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學生創新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人力資源的數量與質量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其教育水平也直接關系到人才的培養質量。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要求下,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逐漸成為當前高職院校的重要教育任務,高職院校有必要采取各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提高其創造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就高職學生創新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實施途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職;創新教育;創新能力
1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是技術更新、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源泉。當今,一切經濟增長和綜合國力實際上均來自于創新,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的今天,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也聚焦于創新能力的競爭,具體來說就是知識的創新、技術的創新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發展等方面。創新是一個過程,是人類在認識、利用、改造自然以及社會的嘗試中不斷破除舊的理論、形式、方法、手段并進行創造的過程,創新是人類活動的過程,所以個人的創新水平會直接關系到現代社會的建設,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其創新教育的實施是必然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教育活動中不斷滲透創新教育,如此持之以恒,學生的創造力就能被激活,創造力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2創新人員的特性
創新人員應具備以下特性。(1)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探索精神。“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樣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2)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堅持創新的熱情。這樣才能把握機遇,深入鉆研。(3)具備優秀的創新思維能力和開拓進取的魄力,這樣才能求實創新,銳意改革。(4)具備不怕失敗的勇氣和意志以及百折不撓的韌勁,這樣才會克服重重困難,并創出新的道路,獲取新的成果。
3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職類大學生將來大多從事生產第一線技術操作、技術管理等工作,所以他們既是技術人員,同時又是操作工人,因此在對其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時候應該注重其創新意識的培養,并進一步提高其創造力,加強其創新實踐能力,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3.1培養創新意識
知識和經驗是創造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有知識并不等于有創造。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年輕時就吟唱出流傳千古的名句,而有多少老學究終其一生也寫不出供后人品味的只言片語。這其中創新意識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創新的核心是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具體表現為:學習能力、觀察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它是一種復雜的、高級的心智活動,但決不是神秘莫測、高不可攀的,也不是研究生、博士生或高級技術人員等少數杰出人才的專利,教師以及學生們要始終相信創造力的普遍存在性,讓人人都相信自身有著發明創造的能力。創新的障礙大多來自于創新者自身,既有自身心理因素、認知上的差異,比如認為創新很高端很神秘,害怕失敗害怕別人嘲笑的膽怯心理等;也有社會性的因素,比如習慣勢力、守舊意識、迷信權威等;有時也有技術上的因素,比如創新者自身的學識水平、經驗技能等技術性基礎欠缺。
3.2提高創造力
人的創造力會受到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具體來說,智力因素指的就是人的想象力、觀察力、思考力等等,而非智力因素指的則是人的性格、情感、興趣、意志等等。智力因素是基礎性因素,非智力性因素的培養能夠對智力因素起到促進作用,而教育活動正是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過程,并通過教育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其能夠得到智力上的發展。例如興趣對觀察力與注意力具有很大的影響,只有對某事物極感興趣,才會去注意它、觀察它,也才會從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育者應充分運用信念、情感、興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開發與調動受教育者內在的積極因素,使他們通過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促進其智力因素的發展與提高。
3.3加強創造實踐
創造能力的培養關鍵是加強實踐訓練。實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要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訓練,鼓勵并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觀察分析客觀事物,解決實際問題,設計出新穎的作品,創造力才能真正形成,學習創造原理和創造技法才有現實意義。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建設進程中需要的是具有高素質、創造性以及開創型的復合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要緊跟時展潮流,與時俱進,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充分認識到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強調育人,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們如何主動的去獲取知識,真正將學生塑造成一個有創新能力、創新思維、有些實踐能力的人才。各高職院校有必要根據教學實際探索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與校外教育資源的聯系,通過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的建設來推進創新教育的開展,為現代社會的建設發展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呂仲文.機械創新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何名申.創新思想修煉[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0.
[3]肖云龍.創造學基礎[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劉蘊青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