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后發優勢的企業創新能力培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創新是一個企業、產業、地區或國家發展的永恒主題。近年來,江西企業創新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與國內發達地區企業相比,江西企業的創新意識、創新投入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不足。為著力挖掘后發優勢,加快培育企業創新能力,對近年來江西開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進行比較研究和深入分析,并對江西持續培育企業創新能力進行建設性陳述,給出相關保障措施。
[關鍵詞]后發優勢;江西;創新能力;培育
1.引言
企業是微觀經濟的主體,是區域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和產業轉型的基礎,而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世界經濟凸現區域化特征的今天,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競爭的日益加劇,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已成為區域經濟獲取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增強區域創新能力的關鍵在于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因此,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挖掘后發優勢成為了江西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要素[1]。近年來,江西把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推進創新型江西建設的重要抓手,大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為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創新型江西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
2.江西企業創新能力培育工作的背景和主要內容
企業尤其是工業企業的創新能力是構筑江西省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從2014年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圍繞培育企業創新能力,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等重點工作,在全省開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由省、地財政共同出資,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聘請國內專家團隊和專業技術支撐機構,重點聚焦企業內部創新管理,幫助企業增強創新意識、解決創新難題、尋找創新路徑、建立創新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創新難癥結,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水平,實現提質增效。其主要內容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特點。
2.1內容多元化
推進計劃聚焦標準化、質量管理、知識產權運用、新品研發、區域品牌建設等重點內容,共計實施專項推進計劃36項。全方位多層次破解企業創新和產業專業升級難點,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2.2項目點面化
點面結合,面向全省范圍內的服務項目稱為面上項目,針對產業集群(地方特色產業)的項目稱為點上項目,根據項目實效和滿意度評價,動態調整項目構成結構(點上和面上項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互相轉換),推進面上項目不斷深入,點上項目不斷優化。項目累計覆蓋全省10個設區市和30多個縣(市、區)、開發區[3]。以撫州市為例,先后在崇仁縣、廣昌縣、金溪縣、黎川縣實施了4個區域品牌專項推進計劃,在高新區、東鄉區實施了2個新產品研發創新專項推進計劃,居全省首位。
2.3行業聚焦化
六年來,聚焦行業特色需求,針對產業集群,分門別類服務各類中小企業3000多家,覆蓋機械、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紡織服裝、生物醫藥等10多個行業,實現共性需求和特色需求的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節約時間和成本,更大限度地服務企業需求。
3.江西企業創新能力培育工作的重點和主要成效
3.1夯實創新主體地位,不斷提升骨干企業創新能力
遴選地方產業內規模以上,且創新意識相對較強,有志于提升自主創新水平的骨干企業,通過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聘請省內外優質專家團隊,通過集中培訓、信息導入、專家診斷、現場輔導等形式,指導企業把創新能力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通過推進計劃培育輔導,創新企業脫穎而出,成功創建了一批“全國工業企業質量標桿”、“國家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試點企業”等國字頭稱號的企業。
3.2遴選特色產業強基,不斷加快地方產業提質增效
遴選地方特色產業、重點產業集群實施專項推進計劃,是江西實現優勢行業發展的規模化,區域經濟的特色化,資源配置的市場化,加快產業提質增效和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有力抓手[4]。專項推進計劃重點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品牌研究策劃、專利戰略研究、重點企業培育、聯盟及平臺建設等五項工作,形成連鎖反應機制,加快創新成果的擴散,推動創新從企業創新擴散到產業創新,從單個產業創新擴散到產業集群創新,進而加快產業提質增效,增強區域創新能力[5]。通過推進計劃培育輔導,先后培育了一批獲得“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之都”等國字頭稱號的產業集群和特色區域;指導行業協會實施了一批團體標準。
3.3挖掘江西后發優勢,不斷完善創新能力推進計劃
企業創新能力推進計劃已經成為了江西助推區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亮麗名片,在全國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今年江西省工信廳將加大支持力度,深化“3+X”項目活動模式,即面向規上創新企業的標準化宣貫、知識產權運用、質量管理三個專項和針對地方特色產業或重點產業集群的X項專項推進計劃。經過近期調研,已收集了吉安市吉安縣、撫州市宜黃縣、九江市彭澤 縣等一批縣域的特色產業服務意向。下一步將加強對接,繼續收集,爭取遴選一批好的項目納入到今年的推進計劃項目中去,通過提升創新能力,培育創新企業,夯實創新主體,壯大主導產業,進而助推江西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6]。
4.江西培育企業創新能力下一步工作重點
4.1堅持公益性
江西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始終堅持全部由省、地財政共同出資,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全程不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包含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承擔項目的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得向企業收費,另一個層面是服務機構在開展項目服務期間不得向企業收費。4.2強化科學性江西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項目實行統一申報、集中評審、擇優實施。資金實行集中管理、統一使用,使用流程更規范、監管更嚴密、使用更高效。購買服務采取集中招投標的方式,按照有關規定,由專業機構規范采購。事后,對推進計劃進行總結和績效評估,不斷完善優化工作整體設計。
4.3提高針對性
面上項目,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集企業需求基礎上,選取企業最迫切需要解決或突破的重點領域,實施針對性專項推進計劃。點上項目,由各市、縣、區和開發區結合自身實際和產業特色,自主提出和申報,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和迫切需求。同時,加強對參與計劃企業的后續跟蹤服務,找準創新需求,提升服務的針對性。
4.4擴大覆蓋范圍
提前研究謀劃來年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在總體方案上,既要統籌好全省面上和設區市點上的計劃,又要統籌好服務大多數企業和深入指導重點企業的安排,處理好服務拓展和內容深化的關系。
4.5實現無縫對接
深入研究國家創新政策和試點示范項目指引,在滿足企業創新需求同時,緊跟國家和江西最新政策動向,并和國家試點示范項目無縫對接,讓推進計劃成果獲得更多國家層面的認定,提升工作水平。
4.6凝聚工作合力
強化部門協同,不斷整合全省創新資源力量,共同推進計劃項目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強化省市聯動,積極邀請市、縣區和開發區,參與和加入到推進計劃中來,發揮聯動效。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正能量,邀請省內外各類主流媒體廣泛關注和宣傳企業創新能力培育工作,為之搖旗吶喊,不斷增強品牌效應。
5.江西持續培育企業創新能力有關保障措施
5.1強化資金保障
專項資金保障是企業創新能力培育工作發揮作用的源頭活水。為使此項工作能在江西長期推進,建議在省財政層面建立專項資金,引導地方做好配套。目前,山東、湖南等省已經設立了專項資金。對于江西來說,建議省政府參照兄弟省份的做法,設立專項資金,以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夯實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推進創新型江西建設做出應有貢獻[7]。
5.2加強組織管理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江西開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為公益性服務活動,推進計劃的組織單位、技術服務支撐機構及活動具體實施的地方有關部門不得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加強對接與組織協調。實施單位要積極協調并發動產業企業,安排專人負責對接活動事務。技術服務支撐機構要成立專門項目服務組,師資力量要精,輔導課程要新,制定針對性強的輔導計劃,按時保質提交階段成果。組織單位要依法依規確定資金的撥付和使用方式,做到專款專用,密切配合,明確專人負責活動的組織實施,根據活動進展情況合理配置相關資源,確保當年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的順利完成和取得實效。
5.3規范機構服務
從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多年來的實踐來看,此項工作必須堅持專業服務機構提供支撐,同時,在服務機構開展具體服務工作過程中加強對服務機構的規范管理,優勝劣汰。一是制定江西省企業創新能力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包含服務機構的征集申報、評定入庫、服務管理、績效考核等內容,進行全方位規范管理;二是制定鼓勵技術創新服務機構發展的優惠政策,以政策激勵服務機構規范化。比如:設立促進技術創新服務機構發展的專項資金,每年扶持一批行業優勢的服務機構[8];制定服務機構中長期發展相應的財稅政策,結合江西實際,根據不同服務機構組織的特點,同時,為避免其過度地追求盈利,采用不同的激勵政策和財稅政策,規定合理的收費標準,杜絕亂收費現象發生[9]。
5.4做好總結提升
行成于思,毀于隨。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已經開展了六個年頭,各地各部門在進行活動總結時,要突破傳統思維的局限,不拘泥于發動了多少家企業,給企業培訓了多少人才。要從需求征集、宣傳發動,企業輔導、人才培訓、研究策劃、診斷提升,成果梳理、案例分析、效益統計等角度進行周全地思考分析,從上述項目的開始、到實施、再到完成等各個環節進行總結提煉,要認真全面總結活動取得的成效和經驗,不斷鞏固推進計劃成果,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6.結語
開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是江西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重要舉措,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夯實創新主體地位,增強區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0]。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常態,不斷優化并有效開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進計劃,將政府服務企業的行為與企業對政府的需求進行有效對接,相互推動,營造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作的良好氛圍,持續挖掘后發優勢,加快培育企業創新能力,為江西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馮金強 單位: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技術創新推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