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有效創新高中作文教學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作文教學向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寫作不僅要把人物、事物、景物等表述清楚,還要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有亮點。顯然傳統的作文教學無法達成這一目標,因此,教師要想辦法創新作文教學模式。本文以高中作文教學為例,從寫作熱情、教學中心、二次作文三個方面入手,闡述如何有效創新作文教學模式。作文教學創新要順應時展趨勢,也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但學生無法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寫出個性,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所以教師要重視創新作文教學方式。那么,作文教學如何創新呢?以下是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當前的寫作教學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學生對寫作有抵觸心理,這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無法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寫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將學生的寫作熱情激發出來,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有效激活作文課堂。例如,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若直接告訴學生圍繞主題“難忘的那一天”進行寫作,學生很難想出有什么難忘的事情,不知從何下筆,對寫作就會缺乏熱情,寫出來的文章就會很平淡。鑒于此,教師可以在寫作前先組織一場“茶話會”,先給學生講一件自己記憶最為深刻的事情。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講述時要以講故事的形式敘述。然后教師順勢邀請學生分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的難忘事件。在引出這個話題后,學生會積極舉手發言,分享自己的經歷。在學生講述完后,教師可以出示作文題目,指導學生寫作。這樣,學生就會知道該寫什么內容,表達怎樣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寫作水平。
二、以學生為教學中心
當前的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所以教師在創新作文教學的時候,需要轉變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教學中進行高效學習,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有效促進教學創新。例如,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議論文的重點是論點、論據,而且要將論點巧妙融入作文,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作為論據。因此,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開展“時事評論”活動。在課前,教師可以布置作業:查詢“薩德”事件的相關資料,并根據資料準備發言稿。由于“薩德”事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聯系,所以學生會比較感興趣。鑒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如學習能力、擅長的文體各不相同,所以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準備發言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主動權交還學生,讓學生上臺積極發言。在學生發言的時候,教師需要認真傾聽,并給出自己的建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還可以有效積累寫作素材,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重視“二次作文”
“二次作文”在作文教學非常重要,但最易被學生忽視。教師要意識到,寫作在精不在多,而很多學生在首次寫作時無法將作文寫精,所以就要進行“二次作文”。例如,學生寫了一篇“扶與不扶”的材料作文,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在寫作前做足了準備,但是在寫作時仍舊出現了問題,比如論點不夠明確、論據不夠充分等。教師可以點出這些問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修改。隨后,教師可以將學生修改后的作文收回,并在此基礎上繼續找出問題,讓學生修改,直到看不出太大的問題為止。通過多次修改,學生習作會有顯著的提高,學生也會意識到寫作此類作文需采用怎樣的寫作方式,從而有效提升寫作水平。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寫作能夠反映學生的知識積累程度,考驗他們的知識輸出能力。所以在創新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將重點放在學生的知識積累上,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高效輸出。上述提到了三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方能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構建高效作文課堂。
作者:潘菊 單位:江蘇省寶應縣安宜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