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語言藝術不斷發生轉變,受眾的需求、審美同樣在發生者變化。為了能夠盡可能滿足受眾的需求,使受眾可獲取到自身需求的新聞信息,如何提高播音主持質量,是當前全面媒體行業所需開展研究的重要課題。文章通過闡述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分析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趨勢,對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策略展開探討,旨在為如何促進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有序健康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新媒體;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
在現代信息傳遞中,媒體在其中扮演了尤為重要的角色。不同媒體時代,有著各種風格的主持人,其傳播效果也不盡相同。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備過硬的口語表達能力、播音素質以及現場掌控能力等,伴隨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對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1]。由此可見,對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概述
1.1播音主持語言藝術
截至目前,還未有關于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學術界定,然而,就播音主持自身特征而言,要想推進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有序健康發展,應當基于對新聞真實性的確保,自播音學一般規律出發,播音主持人對新聞稿件語言開展加工處理,借助相應的藝術形式將信息內容傳遞給受眾,進一步使受眾對自身獲取的信息內容形成更為有效的理解認識。
1.2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特征
1)音正性。廣播、電視等有聲語言是播音主持的主要傳播媒介,對于播音節目的播音主持人而言,務必要確保自身音正性,這也是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一大特征。播音主持人借助自身聲音以實現對語言藝術的傳達,這一方面凸顯了播音主持的能力,一方面相較于傳統文字媒介,播音主持可依托有聲媒介開展傳播,這是前者所難以比擬的優勢。播音主持向受眾傳遞信息期間,對受眾視覺、聽覺進行了雙重調動,為受眾理解傳播內容提供便利的同時,還有助于強化受眾對傳播內容的印象。然而這同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好比,受眾通過有聲媒介接收信息時,自身要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思考,播音停止,即意味著信息傳遞的結束,于此傳播形勢下,受眾思維極易被傳播信息所引導。2)真實性。播音主持傳播報道的內容以新聞事件為主,由此決定了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真實性特征,播音主持人不允許擅自對傳播內容進行更改。播音主持傳播的是社會上過去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真實事件,因而就算要推進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也應當不可脫離事實依據,切忌跨裝描述,更不可扭曲事件原意。3)藝術性、創造性。對于一名優秀的播音主持人來說,可將有聲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向受眾進行展示,播音主持人通過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對信息內容進行傳播過程中,播音主持語言美實現了充分凸顯。除此之外,播音主持語言藝術還具備創造性的特征,主要表現于播音主持人除去要對事件信息予以真實呈現外,一定程度上還可剖析事件信息的深層涵義,這也是為什么同樣一個事件會有多家媒體進行爭相報道。基于準確且極具藝術性的語言,將新聞事件深層涵義傳遞給受眾,使受眾產生共鳴,引發受眾深思。4)單一性、間接性。播音主持人與受眾相互間主要通過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開展交流,此類交流形式是單向的,受眾僅可通過播音主持人的語言獲取信息,就算通過視頻畫面,可觀察到播音主持人的面部表情,然而僅通過面部表情顯然很難了解到播音主持人的思想情感,由此表明,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存在單一性特征。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工作通常處在密閉的播音室中,經由聲波或者電波的形式向受眾傳遞信息,鮮有與受眾的互動,如此一來,就算是現場直播,在信息交流、互動過程中依舊存在滯后性,由此表明,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存在間接性特征。
2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趨勢
2.1趨向于口語化
新媒體時代下,隨著信息數據的海量數據,使得受眾在瀏覽信息時往往選擇一掃而過,由此要求播音主持語言要盡可能口語化,避免提供太多的專業術語,不然會加大受眾理解難度。播音主持通常是通過文本開展閱讀,目的在于向受眾傳播正確有價值的信息,然而伴隨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受眾對事件瀏覽的速度明顯加快,因而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趨向于口語化,口語化可有利于受眾更快速、便捷地接收到信息的關鍵點。而播音主持的口語化并非意味著不遵循字正腔圓的標準,而是要在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的基礎上,可于各種語境下使用各種語氣、語調,達成語言的有序過渡,進而切實做到貼近受眾。
2.2趨向于個性化
伴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越來越注重創新及個性化的呈現。現階段,很多播音主持人之所以被受眾所喜愛,很大原因是他們均有著各自的個性,他們會結合節目的進程特征,對播音主持語言進行靈活運用,建立一個良好的節目氛圍,使廣大受眾產生共鳴。傳統播音主持通常要求主持人要端莊嚴肅、語言統一。在現階段語言環境下,節目形式越來越豐富,在各式各樣節目環境中,受眾對節目的需求、審美不盡相同。因而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應當關注自身語言的個性化發展,如此一方面可提高對受眾的吸引力,一方面可提高節目的影響力,使自身節目為更多受眾所喜愛。
2.3趨向于時尚化
新媒體時代下,作為網絡的一大典型特征,時尚化已然轉變成一種藝術得以不斷發展,語言傳播時尚化也越來越為受眾所關注,因而播音主持同樣要緊隨時展趨勢,提高對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時尚化的重視度,在節目中、事件傳播中適當引入一定的時尚化語言。在當前語言環境下,受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審美需求不斷發生轉變,為了滿足自身時尚習慣,受眾開始越來越注重播音主持語言的時尚化[2]。在此基礎上,播音主持人為了對受眾時尚化需求予以滿足,其播音主持語言同樣不斷朝時尚化方向發展。播音主持語言時尚化可增進受眾對播音主持人的喜愛程度,還能夠使受眾在愉悅的語境中獲取自身所需的信息。
2.4趨向于親和力
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借助網絡開展傳播,新媒體時代的首要特征即為,受眾可與媒體通過各式各樣網站平臺開展實時交流,由此受眾可轉變傳統信息單方面獲取的被動地位,變成信息的者或評論者,因而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趨向于親和力。換言之,具有親和力的播音主持人可受到受眾的歡迎,也可吸引更多的受眾;具有親和力的播音主持語言可加深受眾對播音主持的影響,一方面促進相應欄目點擊率的提升,一方面使受眾提升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度,進而促進新聞事件的傳播。
3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策略
為了能夠盡可能滿足受眾的需求,使受眾可獲取到自身需求的新聞信息,如何提高播音主持質量,是當前全面媒體行業所需開展研究的重要課題。全面媒體行業在新媒體時代下,要緊隨社會發展腳步,強化改革創新,引入先進傳播理念、成功發展經驗逐步強化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如何進一步促進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有序健康發展可以從以下相關策略著手。
3.1提升自身語言品位意識,樹立良好播音主持風格
伴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播音主持人應當不過于追求經濟利益,要提高對播音主持品質的充分重視,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一方面,播音主持人應當向受眾提供高質量的傳播內容,提升節目吸引力的同時,使受眾與播音主持人產生共鳴。一方面,播音組成人員要深刻認識自身所肩負的職責,播音主持人既是節目內容的傳播者,還是宣揚公民美德、社會功德,建構崇高道德的開拓者。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語言傳播針對社會道德底線低的事件要予以批判,切忌為了贏得受眾的注意力,而將科學的價值觀置之度外,務必要強化對公眾商量樸實內容的有效傳播。
3.2推進節目創新,引領受眾形成正確價值觀
播音主持人在樹立良好播音主持風格的同時,還應當推進節目創新,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作為著手點,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精神為主導,切忌只是在表面形式上嘗試新鮮事物,更應當將道德的核心價值觀引入至節目播音組成語言中,強調播音 主持語言的內容品質,挖掘藏在內心中的真善美[3]。除此之外,還應當基于美好的品德,充分結合新媒體時代精神,向廣大受眾傳遞真善美、傳播積極的信息內容,如此一來,便可使播音主持語言變得更形象,更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以有效發揮。
3.3依托播音主持語言,增強節目豐富文化內涵
倘若播音主持人擁有極具磁性或特點提出的聲音,極易使受眾產生深刻印象,同時,播音主持人在節目播報過程中應當確保自身語氣語調具備一定的感染力,通過對播音主持語言力度的準確拿捏,可為受眾提供真實的體驗,并使受眾感受到舒暢和愉悅[4]。與此同時,播音主持人還應當注重播音主持語言與新媒體相結合的差異性,將各式各樣極具內涵型、風趣性的語言引入至播音藝術中去,使新媒體語言通過應用得以變得更加多元豐富,也使播音節目憑借語言的豐富性而得到廣大受眾的歡迎。
3.4加大對節目話題掌控力度,增強節目主持特色
在播音節目中,播音主持人應當加大對話題的掌控力度,從而為播音主持語言運用創造有效便利。節目話題是節目必不可少的內容,倘若播音主持人無法對節目核心話題予以有效掌控,勢必會對節目播放質量造成極大影響,鑒于此,播音主持人要開展好相關節目話題選擇、處理等工作,同時還應當對現場觀眾提出的突發問題予以有效回應。由此對播音主持人語言水平提出了較為嚴苛的要求,是播音主持人對節目話題掌控程度、專業素質的重要體現。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對節目話題的有效掌控,一方面可使主持人身心得以放松,一方面可使節目主持更具特色[5]。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下,全新的語言環境對播音主持語言特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變得更為需要具備藝術性,更為需要適應受眾對新媒體的需求,更為需要表現新媒體時代的特征。鑒于此,相關人員務必要鉆研研究、總結經驗,清楚認識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特征內涵,全面分析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趨勢,充分結合新媒體時代特征,“提升自身語言品位意識,樹立良好播音主持風格”“推進節目創新,引領受眾形成正確價值觀”“依托播音主持語言,增強節目豐富文化內涵”“加大對節目話題掌控力度,增強節目主持特色”等,積極促進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有序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光.新媒體時代傳媒人才藝術素養培養探討——以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為例[J].科教文匯旬刊,2013(11):126-127.
[2]臧珈翊.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7,3(5):162-163.
[3]連少鵬.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4):136.
[4]李萍.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22):133-134.
[5]張洋.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6,2(6):151-152.
作者:李冬云 單位:新疆阿克蘇地區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