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核心價值觀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創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策略
1利用核心價值觀引導就業取向
1.1培養大學生形成個人理想和社會實際相結合的目標
每一個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但是,理想需要建立在現實的理性基礎上,還需要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個人的理想和社會需求這兩項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1]。大學生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后備力量,大學生的就業目標關乎個人的前途,也對社會發展方向產生一定的影響。核心價值觀主要旨在規范大學生的目標和理想,在個人理想和發展方向的基礎上,使其形成以社會建設、國家發展的思想為基礎,對自身的目標進行優化調整,確保能夠順利進入社會就業。
1.2調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
近年來,受社會風氣、娛樂環境的影響,報考藝術類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多數藝術類大學生都是為了能夠成名、受關注,而忽視藝術本身。由于藝術類人才的增加,就業創業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藝術類大學生與非藝術類的大學生相比較,其價值觀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物質、名譽的追求都比較高。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表現欲,但是過度注重外表,而不去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教導大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發揮特長,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1.3規范大學生的思想道德
現階段的大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長期處于被關心、被呵護的環境當中,更加注重個人享受。一旦進入社會,稍有不順心和不如意就會撂挑子走人,所以這也是現代應屆生離職率比較高的一大原因。大學生還處于思想未完全成熟的時期,學校進行價值觀的教育對其有一定的塑造作用,通過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導教育,使其形成誠信、敬業、奉獻等一些優良品質。對于后期大學生走向社會創業、就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2高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2.1課程過于形式化
各大高校都有設立的就業、創業課程,一般都會在畢業前一學期組織學習,很大一部分學生在畢業前忙于論文或者找工作,沒有精力去學習課程知識。雖然教育部門明確規定必須將創業就業教育作為必修課程,但是各大高校對于課程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2]。安排的課時比較少,教師沒有創業就業的經驗,講授的內容都是照搬教材,考試的內容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監督,不具備就業創業指導的意義。
2.2大學生的個人素養不夠
我國很多大學生的工作目標是能夠進入體制內,找一份鐵飯碗的工作,工作輕松穩定是大學生擇業的追求。有些學生甚至認為大學生創業是沒有找到工作才會去想創業,認為只要自己只要有了文憑和成績單就能夠收到企業的錄用通知。這些傳統觀念使得大學生對于社會需求的理解以及個人發展規劃的理解比較膚淺,認識不足。在學習過程當中,只注重學習成績和各項獎學金、榮譽的評定,對于社會實踐的參與不強,創新能力非常缺乏。
2.3教育步驟不完善
我國就業創業教育也是近年來新引進的教育課程,大部分的教材都是照搬國外的教材,教材內容不能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形勢。另外,我國創業就業教育在教材的選擇上更注重理論化,不能充分結合社會實際和現狀,對于新時代的就業創業環境認識不足。其次,我國的就業創業教育基本都會集中在一個學期完成,這樣學生對于其全面理解不夠。
2.4大學生就業創業環境欠缺
我國對于大學生創業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而且很多實際創業的大學生對于國家政策的了解不足,不能真正受益。扶持政策的可操作性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的流程和環節比較多,很多創業的大學生為了能夠節省辦理流程也會放棄政策的扶持。國家政策的保障是鼓勵大學生創業的一個方面,另外還需要為大學生提供創業的咨詢、指導方面的幫助,而我國沒有專門機構在做此項工作。
3正確引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策略
3.1高校轉變教育方式
創業就業教育不同于專業課程和文化課程,需要更加注重結合社會實際,以新時代下社會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培養出綜合能力強,對社會有用的人才[3]。首先,在教育課程上,要選擇與大學生理解能力和社會實際相匹配的教材,組織一支強有力的就業創業教育教師力量,改變傳統對于創業就業教育的認識,高度重視創業就業教育。其次,教師要能夠加強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轉變教育觀念,不能一味注重學生的成績,多組織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同時也要對其加強思想教育,提高綜合能力以及人格品質的培養,
3.2建立培養就業創業人才的長效機制
就業創業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好的事情,為了保障長期有效的實施,就需要建立長效的機制[4]。學校的領導、教師方面要加強對創業就業教育的重視,建立完善的創業就業的監督管理機制。學校的就業創業課程不是只靠一學期的學習就能夠讓學生吸收和掌握的,需要滲透到高校學習的各個階段和環節,在進入學校初期讓學生自主規劃職業生涯,然后再將學生的職業發展方向進行一定的引導,最后再實行就業創業教育,這樣的教育流程才能夠比較完整合理。
3.3加強校企合作
就業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畢業后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更好地投身于社會建設當中。但是傳統的傳授已經不能夠滿足對于人才培養的需要,要想讓學生真正接觸到社會,需要學校聯系相關的企業積極合作。對此可以將行業精英引入到校園內開展講座,或者是帶學生深入企業當中去參觀,建立有企業的專業人才或者高管參與到課堂教育當中的選修課程?,F在企業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只有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才能夠為輸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做準備和努力。
4結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指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核心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也能夠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只有高校不斷關注大學生的自身發展,以大學生的理想目標為主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其進行規范指導,用更加恰當合適的方式教育大學學生如何進行擇業創業,約束價值觀和擇業觀的不良取向。高校要立足于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就業創業這一目標,轉變教育方式,加強長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引進社會企業與高校進行合作,從而促進大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和未來。
參考文獻
[1]徐春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95-97.
[2]張天華,田慧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創業教育路徑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7):72-76.
[3]陳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就業教育中的價值研究[J].讀書文摘,2017(8).
[4]邵學軍,于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以沈陽師范大學為例[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36-139.
作者:李晚晴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