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歷史教學史料的有效地利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形勢下,國家提倡新課標改革,當代中學歷史教師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教授給學生歷史知識,可以合理地利用史料教學,引導學生閱讀研究史料的真正內涵,總結感悟其背后所要表達的歷史含義,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并努力探索教學的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開展恰當?shù)慕虒W活動,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效地完成歷史教學。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史料
1高中階段歷史教學的特點
由初中階段步入高中階段,意味著學習知識難度的加大,知識點也更加繁瑣,但體系更加完整。高中階段的歷史課本,以專項模塊的形式將知識展現(xiàn)給學生,并對歷史上發(fā)生的事件進行了很好的整合,有利于學生整體知識的學習,以及知識架構的構建,熟悉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探索其過程中的規(guī)律。此時,要求學生對初中歷史的記憶進行規(guī)整,又要進一步地整合自己的思維,并學會對歷史事實的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歷史記憶方法,培養(yǎng)自己的價值觀。就當前調查來看,當代中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的評價普遍是枯燥無味的、背誦知識過多、記憶知識點雜,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全無。于是,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歷史帶來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知識,達到靈活利用課本知識的地步,是當代教師的目標,如何進行歷史教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成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史料的含義
史料就是我們人類通過研究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存留下來的資料,我們可以參考其來認識了解歷史的真相和過程。史料教學,就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從史料中獲取有用的信息,繼而對歷史的探索。近年來,史料的地位越來越高,無論是高考題還是平時的模擬題,都有大量的史料出現(xiàn),常常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并依據(jù)史料回答出相應的問題,由此可知,學會分析史料是尤為重要的。
3歷史教學中利用史料教學的措施
3.1利用史料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
當代歷史教學不僅要求教師擁有強大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授知識的方法和手段,讓學生愛上歷史,體會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從而學好歷史學科,這才算是一個教師的成功。作為歷史教師,應該熟知歷史知識的背景,努力發(fā)掘歷史知識的特點以及趣味,自身愛上歷史的同時也讓學生對此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恰當?shù)乩檬妨献寣W生對歷史產生興趣,由被動地接受歷史知識到自己主動去學習、去探索歷史文化知識的轉變,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轉變,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也有利于學生在后續(xù)的成長過程中,繼續(xù)對歷史這門學科的探索和研究。
3.2教給學生正確收集和選擇史料
史料是研究歷史的依據(jù),正是因為史料留存的完整性和正確性,我們子孫后代才能正確地了解歷史真相。我們一定要尊重歷史,不能違背歷史規(guī)律,所有的歷史都是從佐證而來,并非憑空想象的,務必保證史料的正確性。引導學生通過圖書館、資料庫、各大網(wǎng)站等途徑來搜尋史料,如果學生能正確地運用史料資源,研究歷史,學習歷史人物做事的風格特點,有效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如果是自己面臨當時場景會怎樣做,是否會做出相應的決策,分析是否有更加明智的決策。學習歷史人物的價值觀,借鑒其思考問題的可取之處。切記一定要確保史料的真實性,只有真實的史料才值得我們去理解、去探索,野史只會浪費學生的時間。
3.3根據(jù)史料設計問題進行教學
以歷史問題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來,采用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自我思考從而提高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設定一定問題,讓學生試著探索問題提出的角度,從而利用史料,讓學生嘗試著自己提出問題,并讓其他同學進行解答,從而達到學生是學習過程中主體的目的。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把握好問題難易的程度。根據(jù)史料提出的問題不宜過難,否則容易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繼續(xù)探索的勇氣。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課堂教給學生,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索,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學生彼此之間通過討論思考的方式進行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習的方法,體驗學習的過程。
3.4深化理解史料的含義,掌握歷史規(guī)律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解讀史料的能力加強鍛煉,引導學生分析史料,讓學生自主探究史料中能得到的歷史信息;之后小組成員間,互相合作,共同探討答案;最后,由學生代表總結答案,教師給予評價,并引導全體學生正確思考問題的方向,開闊學生的歷史思維,以及如何簡單明了地回答問題答案。利用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二者相結合,有效地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最后讓學生能依據(jù)史料分析出當時所處的歷史時期、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并掌握關鍵詞法,有效地把握關鍵詞,對于理解史料有著重要的作用。教會學生分析史料的方法,不斷地練習、運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5合理利用教材上的史料
教材即是經(jīng)典。教材就是歷史上最重要的史料,其經(jīng)過編寫教材的專家精心挑選而來,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極具代表性和價值性。以課本為史料,此時要求教師應該認真分析且靈活運用課本,提出問題,充分利用教科書上的史料同時,適當?shù)匮a充課外史料,網(wǎng)絡上搜集的材料可進行相關的對比。教師運用史料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類型的多元化,不僅僅是單純的文字,可以適當?shù)靥砑訄D片和表格,并注意史料的數(shù)量合理化,要保證所選史料既可以突出所學重點難點,又符合學生的能力,以防學生出現(xiàn)厭倦行為,得不償失。要時刻保持教學的新鮮感,讓學生享受課堂、享受學習的過程。新課標教學下,要求學生掌握閱讀理解史料的能力。近些年來,考試題目大多出自史料,故史料分析也成為歷史教師教學的一大重點內容。利用好史料,最大程度地挖掘史料帶給我們的價值是當代教師教授給學生的必然要求。
4高中歷史教學中利用史料教學的意義
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特點,其推理能力自我意識已經(jīng)達到了高度的發(fā)展,價值觀已經(jīng)初步地確定,但會隨著外界的影響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故教師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歷史,利用史料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養(yǎng)成濃厚的興趣,教給學生正確地采集史料信息以及研究和分析史料的方法,并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從而提高了歷史課教學的有效性。
5結語
學習歷史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對歷史發(fā)展不斷了解和認識熟知的過程。素質教育要求歷史教師依據(jù)當代中學階段歷史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類型多樣化、數(shù)量合理化,重難點突出化的史料,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初中階段的簡單記憶轉化為高中時期的分析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據(jù)主導地位,教師只是促進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史料的運用中來,分析史料,探究歷史問題,發(fā)現(xiàn)歷史規(guī)律,找尋當代的背景,達到真正參透歷史的地步,從多角度還原歷史,考慮歷史人物,以辯證的思維考慮問題,讀懂史料真實的內涵,大膽推測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歷史的感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孫星.高中歷史課堂史料的運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51):215-216.
[2]殷久祥.關于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運用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7(5):207,219.
[3]王麗霞.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中史料教學的有效性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78.
[4]李傳緒.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13):232-233.
作者:逄增翠 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