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的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不斷擴大使用范圍,新媒體的大量涌現對傳統電視新聞事業造成了沖擊。本文簡要分析了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策略來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鞏固電視新聞行業的輿論監督主導地位,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不斷促進電視新聞事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
一、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分析
(一)電視新聞具有傳播影響力
多年來,電視新聞具有一定的傳播影響力,通常會播放具有社會價值的信息。社會群眾在接收信息后產生共鳴,可以提升對各類事件的關注度,對新聞事件所反映的行為,產生間接的推動作用。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可以涵蓋各個不同年齡段,并且傳播的新聞信息具有一定價值性與準確性。當社會群眾接收新聞信息并理解的同時,將會繼續進行分散傳播,通過傳播影響力對與新聞事件的主人公造成輿論壓力。基于輿論壓力而言,新聞的輿論影響能力程度不同,并且其傳播影響力是判斷新聞質量的準則之一,因此,電視新聞行業必須充分重視信息的輿論影響能力。基于一般情況下來講,新聞的傳播能力越強,將會產生越大的輿論影響力,二者之間呈正比關系。
(二)電視新聞的輿論感召力分析
電視新聞輿論感召能力指的是將自身新聞信息與價值匯集,通過間接或者直接的方式,參與至相關新聞信息的探討之中,最終產生結果將會直接影響人民群眾思想意識,以及所產生的社會價值觀念。通常情況下,電視新聞具有越強的權威性與公信力,所造成的輿論感召力越大,越能產生更強的社會動員力量。當人民群眾對新聞事件的參與程度越高,相關的輿論影響力將擴大傳播范圍。增強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實質上應該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基于這一特點來講,各類新媒體相較于電視新聞行業優勢略有欠缺,因為電視媒體的出現遠遠早于新媒體,具有廣泛的人民群眾基礎。當權威性的電視媒體消息,產生的輿論影響力將遠大于新媒體。
二、提升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的有效策略
(一)優化電視新聞媒體選題
微博與微信平臺每天更新的信息量巨大,社會公眾越來越少地通過電視接收新聞信息,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指數偏高,智能手機逐漸成為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非常不利于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但是新媒體所呈現信息內容之中不乏低俗、虛假的新聞,容易扭曲青少年未發展成熟的價值觀念。在融媒體的發展背景之下,電視新行業必須充分利用的自身發展優勢,堅守自身輿論領導者的主體地位,更好地為社會群眾帶來高品質信息新聞。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各個類型的新聞傳播迅速,人們對于信息的接收擁有了更多選擇,傳統的電視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競爭愈發激烈。電視新聞行業要得到發展,在融媒體時代中站穩腳跟,必須充分發揮其自身具有的優勢,優化電視新聞媒體的選題。比如,山西電視臺《民生大接訪》新聞欄目中,在電視新聞媒體的選題中積極探索,將傳統電視媒體與信訪形式緊密結合,制造輿論話題。由于信訪問題一直處在矛盾較多、政策性極強的輿論監督下,已經演變成為輿論監督的雷區禁區,一些原本很小的信訪案件,由于受到地方利益的庇佑而形成難案。通過電視媒體的全面介入,打破了信訪事件原有的僵局,隨著記者在人民群眾當中的深入,能夠準確了解問題的根源所在,引發了人民群眾對公共事務的關注熱情,進而提升了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由此可見,電視新聞在選題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注意力,發揮小故事承載大問題的作用,要求記者必須用鮮明的問題意識,把握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事件與現象,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電視新聞媒體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二)增強電視新聞媒體的實效性
盡管電視新聞行業比新媒體出現要早,但是在融媒體時代背景的影響之下,電視新聞傳播信息的功能正在逐漸被新媒體代替。當下人們正在享受信息時代帶來的便利,打破話題的局限性并不受地區障礙影響,而電視新聞則不具備此種特點。通過調研可以發現,各種類型之間的新媒體之間存在通聯性,因此為人們提供了創造與傳播信息的機會。電視媒體在面對各類新媒體的競爭之下,需要實時注意輿論問題的監督與參與,傳統電視媒體必須具有輿論熱點的監督能力,并且能夠對突發問題及時做出應急預案。如果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已經通過網絡廣泛傳播,此時在進行跟進不具備新聞特殊的時效性。因此,電視媒體需要主動采取相關解決措施,通過新媒體平臺及時關注問題與事件的發生情況,進而保障電視新聞與網絡媒體信息更新的一致性,甚至在實效上早于新媒體,在最大程度上將輿論影響范圍擴大。同時令記者在第一時間對發生的事件與網民進行互動,電視新聞節目需要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進行實時的事件動態跟蹤,不斷更新以及披露事件的真相,進而增加新聞電視節目的深度。當下電視媒體必須正確看待網絡帶來的基于與挑戰,掌握網絡監督的群眾基礎與及時性。雖然網絡監督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監督結果的真實性卻有待考證。提升新聞信息的實效性,需要對相關新聞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樹立政治素養與責任意識,對有關網絡監督實踐與現及時進行客觀審核,同時體育網友進行互動,報道出具有社會價值的新聞信息。
(三)提升與群眾的互動性
融媒體時代的來臨正在改變人們生活,層出不窮的新媒體正在不斷擴大信息傳播速度,對電視新聞的傳播造成了不利影響。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需要加強與群眾的互動,創建完善的電視觀眾互動平臺。比如,電視臺在播放新聞時,可以在屏幕的下方制定相應二維碼,新聞節目主持人可以引導觀眾說出對熱點事件的看法與建議,并發送至電視臺。觀眾掃描二維碼可以參與新聞話題的討論當中,并留言自身感興趣的新聞話題,新聞欄目會依據觀眾的參與度以及話題留言及時分類回復,能夠有效激發觀眾參與電視新聞的主動性。并且電視新聞媒體可參照觀眾實際參與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節目新聞選題。后臺可將觀眾的意見建議在但是屏幕滾動播放,以此來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提升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創建與電視臺相關的新聞網站,開通微博平臺,令電視觀眾充分發揮自身的話語權,通過與觀眾進行互動,能夠激發觀眾的觀看熱情,發揮自身的輿論監督能力。
(四)創新電視新聞的傳播手段
基于電視新聞行業而言,新聞的編輯內容將直接影響節目播出效果。現在的新聞電視節目大多表現形式死板,以主持人在鏡頭前向觀眾講解今日主要的新聞內容為主。此種表現形式缺乏新意,易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進而下降節目收視率,很難有效擴大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在融媒體的時展背景之下,電視新聞媒體需要客觀迎合觀眾審美,為觀眾樹立正確社會價值觀念的同時又不失新意。電視節目可以適當創新新聞傳播手段,比如《新聞直播間》主持人朱廣權就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央視段子手”。嚴肅的新聞以輕松詼諧的方式傳播,能夠為觀眾帶來新奇的觀感,打破了傳統新聞傳播的壓抑氛圍,以此來擴大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激發人民群眾了解新聞熱點時事的興趣。除此之外,多樣化的新聞傳播形式能夠為觀眾帶來生動新穎的體現,擴大了新聞信息的表現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傳統電視新聞行業的輿論影響力受多種因素影響,并且將直接關系到新聞信息內容的質量。因此,電視新聞媒體需要不斷采取有效對策,令電視新聞內容更加豐富,優化新聞選材,創新新聞的傳播路徑,為人民群眾帶來有社會價值意義的新聞,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參考文獻:
[1]楊林.融媒體時代如何提升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J].新聞傳播,2018(18):73-74.
[2]李宏.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的方式探索[J].中國傳媒科技,2018(02):98-99
[3]黃振民.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傳播的輿論影響力[J].今傳媒,2016,24(09):116-117.
[4]葛逸飛.融媒體時代如何提升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J].傳媒論壇,2019(06).
[5]常蘭,張華卿.融媒體背景下如何做好電視新聞輿論引導工作[J].西部廣播電視,2019(05).
作者:毋冰 單位:廣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