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民間工藝美術在高校美育教學中價值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工藝美術在高校美育教學中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間工藝美術在高校美育教學中價值

    摘要:傳統建筑、民族服飾、扎染刺繡、民族織錦,還有繩編、竹編、年畫、泥塑、皮影、風箏、剪紙等都是色彩艷麗、圖案精美、造型各異,表現了傳統民間手工藝的精巧絕倫。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表現的藝術語言,為后續的藝術發展演變與設計創新提供了內容形式極為豐富的藝術母題。美育是高校素質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系到高等教育中素質教育改革的整體發展方向。

    關鍵詞:傳統手工技藝;高校美育;教學整合;價值研究

    一、非遺視域下美育教學深度思考

    (一)高校美育教學的重要性

    美育,即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號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教育思想。美育教育能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豐富藝術實踐活動、推進評價改革、加快藝術學科創新發展,能提升民族自信心及民族文化內涵的影響力,也能培養自身技能,從而拓寬就業渠道。在傳播與推廣傳統工藝文化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感知、體驗、想象和直覺能力,提升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個性。通過美育教學的思想認識、情感心靈等方面的培養與提升,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深層次的理解和領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從而達到文化素養高尚、審美品格健全的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教學中推行美育教育是高校良性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強化專業能力、注重文化內涵的汲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傳統工藝與時代特征結合,使其精髓充分融入到高等院校美育教學現代設計中,并與同市場、同企業接軌,實現“知識”與“經濟”的有效結合,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傳承模式的探究提供了可能,也為其開發文創產品提供了便利,這是高校教育傳承與推動傳統工藝文化的責任和義務。

    (二)高校美育教學的現狀

    目前,高校美育教學中,普遍開設了一些藝術選修課程,開設這一系列理論課程目的都是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素養。但從整體授課情況看,高校美育的教學內容相對單一,能結合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開展創新實踐型的課程相對較少。學生的選擇性學習內容同質化嚴重,主要表現有以下四個方面:1.學校和授課教師應加強對課程的重視程度,減少理論課程的數量,以理論為輔,逐漸加強體驗創新環節的實踐教學操作;2.課程類型避免單一化,理論賞析課限制了教師在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拓展,學生面對理論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3.不能結合學生的審美興趣需求,創新美育范圍內的教學內容;4.教學條件不夠完善,缺少實訓場地和相應的設備。

    (三)美育價值在素質教育中的體現

    梁啟超曾提出:“通過趣味、情感、境界等的提升,加深體驗人生的審美價值,排拒假惡丑的侵蝕,努力進入真善美的境界,為人為文,都力求振作、進取和升華,從而有力地推動社會變化?!边@論述了以“新民說”為核心的美育思想。美育價值是各種價值形態中的一種,各類關于美育價值內涵的觀點中,都是關于“美育的作用與功能”的深入討論。美育的價值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個體素質層面的內在功能。美育教育能培養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綜合能力,使學生在自然與社會、知識與能力、科學與人文、專業與非專業、智力與非智力之間達到協調發展,進而完善學生人格的情感性、融合性、超越性與創造性。美育可以陶冶情操、怡情悅性;培養與完善個人的品格、激勵個體創造性發展。教育家蔡元培曾說:“純粹之美育,陶養吾人之感情,使之具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钡诙鐣P系層面的外在功能。美育教育具有調節社會關系、培養社會性格、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作用。通過美育素質培養,學生可以在感受中華文化藝術的同時,培養自身發現美、欣賞美、分析美、研究美、創造美和傳播美的綜合應用能力。(四)互聯時代對美育教育的沖擊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在帶動各種科技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也給社會環境中成長的大學生帶來很多影響。隨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網絡以其獨特的方式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學生身心還處于不完全成熟的階段,對是非明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他們很容易因缺乏自我管理控制能力,沉迷于一些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從而迷失自己。如果讓這種現象延續,就會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與生活,最后荒廢學業,斷送未來。大學生是我們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關系著國計民生。因此,互聯網時代應重視加強美育教育,這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也為高校美育教學工作帶來了阻礙和機遇。

    二、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美育價值

    傳統工藝美術作為大眾百姓文化觀念的物化形式,如實地反映了民眾階層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與審美期望,從穿著打扮、生活工具、環境布置到地域習俗以及傳統禮儀等方面,均體現出傳統手工藝的文化歷史情感與藝術魅力。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表現出不同的藝術特色。通過不同造型工藝、視覺美感的工藝作品,反映了不同時期勞動人民的觀念意識、道德思想以及審美愛好。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張道一曾說:“就民間工藝美術整體而言,相對于宮廷、士大夫,它大多數是粗的、俗的、野的、土的,但粗非拙劣,俗非平庸,野非不馴,土非孤陋……也許正是在這種生產方式和結構中形成的粗、俗、野、土,才使民間工藝充滿著無限的生命力。”

    (一)多維度的民族文化形態體現

    民間工藝美術的產生源于滿足大眾的基本生活需求,逐步將人們的精神生活與手工藝品創作融為一體。制作工藝精湛、造型奇特優美、色彩搭配醒目,這些都承載著人民群眾的藝術觀念與審美思想。無論是傳統建筑、民族服飾、扎染刺繡、民族織錦,還是竹編、繩編、皮影、年畫、泥塑、風箏、剪紙,均是圖案精美、色彩艷麗、造型各異,表現了民間手工藝的精巧絕倫。民間工藝美術的美育價值要發揮“以美動人、以美育人、以美養德”的功能,民間工藝美術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結合緊密,有三種存在形態:第一,三維形態為載體的造型工藝。第二,二維形態為載體的造型工藝。例如,以刺繡、織錦等為代表的民間女紅;以年畫、風箏、剪紙等為代表的民間美術等。第三,以空間形態為載體的審美形態。例如,年節習俗(廟會、秧歌、重陽等)等衍生的民間工藝美術。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代表著不同區域、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歷史文化之間的審美理想。

    (二)有效提升人文素養與文化內涵

    傳統民間工藝美術融入高校美育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精美造型特征、奪目的顏色搭配體現的藝術內涵、表現風格等方面,都與專業藝術審美教學有一定差異。例如,造型怪異的巫儺面具,是人們祈求上天庇佑的希望與寄托;山西面塑工藝品都用了什么樣的造型手法,面塑制品在哪些節日中出現。在傳統民間工藝制品產生的背后,都飽含深厚而美好的文化內容,可以激發大學生的興趣、靈感和創新意識,拓展學生的文化新視野和設計思維,培養學生將區域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結合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讓傳統工藝文化融入當代創新設計中,不僅能為高校文化素質教育提供獨特視角,也能為美術類課程的改革與實踐提供一條可行路徑,從而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內涵。(三)弘揚傳統文化增強審美認同感傳統的工藝美術與人們的生活勞動密切相關,縱觀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形成歷史不難發現,一些民俗活動、手工技藝、傳統藝術演繹等都是在勞動生活中提煉形成的藝術形式,飽含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傳統工藝美術具有多元化、豐富性的藝術特征,例如,傳統剪紙或雕刻藝術中造型夸張的主體形象;具有獨特標志性特征的地方建筑;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與視覺審美的扎染與刺繡技術;獨具匠心、造型精美的編織工藝等。這些工藝精美、底蘊深厚的傳統手工藝術品,能在展現自身魅力的同時,提高大學生的藝術審美辨別能力和感知能力。

    三、有效弘揚地方傳統民間工藝的美育教學策略

    地方傳統手工技藝是我國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根源,例如,江門開平碉樓建筑、東北滿族民間刺繡、陜西皮影雕刻、景德鎮手工制磁、貴州苗寨扎染等一些具有地方代表性或地域性特色的手工藝制作技術。將祖國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傳統手工藝術品與高校美育教學內容相整合,形成具有多樣化、創新性、傳播性和引導性的綜合課程,從而夯實美育教育的各項教學目標。

    (一)改革創新教學理念

    高校美育教學活動,基于課程開辟的美育實踐基地,為學校的美育工作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在美育評估工作中支撐了相關指標。通過持續完善相關課程,能將其打造成以人文和審美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為主要內容的藝術課程。高校美育教學的教學形式中,近年來的“工匠精神”就是一個由傳統文化進入到美學層面的概念名詞,進而形成“工匠文化”,“中華工匠文化是中華工匠在長期勞動中形成的工匠區域性集叢文化體系,它的周邊聚集了工匠創物、工匠手作、工匠制度、工匠精神等四種數量相互關聯的特質文化,從而建構出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四位一體’的中華工匠文化知識體系?!痹诿媾R多種文化沖擊的環境下,這種工匠精神對培養現代大學生追求精益求精的鉆研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豐富多樣教學策略

    采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在校大學生喜愛的多種信息傳播媒介,全方位地展示傳統民間手工藝及中華文化中手工藝術品的魅力。開展“傳統民間工藝”為主題的競賽、作品展示,例如,民間美術類和藝術設計類的創意大賽、挑戰杯等,搭建創新創業大賽平臺,形成以賽促學、學研雙驅的教學機制,在競賽項目中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利用新媒體技術具有的交互性、非線性和虛擬性等藝術表現特征,立體呈現傳統民間手工技藝,從而帶動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在數字信息背景下的融合創新與發展。

    (三)線上線下的宣傳與互動

    線上開發VR展覽及在線DIY設計產品模式,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提升民間傳統工藝的社會效應和文化價值,結合大數據運營模式,采集用戶數據,刻畫用戶畫像,改變觀眾對傳統工藝文化產品陳舊的看法;使用點擊分流和數據挖掘,讓產品和服務被精準地推送至用戶,增強大眾對傳統工藝文化及相關產品的興趣和關注度,從而擴大傳播范圍,加強其影響力;考量如何流量變現,實現把線上用戶引導至線下,開展“一期一會”文化快閃店或生活體驗館,店里不僅陳設可供近距離觸碰及使用的傳統藝術品,還有可提供學習及親身制作的工作坊等,增強交互性,形成線上線下的傳播閉環,增加觀眾的參與度以及加深對傳統工藝品藝術性的感受與理解。

    (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整合傳統民間工藝融合美育教學資源,發揮社團、中小學職業體驗中心等多個平臺,實現多元聯動。將所有教學資料上傳至職教云平臺,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線下再面授強化,并檢查學習效果。

    (五)產教融合實踐教學

    當前,對傳統手工技藝的詳細介紹較少,大學生對民間手工藝的了解和認知相對更少。與工藝美術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組織民間美術家到校舉辦藝術講座,運用傳統文化藝術進校園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傳統手工技藝的興趣。同時,鼓勵學生自發成立民間藝術社團,拓展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知識。在學校建立作坊式工作室,讓學生在實踐勞動的教學過程中,體驗傳統手工藝的藝術魅力。產教融合的實踐與革新由政府扶持的傳統民間文藝家協會牽頭開展技術培訓,本地各大企業提供邊角料等原材料,學校配合提供培訓場地與學員,開展第二課堂;三方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結合民間工藝傳統技藝的革新,推動民間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想要嘗試創業的社會人士提供良好的創業基礎。

    四、結語

    將民間手工技藝與高校美育教學整合創新,在弘揚與發展傳統技藝文化的同時,展現傳統文化魅力,努力強化民族傳統藝術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力。在美育教學中,突出強化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的內容,推行工匠精神,學生也能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受到正確引導。

    作者:張哲 單位: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免费看一级淫片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国外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2021|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无遮挡|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成人免费一级片|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