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習方式變革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化教育改革的深入改變了以往的中小學課堂教育局面,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在初中語文教育課堂上,現階段的教學方式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重點仍然在于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改進方面,而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所忽略。該文認為,一個高效的中學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的,不能僅僅只對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至關重要。該文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進行探討。
關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創建高效課堂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以往的課堂教學改革重點過多地放在教師的教育方式上,但是僅僅將重點放在教師的教學方式上,而忽略學生的學習方式,課堂最后的教學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該文對改變學生初中語文學習方式進行了簡單地探討,通過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的學習、小組合作式學習以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建設高效的語文課堂。
1利用思維導圖方式進行閱讀學習
思維導圖是指用圖表、圖畫、文字等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式描述的一種學習方法。它在理科的學習當中運用很多,尤其是數學、物理學科,在解決具體的問題之時,我們經常會用到思維導圖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從而找到答題方法。思維導圖除了對于解題有莫大的幫助之外,在學習當中它也起到了不少的作用。在語文的閱讀當中,有不少的學生存在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對于文章主旨和結構的整體把握能力不足等問題。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他們理清文章的結構,從而使他們的閱讀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利用思維導圖首先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例如在《驛路梨花》中,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們通讀全文,然后在此基礎上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出整個文章的框架邏輯。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見聞,其中又以“小茅屋”的出現和發展為主要線索。因此我們就可以以“小茅屋”為中心,順著這條線索來整理整個文章:從解放軍過夜蓋茅草屋開始,這是故事的起始;然后就是哈尼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之后妹妹接替姐姐照料小屋,瑤族老人借住送米,最后“我”和老余投宿小茅屋[1]。這便是整個文章的背景,如果學生們能夠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自己掌握到這個程度,那他對于文章的整體把握應該不成問題了。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中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通過它設置關于文章的一些問題,然后通過這些問題,來促使學生進一步對文章進行思考,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第一步通過圖表的形式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是閱讀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可以通過思考問題的形式強化他們對整個文章的理解。例如,在《驛路梨花》中,在學生閱讀完畢并且對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有了整體把握之后,教師可以針對文章設置一些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使學生進一步思考這篇文章。例如,從文章的寫作手法,即藝術角度來講,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文章中的第一段用了哪些詞語來形容山勢?它們的作用是什么?通過這個問題,可以強化學生們對于描法的理解,也可以幫助他們積累語文形容詞匯,對其以后的寫作大有裨益。從文章的內容角度,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設置一些問題。例如:文章中反復提到的小茅屋的搭建有什么作用?作者想要表達什么?從而加強學生們對于文章主旨的理解。
2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在初中語文課的教學中,現在的教學改革要求從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中脫離出來,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自主創造性,并且提高課堂活躍度和學生們的參與度,因此符合現階段教育發展的潮流。通過分組的方式進行語文課的教學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對這一過程進行合理的準備,做到每一個環節都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策略。首先是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合理的分組是保證小組合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首要前提。教師需要對每個學生的特長、優勢、不足之處進行簡單的了解,然后在分組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最好可以做到優勢的互補,這樣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便能做到相互進步。其次是要明確各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分組完成之后,教師就要開始布置學習的任務。首先是要進行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的討論,然后必須明確研究的方案。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在學生進行課題的選擇和討論之時,要避免他們出現偏離主題的現象。再次是要強調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教師的指導。首先是學生之間的分工。比如,在討論一篇文章之時,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溝通,明確每個人的具體工作,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這樣既能提升他們對語文的興趣,也能給他們帶來成就感。比如一篇文章的解析可以分成藝術手法、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人物形象等,每個小組成員可以分別進行分析,然后交流意見[2]。最后是要重視小組合作之后的學習評價。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但是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教學完成之后的學習評價就顯得異常重要。在每一次實踐之后,教師都要認真地對每一個小組的學習和實踐情況進行點評,而且做出對比,讓小組之間能以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3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對于初中語文課本的學習,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課下、課外都可以利用起來。教師方面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發現課外廣闊的生活中所蘊含的語文知識,這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語文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例如,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游戲,然后在游戲中巧妙地植入關于古代詩文的知識。比如,擊鼓傳花是一個很簡單的課堂小游戲,教師可以扮演擊鼓人的角色,然后背對著學生們,學生們可以以課本或者其他道具作為傳遞的物品,然后教師隨機喊停,道具落在誰的手上,誰就要上講臺背誦一首古詩詞,這樣一場游戲下來,學生們便可以積累到不少新的詩詞歌賦,有些甚至在課堂上也不會學到。還可以借用中華的傳統節日,進行古代詩文的學習。例如,在我們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中,教師可以舉辦一個詩詞大賽,看看誰積累的關于中秋節的古詩詞最多,然后將這些古詩詞都記錄下來,加深學生們的印象。比如,教師可以將一個班的學生進行分組,然后一個組一個組分別給出一首關于中秋節的詩歌或者是辭賦,像《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等[3]。課下的時間也可以利用起來。比如,學校可以舉辦相應的國學班,有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參加,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高尚情操。在國學班,還可以舉辦相應的傳統文化知識講座,或者是播放有關古代詩文的各個國學大師的精彩講座,比如《康震講唐宋八大家》等[4]。
4結語
對于初中語文高校課堂的建設,一方面學校方面要改變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建立以學生為課堂中心、以提高語文應用能力為主的初中語文課堂;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對于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意義重大,同時也可以使得課堂的教學事半功倍。在具體的學習方式上,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趙慧芳.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策略探討[J].新課程,2019(2):104-105.
[2]王立群.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構建中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現代化,2017,4(51):124.
[3]何華.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2):284.
[4]蘇彥寅.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8(12):201-202.
作者:張應祥 單位:臨洮縣南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