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

    第1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

    學生成績是教務的組成部分,由于開放教育的自主化和個性化的學習特點,平時成績等特殊計分方式,使得學生的成績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它不僅需要學生考試卷子的成績,更需要學生平時成績和課堂表現的計算。但由于目前成績考核仍然使用傳統的手工方式,未能引入先進的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等科技手段,使得在實際的成績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師成績慢,學生查詢不方便,信息不準確等。

    1.基于WEB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優點

    (1)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成績并不受時空所限,解決了查成績難的問題。

    (2)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成績考核情況,對需要修改的成績進行及時的評閱,減輕了集中評閱的壓力,并有利于提高評閱的質量。

    (3)教師可對各教學班的成績情況形成有效的監督和指導,促進了教學水平穩步并快速的提高。

    (4)如今大家都在提倡環保底碳生活,減少了紙張的浪費,為環境保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2.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本系統為網上成績管理系統,由于各學校的學生不是每個人都配備電腦,所以在網上查詢成績及個人信息可能會有些困難,使查看自己成績的時間加長,并很難確認自己各科成績是否都及格,或是否需要補考。所以導致學生很可能已經掛科卻沒有及時參加補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解決辦法:各學校開放機房,給各年級的學生規定時間去機房查看個人成績及個人信息。

    (2)成績管理系統的安全性是整個系統設計的重點。解決辦法:為了不存在越級的管理,本系統采用多級管理模式(教師以及學生),每一級均設置不同的權限,系統內任何操作只能在具有了相應的權限時才可以進行。

    3.系統設計

    本系統用JSP/JAVA語言編寫,使用MySQL數據庫,采用MVC框架模型編寫。由三個子系統組成:登錄管理子系統、教師管理子系統、學生管理子系統。其中教師管理子系統主要具有三個功能分別是教師學生成績和批改學生成績;學生管理子系統主要功能是學生查看個人成績和查看個人信息。

    登錄管理子系統是用戶在登錄頁面填寫賬號、密碼并點擊提交按鈕,如果信息核對正確進入用戶操作頁面,如果信息核對錯誤提示重新操作。

    教師管理子系統中成績管理是本系統中重點分析模塊,教師除了有查看、修改,添加,刪除個人信息功能外,還能、修改、刪除、查詢學生成績。教師學生成績功能是某一年級考核完一個科目,教師們將成績在網上,供學生查閱;學生可以查閱自己的成績信息。

    學生管理子系統中成績管理也是本系統中重點分析的模塊,但學生只能查閱自己的個人信息和個人成績。

    4.系統實現

    4.1具體功能模塊的實現

    成績管理系統由登錄模塊、教師模塊、學生模塊組成。其中教師和學生模塊中的成績管理是本系統分析的重點內容,其它功能模塊將簡單介紹。

    4.2登錄模塊

    登錄模塊首先創建一個DBSqlConn對象,連接數據庫。然后使用stmt.executeQuery()執行SQL語句,從用戶表中讀取用戶賬號username、密碼password和權限type值,與用戶輸入的信息進行比較,如果匹配成功,用session保留該用戶的id值和權限,根據權限值跳轉至用戶頁面。如果匹配失敗,則跳轉到錯誤頁提示請重新登錄。

    4.3教師管理模塊

    教師負責管理成績信息以及用戶的基本信息,下面對主要功能進行介紹。

    4.3.1教師登錄成功后主要功能有注冊用戶,查詢信息,查詢成績等功能。

    4.3.2用戶信息管理

    添加學生信息,用戶在學生信息頁面中填寫學生的基本信息,填寫完學生信息后點擊提交按鈕將信息添加到數據庫中。添加操作是用request.getParameter()方法獲取頁面表單中提交的數據,把得到的數據通過SQL語句insert into方法存入數據庫對應的表中。

    修改學生信息,用戶在信息列表頁面點擊修改,跳到修改頁,獲得數據庫中的信息,點擊修改按鈕,提交后并將修改后的信息添加到數據庫對應的表中。如果哪項內容為空則提示,輸入內容不能為空。電話號碼必須為數字如果輸入了非數字字符也會有相應提示。

    查詢學生信息,使用了下拉菜單式查找,輸入條件后選擇模糊查詢,如果輸入內容滿足了查詢條件,則顯示數據庫中響應的數據內容。

    4.3.3成績管理

    添加成績信息,用戶在成績信息添加頁面中填寫成績的基本信息,填寫完信息后點擊提交將信息添加到數據庫中。添加操作是用request.getParameter()方法獲取頁面表單中用戶提交數據,把得到的數據通過SQL語句insert into方法存入到數據庫對應的表中。

    修改學生成績信息,教師在成績列表頁面點擊修改,跳到修改頁,獲得數據庫中的信息,點擊修改按鈕,提交后并將修改后的信息添加到數據庫對應的表中。

    刪除學生成績信息,教師在成績列表頁面點擊刪除,頁面提示確認刪除此條成績,確認后將刪除數據庫對應表的信息。

    4.4學生模塊

    學生模塊主要是個人基本信息和成績信息的查詢。

    4.4.1學生登錄。

    4.4.2學生信息管理

    學生只能查詢個人信息,此功能描述如上所述。

    4.4.3成績信息管理

    學生成績信息管理主要是查詢個人的成績,此功能描述如上所述。

    通過對系統進行需求分析、設計等一系列工作,將系統分為三個模塊:登錄模塊、教師模塊、學生模塊,最終使系統實現了教師管理個人信息、管理成績信息;學生查看個人信息、查詢個人成績等功能。系統操作方便,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校成績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苗連強, 王國輝等編著. JSP程序設計基礎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發行.

    第2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成績管理系統 數據庫 Delphi ADO

    1 系統功能描述

    對于本系統,我們需要實現以下這些基本功能:

    1.1 系統用戶管理:管理使用該系統的用戶信息,包括系統用戶數據的添加、修改、刪除、查詢等功能;其中分為管理員和教師和學生三級管理權限。

    1.2 基本信息管理:包括班級信息,課程信息,學生信息,批次信息,開課管理信息。

    1.3 成績管理信息:實現成績的批次管理,某一批次的成績錄入,成績修改及成績的匯總與排名;學生考核成績查詢及學生成績統計等。

    1.4 補考成績管理:實現補考學生名單打印,某一批次的補考成績錄入,補考成績修改與學生補考成績查詢。

    2 系統設計與實現

    2.1 系統登錄模塊 根據需求分析、概要設計的結果,采用Delphi 7作為開發工具,完成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各個功能。

    2.2 主界面設計 主界面是用戶打開系統首先見到的界面,也是進入其它模塊的入口。

    主界面將常用菜單項設計為工具欄,在工具欄上有系統設置、基本信息、考核管理、補考管理、清考管理、學分與分數統計,幫助等菜單。

    在主窗體中加入狀態欄控件,可以實時反映系統中的各個狀態的變化。狀態欄控件需要在通常的屬性窗口中設置一般屬性,還需要在其特有的彈出式菜單中進行設置。選中狀態欄控件,單擊鼠標右鍵,選中Property菜單,然后設置屬性。我用面板1來顯示我院的名稱,面板2用來顯示當前日期,面板3用來顯示當前時間。

    2.3 用戶管理模塊 程序啟動后,選擇“用戶管理菜單”菜單下的“添加”按紐,在此按紐中主要完成操作員及密碼的設置和添加。

    程序啟動后,選擇“用戶管理菜單”菜單下的“保存”按紐,在此按紐中主要完成操作員及密碼的設置和保存。

    程序啟動后,選擇“用戶管理菜單”菜單下的“刪除”按紐,在此按紐中主要完成刪除操作員的功能。

    用戶管理菜單分添加用戶、修改密碼、刪除用戶三個操作,在添加和修改用戶中分三種用戶類別分別為:管理員、教師、學生。

    2.4 成績錄入模塊 操作方法:①請先選擇需要錄入成績的班級名稱,課程名稱和成績批次;②然后單擊“下一步”按紐,然后就可以以班級為單位一個一個地錄入本班級的所有學生的成績);③當一個學生的成績錄入完畢后,點擊“下一學生”按鈕,系統將自動保存改學生成績并轉到下一個學生的成績錄入窗口,然后在這個成績錄入窗口中錄入成績,直到此班級的所有學生錄入完畢為止。“下一學生”按鈕代碼實現。

    2.5 成績修改功能模塊

    2.5.1 功能介紹:①可以按班級、課程名稱與成績批次組合進行多條件查詢出符合這個條件的學生的成績,并選擇其中要修改的學生的成績進行修改。②可以按學號查詢出學生成績,并對該學號的學生的成績進行修改。

    2.5.2 操作方法:①先在下拉文本框中選擇需要修改成績的班級名稱、課程名稱和成績批次;②再單擊“下一步”按鈕,將彈出另一個修改成績的窗體。③選擇需要修改的記錄,然后輸入要修改的成績,輸入完畢,單擊“修改”按鈕,可以進行修改,最后保存修改后的成績。

    2.6 總分級名次計算功能模塊

    2.6.1 功能介紹:可以按班級、課程名稱與成績批次組合進行多條件計算出這個學期這個班級的所有學生的每一個學生的所有課程的成績之和并從大到小進行排名的名單并打印報表。

    2.6.2 操作方法:①先在下拉文本框中選擇需要成績匯總和排名的班級名稱和成績批次;②再單擊“下一步”按鈕,將彈出另一個成績匯總和排名后的窗體。

    2.7 成績查詢功能模塊 學號、姓名、課程名稱、班級名稱和成績批次這五個條件進行單獨查詢,也可自由組合進行多條件查詢。查詢出來的成績并可以以報表的形式打印出成績單。

    2.8 成績優良中差統計模塊:統計成績優秀(90≤成績<100)、良好(80≤成績<90)、中等(70≤成績<80)、及格(60≤成績<70)、不及格(成績<60)的學生名單與人數并打印報表以及計算出優秀率、良好率、中等率、及格率、不及格率。

    3 總結

    在面向對象的環境,結合Delphi如何使用圖形工具。同時,可以很容易地使用鼠標,鍵盤和動畫程序。我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話題,使用線程編程競賽排序算法,編程,網際創建三維圖形應用程序使用OpenGL。

    參考文獻

    [1]夏幫貴.DELPHI數據庫開發.第一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7.

    第3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 設計和實現 功能模塊

    在當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日益加快的新形勢下,開發新一代的某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可以做到對有關信息的規范管理、科學統計和快速的查詢,減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學校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已經成為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為教育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結合筆者參加某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開發的實踐經驗,詳細闡述了在當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日益加快的新形勢下設計和實現的某學生成績管理系統。

    1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1.1 可行性分析

    傳統的成績管理采用手工方式,使得數據容易丟失,在統計時易發生錯誤高,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計算機硬件性能的快速提升和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為數字化建設搭建了良好的數據處理和資源共享的平臺。

    JSP是Java在互聯網上的重要應用技術,可以建立起先進、安全和跨平臺的動態網站系統,與數據庫結合一起實現各種復雜的系統應用,已成為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種網站開發技術。

    1.2 需求分析

    (1)具備學生、任課教師和成績管理人員的登錄界面,根據其使用的功能分配其權限,學生可查詢個人成績和對不及格科目申請補考,任課老師可填報、編輯、查詢、打印任教班級的科目成績,成績管理人員可查詢、統計、打印學生成績和學生補考申請。

    (2)支持成績批量導入、單個錄入,能夠統計出學生成績分布圖。

    (3)對不及格學生開通補考申請,對補考申請數據進行統計和打印。

    2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開發的常用軟件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采用三層結構,在客戶端教職工和學生通過瀏覽器完成相應操作,JavaBean組件在WWW服務器上運行,瀏覽器端的表現邏輯通過JSP網頁完成。而系統內部的業務邏輯是借助于JavaBean的組件(Component)來進行實現的,服務器采用Tomcat 6.0作為JSP引擎,在服務器端,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采取JDBC中間件來進行數據庫的訪問,并且借助于JSP返回到客戶瀏覽器。具體配置如下:

    2.1服務器端

    (1) 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 2000。

    (2)Web服務器:Tomcat 5.9。

    (3)數據庫: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2.2客戶端

    (1) 操作系統:Windows 7/2000/XP。

    (2)網絡協議:TCP/IP。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架構如圖1所示。

    在進行了本部分的研究的基礎上,就可以根據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架構來進行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具體功能模塊的設計和實現。

    3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具體功能模塊的設計和實現

    通過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可以得出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必須實現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所研究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具體涵蓋了下面的幾個:系統管理功能模塊、教師管理功能模塊、學生管理功能模塊、安全管理功能模塊、計算統計分析功能模塊。接下來,本文將對于其中的一些最為重要的功能模塊的設計和實現來加以深入地講述。

    3.1 系統管理功能模塊的設計和實現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管理功能模塊能夠對不同的功能模塊之間進行調用以及協調,存在導航的功能。終端教職工只需要將功能標尺向特定的功能進行傳遞就可以了,而其它的各種工作則是由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管理功能模塊來進行。所以,這一功能模塊的設計和實現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功能模塊之中,僅僅存在一個函數,即為GetFunction()這一函數,通過GetFunction()這一函數,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管理功能模塊就可以獲取到需要調用的功能,在此基礎上,終端教職工就可以采用調度算法來對于所需要的功能進行調用。

    3.2 學生及教師管理功能模塊的設計和實現

    成績管理系統的學生信息來源學生學籍管理系統。

    學生管理功能模塊較為簡單,主要進行個人成績查詢和補考申請,通過SQL語句select from函數來實現個人成績查詢,通過supplementary_examination()函數來實現補考申請。

    教師管理功能模塊設計及實現如下。

    教師負責新增課程信息,用戶在課程信息新增頁面中填寫課程的基本信息,填寫完信息后點擊提交將信息新增到數據庫中。新增操作是用request.getParameter()函數獲取頁面表單中用戶提交數據,把獲取的數據通過SQL語句insert into函數儲存在到數據庫對應的表中。

    教師負責錄入學生成績信息,學生成績錄入分單個成績錄入和批量導入。教師在學生成績信息頁面中填寫學生的成績信息,擊提交按鈕將信息錄入到數據庫中,錄入操作是用add_student()函數來實現,并且把獲取的數據儲存在數據庫對應的表中。教師能夠很好的利用已有的學生成績表模板如EXCEL表格等資料,實現批量錄入學生成績信息,單個學生成績的錄入只需錄入學號、成績回車即可,極大提高了成績錄入的效率。

    教師負責編輯學生成績信息,教師在信息列表頁面點擊編輯,跳到編輯頁,查看數據庫中的信息,點擊編輯按鈕,提交后并將編輯后的信息新增到數據庫對應的表中。

    教師負責查詢學生成績信息,使用了下拉菜單式查找,輸入條件后選擇模糊查詢,倘若輸入內容滿足了查詢條件,則顯示數據庫中響應的數據內容。

    3.3 安全管理功能模塊的設計和實現

    在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開發的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工作就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功能模塊的重要作用就是為基本功能模塊提供安全管理功能,其具體涵蓋了下面的一些功能模塊,如身份驗證功能模塊、驗證碼功能模塊、密碼驗證功能模塊、IP地址綁定功能模塊等等。安全管理功能模塊為教職工提供了三個使用比較頻繁的安全驗證功能,它們是:身份驗證操作(ValidationAuthentication ())、驗證碼驗證操作(ValidationVerificationCode())和IP地址驗證操作(ValidationIP())。其中,身份驗證功能模塊是安全管理功能模塊的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在實現了標準接口中的三個操作后,為了使安全管理功能模塊接口的調用更加容易,有必要設計和實現一個UserVerification()接口。在身份驗證功能模塊接口中,只有一個函數,只需要將教職工信息作為參數向這一函數進行傳遞就可以了。與此同時,借助于參數類也能夠進行參數的傳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非常科學有效地實現對于類的加密操作,從而能夠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3.4計算統計分析功能模塊的設計和實現

    系統具備計算統計分析功能。能夠實現全體學生求總分、平均成績、最高成績、最低成績、和按分數段求出各段成績的人數。實現所用的函數是TotalQuery(),定義3個整型變量,int totalScores 用來存放全體學生總成績,int highestScore用來存放最高總成績,int lowestScore用來存放最低總成績。假定每門課程滿分100,則總分滿分為100乘以科目數,可以統計每個學生的所有科目的總成績并以100分為分段求出各個分段的人數。每個學生的平均分可以用studentScore[i].totalScore/COURCES實現(0

    4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數據庫的連接

    數據庫的對象和方法都在java.sql.*里面,所以首先要import java.sql.*,要想連接數據庫,首先要將驅動程序調入。若要使用純JDBC驅動程序,必須安裝第三方軟件提供的驅動程序。本系統采用JDBC-ODBC的驅動程序連接數據庫,并使用JavaBean組件,有效的避免了代碼的重復。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具體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開發經驗,深入地研究了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開發。截止到今天,筆者所參與設計和實現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已經開始正式工作,存在著非常高的性能,也得到了學校中廣大的教職工的認可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教職工的辦公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學校更加方便、快捷地拓展工作,從而有利于推動學校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珊,薩師煊.數據庫系統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2](美)Bunck Woody著,顧小波譯.SQL Server 2005[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01).

    [3]張新曼.精通JSP-Web開發技術與典型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516-564.

    [4]龍馬工作室.ASP+SQL Server[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06).

    [5]王慧芳,畢建權.軟件工程[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02).

    [6]丁寶康.數據庫原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03).

    [7]Shari L Pfleeger.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M].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2000.

    第4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查詢;統計;PowerBuilder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16-3756-03

    信息社會的高科技,商品經濟化的高效益,使計算機的應用已普及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計算機雖然與人類的關系愈來愈密切,但還有由于計算機操作不方便而繼續用手工進行勞動的人。學生成績管理和分析系統為教務人員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該軟件是以漢語編程語言為實現語言,其功能在系統內部有源代碼直接完成。通過操作手冊,使用者可以了解本軟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人員只需輸入一些簡單的漢字、數字,即可達到自己的目的。

    現今成績管理的繁瑣給教務人員帶來了諸多不便,教學辦公室缺少一種完善的成績管理軟件,為了方便的管理學生成績,因此開發了此學生成績管理和分析系統。

    學生成績管理和分析系統的目標:

    1) 節約資源,提高學生信息的精確度: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資源,不用像以前那樣用冗余的紙張式的管理。大大節省了學院資源。并且計算機的存儲與快速查詢功能大大提高了學生成績管理的效率,并且還提高了成績信息管理的精確度。

    2) 方便快速的操作,精簡人員,節約開支:方便快速的操作,可減少學生信息管理的漏洞,又可減少工作的錯誤,并且操作非常簡單,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工作人員,這無論從物質上還是工作人員的工資上都為學院節約了開支,為學院增加了財富。

    1 系統分析

    成績管理系統主要針對三類用戶:學生、教師、管理員。一個良好的成績管理系統不僅要求有方快捷的操作、簡單有效的管理,而且要有高級的安全性以及很強的通用性。根據需求分析,使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技術,系統應具有如下的幾個功能模塊:

    1) 用戶登錄模塊

    學生用戶和教師用戶登錄以后只能輸入相關查詢條件進行一系列相關的成績查詢。

    管理員登錄以后不僅有學生用戶和教師用戶的所有權限,而且可以對數據庫和基礎信息進行維護。

    2) 系統維護模塊

    若系統在應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確實需要進行初始化時,系統管理員就可以對系統進行初始化操作。

    3) 基本信息維護模塊

    在此模塊中,系統管理員可以對基本信息進行維護,如對班級信息、學生信息、課程信息等進行維護。

    4) 數據庫管理模塊

    此模塊可以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備份和還原。

    5) 成績管理模塊

    此模塊只有管理員有權限進行操作,管理員登錄后可以對學生成績進行插入、刪除、修改、保存等操作并且能導入和導出學生成績。

    6) 學生成績查詢模塊

    此模塊包括個人總體成績查詢、班級單科成績查詢和系部單科成績查詢三個子功能模塊。

    7) 教師成績查詢模塊

    此模塊包括單科成績分析和平行班成績分析兩個子功能。

    8) 報表統計模塊

    此模塊包括成績統計報表及打印和成績統計圖兩個子功能模塊。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如圖1所示。

    2 數據庫設計

    1) 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

    通過上述的系統分析,得出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涉及到如下實體:學生、教師、課程、班級、系部、用戶。系統的E-R圖如圖2所示。

    2) 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

    現在需要將上面的數據庫概念結構模型轉化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數據庫系統所支持的實際數據模型,也就是數據庫的邏輯結構。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數據庫中的各個表設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① Users表

    該表用來存放用戶的基本信息。主要字段有:編號(Id)、姓名(Name)、密碼(Mima)、類型(Leixing)。如表1所示是用戶表。

    ② Student表

    該表用來存放學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字段有:學號(S_num)、所屬班級(C_num)、姓名(S_name)、性別(S_sex)。如表2所示是學生表。

    ③ Teacher表

    該表用來存放教師的基本信息。主要字段有:教師編號(T_num)、教師姓名(T_name)、教師性別(T_sex)。如表3所示是教師表。

    ④ Subject表

    該表用來存放課程的基本信息。主要字段有:課程編號(Sb_num)、課程名稱(Sb_name)、學分(Credit)。如表4所示是課程表。

    ⑤ Class表

    該表用來存放班級的基本信息。主要字段有:班級編號(C_num)、所屬系部編號(D_num)、班級名稱(C_name)、班級人數(C_renshu)。如表5 所示是課程表。

    ⑥ Department表

    該表用來存放系部的基本信息。主要字段有:系部編號(D_num)、系部名稱(D_name)。如表6所示是系部表。

    ⑦ Teach表

    該表用來存放教師講授課程的基本信息。主要字段有:教師編號(T_num)、課程編號(Sb_num)。如表7 所示是講授表。

    ⑧ Chooseclass表

    該表用來存放學生選課的基本信息。主要字段有:課程編號(Sb_num)、學生學號(S_num)、成績(Score)。如表8所示是選課表。

    3 系統實現

    1) 關鍵技術

    PowerBuilder 9.0提供了完善的開發功能,可以較容易地開發大型數據庫應用系統,這些應用系統可以運行在單機上,也可以運行在一個局域網內,甚至運行在廣域網上;微軟公司的Microsoft SQL Server數據庫能夠處理大量的數據,同時保持數據的完整性并提供許多高級管理功能,它的靈活性、易用性和安全性能夠為數據庫編程提供良好的條件。因此系統的開發工具和數據庫采用PowerBuilder 9.0與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2) 部分實現代碼

    ① 用戶登錄模塊:用戶進入系統登錄頁面,需要完成用戶名、密碼的輸入,經過身份驗證后,才能進入系統,不同的用戶進入系統后的操作權限不同。

    登錄模塊部分代碼實現如下:

    select count(*) into :num0 from users;

    if sqlca.sqlcode 0 then

    ……

    dw_1.setitem(row0,"mima",'PASSWD')

    dw_1.setitem(row0,"leixin",'A')

    if dw_1.update()=1 then commit;

    else rollback;

    messagebox("提示信息","密碼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return

    end if

    end if

    ……

    ② 系統維護模塊部分代碼實現如下:

    Re_value=messagebox('警告提示!!!','該步操作一般是在系統運行初始進行,請確認是否繼續?',Question!,YesNoCancel!,3)

    IF Re_value > 1 then cb_2.triggerevent(clicked!)

    ELSE

    ……

    mysql="CREATE TABLE chooseclass" +"sb_num Char(4) NOT NULL primary key,"&

    +"s_num Char(12) NOT NULL primary key,"+"score decimal(18, 2),"

    execute immediate: mysql using sqlca;

    messagebox("提示信息","初始化成功!")

    end if

    ③ 數據管理模塊部分代碼實現如下:

    string is_path,is_use

    string path

    title="路徑選擇"

    path=getcurrentdirectory()

    getfolder(title,path)

    sle_1.text=trim(path)+"\"+string(today(),"yyyymmdd")+string(now(),"hhmmss")+".dat"

    is_path=trim(sle_1.text)

    if is_path="" or isnull(is_path) then

    messagebox("提示信息","請在目標路徑中輸入備份路徑")

    else

    ……

    if sqlca.sqlcode>=0 then messagebox("提示信息","數據庫備份成功!")

    end if

    end if

    ④ 成績管理模塊部分代碼實現如下:

    導入成績:

    string is_path

    string path

    string docname,named

    integer value,aa

    ……

    aa=dw_1.importfile(is_path)

    if aa

    else messagebox("錯誤","數據庫無法連接或插入重復鍵!")

    end if

    導出成績:

    dw_1.settransobject(sqlca)

    string is_path,path,path1

    integer aa

    title="路徑選擇"

    path=getcurrentdirectory()

    aa=getfolder(title,path)

    if aa=0 then return

    ……

    is_path=trim(path1)+"\"+"學生成績信息"+".txt"

    aa=dw_1.saveas(is_path,text!,false)

    if aa=0 then messagebox("錯誤提示","導出失敗!")

    return

    end if

    aa=changedirectory(path)

    if aa=0 then messagebox("錯誤提示","沒有找到路徑"+path)

    return

    end if

    messagebox("提示信息","學生成績信息導出成功!")

    4 結束語

    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充分的借鑒了優秀代碼段和設計思想,使用面向對象的編程方式與powerbuilder平臺相互結合,完整的實現了系統的需求。而且使用到了模版和程序分離的模式,對于系統管理員來說,前臺的設計工作將變的更加輕松。而優秀的開源數據引擎SQL Server 2000本身所具有的良好性能,對于繁雜而且龐大的數據處理有明顯的優勢,這就為系統的使用提供了穩定性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張莉.SQL Server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 (美)Patrick O'Neil.數據庫原理、編程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3] 徐松林,路斌,王冬春.PowerBuilder數據庫應用開發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4] Ian Sommerville.軟件工程[M].程成,陳霞,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第5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ASP;B/S模式;成績管理系統;數據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0)17-4852-02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其中,學生成績管理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學生成績管理工作對穩定學校教學秩序,培養優良教風、學風、考風,促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在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下,教師上報學生成績是呈交紙質材料,即使采用計算機進行管理,也大多處于單機版或局域網運行模式,給數據的管理、維護帶來不便,且數據存在安全隱患。

    因此,開發Internet網絡環境下,基于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很有必要,可以在網絡環境下實現數據的錄入、查詢、統計、打印等功能,直接面向教師和學生服務,并且隨時為教學管理部門提供所需要的數據。

    1 系統結構與功能

    B/S體系結構是一種以Web技術為基礎的新型系統平臺模式,即瀏覽器/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Browser/Webserver/Database Server,簡稱B/S)的三層體系結構和Internet/Intranet

    環境。Web用戶首先通過HTTP協議與Web服務器進行連接,再由Web用戶經瀏覽器向Web服務器提交請求,經Web服務器處理后把結果輸出至瀏覽器。

    而基于B/S模式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主要運用ASP結合數據庫實現,結合B/S結構特點,實現將管理系統運用到Internet的功能。根據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設置的權限,使用本系統的用戶有三種不同的身份,即管理員、教師及學生,可以通過瀏覽器,登錄成績管理系統,對特定的學生進行錄入、查詢、打印等功能。

    2 系統安全性

    由于學生成績數據非常重要,而各項操作又都在網上進行,因此,必須確保數據安全,防止數據被篡改和破壞。為此系統必須采取各種措施來保證管理系統數據庫中數據的安全。

    1)用戶身份的安全性

    由于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中包含大量的學生成績數據,為保證系統數據在存儲和傳輸過程

    中不被未經授權的用戶防問或解讀,可以設立用戶名和密碼驗證方式,用戶要使用本系統,必須以合法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這樣保證系統后臺將重要信息的維護限于服務器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信息的安全。代碼如下:

    sUserID=Trim(Request.Form("txtUserID"))

    sPwd=Trim(Request.Form("txtPassword"))

    sType=Trim(Request.Form("rbtnType"))

    獲得欲登錄用戶的用戶名sUserID,密碼sPsd以及用戶身份sType。

    若欲登錄的是用戶sType="manager",則說明是管理員登錄。那么就執行:

    sSQL="select manageaccount,password from manager where manageaccount='"+ sUserID +"'"

    對manger表進行查詢,若出現rs.eof的情況說明沒有這個管理員,系統將自動返回管理員登錄界面。

    否則進行下面的判斷:

    if trim(rs("password"))=sPwd then

    session("account")=sUserID

    session("role")="manager"

    若判斷為真,則說明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與數據庫中的相同,登錄成功,系統用session("role")存儲下用戶的身份為"manager"以為后續程序服務,用戶進入管理員模塊。否則,說明密碼錯誤,系統自動返回管理員登錄界面。

    若欲登錄的用戶sType="manager",則說明是一般用戶登錄。那么就執行:

    sSQL="select studentaccount, password, prestudentid, email from reguser where studentaccount='" + sUserID +"'"

    對student表進行查詢,若出現rs.eof的情況說明沒有這個用戶,系統將把"沒有這個用戶!"存儲在sMessage變量中,并自動返回用戶登錄界面。(這里的sMessage變量在不同情況下將存如不同的值,在下一個頁面調入時根據登錄中出現的不同情況為用戶提供不同的提示。)

    否則進行下面的判斷:

    if trim(rs("password"))=sPwd then

    session("account")=sUserID

    session("role")="stdent"

    若判斷為假,說明密碼錯誤,系統將"密碼錯誤!"存入到變量sMessage中,并自動返

    回用戶登錄界面。否則,說明密碼正確,登錄成功,系統將:

    session("account")=sUserID

    session("role")="student"

    session("email")=trim(rs("email"))

    session("prestudentid")= rs("prestudentid")

    以便為后續程序服務。

    此外,在Internet環境中,用戶完全有機會不在管理員控制之下,通過一些簡單操作繞過登錄頁面,躲避用戶名和口令的驗證,對數據庫安全構成直接威脅。為了防止非法進入,

    可以利用有效的方法,如利用Session對象,ASP使用SessionIDCookies跟蹤應用程序訪問或回話期間特定的Web瀏覽器的信息,亦即帶有相應的Cookies的HTTP請求被認為是來自同一Web瀏覽器。Web服務器可以使用SessionIDCookies配置帶有用戶特定會話信息的ASP應用程序,系統使用SessionID 來跟蹤用戶。進一步保護管理系統數據庫的安全性。

    2)頁面的安全性

    在對進入頁面的用戶身份認證時,為防止越權訪問,我們定義了一個功能函數checkLogin(),當某頁面需要進行身份認證則將其包含在頭文件中,當頁面被調入時就會啟動這個函數進行訪問者的身份認證:

    sub checkLogin(CurPath,strUserType)

    if session("account")="" then

    %>

    alert("您還沒有登錄,請先登錄!");

    window.location.href="/zs/index.asp"

    %>

    alert("對不起,您沒有進入該欄目的權限");

    history.back();

    //退回上頁

    end sub

    %>

    只有經身份認證的合法用戶,才能根據自己的權限來訪問不同的頁面,其嚴密性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數據安全。普通用戶和管理員登錄時進入的頁面是不同的,在checkuser.asp文件中,利用cookies記錄用戶登錄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時,并根據是否是系統管理員進行識別判斷;非系統管理員要以系統管理員身份進入系統時,將提示出錯信息;教師以普通用戶的身份登錄系統,從而把管理員和普通用戶的權限區分開,防止越權操作。

    3)代碼的安全性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在服務器端的腳本編譯環境,使用它可以創建和運行動態、交互的Web服務器程序。 當用戶使用瀏覽器請求ASP主頁時,WEB服務器響應,調用ASP引擎來執行ASP文件,并解釋其中的腳本語言;通過ODBC連接數據庫,由數據庫訪問組件ADO(ActiveXDataObjects)完成數據庫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數據查詢結果的HTML主頁返回客戶端顯示。由于ASP在服務器端運行,運行結果以HTML主頁形式返回到用戶瀏覽器,因而ASP源程序不會泄密,增加了系統的安全保密性。

    3 結束語

    基于B/S模式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安全是一個復雜而且綜合性很強的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系統安全措施是否有效是數據庫系統的主要指標之一,但是任何安全措施都是相對的,而且入侵者的手段也在不斷更新提高。因此,管理員需要及時做好數據備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這樣才能有效地保障數據庫的數據安全。并且,安全防范是一項持續的工作,只有通過不斷改進提高安全技術,才能確保系統的正常運作,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李勁.精通ASP數據庫程序設計[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

    第6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成績管理系統;C/S模式;LabVIEW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194

    1 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中學的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在校學生數量一直在增加,給學校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都帶來不少的沖擊。學生成績管理是教務、教學管理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比較煩瑣的工作。在學生成績管理事務中,一般有成績輸入:對各年級各班各學期學生的各科成績進行輸入;成績統計:需要對每個學生的成績進行處理,例如排名次,成績匯總,成績升降;成績報表:將學生成績以報表形式輸出等等。每次考試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我國中學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成績檔案管理還停留在紙介質的基礎上,這樣的人工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展,同時浪費了許多人力和物力。

    隨著計算機、通信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對全球的各個行業都產生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作為教育領域的學校,也面對著數字化、信息化的影響。因此,研究中學的各類信息管理系統成為了必要。基于這樣的大環境,本文開發的系統實現成績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數字化。通過實現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實現學生成績管理的信息化,減輕學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管理效率、增強信息規范化,并避免人為操作的錯誤和不規范行為。為了減輕中學生成績管理工作量和實現現代化的科學管理,并根據中學的實際情況,特設計了成績管理系統。

    2 設計目標

    學生成績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應用LabVIEW進行系統開發,主要實現以下四個目標:首先,保證學生成績的錄入快捷、管理方便、使用高效;其次,實現了學生成績的實時共享性;保證學生成績信息管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實現學生成績信息管理系統在學校各相關部門間溝通的及時性;實現多終端用戶的TCP/IP協議的訪問,方便信息查詢、管理。

    3 系統結構

    3.1 系統概述

    依據學生成績的現實特點的特點,本系統開發將實現學生成績及附屬信息的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應該有以下幾個要求:①管理員權限有系統維護和用戶管理,角色管理等;②教師權限有學生成績、學號、班級等相關信息的查詢;③成績數據維護人員權限有班級管理信息的錄入、查詢、修改,包括輸入學號、班級、年齡等。④提供友好的用戶界面,減少各類用戶的工作量。

    3.2 系統設計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采用C/S模式,通過LabVIEW語言進行設計。學校建立數據中心,作為學生成績信息管理的存儲設備,學校各部門相關管理人員通過授權權限,登錄分配賬戶后,即可進行學生成績的查詢、管理工作。系統實現的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3.3 系統功能結構

    學生成績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有兩種權限:一種維護權限是數據維護人員使用,即管理權限。另一種是用戶權限是教師使用,即教師權限。管理權限主要工作內容有:學校各個班級信息的輸入、查詢、修改,包括輸入學號、班級、年齡等。教師用戶權限主要有:學生成績、學號、班級等相關信息查詢。

    學生成績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四個模塊:成績錄入、班級統計、年級統計、系統功能。這五個模塊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班級統計、年級統計模塊必須以成績錄入為基礎。成績結構關系如圖2所示。

    4 系統設計與實現

    4.1 系統設計

    學生成績信息管理系統采用C/S結構,這種架構可以更好的發揮網絡中各計算機的資源優勢。通過將系統運行的任務合理分配到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可以很大的降低了服務器的資源消耗,降低服務器端運行壓力,更好應用客戶端資源,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與流暢性。

    服務器端軟件,實現數據的錄入、顯示、分析、存儲等功能。用戶端軟件,實現用戶通過Internet網絡或學校局域網進行登錄操作。數據交互格式采用XML協議封裝。

    基于校園規模的學生成績數據管理,相當于一個小型公司的數據量級,因此,采用SQL Server2008進行學生成績的存儲數據庫。SQL Server 2008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和可擴展的數據倉庫平臺,它可以用一個單獨的分析存儲進行強大的分析,以滿足成千上萬的用戶在幾兆字節的數據中的需求。數據可以存儲在各種設備上,從數據中心最大的服務器一直到桌面計算機和移動設備。這些特性能夠很好的滿足本系統的數據存儲要求。

    4.2 部分程序代碼及運行

    用戶登陸界面中主要有用戶帳戶、用戶密碼、驗證字符和管理密碼。通過不同的帳戶名稱和授權管理密碼實現不同權限用戶的管理。

    系統登錄界面如圖3所示。

    登錄模塊的軟件代碼部分如圖4所示。

    進入學生成績信息查詢系統后,主操作界面如圖5所示。

    5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通信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計算機的使用已經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用計算機實現的各個行業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也成為了可能。

    第7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網絡;成績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實現

    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學管理需要精、準、快,成績管理是教學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工作量大、數據繁瑣、時間性強,目前有一部分學校的學生成績管理還是采用傳統的手工模式來完成,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錯,不適應學校的高效管理,需推進學生成績信息化管理進程,才能提高學校教學管理的工作效率。

    1 成績管理信息系統使用情況分析

    學校非常重視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積極倡導使用管理軟件進行教學管理,學校成績管理系統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單機版成績管理系統,單機版系統功能單一,數據不能共享,無法對教學管理數據進行準確及時處理;第二階段是基于C/S結構的校網內成績管理系統,實現了網絡管理,教師在校園內計算機各端口可下載、錄入、查詢成績,但只能在校園內實行了教學管理信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成績需要實現網絡化管理,實現資源共享。

    目前各學校使用的成績管理軟件存在著設計不規范、數據不穩定或不符合本校教學管理要求等缺點,應用也局限在單機或小型局域網上,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往來,仍然采用人工處理的方式,在此情況下,亟需新的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網絡形式,為學校主管領導及相關業務部門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詢手段,為教師提供在線成績錄入、下載、分析功能,為學生提供網絡在線及時查詢成績的功能。

    市場上有不少教學管理軟件,其程序開發者對學校的教學管理的理念和思路、教學管理流程不甚了解,開發的軟件不一定適應學校教學管理需求。[1]

    2 成績管理信息系統設計目標

    為適應當前網絡化、信息化特點,本系統將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和教學管理相結合,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流程設計完成,實行部門、職責分級權限管理,促進了教學管理的規范性。并全面實現網絡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本系統以實用性、可靠性、先進性為目標,具體為:

    1)實現校園網內外共享,通過瀏覽器在線操作。

    2)對各數據庫進行動態管理,防止混亂。

    3)能夠按照用戶選擇的不同條件進行簡單查詢和復合查詢。

    4)能夠對數據結果進行分類匯總、分析,并實現報表打印。

    5)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具有數據備份和恢復的功能。

    6)操作流程簡明快捷、界面圖表清晰直觀、方便用戶操作。

    3 成績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3.1 系統設計原則

    3.1.1 實用性:系統的功能設計以用戶需求為依據,實現課程、教師、學生等相關數據的批量導入,減輕數據錄入工作,系統實用、好用。

    3.1.2 開放性: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并向用戶提供開放的功能接口,具有良好的靈活性和可擴充性,可進行后續開發。

    3.1.3 便捷性:采用可視化操作界面,方便使用者直觀操作,使用裟茉誚隙淌奔淠謖莆掌涫褂梅椒ā

    3.1.4 安全性:對用戶進行操作權限設定,給每個使用成績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都進行認證口令加密,對系統數據庫進行相應的安全配置,設置用戶密碼。

    3.2 系統結構

    本系統采用B/S結構(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的模式,B/S結構模式是以Web技術為基礎的一種網絡結構模式,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在傳統的C/S結構(Client/Server)模式的基礎上改進形成的。C/S模式是采用客戶機和服務器兩層結構組成,隨著網絡的發展,它的計算模式及使用環境很難適應百臺電腦以上的局域網用戶同時使用。B/S模式是將Web技術與數據庫技術相結合,擴展了C/S結構模式的分布計算特性,分解為一個數據服務器與一個或多個Web服務器,構成一個三層結構的客戶服務器體系,B/S架構系統框架為:瀏覽器―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B/S結構實現了動態Web應用,可通過Web Server同數據庫進行數據交互,所有的客戶端只是瀏覽器,使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查看各種內容。[2]

    3.3 系統開發平臺

    系統設計需要具備相應的開發與模擬測試平臺,系統開發平臺包括軟件、硬件平臺。

    3.3.1 軟件平臺

    成績管理系統的設計采用B/S網絡結構模式,可運行于校園網及校外網上。

    操作系統: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

    開發工具:myeclipse9

    開發語言:Java、ASP、C#

    開發環境: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 2008

    數據庫技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Web服務器運行環境:Windows Server2008(SP3)

    3.3.2 硬件平臺

    成績管理系統對計算機硬件的要求分別為:

    服務器包括一臺標準服務器,配置型號:ThinkServer RD640、RD650,CPU:Xeon E5-2620 v3

    客戶端包括可連接網絡的PC客戶機,基本配置型號:CPU3220 +4G內存+500G硬盤+百兆網卡+百兆局域網。

    4 成績管理系統功能實現

    4.1 角色劃分

    本系統主要分為六種角色:系統管理員、教務管理員、任課教師、班主任、學生。各個角色的主要職責劃分:

    1)系統管理員:對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具有最高的使用權限,能夠對系統用戶進行添加、修改、刪除以及用戶權限分配。維護系統,處理成績管理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各類技術問題,并進行常規備份。

    2)教務管理員:管理教師個人信息,如教師的姓名、職稱、任課情況等;管理課程的信息,對課程信息分配管理;管理學生信息,如建立、添加、修改班級信息,對學生個人信息的維護、查詢等。

    3)任課教師:將所擔任課程考試成績數據信息錄入系統、進行成績分析、并實現查詢、下載、打印所任課程的學生名單及學生成績。

    4)班主任:對本班學生進行管理,包括查詢學生名單、學生成績、學生的學籍信息、在系統中對本班學生進行退、休學處理、打印學生成績單等功能。

    5)學生:可通過系統查詢、下載、打印本人考試成績。

    4.2 功能模塊

    系統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思路,根據學校教學管理要求,本系統設計分為5個功能模塊:基本信息管理、教師信息管理、學生信息管理、課程信息管理、成績信息管理。本系統具體功能模塊分配見圖1 。

    成績管理信息系統各模塊的具體功能:

    1)基本信息管理:設置系統中數據的基本類型,如學校綜合信息、教研室信息、專業信息、班級信息、學期時間設置、用戶權限分配等。根據系統所涵蓋的業務數據,由程序開發人員在程序開發設計的初期,對基本信息進行定義,作為數據庫的基本數據表。

    2)教師信息管理:對教師個人基本信息及授課信息進行管理,如教師姓名、性別、學歷、職稱、擔任教學課程等基本信息)。

    3)學生信息管理:對學生個人基本信息(專業、班級、學號、姓名、性別、年齡等)、分班、學籍異動、違紀信息等進行管理。

    4)課程信息管理:教務管理員統一管理教學數據,設置課程編碼、名稱、學時、學分等信息,形成每學期開課計劃,在系統中編排每學期各門課程對應的任課教師。

    5)成績信息管理:包括成績錄入管理、學科成績管理、補考成績管理、班級成績管理、個人成績管理、成績分析等。教師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任課程成績錄入,學生登陸系統可查詢自己的成績信息。各教研室和教務科通過系統進行成績統計及分析,導出補考名單。

    5 成績管理信息系y建設步驟

    1)調研考察階段:組建系統開發團隊,完成系統開發項目計劃書及進程表,制定系統開發管理相關細則及考核方案,明確人員的任務及分工。開發組成員對系統需要實現的各個功能進行調研分析,實踐論證。

    2)軟件設計階段:按照各子模塊功能需求進行系統數據庫設計,并做好系統設計文檔書寫及保存。

    3)系統測試階段:主要對系統各功能模塊及事例進行測試,通過幾組用戶登錄系統,分別驗證系統是否能夠正確檢測用戶信息,能夠實現信息的添加、查詢、修改、刪除等功能。通過系統測試,檢測系統是否能夠實現設計階段各項功能,且運行穩定。

    4)用戶培訓階段:在系統正式運行前對教師、管理人員進行成績管理信息系統使用操用知識培訓,確保人人掌握。在運用過程中,隨時解答用戶指出的問題及進行使用指導。

    5)正式運行階段:在運行中根據用戶需求對系統進行修正,不斷完善,并具有系統升級或二次開發服務。

    6 成績管理信息系統實踐意義

    本文設計的成績管理信息系統目前在我校已經完整地實現了3個學期、2個年級的成績管理,管理工作運行平穩,是在學校中使用較為廣泛的系統之一。系統實現了教師網上(校園網、校外網)錄入成績,班主任和學生都可在校內或校外通過網絡登陸系統及時查詢或下載成績,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使用該系統進行學生成績管理以來,師生反饋情況良好。

    【參考文獻】

    第8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growth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employability. Teachers, enterprise and parents work together by this system. It also will record the details of the student during the university life. In this way, it can help to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learning quality.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generate students' electronic resume to help them get jobs. The system was developed by Java, using Spring mvc + Mybatis + Freemaker integrated framework.

    關鍵詞: 成長管理;電子履歷;java

    Key words: growth management;electronic resume;java

    中圖分類號:TP3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2-0229-03

    0 引言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加,高校管理面臨巨大的壓力。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實現學生的管理,但是這些管理系統主要關注學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學秩序管理,較少關注大學生的成長問題。針對當前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和目前大學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不足,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學生成長管理的網絡化解決方案,設計并實現了一套面向教師、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校外企業的大學生成長管理系統。系統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以促進學生就業和學習成長為核心,教師、企業、家長共同參與的平臺。

    通過本系統,學生能夠記錄自己大學成長的點點滴滴,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系統對學生錄入數據進行嚴格審核,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為學生就業求職提供很好的依據;系統同時為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招聘渠道,在為企業提升招聘質量的同時,降低招聘成本,這將大大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高學校整體就業率;系統同時為家長提供了解子女在校學習情況的窗口,家長通過系統,可以及時查看學生學習情況,并與教師取得聯系。

    1 系統設計

    1.1 系統目標 結合現階段高校學生管理現狀及企業和學生家長的需求,我們將大學生成長管理系統的建設目標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①系統數據完全真實,系統所有數據的錄入有嚴格的審核流程。

    ②學生通過本系統,可以記錄自己在大學期間成長各個階段最真實的學習情況和收獲,不僅留下美好的回憶,還可以在就業應聘時,為自身能力和學習情況提供可靠依據,系統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效果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就業機會。

    ③企業通過本系統,不僅可以招聘信息,還可以通過高級搜索功能,尋找到適合本企業的員工,獲得最原始、真實的應聘者信息;同時,企業用戶還可以通過系統,驗證我校學生的學習信息,增加學生的誠信,降低企業招聘成本。

    ④家長通過本系統,可以實時了解子女在校學習情況,通過互動留言功能,可以對子女的學習進行鼓勵和督促,同時還可以與學校教師進行在線互動,系統提供了一個家長了解子女學習情況的窗口。

    ⑤教師通過本系統,可以更好的全方位把握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在線指導和答疑,同時還可以較便捷的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聯系。

    ⑥學校通過本系統,可以很好的對全校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統計,及時了解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率。

    1.2 系統功能介紹 系統開發的總體任務是實現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功能分析是在系統開發的總體任務基礎上完成的,經過需求調研和分析,本系統主要實現以下功能模塊。

    ①基本資料模塊。該模塊包括學生所有基本信息,例如學生姓名、出生年月、入學時間、聯系方式、監護人信息、照片等。基本信息分為“保密信息”和“可公開信息”,“保密信息”是為了保護學生個人隱私,將學生的一些敏感信息設置成保密狀態,這些信息不用于學生的個人主頁,只有學生本人和具有較高級別權限用戶(例如管理員和班主任)才能查看;“可公開信息”可用于學生個人主頁,包含如學生姓名、學號、個人簡介等非敏感信息,主要用于學生個人展示和只有普通權限的企業用戶核對學生基本信息,有些信息如QQ號碼、Email等,可由學生自由選擇是否公開。

    ②個人履歷模塊。個人履歷模塊是本系統的核心模塊,該模塊能夠在學生畢業時,自動生成學生求職簡歷。在畢業生應聘及企業招聘過程中,最關注的也是這個模塊內容的真實性,為確保該模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除“職業發展規劃”部分由學生自行編輯外,系統對該模塊的所有內容進行嚴格審核,審核人必須是相關教師,“成績信息”則由教務系統直接導入。

    ③教師模塊。系統為教師提供高級搜索、審核、與學生互動、與家長互動等功能。每一位教師都具有審核功能,該功能主要用于審核學生參與項目信息、獎勵信息、證書信息、技能專長等,可以把審核功能理解成“證明人”的功能,即以教師的身份證明學生該項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④家長模塊。大學生活中,家長是學生得以安心學習的最大保障,但家長了解學生大學學習生活的途徑非常少,該模塊可以較好的解決該問題,系統通過為每一位家長分配一個賬號,實現家長實時查看孩子在校學習情況;系統提供家長在線留言功能,鼓勵和督促孩子的學習,同時提供家長與教師互動功能,如果家長對孩子在校學習情況有疑問,可以在系統中給教師留言,與教師進行互動。

    ⑤企業模塊。企業在人才招聘過程中,存在較多困擾,例如經常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結果招聘的畢業生不符合企業要求,甚至存在簡歷造假或面試時夸大其辭的情況,其原因之一就是企業無法獲得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真實情況,本系統通過為企業提供最原始并且具有高可靠性的資料,為企業招聘提供輔助,節約企業的招聘成本。在學生信息的安全性上,系統將尊重每一位學生的隱私,對于學生個人敏感信息,企業用戶無法查看,大部分數據僅在學生授權的情況下才允許查詢。企業用戶必須在系統中進行注冊,并經過學校認證,與學校簽署保密協議后才能獲得相應權限。

    ⑥交互模塊。系統提供答疑室、聊天室、討論區等在線交流工具,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家長與教師之間、學生與企業之間可以進行在線交流、討論問題,以便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向同學、教師求助,從而避免學生在學習時,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促進學生學習熱情。

    2 系統實現

    2.1 系統開發工具分析 本系統采用Spring mvc+freemarker+mybatis的整合框架,使用java語言進行開發。Spring mvc框架易于同view框架實現無縫集成,它采用IOC也便于系統的測試。Spring mvc分離了控制器、模型對象、分派器,增加了系統的可維護性。Freemarker強大的模板引擎允許java servlet保持圖形設計與應用程序分離,編譯器速度快,讓輸出接近靜態頁面的速度,提高了系統的性能。Mybatis把sql語句與java代碼分離,方便了sql的調優,使用更靈活,降低系統的復雜性。

    2.2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本系統根據角色可以劃分成兩個大的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又可劃分為多個管理模塊。其中,本系統的子系統之間、模塊之間傳送的數據及其調用關系如圖1所示。

    2.3 系統實現結果 本系統目前已經開發完成,并從功能點以及系統的安全性、訪問控制、兼容性、用戶界面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系統能夠按照設計的要求運行,安全性和可用性均符合用戶的需求。系統實現部分效果如圖2-圖5所示。

    3 結論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學生成長的管理的網絡化解決方案,設計并實現了一套面向老師、學生、學生家庭以及校外的企業的大學生成長管理系統。系統投入使用后,能夠幫助學生持續記錄在校期間的經歷與成就,記錄每一個重要的學習歷程,包含考試登記、自傳、獲獎、課外活動成果、完成項目情況、工作經驗等重要記錄;系統提供電子履歷自動生成功能,能增強學生求職競爭力,讓學生贏在初入社會的第一步,同時也幫助家長和企業了解我校學生的成長情況,提出寶貴的意見,保證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梁小曉,韋崇崗.基于WEB的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0(12).

    [2]施式亮,念其鋒,張琳.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及信息系統開發[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0).

    [3]杜小剛,李舟軍.J2EE WEB開發框架體系結構[D].計算機科學,2006.12.

    第9篇: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景觀生態學 斑塊——廊道——基質 生態綠化格局

    Abstract: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 in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framework, all kinds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gree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ning and rational distributio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is to stud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scap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science. The face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problems that exis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analysis, landscape ecology to explore some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ts applic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city green ecological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Key words: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landscape ecologypatch-corridor-matrixEco-Green pattern

    中圖分類號: TU9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內涵

    1.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基本概念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在城市規劃用地范圍內,對城市中各類綠地和市域大環境綠化進行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實現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城市人居環境優化,城市休閑游憩和社會文化品質的提高,以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1.2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城市總體規劃的專項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指導城市開敞空間(open space)中各類綠地規劃、建設、管理的基本依據。[1]

    2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現存問題

    城市的綠地系統規劃因過多依賴經驗和強調感性思維,使規劃不同程度出現分析不客觀、針對性和系統性不強、地域特色缺乏、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問題,并導致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面臨巨大的挑戰。[2]

    2.1綠地系統規劃缺乏相關學科的理論指導

    城市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城市綠地同樣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影響城市綠地系統的因素很多,所以城市綠地系統的規劃布局所依賴的理論也是不勝枚舉。比如基于生態效應的綠地系統規劃,基于社會效應的綠地系統規劃,基于防震減災效應的綠地系統規劃等。由于規劃研究的范疇太廣,規劃師又不可能作到面面俱到,所以導致規劃不能挖掘各種理論的真正內涵,而變的缺乏相關的理論指導。筆者認為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主要應該以生態理論為依據進行布局。

    2.2綠地系統規劃科學性不足

    在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過程中,綠地系統規劃作為其專向規劃。其布局原則一般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方法。結合相關規范和標準,規劃人員多依賴經驗憑借規劃設計的直覺和本能,強調規劃設計的藝術性、技巧性和對形態的唯美追求。[3]而對規劃布局的科學性與邏輯性置之不理,造成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缺乏對理性的思考。

    2.3綠地系統規劃的可操作性差

    有些城市的綠地系統規劃缺乏現實性和可操作性。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一個專項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應當從宏觀層面確定城市綠地的總體布局,指導下一層級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綠地建設。但是目前,綠地系統規劃缺乏與下一層級綠地空間規劃的合理銜接。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控制性詳細規劃關于每一個地塊的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的確定主要依靠規劃師的經驗和感性認識,有些地段的綠化體系與綠地系統規劃所制定的目標格格不入。造成總規層面綠地系統規劃可操作性差的原因,并不能全歸因于控規對總規綠地系統規劃布局的置若罔聞,應該從總體規劃綠地系統的不合理布局中去尋找。

    3 以景觀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應用研究

    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觀的空間結構與形態特征對生物活動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科學。它以生態學的理論框架為依托,吸收現代地理學與系統科學之所長,研究景觀的結構(空間格局) 、功能(生態過程)和演化(空間動態) 。[4]

    景觀生態學以整個景觀為研究對象,強調空間異質性的維持與發展,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大區域生物種群的保護與管理,環境資源的經營管理,以及人類對景觀及其組分的影響。隨著景觀生態學的發展, 人們逐漸把研究的目光轉向城市, 從景觀生態學的角度, 對城市這一人類活動的中心進行研究。城市綠地景觀是人工與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觀之一, 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人類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手段。[5]利用景觀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對城市綠地系統進行規劃和布局,以生態學思維合理安排城市中各類綠地,將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過程中,以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3.1景觀生態整體性原理

    景觀是由各種景觀要素有機聯系的復雜系統,健康的景觀系統具有功能上的整體性和空間上的連續性,景觀生態學始終將研究對象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從整體上來協調人類與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資源,城市與區域發展等[3]。

    在新《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中,將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分成了兩個主要部分,即市(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和中心城區規劃。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主要是針對中心城區規劃而言的。中心城區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地區,包括規劃城市建設用地和近郊地區,其用地分為建設用地、農業用地、生態用地和其他用地[6]。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主要針對城市建設用地中的綠地、農業用地以及生態用地進行規劃和布局。從構建科學、合理、完整的城市綠地系統的角度看,綠地系統規劃只有在城鄉一體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完整的構架,建立廣義城市綠地——“大綠地”的空間結構。

    3.2景觀生態格局原理

    3.2.1“斑塊——廊道——基質”空間鑲嵌體理論

    斑塊(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質(matrix)是景觀生態學用來解釋景觀結構的基本模式,普遍適用于各類景觀,包括荒漠、森林、農田、草原、郊區和城市建成區等景觀[7]。任何一種景觀都可以高度概括為斑塊廊道和基質的空間鑲嵌體模式。這三種景觀要素的數量、大小、類型、形狀及在空間上的組合形式就構成了區域景觀整體格局和景觀空間結構。[3]

    3.2.2 最優景觀格局——“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

    “集中與分散相結合”(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是景觀生態學描述空間集聚與分散格局最優的景觀格局之一[8] ,它強調土地分類集聚,并在開發區和建成區內保留大小不同、分散相連的自然斑塊,同時沿主要的大型自然斑塊邊界分布一些人類活動的“飛地”(stepping stone),使斑塊相互滲透。“集聚間有離析”的景觀格局有許多生態優越性,同時又能滿足人類活動的需要。[9]

    佛曼(forman)將景觀生態屬性劃分為大型自然斑塊、粒度、風險擴散、基因多樣性、交錯帶、小型自然自然斑塊和廊道七種,主張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規劃格局。[8]大型斑塊用以涵養水源,維持關鍵物種的生存;粒度大小要求既有大斑塊又有小斑塊,滿足景觀整體和局部的異質性和多樣性;小型斑塊作為物種的臨時棲息地和避難所;廊道作為物種遷徙的主要通道。

    大集中小分散是城市景觀生態的典型格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就是城市綠地整體上集中在城市的有限范圍內,形成大集中的格局。同時在城市內部分散著各個大小不同的綠化空間,形成小分散的格局。[8]大斑塊和小斑塊通過自然和人工廊道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城市綠化生態網絡。

    3.2.3“景觀生態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

    景觀中有某種潛在的安全格局,被稱為生態安全格局(SP security patterns)不論景觀是均相的還是異相的, 景觀中的各點對某種生態的重要性都不是一樣的。其中有一些局部,點和空間關系對控制景觀水平生態過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些景觀局部, 點及空間聯系構成景觀生態安全格局。它們是現有的或是潛在的生態基礎設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以生物保護為例, 一個典型的安全格局包含以下幾個景觀組分[10]:

    (1)源(source) : 現存的鄉土物種棲息地, 他們是物種擴散和維持的元點。

    (2)緩沖區(buffer zone) : 環繞源的周邊地區, 是物種擴散的低阻力區。

    (3)源間聯接( inter source linkage) : 相鄰兩源之間最易聯系的低阻力通道。

    (4)輻射道( radiating routes) : 由源向景觀輻射的低阻力通道。

    (5)戰略點(strategic point) : 對溝通相鄰源之間聯系有關鍵意義的“踏腳石”( stepping stone)。

    3.3景觀尺度原理

    尺度是對所研究對象的一種限度,是對對象在不同層次上細節(分辨率)的一種反映,在不同的尺度上反映的細節的精度是不同的。在景觀生態過程中,小尺度表示研究較小的面積或較短的時間間隔,因而有較高的分辨率,但概括能力低,而大尺度研究較大的面積或較大的時間間隔,分辨率較低,但概括能力高。

    生態研究在空間尺度上分為幾個層次:小區尺度(plot scale)、斑塊尺度(patch scale)、景觀尺度、區域尺度(region scale)、大陸尺度(continent scale)以及全球尺度(global scale)。尺度的研究也因不同的研究內容和目的而定。

    從景觀單元角度來看,城市景觀要素是由斑塊、廊道、基質構成的。這些景觀結構要素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的尺度問題,具體表現為城市生態綠地的規模、城市公園綠地的尺度大小、生態綠化廊道的隔離性尺度等。而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的生態尺度主要是基于景觀尺度所研究的。

    3.4景觀連接度原理

    景觀連接度是對景觀空間結構單元之間連續性及生態過程,功能聯系的度量,是描述景觀中廊道或基質在空間上如何連接和延續的指標。景觀連接度大時,生物群落在景觀中遷徙覓食、交換、繁殖和生存較容易,相反生物運動阻力大,生存較困難。景觀連接度是一個抽象概念,而廊道是景觀連接度的一種表現形式,各個景觀要素是通過廊道所聯系。廊道是不同于兩側基質的狹長地帶,幾乎所有的景觀都被廊道分割的同時又被廊道所連接。廊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斑塊的連接度,也影響著斑塊間物種、營養物質和能量的交流。[3]綠色生態廊道對維持小生境(Ecotope 生物棲息地)的異質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為生物遷徙提供通道等多方面的效用明顯。廊道的規劃設計就是增加連接度。并且在生態廊道的規劃建設中,利用小型斑塊作為連接連接廊道的踏腳石。[8]

    3.5生物多樣性原理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生物中的多樣化和變異性以及物種生境的生態復雜性。生物多樣性與生物生境的復雜性有關,與物種生境的質量、人類的生存質量密切相關。根據景觀生態學原理:景觀異質性使稀有的內部種的多度減少,使邊緣種和要求兩個以上景觀要素的動物各自的多度增加,因此景觀的異質性可提高物種總體共存的潛在機會。[7]

    3.6景觀生態學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應用研究

    景觀生態學還有很多經典的原理,但與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應用關系不大,這里不在贅述。通過對以上理論的分析與研究,筆者得出綠地系統規劃的幾點思考:

    (1)建立城鄉一體的綠地系統,將鄉村的農田、牧場、山林、水體等通過生態廊道引入到城市內部的綠化空間。將城鄉綠地統籌考慮,形成保存完整、滲透充分的城鄉生態綠化格局。

    (2)在城市原有的綠地格局的基礎上,確定幾個大型的核心綠地斑塊(開敞空間),這幾個大型的斑塊最好布置在接近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

    (3)在核心綠地的建立一圈環繞著它的緩沖帶,該緩沖帶的綠化率應該低于核心區的。并且通過小型的綠化廊道將這幾個核心綠地空間的緩沖區連接起來,以形成城市中心區的綠色生態網絡。

    (4)如果城市有河流、鐵路、高壓走廊等線形空間存在,應結合現狀條件,在其兩側設立一定寬度(至少30米)的綠色生態廊道。并且結合城市的用地條件,在廊道經過處,布置一些小型的綠色斑塊。

    (5)依據分散布置的原則,結合城市規模大小,在城市中分散布置一些小型的綠色空間(比如小型公園,小游園)以增加城市景觀的異質性。

    (6)通過城市道路綠化將分散的小型綠色斑塊聯系起來,將其與城市中心區的綠色生態網絡相連接,形成城市整體生態網絡。

    (7)將城市整體生態網絡通過大型綠色生態廊道引入到鄉村生態系統中,形成城鄉一體的生態綠化格局。

    (8)建設城市大中型綠地,充分借鑒當地自然景觀特點,創建各種景觀類型使其在城市綠地中出現。并結合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建設歷史文化性綠地,民俗綠地等各具特色城市綠化體系。[11]

    參考文獻

    [1] 鄒德慈.城市規劃導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 劉小釗 陳滄杰 丁紀江 劉茂松.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性思維導向探析——以江陰為例 [J]. 江蘇城市規劃, 2007 (05)

    [3] 王云才.景觀生態規劃原理[M]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4] 肖篤寧 高峻 石鐵矛. 景觀生態學在城市規劃和管理中的應用[J]. 地球科學進展,2007(05)

    [5] 周廷剛 郭達志. 基于GIS 的城市綠地景觀空間結構研究[J]. 生態學報,2003(05)

    [6] 陳鋒.科學發展觀與城市規劃[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7]Forman R T T, GodronM. Land scape Ecology[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86.

    [8]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5.

    [9]McHarg I L.Design With Nature[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6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成人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成人观看网站a|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69|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成人免费看黄20分钟|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