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詩的起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詩歌;民俗;元宵節
元夕之夜,燈火通明,據《史記?封禪書》所述,元宵節起源于漢武帝祭祀“太一”神, 在正月十五日,從黃昏開始即在宮廷中通宵達旦燃放燈火,用盛大的燈火來表示對神靈的虔誠。也有觀點認為此節源于東漢時,因印度佛法傳入,視這一天為上元天官賜福的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這一天夜晚在宮廷和寺廟里“燃燈表佛”。也有學者考證,“燈俗”作為正月十五這一節日的重要特征是在隋唐之際才出現,《資治通鑒》記隋煬帝大業六年正月十五夜,“自昏達旦,燈火光燭天地”①。自此正月十五夜張燈結彩燃放燈火的習俗流傳到民間,每到元夕時,燈火輝煌,晝夜通明,不論身份階層,家家戶戶流光溢彩。“燈”成為元宵節最鮮明的節日物象,正如蘇軾詩云:“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
關于這一節日的名稱,唐前直接稱“正月十五”或“正月望”,至唐時尊道教為國教,道教將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七月十五定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到晚唐時,“燈節”“元夕”“元宵”等相應稱呼也出現。長久以來人們對元宵習俗的關注多集中在宋詞中,其實,對于元宵節這一在宋代已經定型的傳統節日,在宋詩中也是屢見不鮮。經檢索25萬多首全宋詩,與元宵節相關的就有600多首。下面筆者從詩歌反觀民俗的角度來探查宋詩中的宋代元宵節俗特征和其中的情感內蘊及其傳承流變。
一、 萬家燈火,長夜如晝
元宵節至宋已基本定型,并發展至一個新的階段。晏殊《丁卯上元元夕》其二寫到:“百萬人家戶不扃,管弦燈燭沸重城。游車正滿章臺陌,為報天雞莫浪鳴。”②即展現元夕之夜的熱鬧與沸騰。詩中提到元夕之夜夜不閉戶,因大家都在外面狂歡,詩中提到宋時元宵節的一大習俗――觀燈。宋朝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以及統治者的推崇和贊許,元宵節的節日氣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狂歡程度。文天祥《元夕》:“燈火喧三市,衣冠宴九宸。金吾不禁夜,公子早行春”③,元宵時開放禁令,終夜觀燈,出入無阻。《宋史?禮志》記載宋沿襲唐代“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張燈”④,即放燈時間原本是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宋代在此基礎上又增加十七、十八兩日。宋代還形成了專門的“燈市”,何謂“燈市”?《乾淳歲時記》有載:“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在燈市上,管弦齊奏,歌兒獻唱賣藝,紈绔豪商買笑追歡,往往從燈火初上直至更深燈偃。南宋姜夔詩曰:“燈已闌珊月氣寒,舞兒往往深夜還。只因不盡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⑤
范成大《燈市行》:“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燈影戲。春前臘后天好晴,已向街頭作燈市。”⑥詩中提到宋代燈市上還有與皮影戲相似的五彩羊皮燈、絲燈、走馬燈等等,足見宋元宵燈之繁盛。 元宵節狂歡結束之后還有“收燈”習俗,晏殊《正月十九日京邑上元收燈日》:“星逐綺羅沈曙色,月隨絲管下樓臺。千蹄萬轂無尋處,只似華胥一夢回。”⑦寫節后“收燈”習俗,人潮終將散去,繁華終將落幕,盛筵過后,冷寂蒼涼,恰如華胥一夢,何曾夢覺,正所謂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宋代火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煙火也成元宵節一大亮點,“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隱時空。玉皇高拱云霄上,人物嬉游陸海中”展現了宮中放煙花的絕妙美景,游人被煙花吸引的激昂興奮情狀。
宋代元宵時還有“傳柑”活動,蘇軾詩《扈從端門觀燈》:“老病行穿萬馬群,九衢人散月紛紛。歸來一點殘燈在,猶有傳柑遺細君。”有注曰:“侍飲樓上,則貴戚爭以黃柑遺近臣,謂之傳柑,蓋尚矣。”⑧《上元夜過赴儋守召獨坐有感》:“燈花結盡吾猶夢,香篆消時汝欲歸。搔首凄涼十年事,傳柑歸遺滿朝衣。”也寫到了元宵傳柑。《荊楚歲時記》:“上元夜,貴戚例以黃柑相遺,謂之傳柑。”⑨
宋仁宗朝已經開始將謎語書箋貼在元宵彩燈上供人猜射。王文濡《春謎大觀》:“舊籍相傳,宋仁宗時,上元佳節,金吾放夜,文人學士相與裝點風雅,歌頌升平,拈詩成謎,懸燈以招猜者。”⑩另外,豐富多彩的雜技活動也給元宵節增添了別樣的奇光異彩。
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有句“箕詩落筆驚”,自注:“即古紫姑,今謂之大仙,俗名筲箕姑。”即是宋時元宵節迎紫姑的習俗。蘇軾《次韻穎叔觀燈》:“永夜出游從馬騎,諸羌入看擁千層。”寫到了元宵節少數民族的歡游盛況。
二、情絲流轉,興寄遙深
楊萬里《上元夜里俗粉米為繭絲,書吉語置其中,以占一歲之禍福,謂之繭卜,因戲作長句》詩中有句:“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心知繭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癲”,展現了上元節有吃面繭的習俗,面繭即是肉餡或素餡的饅頭,餡中放入寫著官品的紙簽或木片,以占將來官位高低,占前途以及禍福。
作為元宵節最應景的食物“元宵”即是起源于宋朝,最早稱“浮元子”,后改為“元宵”,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捻粉團欒意”就是指的這種吃食。即我們今天常吃的“湯圓”,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以湯煮、油炸、蒸食,風味各異。圓圓的元宵,凝聚了人們內心里對團圓、團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寄托。
“燈”作為元宵節的典型象征,更是在節俗流傳的過程中被賦予了深厚的情感意蘊。首先從元宵節的起源來看,即與祭神有關,“燃燈表佛”,目的是祈求神靈保佑人順年豐。“潤澤翻為田父喜,紅燈帶雨卜豐年”,元夕恰逢下雨,詩人內心卻是無比高興,因為燈影照耀下的甘雨潤澤大地預示著今年將有個豐收的年成。“一瓣預祈今歲稼,兩枚不受郡人酣”,表達了詩人對豐年的祈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史衛卿《西湖山居燈夕》中有“鶴閑梅下立,人靜月中行。長愿歲時好,吟身見太平。”這樣祈愿國運太平,人心和樂的句子,讓人心生對美好世道的渴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承載著人們虔誠祈愿的元宵節在燈影的映照下使得全民狂歡擁有了精神載體,意蘊無窮。
元宵節一向被視作古人的情人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宵節賞花燈是政府提倡的全民狂歡節,“也知愛惜春游夜,舞落銀蟾不肯歸”(姜夔《燈詞》),無拘無束的玩賞游樂,只恨四更天來的太快。《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繁華熙攘,滿街的花燈,滿街的游人,在那燈影稀疏之處,邂逅一場絕美的愛情,也是宋人元宵佳節的一大樂趣。
三、千年以后,燈火依舊
元宵節發展至宋達到一個新階段,形成全民狂歡的節日性質且將“燈”這一代表意象發展壯大,并開創了流傳至今的元宵節吃“元宵”的飲食傳統。
從元宵節的流傳來看,宋以后的元代過此節依然熱鬧無比。元好問《京都元夕》“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將大家在元宵節游玩的歡樂展露無遺。元朝時還出現了“走百病”的節俗,周用《走百病》詩曰:“都城燈市由來盛,大家小家共節令。諸姨新婦及小姑,相約梳妝走百病。”一般是登高走橋,赴廟行香,認為這樣可以去除疾病。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為了使京城顯得熱鬧繁華,于是規定從正月初八日就開始上燈,至十七日落燈,將宋時的張燈五日延長至十日,家家戶戶都懸掛無色彩燈,燈上描繪各種圖案,龍騰魚躍,鳥鳴花飛,異彩紛呈。花燈焰火照耀通宵,笙歌鼓樂,喧鬧整夜,這是我國最長的燈節。明人唐寅《元宵》詩中有句云:“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展現了明代元宵節的熱鬧情景。清代元宵燈節依然盛況空前,曾在乾清宮設鰲山燈。清人符曾《上元竹枝詞》寫道:“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生意人做元宵當街買賣
元宵時放燈、觀燈、猜燈謎等等非常普遍,尤其是猜燈謎,發展到近現代變成了人們尤為喜愛的一項文化活動。其它民俗事項部分流傳下來,部分衰亡了,也有一些新產生的活動項目。明清時的上元紫姑卜信仰依然普遍,主要用于卜吉兇、禍福、年成豐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轉型,紫姑漸漸被人們遺忘,這一習俗也漸趨衰亡。元宵吃面繭的習俗到了明清時還在安徽、陜西、山東等地流傳,大部分地區都已失傳。明代時元宵節還增加了舞獅子的活動,到了清代,從元旦到元宵節期間,各種娛樂活動比如舞獅子、舞龍、鬧社火、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等熱鬧非凡。這些民間活動至今還流傳于我國某些地區,只是不像從前那般熱火朝天,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在漸漸衰落。
然而元宵的“燈”卻依然明艷,現在的花燈已經用電燈泡取代了從前的蠟燭,正月十五日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包含了人們太多的祈望,千年以后的今天,生活在新世紀新社會的中華兒女,依然在用各種方式慶祝這個傳統的狂歡節,正可謂:千年以后,元宵的燈火依舊。(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
注解:
①[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八一,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5649頁。
②③⑤⑥⑦⑧《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三冊,第1952頁;第六八冊,第43079頁;第五一冊,第32038頁;第四一冊,第25876頁;第三冊,第1953頁;第一四冊,第9510頁;第四一冊,第26038頁;第一四冊,第9381頁;第五八冊,第36756頁;第五八冊,第36404頁;第六九冊,第43273頁。
④[元]元脫脫:《宋史?禮志》,中華書局 1985年版,第2680頁。
⑨譚麟:《荊楚歲時記譯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頁。
⑩王文濡:《春謎大觀》,上海文明書局1917年版。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
關鍵詞: 吳文化起源 府學書院 蘇式教學
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發源于長江下游地區,以太湖周圍為密集區的良渚文化及其前承后延。由于地理位置關系,吳文化有時又被稱為“吳越文化”。一般認為,狹義來說,吳文化即蘇州文化。廣義來說,吳文化的核心部分即蘇州文化。
吳文化的發展與吳地地理風貌變化和人口變遷不無干系。吳地水資源豐富,因此稻作極為發達。據考古發掘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吳地就有水稻存在的痕跡。然而當時江南“水勢湍急”①,水稻耕種收成不過一般。至三國時,江南水利工程興修,隋唐時,大量狄塘、五堰和蓄水湖的修建,使太湖流域水勢從根本上變緩,使蘇州兼具三江五湖之利,卻無洪旱饑饉之患。隋朝大運河的開鑿,加強了中原與江南的聯系。至西晉永嘉之亂,唐朝安史之亂,中國人口史上發生兩次大的人口南移,蘇州既補充了大量的勞動人口,又得到了大量先進技術和文化,經濟飛速發展。韓愈在《送陸歙州詩序》中提出:“當今賦出于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兩宋時,范成大在《吳郡志》中提出:“蘇湖熟,天下足。”“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正是有充足的儲糧為后盾,有發達的經濟做基礎,吳地才能形成崇文重教的風氣,才有了《平江路重修儒學記》中“天下之有學自吳郡始”的說法。同時,這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培養出了蘇州人溫文爾雅的風格、自然隨和的態度。蘇州的地域文化可概括為從容、溫厚、適中,既不極端又不急躁。蘇州文人喜歡遵從“君子之道”,“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②。因此,隨之而來的教學風氣便受到了這一地域文化的影響,體現了吳文化美學特征,既溫厚典雅,又從容自然,切實適中。確切地說,“蘇式教學”是一種“從容”“有容”“適宜”的教學,“從容”指溫潤自然、慢慢磨煉,“有容”指兼收并納、與時俱進,“適宜”指恰到好處、深淺有度,避免過猶不及。
事實上,吳地重文基本以唐宋為始,在這之前,吳地民風彪悍,人人尚勇習武。《漢書?地理志》提道“吳、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好相攻擊”。春秋戰國時,有著名的勇士俠客專諸、要離,有“文治邦國,武定天下”的伍子胥,有寫出《孫子兵法》的“兵圣”孫武,有精良的吳戈越甲,有削發如泥的干將莫邪。秦漢以降,吳地依然尚武,《漢書?吳王濞傳》提道:“上患吳會輕悍。”民風的改變源于地理面貌的變化,自吳地富足起,范公建府學始,蘇州逐漸成為文化藝術發達的代表地之一,至明清時,更成了全國著名的“狀元之鄉”。
吳地文化發展的一大特點是府學書院眾多,教育事業比較發達。《吳縣志》中提及,吳地教學可追溯至孔子弟子言堰,他年老歸鄉后開學傳教。唐朝時出現學廬,但著名的“吳學”始于北宋。景佑二年,郡守范仲淹捐獻南園之地,延請大學者胡瑗等,在蘇州創辦官學,開興學之風。之后各類縣學、書院、學塾層出不窮。明代文學家徐有貞在《蘇郡儒學興學記中》中提道:“蘇為郡甲天下,而其儒學之規制亦甲乎天下。”在這之中,府學、縣學為官學,學塾為私學,而書院二者均有。書院始于唐末五代,規模相對較大,通常由當地有名望的學者主持,學習以個人鉆研為主。在蘇州的各類書院中,比較著名的有宋朝的和靖書院、學道書院,元朝的鶴山書院、甫里書院、文正書院,明朝的金鄉書院、芥隱書院、天地書院,清朝的紫陽書院、平江書院、正誼書院、太湖書院等。
范仲淹所建蘇州府學,初創時不過能容納二十余人,南宋建炎四年,金兵南下,蘇州城被燒殺擄掠,府學基本化為灰燼,唯余大成殿梁,十余年后方才重修。從乾道四年開始約二十年,歷任蘇州主官再次修復擴建蘇州府學,疏泮池,建直],修葺齋室,搭建亭閣,使其規模擴大。寶慶三年,府學殿閣因風雨倒塌后,邵定二年至淳v六年間,教授官員等設法籌款,共修繕房屋近千間。明清兩代時,蘇州府學進一步擴展,至清朝同治六年,府學占地達200畝。范仲淹初建府學時,雖規模不大,但延請的教授中有當時極為著名的“宋初三先生”之一胡瑗。范仲淹本人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當太平之朝,不能教育,俟何時而教育哉?乃于選用之際,患才之難,亦由不務耕而求獲矣。”③從宏觀層面探討人才培養。他延請的胡瑗,因“蘇湖教法”而著稱于世,從微觀角度考慮具體如何教學。胡瑗的教學自成一體,頗有獨到舉措,因此《宋史?胡瑗傳》提道:“慶歷中,興太學,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雖然胡瑗為人嚴謹,“雖盛夏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④,然而他“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從之游者常數百人”⑤。胡瑗在《松滋儒學記》中提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職教化者在師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闡明了要獲得人才必須依靠教育,要培養人才必須依靠學校的觀念。同時,他提出了著名的“明體達用”的觀點:“君臣父子,仁義禮樂,歷世不可變者,其體也;詩、書、史、傳、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舉而措之天下,能潤澤斯民,歸于皇極者,其用也。”⑥即學生既要能明白牢記綱常大義,又要能將其所學諸法付諸實踐應用。為了貫徹這一思想,胡瑗在湖州州學首創了“分齋教學”制度。學校設“經義”、“治事”二齋,入“經義齋”者,需“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⑦,學習儒家經典,目標是諳經義,“任大事”。入“治事齋”,是將“學者有欲明治道者,講之于中,如治兵、治民、水利、算數之類”⑧,學生可以選一項為主課,一項為副課,教師因材施教。胡瑗在教學時,除了因材施教外,還擅長循循善誘、通經致用,講課生動易懂。另外,他鼓勵學生外出游歷考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實踐加深理解。可以說,由胡瑗教學時的不溫不火,循循善誘,可見他的“從容”;由他的“分齋”教學,鼓勵學生游歷考察,可見他的“有容”,而他的因材施教,“明體達用”,實際上體現了他的“適宜”。胡瑗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對后世各地尤其蘇州各書院的影響是巨大的。
宋至清千余年間,蘇州有文獻記載的書院有八十余所。這些書院,盡管因為年代不同,學習目的、學習主張、教學內容各不相同,但往往都德文并重,教學宗旨如程頤所說,“凡學之道,正其心,養其性而已”⑨,強調“修身養性”,而不只是“治學”,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教學嚴謹,教學方式多樣,強調有教無類。師生相得,互相切磋,教學相長。允許百家爭鳴,兼收并納,學術氛圍濃厚,學術思想開放。延請名師,用名師效應帶動學術發展。這其中,清朝的紫陽書院最負盛名。紫陽書院創建于康熙末葉,奉江蘇巡撫張伯行之命而建,它位于府學遵經閣后,是官辦書院,屬于經學研究院性質。紫陽書院取法胡瑗,設課程八則。紫陽書院所有的山長均為進士,在當時獨一無二。它在短短一百九十余年間,培養出六名狀元。明清兩代,全國共有狀元兩百零三名,蘇州地區三十四人。因此,即使在狀元頻出的蘇州,這個數字也令人瞠目結舌。同時,它培養出了大批一流學者,如錢大昕、王鳴盛、王昶、錢策等。其中錢大昕肄業后主持紫陽講席長達十六年之久,他學識極其淵博,擅于治史,被稱為“一代儒宗”。他以淵博的知識和實事求是的作風聞名。第十任山長彭啟豐被譽為“醇德樸行”,以學問和德行令眾人折服。二人教學,以“從容”“有容”“適宜”而言,都當之無愧。紫陽書院歷經眾多鴻儒,或擅長經義,或融貫史學,或精于治術,或博通禮樂;或誠實謹厚,或辯悟通達。因此,在培育士子、推揚學風方面,多有佳績。書院學風嚴謹,常常開展辯經論術的“講會”,地方文人官員常與學子共同研討。因此,到清朝末期,書院越來越突出自己“有容”的一面:崇尚自由,學術開放。
“蘇式教學”的精髓,“從容”“有容”“適宜”,其實指的就是不急躁,不浮躁,不淺薄;不狹隘,不保守;不偏執,不極端;不追求表面形式,不追求一蹴而就。三千年的吳文化為蘇式教學奠定了基礎,也將伴隨其繼續前進。
注釋:
①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②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A書局,1980.
③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④⑤⑥⑦⑧黃宗羲.宋元學案:卷一安定學案[M].北京:中華書局,1986.
⑨程顥,程頤.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1.
參考文獻:
[1]范成大.吳郡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2]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3]趙曄.吳越春秋[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4]林存陽.蘇州紫陽書院與清代學術變遷――以錢大昕為研究視角[J].北京:中國史研究,2005(11).
[5]民國吳縣志[A].李根源.吳縣志.
[6]申建華.蘇州校園文化遺韻[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4.
2009年1月16日,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的美國花旗集團宣布重大重組計劃,把旗下業務一分為二,形成“好銀行、壞銀行”戰略體系。
通過戰略重組,花旗集團將分拆為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其中,花旗公司將負責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資產值約1.1萬億美元、目前利潤貢獻率達80%的全球傳統銀行業務(包括商業銀行、零售銀行、私人銀行及全球交易等),集中為大企業和較富裕的個人客戶提供服務。花旗控股則負責約8500億美元資產的資產管理和消費信貸等擬擺脫或縮減的非核心業務,其中包括專門售賣人壽保險、互惠基金和其他金融產品的經紀人公司Primeri-ca;消費金融業務公司CitiFinan-cial和私人標識信用卡業務;在日本的多項消費者相關業務;以及約30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等風險資產。花旗控股的工作主要是嚴格管理風險和損失,并最終有可能將這些非核心業務出售。
此外,花旗控股還掌握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49%的股份。2009年1月13日,花旗集團與摩根士丹利公司宣布,將旗下經紀業務部門合并為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摩根士丹利向花旗支付27億美元現金,擁有該合資公司51%的股份;且摩根士丹利有權在三年后將持股比例增至65%,四年后可增至80%,五年后可100%控股。合并的部門包括花旗的證券經紀業務部門美邦(SmithBarney)、Smith Barney Australia、英國的Quilter業務,以及摩根士丹利的全球財富管理部門。花旗與摩根士丹利目前的存款仍各自保留,合資公司吸收到的新資金將按股權比例分配。摩根士丹利美邦旗下管理的客戶資產約為1.7萬億美元,經紀人超過2.3萬名,將向全球680萬個家庭提供服務,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經紀行,超越美國銀行(Bank ofAmer-ica)及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經紀業務。這些舉措標志著花旗過去十多年創立的“金融超市”模式宣告終結,這家創立于1812年、一度占全球銀行業頭把交椅的金融巨頭開始了艱難的轉型。
盡管花旗認為重組有助于改善其資產負債表狀況,精簡運營結構,更專注于核心業務的發展,但重組計劃宣布后,花旗股價當天仍下跌了8.62%,報收于每股3.5美元(歷史高價曾為56美元),市值僅200億美元。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花旗分拆尤其是出售美邦的舉動,是賣掉自己的未來以解決當前財務困境的不得已之舉。美邦是花旗全球財富管理業務的兩大組成部門之一,也是該集團旗下難得的優質資產,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別為集團帶來超過100億美元的收入。2008年第四季度,當花旗集團面臨121.37億美元的經常性經營虧損時,全球財富管理業務仍有0.29億美元盈利。出售美邦之后,花旗將有約95億美元進賬,稅后利潤約為58億美元。由于兩機構的經紀業務有重疊,合并還可為花旗與摩根士丹利共節省約11億美元成本。但經歷了巨額信貸損失和大量出售資產之后,花旗即使幸免倒閉,其盈利能力也將大幅降低。
二、分拆的主要原因
(一)花旗持續虧損需分拆自救
2008年第四季度,花旗集團虧損82.94億美元,若剔除其出售德國零售銀行業務的盈利則虧損121.37億美元,是連續第五個季度虧損,五個季度虧損總額達285.48億美元。其中,2008年全年虧損達187.15億美元,每股虧損3.88美元,是該集團有史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年。該集團2008年已裁員約5.2萬人,按其裁員7.5萬人的計劃,還會再裁員2.3萬人。盡管2008年底,花旗的總資本和一級資本比率分別高達15.6%和11.8%,但市場仍擔心其資本不足以抵銷虧損,2008年花旗股價累計下跌77%,2009年以來股價又下跌了30%,導致花旗最終需要分拆自救。
(二)政府施壓
2008年10月和11月,花旗先后獲得美國政府共450億美元注資,以及對包括住房抵押貸款和商業房地產貸款在內的總計3060億美元的資產提供擔保。在注資談判中,美國政府已暗示花旗應該認真考慮進行分拆的可能,并且要求花旗增加資本儲備、重整發展策略、降低經營風險,以免令納稅人的錢有去無回。再加上在金融海嘯導致經濟衰退的經營環境下,花旗的經營狀況并未好轉,2008年其信貸損失和撥備高達347.14億美元及錄得285A8億美元的巨額虧損,其中第四季度為126.95億美元,占信貸損失和撥備的36.6%,錄得82.94億美元,占虧損總額的29%,導致花旗最終需要分拆。但由于在目前惡劣的市場環境下,花旗要成功出售被分拆的業務和資產較為困難,未來不排除花旗會再度向美國政府尋求援助的可能。
(三)花旗的“金融超市”經營模式失敗
花旗于1998年10月與保險和股票經紀公司旅行者(Travel-ers)集團合并之后,總資產躍升至840億美元,市值曾高達1550億美元。由于擁有美邦公司的旅行者集團在1997年買下所羅門公司后成立了所羅門美邦,此舉使花旗的保險、商業銀行、證券和投資銀行等金融服務一應俱全,形成“金融超市”,并開創了對客戶進行不同金融產品交叉銷售的經營模式,使花旗的個人存款客戶可獲得保險和證券經紀服務,企業貸款客戶可獲得財務顧問和股票、債券發行等資本市場服務,從而可通過“一站式”服務滿足企業與個人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
花旗集團的各項業務缺乏整合(例如,公司的每項業務有各自的后勤隊伍,全球35萬員工中有14萬是lT員工,并有16個資料庫及2.5萬研發員工),對科技投資匱乏,缺乏協調一致的管理哲學;雙主管制使內部權力斗爭及各部門、各業務之間條塊分割嚴重;加上花旗集團各部門可自由經營業務,只需向總部提供盈利的經營管理模式,刺激了各部門追逐短期盈利、大量從事高風險的與次按相關的債券業務,導致其“有毒”資產過多和杠桿比例過高。2008年第三季度末,花旗的賬面杠桿比例高達15.3倍,若加上表外資產,則杠桿比率高達25倍。第四季度,其賬面杠桿比例下降至11.9倍,仍高于美國銀行的10.2倍。因此,早在美國金融危機開始之前,許多股東已抱怨花旗的規模過大,發展慢于競爭對手;花旗在金融危機中的驚人損失更使投資者將矛頭直指管理層,有關業務分拆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導致花旗在經歷金融海嘯的重創之后,重新調整業務經營模式。
三、花旗分拆的啟示
(一)不能輕易斷言全能銀行模式終結
全功能銀行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吸引客戶,另一方面則使風險傳導更為迅速。花旗“金融超市”經營模式的失敗,不應歸咎于銀行業務模式,而應歸咎于花旗本身業務管理與風險管控的失敗。例如,與花旗一樣,JP摩根、美國銀行、匯豐銀行和許多歐洲銀行都采用了“金融超市”模式。雖然其國際化程度遠不如花旗,但多元化業務管理與整合優于花旗,次債投資也比花旗少,因而相關虧損也較少。
此外,為了避免金融風險,近期香港金融管理局為保障銀行客戶而推出一些新規定,要求銀行傳統提存活動與零售證券業務有更清晰的劃分,其中包括:銀行須將傳統銀行業務和投資業務實體分隔,如設立“投資者專區”及在顯眼位置設立風險警告標志;從事投資產品銷售的前線員工不能從事傳統業務運作;將存戶資料與投資者戶口的資料分開處理;這些劃分亦適用于保險類產品。
這些新規定雖然使銀行難以進行交叉銷售,但并不意味香港或是其他國家的銀行在采取類似措施后,混業經營和全功能銀行模式的終結,從此會回到分業經營的模式。新規定只是使銀行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有針對性地、主動地進行交叉銷售,銀行仍會像超市那樣,在架子上擺滿琳瑯滿目的金融產品而供客戶選擇。
(二)投資銀行業務模式加速轉型
在面臨核心業務和客戶雙重流失風險時,尋求更安全的業務模式成為投資銀行業務轉型的方向。在過去幾年經濟和市場周期處于上升和高漲階段時,投資銀行往往追逐收益豐厚的自營業務而相對忽略經紀業務。隨著金融海嘯導致信貸緊縮和資本稀缺,資本集中型的自營業務收入減少甚至虧損,投資銀行不得不回歸到雇員集中型、不需要占用太多資本及收入相對穩定的證券經紀業務。不過,摩根士丹利在1997年與零售經紀商添惠公司合并為摩根士丹利添惠之后,整合與內部權力斗爭曾使其付出不少代價,以致花了數年時間才逐漸使業務走上正軌產生效益。如今,新的合資公司如何發揮協同效益仍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大多數投資者疲于應付金融海嘯、市場信心低迷之際,合資公司可能會面臨長達數年的業務量和盈利低迷期。
(三)大型金融機構倒閉的可能性較低
除了花旗分拆之外,美國銀行業的另一巨頭美國銀行也在2009年1月16日宣布,受美林2008年第四季度破紀錄的153.1億美元虧損拖累,美銀出現自1991年以來首次季度虧損17.9億美元,估計未來數季的虧損仍會等于或高于2008年第四季度;2008年全年,美國銀行的利潤僅為40.1億美元,較2007年的149.8億美元大幅下降。這導致美國政府向美國銀行注資200億美元,并為其1180億美元資產提供擔保,以緩解美銀所收購的美林集團虧損超過預期的困境,確保完成收購交易,防止出現類似雷曼倒閉的新一輪金融海嘯威脅整體金融市場穩定。此前,美國銀行已獲得150億美元注資,美林也曾獲得100億美元注資,新的注資及資產擔保使美國銀行接受公共資金援助數額與花旗相同,資產擔保方式也相似。
與此同時,歐美均展開新一輪大規模拯救銀行業的行動。例如,美國政府計劃成立一間收購銀行“有毒”資產的“壞銀行”,以減輕銀行的撥備需要和資本壓力,刺激貸款活動;并進一步為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中的“有毒”資產提供擔保(類似于對花旗和美銀的資產擔保)。由于金融機構可能需要1.2萬億美元資金應付新一輪金融危機,目前美國復蘇及再投資計劃(TARP)資金僅余3500億美元,若收購銀行壞賬的措施難以見效,美國可能采取更激進的做法,把問題銀行全面國有化,由政府全面控制銀行業。
此外,英國政府也推出新一輪支持銀行業及刺激借貸的計劃,其中包括:把政府持有蘇格蘭皇家銀行的50億英鎊優先股換成普通股,以減輕利息負擔,并使股權從58%增至70%;推出為銀行自選高風險資產提供擔保的資產保護計劃;為按揭抵押證券市場提供擔保;為得到政府注資的銀行所發行的債券提供擔保;購買高素質的私營資產,以及1年期貼現窗特別流動資金計劃等,以便為銀行的潛在損失變相設定上限,令市場對金融體系恢復信心。愛爾蘭銀行于1月15日宣布把An810 Irish銀行國有化。
這些新的救市計劃意味著,由于銀行受“有毒”資產持續減值拖累,導致2008年秋季歐美政府以向銀行直接注資為主的救市行動效果不大,政府注資大多用來填補銀行虧損而無力增加貸款,歐美銀行業危機仍在持續,需要政府推出新一輪的拯救行動。2008年美國已有25家銀行倒閉,未來一兩年內會有更多金融機構倒閉;銀行業危機與經濟危機的相互影響及惡性循環將會延遲經濟復蘇的到來;奧巴馬上臺后將陸續推出高達8250億美元的美國復蘇及再投資計劃(AR-RP),其效果仍拭目以待;金融市場將繼續大幅震蕩,但出現類似雷曼那樣的大型金融機構倒閉的可能性較低。
(四)花旗分拆為其他有實力的銀行提供了戰略收購機遇
【關鍵詞】 未盈利IPO公司 虧損原因 創業板IPO標準
一、未盈利上市方興未艾,行業分布特征明顯
近年來未盈利企業(指上市時凈利潤為負的企業,也被稱為虧損企業)上市的現象越來越引起關注和重視。未盈利上市的公司分布廣泛,涵蓋從小型科技企業到Twitter、京東等較大的公司。事實上,未盈利上市并非近年來才出現,只不過與以往相比更加引人注目。通過彭博的數據統計,2000年至2014年6月之間美國提交IPO申請的公司4900多家,在能夠獲取提交招股書信息的3700多家公司中,約38%的公司提交前一年尚未盈利。同期,有3000多家公司實現IPO(即發行狀態為“交易”的公司,界定為完成IPO),其中能夠獲取數據且未盈利的公司占比約為33%。據Tableau Software分析師丹尼爾?霍姆(Daniel Hom)的小樣本統計,2011―2012年上半年IPO的科技公司中,未盈利公司占比高達73%,而在截至1999年1季度市值最大的前100家軟件公司,其中上市前大多數已經盈利,未盈利公司占比僅為27%。同樣值得矚目的是,2012年Facebook上市后,科技股上市再次燃起熱潮,其中不乏一些市值較大但仍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如社交網站Twitter、團購網站Groupon等。
如火如荼地虧損上市,宏觀層面主要來自兩大方面的驅動:一是新經濟的影響,特別是互聯網、生物醫藥等行業掀起的創新創業熱潮,催生了一批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從前端PE\VC 到后端的股票一、二級市場都對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傳統行業依然注重上市前的盈利,未盈利IPO公司主要來自新興行業。根據彭博可獲取數據的1000多個未盈利IPO樣本統計,來自互聯網、生物醫藥、生物技術、軟件等10個行業的公司占全部虧損公司的62%(具體見圖1)。二是2009年以來美國出現連續多年的牛市,投資者處于相對樂觀的情緒狀態,有助于未盈利公司的上市。有統計顯示,未盈利公司與盈利公司上市后的投資者收益在短期內不相上下(未盈利公司在短期內比盈利企業甚至略高),樂觀情緒下無疑加大了投資者對未盈利企業的熱情,超過15倍的超額認購;而Twitter由于面臨超額認購,將發行價從最初擬定的17美元至20美元一路上調,最終以26美元發行。
二、對企業評價的多維度降低了利潤指標的短期重要性
利潤旨在反映企業收支相抵后的最終結果,但市場對企業的評判并不局限于此,尤其對一些高速成長的科技型企業,應當結合更能體現其成長性和市場地位的指標進行判斷,這與紐交所、納斯達克設置收入/市值/利潤等多套平行上市標準不謀而合。
收入規模是投資者判斷未盈利企業價值的重要參照依據,收入持續增長至少表明企業已經在商業模式上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典型如亞馬遜,公司成立于1995年,成立后經歷了長達8年的連續虧損,但是這期間公司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不僅其新型的商業模式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公司股票也贏得資本市場的接納與青睞。2013年以來中國虧損互聯網公司境外上市熱潮再現,究其原因,宏觀上看是投資者認可中國互聯網的巨大市場和高景氣狀態,具體至公司層面,必然表現為公司營業收入的持續增長。利潤未盈利上市的京東商城、去哪兒網,在上市前2年的收入增速分別達到229%和320%。
對于尚未盈利的公司的價值度量,除收入指標之外,其他會計和非通用會計(Non―GAAP)指標不勝枚舉,會因行業和企業特征而異。典型如經營活動現金流、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合約的保留價值(Retained Value)等財務類指標。針對不同行業,還有諸多的非財務指標,如互聯網的活躍用戶、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生物醫藥子行業的潛在市場規模(特別是0收入重度研發的新藥研發企業)等。
三、市場對企業投資未來而導致的虧損予以正面對待
企業虧損上市的同時,虧損背后的原因同樣值得關注。因為研發、快速開拓市場、人才激勵等原因導致虧損或虧損擴大,與管理粗放、存貨積壓、債務繁重等造成的虧損,顯然不能等同視之。實踐中,前者更能為市場所接受。首先如股權激勵產生的財務費用,一般不會被視為資源的損失和消耗,而是被視為人力資源投資的一部分。在互聯網、科技類公司股權激勵盛行,由此也經常導致不菲的激勵費用,例如:2013年Twitter上市當年前3季度虧損1.34億美元,其中股權激勵費用7917萬美元。
初步感知圓
圓是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領域里最后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惟一一個曲線圖形。學生已有的認識常見的直線圖形的經驗將有助于認識曲線圖形,這也是學生對平面圖形認知結構的一次重要拓展。在教學開始時,我創設了三個小朋友擲飛鏢的情境,為后面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首先,靶上的圓是本課的學習內容;其次,通過比較擲飛鏢的成績,引導學生感知靶上有大小不一的圓,擲飛鏢的成績好壞與飛鏢離靶心的距離有關,并滲透了同圓的半徑相等。
真正認識圓的教學是從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畫圓開始的。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畫圓的工具(包括圓規),一方面為學生自己選擇工具想辦法畫一個圓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體會用實物描出圓、用繩子繞一圈畫出圓既不方便,也不準確,從而愿意學習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在借助實物描出圓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感受了圓的邊是曲線,圓是曲線圖形。學生學習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是通過與教師的對話實現的,并經歷了充分的體驗和交流的過程。用圓規畫圓,有助于學生初步體會圓的形成過程,并為接下來進一步研究圓的特征積累感性經驗。
進一步認識圓
首先設計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圓的認識。這種認識,有的是伴隨著觀察和測量的操作實現的,有的是通過再一次的畫圓而感悟的,有的是伴隨著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而體會的。例如,在正方形內兩次畫圓,第一次畫圓,能體會一個正方形內可以畫出許多個大小不同的圓,圓的大小與它的半徑有關;第二次畫圓,感受圓與外接正方形的聯系,即正方形中最大的圓的直徑與其邊長相等。再如,讓學生觀察教師如何畫一個較大的圓,進一步理解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溝通各種畫圓方法的內在聯系。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又設計了幾幅幻燈片,即指出半徑、直徑,并出示半徑、直徑的概念。簡單的操作,卻直觀形象,使學生對圓的特征有了深刻認識。接著運用實物投影,將學生的作業完出示于全班學生的面前,提供學生一個相互交流、相互討論的平臺,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了畫圓的方法,突破了“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半徑的長度”這一難點。
屋外的雨噼里啪啦地砸下來,唐七還是不敢回家。上了高中的第一個學期,媽媽好不容易給她買了一部手機,可是還沒用上兩天,就被她給丟了。
唐七的手機是粉紅色的,到現在都還沒有人知道,她買的是夏木手機的情侶款。她一直帶著忐忑的心情,有時候放在桌肚里,有時候在書包的夾層里淺淺地露出一個角來,可始終都沒人發現這個事情,這讓她很沮喪。今天她干脆把手機攤到了桌子上,時不時地用手撥弄幾下,有幾次還差點被老師注意,多虧她眼疾手快地用書蓋上了。這讓唐七十分沮喪,或許是自己因為太普通了,連換手機這樣的事都沒人注意。
終于到了下課的時候,一個大嗓門的女生路過她的課桌,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尖叫起來。
“呀,唐七,你買了手機啊!”
“啊,唐七,好像夏木用的也是這款啊!”
“情侶款啊,哈哈哈!”
女生們七嘴八舌地圍攏過來,唐七滿臉通紅,想把手機搶回去,可是很顯然她的女伴們并沒有讓她如愿,大家一面爭搶著把玩著手機,一面在用言語調笑著。
“呀,唐七,你是不是……”
“啊,胡說,我才不喜歡夏木呢!”
女孩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完,唐七就幾乎迫不及待地搶白,話一出口才知道自己說錯了,唐七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了臂膀下面。
記不清是哪個人說的,女孩子一定要談上一場戀愛才算是長大。就像書里寫的那樣,這個戀愛的對象會用肩膀為你撐起一片晴空,會在下雨天給你打傘,無論多遠的路都牽著你的手,會在你受欺負的時候像個戰士一樣跳出來保護你。
而唐七覺得,夏木一定是符合這個標準的。
[2]
其實那是剛剛上高中后不久的事。那個時候的唐七一副木訥的樣子,外套永遠是淺淺的灰色,每天早上八點到學校,晚上放學就安安靜靜地回家,每天窩在角落里,每個學校都不缺少這樣的角色,我們往往叫她們YES小姐。
而YES小姐在這兩天就遇到了麻煩,身后的一個男生總是吱吱呀呀地踹著她的凳子,唐七一邊用鋼筆狠狠地戳著雪白的練習紙,一邊在心里默默地數著,一下,兩下,三下。
“別踩了!”
雖然唐七顯得小心翼翼,可這樣的聲音卻好像一首振奮人心的歌,后面的男孩開始格外賣力地踩啊踩啊,唐七狠狠地咬住嘴唇,腦袋里想象著自己一個鉛筆盒狠狠地掄向男孩的腦袋,然后男孩開始哇哇大叫。可是這僅僅是想想,張開口仍舊只是一句弱弱的“別踩了”。
后面依舊吱吱呀呀地響,唐七越想越氣,終于惡狠狠地握緊了鋼筆,一個甩手把鋼筆水甩了出去,不遠處的夏木白皙的臉上一下子綻開了兩朵黑色的花,唐七趕緊低下頭去,偷偷地用余光瞟著夏木。
夏木緊緊地皺著眉頭,白皙的臉連帶著白襯衫的領子都被淋上了黑色的墨水,身后男生似乎笑得更大聲了,唐七說不上是什么心情,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了起來。她不想讓夏木看到這樣的自己,她用標準的鴕鳥姿勢把頭深深地埋進自己的手臂里面。
其實喜歡夏木已經說不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是每天早上夏木七點準時從唐七家樓下飛過的單車帶來的暖暖的風,還是每天下午夏木在第一節課上睡一覺時微微皺起的眉頭;是利落的一個投籃,還是撓撓頭發的一抹淺笑……好像一不留神,夏木在自己的生活里就已經駐扎了很久。
這樣一想,眼淚就像噴泉一樣嘩啦嘩啦地傾瀉下來。她曾經想過和同學一樣畫上淡淡的眼影,涂上動人的唇彩,讓夏木看到自己最漂亮的樣子。可是,這么明顯,會被看出來吧?
唐七其實心里不是沒有一絲期待的,期待夏木站起身來,給對方一個重拳,然后帶著她跑出教室,就騎著那輛每天早上都帶來暖暖的風的單車,開始一場私奔和逃亡。可是又深知這樣并不現實,像夏木這樣的王子,只會和白雪公主在一起的。
夏木好脾氣地笑笑,挺起后背來開始埋頭演算,那幾朵黑色的花就那樣突兀地開在雪白的襯衫上。
到了晚上放學前,后座的男生捅捅唐七,唐七一個擰身,惡狠狠地回頭瞪過去,男生把一張紙條推給唐七。
“笑一笑呀!”
唐七手里握著字條,感覺好像整個天空都亮了起來。那天她放學誰都沒有等,快步跑回家,一進家門就把自己鎖在房間里,趴在床上不停地傻笑,她把那張字條夾到床頭的惠特曼的詩集里。
把那壯麗、沉默的太陽給我,
連同他全部燦爛的光輝。
而此時唐七想要的不是太陽的光輝,只是一場戀愛,一個像夏木的襯衫那樣雪白的吻就足夠溫暖她的生活了。
[3]
也不知道是想了多久,唐七終于想出一個辦法來接近夏木,要電話號碼。拿到一個屬于夏木的電話號碼其實并不是難事,體育課上,趁著所有人都在玩鬧的瞬間,唐七像個小老鼠似的坐到了籃球場邊,沒有人發覺。唐七的屁股一點一點地朝夏木放置書包的那個看臺上挪,場上的夏木伴隨著“唰”的一聲投出了一個漂亮的三分。唐七看著夏木在風中飄起的劉海兒,不像其他的男孩子故作成熟地或燙或染,就那么服服帖帖地順下來。滴滴的汗慢慢地淌下來,夏木突然用手擦了一下,唐七才猛然緩過神來。想到了此行的目的,她哆哆嗦嗦地拿起夏木的手機。
應該是拿著這個手機,撥通另外一個手機才會知道他的號碼。絞盡腦汁地想了半天,她撥通了媽媽的號碼。好漫長的兩秒鐘,終于電話接通了。唐七長舒了一口氣,就在這時,背后的聲音響了起來。
“唐七,你在干嗎?”
夏木拎著半瓶水站在唐七的后面,汗還在不停地往下淌。下午三點的陽光把夏木的眼睛折射得那樣好看,似乎還帶著陽光照過草地的味道。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傳來一聲尖利的“喂喂——”,聽起來好像是媽媽,唐七嚇了一跳,啪地一下把夏木的手機合上。
“你剛剛有個電話,我一不小心就幫你聽了!”說完這句話,唐七就驚慌失措地逃離了現場。晚上回到家,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媽媽的手機,核算著時間,抄下了那一串號碼。
唐七生怕自己抄錯了號碼,好想要試探著撥一下。晚上媽媽的小吃店開始干活,唐七在接外賣電話的間隙就想起了那串號碼。
抄那串號碼的紙條就在唐七的褲兜里,現在已經是皺巴巴的了,上面的十一位數字唐七已經能背得下來。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撥出去,那頭夏木的聲音響起來,唐七好像受到了驚嚇一樣啪地一聲把電話掛斷。
到底還是不敢說話啊,唐七有點懊惱地撓著自己的頭發。從那天開始,她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每天寫下自己對夏木想說的話。
“夏木,你是不是特別喜歡白色啊?”
“夏木,你知不知道你笑起來的樣子有多好看啊!”
“夏木,為什么現在每天早上七點你都不從我家的門口騎著單車經過了呢?”
“夏木,你有嘗試過喜歡一個人么?我是說,很喜歡很喜歡的那種!”
好像通過這樣的方式,她和夏木有了某種溝通一樣,好像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另外的夏木躺到了她的日記本里,這是唐七一個人的夏木。
可是唐七還是希望能擁有自己的一部手機,這樣就可以把所有的想說而不敢說的話發給夏木,就好像一個匿名的陌生人那樣。
她在這本日記里許下了一個愿望,希望能得到一部粉色的LG巧克力手機。她把夏木的那款手機從雜志上剪下來,畫上一個粉色的手機在旁邊,轉過身來打開那本詩集對著夏木的紙條傻笑。
可是唐七沒想到,第二天,媽媽真的給了她一部手機,一部粉色的LG手機。
[4]
唐七回到家里,媽媽已經去小吃店工作了。他們家的小吃店只有早上和晚上上班,她一回家媽媽就已經走了。
她打開書包,準備快點寫完了今天的卷子去幫媽媽的忙,卻突然看到書桌上有一個粉色的盒子,那是一部LG手機。唐七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使勁地揉了揉眼睛,這個粉色的LG手機,竟真的放在了她的桌子上。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自己昨天畫完了那個LG手機就把日記攤在了桌子上,而現在的桌子上除了這個LG的盒子就空空如也,日記本被安放在書架的第二層,顯然是被人動過了。
媽媽知道了!
唐七羞得滿面通紅,她該怎么面對媽媽。但是同時她也感到一絲高興,說不清是為什么。那一天她沒有去小吃店幫忙,靜靜地坐在課桌前面,撫摸著手機光滑的外殼和窗外照進來的明朗的月光。
媽媽急三火四地沖進來,放下自己的包。
“你怎么今天沒去幫忙,人多的要命,都忙死我了!”
唐七轉過身來看著媽媽,沖媽媽揚了揚那部手機,她知道,這部手機意味著小吃店幾乎大半個月的收入。
“唉,那個啊,我給你買的,我平時就總怕找不到你,老打你們老師的電話也不好!”媽媽悄悄地蹭了過來,拍拍唐七的額頭。
“對不起啊,媽媽看了你的日記,不過自從你爸爸去世之后,你就很少這么開心過了,如果不影響學習的話,其實談一場戀愛也不賴啊。哈哈,媽媽喜歡上你爸爸的時候,也是十七歲哦!”
那天晚上唐七和媽媽擠在一個被窩里,打開話匣子聊起了夏木。媽媽說起了很多和爸爸談戀愛時候的事,這是他們第一次那樣坦然面對在一場礦難中離去的爸爸。而家里爸爸留下的那些他為之著迷的礦石,最終也讓他變成了一顆星——遙遠的石頭。
“你大了,媽媽覺得有些事情也該告訴你了,其實你爸爸不是被礦井掩埋的,他是個外星人,被好多好多顆星送到了另一個星球,你看,他在那兒!”
媽媽一本正經地看著她,指了指窗戶外面。唐七屏住了呼吸,媽媽一下子哈哈大笑起來,唐七不好意思地扭著身子躲到媽媽懷里,又掙出來摟住媽媽。
她突然覺得,自己是時候把媽媽護在懷里了,媽媽已經強顏歡笑地活了這么多年。唐七總覺得有時候媽媽好像很強硬地安排好了一切,好像一具鋼筋鐵骨的盔甲把她護在里面,甚至不允許她發言,但十七歲的這年夏天,唐七覺得媽媽好像一下子柔軟了,爸爸的形象還是在“扯著媽媽十七歲時候的辮子”“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和媽媽考上一樣的大學的”這樣的語言中變得清晰了起來。
“既然媽媽也和爸爸一樣是名校畢業,為什么來這兒開小吃店呢!”
媽媽的身體好像僵硬了一下,唐七看著媽媽眼里泛出了點點的光,她聽見媽媽自顧自地說:“媽媽和爸爸的回憶都在這兒。這是你爺爺奶奶住的老房子,以前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每次進來都得提心吊膽地裝成是寫作業,那個時候你爸爸就喜歡石頭……”
唐七沒有聽接下來媽媽說的話,她總是隱隱地覺得,這樣的愛情和她的有什么不一樣。其實如果爸爸真的變成了星星,而不是死于那場地質學家無一生還的礦難,那么代表爸爸的這顆星星,一定藏在了媽媽的眼睛里。
[5]
唐七聽了媽媽的話,這些天一直醞釀著找一個場合,大大方方地拿出手機來給夏木介紹:“我們的手機是情侶款哦!”
可是她一直覺得什么機會都不合適。
直接拿出來給大家看,這樣做會不會太刻意?放在書包的夾層里,隱隱地露出一個角來,這樣做會不會不明顯?直接放在書桌上,可是被老師看見沒收了怎么辦?于是唐七一直帶著這樣的糾結心情,直到她的心事被那個大嗓門的女孩昭告天下。
整整一天她其實都在看夏木,可是夏木好像和從前沒什么差別,筆挺的白襯衫和干凈的頭發。想想好像也對,夏木這樣光芒萬丈的人是不會喜歡自己的。
唐七記得夏木曾經做過一期廣播,在廣播里夏木用溫柔的聲音介紹起了守護星座,“無論是哪個階段,在你的人生軌跡上,總會有一個主位星座守護著你,哪怕時光變換,總會有那么一顆星照亮你!”
唐七總覺得這句話很溫暖,放學之后教室里的人都走散了,只剩下唐七還在拼命地找著那部新手機,算算看,其實唐七已經好幾節課都沒有看到它了,可是因為夏木也留了下來,所以唐七甚至珍惜起了這一分一秒的時間。
“你找什么?”
“我新買的手機不見了!”
“那部和我一樣的手機么?”
唐七在書桌前翻找的手停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
“不是啦,我的是粉色的!”
“哦,那就是情侶款啦!”
夏木說完這句話之后就呵呵地笑了起來,唐七也就跟著笑,兩個人并排坐到了講臺上面。此時的教室已經很安靜,窗外的蟬叫個不停,提醒著唐七不是夢。
“其實沒關系的啦,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呀,說不定是誰借走忘記了呢!”
“唉,我好不容易才能買一部手機的!”
“我常常從你們家的小吃店經過,你和你媽媽在一起很幸福吧!”
“還好吧,對了,你最近怎么……沒在那條路走過?”
“我已經很久沒見過爸爸媽媽了,他們離了婚,我現在在城西跟奶奶住。”
唐七感覺到夏木的眼神里有點落寞。夏木頓了頓,又低下頭說:“他們給我留下了可以買好多好多手機的錢,可是卻沒有留給我時間啊!”
“其實他們也一定都是愛你的,只是沒有選對方式!”
唐七吐吐舌頭,又低下頭來,好像和夏木像這樣交談也不是困難的事情。夏木摸摸唐七的腦袋,唐七感覺自己的呼吸好像一下子停住了。
“你這些假大空的話說給誰聽啊,我又不會自暴自棄!”
夏木掩飾著尷尬笑了笑,唐七突然覺得這一天好像看到了夏木不同的一面,但是即使是這樣悲傷的事,夏木也像一朵向日葵一樣,始終朝著陽光的那一面。
[6]
到了傍晚依舊沒有收獲,唐七和夏木走出了教室。此時的校園里靜得只剩下兩個人,唐七小心翼翼地坐到夏木的單車后座上,只覺得仿佛整個春天的花都開了。
夏木帶著唐七在學校里那條長長的車道上飛馳,唐七第一次興奮地發出了尖叫,那種快樂像是從心底泛起的雪碧,連泡沫都是甜的。
快騎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唐七和夏木在家門口不遠處的街口停下來,唐七指著不遠處似乎一直閃閃爍爍的光點。
“那些是什么,好漂亮!”
“飛機吧!”
“怎么會有那么多在原地忽閃忽閃的飛機啊!”
這下似乎把夏木問住了,兩個人歪在那看來看去,結果媽媽似乎沒忍住,一下子拉開了窗戶大聲說:“那些啊,是公園里的人放的熒光風箏!”
夏木被突然出現的媽媽嚇了一大跳,單車脫了手倒在地上發出叮叮哐哐的聲音。然后反應過來的夏木三兩步地騎上單車就跑,又似乎忘了點什么,回頭喊了一句:“阿姨再見!”
唐七望著夏木遠去的背影,和母親相互看了又看,終于哈哈大笑了起來。可是還沒笑多久唐七就笑不出來了。
“媽媽,我把手機丟了!”
“傻孩子,唐美娜打電話來咱家了,她不小心把你的電話裝到包里去了!”
唐七松了一口氣,一個飛撲就躺到床上,從床頭拿起了那本日記,也許從明天開始她就會把這些用短信一個字一個字地發給夏木。
老師不提起這一段,干了這么長時間的汽車維修工作,學習過的書本里也不多見到這一類關于測量的原則,沒有什么其它的想法。只是感覺知道的稍晚了一點。但也算及時。由它聯想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如果沒有正確地了解工具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技術要求,自我感覺再好的技能水平也不過平平而已。就如同電影中一位武者,不懂他的兵器一樣,很難成為真正的高手。
在進行長度測量時需要計量器具的測量頭或量臂移動,如游標卡尺、千分尺,其活動部件移動方向的正確性通常靠導軌保證。導軌的制造與安裝誤差(如直線度誤差及配合處的間隙)會造成移動方向的偏斜。為了減小這種方向偏斜對測量結果的影響,1890年德國人艾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提出了指導性原則:在長度測量中,應將標準長度量(標準線)安放在被測長度量(被測線)的延長線上,這就是阿貝原理。也就是說,量具或儀器的標準量系統和被測尺寸應成串聯形式。若為并聯排列,則該計量器具的設計,或者說其測量方法原理不符合阿貝原則。游標卡尺便是這樣,會因此產生較大的誤差,可稱阿貝誤差。千分尺的結構,若忽略讀數裝置的直徑,也符合阿貝測長原則。
一、長度測量的幾項基本原則
1 最小變形原則
長度測量中引起被測件和測量器具的變形,主要是由于熱變形和彈性變形(接觸變形和自重引起的變形)。這些變形使被測件、測量器具尺寸發生變化,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為此,在測量過程中,應盡量做到使各種原因引起的變形為最小,這就是測量的最小變形原則。
熱變形熱脹冷縮,這是自然現象,正是這一特性,往往導致測量結果的嚴重失準。對高精度零件、大尺寸零件進行檢測時,溫度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1)熱變形引起的測量誤差
熱變形產生的測量誤差主要是由于被測件與量具(儀)之間的溫度差造成的。如果在測量前把被測件與量具(儀)放置在實驗室中進行等溫(等溫的時間長短與溫差大小、物體質量、散熱面積、周圍介質等因素有關),然后再進行測試。但盡首進行等溫,大型零件表面和內部溫度也不一定相等,即使在恒溫室中,溫度場分布也不一定均勻,對溫度測量也有一定誤差,測量環境溫度由于人體、照明熱源等也會波動。因此,可以說,等溫后,熱變形引起的測量誤差會變得很小,在一定精度的測量時,可以忽略不計。
(2)彈性變形
測量過程中,由于測量力、接觸形式、被測件的自重等原因將使測量器具或被測件產生彈性變形。造成測量誤差。
(3)彈性變形引起的測量誤差
a 支撐變形
當被測件水平放置時,其彎曲變形量的大小和變形狀態與支撐方式和支點的位置有密切的關系,對細長被測件而言,自重的影響更為顯著。
b 接觸變形
不正確地選擇測量力的大小、接觸體的材料及接觸方式將會引起較大的表面接觸變形。
(4)測量力引起的接觸變形
接觸測量時,測量儀器必須有足夠的測量力,以保證測頭與被測件可靠地接觸。但測量力的存在將在接觸位置產生壓陷變形而造成測量誤差。
常見的接觸方式分為點接觸、線接觸和面接觸。從變形與接觸面的關系講,接觸面積越小、壓強越大,變形也越大。顯然在相同的測量力的情況下點接觸變形最大。面接觸變形最小。
接觸方式在一般的測量要求中都有規定。如量塊測量是用球測頭對平面;外徑千分尺測直徑是平面測頭對圓柱面;內徑千分表測內徑是球測頭對圓柱面等。在測量過程中一般都應遵循上述原則。
2 阿貝原則
阿貝原則是德國的E.阿貝于19世紀60年代提出的關于測量工具的設計原則。他認為,在長度測量中,被測長度應位于線紋尺刻度中心線的延長線上。按此原則設計的測量工具,由導軌直線度誤差引起的測量誤差是二階誤差,一般可以忽略不計,這樣就可以獲得精確的測量結果。阿貝原則又稱布線原則、串聯原則,是長度測量中一個重要的原則。
符合阿貝原則所產生的誤差是二次誤差,當表尺與被稱為測件測量中心線的夾角很小時,此誤差可忽略不計。不符合阿貝原則所產生的誤差是一次誤差,標準尺與被測件的距離越大,誤差越大,它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誤差。
3 封閉原則
封閉原則又稱閉合原則,它是角度測量的基本原則。
圓周被分割成若干等分,每等分實際上都不會是理想的等分值,都存在誤差,但圓周分度首尾相接的間距誤差的總和為0(即0度和360度總是重合的)。因此,在測量中,如能滿足封閉條件,則其誤差的總和必然為零,在沒有更高精度的圓分度標準器的情況下,采用“自檢法”可以實現高精度測量的目的。如在圓周分度器件(圓刻度盤、圓柱齒輪)的測量,方形類器件(方箱、方形角尺)的測量,都可以利用封閉原則進行“自檢”。封閉原則和阿貝原則一樣都是長度測量中基本重要原則之一,凡能形成圓周封閉條件的場合均可適用。
4 最短測量鏈原則
為保證一定的測量準確度,測量鏈的環節應該最少,即測量鏈最短。可使總的測量誤差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這就是最短測量鏈原則。
5 基面統一原則
測量基面的選擇必須遵守基面統一的原則,即測量基面應和設計基面、工藝基面、裝配基面相一致。
二、基礎測量工具介紹及應用
源由幾位學員對專用游標卡尺使用方法的疑惑,所以結合自身學習在講如何使用的同時,也收集了一些測量知識用以復習和分享。
大學畢業好幾年了,在學校畢業實操考試中也進行了機件測量與公差配合方面的應試,算是勉強過了吧,可是在單位實際工作了這么些年頭了,有相當部分維修技師仍局限于在學校學的量具使用那點知識。有數據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只占社會實踐中10%,而且我們目前所具備的全部知識含量以每年15%的速度遭到淘汰。就本行業來講,原因就是一時的自我蒙蔽思想的作祟:“現在修車誰還使用量具啊?都是原廠標準件,裝上就行了。”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通上面的點滴知識點,希望能夠引起行業內從業人員。尤其是學員的重視。
在這里特別介紹一款德國Hazet工具。在實際維修工作中使用比較適用于測量制動盤磨損的游標卡尺,如圖1所示。
這是一款用來測量制動盤磨損量的游標卡尺,也可以進行外緣帶有凸臺的部件檢測,與普通的游標卡尺不同設計是游標與測量尺套是分開的,并通過一段滑桿相連接,而在測量爪端有凸起測量頭。測量尺套與游標之間留有活動尺規間隙,作用是在測量部件定準后,鎖定標尺后,可以拉回測量尺套,從帶有凸臺的部件上便于測量爪脫離,而在取下卡尺后,讀取測量數值。這樣就減少了測量空間對讀取數值時的限制,便于就車測量部件,從而保證了人的視線與讀取數據值所保持的正確位置。
對于制動盤磨損的檢測,游標卡尺精確度不是很高,但與使用外徑千分尺測量比較,使用起來更為方便適用。
1 普通游標卡尺的基本結構
游標卡尺是工業上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儀器,它由尺身及能在尺身上滑動的游標組成,若從背面看,游標是一個整體。游標與尺身之間有一彈簧片(圖3中未能畫出)。利用彈簧片的彈力使游標與尺身靠緊。游標上部有一緊固螺釘,可將游標固定在尺身上的任意位置。尺身和游標都有量爪。利用內測量爪可以測量槽的寬度和管的內徑。利用外測量爪可以測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徑。深度尺與游標尺連在一起,可以測槽和筒的深度。
尺身和游標尺上面都有刻度。以準確到0.1mm的游標卡尺為例,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尺上有10個小的等分刻度,總長9mm,每一分度為0.9mm,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量爪并攏時尺身和游標的零刻度線對齊,它們的第一條刻度線相差0.1mm,第二條刻度線相差0.2mm,……,第10條刻度線相差1cm,即游標的第10條刻度線恰好與主尺的9mm刻度線對齊。
當量爪問所量物體的線度為0.1mm時,游標尺向右應移動0.1mm。這時它的第一條刻度線恰好與尺身的1mm刻度線對齊。同樣當游標的第五條刻度線跟尺身的5mm刻度線對齊時,說明兩量爪之間有0.5mm的寬度,依此類推。
在測量大于1mm的長度時,整的mm數要從游標“0”線與尺身相對的刻度線讀出。
2 游標卡尺的使用
用軟布將量爪擦干凈,使其并攏,查看游標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如果對齊就可以進行測量,如沒有對齊則要記取零誤差:游標的零刻度線在尺身零刻度線右側的叫正零誤差,在尺身零刻度線左側的叫負零誤差(這種規定方法與數軸的規定一致,原點以右為正,原點以左為負)。
測量時,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動游標,左手拿待測外徑(或內徑)的物體,使待測物位于外測量爪之間,當與量爪緊緊相貼時,即可讀數。
3 游標卡尺的讀數
讀數時首先以游標零刻度線為準在尺身上讀取mm整數,即以mm為單位的整數部分。然后看游標上第幾條刻度線與尺身的刻度線對齊,如第6條刻度線與尺身刻度線對齊,則小數部分即為0.6mm(若沒有正好對齊的線,則取最接近對齊的線進行讀數)。如有零誤差。則一律用上述結果減去零誤差(零誤差為負,相當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誤差),讀數結果為:
L=整數部分+小數部分-零誤差
判斷游標上哪條刻度線與尺身刻度線對準,可用下述方法:選定相鄰的三條線,如左側的線在尺身對應線之右,右側的線在尺身對應線之左,中間那條線便可以認為是對準了。
如果需測量幾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減去零誤差,只要從最后結果減去零誤差即可。
4 游標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項
游標卡尺使用完畢,用棉紗擦拭干凈。長期不用時應將它擦上防護油,兩量爪合攏并擰緊緊固螺釘,放入卡尺盒內蓋好。
(1)游標卡尺是比較精密的測量工具,要輕拿輕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時不要用來測量粗糙的物體,以免損壞量爪,不用時應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銹蝕。
(2)測量時。應先擰松緊固螺釘,移動游標不能用力過猛。兩量爪與待測物的接觸不宜過緊。不能使被夾緊的物體在量爪內挪動。
(3)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讀數,可用緊固螺釘將游標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動。
(4)實際測量時,對同一長度應多測幾次,取其平均值來消除偶然誤差。
三、測量在車輛維修思路中的策略
下面的兩側案例雖然與本文中的主要專用工具好似關聯不大,但作為一則啟示,這其中必有測量思路的成分,并且覺得這兩則案例具有可借鑒意義。
案例1
曾在維修一臺德國MAND2866柴油發動機,這是一輛剛使用了不到10萬km的發動機,如果在正常保養維護和正確使用條件下,這臺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應在100萬~150萬km。由于經過施工路面時行駛路況惡劣導致發動機機油底托傷,致使發動機油外漏沒能及時發現,行駛中曲軸軸承與曲軸間缺油燒結抱死的故障。很常見的一例故障,正常拆檢后發現只有中間的主軸承損傷較重,其它主軸徑沒有損壞跡象。決定采用修理工藝進行主軸徑的磨修,按當時的國內裝配修理工藝,柴油發動機的主軸承間隙多是留在0.08~0.12mm之間(因為本車要進行主軸修理),這里正好有幾乎沒有磨損的主軸承及主軸徑,找到量具后一測量,原裝間隙都在0.03~0.05mm之間,柴油發動機的主軸徑間隙這么小?在當時都連經常鏜缸磨軸的專業人員都不敢給下定這樣的數據的。為了保證維修質量,只對中間軸加大0.50級磨修,間隙取0.03~0.05mm,而沒有采用磨修人員提議的0.08mm以上的修理標準。發動機裝復后,試車和正常使用中未出現故障現象。后來仔細一想,還是部件使用的材料熱膨脹性能優越的原故,才使得整機的綜合使用壽命得以提升。假如這次沒有進行測量,還按每0.01mm使用壽命10萬km計算,原始不變的維修思路將導致最少30~40萬km發動機使用壽命損失。
通過上述案例,給維修技師的提示是在車輛診斷維修過程中及時和準確地對車輛數據的拾取和積累的重要性。
案例2
在維修一例Passat 1.8T不著車的故障,修這臺車的時候,有一點不同,當時車主要求進行全過程的車輛故障診斷和排除跟隨,要看個究竟是什么故障原因?
當時接手這臺故障車后,沒有馬上進行故障診斷,先做了一個故障診斷策略,即診斷車輛故障的流程要準確無誤,這是針對車;再有就是診斷每進一步之前都要對車主講明診斷的過程和主要數據標準值后,再進行實測,讓車主參與分析故障數據的實測分析,用以增加車輛維修的可信度。
1 首先用專用檢測儀檢測發動機控制單元,無故障記錄。
2 進行燃油系統檢測,連接汽油壓力表,啟動發動機無著車跡象,燃油壓力顯示為零,同時在燃油箱附近,沒有聽到燃油泵工作的聲響。
3 檢查燃油泵控制電路系統。電路工作正常,用萬用表測量油泵供電端子電壓12.6V,用與油泵功率相近的試燈測試并確定無線路壓降損失。
4 確定更換燃油泵,更換后車輛順利起動。
注:向車主特別說明故障到此還沒有徹底排除,還需要時行燃油系統的燃油壓力檢測,打開點火開關或怠速時應為200~250kPa,加速2000r/min時為300~350kPa,斷開燃油壓力調節器時為大干500kPa。
5 進行燃油壓力檢測,發現怠速時燃油壓力就達到560kPa,斷開燃油壓力調節器的真空管,無明顯變化(已達到燃油泵最高調定壓力)。征得車主同意,更換燃油壓力調節器后,再次測量恢復正常壓力。
6 隨后向車主說明燃油壓力過高,會縮短燃油泵的使用壽命,同時會造成燃油消耗的增加,同時排放性能也有明顯惡化。
關鍵詞:燃氣管道腐蝕;防腐蝕;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of urban gas pipeline corrosion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 should b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ipe laying environment, use different pipeline corrosion prevention goes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anti-corrosion layer, electric protection law and 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gas pipeline corrosion; Corrosion resistant;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TU996.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腐蝕的原因
腐蝕是金屬在周圍物質的化學。電化學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種破壞。金屬腐蝕按其性質可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輸送燃氣的鋼管按其腐蝕部位的不同,分為內壁腐蝕和外壁腐蝕。
1.內壁腐蝕
水在管道內壁生成一層親水膜,形成了原電池腐蝕的條件,產生電化學腐蝕。由于輸送的燃氣中可能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碳.氧.硫化物或其它腐蝕性化合物直接和金屬起作用,引起化學腐蝕。內壁防腐的根本措施是將燃氣凈化,使其雜質含量達到允許值以下。還可以在管道內用合成樹脂或環氧樹脂等作內涂層,可防止管道內壁的腐蝕,并能降低管壁的粗糙度,相應地提高了管道的輸氣能力。
2.外壁腐蝕
架空或埋地鋼管都會發生外壁腐蝕。埋地鋼管的化學腐蝕是全面性的腐蝕,在化學腐蝕的作用下,管壁厚度的減薄是均勻的。所以從鋼管受到穿孔破壞的觀點看,化學腐蝕的危害性不大。而造成鋼管表面出現凹穴,以至穿孔的主要原因來自電化學腐蝕,其次雜散電流。土壤中微生物細菌對鋼管的腐蝕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二、防腐方法
可從下述三方面途徑來防止腐蝕的發生和降低腐蝕的程度。
1.采用耐腐蝕的管材,如鑄鐵管。塑料管或其他非金屬管道。
2.增加埋地鋼管和土壤之間的過度電阻,減小腐蝕電流,如采用防絕緣層使電阻增大,在局部段采用地溝敷設或非金屬套管等方法。這些方法又稱為消極防腐法。
3.采用電保護法,這種方法又稱為積極保護法。一般與絕緣層防腐法相結合,兩種方法同時采用,以減小電流的消耗。
A絕緣層防腐法
絕緣層防腐法是在埋地鋼管上涂敷電絕緣性能良好的隔離層,可以避免管道金屬與土壤直接接觸,阻止電流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因此,如果隔離層完整無缺損,并保護良好的電絕緣性能和防水性能,則土壤中的電解質不可能透過隔離層與管道金屬接觸,就可防止電化學腐蝕的發生。
埋地鋼管所采用的防腐絕緣層種內很多,有瀝青絕緣層,煤焦油瀝青絕緣層,聚氯乙烯包扎帶。塑料薄膜涂層。酚醛泡沫樹脂等塑料絕緣層,搪瓷涂層和水泥砂漿涂層等。煤焦油瀝青具有抗細菌腐蝕的優點,但有毒性。塑料絕緣層在強度。彈性。受撞擊。粘結力。化學穩定性。防水性和電絕緣性等方面,均優于瀝青絕緣體,是今后發展的方向。瀝青是埋地鋼管中應用最多和效果較好的防腐材料,當前在我國主要是采用瀝青絕緣層。
瀝青絕緣層的結構。這種絕緣層由瀝青.玻璃布.塑料布所組成,瀝青絕緣層所用各種材料性能要求如下:
(1) 瀝青。瀝青的電絕緣性能較好,吸水性小,化學穩定性好,材料來源之泛,成本低。在金屬管道防腐方面,我國都采用石油建筑瀝青30號甲。30號乙和10號,或專用瀝青1號。2號和3號。
(2) 玻璃布。其厚度為0.1mm,經緯密度為8*8根/平方厘米,含堿量10%是在絕緣之間起加強作用的包扎材料,以增強絕緣層的強度,起骨架的作用。
(3) 聚氯乙烯塑料布。其耐寒性能要求在零下40度時不脆裂,耐熱溫度為70度時強度不會降低。厚度為0.15~0.20mm,用于外包扎層,即可防腐,又可起保護瀝青層的作用,使預制絕緣層的鋼管在運輸。入溝。安裝和回填土時,其絕緣層免糟損壞。
(4) 底漆。以涂敷絕緣層所用瀝青與無鉛汽油調制成底漆,它的作用是增加瀝青與鋼管表面的粘結力,其重量配比為
瀝青:汽油=1.2:(2.25~2.50)
(5) 橡膠粉。為提高絕緣層粘結力和延伸度,可在瀝青中加入3%~5%的橡膠粉。
瀝青絕緣層的施工。瀝青絕緣層的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主要有:
(1) 配制瀝青底漆要用無鉛汽油,底漆在使用前必須充分攪勻,用0.4*0.4mm的濾網過濾,測定比重應為0.8~0.82。底漆應儲存在密閉容器中,對變稠了的底漆,應加以稀釋處理,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2) 在熬制瀝青是,應縣將瀝青打成3kg以下小塊,放入干凈的瀝青鍋中逐步升溫,當溫度升到180~200度時脫水,直到不產生氣泡為止,然后逐步降溫至160度以下。當需要時,可加入3%~5%的橡膠粉,事先應對橡膠粉進行篩選處理,使其粒度不大于1mm,含水量不大于1.5%,磁選后的金屬含量不大于0.1%,纖維含量不大于5%。每鍋瀝青應取樣化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3) 鋼管要先除銹除漆,直到露出鋼管本色,并完全干燥后才能涂刷底漆,底漆層厚度應均勻一致,厚0.1~0.15mm。
(4) 瀝青層應涂在干燥清潔的底漆上,要求光滑。厚度均勻。無氣泡無皺紋,也無結瘤產生。
用玻璃包扎時,每圈之間不能的間隙,允許有不大于5mm的搭邊,當包扎第二層玻璃布時,其纏繞方向應于前一層相反。外包塑料布時每圈搭邊宜在20~30mm之間。
(5) 管道絕緣防腐層在涂敷過程中和工作結束后,都應仔細進行外觀檢查,消除所有缺陷。此外,還應使用電火花檢漏儀對全部防腐層進行檢驗,該儀器利用高壓火花放電原理檢查出燃氣管道防腐絕緣層的微孔和損傷必須予以消除,否則,它們就可能是埋地鋼管電化學腐蝕的陽極區,使鋼管表面產生腐蝕,以至穿孔。
B電保護法
電保護法有陰極保護法。犧牲陽極保護法和排流保護法。目前常用的是陰極保護法。
根據點化學腐蝕的原理,在腐蝕電池中陽極受腐蝕而損壞,而陰極則保持完好。利用外加的直流電源,通常是陰極保護站產生的直流電源,使鋼管對土壤造成負電位的保護方法,稱為陰極保護。陰極保護站直流電源的正極與接地陽極(常用的陽極材料為廢舊鋼材)連接,負極與被保護的管道連接。外加電流從電源正極通過導線流向接地陽極,直流電由接地陽極經土壤流入被保護的管道,再從管道經導線流回負極。這樣使整個受到保護的管道成為陰極,而與接地陽極成為腐蝕電池,使接地陽極的廢舊鋼材不斷受到腐蝕。
一個陰極保護站的保護半徑約為15-20Km,兩個保護站之間的保護距離約為40-60Km。
當被保護的管道與其它地下金屬管道或構筑物鄰近時,必須考慮陰極保護站的雜散電流對它們的影響,當這種影響超過規定的標準時,就應考慮燃氣管道與它們共同的電保護措施。由于城市的街道或街區庭院內地下金屬管道和構筑物較多,為了避免相互影響,電保護法在城市燃氣管網中極少應用,而只采用絕緣層防腐法。但在長輸管線或城市郊區的燃氣管道上,電保護法常與絕緣層防腐法同時采用,以達到取長補短的防腐效果。
參考文獻:
[1] 董朝暉.淺談建筑燃氣管道的設計與施工[J]. 價值工程. 2011(16)
1、有時間觀念,服從領導,隨叫隨到,圓滿地完成任務,確保不因自己而影響單位工作的正常開展。
2、愛護車輛,注意保養,定期檢查,及時維修。定期對汽車進行保養,保持車身光潔。及時打掃車輛,保持衛生。對車輛進行正規的定期檢查和維修,以確保車輛在行駛中不出現故障,增強安全性。
3、與實驗室和市場部配合完成各項任務,及時配送以及出車接血,不耽誤做血的時間,更要保證行車的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到公司,完成接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