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共圖書館承擔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以及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使命,發揮著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作用。各級政府對公共圖書館投入財政預算資金,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績效評價成了財政支出考核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當前公共圖書館的績效評價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績效評價工作;思考
一、引言
公共圖書館是我國社會大眾享有的免費文化共享空間,以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作為重要任務,為社會大眾獲取知識和信息、進行社會教育及其他文化活動提供了保障。近年來,我國對文化事業日益重視,各級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財政資金投入也陸續增加。大量財政資金的投入就必然需要我們利用好公共圖書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實施績效評價成了財政項目支出考核的有力手段,因此,如何有效實施績效評價成為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二、對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認識
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是指財政部門、預算部門和單位,依據設定的績效目標,對財政項目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進行客觀、公正的測量、分析和評判。(1)“績效”是“績”和“效”兩者的有機組合。財政項目支出績效反映的是以最小的投入實現產出最大化,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公共服務體系里,在同等有效服務下,預算投入越少,績效越高。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反映的是使用最少的政府資源投入,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用。(2)績效是管理概念,評價是績效管理的手段,評價是績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應當遵循四大原則:科學公正、統籌兼顧、激勵約束和公開透明。財政項目支出體現了四大屬性: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突出強調了效率性和公平性,因此,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應重點對項目支出的效率性和公平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3)單位自評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重點要厘清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定量分析是對事物現象的特征、關系與變化規律的數量描述與分析。定性分析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定性與定量分析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定性是定量的依據,定量是定性的具體化,二者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
1.單位管理層的績效評價工作意識淡薄部分管理人員認為績效評價工作是財政項目支出的事后工作,單位工作重點是項目預算的編制和分配。單位管理層對于項目支出資金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等認識不足,有些管理者側重于項目的成本,忽略了項目的效益性和效率性;有些管理者側重于項目支出效益,忽略了項目支出成本管理等。作為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層,往往只關注各個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社會效益,常常會忽略項目的經濟性和效率性。
2.公共圖書館項目績效評價目標設定不科學作為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重要主體,公共圖書館每個項目的目標都應該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然而從績效管理角度來看,項目支出的整體目標就是利用最少的資源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公共圖書館項目績效評價目標設定關注點往往只有社會效益,忽略了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公平性,未能科學地、整體地設定目標。在有些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設定時,主觀因素占比較大,往往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進行確定,容易以偏概全。
3.公共圖書館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未完善公共圖書館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是立體的,不是片面的。指標體系的構建應包含財務、內部管理、戰略、服務、效益、內部團隊建設等維度。以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運行項目為例,僅對資金管理、讀者服務、館舍環境、項目效益方面設立指標,而管理、戰略、內部團隊建設等方面的指標設立缺失。對公共圖書館的大多數項目而言,難以用數量指標去衡量。比如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運行項目中,館舍環境維護和讀者服務是難以通過數量指標對項目目標進行確切描述的。而且,現行統一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能較好地體現各個項目的差異性。公共文化建設體系中公共圖書館項目的公益性,決定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重點,即應強化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效益考核指標。
4.公共圖書館項目績效評價反饋溝通機制未形成公共圖書館項目績效評價結果普遍存在應用不足的情況,無法為圖書館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提供支持。績效評價報告往往被束之高閣,未將評價結果運用于實際工作中。部分單位管理層認為績效評價已完成,將評價報告存檔備查,該項工作就結束了。績效評價報告結果往往用于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而沒有用于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加強事項梳理、堵塞管理漏洞等。
四、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優化措施
為了不斷優化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需要明確績效評價的目的,思考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如何有效開展,加強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加強績效評價工作。
1.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目的公共圖書館是社會教育、文化信息和文化活動的中心,公共圖書館各個項目的建設對推進我國公共服務職能的完善和提升有著重要作用。隨著大量財政資金投入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中,政府越來越重視對投入成本和產生效益進行分析,不斷推進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對于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和重大作用。首先,績效評價可以從財務、內部管理、服務、工作效率、效益和內部團隊建設等方面,對公共圖書館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梳理和監督。其次,績效評價可以促進公共圖書館加強制度建設,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運營規范。最后,績效評價有利于促進公共圖書館實行科學管理,確保公共圖書館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使公共圖書館事業健康穩步發展。
2.有效推進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開展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需要從三個方面有效開展。首先,建立“一把手”績效管理體系。樹立績效管理是“一把手工程”的管理理念,從單位管理層開始樹立績效理念和意識,積極參與單位績效體系建設,自上而下地推進績效管理,使全體工作人員都積極參與績效評價工作,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績效評價實施環境。其次,強化預算執行全過程績效管理。把績效評價工作重心前置,加強事前、事中和事后等三個階段的過程管理,實現全覆蓋。事前制定有效、合理并切實可行的績效目標,考慮項目的差異化,將績效目標設立前置。事中跟蹤管理,建立動態跟蹤管理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預算和績效目標,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使用。事后及時反饋信息,總結經驗。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績效評價工作的基石,在績效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各個項目存在著差異性,所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就要考慮共性和個性指標。同時,結合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設立可量化、可衡量的指標。
3.加強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公共圖書館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是績效評價工作落到實處的重要環節。績效評價結果是單位完善規劃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實行績效評價工作的目標就是促進公共圖書館更好地發展,激發圖書館館員的工作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實現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職能,不斷提升社會效益。如何有效應用績效評價結果,可以從三個方面開展。(1)由單位管理層發起組織績效評價結果總結交流會,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查找管理漏洞,大家集思廣益,一起討論解決方案,改進預算管理方式方法。(2)對館員進行績效跟蹤考核及激勵,幫助館員建立績效管理理念,提升館員自身的能動性,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管理。(3)推進績效信息公開,及時在公共圖書館的官方網站上公開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自覺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五、結語
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是公共圖書館確保財政資源高效配置、降低資金運行成本的有力手段。公共圖書館作為我國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環節,要從運行成本、管理效率、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綜合衡量各項業務的實施效果,完善績效評價工作,提升績效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閆麗芳.淺談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集體及經濟,2020(02).
2.段海艷.論公共圖書館績效評價的主體、內容和方法.圖書館學研究,2008(10).
3.財政部印發《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預算管理與會計,2020(03).
作者:陳秀敏 單位:海南省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