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內綠色設計產品發展現狀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綠色設計產品是綠色制造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引導綠色消費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以來,綠色設計政策支持不斷強化,產品評價標準體系日益完善,綠色產品有效供給持續增強。基于以上背景,從已發布綠色設計產品的行業、類別、地域等方面對國內綠色設計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為下一階段綠色設計產品實現更高水平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工業綠色發展;綠色制造;綠色設計產品
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是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五大基本方針之一。“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戰略任務之一,建設綠色園區、綠色工廠、推廣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企業成為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重要抓手。通過提高制造環節的綠色化水平,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能源、資源、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續下降。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十三五”以來,綠色制造體系基本構建,已成為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工業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綠色設計是綠色制造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在產品設計和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力求在全生命周期中使這種影響最小化。綠色設計產品即為符合綠色設計理念和評價要求的產品。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制造業綠色產品供給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022年2月,累計制定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標準192項,發布綠色設計產品6個批次共計3159種,綠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升。
一、綠色設計政策支持不斷強化
自國務院2015年5月發布《中國制造2025》,提出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以來,各部委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發展規劃,支持綠色設計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7月發布《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到2020年綠色制造產業快速發展、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同年9月發布《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到2020年制定一批基礎通用和關鍵核心標準,到2025年綠色制造標準在各行業普遍應用,形成較為完善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對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壯大綠色產業提出了具體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5月發布《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行動計劃(2017—2019)》,提出到2020年綠色制造等領域制修訂300項重點標準,基本建立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體系。發展改革委、司法部于2020年3月發布《關于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將推行綠色設計、加強綠色標準體系建設作為主要任務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于2021年9月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企業按照生命周期理念開展產品綠色設計,擴大高質量綠色產品有效供給。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12月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完善綠色產品等評價標準體系,倡導供應商生產綠色產品、持續推廣綠色產品。此外,全國各省(區、市)均制定了實施綠色制造的鼓勵政策,給予資金獎勵、財稅政策、金融優惠、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支持。其中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省份的地級市同時制定了對轄區內企業的獎補支持政策,上述省份的綠色產品推廣取得了較大進展。目前,除海南省以外,全國31個省(區、市)均有產品入選綠色設計產品名單,基本實現全面覆蓋。
二、產品評價標準體系日益完善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標準是開展自評價的前提條件,分為通用標準和具體產品標準。只有某個具體產品的評價標準被采信后,企業才可以進行申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網站不定期更新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清單,自2017年3月組織推薦第一批綠色產品名單(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名單)以來,經過5次更新,截至2021年5月,已采信192項評價標準,包括通用標準2項,具體產品評價標準190項,既有終端產品,也有原材料。在標準涵蓋行業范圍和產品種類方面,從僅有建材、輕工2個行業17項評價標準擴展為涉及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10個行業190項評價標準。從行業看,輕工行業和機械行業評價標準數量較多,分別有37項和29項,除“其他”類別以外,建材行業標準數量最少,僅有5項。評價標準覆蓋行業日益齊全,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為企業進行綠色設計產品自評價提供了明確方向和目標,為綠色設計產品推廣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評價標準歷次更新情況見表1。從標準類型看,除評價通則和標識2項通用標準為國家標準外,具體產品標準中有3項國標、35項行標、152項團標,其中有色、機械、輕工、通信等行業評價標準全部為團標。團體標準具有貼近市場需求、制定周期短的特點,為綠色產品評價標準體系建立完善發揮了重要作用。標準類型分布情況見表2。
三、綠色產品有效供給持續增強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網站發布推薦綠色設計產品通知后,由企業選定目標產品,根據相應的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對企業的基本要求和產品的相關指標要求進行自評價,形成綠色設計產品自評價報告,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上報,工信部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公示、公告后,列入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名單。2016年3月和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會同行業協會等機構開展了2批次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試點工作,共計發布16類119種產品,2批次試點產品部分納入了后續綠色制造體系下的綠色設計產品名錄。2017年3月以來,綠色設計產品作為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名單的一部分進行整體推薦和發布。截至2022年2月,已開展6批次(含2次增補)綠色設計產品申報工作,累計發布綠色設計產品3159種。各批次綠色設計產品類別及所在省份統計情況見表3。第一批名單含15個省份共193種綠色設計產品,涉及家用洗滌劑、可降解塑料、殺蟲劑等11類;第二批名單含12個省份共53種綠色設計產品,涉及鉛酸蓄電池、羊絨針織制品、生活用紙等10類;第三批名單含23個省份共480種綠色設計產品,涉及廚房廚具用不銹鋼、汽車產品M1類傳統能源車、鐵精礦(露天開采)等30類;第四批名單含23個省份共371種綠色設計產品,涉及以太網交換機、內燃機、無機輕質板材等52類;第五批名單含28個省份共1073種綠色設計產品,涉及包裝用紙和紙板、管線鋼、多晶硅等95類;2021年度(第六批)含29個省份共989種綠色設計產品,涉及顯示器、路由器、球墨鑄鐵管等125類。隨著相關鼓勵政策不斷制定落實,產品評價標準日益豐富,綠色設計理念宣傳力度不斷加大,企業參評積極性逐漸提高。第一批名單僅包含15個省份、2個行業的42家企業,到目前已累計包含30個省份、10個行業的1077家企業。在地區上基本實現全覆蓋,涉及行業門類更加齊全,參與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從省份看,廣東省入選綠色設計產品達871種,占全國的27.6%。從行業看,輕工行業入選1009種,占全部的31.9%。企業通過參與綠色設計評價,在原材料選取和使用、生產過程控制、廢棄處置等環節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協同改進、綠色設計理念和意識不斷增強。綠色設計概念深入人心,成為各地推動綠色發展、引導綠色消費的重要抓手。
四、問題與建議
1.存在問題
由于各地政策支持力度、產業結構的差異,以及產品標準種類在行業間的不同,各個省份、行業的綠色設計產品入選數量集中度相對較高,已采信標準使用效率相差較大。第一,地區分布較為集中。綠色設計產品在地區分布上大部分集中于華東、華南地區,東北、西北地區入選較少。入選產品300種以上的有廣東省(871種)、安徽省(411種)、浙江省(350種)、山東省(313種),100~300種的有江蘇省(168種)和福建省(159種),其余均在100種以下,前四位數量占到了全國的61.6%。入選產品數量較多的省份,一是制定了較為明確的獎勵政策,充分調動了企業積極性;二是發揮了本地區優勢行業帶動作用,如廣東的輕工、電子、通信行業,安徽、山東的輕工行業,浙江的紡織行業,等等,可占到本地全部綠色產品的50%左右。第二,行業分布差異明顯。綠色設計產品主要集中于輕工行業。6個批次中輕工行業產品1009種、石化行業456種、機械行業418種、電子行業374種、紡織行業362種、建材行業284種、通信行業123種、鋼鐵行業79種、有色行業51種、其他類3種。輕工行業由于評價標準采信時間最早、采信數量最多,加之產品更加貼近終端用戶,企業參與積極性較強,僅此一類綠色設計產品占到總數的32%。而其他行業基本上從第三批開始有產品入選,數量提升上相對較慢,如鋼鐵、有色行業等原材料類產品,相關標準相對空缺,企業參與度相對不高,綠色設計產品數量有待提升。第三,標準應用相差較大。各標準編制單位積極開展標準制定工作,評價標準體系覆蓋的產品種類日益豐富,推動評價產品類別和數量均有大幅上升。但同時發現,各評價技術規范對應的綠色產品數量差異較大。既有入選200種以上的,例如家用洗滌劑類入選276種、家用電冰箱類入選248種;也有僅入選1種的,例如電吹風、服務器等33類。特別是輪胎模具、取向電工鋼等42項評價技術規范自采信以來尚未有相應產品入選。這42項中既有家用電磁灶、電動牙刷等輕工行業終端產品,又有五氧化二釩、氧氯化鋯等鋼鐵、有色行業的原材料產品;既有2021年采信的新標準,也有2017年采信的“老”標準。采信某種產品的評價技術規范是開展綠色設計自評價的先決條件,標準制定與企業申請需求之間的匹配尤為重要,應避免脫離實際需求盲目制定標準而造成資源浪費。
2.對策建議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引導企業積極開發綠色產品。根據各地產業特點,發揮優勢行業、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加大對華東、華南地區省份優秀經驗的宣傳力度,帶動東北、西北地區綠色設計有效開展。強化全生命周期理念,聚焦綠色屬性突出、消費量大的工業產品,探索綠色原材料與綠色終端產品評價的聯動互認,提高以原材料產品為主行業的積極性,開發更多原材料類綠色產品。二是優化完善評價標準體系,建立健全評價標準采信機制。做好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標準體系建設頂層設計,結合行業特征,合理規劃布局標準種類,滿足綠色消費市場升級需求。鼓勵科研單位、咨詢機構、行業協會、行業龍頭企業等廣泛參與標準制定,定期對產品評價標準應用情況進行評估,對長期未應用的標準及其編制單位進行動態調整。三是探索轉變評價認證方式,加快推進綠色產品推廣應用。2017年以來,平均每年發布一批名單,在時效性上不完全適合更新換代速度較快的產品。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培育一批專業能力強、信譽度高的認證機構,引導企業采取自我聲明或自愿認證的方式,開展綠色設計評價,并即時發布評價結果,加速實現推廣萬種產品的目標。四是研究完善支持政策體系,持續健全綠色設計推行機制。建議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十四五”推行綠色設計的前瞻性研究,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提升綠色設計產品供給能力。創建綠色設計示范企業,探索行業綠色設計路徑,帶動產業鏈、供應鏈綠色協同提升。構建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綠色設計平臺,強化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協同關鍵技術供給,加大綠色設計應用。
五、結束語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完善綠色制造體系。開發推廣綠色設計產品是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準確把握綠色設計產品的現狀、政策、標準體系建設和評價結果,是全面提升我國綠色設計水平、推進綠色發展的基本條件和保障。隨著標準體系、認證體制、經濟政策、綠色低碳技術的進步與完善,綠色設計產品將迎來更高水平的發展。
作者:周天時 單位: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