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管理服務網絡狀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管理服務網絡狀況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管理服務網絡狀況

    摘要:在新的社會經濟背景下,縣域中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同部門和行業的合作顯得十分迫切而重要。成人教育在西部地區發展很不理想,急需建立健全一種管理機制,把成人教育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當中,強化經費保障和考核監督,形成一個高效低耗、規范有序、效果明顯的管理服務網絡。針對這個問題,本文主要以甘肅省金塔縣為例,指出了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并提出了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縣域職業與成人教育;網絡體系;問題;對策

    一縣域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培訓現狀[1]

    我國縣級職業教育的發展,根據當地人口、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走過曲折的道路,有的地方在普通教育中分離出來獨立辦學,有的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分分合合,招生困難,辦學特色不明顯。在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和引導下,出現過辦學高峰期。在家長和社會的期望中,升學與就業的導向互相博弈。學校的設置一般是以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和職教中心的形式出現,因為中等職業教育既承擔學歷教育又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從全國縣級職教中心聯盟大會的交流情況來看,目前這一網絡主要包括縣級職教中心(或中等職業學校),國家開放大學縣級學習中心、縣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農民培訓學校,以及農業農村部門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1.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形成了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的辦學形式。[2]隨著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農村中等職業學校的數量在逐漸減少。最具典型的就是縣級職教中心的建成標志著學歷教育和各種職前職后培訓融合到一個辦學主體,特別是小縣城,很具有代表性。有的地方職業教育大幅萎縮,如甘肅省兩當縣,中等職業學校的中職生很少,開放教育的成人學生相對較多,職業培訓少。近年來,金塔縣中等職業學校積極開展學歷教育的同時,通過與采取同國家開放大學甘肅學院、蘭州工業學院、酒泉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學、合作招生,積極參與甘肅省新能源職教集團等集團化辦學等形式來彌補自身辦學條件的短板,積極培養第三產業人才,為酒嘉地區企業培養大量實用型技能人才。和其他地區一樣,學校農業類專業學生少,影響了當地現代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成人教育的三大培訓網絡。從金塔縣職業培訓網絡來看,基本上形成了三大網絡:一是教育局管理的以縣級職教中心(含2000年、2002年先后整合到職教中心的農廣校、農機校)為骨干,以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主體,村級農民培訓學校的教育培訓網絡:二是農業農村局管理的的以農業技術推廣站、畜牧獸醫局等技術推廣部門,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農業專業科技服務和培訓網絡;三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引進管理的民辦培訓機構,主要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崗職工、下崗分流人員、失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創業培訓。從三大培訓網絡的功能來看,也是我國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訓的一個縮影。[3]中等職業教育主要以學歷教育為主,成人教育培訓為輔。隨著縣域中等職業教育生源的減少和成人教育培訓質量要求的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對成人教育培訓的需求也在加大投入;農業部門主要開展職后的實用農業技術的推廣和培訓,還有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引進的民辦培訓機構主要對在職或下崗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農業小縣辦好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在建立縣域職業教育與培訓網絡過程中創造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如縣級職教中心建設中,甘肅省金塔縣對1988年創辦的職業中學于2000年、2002年進行第一次資源整合,將原農業局管理的農廣校和農機校整合到職業中學成立縣級職教中心,提出了“多個牌子、一套班子”的辦學體制,組成綜合性,多功能、有較高辦學水平與辦學效益的縣級職教中心,融合教師進修學校、電大工作站。

    二縣域職業教育與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服務“三農”的能力減弱。金塔縣于2000年、2002年進行第一次對職業教育進行資源整合,將原農業局管理的農廣校和農機校整合到職業中學成立縣級職教中心,[4]因為劃歸教育部門管理,所以原來承擔農業部門的項目一般不予安排,本來要支持職業教育的好事,因部門管理和歸屬權的問題沒有發揮好作用,地方政府的管理體制與國家部門的要求有些沖突,沒有很好地解決。2.涉農專業有需求無生源,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人才需要。縣職業教育聯席會議研究發展辦好職業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新舉措,農業部門提出開設育種、深加工相關專業,但是青壯年農民大幅減少,農村籍學生不愿學習農學專業,各專業學生畢業后返回農村的十分少,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民短缺,農業后繼乏人,農村經濟社會過快地出現“空洞化”、農業勞動力老弱化的現象。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完善招生機制,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精準服務區域發展需求。積極招收初高中畢業未升學學生、退役軍人、退役運動員、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等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廣大農村培養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發揮中等職業學校作用,幫助部分學業困難學生按規定在職業學校完成義務教育,并接受部分職業技能學習。”從國家層面肯定了縣域職業教育在多個領域的重要作用。3.縣域職業培訓主體小而雜,管理不太規范。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關心“三農”問題,“三農”問題被看做是全黨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些年來,許多部門對農民開展形式多樣的各種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農村局、科技局(科協)、扶貧辦、組織部、工會、婦聯、團縣委、殘聯等部門(單位)都或多或少有爭取來的培訓項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又引進3個民辦培訓機構。把項目分解或者委托給培訓機構,因各個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參差不齊,管理寬嚴不一,師資和教學水平標準不同,培訓效果良莠不齊,對此群眾有不同意見。一是培訓項目多部門主辦。有培訓項目的部門按照自已掌握的信息和資源,把任務下達到本系統的技術部門,但各部門培訓資源有限,培訓工作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另一方面各部門培訓職責不清、責任不明,致使培訓工作存在對象重復和內容重疊的現象,導致培訓資源的浪費,甚至涉嫌違規使用資金。二是培訓對象重疊多。各部門根據自己的服務對象開展培訓,如農業部門的“新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培訓對象是農民中的種養大戶和專業合作社骨干成員,人社部門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對象也是農民,但實際上都是組織農民或農民工,致使培訓對象重疊,造成重復培訓。有的農民一年參加幾個部門或學校的培訓,特別是村組干部,甚至因耽擱生產引起農民的不滿。三是培訓標準不一,培訓質量有待提高。[5]我國通過取消部分職業資格鑒定目錄后有了比較健全的職業資格標準,對培訓的工種,課時、考核鑒定都有一整套嚴格規范的標準。通過放管服改革,民辦培訓機構迅速進入培訓市場,但民辦培訓機構事實存在辦學條件不完善,培訓設備不齊全,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情況。由于追求經濟效益等原因,大部分培訓還未能按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進行培訓,培訓課時。標準彈性較大,培訓內容和時間差異較大。四是資金分散,效益不高。目前不少部門都有專門的培訓經費,由于培訓部門分散,培訓內容存在重復,造成培訓資金浪費。同時影響到農民正常的生產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工作,挫傷了農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三完善縣域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管理服務網絡的對策

    1.明確政府部門職能,規范資源整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根據需要辦好縣級職教中心”。金塔縣在2016年入圍第三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名單后,縣上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教育、人社、民政、農牧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分析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議題,出臺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制定印發了《金塔縣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工作方案》《金塔縣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實施方案》《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加快城鄉勞務輸轉優惠政策》《關于進一步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金塔縣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金塔縣整合辦學資源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布局結構的實施方案》《關于建立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金塔縣關于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建設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為創建工作提供了依據。資源整合后主要通過以下四項措施實現成人教育質量重大突破和人財物的高效利用。一是培訓項目委托制。有培訓項目意味著有培訓資金,[6]有的縣級政府部門或鄉鎮自己實施項目培訓,臨時聘請幾個技術人員,這肯定不合法。因為政府應該是管理職責與服務功能,而不能直接從事培訓工作。這是由辦學單位和培訓機構特有的屬性決定的,它需要教學人員、場地和教學裝備。之所以出現政府部門搞培訓,實則是經濟利益的驅動。因為每個項目因主管部門不同,檢查驗收和資金撥付程序有差異,所以資源整合后,每個項目由主管部門委托縣級職教中心培訓,主管部門負責驗收就行。二是培訓教師聘任制。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由一個教育培訓機構憑自身的力量完成所有培訓任務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其他單位聘請教師,按照《中央和國家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執行發放講課費,確保培訓質量。三是資金調劑使用制。從各個部門培訓的主體看,農民是主體,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勞務品牌培訓、精準扶貧項目培訓、創業培訓等。在實施過程中會有人員重復、資金浪費、效益不高的情況,學員也不滿意。資源整合后,把職業教育資源和各類政策性技能培訓項目,按照“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統籌安排”的原則,將縣域內各行業、部門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整合到縣職教中心,充分發揮職教中心舉辦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只要是用于項目主體的培訓,各個項目之間可以調劑使用,提高資金的綜合效益,避免有的項目資金短缺有的項目資金結余閑置。四是加強考核與審計。項目培訓是一項規范的教育培訓工作,從教學組織、課程設置、教學管理、實訓實習、外出考察、考試(或鑒定),甚至推薦就業都設涉及程序的規范性和資金使用的合規性,既需要培訓機構的自律,上級的監管,也需要項目主管部門的考核,也要有審計部門的審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資金安全使用,惠民資金實至名歸。2、建設好組織管理網絡、信息技術網絡和教育培訓網絡,保證學員的參訓質量。一是建設好組織管理網絡。縣域職業教育存在生源短缺,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一方面是民辦職業院校增加,另一方面學生和家長喜歡到城市就讀,這里面也存在農村職業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總的來說學生及家長渴望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渴望到更廣闊的都市增長見識。成人教育相對生源固定,開展培訓工作組織起來并不輕松,課堂管理也難。要建立縣級政府部門給鄉鎮(社區管委會)下達任務,鄉鎮分解到村委會(社區),村委會安排到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動員到戶的縱向動員體系,辦培訓班時做好行政管理工作,要明確成人教育在社區建設中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建立教育培訓機構網絡。在培訓體系上,金塔縣建立了以縣職業教育中心為龍頭,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縣農廣校工作站、縣農機校分校)、村級農民培訓學校等機構為骨干,遠程網絡教育為補充的縣鄉村三級職成教育網絡,構建了全民終生學習教育網絡。因為金塔縣全縣人口不到15萬,可以將民辦的聚馨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睿誠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和順鑫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納入集團化辦學體制當中,避免培訓標準不一、競爭項目、質量不高等弊端。三是完善信息技術服務網絡。利用縣鄉村全覆蓋的教育系統網絡和黨員干部教育網絡,把“互聯網+”技術遠程教育和社區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和學員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加強聯系,錄制上傳微課短視頻等形式開展教學交流,達到普及新知識增進師生友誼的目的。強化縣鄉村三級目標考核。沒有考核就沒法保證質量,體系的建立如果缺乏監管與考核,很可能流于形式。把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管理、數量、質量、輸轉通過量化的形式納入政府教育督導工作中來,互相制約,互相配合,為發展全縣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曹曄.完善縣域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網絡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33),34-39.

    [2]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2019-1-24.

    [3]張俞.關于加強成人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5(42):253-254.

    [4]于廣軍.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經濟性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05):211-212.

    作者:白日升 單位:金塔縣職教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国内外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日本免费成人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 亚洲欧美成人日韩|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在线看欧美成人中文字幕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 91香蕉视频成人|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