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計劃范文

    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計劃

    第1篇: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計劃范文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鄉土地理;地理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2-0231-02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發,反映地理科學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課程。引導學生關注全球問題以及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可見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至關重要。

    一、基于生活化地理教學含義

    基于生活化地理教學則是指在地理課堂上,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生活背景提取其生活經歷,結合實際闡述地理知識,將地理問題生活化,體現“地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為生活服務”的思想,以地理的視野去觀察世界,理解世界。生活化地理教學的理論基礎:教育學理論基礎: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蘇霍姆林斯基的“和諧教育思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心理學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地理教學理論基礎:《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

    二、調查內容和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記錄和文獻考察為輔。問卷在結構上分為四部分共計16道題。

    三、調查過程與結果

    錦州市共有5所公立高中,有83位地理教師,總體樣本的選擇考慮各高中的差異,采用整群抽樣法,從各個高中的中抽取15名地理教師,共75名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2016年1月至5月期間,通過紙質問卷與網絡問卷的形式,共發放了75份針對老師的調查問卷份,回收75份,回收率100%為,經篩選,剔除無效問卷1份,有效份回收率為98.6%。對問卷結果采用數理統計的方法,主要應用頻次分析與百分制來進行分析處理。調查對象基本包括了各個學校的地理教師,具有代表性,調查是真實、有效、可靠的,基本上能夠反映錦州高中生活化地理教學總體現狀。調查情況如下

    1.教師素質情況。教師素質主要從學歷、專業、職稱、任教年齡四個方面進行調查;在學歷上,有56.76%的老師為本科,32.43%的老師為碩士;在專業領域上,有63.51%的老師為地理相關專業,而36.49%的老師專業與地理無關;在職稱方面,初級教師占13.51。中級教師占67.57%,高級教師占16.22%,其他職稱的教師占2.7%;在任教年齡方面,14.86%任教年齡為2年以下,21.62%任教年齡在3―5年,44.59%任教年齡在6―10年,18.92%任教年齡10年以上。通過調查問卷反映出:錦州地區的高中地理教師學歷、專業領域、職稱、教齡等專業素質普遍不高。

    2.教師行為情況。針對教師行為情況主要從生活化地理教學態度、生活化地理教學準備、生活化地理教學過程三大方面準備。在生活化地理教學態度方面,對地理的新課改了解但不熟悉占74.32%,聽過不太了解占5.41%。認為教學中地理生活化不是很重要占47.3%,認為比較重要的占40.54%,非常重要占12.16%。教師們對生活中遇到地理問題的態度非常關心的占44.59%,一般的占52.7%,不關心的占2.7%。在總結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識的態度方面,經常總結占16.22%,一般占35.14%,偶爾占36.49%,極少或從未占12.16%;在生活化地理教學準備方面,教學中使用的素材常來源于教材的占74.32%,來源教學參考書的占20.27%,來源日常生活僅僅占5.41%。地理課堂中經常更新例子的情況,經常聯系且經常更新的占8.11%,經常聯系但不更新的占21.62%,偶爾聯系且會更新的占63.51%,偶爾聯系不更新的占6.76%;在生活化地理教學方面,教師導入新課的方式,44.59%復舊課導入,33.78%以教材情景導入,21.62%列舉生活實例導入,有59.46%的引入新課時進行生活化教學,14.86%講授新課時,6.76%例題講解,14.86%課外作業。教師們對課外實習活動的態度,10.81%認為很有必要,14.86%認為有必要,74.32%認為沒必要。通過調查問卷反應如下問題:(1)錦州高中地理教師對生活化地理教學不重視;(2)教學案例來源狹隘;(3)教學內容守舊,與生活有所脫節;(4)生活化教學形式單一,不能貫穿始終;(5)少有實踐活動,教師不夠重視。

    3.教學環境情況。老師們對學校能否提供網絡機房和與地理相關的圖書資料的態度,40.54%的能,但數量較少,59.46%不能。通過調查問卷反應出:學校方面應完善地理教學環境,開發更多的地理課程資源。

    4.教學建議情況。教師們認為阻礙地理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最終因素圍繞在地理課時少、現行高考體制、教師的教學觀、領導的辦學觀、自身素質和能力不足、教學設施六個方面。對于教學生活化教師們認為急需要提高的是相關理論知識、教學設備、課堂教學能力,應需提高現代教育教學手段、教育評價制度。通過調查問卷反應出如下問題:(1)地理課時安排緊張;(2)教學評價機制亟需改進;(3)相關培訓講座應該有所增加

    四、相應的對策

    1.加強教師生活化教學意識,開展相關培訓。從結果來看,大部分的高中地理教師對地理教學生活化并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他們雖有意識去增強課堂的實踐性、特色性,但是由于所能參考有實踐意義的理論稀少、沒有接受的相關培訓導致課堂效果不理想。因此,教育主管部T還需要大開展相關培訓的力度,保證培訓能夠提高教師相關理論知識。另外,學校也應多鼓勵地理教師參加相關培訓,提供本校教師與校外專家學者之間交流的機會,聘請專家學者到學校進行有關生活化教學的講座或報告。

    2.利用地理課程資源共享平臺,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針對課堂案例陳舊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搜集共享資源,如此不僅可以節省教師備課的時間,而且極大促進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在整理教學資源供本學科教師共享的過程中,也是老師對知識進行內化重組的過程,從而體現出了教師教學的創新能力。就目前而言,學校方面可以嘗試建立課程資源的共享機制,社會方面也應建立地理教育教學資源庫,便于資源利用者獲取和集成地理信息。

    3.合理使用鄉土地理資源,開發地理課程資源。鄉土是知識之本、創造之源。家鄉的地形、土壤、河流、氣候、風俗民情、歷史沿革都可以納入地理學習的大課堂。鄉土地理更貼近學生生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切身地感受到地理概念,學習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4.固定生活化教學模式。通過逐步地探索完善達成教學目標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過程生活化、實踐活動生活化、教學評價生活化,最終形成完整且系統的生活化地理教學模式。地理教師根據此作為依據進行教學活動,檢驗教學成果。

    五、結語

    1.高中地理教師專業素質有待提升,部分教師缺乏對生活化地理教學的重視,對相關理論不熟悉,模糊了解《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勢必會造成對教學目標的模糊認識或曲解教材編寫者的意圖,從而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知識的理論性忽視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地理教師的課程資源觀落后;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比較單調,沒有充分地開發利用;學校官方支持力度不夠,大多數的教師安排課時少,工作壓力大。因此有關部門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寬松地理課時,并且在生活化教學方面有針對性的培訓政策。

    參考文獻:

    [1]安桂清.論學情分析與教學過程的整合[J].當代教育科學,2013,(22):40-42.

    第2篇: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計劃范文

    關鍵詞:能力遞進;中高職銜接;會計電算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4-0184-02

    構建現代職教體系,搭建中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有機銜接的立交橋,需要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創新課程體系和教材。會計電算化專業中職和高職學生都必須掌握會計電算化等職業技能,均開設了會計電算化課程,造成課程設置重復、教學內容重復,從而降低學生學習興趣。

    衡陽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承擔了湖南省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任務,為此組建了中職、高職學校老師及企業專家三方組成的專業教學標準開發團隊,通過對湖南省內25所中職、15所高職、2所本科、30家企業畢業生就業、專業教學計劃、人才需求狀況進行調研,本文分析中職、高職學校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現狀,探討中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銜接及教材建設思路。

    一、中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銜接的現狀

    1.中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銜接存在的突出問題。會計類專業由于辦學成本低,會計人才社會需求旺盛,各職業院校基本上均開設了此類專業。《會計電算化》作為會計電算化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在中職、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均安排了較多課時。且在編制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標準和選用教材時,中職、高職是各自為政,沒有進行有效溝通,造成中職、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重復,沒有體現能力遞進和有效銜接。中職對口學生認為高職講授的內容中職已學,內容重復,學習興趣不濃;而高職老師則認為中職對口學生在中職掌握的會計電算化技能似懂非懂,加大了教學難度。

    2.中高職課程教學銜接不暢的原因。(1)沒有制定統一的中職、高職專業和課程教學標準。當前中、高職教育體制仍不完善,缺乏完整的政策、法規體系,教育行政部門沒有制定適應中職、高職各專業教學標準及相應課程標準,對于中職、高職教學缺乏全盤規劃,僅僅靠中職學校或高職院校自身進行教學改革還遠遠不能達到中高職銜接的目標。可喜的是,湖南省2013年8月已組織制定會計等25個中職專業教學標準、主干課程教學標準及技能考核標準,但高職相應專業目前僅在國家層面制定專業教學標準,從內容看停留在宏觀層次。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從國家宏觀層面的要求,具體制定各專業中職和高職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技能考核標準等教學指導方案。(2)大部分高職院校未能針對中職對口生單獨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目前,各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大部分的生源是普通高中的學生,少量的是中職對口升學學生。從省內調研情況來看,除衡陽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少數幾個老牌的財經商貿類高職院外,其他高職院均是普通高中、職業中專招收學生混合編班,未單獨編制中職對口學生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由于職高學生在班級人數中不多,高職院校在制定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標準和授課計劃時往往以普高學生為出發點,對接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電算化科目考核標準,零起點設置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這一點是造成中、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重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銜接的思路

    1.準確定位中、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教育部和人才需求定位,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中職主要培養一線經驗型技能型人才,其職業核心能力包括:會計電算化專業職業認知、收銀業務、登賬、簡單經濟業務的核算(手工、電算兩種手段)等;高職主要培養一線策略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其職業核心能力主要是對經濟業務職業判斷能力、復雜經濟業務核算、成本計算與分析、稅費計算與申報、財務預算與決策、財務報表分析等。在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中,中職著重在于培養學生專業基礎、點鈔、制單登賬、電算操作等專業技能;而高職著重于拓寬專業知識面、加強業務技能訓練、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強調“一技之長+綜合素質”,從而實現中、高職在培養目標上的銜接。

    2.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開發會計電算化課程是重點。會計電算化課程的開發應對接會計職業崗位(群)的實際需要和具體要求,根據中職、高職學生就業崗位的不同而確定人才培養規格,以會計工作過程為主線,重新整合會計電算化課程在中、高職的教學內容,整體設計、統籌安排。中職主要側重于賬務處理系統、薪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UFO報表系統,以適用于小型企業的用友T3財務軟件應用開發教學模塊。高職側重于財務業務一體化綜合運用,在賬務處理各系統的基礎上,增加應收、應付、購銷存系統,以適用于中小型企業的用友U8財務軟件開發教學模塊。

    3.基于能力遞進、直線式與螺旋式相結合銜接中高職教學內容。依據中高職人才培養規格,以能力遞進為主線,采用直線式銜接與螺旋式銜接相結合的方式銜接中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內容。直線式是指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在中職到高職階段不重復,在邏輯上形成一條前后聯系的直線;螺旋式是指會計電算化課程的部分內容中、高職重復出現,但職業認知廣度逐漸擴大和深度逐漸加深。直接式銜接可以避免教學內容重復;螺旋式銜接則順應學生認知特點,符合學生學習規律。

    三、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中高職銜接的實施方案

    1.會計職業崗位群調研。依據調查情況,各個行業、企業對不同層次會計人員的技能要求是不同的,會計主要職業崗位群歸納為收銀員、出納員、會計員和會計主管四大崗位。基層會計人才注重基礎技能的操作,中高層會計人才更注重財務預算、內部控制、財務分析和會計管理能力以及稅務籌劃能力。

    中職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確定為收銀員、出納員、會計員,從事基礎核算等基礎崗位,其技能要求相對簡單,強調理論夠用,會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并兼做文員,側重于基本技能和專業單項技能,專業單項技能包括運用手工和電算兩種手段進行原始憑證填制與審核、記賬憑證填制與審核、編制科目匯總表、登記賬簿和編制財務報表等。

    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確定初級會計師,充分勝任會計職業各崗位能力的人才,強調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側重于拓寬知識面和會計職業崗位系統技能訓練必需的技能包括會計具體崗位技能(如出納、會計、主辦會計、成本核算、辦稅員、助理審計、信息化管理、理財)等。

    2.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中高職銜接設想。中職畢業生就業崗位主要為中小公司的收銀員、出納員、基層會計核算員等,其職業能力要求是具有相應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基礎實務操作能力;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崗位為工商業、服務業、事業單位等各個行業的出納、一般會計崗位、稅務會計,有了一定經驗后可能成為企業的會計主管。其職業能力要求是:具備較強的會計核算能力和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分析、處理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較高等。

    根據中、高職畢業生不同的培養規格和就業去向,對中高職關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的銜接設想如下:中職以用友T3財務軟件應用為主,對接會計從業資格證職業認證標準;高職以用友U8財務軟件應用為主,對接用友ERP信息化工程師職業認證標準。

    四、開發中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材是關鍵

    實現中高職銜接僅僅依中職、高職院校的自發行動,無法真正實現,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組織由企業行業專家、職業教育專家、中職教師、高職教師等參加的課題組,全盤謀劃、整體設計,明確中職、高職人才培養規格,把課程在中職的教學內容和高職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劃分若干個教學模塊,以此制定《會計電算化》課程中職、高職教學標準。

    在此基礎上,以螺旋遞進型的方式開發《會計電算化》中高職銜接的教材,中職可以相對簡單,以小型或微型企業使用的用友T3財務軟件為載體編寫,著重點在賬務處理系統、UFO會計報表、薪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的使用;高職則貼近中小型企業實際工作中以用友U872財務軟件為載體,著眼財務業務一體化,增加購銷存模塊,相應拓展知識面和能力訓練。此類課程像彈簧一樣,每個層面上都有完整的概念和全面的訓練,但難度、復雜程度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建輝.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統籌與銜接的基本模式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3,(11).

    第3篇: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計劃范文

    關鍵詞中學地理 人文精神 滲透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4 文獻標識碼:A

    Geography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Penetr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XIE Baoqiang

    (Educational School,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train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human spirit as the core,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intelligence, character, emotional, physical and other aspects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refore, students explore the human spirit into training, literacy background of the student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scientific humanism, the formation of healthy personality has a positive real value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Geography of high school; humanism; penetration; training

    1 中學地理人文教育精神教育的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地理教學及學生學習方式改革勢在必行。目前我國中學教學大都以高考為指揮棒,以單純追求升學率為目標,中學課程教學大都以傳授知識為主要出發點,而忽視對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考慮。中學地理教育過程中卻存在著只強調科學規律的客觀物質性和技術應用,忽視人文精神熏陶的種種弊端。比如,教學過程中較少向學生全面介紹科學的社會影響,特別是較少注意引導學生把科學的應用與道德倫理等因素結合起來思考問題;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夯實知識點”成了一些教師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甚至出現了“只見物不見人”的極端傾向,培養出來的學生,染上了明顯的趨利性和工具性色彩。

    2 中學地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優勢

    地理學科是一門比較獨特的學科,其兼有文科和理科雙重性質。同時,高中地理知識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大部分。地理學科中的自然地理(理科知識)和人文地理(文科知識)相互支撐。中學地理學科中自然地理內容是人文地理的基礎,而人文地理又是自然地理知識的歸宿和落腳點,由于地理學科相比其他學科的雙重學科的性質,更有利于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人文啟迪,這樣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更有利于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滲透培養。其次,中學地理教學的主要內容,涉及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人口、能源、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問題還有經濟、文化等,這些知識都能改變學生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價值取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正確處理這些問題既是中學地理教學的任務,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方面。

    3 中學地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培養的策略

    3.1 準確把握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的《地理課程標準解讀》規定:“地理課程目標設計在于關注學生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發展。人文求善,關注人的精神世界,給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精神,讓人有社會責任感和良知。進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將成為地理課程目標設計的重要價值取向。

    因此,面對新的新課程理念,我們教師應該在對新課程標準的明確下,在對課程資源的選擇與處理要把握好,加強地理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滲透培養以達到培養提高學生人文意識的目標。

    3.2 于課堂教學中有機滲透

    地理課堂教學中滲透是實施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為更好實施人文教育,中學地理教師應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將人文教育納入地理學科教學計劃中,積極發掘學科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內容,于課堂教學中有機滲透環境教育,力求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使學生在獲得學科知識的同時受到人文教育,促進學生人文素質乃至整體素質的提高。

    比如講到《板塊構造學說》時,教師可以補充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并向學生講述了魏格納傳奇的一生,學生無不為魏格納執著求索真理的科學精神所震撼、所激勵。在講《宇宙中的地球》時,可以給學生提到布魯諾,為了堅持“日心說”,在羅馬監獄被關押八年,遭到宗教裁判所最嚴厲的審判,并被判處火刑。在臨死前,只要親吻升到他唇邊的十字架,便可得救。但是他以他的生命捍衛了科學的真理,同時也體現了他人生的最高價值,這些都是對學生人文教育的素材。在講述《城市化》時,可以給學生演示一些關于國外環境特別優美的城市景觀的照片,學生只要看到那么優美的生態環境――清新的空氣,湛藍的天空,整潔的地面,高大的行道樹上掛著鳥巢,鳥兒也在路上悠閑地散步――所驚嘆,不敢相信城市也可以這個樣子的,油然而生對建設美好的城市的憧憬。

    3.3 于課外活動中巧妙拓展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只有在活動中,學生所學的地理知識才能真正內化為自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轉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比如關于學生愛護環境、倡導人與自然平等相處等意識的培養,在中學比較可行的方式有“組織學生參與環境保護公益活動”。學生最樂意接受的環境教育方式是電視報刊,因而,學校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親身體驗、親身實踐中受到環境教育,實現環境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有機結合。

    3.4 充分發揮教師身先示范的人格魅力

    學生知識的接受都是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而來,因此,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滲透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就必須重視教師的示范作用。一方面,中學地理課本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內容有待于教師的引入,并融合與教師的言談舉止才能達到對學生的影響,人文精神方面的滲透培養不能光靠簡單的說教,更重要在于通過教師身先示范的榜樣作用才能讓學生有所感悟和體驗。另一方面,學生對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改變都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通過感情的交融,通過教師的人格感染力量才能得以實現。

    3.5 開展鄉土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人文精神

    鄉土地理,指省區以下較小地區的綜合地理。內容包括本鄉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聯系,各種自然資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當地的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名勝古跡、人民生活情況等。

    鄉土地理作為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目的正如課程標準中所指出的:“幫助學生認識學校所在地區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增強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中學鄉土地理教學活動的實施,要求學生走出課堂,到學校周圍的村莊、工廠進行調查走訪等活動。再輔助與教師之前搜集的對該事物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學生對它的理解和認識遠遠要比在課堂中的簡單的講解更加深刻。另外通過學生對周圍家鄉的觀察,都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最后從情感上升到責任感:將來要建設好家鄉,為家鄉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這都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契機。

    參考文獻

    [1]袁孝亭.對我國中學地理教育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的認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9.3.

    [2]中華人民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計劃范文

    教師教學年度計劃   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不斷提高教育理論和學術水平,增強知識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從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特制定個人研修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一、提升師德修養

      認真學習優秀教師愛崗敬業的先進事跡,比照自身不足之處,多反思,多思考,多實踐,努力將自己塑造成為業務精湛、家長信任、學生愛戴的優秀教師。并勇于探索,為人師表,嚴于律己,積極承擔學校分配的各項教學科研任務,以著名特級教師為榜樣,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骨干教師。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平時多研讀一些有關自己學科的最新前沿資料,注意收集,注意積累,積極做好課題研究,早日成為一名貫徹二期課改精神的排頭兵。

      二、教育教學

      不斷提高自己的組織工作能力,起好帶頭作用。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加強和結對教師的交流與切磋,上好校示范課和專題講座,積極地為學校的建設出謀劃策。

      今年研修的預期目標及現狀:

      1、經過數年一線工作的打磨與不斷探究,本人已經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與經驗,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充電。在這期間,我深深感覺到自身能力及學識上的欠缺,雖然能夠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學習,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時代在飛速的發展,在這兩年來,我雖然積極探索,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但是自己也感到再不大充電,有可能被時代所淘汰。因此,非常有必要認真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懷著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研修.。

      2、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對世界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思想還是不夠敏銳。我有縣級立項的課題,也有被送到參加市里選拔的課題,但是這些課題都有著比較共同的缺陷,就是觀念還不夠新穎,還有就是實際操練的不夠,這和自己平時閱讀教育雜志,專業理論不多是有關系的。

      3、作為一名市級骨干教師,其本身應該具備的骨干輻射能力還不強。因此,還必須有計劃地讓自己真正成為有課改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骨干教師,爭取成為縣教育教研和科研優秀人才。

      近期應該完成研修計劃的具體措施如下:

      1、一學年研讀和教育有關的書籍不少于兩本,并且寫好讀后感。

      2、積極參加市、縣、鎮、校的各種公開示范方面的教育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自的教學水平。

      3、和組內的教師結成對子,認真聽好課,互相取長補短。

      4、積極參加市縣組織的骨干教師培訓活動。

      5、參加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活動,力爭取得好成績。

      三、形成獨特教法,撰寫經驗文章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嘗試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對每節課進行反思,爭取每學期都能有1至兩篇質量較高的反思和教學設計。同時,還要堅持每天都有點滴收獲,每年都能寫出1至兩篇有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并一如既往地準時參加校內外教科研培訓活動,提升教學研究能力。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爭取開展的縣級立項課題順利結題。

      總之,本人將力爭在此次在師資培養方面做最大努力,珍惜并利用這次機遇,奮發努力,在教育教學這片熱土上,播撒自己的智慧與汗水,通過網絡載體,充分利用好師訓平臺,積極參與教學交流,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在各級層面盡力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為創建威遠教育品牌盡心盡力。

      并非每個教師都擁有這樣好的培訓機會,既然成為市級骨干教師群體中的一員,我一定會抓住這次骨干教師培訓的契機,在導師的指導下,同行老師們的幫助下,努力提高專業素養,充分發揮骨干教師作用,走一條教師成長、成功、成才之路。努力使自己成長為擁用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名副其實的教師。

    教師教學年度計劃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提升,對教師的理論素養、專業素質及教育教學觀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就應該能夠做到主動學習、成為新型的專業化教師,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一定要做到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于是,我針對自己的特點制定了個人本年度的專業發展規劃:

      1、學高為范,育人先律己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對學生的直接影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引導學生樹立各種正確的觀念。吸取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了解現代教育教學的新理念。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盡量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促進個人專業發展,確立教學新理念

      經過這學期的教學實踐,我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平時積極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研究活動。而且自學并總結了專業化筆記;在全校組織的鋼筆字書法大賽中,獲得了較好的名次。在專業教學課題探究中,題目是《研究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在課堂實施中,我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充滿濃濃興趣的課堂環境。允許學生犯錯誤,使學生在不斷的錯誤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多給學生一些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后的教學工作中還需不斷地改變策略,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學習和發展的內容和途徑是全方位的。

      今天是一個開放的信息社會,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還包括社會考察、網絡學習、課題研究。觀摩外校的學習,學術討論、實踐行動研究等。此外,學習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教材和教學法,而應該是更廣泛的知識領域。要讓自己真正做到“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能力”

      本學期,我擔任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我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去愛我的學生。孩子的心是純潔的,她們能體會到你給予他們真誠、嚴格的愛。

      厚愛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動人: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我在學生面前不敢有絲毫虛偽與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中差生,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們,高興地接受他們,因此促進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

      其次,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注重研究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并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小學數學教學大綱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學科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于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范,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

    教師教學年度計劃   一、教學指導思想

      高中一年級地理教學應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為依據,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地理》(必修)上冊為教學內容,并參考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研中心編發的高一地理會考說明、《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進行教學活動和課時安排。

      高一地理教學要以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主要為自然地理知識,應從認識人類生存環境的角度出發組織教學,加強綜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教學過程中要明確上冊教材所突出的三個方面,即自然環境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自然資源變化和自然災害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一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從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著眼,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關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夠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作出獨立的判斷和適當的評價。

      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于學生觀察和理解與人類發展有關的地理環境變化,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要求

      1.教師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中的內容與要求,深入鉆研教材,注意教材中內容的變化和結構的調整。加快教學觀念的轉變。

      2.在教學中要體現教育改革對當今教學的要求,即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3.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學習、調查及運用圖表和數據進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訓練和培養良好的地理學習方法。

      4.在本學期的教學活動中,至少應有一次課堂教學活動是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體現。正確處理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的關系,明確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以及該學習方式對當前教育改革的作用。要重視研究性學習的學習過程對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所起的重要作用。關于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選擇,可參照大綱中所選定的課題,也可以自定課題,但一定要結合實際,題目不宜過大,以便于實際操作。注意及時總結,積累文字、圖片和音像資料。

      5.在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進行章節過關的檢測。

      6.教材中的圖和圖下小字以及活動部分的內容均作為課文正文處理,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組織安排好教學。

      7.閱讀材料和自學園地作為擴展視野,輔助教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看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视频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蜜桃97爱成人| a级成人高清毛片|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