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德育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德育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德育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

    【摘要】小學生正處在道德培養、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加強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是必然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德育培養有助與社會安定,滿足了現代社會對人才品德的要求。從中國傳統文化道德品質培養的內涵和意義出發,重點闡述了如何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為小學生德育培養提供了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德育教育中國傳統文化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品質培養的內涵及其意義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品質培養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后,結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對其內容進行不斷地去其糟粕,從而保留了大量的符合社會現展需求的精華部分。在傳統文化中德育培養上概括起來主要有:首先,傳統文化要求培養人的善良。人性的善與惡的區分,要明確,只有在明確的基礎上,才能夠懂的要揚善除惡。正如孟子所說“人之初,性本善”,表明了人生下來的本性善良。如何保持善良之心,需要引導和教育,這也是為什么古人要強調“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其次,傳統文化道德培養注重從約束本身,達到“成人”的目的。孔子一直強調“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可見自身成才需要進行人格的塑造。孔子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一直是對培養人品行的重要指導。其中在培養人的品行中強調了“仁”,是對人相處間的約束,概括了對待別人要有仁愛之心,強調了善良的本心。品行中“義”是對事處理的約束,描述了在處理事情上要堅持正確的原則行事。“禮”是對人平常行為的規范,也是培養一個人自身形象的基礎內容。“智”是講了人要學習,而且還要會思考,成為一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信”這個內容更多的規定是人言行的統一,讓人樹立自我的可信任的形象。最后,中國傳統文化在道德品質培養上,除了歷史名人的著作外,還有中國勞動人民在歷史發展中,傳承下來的堅韌和勤勞的優良品質。中國歷史遺跡眾多,如長城,這些遺留的古建筑無不彰顯著中國傳統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品質培養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品質培養,對于我國的未來發展和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首先,傳統文化的德育傳承有助于培養符合現代化需求的人才。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國家在素質培養中道德培養上的著重強調,都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優秀的人才如果不能夠愛國、具有完整的人格,那么久將會是社會發展中的不定時炸彈,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其次,傳統文化經過了數千年的傳承,需要將其優秀的內容繼續進行傳播。作為華夏民族,在面對當今國際交流,不同文化價值觀的沖擊,物質利益至上的當下,如果沒有好的道德培養和精神的引導,人們容易迷失,導致價值觀念的混亂,或者盲目崇外的心理。最后,傳統文化德育的培養,能夠穩定社會,利于國家的發展。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穩定,而社會穩定是每個人能夠遵紀守法,法律作為約束人的最后一道準繩,往往需要提前進行人們道德品質上的培養和提高,才能夠減少違法,提高人的自我約束,從而達到社會穩定的目的。

    二、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德育管理中的具體措施

    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品質培養在小學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小學生在小學期間,正是心智發育、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正確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是奠定學生成才的基礎。在現代素質教育改革地深化下,將傳統文化德育培養內容滲透到小學生的德育管理中,結合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具體提出了以下幾點內容。

    (一)充分利用資源,開展系統化的傳統文化德育教材制定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資料、古籍、網絡信息在不斷地豐富,而隨著我國文化水平的提高,研究者們在傳統文化的研究上也日益精進。但是我國小學在道德品質培養上,書籍的資料仍然保留著原有的舊版,更新內容差,同時在整個教材的設定上不夠系統系。因此,為了能夠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指導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形成完整、系統的理論體系。小學道德素質培養的教材應該進行有效地更新和系統性知識的完善。其次,除了完善教材外,傳統的文化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不是記憶,而更多地是理解,所以教學的內容上要注意語言的平直和對傳統文化解釋的生動,結合實際的故事進行詮釋,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理解。比如,在小學中,很多學生都會被《三字經》,學生們背起來朗朗上口,但真正的意思,卻不知道。為什么要背誦,為什么不理解,甚至學生對于“尊敬”的意思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教師能夠解釋明白才是讓人懷疑的。最后,學生在進行語言發展的同時,漢字的意思博大精深,而不斷的短語間意思又是不一樣的,如“誠實”和“誠信”,如果教師只是按字解釋,學生多半會不夠清楚,但是如果教學中結合實際的故事,那么就能更好地理解。所以,在教材的制定上既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又要故事生動性。

    (二)理論結合實踐,開展多樣的傳統文化德育培養活動

    學生的德育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小學文化課程中,不能以筆試或者簡單的實踐記錄就可以解決,需要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學生課外活動的實踐。首先,在德育教學的實踐課中,要注意德育是一個整體的過程,不能單獨分開重點去刻意強調某個道德點的內容培養,這樣是錯的。比如,周末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尊老愛幼”,帶領學生到社區進行服務工作。但是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側重過程,如果教師只是側重活動的重點部分,就容易忽略道德培養的全面。對于這樣的活動,應該涉及到學生為人處世,待人待物的一舉一動,而不是單純的一點。其次,實踐活動需要多樣性。傳統的德育活動,學校開展的多是像“拔草、做清潔”這樣的勞動性質的活動,雖然并非這種活動不好,而是這種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因此,教師在進行德育活動開展時,應該面向社會,提供給孩子們更多地實際的需要在社會中展現的內容,這樣德育實踐才更符合道德培養的要求。

    (三)加強師德建設,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德育培養相結合

    為人師者,是表率。在加強學校素質教育改革的現在,教師品德的培養是必然的。教師在學生面前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因此,應該首先加強對教師的道德品質提高。其次,校園文化應該與傳統文化中的德育培養相結合,校園文化是學生生活在其中,慢慢影響學生的重要內容。因此,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是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措施。

    三、結束語

    綜上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德育培養對于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必不可少的。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深入,小學在加強學生德育管理的同時,要加強傳統文化的滲入,讓學生能夠在言傳身教的校園文化中,慢慢地培養成具有良好道德和品質的人。

    參考文獻:

    [1]張學明.小學德育管理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6):60.

    [2]韓巧玲,黎妍,高雪艷.“品源至慧”巧思量[J].北京教育,2017,(09):42.

    [3]王海娟.小學德育管理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8):53.

    作者:龐波 單位:湛江市第二十八中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杨幂|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在线免费成人网|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91| 成人无遮挡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天堂|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 亚洲伊人成人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成人黄色网|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