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動化產品調研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對口就業;工作模式
Explore and Practice of the Trinity Working Pattern of Post Practice Graduation Project
and Job Suited Employment
ZHANG Xiang YOU Wen-ming ZHOU Yi-jun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 Jiangsu 225012,China)
【Abstract】Post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project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pla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ob suited 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employability index.It established the trinity working pattern of post practice,graduation project and job suited employment.Firstly,we should give top-level design and build systemic operating mechanism on post practice.Secondly,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reform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support graduation project which comes from enterprise.Thirdly,set up standard process of post practice,encourage students to stay and work in post practice company.Schools,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are also obtained benefits for each other.
【Key words】Post practice;Graduation project;Job suited employment;Working Pattern
崗實習,是指職業院校按照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根據制定的教學計劃安排,組織在校學生到企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崗位進行的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旨在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在專業對口或相近的工作崗位上,如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順利就業,已經成為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因此,如何將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和對口就業進行有效地組織、銜接和融合,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1 重視頂崗實習頂層設計,打造頂崗實習的綜合運行機制
1.1 成立頂崗實習(就業)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由院系領導和畢業班班主任組成,全面負責學院頂崗實習工作的組織、實施、管理和考核工作。學院與企業合作制訂頂崗實習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建立頂崗實習質量監督機制,對頂崗實習的全過程進行監督評價。學院選派認真負責、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擔任頂崗實習班級的班主任,頂崗實習人數較多的單位還安排輔導員擔任副班主任,明確頂崗實習期間的工作任務和職責要求,與企業聯系人全面對接,對本班的頂崗實習全程進行跟蹤管理與服務。
1.2 制定頂崗實習課程標準,制訂質量評價指標
校企雙方共同為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和學習情況考核,考核分兩部分:一是,企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工作考核,占總成績的60%;二是,學校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報告進行評價,占總成績的40%。經過校企雙方的雙重考核,成績合格者可以根據學校的有關制度獲得相應學分,并獲得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簽發的《學生頂崗實習企業工作經歷記錄(證明)》。通過校企雙方嚴格的頂崗實習雙重考核體系的評價,使學生更加重視頂崗實習各個實踐和教學環節的學習,不斷提高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有效提升了頂崗實習質量和成效。
1.3 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與頂崗實習對接機制
校企共建產教聯盟和教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學院與行業知名企業共同全面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共同制訂頂崗實習工作計劃,共同負責學生頂崗實習的組織、協調和管理。不斷加強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共同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創新了冠名班、訂單班和定向班等多種形式的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按照互利互惠、協同育人、對口就業相結合的原則共同開展頂崗實習工作。學院將頂崗實習與評優評獎和年終考核掛鉤,全體教師都有義務幫助學生落實頂崗實習單位。
2 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畢業設計真題實做學以致用
2.1 實施“三對接”人才培養模式和“雙化”教學改革
學院緊緊抓住裝備制造業大規模發展的良好機遇,以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江蘇省品牌專業為龍頭,著力打造了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等重點專業,成功建立了品牌優勢明顯、專業特色鮮明的江蘇省重點專業群。目前學院已與省內外三十余家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成立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產教聯盟。學院堅持實施“課堂工場化、工場課堂化”的“雙化”教學改革,與企業合作申報科研項目、開發實驗實訓項目,讓教師和學生和參與產品研發和制造。真正實現了“專業對接企業、團隊對接項目、學生對接崗位”的“三對接”人才培養模式,最終使學院、企業和學生三方受益。
2.2 頂崗實習學生的畢業設計課題來源于企業生產實踐
學院要求頂崗實習同學的畢業設計課題內容,原則上來源于頂崗實習單位工作實際。學院遴選專業骨干教師擔任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同時根據各頂崗實習單位的具體情況,聘請實習單位的工程師、項目經理和技師等為兼職指導教師,或者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中選派專家擔任兼職指導教師。當某一單位頂崗實習學生較多時,除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遠程交流外,還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專業教師上門進行指導。頂崗實習學生能夠在完成企業生產任務的同時,又堅持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就將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2.3 畢業設計(論文)真題實做,學生能學以致用
學院鼓勵頂崗實習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真題實做,可針對實際工作崗位的生產過程,進行工藝方案與工藝裝備設計,學生通過畢業設計能夠學以致用。課題主要類型有:1)工藝與工藝裝備設計類;2)設備的維修及故障診斷方案;3)關鍵零件及產品的制造質量檢測及控制方法研究;4)CAD/CAM在頂崗實習單位的實際應用;5)產品的技術革新;6)模具、夾具、刀具的設計與制造;7)PLC及設備自動化改造;8)調研報告類。對于參加生產管理、倉庫管理、產品營銷、售后服務等類型工作的頂崗實習學生,可撰寫相關實習內容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要求應體現調研的具體目的、對象、內容、分析、結論、預測、建議和措施等內容。調研報告應有實際數據支撐并盡可能做到圖文并茂,篇幅不少于3萬字,其中調研報告類的課題比例小于10%。
3 規范頂崗實習工作流程,校企合作共促對口就業
3.1 頂崗實習流程公開透明,學生和企業雙向自由選擇
學院在每年的10月1日之前,積極聯系企事業單位,當年的頂崗實習雙選指南,同時開設就業指導講座,指導學生將頂崗實習與對口就業相結合。10月―11月為集中性頂崗實習雙向選擇時間,學院每年都會聯系數十余家企業到學校開展頂崗實習雙選面會,學生自愿報名參加,事前通過頂崗實習雙選指南知道了單位的具體情況,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選擇企業。企業在初步確定了面試名單之后,也會邀請學生到單位來參觀交流,這樣學生能夠了解頂崗實習單位真實情況、崗位工作要求和未來職業發展愿景,企業也能從中挑選到合適的頂崗實習生,頂崗實習結束后,學生與企業簽約的比例較高。
3.2 頂崗實習協議合法規范,學生對職業崗位認同感強
學生和企業完成雙向選擇后,根據企業提供的錄用名單,學院組織企業和實習學生三方共同簽訂頂崗實習協議書,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確三方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同時要求學生將頂崗實習的單位和具體崗位告之家庭。學院根據各單位情況和各專業培養方案要求,明確頂崗實習的目的、任務和要求,每年編寫頂崗實習手冊發給實習單位聯系人和每位頂崗實習學生,將頂崗實習課程標準、頂崗實習培訓計劃,畢業設計課題、程序材料、時間分配、實習崗位、考核要求和就業派遣等工作編入其中。校企雙方力促頂崗實習學生以企業準員工的身份進行工作、學習和實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職業崗位的認同感。一般在頂崗實習協議結束前1個月左右,實習單位就會找工作表現較好的頂崗實習學生主動簽約。
3.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產教融合深度,實現高質量對口就業
為了促進頂崗實習轉化為對口就業,學院從源頭做起,與知名企業長期共建專業,共同開發課程教材,共建實驗實訓室和頂崗實習(就業)基地,很多企業將最新的生產設備放在學校供學生使用,有些企業還派有兼職教師在學院上專業課,學生在校內教學中就對這些企業的人員和設備非常了解,到企業實習后能夠很快適應工作崗位。學院推薦優秀學生在大一和大二時就到合作企業參加認識實習和跟崗實習,鼓勵學生將頂崗實習與定向就業結合,積極幫助特殊困難學生落實頂崗實習崗位。學院還與知名企業簽訂了獎學金協議,企業設立了專項獎學金,鼓勵實習生實習期結束后留在企業發展,從而完成從頂崗實習生到企業員工的無縫對接,實現了高質量的對口就業。
4 結語
從2009年學院開始實施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和對口就業三位一體工作模式,七年的實踐證明,受到了省內外知名企業的熱烈歡迎,長期與學院合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學生能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較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獲得了真實的職業體驗,鍛煉了工程素養,有效促進了從頂崗實習學生向企業準員工的身份轉變,基本上能無縫對接上崗,實現了畢業生高質量、高層次對口就業。據近3年的統計,有45%的畢業生是通過該工作模式簽訂了就業協議,學院畢業生年終就業率連續七年保持在98%以上,為產教聯盟的企業輸送了大量的新鮮力量,畢業生與地方企業簽約人數超過畢業生總人數的40%,不少畢業生經過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和對口就業三位一體工作模式的崗位鍛煉,已成為企業的業務骨干和拔尖人才。
【參考文獻】
[1]游文明,張翔,周軍,姚海濱.高職教育“三對接”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研究[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39-40.
[2]姚海濱,張翔,張承陽.基于理實一體化的高職數控技術專業“雙證融通”課程方案的開發及實踐[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15(3):54,53.
日前,EMC了其委托獨立研究公司Vanson Bourne所進行的2012年亞太區災難恢復調查的調研報告。調查結果表明,亞太區有81%的公司對完全恢復系統或數據信心不足,71%的公司在過去的12個月里遭遇過數據丟失或系統停機問題。EMC大中華區副總裁、備份與恢復系統部總經理陳滿恒表示,這一結果顯示:企業需進一步加強災備工作,以確保在發生自然災害或意外事件時,IT系統能夠不間斷地運行。
在今年5月舉行的EMC World上,EMC宣布推出新的EMC Data Domain和EMC Avamar重復數據刪除系統及軟件。這些新產品包括高性能、可擴展的專用數據備份設備,設備相互之間、設備與備份軟件、與企業應用實現了緊密的集成。陳滿恒表示,這些新產品所具備的眾多新功能使EMC的數據備份與恢復產品變得與眾不同,競爭力遠超過競爭對手的單點產品。
陳滿恒認為,一直以來,在數據備份和恢復領域,最令IT管理人員望而生畏的挑戰有兩個:一是備份窗口問題,另一個就是緩慢的磁帶數據恢復。而具有重復數據刪除技術的高性能專用備份設備則是這些問題的“克星”。根據IDC的報告,專用備份設備從2001年到201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4%,是數據保護和恢復軟件的4倍,而磁帶自動化則呈現下降趨勢。同時,有數據顯示,2011年專用備份設備交付的容量(包括開放系統和大型機)達到927PB,其中EMC的專用備份設備占近65%的份額,這一數字是其最接近競爭對手的7倍多。
很顯然,一直鐘情于磁盤市場的EMC并不看好磁帶技術的發展,而且認為備份恢復的未來是磁盤的天下。EMC資深產品經理李君鵬說,EMC目前在全球已有超過1000家客戶選擇了無磁帶備份,他認為,未來磁帶的目標市場僅在于歸檔應用。
李君鵬介紹說,此次的Data Domain DD990作為專用備份設備,每小時速度可以達到31TB,邏輯容量達到65PB,比競爭對手的產品備份速度快6倍、容量大3倍,成為目前全球最快的單控制器重復數據刪除存儲系統。同樣,就VMware環境而言,Avamar 6.1重復數據刪除軟件和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備份與恢復性能,備份速度是競爭對手產品的3倍,恢復速度是競爭對手產品的30倍。同時,Avamar 6.1新增了對SAP、Sybase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12的支持,并增強了對Oracle產品的支持,可簡化關鍵業務應用的備份管理。此外,Avamar 6.1還新增對Microsoft Hyper-V的支持,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對虛擬環境的支持。
客戶認同的價值
作為IDEA設計大賽商業及工業產品類中最耀眼的企業之一,Crown-科朗設備公司總共獲得了21個IDEA設計大獎。在所有產品設計類別中,Crown-科朗是最被認可的企業之一。
Crown-科朗的RM 6000是業內首款采用MonoLift?門架的前移式叉車,能夠通過改善視野寬度、提升重量、提升高度以及提升速度,空前地提高作業效率。作為商業及工業產品類IDEA大獎的得主,Crown-科朗RM 6000使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開放貨架空間,而不是新建倉庫或擴建現有設施,從而大大提高空間利用率、靈活性以及財務收益。
Fairrington Transportation是美國一家著名的運輸公司,其所有運營場所均使用Crown-科朗RM 6000系列提升叉車。Fairrington Transportation公司運營副總裁 Jim Slattery認為,Crown-科朗最近榮獲設計大獎并不足為奇。
Slattery表示:“當使用Crown-科朗的叉車時,我們能顯而易見地發現,Crown-科朗真正理解一臺好的叉車的設計元素,以及操作員與叉車之間的關系。憑借這一點,像我公司在內的許多公司都受益于該款叉車產品——不僅看上去不錯,而且還能使操作員的工作更簡單,同時使整個倉庫的作業效率顯著提高?!?/p>
精妙絕倫的設計
Crown-科朗設備公司設計副總裁Mike Gallagher表示:“最新獲得的兩個IDEA大獎代表了公司在創新方面的大膽舉措,而這源自公司為了更好地理解操作員與叉車之間的關系而開展的廣泛創新過程。Crown-科朗的創新歷程包含整個公司的洞察力,旨在保證公司在產品領先方面的改進能夠領先于客戶的需求?!?/p>
“當我被稱贊說許多業內同行覺得我們Crown-科朗叉車在倉庫中看上去如何漂亮時,我想說我們設計的重點不僅在于外表,更重要的是操作體驗。我們完全意識到操作員成本與叉車相關,所以我們的工作就是使操作員在駕駛叉車時的工作效率盡量得到提高,同時輕松自如。這是客戶的投資,不應視作理所當然。在Crown-科朗,設計不僅限于改善機器的外形,它更應該是幫助改進人們的工作方式。” Mike Gallagher補充道。
作為設計研究類IDEA大獎的得主,Crown-科朗QuickPick?遙控低位揀選系統采用了任務自動化技術,來簡化作業流程并改善揀選程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并減輕操作員疲勞。只需按一下無線收發機上的按鈕,命令選擇器就會遙控叉車前進至下一個揀選作業點,無須操作員返回駕駛室,從而允許操作員繼續保持最佳的揀選作業姿勢。該技術目前適用于Crown-科朗PC 4500系列中控站駕式托盤搬運車。
每年,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舉辦的IDEA設計大賽會收到成千上萬項參賽作品,但能獲得IDEA大獎的作品屈指可數。由于參賽作品來自眾多國家,并且國際參與度越來越高,IDEA設計大賽凸顯了全球設計的最佳水平。
推進行業的分享
在連續第七次贏得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頒發的IDEA國際杰出設計大獎后,美國Crown-科朗設備公司在2012年底分享了叉車設計如何提高生產力。
Crown-科朗的設計方法重點是提高叉車操作員工作效率、安全性和叉車使用壽命。Crown-科朗叉車一直致力于研究人與叉車的關系,設計生產最大載重、最快速度和最有生產效率的叉車。
在過去60年里,Crown-科朗在全球共獲得了80多個頂級設計獎項,在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方面,起到革命性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Crown-科朗叉車更是通過前瞻性的設計,提高生產效率,幫助降低操作員成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包括:在站駕式平衡重叉車上首創操作員側立式駕駛叉車的新設計;在前移式叉車上引用坐駕、靠駕和站駕設計并被全世界用戶廣泛接受;在步行式搬運車及堆高機上X10TM多功能手柄的設計中采納了操作員的反饋意見。X10多功能手柄能讓使用者用一只手,無論左手或右手,同時輕松完成提升、行駛和鳴號的功能。這些容易使用的功能提高了叉車效率,減少了手和手腕的動作;在窄通道前移式叉車上創行業先河地應用了剪刀叉設計,可以搬運更重的貨物并實現更佳的操作員視野的同時,貨叉可以提升更高;設計了叉車先進的遠程控制系統,簡化工作流程,改善低位揀選過程,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操作員疲勞。這一先進的技術幫助減少揀貨人員上下叉車操作平臺次數達70%。
據Crown-科朗設備公司2012年8月的調研報告顯示,接近四分之三(71%)的調查對象聲稱降低成本是其公司在物料搬運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在同一調研中,88%的調查對象明確表示物料搬運行業在今后5年內將更依賴叉車技術的創新。而叉車使用的成本中,70%與人員費用有關。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每年美國本土50多萬輛工業叉車和牽引車的操作員勞動力成本超過了160億美元。
關鍵詞 高職 學期項目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2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ur hospital electronic automation semester project type teaching, semester project overcomes the previous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in the presence of students learn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fragmented nature of the problem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knowledge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ability and skills,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innovate, training their team spirit and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good teaching effect is achiev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term project; teaching practice
1 學期項目設置
學期項目是基于CDIO工程教學理念,針對學生未來職業崗位中某一發展階段的能力要求設計的綜合實訓課程;①一個綜合項目的實施涉及本學期學習的多門課程,即通過一個項目系統化地將本學期相對獨立的課程綜合應用起來,為學生提供一個完整和有效的學習實踐環境,引導學生在行動過程中學習,體現“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以往單一的課程實訓教學,技能訓練單一,學科知識相對獨立,知識體系松散,不能充分地反映學生對一個學期所學知識獲得能力的檢驗,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在真正能勝任企業崗位要求還要適應一段時間。通過學期項目的實施,學生親身經歷了某項工作內容的完整過程,在完成項目的整個過程中進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挖掘學生最大潛能運用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并收獲新知識與技能,培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使本學期課程教學達到很好的效果。
學期項目設計遵循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循序漸進,能力遞進,第五、六學期分別安排學生畢業設計項目和頂崗實習,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均得到提高,培養出面向企業、能夠從事專業工作的高技能可持續發展型職業人才,從而更好地實現學院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目標。
第一學期開設的學期項目1:專業認知與調研。學生學習本學期電氣自動化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我們邀請專業負責人、企業專家做講座,讓學生了解本專業行業特點及專業的企業職業崗位,盡早地為自己職業崗位定位;帶學生到學院各實驗實訓參觀,讓學生了解熟悉實驗實訓環境;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考察,一方面讓學生了解企業文化及崗位要求,另一方面讓學生熟悉企業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單位,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要求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本專業的最新技術和發展動態,為自身的職業規劃做準備;最后總結完成“專業認知調研報告”,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讓學生了解項目實施的流程和方法,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其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創新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為接下來學期項目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第二學期開設學期項目2:繼電器電氣系統設計與實現。第二學期開設學期項目2:繼電器電氣系統設計與實現。針對值班電工企業崗位中的電氣設備節能改造和機電系統的常規保養等典型工作任務而進行的項目綜合訓練。因此本學期項目以電氣控制技術為主導課程,知識涉及到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電氣圖的識讀與繪制、機械基礎等相關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種低壓電器元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和維護方法;通過學期項目,培養學生應用專業知識初步設計各類電氣控制電路的能力和對常用生產機械電氣控制的常見故障分析及維護、電氣系統的設計與安裝調試和維護等方面專業知識和技能; 通過本學期訓練,加強了學生的工作責任心、職業觀念;提升了學生自我學習、團隊意識及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期項目3:一般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為培養電氣工程師可編程控制系統程序開發職業崗位的高技能人才,本學期項目以PLC技術應用為主導課程,通過本學期專業核心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核心技術,獨立完成各類機電設備PLC 控制系統的程序開發設計及調試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并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
經過前幾個學期項目的訓練,學生的各方面知識和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在第四學期開設學期項目4:電氣自動化綜合項目設計與實現。通過本學期項目訓練,培養學生全面掌握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運行監控及維護、電氣設備控制系統分析及技術升級改造設計;訓練學生的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及故障診斷維修等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綜合技能;培養學生獨立規劃、設計及實施各類復雜電氣項目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并能夠跟蹤掌握專業新技術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及綜合職業能力。
2 實施保障條件
2.1 師資隊伍
學期項目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他們不僅具有電氣控制方面的先進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還要具有豐富的行業企業工作或實踐經歷和開發項目的經驗;指導教師都具備雙師資格,他們是學院電氣專業教師或來自企業兼職教師,為我們學期項目開展提供了師資保障。
2.2 實訓室條件
近年來我院改善了原有的電氣安裝、PLC等實訓室條件,另外 “政?!焙献鳎ㄔO了維修電工(高級、技師)、自動化綜合實訓室等多個實訓室,校外多家企業實訓基地,為項目開展提供技術條件和開發環境。
3項目實施流程
3.1 班級分組
學期項目都通過團隊合作完成的,將班級分成若干個項目小組,每組一般3~4人較為合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如果小組人數偏多會導致任務分配過細或工作量不足造成人力過剩,也可能造成個別同學無所事事,袖手旁觀現象。小組的劃分可以由指導老師確定或學生自由組合。比如可以按照學生宿舍分組,方便學生交流、項目探討;可以按學號順序分組,這樣分組教師操作比較簡單;學生自由組合,他們會選擇自己最熟悉的人合作,小組的團隊合作表現突出,但學生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會與不同的人合作,自由組合分組不利于學生與不同人交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等;因此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分組方法。通常每位指導教師負責指導2~3 個小組的項目,每組都指定一名學生為小組組長,負責整個項目的統籌協調工作,并協助指導教師進行項目執行的檢查和監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必須進行全程指導、督促和檢查,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項目實施的思路和方法。
3.2 項目申報
項目申報通常在兩周內完成,難點在于項目選題。學期項目要反映出學生綜合運用本學期所學課程知識與技能及本學期各學習領域的能力。②因此學期項目一般要圍繞這一學期的一門主導課程為主進行選題,且完成此項目需涉及本學期所學其他課程的相關知識。選題難易程度要把握好。選題簡單,學生很容易完成,無法實現學生本學期學習的各領域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工作量不足,很難創新;難度系數太大,又會使學生失去信心,甚至有挫敗感。因此在選題時,老師要把關,既要能激發學生的工作熱情,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又要有挑戰性,在老師的點播下,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學生感到很有成就感,各種能力會得到很大提升;更重要的是項目選題要突出真實性、實踐性、完整性和創新性的特點。比如我院電氣自動化專業在項目選題時,可以考慮與維修電工(中高級)、PLC系統設計師(中高級)等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也很好地實現“課證融通”;也可以針對企業生產性綜合訓練的項目系統中真實的企業產品生產或系統開發為項目。對于較好的項目,可以申請重點學期項目,學院給予一定的項目經費支持。
3.3 項目的開展
確定好選題后,學生制定項目實施計劃。根據項目的任務和具體要求,小組分工協作。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指導老師跟蹤督促、檢查,每周至少一次與小組成員碰頭交流,學生匯報項目進展情況及執行過程存在疑難問題,教師提供參考資料或參考學習網站等或參與討論并啟發式指導,提出可操作性建議和方法,引領學生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項目的實施周期通常需要11~13個星期。
3.4 項目評價
項目評價,通常在學期的最后兩周進行。對項目進行評價,我們注重的不是最終結果,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和技能靈活運用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學生的工作態度、個人表現、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等職業素養。評價以項目實施的過程考核與匯報答辯等相結合的方式為主。專業負責人統一組織學期項目答辯,答辯考核小組由3~5位老師,其中至少有1位來自企業工程師或專家組成。各小組委派一名學生進行項目的匯報、成果的展示,小組成員回答評委的問題,由評委對項目質量與匯報的綜合表現給出項目小組答辯成績;個人成績是由小組成員互評、指導老師評價與答辯老師的評價的綜合評定。
3.5 項目材料歸檔
學期項目結束后,如匯報PPT、項目報告、制作的實物、答辯照片等所有材料全部歸檔保存。
4 項目管理
我院學期項目管理在學院網上進行,體現教學管理信息化、科學化。教師、學生進入“學期項目智能管理系統”,學生填寫項目申報、進度計劃與報告、項目中期報告及項目成果報告等;教師下發任務、審核進度報告、指導意見、審核項目、答辯信息及評分等環節都在系統里進行。
5 結束語
我院電氣自動化專業實施“學期項目”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四個學期項目訓練,循序漸進、能力遞進,大大提升了學生綜合技能和職業素養,他們很容易適應企業崗位,上手非???,提高了企業效率,培養出面向企業、能夠從事專業工作的高技能可持續發展型人才,從而更好地實現學院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我院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很受企業青睞。
注釋
【關鍵詞】五年一貫制;電子線路分析與實踐;課程改革
一、前言
《2014年高職院?!拔迥暌回炛啤闭猩囵B改革試點申報指南》中指出:各試點院校要樹立“以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按照五年制高職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教育教學改革,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有利于增強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模式,突出“五年一貫制”高職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這就要求職業院校教師在五年制高職的專業教學中要體現出以上特色,針對上述要求,筆者與其教學團隊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院五年一貫制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實際情況,對該專業的核心課程《電子線路分析與實踐》進行了項目化的課程改革與實踐。
二、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1.進行企業調研,形成調研報告
對魯南及周邊地區的電子行業企業進行全方位調研活動,調研內容一是調查電子企業技術發展現狀、企業產品情況、企業發展趨勢與電子技術課程結合問題,及其對學生電子技術知識能力方面動態需求,對畢業生的社會能力、動手能力和專業綜合能力的評價;二是調研電子技術發展所涉及的職業能力與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要素結構以及企業對專業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建議。通過對各企事業單位調研資料的分析和行業技術專家、企業一線專家的共同論證,最終形成了調研報告。
2.重構教學內容,制定課程標準
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能力形成特點,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依據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子技能實訓》知識內容進行整合重構,并結合電子設備裝接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將課程劃分為3個子學習領域,共8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將各個不同的工作階段按照工作過程來組合,將技能、知識和態度集成在一起,讓學生在反復經歷電子線路的分析、安裝、調試與檢修的過程中,培養其綜合職業能力。
此外,教學內容的選取在培養學生基本應用能力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需求,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考慮到了企業的通用崗位和技能以及多數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每個項目中拓展與提高部分的設計也為部分接受能力好,鉆研精神強或在某些領域具有特別才能的學生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本課程的學習情境與崗位能力的對應關系表如下:
子學習領域 學習情境 崗位能力
模擬電子電路的安裝與調試 一、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與調試 熟悉工藝規范
各種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
二、環境噪聲監測儀制作與調試 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
各種焊接工具的使用
三、功率放大電路的制作與調試 對簡單電子產品進行分析、檢測及故障排除
四、熱釋電報警電路的制作與調試 設計并制作電子線路模塊,實現改造設備、擴展功能的作用
數字電子電路的安裝與調試 五、聲光控開關的制作與調試 設計并制作電子線路模塊,實現改造設備、擴展功能的作用
六、八路搶答器的制作與調試 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流水彩燈控制器的制作與調試 吃苦耐勞、團隊協作能力
工學結合 八、電車充電器的制作與調試 電子產品加工工藝及組織管理
職業素養的而養成
3.更新教學環節,創新教學模式
(1)教學環節設計
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融合到實踐教學中,突出“做中學”這一指導思想,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室、校外實習基地設計了包括企業認知實習、“理實一體化”情境教學、校內工廠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四個教學環節。
企業認知實習:依據課程的學習需要到合作企業見習,認識生產電子產品的過程,感受企業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理實一體化情境教學:以真實的電子產品為主線,通過學習情境的學習,培養學生電子電路安裝與調試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校內工廠綜合實訓:在校內工廠進行工藝實訓,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際電子產品加工的全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校外頂崗實習:利用假期安排學生校外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踐鍛煉,親身體驗企業生產環境、企業文化氛圍,培養其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為就業打基礎。
(2)教學模式設計
每個學習情境都按照資訊(項目引導)、計劃(任務分析)、決策(電路設計方案)、實施(電路焊接與檢測)、檢查(電路調試與故障排除)、評估(項目檢查與評價)六步教學法靈活執行。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將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對作為學習結果的電子產品的制作,不但使學生了解成本,明確產品的功能實現,更能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了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積累電子線路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的各項操作技能。
4.實施多元化、過程化的考核方式
實施以項目任務學習為主線的多元化、過程化的考核方式。將教學的全過程納入考核范疇,使課程考核過程化、多元化,考核不應僅局限在對理論知識的簡單測試上,更要注重對學生的具體操作技能等綜合素質的評價。考核內容頁涵蓋了項目任務過程中的每一個實施細節,如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檢測、儀器儀表的使用、電路仿真測試及電路的分析與制作等,同時還包括實踐操作水平、團隊協作意識、小組答辯情況、實訓報告等方面結合在一起,使考核效果更加客觀、公正。
5.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
通過創建技能大賽工作室,成立課外學習興趣小組、電子制作協會以及校內外科技競賽與創新等多渠道拓展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使學生自覺的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強迫的被動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潛能也會得到不斷的開發和提高。同時,這種途徑也能促進良好的教風、學風的形成,提高教學效果。
三、課程改革的效果
通過對本課程較為全面的改革與實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是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二是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真正實現了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的目的;三是任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寶貴而豐富的教學經驗,課程的教學質量穩步上升,也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多項,綜合業務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此外,本課程的教學改革成果不僅使自身受益,而且也為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與維修、可編程控制器應用等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起到了很好的輻射和示范推廣作用。
參考文獻
[1]鄭毅.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開發與研究[J].廣西輕工業,2009(2).
實習調研報告范文(一)
一、概述
這次為期六個月的畢業實習是我順利完成大學所有課程以及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就業指導處老師幫助下我在煙臺富士康科技集團參加畢業實習??梢哉f我在這里的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沒學到的知識,受益匪淺,為畢業之后順利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煙臺富士康為富士康科技集團在煙臺的園區,位于煙臺開發區,現有員工近8萬人,工業總產值居于Foxconn在大陸工業園區的第三位,僅次于深圳上海園區,將建設成為山東半島最大的3c產品工業基地。目前園區內主要有CCPBG和PCEBG兩大事業群。
我的實習崗位是CCPBG事業群CNP組裝B04線完成品檢查,在師傅和同事的幫助下,我順利完成了各項生產、檢測任務,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可。
二、 主體
2、1實習目的
2、11畢業實習是我們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并作為一個獨立的項目列入教學計劃中的。通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基礎。
2、12可以使我們通過實習獲得基本生產的感性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擴大知識面;同時畢業實習又是鍛煉和培養學生業務能力及素質的重要渠道,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由一個學生轉變到一個職業人的過程。逐步實現由學生到社會的轉變。
2、13培養當代大學生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產業狀況、了解國情的一個重要途徑,培養我們初步擔任技術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體驗企業工作的內容和方法。這些實際知識,對我們以后的工作,奠定十分必要的基礎。
2、2實習單位及崗位介紹;
2、21實習單位簡介
煙臺富士康為富士康科技集團簡介:
煙臺富士康為富士康科技集團在煙臺的園區,位于煙臺開發區,現有員工近8萬人,工業總產值居于Foxconn在大陸工業園區的第三位,僅次于深圳上海園區,將建設成為山東半島最大的3c產品工業基地。目前園區內主要有CCPBG和PCEBG兩大事業群。山東煙臺科技園2004年開始進行投資設廠前置籌備工作,2005年7月正式投產運營。煙臺富士康科技集團以實力創效益,以效益謀發展,以發展營造規模,以規模換取口碑,以口碑造聲勢,以強大聲勢進軍市場,以實力贏得了世界五百強企業之稱號。
企業的經營理念:愛心、信心、決心。
企業的從業精神:融合、責任、進步。
企業的成長定位:長期、穩定、發展、科技、國際。
企業的文化特征:辛勤工作的文化;
負責任的文化;
團結合作且資源共享的文化;
有貢獻就有所得的文化。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速度、品質、技術、彈性、成本。
2、22崗位介紹
我們生產的產品名稱是SOK,是一種高端游戲機,是為日本企業代做的產品。我從事的崗位是完成品檢查,隸屬于檢測段,是組裝段與后測試段的過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的工作就是把待檢測品從流水線上取下來,然后放在完成品檢查治具上,拉合把手,啟動電源,待被檢查品進入檢測畫面后,按照畫面的提示操作,嚴格按照SOP作業,直到出現PASS畫面。然后關閉電源,把被檢查物從完成品檢查治具上取出,放回流水線。在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情況的不良現象。如72-008-201為電池沒電了,需要更換電池,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關機。要是出現其他代碼,需寫不良品票,按照公司的要求詳細、認真填寫不良品票。如25-004-205,這樣的填寫不良品票,送修就行了!
2、3實習內容及過程
2、31了解過程
起初,剛進入車間的時候,車間里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車間里的工作環境還好,就是人特別多,車間也非常大,有1000多平方。呈現在眼前的一
幕幕讓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茫然,即將在這較艱苦的環境中工作6個月。第一天進入車間開始工作時,所在線體的線長、多能工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分配給我的任務是跟著一名叫茌良志的老員工學習完成品檢查,我按照師傅教我的方法,運用完成品檢查治具開始慢慢學著檢查該產品,在檢查的同時注意操作流程及有關注意事項等。畢業實習的第一天,我就在這初次的工作崗位上檢查產品,體驗首次在社會上工作的感覺。在工作的同時慢慢熟悉車間的工作環境。
作為初次到社會上去工作的學生來說,對社會的了解以及對工作單位各方面情況的了解都是甚少陌生的。一開始我對車間里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及工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都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便閱讀實習單位下發給我們的員工手冊,向線體里的師傅、員工同事請教了解工作的相關事項,通過他們的幫助,我對車間的情況及生產組裝產品、檢查產品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車間的工作實行兩班制(a、b班),兩班的工作時間段為:早上7:10至晚上7:10,晚上7:10至早上7:10.車間的所有員工都必須遵守該上、下班制度。
2、32摸索過程
對車間里的環境有所了解熟悉后,開始有些緊張的心開始慢慢平靜下來,工作期間每天按時到廠上班,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點等待副線長集合員工開會強調工作中的有關事項,同時給我們分配工作任務。明確工作任務后,則要做一下工作前的準備工作,于是我便到我們工站的工具存放區找來一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關用具(比如:不良品票,手指套,防靜電手套,靜電環、產品標識單等)。在機臺位置上根據SOP(員工作業指導書)上的操作流程進行正常作業,我運用工作所需的治具將流水線上的產品檢測好,并將檢測完畢的產品放回流水線,進行下一道工序。另外在工作中,檢測生產出的產品有時會出現異常(比如:彩屏、黑屏、不讀卡、開機斷電等)。出現上述情況時,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填寫不良品票,交給線外人員送修。
在工作期間有些產品的檢測難度較大。第一次檢查可能NG, 這是需要追加四次檢測,在這四次當中出現一次NG,視為不良,不能像良品一樣放回流水線,需要單獨放置在規定的地點。為了提高檢測效率,避免NG的發生,于是我便向同工站的員工同事交流,向他們請教簡單快速的檢測方法與技巧。運用他們介紹的操作方法技巧慢慢學著檢測這有難度的產品,從中體會檢測產品的效果。同時在加工中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平時工作過程中也要不斷摸索檢測產品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有時在搖桿按鍵測試工站,對怎樣高效率的檢測不太明白,此時,我便向員工同事學習,向他們請教正確的搖桿按鍵測試方式,另外也可以詢問品管(品質管理員),按品管提供的要求進行生產、檢測產品。
2、33實際操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完成品檢查、搖滾按鍵檢查、LCDKEY、TP校正及產品老化的學習,我對車間產品的檢測的整個流程已有了一個較詳細的了解與熟悉。對有些常出現的不良現象和代碼也比較熟悉了,對不良產品的識別力也有所提高了,檢測產品的效率也在不斷提高。上班期間,接受線長、副線長和多能工分配的工作任務,在自己的工作區認真地進行作業。當出現一些小的問題和困難時,先自己嘗試著去解決,而當問題較大自己獨自難以解決時,則向線長、多能工反映情況,請求他們幫助解決。在他們的幫助下,出現的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我有時也學著運用他們的方法與技巧去處理些稍簡單的問題,慢慢提高自己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解決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也不斷摸索出解決治具小故障的方法途徑。這樣從而讓我在工作時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對工作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
在所用的治具不出現大的故障的情況下,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盡自己的努力提高工作的效率。盡量讓生產出的產品數量達到班產要求的數量,以便完成生產任務。每次下班之前,將自己工作區域內的衛生打掃干凈,垃圾放入垃圾袋中并放到相應的位置,把工作桌面和地面上的物品用具收拾擺放好。就這樣一天的全部工作內容也就完成了,嘿!這工作任務也較艱巨的啊!
2、4實習期工作總結和收獲
實習期間,我對實習企業的CNP組裝SOK生產的整個操作流程有了一個較完整的了解和熟悉。雖然實習的工作與所學專業沒有很大的關系,但實習中,我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學習了很多學校以外的知識,甚至在學校難以學到的東西。
在實習的那段時間,讓我體會到從工作中再拾起書本的困難性。每天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較晚才下班回宿舍,深感疲憊,很難有精力能再靜下心來看書。這更讓人珍惜在學校的時光。
此次畢業實習,我學會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處理簡單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與員工同事相處溝通的有效方法途徑。積累了處理有關人際關系問題的經驗方法。同時我體驗到了社會工作的艱苦性,通過實習,讓我在社會中磨練了下自己,也鍛煉了下意志力,訓練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實踐技能。積累了社會工作的簡單經驗,為以后工作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實習調研報告范文(二)
編輯工作需要激情,耐心和細心。
編輯部的工作者悶每天都要爭分奪秒地修改、編輯,還要經常加班,有時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但我從來沒從他們的臉上看到疲憊和厭煩,他們總是精神飽滿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這份對工作的激情支持著他們。如果沒有激情,他們不可能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激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熱情,愿意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耐心又讓我們細致地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細心讓我們嚴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編輯部的工作既繁瑣又枯燥無味,無論嚴寒酷暑,他們都得靜下心來慢慢地閱讀稿件。如果沒有耐心,他們不可能坐在辦公室不厭其煩地工作著。細心同樣很重要,因為這關系到新聞播出效果的好壞。哪怕一個字,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都會影響到新聞播出的質量。所以,即便他們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細檢查,寧可多看幾遍,也不愿意放過一個錯誤。如果細心。他們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質量的新聞節目。
在編輯部工作也有很閑的時候。沒稿件的時候,編輯們都會看看雜志和報紙打發時間,或是聊聊天,說說笑。而此時,我總會很自覺的地抓緊時間多看看些新聞編輯的書記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學習和總結一些常見的稿件錯誤。
總之,編輯部是一個既充滿歡樂氣氛又可以學習和拓展知識面的地方。
關鍵詞:項目驅動法;課程綜合改革;自動機械;創新設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9-0106-02
一、引言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綜合素質高、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裝備開發設計、使用維護及信息化管理等知識,能在農業機械裝備開發、生產管理及服務部門從事農業機械及相關裝備設計、農業機械化規化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營銷與服務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而自動機械設計課程是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將自動化及自動線技術、機械設計基礎及機械設計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培養學生處理一般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有關后續課程打下基礎。通過本課程學習,可使學生掌握自動機械及自動線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初步具有分析、設計能力。
二、課程教學體系
自動機械泛指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機械系統,其主要有驅動系統、傳動系統、執行機構和控制系統組成,其自動化程度較高,結構復雜[1]。因此,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以自動機械的四大機構組成為主要內容展開,著重共性問題,力求照顧到系統性和完整性,深入闡述了自動機械設計中普遍性的概念和理論,結合現代機械設計理論和方法重點介紹自動機械中普遍存在的機構和裝置的設計原理、設計方法以及自動控制技術,為體現現代工業裝備設計制造特色、理論聯系實際,列e了體現在自動化技術水平的自動機械,同時還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列舉了現代農業自動機械[2]。
三、項目驅動法的教學特點
目前,自動機械設計課程的授課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教師的教學內容基本以教材為主,采用多媒體、板書、語言等媒介作為教學生手段,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模式下,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實施者,很大程度上把學生當做知識灌輸的對象和被動接受者,學生很少參與到教學環節中去,導致教學效果差,學生接受知識能力不強,難以將理論與實際問題進行有效結合。
項目驅動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新方法[3]。學生在項目實施中起主導作用,而教師更多的起組織、協調、促進與輔導作用,利用意境、協作、會話等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使學生有效的實現對所學知識進行建構的目的。實施項目驅動法時,理論教學環節中的重點通過項目提出,通過項目具體設計任務實施,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教學的重要知識點。作為項目驅動法實施的主體,學生在精心設計的情景中,在具體的項目驅動下,在自主和互助的環境下,通過調研查閱材料、小組互助等途徑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保證項目能順利完成[4]。相比過去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項目驅動法”的實施使得學生更加積極的去學習和思考,改變傳動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四、自動機械設計課程項目驅動的實施
(一)項目實施原則
自動機械設計項目實施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給定的設計參數和自動機械的工作要求,提出機械的原理方案,通過給定的生產率參數確定工作循環時間,擬定工作循環圖;(2)根據自動機械的使用范圍和工作地點等綜合分析后確定與之配套的驅動系統,掌握驅動系統選擇的方法;(3)根據原始工作參數和選定的驅動機的性能指標,計算出自動機械的傳動比,擬定傳動機構的方案和采用的傳動形式,提供出多個傳動方案并進行比較確定最佳并能對主要零件的強度進行校核。(4)分析自動機械的主要工藝動作、先后順序、運動形式、運動規律,進行機構選型與組合方案并能提出多種方案,能對機構進行設計計算、對主要構件進行運動分析與仿真。提交機構簡圖,包括運動軌跡和極限位置圖。
(二)項目實施方法
項目實施時,由5―6人組成一個團隊,項目的來源有兩類,分別為學生原創課題和教師項目庫。隨著授課內容的深入而進行項目不同部分的匯報與總結,根據授課進度和內容,項目的匯報分為自動機總體方案的提出、驅動和傳動系統的設計、執行機構和控制系統的選擇及項目的總結四部分完成,項目組成員分工明確,每人負責具體任務而又共同完成整個設計任務。在項目實施的初期,教師負責項目的把關,通過與學生交流完成項目的調研報告和總體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只需要關注項目的完成情況,并指導學生在項目的實施過程發現的難以解決的具體問題,而提供學生以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輔助學生順利地完成整個項目。
(三)項目評價方法
為了鼓勵學生更好的投入項目中去,激發他們進行思考與創新,引入項目評價機制。每次匯報由不同學生負責,在闡述所完成內容之后進入班級提問環節,根據項目的完成情況和回答環節的表現給出項目的分數。根據每次匯報的側重點不同,每次得分由不同指標組成,如第一次匯報內容為自動機械總體方案提出,由項目匯報人闡述項目的來源,文獻的查詢情況,設計的目的意義及情況預期工作量等問題,打分表設計如下。
每個項目小組隨機抽取一名成員,組成評價小組,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作為本組項目的得分,四次匯報結束后得到本小組完成項目的總分。為體現小組內不同成員之間項目參與程度的差異,項目結束后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評,由本人對組內其余同學進行評價,在0.6―1之間給出每名同學的貢獻率大小,取平均值后乘以項目總得分即為每位同學的分數。
(四)項目實施效果
將“項目驅動法”引入教學環節后,教學環節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變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項目的選題情況看,有90%的項目都是原創性題目,依托原創項目學生獨立完成的“蒜薹自動收獲機”“甘藍收獲機”“小型硬幣包裝機”在今年的山東省機電產品大賽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并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通過項目實施,同學逐漸養成了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大大增強。此外,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完成項目,通過小組之間和組內成員之間進行評價,同學之間相互協作、各盡其能,鍛煉了同學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Y語
自動機械設計作為單純的課堂理論知識講解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將項目驅動法引入教學,將理論講授和項目實施有效結合,使理論教學緊扣實際問題。項目結束以后對學生進行了無記名投票,統計結果顯示學生對于“項目驅動法”引入教學的支持率為100%。實踐表明,項目驅動法不但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并且增強學生專業素質、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為學習后續課程和畢業設計及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宋井玲,夏連明,孫霞.培養機械創新設計能力的教學方法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24).
[2]唐煒.基于“項目驅動”的單片機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5).
[3]宋井玲.自動機械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4]李純青,王志玲.基于建構主義的課題研究教學模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SI).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Automatic Machine Based on "Project-driven"
XIA Lian-ming,SONG Jing-l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Food Science,Zibo,Shandong 255049,China)
一、選題意義:
1、理論意義:(1)學習模具設計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模具整體設計、零部件的設計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正確的設計思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總體設計和計算的能力.
(2)綜合運用熱鍛模課程和其它有關選修課程的理論及生產實踐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模具設計問題,并使所學專業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深化.
(3)通過計算和繪圖,學會運用標準、規范、手冊、圖冊和查閱有關技術資料等,培養模具設計的基本技能
(4)可以掌握鍛造工藝,熟悉各種鍛造各種鍛造設備,熟悉掌握計算機操作以及了解deform軟件的應用,并具有機械設計及制造等綜合知識.
2、現實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不斷涌現,進一步提高鍛件的性能指標;同時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成本,使之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鍛造是一種借助工具或模具在沖擊作用下加工金屬機械零件或零件毛坯的方法.鍛件的最大優勢是韌性高、纖維組織合理,件與件之間性能變化小;鍛件內部質量與加工歷史有關,不會被任何一種金屬加工工藝超過.
鍛件的優勢是由于金屬材料通過塑性變形后,消除了內部缺陷,如鍛(焊)合空洞,壓實疏松,打碎碳化物,非金屬夾雜并使之沿變形方向分布,改善或消除成分偏析等,得到了均勻、細小的低倍和高倍組織.而鑄造工藝得到的鍛件,盡管能獲得較準確的尺寸和比鍛件更為復雜的形狀,但難以消除疏松、空洞、成分偏析、非金屬夾雜等缺陷;機械加工方法獲得的零件,尺寸精度較高,表面光滑,但金屬內部流線往往被切斷,容易造成應力腐蝕,承載拉壓交變應力的能力較差.
這幾年,我國火車不斷提速,動車、高鐵相繼投入運營,這也代表著以后的發展方向,這要求我們必須保證火車導軌的安全可靠行,為保證高速列車運行的平穩性和旅客的舒適性,高速鐵路的平順性是很重要的指標,國外高速鐵路采用斷面尺寸公差和平直度要求很高的長定尺鋼軌并焊接成超長無縫線路.接頭作為連接導軌的關鍵部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模具制造技術現代化是模具工業發展的基礎,性能良好的鍛造設備是提高鍛造生產技術水平的基本條件,高精度、高壽命、高效率的鍛模模需要高精度高自動化的鍛造設備相匹配.為了滿足大批量高速生產的需要,目前鍛造設備也由單工位、單功能、低速壓力機朝著多工位、多功能、高速和數控方向發展,加之機械手乃至機器人的大量使用,使鍛造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各式各樣的鍛造自動線和高速自動壓力機紛紛投入使用.
二、課題關鍵問題及難點
本課題以鍛造工序的數目確定、預成形設計為重點,對比不同形狀預制坯的成形過程,給出了合理的制坯工序布排和設計,實現了一火鍛造.同時,開發了封閉飛邊閉式鍛造預鍛工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最后,對鍛造過程進行了三維有限元模擬,在40mn熱模鍛壓力機上進行了試驗和試生產,模擬和試驗結果證明鍛造設計符合生產要求.該鍛件形狀復雜,材料分布非常不均勻,其鍛造工序編排和模具設計難度更大.
本課題的難點在于應用三維繪圖軟件和deform軟件對其進行應力應變分析,通過軟件規范初設數據并反復進行修改,直到得到最優的設計方案..
三、調研報告(或文獻綜述)
我國的經濟體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過去的計劃經濟過度到現在的市場經濟.鍛壓生產雖然生產效率高,節約原材料和機械加工工時;但生產周期較長,成本較高,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鑄造、焊接、機械加工豆加入了競爭.鍛造生產要跟上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需不斷改進技術,采用新工藝、新技術,進一步提高鍛件的性能指標;同時要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使之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模具的技術水平明顯有了提高,一些國產優質模具的性能已接近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但由于我國起步晚,許多模具不得不依賴進口,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非常大.
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鍛壓技術本身的完善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 對機械零件的性能要求更高.現代交通工具如汽車、飛機、機車的速度越來越高,負荷越來越大.出更換強度更高的材料外,研究和開發新的鍛造技術.挖掘原有材料的潛力也是一條出路.
2 .模具計算輔助設計、制造與分析(cad/cam/cae)的研究和應用將極大地提高模具制造效率,提高模具質量,使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實現一體化.
3. 模具的標準化、商品化、機械化及專業化自動生產.
4. 工藝分析計算的現代化.它將與現代數學、計算機技術聯姻,對加工零件進行計算機模擬和有限元分析,達到預測某一工藝方案對零件成形的可能性與成形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供設計人員修改和選擇.
目前鍛造業面臨的問題大概可以歸納為一下幾個方面:
1.裝備水平低,其主要表現是設備老化、精確度低.
2.管理體制亟待理順,生產廠點過多,力量分散.
3.機械制造廠家封閉式經營生產,是產品缺乏競爭力.
4.科學研究投入少,接受新技術新工藝遲緩,其結果導致搞科研也搞生產,生產廠家的問題無人去解決.
四、參考文獻
【1】姚澤坤主編. 鍛造工藝學與模具設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XX.6
【2】盧秉恒.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8
【3】王先奎. 機械制造工藝學.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XX
【4】吳宗澤 機械零件設計手冊.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XX.4
【5】鄭家驤 劉永田.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 內蒙古科技出版社,XX.8
【6】鍛壓手冊(設備)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XX
【7】鍛模設計手冊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
五、研究內容及確定方案各步驟
1、研究內容:
(1)模具整體方案設計,包括零件的工藝分析、設計繪制鍛件圖、模具類型的確定、確定變形工步及中間坯料尺寸,壓力中心計算、壓力機選擇、計算原坯料尺寸的確定等;
(2)模具整裝配圖和模具主要零件的設計;
(3)編寫設計畢業論文
2、基本設計方案
本零件是屬于大型鍛件,首先根據相關尺寸確定其鍛造工步,通過計算/r以及h/d的相關數值, 基本步驟設計如下:
1、計算毛坯尺寸
2、選擇成型設備及其參數
3、用deform模擬軟件進行有限元模擬并分析缺陷并加以改進
4、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計算
5、模具的總體設計
6、下料
7、加熱
8、彎曲
9、預鍛
10、終鍛
11、切邊
六、進度安排
第5-6周 畢業實習,撰寫實習報告
第7-8周 寫出不少于3000字的文獻綜述;根據參考文獻和課題要求,提出自己擬定的可行方案;
第9-10周 寫出開題報告,開題;進行總體設計
第11-12周 外文文獻翻譯,完成詳細方案設計
第13-14周 完成結構優化設計
【關鍵詞】 物聯網技術 典型應用 物聯網時代
物聯網技術是通過紅外感應器、射頻識別(RFID)、激光掃描器、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實現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
一、幾種關鍵的物聯網技術
1.1無線射頻技術
無線射頻技術關鍵是用于閱讀器和射頻卡之間,在沒有通過直接接觸就能完成數據的雙向傳輸,從而完成識別目標和交換數據。運用無線射頻技術能通過掃描物品或是商品的編碼來完成物品的自動識別,再運用信息處理體系把信息實施處理后再經過信息服務體系實施共享物品或是商品信息。在計算機網絡開放的狀況下,企業就能實施跟蹤、定位、監控和管理物品或是商品。
1.2信號處理技術
物聯網信號處理有云計算、多物理量檢驗、提取信號、調理信號、變換信號與分析信號等幾種主要技術?;诨ヂ摼W的計算形式是云計算,實質是對目前計算資源的一次再分配。它的重點理念是把計算能力或計算服務作為一種商品,賣給需要它的公司,從而為公司節省硬件采購成本。云計算已逐漸成為信息服務的一種發展趨勢,在全世界有了普遍運用,未來將有著非常大的發展前景。
1.3傳感器技術
傳感器技術是物聯網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依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信號實施輸出的器件、裝置?,F代工業生產中,傳感器無處不在,它們被用來監視整個生產程序,并得到有關的數據信息,經過這些數據信息來推斷設備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并對整個生產經過實施控制,最大限度的節約人力,使產品達到最好的質量。
傳感器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基礎學科研究中,例如茫茫宇宙空間的研究,要查看上千光年的距離,微觀上要查看納米級別的物體,查看數十萬年的天體演化,捕捉瞬間的改變都需要傳感器技術研究的支持。
二、物網的典型應用
物聯網應用的發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社會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為社會經濟的復蘇提供技術動力。物聯網熱浪正在全世界迅速壯大,目前,加拿大、英國、德國、芬蘭、意大利、日本、韓國等都在投入巨資深入研究探索物聯網,物聯網應用正逐漸滲透至智能家居、交通、物流、制造等行業。
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以住宅為平臺,集成有線與無線網絡平臺通信技術,包含綜合布線體系、安全防范體系、背景樂/廣播體系、控制燈光窗簾體系、空調VRV控制體系、以及家庭影院控制體系。智能家居能夠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和家庭日程事務管理體系,把全部與家居生活相關的設施實施集成,實現遠程控制,從而提高家居的安全性、方便性、舒適性、藝術性,建成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2、智能交通 。依靠物聯網技術讓交通信息的采集變得更加快捷方便。傳感器能夠把每一個范圍的車距與車速信息輸送到處理中心,方便及時監控、調整、遠程調度和管理。各類溫度、光照傳感器在終端上加載還能夠實時監控路面信息、汽車尾氣等有關信息,以支撐大數據分析及有效管理。
3、物聯網在能源管理和公共事業中的應用。根據估計,我國將在2025年將發展變成國際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家之一。由于存在電網系統效率較低的問題,發電和輸電存在嚴重的浪費。目前安裝的計量器及發電機的渦輪都是以物聯網技術對事物實施科學的感知和度量。其感知和度量能夠幫助我們對信息和數據進行有效收集,依據最新的分析工具實施洞察智能化,之后再對決策實施優良的決定。
隨著儀表管理技術的進步,企業和個人可以依據能源的時間和方式進行選擇性使用,這也就為太陽能、風能等實施運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4、物流管理的應用。物聯網技術的全覆蓋,能夠讓整個供應鏈精準、透明與高效,達到陳舊物流所不能夠完成的目標。依據物流行業協會的2013年行業調研報告顯示,我國物流行業的物聯網設備增長速度已超過60%,物聯網技術設備已在物流行業得到普遍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對物流配送的透明化管理與信息追蹤方面的效果尤為明顯,電子標簽揀選體系出貨量增長超過35%。物聯網智能搬運體系在自動化物流中心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實現28%以上的增長率。
三、結語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固話寬帶的普及已為物聯網海量信息傳輸交互搭建起基礎平臺。物聯網技術將為社會經濟發展與國民生活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物聯網應用將延伸到我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便捷、高效的物聯網時代即將來臨。
參 考 文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