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剪輯和傳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針對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剪輯和傳播的方法創新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剪輯;傳播;方法;創新
一、新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的影響和要求
(一)新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的影響
近些年,伴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人們坐公交車、地鐵的時候就能及時獲取相關新聞信息,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化。新媒體主要具有信息更新速度快、形式多種多樣等優點,用戶可按照自身的個性化需求選擇最佳的新聞信息獲取通道,而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只能在固定的時間、按照固定的模式播出,相比之下,新媒體的優勢明顯得多,所以絕大部分受眾愿意選擇新媒體獲取新聞信息,但從新聞信息的權威性來看,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公信度要高得多。由此可見,電視新聞行業若能在新媒體時代把握住發展機遇,全面發揮自身優勢,便能實現長遠、可持續的發展。
(二)新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剪輯的要求
所謂新媒體,主要指的是利用當今新興科學技術而形成的新的媒體形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剪輯制作人員應當滿足下列幾個方面的基本要求:首先,具備高水平的編排技能。當代新聞受眾追求的是新聞信息的及時性和時效性,要求新聞媒體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聞出去,這就對新聞剪輯制作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剪輯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策劃與協調能力。其次,新聞剪輯制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對各種新聞信息有一定的鑒別能力,能準確分辨是非善惡。除此以外,還應當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在新聞剪輯制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只有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才能保證在第一時間處理好問題。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主要特點
(一)開放性
一般來說,傳統新聞媒體大都采用文字敘述的模式傳播新聞信息,整個信息傳遞過程具有較強的封閉性特征,缺乏開放性,而新聞傳播同時具有開放的特性,受眾更需要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隨時隨地地開展信息互動的媒體,這點傳統新聞媒體是無法做到的。在新媒體技術的帶動下,人們實現了借助媒體平臺隨時隨地與交流新聞信息的愿望,這就有效拓展了信息傳播的路徑,形成了網絡化、全覆蓋的信息傳播局面,也大幅度提升了新聞傳播的開放水平。
(二)互動性
傳統新聞媒介大多是單向傳遞信息,也就是說,廣大受眾只能接受信息,卻無法參與到信息交流互動的過程中來,顯然這樣的信息傳播模式對新聞傳播的范圍造成了極大的限制。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利用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就可在查看新聞信息的同時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進而實現信息的交流互動,不僅顯著拓展了新聞傳播的覆蓋面,也能更有效地實現社會正能量的傳遞,為社會的健康長遠發展創造有利的宏觀環境。
(三)時效性
一直以來,評判新聞信息價值的一大關鍵指標就是時效性,而傳統新聞媒體在信息時效性上往往比較差,這主要是因為其信息收集、制作的過程較為繁瑣,期間遇到問題的幾率比較大,致使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大大減低。而新媒體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可將新聞信息在第一時間出去,這樣增強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提高了新聞傳播的效率,因此更能滿足當代受眾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三、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剪輯和傳播方法的創新
(一)拓展思路,加強編輯的創新性思維
一直以來,許多編輯工作者都將新聞剪輯當作一項死板的工作來完成,導致新聞剪輯缺乏新意。新媒體時代,各種先進技術層出不窮,為了夯實電視新聞行業的根基,確保其在媒體市場中的主體地位,編輯必須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結合現代化傳播技術的特點,加強對自身新聞敏銳性和判斷力的訓練,構建完善的創新型思維框架。新聞編輯人員還必須注重對自身思維角度和視野的拓展,準確捕捉新聞報道過程中存在的盲點,學會抓住各行業之間的共同點,站在多種層面對社會關系的結合面進行探討,從而實現對邊際新聞的有效傳播。
(二)積極應用電視新聞制作中的各種新技術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多種新型電視新聞制作技術不斷涌現,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積極學習各類先進技術,不斷提升自己的科技意識,夯實自身在新聞編輯制作上的綜合實力,使電視節目保持永久的吸引力和活力。對此筆者認為,一是積極應用新型制作技術和手段,突破新聞制作模式,例如運用當前比較常見的三維動畫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等,把編輯的創新思維合理應用于整個節目制作過程中,做到精細化剪輯和排版。二是編輯工作人員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將新聞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受眾,豐富電視新聞的包裝要素。
(三)改進新聞傳播模式,實現新聞傳播形式的創新化發展
當前,新媒體正處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狀態下,以往的新聞傳播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受眾的需求,必須使傳統模式與新媒體有效結合,全面發揮出新媒體的時效性、互動性等基本優勢,打造多元化、立體化的新聞傳播平臺。在這樣的傳播模式之下,記者的工作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寫新聞和編排稿件,而應轉型成全媒體記者,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工作要求,除了具備基本的編輯、采訪等技能以外,還應當培養以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編輯和新聞的能力,使新聞報道得到立體、全景化的呈現。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既有機遇也面臨困境和挑戰。盡管新媒體具有互動性、時效性等多方面的優勢,但是電視新聞作為傳統媒介,其內容的公信力與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這點是新媒體難以企及的。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媒體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找準優勢和劣勢所在,通過創新編輯思維、改進傳播模式等來彌補劣勢,這才是實現其長遠健康發展的可行之道。
參考文獻:
[1]曲波.電視新聞剪輯和傳播的方法創新發展探究[J].才智,2014,(9):307-307.
[2]郎爽.電視新聞剪輯和傳播的方法創新路徑探索[J].新聞傳播,2017,(12):105,107.
[3]董杰.加強電視新聞剪輯和傳播的方法探析[J].今傳媒(學術版),2015,(9):98-99.
[4]邢慧欣.加強農業電視新聞剪輯和傳播的方法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6,2(9):133-134.
[5]田力偉.對電視新聞畫面拍攝方法的幾點體會[J].華章,2012,(28):98.
作者:黃璐瑤 單位:黑龍江農墾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