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學實習生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品管圈;高危藥品;管理
[中圖分類號] R9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8(c)-0165-03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最早于1950年由Deming教授提及,后來由日本的石川博士深入研究,最終形成一套以部門為中心的品質管理方法[1],最早運用到企業當中,給企業的管理以及利潤的提升帶來很大的幫助,其主要通過計劃、實施、確認以及處置4個過程來實現質量改善的目的[2],QCC活動最近幾年在我國醫院管理中有報道,且多見于醫院的藥物管理方面,醫院藥劑科在藥品的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藥品差錯可能發生在藥品流通的各個環節中,如藥物的采購、處方開具、調劑、使用以及監測等方面,高危藥品的管理更是如此,高危藥品的有效管理是衡量醫院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為提高本院高危藥品的管理水平,本藥劑科在2012年9月經過相關的培訓學習,開展高危藥品的QCC管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9月1日我院靜脈配置中心開始施行QCC活動,由科主任擔任圈長,科副主任擔任指導員,下轄靜脈配置中心全體成員,共計12名,其中,男5名,女7名,平均年齡35歲,碩士1名,本科5名,大專4名,中專2名,平均工作年齡20年;高級職稱3名,中級職5名,初級職稱4名,本次QCC的主題活動由2012年9月正式開始,歷時6個月至2013年3月。
1.2 方法
1.2.1 確定主題
所有圈員充分參與,展開積級思考,對高危藥品的管理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發散思維,用較為簡潔的語言進行高度概括,將所有收集到的問題進行羅列,由圈長開會進行討論,對所有問題進行評分。①可行性,1分:不可行;2分:較為可行;3分:可行。②迫切性按照時間來進行區分,1分:半年后再說;2分:下次解決;3分:盡快解決。③圈能力則按照問題解決的外界支持評分,1分:需要多個部門配合;2分:需要一個部門配合;3分:自行解決。④總分=可行性得分+迫切性得分+圈能力得分。所羅列問題的得分情況見表1。將本次的QCC活動的主題設定為降低高危藥品的內差數,進一步確定“每周內差數”作為衡量指標,主要內容有品種錯誤、數量錯誤、醫囑錯誤、標簽錯誤、加藥錯誤等。
1.2.2 活動方法
本次活動計劃在6個月內完成,所有圈員根據所選定的主題,各自擬定一份計劃,交予圈長,計劃的擬定按以下原則:設定目標、分析現狀、提出方案、落實施行、長久保持,圈長依據圈員的計劃開會進行討論,將上述內容進行確定并制作成標準文案,設計表格,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單項每日評定,由圈長每日進行檢查,并對所選項目進行評分。
1.2.2.1目標的設定 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現況值是目前統計的內差總數109件/周。改善重點是現況把握中品種錯誤和數量錯誤所占的比例,依據二八原則進行確定,即改善重點是80%,圈能力則根據主題選定中圈員對圈的評價所得出,計算公式為2.4/3=80%。將各個數據代入計算公式,得目標值為39件/周,即每周所出現的品種錯誤和數量錯誤的量控制在39件以下。
1.2.2.2現狀的分析 主要從人、事、物三方面進行分析,對其中的改善重點因素進行分析,人為因素包括藥師未及時熟悉新藥,藥師開小差,新同事或實習生帶教工作未到位,同時處理多件事務,藥師未及時發現廠家更換包裝;事物因素包括工作量大,沒有精力認真核對藥品;藥品因素包括藥品名稱相似,同一藥品不同規格或劑型,藥品外包裝相似。
1.2.2.3提出對策 對策的實施主要針對上述分析的關于人、事、物三方面的原因,經過圈員的集思廣益,對其中可能進行改變的每一條項目進行分析并擬定對策,主要通過以下方面實現。①貼醒目標簽:做到“四查十對”,對于藥品名稱相近,同一通用名具有不同劑型、規格進行整理,在相似的藥品前進行特別標注,防止混淆。②建立藥品的展示柜:主要向圈員展示一些容易混淆,包裝相近,新藥展示等內容。③粘貼溫馨提示語:在藥師工作場所較為醒目的地方粘貼醒目的標示語言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時刻提醒藥師細心工作。④新人手冊:新人進入部門以后對其進行培訓,加強對新人的帶教和指導,手冊可作為科室內部考核以及培訓的教材,促使新人更快更好的適應工作。⑤執行:一個優秀的工作計劃離不開堅強的執行力[3],圈長負責對列出的行動事項進行檢查工作,圈長與輔導員參與檢查,負責對圈員的培訓和指導;圈長和指導員每天對所列出的計劃事項進行下班檢查,重點為藥品的標識,備用藥品的質量、標簽和存放條件,圈員每天對備用藥品的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圈員,并督促進行改正,同時每個月圈長和指導員對高危藥品進行全面的檢查,在圈會上總結每個月的工作進展,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整改意見,落實執行。⑥落實保持:在進行QCC的管理工作中,積極地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并整改,對于取得良好效果的操作或經驗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制作出標準文件[4],已達到整體提高、長久保持的目的。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由Excel 2003錄入,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采取單樣本t檢驗,以P
2 結果
在高危藥品的管理過程當中數量錯誤和標簽錯誤是較為常見的,在總的內差數目中的比例為50%左右,在進行QCC活動后,高危藥品的內差情況得到持續改善,高危藥品的內差數從實施前的每月446次下降至6個月后的每月161次(t=6.735,P
3 討論
高危藥品管理的特點是出現差錯較難發現,而一旦發生差錯則后果十分嚴重,由于高危藥品的特殊性[5],在高危藥品的存放、領取、發放、空瓶回收等任一環節發生疏忽錯漏都有可能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嚴格管理靜脈配置中心的高危藥品,使每一個環節均能規范化操作,是靜脈配置中心高危藥品合理安全使用的保障,高危藥品的使用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工作[6]。
QCC是通過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從而加強員工對所存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能力來增強對高危藥品的管理工作[7]。QCC提供的管理方法使每一個成員都真正地參與其中,并且盡可能地發掘自身潛能,為工作質量的提高獻計獻策,增加了員工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提高了工作的準確率以及效率。針對QCC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執行以及長期保持較難的問題,筆者希望通過互相監督以及定時檢查得到解決,這樣也可使得圈內員工的合作程度得到加強[8]。通過良好的組織領導,加強圈員的全員參與。
QCC初期通過號召所有圈員對高危藥品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挖掘,進而逐步確定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圈員投票的方式選出QCC管理的主題,設定好需要完成的目標,全體成員思考達成該目標所需要采取的方式,并堅決執行,在圈員內部施行互相監督和改進,提高圈員的全體工作熱情和積極程度,由圈長和指導員定時進行檢查,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和跟蹤,并切實地提出解決方案,最后通過全體圈員的努力保持明顯的改進高危藥品的內差情況。另一方面全體圈員所作出的改變可以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操作指導書,對于后續人員的的培訓指導工作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且一定程度上增加圈員內部的成就感以及凝聚力,給圈員的關系注入劑,使得內部關系更加親密和融洽,更有利于后續工作的展開[9]。本次研究也表明,通過全體圈員的努力改進,高危藥品的內差數量在QCC活動后發生明顯下降,完成了QCC活動的設定目標,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虞宙,.借鑒品管圈管理模式探討住院藥房的管理[J].上海醫藥,2011,32(6):294.
[2] 徐海波,張青蓮,鄒小愛.品管圈在門診藥房內差管理中的應用[J].海峽藥學,2012,24(2):269-270.
[3] 方桂珍.在護理人員中推行品管圈活動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8, 22(4):1103-1104.
[4] 張健,陸曉彤,卜書紅,等.建立績效管理平臺,提高人力資源效率[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8,8(1):1-4.
[5] 曾明輝,陳瑤.醫療機構品和一類管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6):113-115.
[6] 張一,李盈,徐飛龍,等.提高門診藥房管理品質[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17(6):14-16.
[7] 王臨潤,張國兵,等.品管圈在醫院藥劑科質量管理持續改善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0,21(17):3491-3493.
[8] 盧芳燕,江南,趙銳祎.推行護理品管圈活動的困難因素調查及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1,10(8):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