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討初中學生美術創新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的需求,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引起重視,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挖掘學生的內在創新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將具體展開論述。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逐漸融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式,合理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美術創新意識。例如,教材中“靜止的生命——外國靜物畫”這節課,意在讓學生從平凡的物品中發現美,感受藝術家對生活由衷的喜愛和細致的觀察。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在網上收集一些外國的靜物畫,放在幻燈片上。選取作品的時候,主要看其構圖、造型、線條、明暗、色彩、技法等要素。在教學時,將這些畫用多媒體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再配以一定的文字講解,跟學生講一講靜物畫的歷史背景以及所體現的時代特征,讓學生了解靜物畫背后的意義。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一件看似平凡的物體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多媒體的展示方式讓學生可以在一節課中看到更多的優秀美術作品,充分認識靜物之美,在靜物畫中感受生命的活力。這種融合了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發現美的創新意識。
二、創設教學情境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授《抒情與寫意——中國花鳥畫》一課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課堂的學習思維能力。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發展的基本情況以及中國花鳥畫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藝術特色。教師可以針對要學習的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愛蓮說》中有一句話,‘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者也’。周敦頤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學生對此議論紛紛,并相繼發言。這時候教師可以再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花鳥畫嗎?”用這個問題來引發學生思考,接下來可以給學生講解花鳥畫的起源和發展,之后可以讓學生看書中的圖片《五牛圖》《照夜白》,再次對學生提出問題:“你們可以從畫中看出,上面只有牛和馬,沒有花也沒有鳥,那為什么還要把它們放入花鳥畫的類別中呢?”這個問題再一次引發了學生思考。教師創設這一系列的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組織課外美術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知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課堂上的知識雖然有限,課外的知識卻是無窮無盡的。美術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如作品展覽、主題繪畫活動等,讓學生投入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美術知識,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提升自身的創新思維。例如,在教授《熟悉的物品》一課時,我主要讓學生掌握靜物畫的多種表現手法,了解線造型、明暗造型的多種表現手法。在學習這些基礎知識之后,可以在班級舉行一個以“熟悉的物品”為主題的繪畫活動,之后將同學的作品擺放在課外活動展示板上進行展示,以此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創造力,畫出一幅體現自己獨特風格的畫。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身邊物品擺放成一組靜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構圖,從線的粗、細、虛、實、剛、柔、深、淺等方面的變化,完成一幅以線為主的靜物畫,把物品的質感、空間關系、透視都表現出來。之后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相互學習。教師也可以舉行一個攝影比賽,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拍攝自己熟悉的物品,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感受生活中的藝術美,使學生可以運用創新思維和欣賞的眼光去拍攝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在實踐中提升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綜上所述,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多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多讓學生參與實踐,激發學生內在的思維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讓學生的創造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丹飛.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下),2017,25(3).
[2]杜婭婭.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技投資,2017,36(6).
[3]馬燕.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8,27(6).
作者:孔凡愛 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