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莊浪縣是國家扶貧重點縣和全省18個干旱貧困縣之一,長期以來,由于人多地少,干旱缺水,直接影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近年來,莊浪縣順應民意,從縣情出發,圍繞水字大作文章,以實現“農村自來水化縣”為目標,以項目為支撐,大力發揮“崇尚科學、艱苦創業”的莊浪精神,不斷創新人飲工程建設與管理新路子,先后建成了九大人飲工程,徹底解決了全縣40.59萬農村人口的吃水困難,極大改善了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贏得了上級組織的充分肯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1基本縣情
莊浪縣位于甘肅東部,六盤山西麓,是國家扶貧重點縣和全省18個干旱貧困縣之一。總面積1553km2,總耕地6.47萬hm2,全縣共轄18個鄉鎮、293個行政村、1992個自然村,總人口4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59萬人,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650元。人多地少,山大溝深,干旱缺水,是莊浪縣的基本縣情。縣內多年平均降雨量513.7mm,水資源總量2.52億m3,其中自產水資源0.96億m3,人均223m3。長期以來,全縣40多萬農村群眾普遍存在著工程型、資源型和水質型缺水問題,絕大多數干旱山區群眾吃水要到幾公里以外的地方晝夜等水,人擔畜馱找水,費時費力,且水源水質難以滿足群眾飲用要求,飲水問題直接影響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成為制約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近年來,莊浪縣從這一基本縣情出發,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把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問題作為全縣農村基礎建設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村村通自來水”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弘揚莊浪精神,全民參與,苦干實干,全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情況
2001年以來,在省、市業務部門的大力扶持和精心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艱苦努力。全縣先后利用人飲解困和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成了南部山區、中部山區、北部山區、洛水北調、梁河北調、店峽南調、陽川人飲、莊浪河川和水洛河川“九大人飲工程”,完成總投資2.15億元,其中國家投資1.64萬元,省級配套0.2億元,群眾自籌及以勞折資0.31萬元,實現了送水上山、引水入戶,從根本上解決了全縣40.59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為100%,入戶率為100%,事實充分證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不僅讓廣大群眾吃上了安全的、衛生的、干凈的自來水,而且提高了農民特別是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還減輕了農民找水、取水負擔,極大地解放了農村勞動力,使得廣大群眾通過外出務工,發展庭院經濟和養殖業、種植業,增加了經濟收入,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為今后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和上級組織的充分肯定。老百姓說是干了一件“祖祖輩輩想也沒有想到的大實事”。
3主要做法
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莊浪縣始終堅持“建管并重、以建帶管、以管促建、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以規劃為龍頭,以項目為支撐,以科技為保證,大力度推進工程建設,配套落實管理措施,有效促進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協調發展。主要做法是:
1)順應民意,超常規謀劃農村人飲工程。莊浪縣群眾飲水相當困難,水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問題是廣大群眾最期盼、最迫切的事情。縣委、縣政府及時順應群眾的愿望,把人飲工程建設作為解決群眾急需、事關莊浪長遠發展的大事來對待,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立足縣情、水情,果斷決策,不失時機地把農業基本建設的重點從“坡改梯”轉移到“旱改水”上來,搶抓國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歷史機遇,大膽作出了利用3~5年時間實現全縣“村村通自來水”的奮斗目標。一是在普查論證全縣水資源及利用現狀的基礎上,立足長遠發展,制定了《莊浪縣農村人飲工程建設五年規劃》,為徹底解決40.59萬農村飲水困難人口的吃水問題繪制了藍圖。二是堅持從縣情實際出發,依據地理狀況,提出了因地制宜,有水源就近解決,無水源異地調水,大規模、跨鄉鎮、跨流域建設的基本思路,保證了人飲工程建設的正確方向。充分利用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落差優勢和關山林區豐富的涵養水資源優勢,建成了中部山區、洛水北調、梁河北調、店峽南調、莊浪河川、水洛河川6個自流式人飲工程;利用水洛河淺層地下水,建成了南部山區、北部山區、陽川人飲等3個高揚程電提式人飲工程。三是科學論證,大膽實踐,采取“異地調水、自流引水、集中供水、遠距離倒虹吸”等多種工程措施,分步實施了一批工程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受益范圍廣的大型人飲工程。特別是在洛水北調和梁河北調人飲工程建設中,大膽采用倒虹吸技術,成功地解決了供水工程跨河跨溝、翻山越嶺、進村入戶的技術難題,降低了工程運行成本,走出了一條符合莊浪縣情、水情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新路子。
2)先干后要,靠項目支撐農村飲水工程。莊浪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財政窮縣,沒有國家、省、市的大力扶持,沒有項目上的有力支撐,要想建設大規模農村飲水工程根本無從談起。多年來,莊浪縣牢固樹立“項目就是生產力”的思想,本著“有錢要干,沒錢也要干,群眾急需的事再困難更要干”的決心,敢想敢干,真抓實干,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政策機遇,千方百計向上爭投資、上項目。2001年以來,先后建成了九大人飲工程,完成國家投資1.64億元。在項目實施中,始終堅持兩點:一是發揚“三干”精神,就是有錢要干、沒錢也要干的“敢干”精神,先干后要、干中爭取項目扶持的“先干”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苦干”精神,在全力實施飲水安全項目的同時,對列入國家投資規劃的項目,經過科學論證先干起來,然后在干中爭取,既為項目立項爭取了主動,又加快了發展步伐。組織實施梁河北調、店峽南調、陽川人飲等工程時,就是在國家投資尚未落實的情況下,采取借、貸、墊等辦法,超前建設人飲工程。二是多方籌資。在解決配套資金方面,我們采取了財政擠一點、群眾拿一點、投工投勞省一點和占地不征用、青苗不補產、樹木不賠償、入戶自己籌等多種辦法,有效彌補了資金缺口,保證了項目建設。
3)實干攻堅,大力度建設農村飲水工程。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莊浪縣按照“政府主導、群眾參與、上下一心、同臺唱戲”的思路,充分發動干部群眾苦干實干,攻堅破難,超常規建設,強力度推進。一是每年都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作為政府為民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在縣人代會上明確向人民代表報告當年新建的項目、通水的鄉村、解決的人數,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二是縣上專門成立了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了主抓領導、配合部門和鄉鎮,落實了工作責任,并制定考核辦法,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年底嚴格兌現獎罰。設立了項目建設辦公室,由水務部門選派3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蹲點抓實施,跟班搞質檢。在項目建設中,圍繞“建一流工程、建精品工程”的目標,把質量作為人飲工程的根本來抓,自我加壓,嚴格把關,強化監管,全面推行招標制、合同制、監理制和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四制”管理辦法,堅持實行施工單位自檢、建設單位復檢、上級部門終檢的“三檢”制度。聘請水利專家現場監理,實行質量終身負責制。這些措施,為建設優質高效工程奠定了基礎,九大人飲工程的優良率均達到了90%。三是發揚“用一分錢辦十分事”的作風,采取宣傳發動、典型帶動、利益驅動的辦法,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人飲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如在洛水北調、梁河北調等工程建設中,在項目投資有限,施工管道穿越森林、巖石等特殊地段,施工難度極大的情況下,沿途鄉村社積極發動群眾義務投工投勞,開挖、填埋管道。
4)創新機制,高標準管理人飲工程。為了保證農村人飲工程能夠長期、持久地發揮效益,莊浪縣采取邊建設邊管理、建設與管理同步進行、整體推進的辦法,狠抓了以專管機構建設、群管網絡建設、制度建設和供水服務為重點的建后管護工作,有力地促進了人飲工程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邁進。一是及時建立了專管機構。按照“建管并重、以管為主”的原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就配備了管理人員,從而使工程管理從一開始就走上良性發展軌道。目前,縣上成立了全縣人飲工程管理總站,建立了18個人飲管理所,配備了近百名專業管理人員。促使各個環節管理措施落實到位。二是健全群管網絡。堅持“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讓用水戶直接參與工程管理。以受益鄉村為單位,建立了縣、鄉、村、社、戶“五位一體”的群管網絡。選擇群眾代表參與工程管理,共建立群管小組301個,落實群管人員612人,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群眾參與式管理的新路子。三是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縣上制定了《莊浪縣人畜飲水工程管理使用暫行辦法》,出臺了《莊浪縣人畜飲水工程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暫行辦法》;水務部門制訂了《莊浪縣人畜飲水工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莊浪縣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群眾參與式管理辦法》,各人飲工程管理單位相應制定了《泵房、蓄水池安全管理制度》、《機電設備安全操作制度》等一整套規章制度,還與群管人員簽訂了《工程管理合同》,使人飲工程管理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四是優化了供水服務。堅持在優化服務上下功夫,在一水多用上求突破。按照工程配套到位、用水計量管理到戶的要求,對所有建成運行的人飲進戶工程都采取一戶一表、當月收費、按量開票、按戶計帳的公開水費收繳方式,管理人員嚴格執行水費征收標準,定期上門開展服務,真正使群眾吃上了明白水、放心水和滿意水;對于富余水量,采取建立“用水示范戶”的辦法,引導、扶持受益戶用自來水發展養殖業和庭院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達到了以水養水、良性循環的目的。五是人飲管理總站設立了水質化驗室,購置了化驗設備,配備了專職化驗人員,每月定期對九大人飲工程水源水質和供水末梢水質進行檢測化驗,確保了供水安全。六是設立了用水戶保險,該保險共分為三個等次,即繳納10元、20元、40元的保險,相應賠償金額為1萬元、2萬元、4萬元。每年用水戶根據情況,自愿向保險公司繳納保險金額,在財產受到損失,保險公司根據保險金額相應給予賠償,確保了群眾的財產損失。七是莊浪縣建立了全縣人飲工程管理網站,利用電腦網絡技術,對涉及工程管理、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業務,特別是對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的預測預報、水量的合理調配等進行了網絡監控,增強了安全應急工作的主動性,提高了管理水平,基本實現了人飲工程的自動化管理。八是狠抓水利隊伍建設。多年來培養出了一支愛水利、懂技術、善管理,愛崗敬業,吃苦能干,以專業人才為主體的領導班子和技術隊伍,一年接著一年干,年年都有新發展,為全縣水利事業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莊浪縣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調查評估報告[R].2010.
作者:柳寬 單位:莊浪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