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系統建設下保險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重點工作取得的成效
臨汾市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服務中心新開設一個服務窗口(非公經濟五險統征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多次大型宣傳服務活動。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管理服務中心利用QQ視頻開設困難人員綠色通道,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退休老干部上門年檢,對異地居住退休老干部進行“面對面”對話。并在大廳設置了自助排號機、滾動顯示屏,在養老金發放銀行處設立敬老專柜,并在密集居住區設立存取一體機,有效地方便老干部退休金的領取。
二、存在的問題
1.人員少,經費不足
一方面縣(市、區)受編制限制,各級人員配備不到位,普遍存在兼崗現象。另一方面,經費得不到有效保障,部分縣在不能全額按財政預算撥付到位,存在拖欠現象。
2.社保卡銀行農村網點布設慢,制卡周期長
運城社保卡的指定銀行為建行,臨汾市社保卡指定銀行為中行和郵政儲蓄銀行,但建行和中行在縣一級網點很少,很難將服務延伸到村,影響了社保卡的發放和應用。例如,建行在萬榮、夏縣無物理網點,運城市所屬的行政村無建行POS機,由于當地銀行布點投入較大,不愿承擔商戶的勞務費用。還有省里將臨汾市霍州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社會保障卡的制作合作銀行變更為交通銀行,而霍州市目前并無交通銀行,百姓辦理相關業務很不便,制約著社會保障卡的發放和應用。
3.五險統征試點工作存有困難
統一基數、統一征繳參保企業顧慮較大,所有險種一個基數,目前普遍認為社平工資過高,企業很難負擔。地區經濟水平差異較大。如:臨汾養老保險基數與省級統一,其它險種未實現省級統籌,按照當地社平工資計算基數,這樣會造成基數的不一致。目前,生產型企業目前以參加工傷為主,如果五險全部參加,部分企業因繳費壓力過大,而放棄所有險種的參保。機關事業型單位,以參加醫療保險為主,工傷幾乎為零,不愿參保,有些企業以男性職工為主,生育保險待遇享受微乎其微,不自愿參保。如果采取一刀切,很可能事得其返。五險統征機構設置難,五險統征工作處于試點階段,目前,各市縣采取抽調、拼湊人員的方式,成立臨時性機構(統征辦),臨時機構管理松散,人員流動較大,工作矛盾突出,經費也難以保障。五險統征信息系統建設滯后,五險統征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經辦業務,涉及部門多,業務環節多,臨汾、運城目前還沒統一的五險統征系統,運城市五險統征系統需要200多萬資金,籌資難度較大。
三、工作建議
在“五險統征”等機構設置方面完善頂層設計。五險統征分步實施,暫不統一基數,同時將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改為市一級社平工資。省廳本級做好社保卡銀行網點布設的統一調研和談判工作;同時要精簡制卡流程,縮短制卡周期。目標任務考核由數量逐步向質量考核轉變。目前,各險種參保人群的覆蓋已經達到臨界點,從目前各市縣完成任務的比率來看,基本上僅超過0.1個百分點,上升空間有限,如果一味強調量的提高,勢必會引起一些地方虛報、浮夸。兩市建議省級調整考核重點,由原來量的考核向質的考核轉變,完成信息系統建設,提高服務質量水平,提高社會保險吸引力。建議制定符合失業保險相關政策,擴大基金支出、提高待遇標準,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在全省轉型跨越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省統一加快信息建設步伐。目前,數據已經集中在市級或省一級,信息系統一旦出問題,基層經辦人員束手無策,經辦能力下降,參保單位和人員不滿,影響社保形象。應在“金保工程”基礎進一步強化信息系統管理。
作者:許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