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社會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媒體市場越來越完整,同時也伴隨十分激烈的競爭情況存在。在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下,許多傳統廣播電視的新聞采編工作不能與時代的發展需求相適應,所以,必須立足于新時期的發展需求,改革和創新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為媒體市場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對此,本文主要探討了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發展;策略
一、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存在的問題
(一)受眾減少
在數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下,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為方便,人們可以以電腦或手機為基礎及時將外界的消息了解到,也可以借助網絡和他人溝通,而傳統媒體難以使觀眾的需要得到滿足。電視的新聞內容,受眾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由此可見,人們更喜歡在網絡中了解信息,最后人們逐漸不關注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
(二)缺少時效性
時效性是新聞的重要特征之一,新聞對一些社會客觀事實進行播報是信息表現力的體現。一些地區電視新聞中,有很多都屬于時政類,仍運用傳統的表現形式,和字幕、聲音、圖像等相結合,制約了其表現能力的發揮,難以做到與時俱進。有諸多新聞稿件出現的字眼,如今年、最近等,時間概念十分模糊,難以吸引受眾。
(三)新聞內容不符合實際生活
傳統電視新聞在編輯上,電視新聞工作人員通常播放的都是距離實際生活較遠的內容,播放的會議和活動內容較多,造成新聞和社會民生需求不對稱,不能把人們群眾的生活需求真實反映出來,同時傳統新聞節目內容相對單薄,不能有效吸引受眾的眼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聽眾對傳統電視新聞的關注度。
(四)電視新聞內容的編排和包裝方式滯后
新形勢下,文化水平和科學技術得到了顯著提升,觀眾的審美觀越來越高,對電視新聞內容的編排和包裝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針對現階段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新聞制作,諸多觀眾并不認可,除了在電視新聞內容的編排上十分古板,同時相關內容也十分枯燥,不能將觀眾關注的焦點捕捉到。此外,現階段電視新聞節目包裝方式也十分落后,現階段在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信息傳播渠道的不斷多元化,傳統落后的電視新聞內容的編排和包裝方式導致其過時的節目宣傳和畫面處理難以吸引觀眾的眼球。
二、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策略
(一)創新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思維
創新思維和創新方式、創新能力息息相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空閑的時候更希望通過電視新聞獲得最準確、最快速、最新的新聞消息,同時在微博、手機微信和互聯網的不斷推廣普及下,人們獲得新聞資訊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和多元化。只有對電視新聞編輯的思路進行創新,才可以把更多創意十足的電視新聞節目編輯出來,這是改革電視新聞編輯的重要前提。在電視新聞編輯中創新思維,可以全方位以獨特的視角對問題進行思考,第一時間、正確客觀的報道新聞消息。只有用創新思維開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才可以用開拓的視野,把“條線采編”的盲點瞄準,就同一則消息報道出更加特別的特點。在社會關系、各個行業的交匯處發現問題,將特色鮮明、吸引注意力的獨家新聞創造出來。
(二)采用靈活的采訪方式
新聞采訪的形式和內容相輔相成,在新聞報道中新聞采訪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新聞工作者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方法對新聞資料進行收集,以便新聞報道順利完成。其實,在新聞采訪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需面對不同性格、年齡和出身的人,所以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必須立足于不同受訪者的特點,靈活運用適宜的新聞采訪方式。第一,新聞采訪要不斷深入,在新聞采訪中問受訪者問題是極為重要的環節,而提問質量直接影響著新聞采訪的質量,就新聞采編工作者而言,要立足于受訪者的談話內容展開適當的引導,讓受訪者有針對性、有順序的把想要了解的內容告訴采編工作者;第二,要對采訪中的細節予以重視,更多的細節可以將新聞的真實性和感染力增強,這對采編工作者的理解能力和應變能力的要求很高,采編工作者要做到“一心多用”,立足于各種細節對新聞線索進行挖掘;第三,必須對新聞的真實性予以重視,新聞必須做到真實,缺少真實性的新聞不能叫作新聞,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循唯物辯證理論,在對待各種現象的時候保持理想的態度,把握和報道事實。
(三)創新新聞編輯內容
在新形勢下,媒體市場競爭越來越強,新聞媒體在和受眾相迎合并使其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中,很容易導致傳播內容通俗化的現象。而廣播電視編輯僅僅展開基本的編輯工作,僅重視刺激感官,會使廣播事業健康發展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廣播電視編輯應積極創新傳播內容,并對正能量進行傳遞、弘揚主旋律的同時,使受眾的要求得到有效滿足。要想使廣播電視得到良好發展,必須對新聞編輯內容進行改革創新。新聞編輯工作者應通過各種渠道把大眾需求、各年齡段對新聞的理解和需要了解到,再立足于這些要求和需求有的放矢,進行編輯。如果與大眾需要和要求相脫離,就不能編寫出吸引聽眾和觀眾的內容,廣播電視也不能得到很好發展。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在編輯的過程中,應重視融合多種藝術和新聞報道。借助身臨其境的聲音,增強現場感和代入感,增強新聞報道的生動性、靈活性、真實性和可聽性,進而鞏固和增強廣播電視的優勢。
(四)創新編排方式
在新聞編輯工作中新聞的編排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所以,就需要創新編排。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對新聞展開科學的解析,還需要積極創新和完善編排手段,同時不斷拓展電視新聞的傳播價值鏈和生產鏈。在對新聞編排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各種各樣的編輯思路和播放方式,和現場、正反面、背景等相結合,把電視新聞更加立體地報道出來,使信息種類和含量等更為豐富,這樣便能有效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還能對社會輿論發揮導向作用。為了把更加生動的新聞內容報道出來,就需要對電視新聞進行合理編排,運用多樣化的新聞形式,如搭配新聞和短評、把相似的新聞串聯在一起等,使電視新聞節奏得到優化,促進受眾觀看效果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對電視新聞編排進行創新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傳播信息,將更多的觀眾吸引過來,若是始終采用一種編排方式,會造成觀眾排斥。例如,《新聞聯播》從2012年展開了積極改革,將以往具有較大比重的時政新聞減少了,主要以民生新聞為主,甚至偶爾還會用到網絡潮語,充分體現了新聞聯播短、實、新的風格。
(五)在電視新聞編輯中應用科學技術
最近幾年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顯著發展,這些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出現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也可以在其中應用,創新電視新聞編輯。第一,在制作方式上,新技術逐步替代了傳統的制作方式,如三維動畫技術和虛擬演播廳等,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為觀眾呈現電視新聞。而在剪輯的時候,這些可以增強電視新聞的精致感,促進傳播效果的提高。第二,在包裝方式上,科學技術具有極大的魅力,可以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應用新技術可以把節目的現代性增強,使其和觀眾對新聞信息的要求相符。
結語
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要想與時俱進,把和生活相貼近、更能引發觀眾共鳴的優秀作品制作出來,必須促進創新腳步的加快,立足于原有的新聞將更加新穎的內容、獨特的見解加入其中,讓電視新聞始終和主流保持一致。觀眾關注新聞節目既是對資訊進行關注,同時也是聽覺和視覺的雙重感受。在電視新聞編輯過程中也應對藝術方面予以密切關注,促進關注度的提高,從而把其號召力和感染力充分呈現出來,為觀眾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羅奕.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的新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7(5):129-129.
[2]馬煦.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No.429(13):139.
[3]韓笑炎.探析在新媒體時代中的電視新聞采編策略[J].電視指南,2017(11).
[4]何躍.淺析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轉型[J].西部廣播電視,2017(4):111-111.
[5]余清楚.新時代帶給新聞人的新要求與新機遇[J].新聞與寫作.2019(1).
作者:李黎明 單位:迪慶藏族自治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