活的框架,用于幫助師生進行互動的教與學。在這個框架中,教師如果充分利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給予的各種教學資源,實施項目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會自覺學習,并高質量地完成項目作業,掌握專業技能,獲得職業能力。
作者:辛鑫 薛普 單位:濟南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