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合作學習策略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如果把學習英語的過程比作修建一座大廈,那么詞匯就是建設大廈時所需的磚塊,掌握足夠的詞匯量有助于英語語言的學習。詞匯教學在英語語言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分工日益精細,對人的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探究更多的詞匯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單詞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以合作學習的策略進行詞匯教學研究,發現使用該教學策略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單詞正確率,還可以讓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更長久。
[關鍵詞]合作學習;英語;詞匯教學
一、相關背景及概念
(一)研究背景
當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缺乏良好競爭意識和能力的人是無法適應這個社會的。在我國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之間的競爭更加明顯,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就容易被忽略。但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睂W生雖然身處教室,但仍是社會人,除了培養競爭意識,還應該加強培養其合作精神?!吨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報告》中關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國際比較研究指出傳統基本素養指標有:語言能力、數學素養、學會學習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現代關鍵素養指標有: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國際視野、信息素養、創新與創造力、社會參與貢獻、自我規劃與管理。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競爭力,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方面的能力。語言由詞匯通過一定的結構組合而成,沒有詞匯也就沒有了語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重視詞匯教學。根據《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英語)》的要求,考生掌握并能運用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基礎知識以及所學功能意念和話題,對詞匯量的要求為3500左右。根據《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大綱(2016年修訂版)》的要求,學生的詞匯量需要達到5000左右。為了提高學生詞匯量,找到更適合詞匯教學的教學方法,并且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精神,將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教學策略應用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既可以有效豐富詞匯教學方法,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二)理論基礎
JohnsonD.W.,JohnsonR.T.認為至少有三種理論觀點指導了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的研究:合作認知發展理論、行為主義理論以及相互依賴理論[1]。RazzoukR.,JohnsonT.E.認為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是眾多協作學習(Collabo-rativeLearning)方式中的一種。其理論背景主要有社會構建主義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相互依存理論以及PauloFreire在1970年幫助建立的社會公正理論[2],本研究主要依據合作與競爭理論。該理論最初由MortonDeutsch于1949年提出,并由DavidW.Johnson(Johnson&Johnson,1989)進行了詳細闡述[3]。合作與競爭理論有兩個基本思想。其中一個思想與特定情境中所涉及的人的目標之間相互依賴的類型有關:“積極依賴”和“消極依賴”。積極依賴是指一個人實現目標的數量或概率與另一個人實現目標的數量或概率呈正相關;消極依賴是指一個人實現目標的數量或概率與另一個人實現目標的數量或概率呈負相關。另一個思想與參加活動的人所采取的行動類型有關,包括兩種基本行動類型:“有效行動”(Effectiveactions)與“拙劣行動”(Bunglingactions)。其中有效行動提高了行為人獲得目標的機會,而拙劣行動降低了行為人獲得目標的機會。該理論認為,當與一個做事出錯的人處于一種積極的相互依賴的關系中時,他的失誤會導致你改變已安排好的有效行動。因此,這種出錯被視為消極的。合作與競爭理論從替代性、態度和可誘導性角度出發,進一步預測了個體內、人際間、群體內和群體間過程的不同方面。假設一個群體中的個人行為是有效的,那么從理論中得出的預測是,與競爭關系相比,合作關系(即當事方的目標主要是積極相互依賴的關系)顯示更多的諸如有效溝通、友好互助,以及積極回應等積極特征。
(三)合作學習概念
羅杰約翰遜(RogerJohnson)和他的兄弟大衛約翰遜(DavidJohnson)被認為創造了“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這一術語[4]。關于合作學習的定義,有很多學者從不同的側重點給出了定義。約翰遜等學者認為合作學習包括通過實施有效的合作原則,以建立小組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實踐與教學。筆者經過總結后提出自己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即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采用多種模式實現小組學習的教學方法。S.Kagan和M.Kagan在1992年提出了小組合作的PIES原則:積極的相互依賴(PositiveInterdependence)、個人責任(IndividualAccountability)、平等參與(EqualParticipation)和同時的相互作用(SimultaneousInteraction)[5]。
二、研究方法介紹
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法以及教學實驗法。根據研究內容,搜集大量相關資料,閱讀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統計學等。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實驗時根據合作學習理念的要求實施。實驗過程中確保每個小組成員保持穩定,讓成員互相支持、鼓勵和幫助。
三、合作學習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一)分組
不同類型的合作學習由于學習目標、要求、內容和程序等均不相同,所以對小組規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STAD)的小組規模為4~6人;切塊拼接法(Jigsaw)的小組規模為5~6人;小組游戲競賽法的小組規模(TGT)為3~4人。當小組成員數超過6人,角色與結構會開始分化,成員間的互動不夠頻繁[6]。本次實驗選擇的規模為5~6人一組。不同規模小組的合作學習策略如表1所示。在確定小組人數后,還需要明確分組方式: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同質分組的分組指標主要是成績、興趣;學生傾向單干、競爭;組間差異較大;對于小組內部成員而言,便于因材施教,促進分化。異質分組的指標包括成績、能力、性別、個性等;學生傾向合作;組建的差異較小;對于小組內部成員可以促進互補。在異質小組中,學生可以領略到來自同伴的各種觀點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拓展視角,進行更加細致和特別的思考,做出更多的解釋,能增加理解的廣度、深度,提升長時記憶的精確性和深刻性。Mulcahy在研究合作學習策略時采用的是同質分組,發現異質組合同質組之間的學習成效沒有顯著差異[7]。該研究對象為筆者授課的四個班級,學生人數共172人。在分組時班級間采用異質分組(一個班的學生進行分組,不混合班級),而在班級內部是同質分組(按照學生名單隨機分組,5~6人為一組)。在分組完成后,讓學生以自愿的方式競選小組組長,沒有自愿擔任組長的小組就由教師選一名學生擔任組長的角色。然后再由組長從小組內部推薦一位學生擔任副組長的角色,協助組長一起負責小組活動并負責記錄小組討論結果。
(二)任務
從教材中選取兩個單元作為目標單元分別用傳統的講授法和小組合作教學法進行詞匯教學(表2)。在講解目標單元前,從每個單元的生詞表選20個與主題相關的詞匯進行測試。每個單元的學習時間為2.5周,兩個單元共計授課時間為5周。第四單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授課,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不會在課堂上專門講解詞匯,而是在講解完文章后,讓學生分組完成任務。作業的主題需要與單元主題相關,以PPT方式展示成果。利用講授法進行教學的實驗單元需要教師采用英漢互譯法、構詞法、英英解釋法、分類法等單詞教學方法對生詞表的單詞進行逐個講解。每講解完一個單元就進行一次詞匯測試,但以小組合作方式講授的單元還需要每個小組準備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演講,小組得分為小組每個成員的成績。為了檢測學生對單詞記憶的時效性,六個月后再進行一次測試。每一個英文單詞給出A/B/C/D四個中文意思,讓學生選出認為正確的選項。具體測試詞匯包括:romance,dynamic,charm,reputation,coordinate,forge,indifferent,propose,conceal,pessimistic,ma-nipulat,recession,paradox,suspend,appetite,dis-guise,stock,cement,principal,bankrupt等。
四、測試結果分析
單詞測試的結果如圖1、圖2。根據測試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通過合作學習和講授法策略進行教學后,學生的單詞正確率都得到了提高。利用合作學習法進行詞匯教學后,單詞的平均正確率從51.32%提高到了59.57%,而利用講授法進行詞匯教學后,單詞的平均正確率從54.35%提高到了65.41%。2.從短期來看,利用講授法講解詞匯后學生對單詞的掌握更好。根據測試數據分析,通過合作學習策略進行教學的單詞正確率提高了超過20%的有兩個,提高10%~20%的有一個,提高率不到5%的共有四個。而采用講授法教學的單詞正確率提高超過了20%的有一個,提高10%~20%的有4個,提高率不到5%的有兩個。從單詞的平均正確率來看,講授法組提高11.05%,比合作組的8.25%高出了2.80%。3.從較長時間來看,通過合作學習策略讓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更持久。為了檢測學生對單詞的掌握情況,在六個月后進行了第三次單詞測試。結果采用合作學習策略進行授課后學生的單詞平均正確率為56.94%,而采用傳統講授策略進行講解后學生的單詞平均正確率為58.60%。比第一次測試分別提高了5%、4.25%,比第二次測試下降了2.82%、4.25%,這說明通過合作學習方式學習詞匯,學生對詞匯的記憶更深刻,持續時間更久(表3)。
五、結語
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想要能理解一般社交場合中常見話題的語言材料,抓住主題和主要內容,把握主要事實與觀點,清楚他人的意圖和態度或者能在熟悉的場合就熟悉的話題進行交流,敘述事件發展,描繪事物狀況,介紹相關活動,說明事物要點,簡單論述個人觀點等,都必須要有一定的詞匯量基礎。詞匯是語言學習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經過本次研究,筆者發現無論是采用講授法還是合作學習策略都有助于學生對英語單詞的學習,但合作學習策略讓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更深刻,更有助于學生形成長期記憶。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當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加詞匯量時,可以采用講授法,但若是想要對單詞掌握得更牢固,英語語言的基本功更扎實,可以將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到日常的英語教學工作中。
作者:龍瑤 單位:四川工業科技學院基礎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