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計算機審計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審計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審計技術

    第1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以手工方式為主的會計核算手段正逐步被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技術特征的會計電算化核算所替代,計算機輔助審計已逐漸成為人們的一個研究熱點,本文主要對計算機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審計;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技術

    引言

    計算機輔助審計就是在會計的審計工作中,以計算機作為輔助工具來逐步替代傳統的以手工方式對會計業務進行分析與處理的手段,計算機輔助審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據一定的規則對會計數據進行搜集、提取、分析和預測等,還可以輔助企業的決策層指定相關的經濟政策。在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中,企業的會計數據不是以紙質的方式進行存儲,而是存儲在數據庫中,這樣方便對數據進行管理與更新。

    在國內外,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的技術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但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由于受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的限制,技術人員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科學研究,此時審計人員還沒有意識到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審計。但是,隨著企業審計業務復雜程度的不斷增加,以及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很多企業都在追求實現業務的自動化處理,越來越多的輔助審計。

    1、會計電算化的演變過程

    在計算機發明產生以前,一般企業內部的信息處理最開始是以手工處理的方式進行的。一個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通過不同崗位之間的分工協作,將日常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財務資料進行分工加工處理,形成企業內部和外部需要的各種紙質會計信息。這種情況下的審計方式毫無疑問是手工的形式且工作量十分的大,工作內容相當復雜。隨著計算機信息的普及尤其是微型計算機的大眾化,一些企業開始用計算機來處理部分財務會計資料。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計算機已廣泛應用于企業基建建設、生產管理、營銷服務、財務會計、人力資源、設備存貨等各個領域,從而使得企業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運作、工程建設流程、會計賬務處理等均具有了網絡化的新特點,基于工作流和ERP技術的企業信息系統的高度集成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此時,財務管理模塊已經發展成為企業信息系統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必須在規劃和執行審計工作時對企業信息技術進行全方面的考慮。

    2、計算機技術和財務報告的關系

    基于計算機技術的各種信息處理系統可以為企業創建、記載、處理和報告各項經營交易活動,以衡量和審查自身的財務及經營業績,并可以持續記錄企業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具體來講,創建是指企業可以采取手工或自動的方式來創建各項交易信息的方式;記錄是指信息系統識別并保留交易及事項的相關信息;處理是指企業可以采取手工或自動的方式對信息系統的數據信息進行編輯、確認、計算、衡量、估價、分析、匯總和調整;報告是指企業以電子或打印的方式,編制財務報表和其他信息,并運用上述信息來衡量和審查企業的財務業績及其他方面的職能。

    因此,注冊會計師在進行財務報表審計時,如果依賴相關信息系統所形成的財務信息和報告作為審計工作的依據,則必須考慮相關信息和報告的質量,而財務報告相關的信息質量是通過交易的錄入到輸出整個過程中適當的控制來實現的,所以,注冊會計師需要在整個過程中考慮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授權體系及訪問權限制等四個方面。

    3、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

    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并不改變注冊會計師制定審計目標、進行風險評估和了解內部控制的原則性要求及觀念,基本審計準則和財務報告審計目標在所有企業經營情況下都適用。但是,注冊會計師必須更深入了解企業的信息技術應用范圍和性質,因為系統的設計和運行對審計風險的評價、業務流程和控制的了解、審計工作的執行以及需要收集的審計證據的性質都有直接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審計復核的影響

    大多數情況下,計算機審計僅僅提供審計的線索,其結果不能像手工審計復核那樣直接作為審計證據,有著很大的差異。計算機審計復核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對計算機審計人員的作業文檔進行復核;二是對計算機審計的線索進行核實。第一種方法是主動的、預防性的,但對復核人員的要求較高;后一種方法是被動的、矯正性的,能夠幫助計算機審計人員發現其數據中的錯誤。一般情況下,審計人員常常同時采用上述兩種方法進行事前、事后兩個階段的計算機審計復核。

    (2)對審計內容的影響

    在信息化條件下,由于信息化的特點,審計內容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信息化的會計系統中,各項會計事項都是由計算機按照程序進行自動處理的,信息系統的特點及固有風險決定了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的內容包括對信息化系統的處理和相關控制功能的審查。

    (3)對注冊會計師的影響

    信息技術在被審計單位的廣泛應用要求注冊會計師一定要具備相關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因此,注冊會計師要成為知識全面的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要有豐富的會計、審計、經濟、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熟悉信息系統的應用技術、結構和運行原理,有必要對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做出適當的評價。

    4、常用的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

    目前,比較常用的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包括平行模擬技術、嵌入審計模塊技術和通用審計軟件技術。其中,平行模擬技術對專業知識的依賴程度主要是取決于被審計系統的復雜程度,而且審計人員可以在不需要被審計單位影響的條件下獲取輸出信息,對審計數據的影響比較小;嵌入審計模塊技術是一種動態審計技術,它對審計數據的影響比較大,而且依賴于被審計單位;通用審計軟件技術是一種靜態的審計技術,這種技術使用比較方便,不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背景,但是在獲取一些比較復雜的特定結構數據時需要計算機專業人員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馮曉飛.淺談網絡時代審計的變化[J].商場現代化,2012,(18):9191

    [2]王建康.對計算機審計的初步探討[J].科技信息,2012,(33):130130

    [3]安寧.計算機審計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2,(4):8789

    [4]趙湘桂,朱聯祥.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4(1):5153

    作者簡介:

    徐靜(1973-),女,中級審計師,重慶郵電大學審計處,研究方向:企業財務審計。

    第2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計算機審計;審計環境;審計內容

    中圖分類號:F2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引言

    信息技術帶給我們很多的改變與影響。而在審計領域,無論是審計的理論,還是審計的內容,抑或審計的環境等,都受到了信息技術的影響,我們在工作中如果把握不好這些影響,則會給工作的開展帶來很大的制約,嚴重時會導致我們跟不上時代的需求。因此,研究信息技術對計算機審計的影響,不僅可以使我們更好的制訂與當前環境相對應的策略,還能夠是我們了解計算機審計的趨勢,進而更好地開展這一工作。

    二、分布式技術的影響

    分布式技術由于其獨特的優勢而在各行各業都取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審計行業就是其中比較明顯的一個。目前,很多企業的審計工作都依托到廣域網之中,并使用企業ERP,而且在政府部門中這一現象表現的也比較明顯。

    分布式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必將導致審計環境的變化,而這種環境的變化又會導致審計方法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只有改變了審計的方法或者技術才能更加及時、準確的獲取新環境的資源。在我們的工作中,這一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是審計的管理,它可以使我們審計時實現異地交流,這對于我們能夠更加方便的進行資源的共享有著重要作用。此外,分布式技術在現場審計技術以及審計管理信息這兩個方面的應用也取得了初步的進展。

    不過,目前,分布式技術在審計行業的應用尚不是很完善,還需要進一步補充。下一步,分布式技術將應用到審計信息資源網絡的建立上,這將為部門以及行業之間信息的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分布式技術還將應用到審計信息的查詢以及處理系統上,它將為提升我們審計的效率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

    三、安全技術的影響

    信息技術使得審計行業的效率更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給審計行業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比如病毒、黑客這些不安全的因素無不時時刻刻影響著審計行業。此外,信息技術給企業的舞弊也帶來了很大的改變,這主要體現在計算機舞弊相對于傳統的方式,其隱蔽性以及危害性更高,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因素將會給我們的企業帶來很大的危害。因此,安全技術的應用非常重要,它是審計信息化的前提。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審計中的安全技術獲得了更廣泛、更深入的應用。首先,信息技術給計算機審計提供了一個更加安全的網絡,這可以保證審計中的信息能夠更加安全的傳遞。其次,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做好對于數據庫服務器的控制,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我們能夠防止黑客或者未經授權客戶的侵入,這就有效地保護了數據的安全。第三,我們可以通過安全體制來保證聯網審計的安全,這一安全體制主要是指接入管理、安全監視和安全恢復等,其中,接入管理可以幫助我們做好身份的鑒別,進而對身份的真偽以及權限進行驗證。而安全監視則是指通過安全報警設置來防止黑客的侵入。至于安全恢復則是指防止各種因素導致的信息丟失。

    在我們的審計工作中,常使用的安全技術有防火墻、數據加密以及入侵檢測等;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還有很多新的技術應用到計算機審計之中,比如將隧道技術用到VPN上等。所以,總體來說,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安全技術對于保證計算機審計的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工作流技術的影響

    工作流也就是我們經常所提到的Work Flow,它是一種對于工作流程進行計算的模型,換句話說,它就是一系列相互銜接并且自動進行的業務活動。工作流作為計算機支持協調的工作的一部分,它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很多行業,也為我們很多企業提升生產的效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針對計算機審計,工作流這一理念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并對提升審計效率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可以依據具體的審計環境以及審計方法等因素來進行建模,并通過模型進行審計的工作,由于工作流具有“生產自動化”的特點,這就使得我們的審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更加的靈活、高效。目前,在金融審計以及經貿審計等方面,工作流技術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且應用過程中發現其對于不同審計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好,此外,針對不同環境中的不同審計方法,工作流都能較好的融合。筆者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工作流這一技術必將在審計工作中獲得更為寬廣的應用。

    五、數據挖掘以及數據倉庫技術的影響

    未來審計數據的規模將會越來越大,針對這一特點,數據挖掘以及數據倉庫技術的應用將會給計算機審計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

    在我們的工作中,如果想要做好計算機審計的工作,則必須不能離開一個強大的數據庫,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審計工作中,大部分的信息都是以電子信息來現實的。而隨著很多大型企業ERP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我們數據的規模越來越大,如何對這些數據實行更加科學的分析已經成了我們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雖然我們的審計工作中已經使用了DB2、Oracle等大型的數據庫來進行數據處理的工作,而且也可以通過它們進行簡要的分析,但是依然不能夠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之下,數據挖掘以及數據倉庫技術的應用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解決方法。

    第3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關鍵詞]高校;工程審計;計算機技術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46

    [中圖分類號]F239.1;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04-00-01

    在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下,內部審計信息化成為高校審計工作中的必然趨勢,本文從高校基建工程內部審計工作中的現狀入手分析,提出高校內工程審計中計算機應用的必要性和意義。本文以高校工程審計的具體需求,分析工程審計中計算機技術應用的設計思路和框架,應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加強對項目的控制和管理。

    1 計算機技術應用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高校工程審計不健全

    高校中工程審計設置都是審計機構與紀檢共同辦公,沒有達到內部審計結構的獨立性要求,因而需要配備專職審計人員。此外,該做法缺乏專業性,部分規模小的學校缺乏審計機構,缺乏從事審計工作的專職內部審計人員。

    1.2 高校工程審計人員技術能力不足

    高校基建工程建設中,因工程及修繕項目的管理,牽涉的資金額度較大,并且程序較為復雜。所以說,工程內部審計是一項涉及多個領域且專業性較強的系統工程,正是在這一基礎上,高校工程審計需要高素質、綜合素養能力較高的人才。但是當今高校工程審計人員大多缺乏專業的計算機技術,多是半路出家,從會計專業教師選拔而來,缺乏一定的業務實踐能力,對審計的效果造成了直接影響。

    2 高校工程審計中計算機系統應用的價值

    2.1 有助于工程審計流程順暢,提高效率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中,高校工程審計系統地采用了網絡信息技術,它具有便捷性和靈活性的特點,能促使工程審計的工作更加流暢。此外,有助于加強高校內部審計和建設參與的有效溝通。要想提高高校工程審計效率和整體監控水平、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應充分利用先進可靠的網絡服務平臺、數據庫、移動辦公等技術手段,保證高校內部審計人員能及時掌握工程的管理信息,減少信息溝通量,有效促進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便于及時了解高校工程管理現狀,及時匯總各種信息,便于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審計的有效性和及時性,提高問題發現和處理的效率。

    2.2 拓寬審計信息渠道,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高校建設工程總投入大、周期長、利益相關者較多,并且工程管理極其復雜,高校內部審計需要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各方面溝通。倘若信息不對稱,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高校基建工程造成一定的影響。工程審計中計算機的應用使高校工程項目管理的內部信息流擴展到審計層的交互溝通中,它能夠消除工程審計信息孤島現象。高校工程審計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信息溝通平臺的建設,整合各項遠程服務及信息功能,為建設參與各方遠程協作辦公提供一體化的信息平臺,它能與建設各方有效地進行信息傳遞,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由于審計信息提供了一體化的應用平臺,及時拓寬了信息來源渠道,使工程審計數據的信息更加準確、統一。此外,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工程審計制度,內容包括工程審計信息系統的平臺維護、系統操作規范、信息使用權限的控制、資料存儲及網絡安全的運行等方面的內容,有效促進高校內部審計人員在信息審計過程中各司其職,避免高校工程審計信息管理系統風險。

    2.3 能夠實現管理系統創新

    高校工程審計中,信息化建設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高校內部審計機構需要有效結合工程自身審計信息化的發展狀況,進行系統的完善和總結。可以說,信息化環境下,業務思路和信息數據能使內部創新技術更加完善、視野更加寬廣,為積極持續開拓工程內部審計創新了發展思路。此外,高校工程審計中管理系統中的信息構建,需要做到與時俱進,與社會、經濟及高校自身的發展相互適應,從而實現工程審計的科學發展。

    3 加快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審計中應用的建議

    工程審計中利用計算機技術優勢明顯,但對于高校而言,管理水平的起點不同,因此,建設過程任道而重遠。當今,為加快工程計算機信息化建設步伐,各個高校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創造工程審計條件。具體而言,高校工程審計應轉變陳舊觀念、提升信息化意識、轉變思維。此外,還應采取積極心態參與到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最大限度發揮信息化優勢,提高高校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有效促進高校科學健康發展。工程審計信息化離不開既懂管理,又精通信息技術的復合型審計人才。對此,高校可開展培訓,與企業進行合作,用來提高人才的知識水平,改善其知識結構。大數據時代下,傳統的審計方法顯然已不能適應當今的發展,所以,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未來工程審計發展的必經之路。

    主要參考文獻

    [1]石峰.高校工程審計質量控制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J].管理觀察,2015(16).

    第4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審計 持續審計 嵌入式審計多 Agent

    [中圖分類號]F224-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6-0116-02

    [基金項目]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生實踐創新課題:持續審計中“洪泛報警”問題對用戶滿意度的負面影響因素研究。項目批號:2012S200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融通型拔尖創新人才項目。項目名稱:“基于多Agent技術的審計模式的研究”。項目批號:2012RT09。

    1 研究背景

    信息系統環境下的商務模式中,大量的審計證據不再以傳統的紙質方式存在,而是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等方式以電子數據作為載體進行數據的傳輸、存儲和處理。傳統的手工方式在信息化的經營環境下已經無法適用,審計工作必須做出針對性地調整,于是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迅速成為關注的重點。近二十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等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計算機輔助審計朝著更加實時化的方向發展。于是持續審計技術應運而生,并且在近二十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持續審計技術的出現使得傳統審計方式下難以實現的事中審計變得簡單。2002年美國國會簽署通過的薩班斯法案(SOX-Oxley Act)促使大量的企業開始尋求持續審計等先進的計算機輔助審計手段來滿足法案要求。持續審計技術已經成為了審計證據電子化環境下的一種發展方向和趨勢,在企業界和學術界都得到了很大的關注。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于2006年的名為《2006內部審計狀況職業研究》的報告結果表明,被調查的美國公司中有半數的公司目前正在使用“持續審計”技術。

    2 持續審計的內涵和發展

    VarSarhelyi和Halper在1991年最早提出了在線技術和現代網絡對審計過程帶來的好處,并且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持續審計的實驗模型對AT&T開票數據進行持續的監控和控制(Alies等,2006)。Varsarhelyi和Halper當時雖然并沒有給出持續審計的準確定義,但是卻誘發了隨后大量的關于持續審計的研究和探索。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和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于1999年了報告對持續審計進行定義,指出:持續審計是一種方法學,使獨立審計人員使用一系列審計報告,對某一事項提供書面鑒證,而且這些審計報告是在被審計事項發生的同時或很短的一段時間后的。定義中強調了持續審計技術區別與其它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的關鍵,在于其更好的時效性。持續審計的出現已有近二十余年的歷史,并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數據庫、人工智能等技術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而成熟。諸如ADM等優秀的持續審計框架已經被提出并得到了很好的實踐,市場已經出現了一些諸如ACL一樣的提供持續審計技術服務的專業公司。

    3 當前的持續審計模型

    持續審計模型作為持續審計技術的實現基礎,一直是持續審計工作中研究的重點。已經有一些專門的模型被提出來并已投入應用,當前的持續審計模型按其框架主要可以分為EAM(embedded audit modules)、ADM(Audit data marts)、ABCAM(An agent based continuous auditmodel)三類。其中EAM和ADM的研究時間最長,影響也最為廣泛,并且已經有一些相應的商品軟件出現。

    3.1 EAM模型

    Groomer和Murthy(1989)提出了EAM(embedded audit modules)模型。在EAM模型下,具有審計功能的軟件模塊被以組件的形式被植入到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中,并按照事先設定的審計規則對系統中的事務進行實時審計。一旦發生異常,異常情況將會以異常報告的方式實時的報告給審計人員,EAM被稱為嵌入式CA。由于在EAM模型下,審計模塊被嵌入到了企業的信息系統之中,并通過事件方式實現實時觸發,故其對異常情況的響應速度極快,可以實現近乎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審計。但因為需要在原本審計良好的信息系統中植入審計模塊,其面臨著以下的一些明顯缺陷:

    (1)對企業ERP系統產生的不利影響。由于大多數ERP系統在開發之初并沒有將EAM作為系統的必備組件進行統一考慮和設計,EAM被以附加組件的方式開發并植入到了原本良好設計的ERP系統中,從而可能對原有系統的運行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Henrickson(2009)通過調查指出,正是由于EAM方式對企業原有系統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導致了大多數企業在實施持續審計時都拒絕采用此種方式。

    (2)高昂的實施、維護成本。在EAM方式之下,EAM模塊需要植入到原有的企業信息系統之中。但是很多企業由于擁有子公司等原因,其往往擁有多個信息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針對各個信息系統的不同的結構,進行專門的設計、測試、設施以保證EAM和企業原信息系統的有效集成,這項工作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EAM的高昂成本還來自于其后期的維護工作中,當審計人員需要對測試規則、方法等進行修改時,他們必須與負責企業信息系統運維的IT部門進行溝通和協商,這大大的降低了審計活動的效率,并且需要對不同系統上的EAM都進行同樣的修改,導致了費用的重復。

    (3)違背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原則。在EAM實施、維護的過程中,審計人員需要與被審計單位的人員密切交流和合作,以保證審計模塊的正常的運行,這違背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應保持獨立、公正的原則。

    3.2 ADM模型

    Varsarhelyi和Halper(1991)在貝爾實驗室開發的CPAS(ContinuousProcess Auditing System),是ADM(Audit data marts)方式的原型。在ADM模型下,企業信息系統中的運營數據經過采集、清洗后被存儲在專門的審計數據倉庫上后,在另一個獨立于企業信息系統的審計平臺上執行審計檢查。

    在ADM模型下,執行相應審計功能的程序模塊并不直接運行在企業的信息系統上,而是通過程序模塊不斷的從被審計企業的信息系統中采集數據到專門的數據庫中,由網絡傳輸到另一個執行審計功能的工作平臺上,在這個平臺上獨立的執行審計功能。故ADM這種借助于數據集市,在獨立審計平臺上執行審計檢查的方式,又被稱為分離式CA。區別于EAM方式,ADM方式并不在被審計單位的系統上執行審計檢查,而是通過采集的數據在另一個系統上進行審計工作。ADM方式有效的避免了EAM方式下需要將審計模塊嵌入到被審計單位系統,從而對企業系統的運行產生不利影響的缺點,并且審計人員可以根據需要靈活的修改和添加審計模塊而無需被審計方人員的支持,以此保證了審計人員的獨立性。但由于ADM方式下,需要通過網絡將企業的數據采集并放置到專門的數據庫上以供執行審計分析,使ADM方式面臨了以下的一些缺陷:

    (1)網絡中斷問題。在ADM方式下必須經過網絡將從企業信息系統中采集的數據傳輸到另一平臺上進行執行分析,于是產生了對網絡連接的極大依賴。網絡連接一旦發生故障,相關的審計活動將無法正常的展開。盡管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現代的網絡已經越來越可靠,但是偶爾零星的故障仍然會是一個影響持續審計活動的明顯問題。

    (2)延時問題。由EEAM方式下,相關監督活動直接執行在企業的本地信息系統,不需要額外的信息傳輸。相關違規活動一旦發生,本地監督活動將以近乎實時的方式將其檢測出,幾乎不存在時延問題。而在ADM方式下,由于需要從被審計單位采集數據并通過專用網絡傳輸到審計端的數據庫中,而后再進行相應的審計工作。數據的采集和數據的傳輸都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從而對持續審計中最為關鍵的時效性指標帶來不利影響。

    (3)敏感數據問題。在ADM方式下,審計單位需要從被審計企業的系統中采集大量的運營數據,其中不乏一些敏感的關鍵數據。如何保證此類關鍵數據不泄露以對被審計單位造成不良影響,也是很多企業在實施ADM模型時十分關心的一個敏感問題。

    ADM方式雖然面臨著網絡中斷、延時等問題,但其與被審計的信息系統低耦合,在實現、維護容易程度方面較EAM方式具有明顯優勢。ADM模型是目前持續審計中使用得最為普遍的模型,大量的持續審計軟件提供商都采用了此種架構。以CPAS模型為基礎,還派生出了一些優秀的ADM模型,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其中比較有名的有Rezaee(2003)模型。

    3.3 ABCAM模型

    Charles(2007)等人提出了一種基于Agent的持續審計模型ABCAM,并詳細闡述了如何利用Agent模擬執行了除觀察和詢問外的審計程序。

    ABCAM模型由服務器、審計程序知識庫和AgentN型庫三部分組成。審計程序知識庫中包含有Agent模型庫中所具有的Agent種類、職能、配置參數等基本信息,還包含了審計任務分解的知識。AgentN型庫中包含了ABCAM模型中所具有的Agent~的源代碼。服務器AgencyService Server中包括用戶接口模塊、審計程序模塊、Agenti調用和執行模塊。接口模塊負責與用戶進行交互,審計程序模塊負責對接口模塊遞交的審計任務進行分解以制定詳細的審計計劃,Agenti調用和執行模塊負責按照程序模塊制定的審計計劃對Agent進行分發和回收的管理。

    ABCAM模型下,用戶請求被分解為具體的審計任務,并將具體的審計任務按其類別派發給具體的審計Agent。審計Agent在作業時,能夠自治的在數據站點進行數據的采集和檢查,返回服務中心時只攜帶審計結果,極大的減輕了信息傳輸量和對網絡的依賴,并且解決了敏感數據的保密性問題。即使在出現臨時網絡中斷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審計Agent的審計作業。然而ABCAM模型也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1)Agent之間缺少協作。在ABCAM模型下,分派出的審計Agent在各自的站點上獨立的完成自己的審計任務,缺乏協調與溝通。當需要執行一些需要涉及多個數據庫或涉及第三方數據庫的審計程序時,只能由單一的Agent在不同的站點上移動來回采集數據,降低了審計工作的效率。

    (2)Agent頻繁移動造成的網絡帶寬的浪費。在ABcAM模型下,Agent返回審計結果的方式是Agent攜帶審計結果返回服務中心,頻繁的派發和返回會耗費大量的帶寬。

    (3)“洪泛報警”問題。Debreceny等(2003)和Alles等(2006)指出計算機在審計作業時,會出現大量的同質報警信息,導致“洪泛報警'’的情況發生。審計人員接受到的系統反饋的冗余的報警信息會猛增,從而降低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ABCAM模型下,審計Agent返回的信息只是通過接口模塊簡單的對審計結果進行格式轉換和整理,并不能應對此問題。

    第5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關鍵詞】:J2EE技術;計算機;審計系統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 A

    1、前言

    隨著Internet的發展,開發分布式,跨平臺,易擴展的軟件系統成為大型企業級應用的趨勢。J2EE(Java 2企業版)作為一種成熟的分布式企業級開發平臺,由一整套服務(Services)、應用程序接口(APIs)和協議構成,它對開發基于Web的多層、分布式應用提供了功能支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成為開發火型企業級應用的首選。中國農業銀行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以F簡稱CAS系統)就是基于J2EE平臺開發的大型系統。本文以下內容將對J2EE技術在中國農業銀行計算機審計系統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探討,以供參考。

    2、J2EE概述

    在Java發展的過程中,它首先取得了Applet的勝利,使得以Web為中心的開發廣泛地采用了Java語言。開發人員使用Applet技術,把開發的Applet很容易添加到到HTML頁面。但是隨著Web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靜態頁面已經不能滿足開展、世務的需要,出現了服務器頁面技術,這時Applet不能雅任此需求。SUN看到Web應用的潛力,推出了Java Servlet技術,滿足服務器編釋的需求。Servlet廣泛應用于企業級應用程序的開發中。后來其他廠商為了簡化Servlet的開發,逐漸共同推出了JSP技術,JSP更容易開發表示層,最后SUN也把JSP作為J2EE標準的一部分。又由于Servlet處理業務邏輯的局限,SUN后來推出了EJB技術。

    J2EE平臺規范是一個由SUN公司定義的用于簡化分布式企業級應用開發與部署的基于組件的模式。它提供了一個多層次的分布式應用模型利一系列開發技術規范。多層次分布式應用模型是根據功能把應用邏輯分成多個層次,每個層次支持相應的服務器和組件,組件在分布式服務器的組件容器中運行(如Servlet組件在Servlet容器上運行,EJB組件在EJB容器上運行),容器間通過相關的協議進行通訊, 實現組件間的相互調用。

    J2EE使用多層的分布式應用模型,應用邏輯按功能劃分為組件,各個應用組件根據他們所在的層分布在不同的機器上。事實上,sun設計J2EE的初衷正是為了解決兩層模式(client/server)的弊端,在傳統模式中, 客戶端擔當了過多的角色而顯得臃腫,在這種模式中,第一次部署的時候比較容易,但難丁升級或改進,可伸展性也不理想, 而且經常基丁某種專有的協議一一通常是某種數據庫協議。它使得重用業務邏輯和界面邏輯非常困難。現在J2EE的多層企業級應用模型將兩層化模型中的不同層面切分成許多層。

    3、系統總體設計

    3.1,系統架構

    CAS系統使川J2EE技術架構,采用B/S(Browse/Server)結構,系統為三層結構:數據庫服務器、應削服務器、客戶端。

    3.2,CAS系統的數據庫

    CAS系統的數據庫分為4部分:原始數據庫,從新一代業務系統、信貸管理系統、國際業務系統遷移過米的原始業務數據及外部數據;基礎數據庫,日志、機構、人員、設備、字典、文件存儲索引等;檔案數據序,審計、作記錄、審計工作底稿、審計依據等;臨時數據庫,審計查證過程中產生的數據。

    JDBC中最重要的對象是Conection,Connection對象代表與數據庫的連接。連接過程包括所執行的SQL語句和在該連接上所返回的結果。一個應用程序可與單個數據庫有一個或多個連接,或者可與許多數據庫有連接。獲得連接之后才能向數據庫發送SQL指令。

    3.3,系統模塊劃分

    系統管理主要是實現對系統運行的控制信息的管理,內容主要包括系統參數的定義、字典信息的維護和日志管理。

    注冊管理主要是實現對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和審計設備的管理。

    環境定義主要是維護原始數據的使用環境,內容主要包括原始數據表信息的維護和業務機構在不同系統中的對照信息的維護。

    項目管理主要是實現對整個審計流程及其過程和環節的控制和全面管理。其功能主要包括:項目立項、萬案制定、項口授權、審計開工和收工。

    審計查證提供一個功能豐富的查帳平臺,審計人員可以利用多種查詢、統計、計算工具和圖形化分析工具,方便準確地實現審計思想向計算機能夠執行并可記錄的運算過程的轉換,從而使計算機模仿手工查帳的步驟進行自動查帳,以達到幫助審計人員準確、高效地完成審計任務的目的。

    審計方法管理主要是實現對審計過程中產生的方法進行管理,內容包括審計方法的優化、審計方法的變更和審計方法的查詢。

    審計文檔生成主要是實現審計工作記錄、審計工作底稿、存在問題清單、審計工作報告、審計意見書、處罰決定書、牿改報告、后續審計情況、后續審計報告等審計文檔的生成功能,并提供文檔歸檔功能將審計文檔歸入審計檔案。

    檔案管理是指對審計過程生成的審計文檔進行統一規范檔案化管理。審計檔案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審計檔案庫,從而實現審計文檔的積累和信息共享,以及根據審計檔案對審計進行多角度分析的功能。

    依據管理是指對審計上作中需要經常使用的相關依據的管理,其目的主要是實現審計依據(如法律法規)信息的統一電子化管理,為審計人員提供最及時、最準確的審計依據,從而有效的提高審計的權威性,保證審計成果的可靠性。

    4、結尾

    本文以上內容對J2EE技術進行了介紹,并隨后分析了其總體設計,對其在中國農業銀行計算機審計系統中的應用進行了初步的探討,表達了觀點和見解,但由于此技術是一個系統,仍需要對其詳細設計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真正的將技術與審計系統相結合,這是本人將要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J2EE構建企業級應用解決方案》陳華軍等,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第6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由于審計職業的特殊性,審計人員往往經常出差到異地工作,筆記本電腦已經成為審計人員隨身攜帶的必備工具;筆記本數據的安全又成為審計人員實現計算機數據安全的關鍵。筆者從“硬件”、“軟件”以及“制度”三方面談談如何實現計算機數據的安全。筆記本電腦,應從整體上制訂集體的安全方案,至于個人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加以區別,但都應包括防盜、防止系統崩潰、防止黑客攻擊和病毒感染以及數據備份,認證加密等。

    一、“軟”環境應放在安全意識的首位

    從軟件以及相關配置方面,是電腦操作者最關注的事,也是與其最密切相關的。審計人員的筆記本電腦應設置BIOS開機密碼、硬盤密碼,并且使用加密軟件對重要數據進行加密保護外,還要安裝防病毒和防火墻軟件,或者將機密數據保存在移動硬盤、U盤或者刻錄到光盤等存儲介質上加以備份,以防不測。具體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從開機開始,檢查筆記本電腦的安全保護性能是否完備。這其中又應設置開機密碼,且開機密碼應經常更換和無規律可循。

    (二)如有可能要設置硬盤鎖定密碼,確保筆記本電腦被盜后其中所存儲的重要數據不會落入他人之手。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采用密碼機制對數據提供基本的保護措施,所以,最簡單的措施是設置開機密碼。但只設置開機密碼還不能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因為竊密人可以將硬盤拆卸下來拿到另外一臺計算機上讀取原始數據,所以還要設置硬盤鎖定密碼,這樣,該筆記本電腦在每次啟動時都必須使用密碼對硬盤解密,這樣一來即使竊密人將硬盤拔插到另一臺計算機上也很難讀取原始數據。

    (三)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操作系統應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同時應使用具有安全防護性能的操作系統,最好在筆記本上安裝WINDOWS2000作為操作系統平臺,并將分區設置為NTFS格式,然后設置登錄密碼,并確保在不使用時處于登錄前狀態,以防止他人乘機竊取筆記本電腦上的機密信息。

    (四)對筆記本電腦中所存儲的重要文件采用加密存放的方式進行保護。由于盜竊者攻擊破壞手段的不斷發展,僅僅依靠密碼并不足以阻止經驗豐富的竊密人擦除系統配置信息(包括密碼在內),而后侵入系統,進而獲取其中存放的機密信息。所以,要切實保護筆記本電腦中存儲的機密數據的安全,最好使用磁盤加密程序,如ISS LIMITED公司出品的IPROTECT,至少對于最重要的數據要采取以上保護措施(當然也不要對所有對象都加密,這樣會降低計算機性能)。

    (五)時常進行數據備份,以防在萬一丟失筆記本電腦的情況下減小損失。為預防意外,應對筆記本電腦上的數據存有備份,這樣即使筆記本電腦丟失,仍能保證信息不至于丟失,將損失降至最低。

    (六)使用數據恢復軟件,減少誤刪除所帶來的影響,建議使用FINAL DATA2.0以上版本。同時對于重要數據要作到徹底的刪除,市場上相關軟件也較多,另外新版的殺毒軟件有許多也擁有上述功能,可以加以發掘使用。

    二、硬件方面是實現數據安全的捷徑

    如果可能,可以考慮通過購買相關的硬件提高審計人員筆記本電腦整體的安全性,防盜和防泄密。其中電腦防盜鎖簡單實用,成為首選。電腦防盜鎖是專門為保護電腦而設計的。通常筆記本電腦身上都會有一個被稱為“SECURITY SLOT(安全接口)”的橢圓形防盜鎖孔,旁邊有一個鎖形標志,這是KENSINGTON公司的專利標志,現在已經成為電腦業界的標準,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筆記本產品、PDA、投影儀等都有這種防盜鎖孔。我們常用的筆記本電腦用的防盜鎖孔有線纜鎖和扣式鎖兩種。線纜相對比較便宜且耐用,扣式鎖功能較多但價格較高。

    如果審計人員經常在人多的場所使用筆記本電腦,存在向外泄密的可能性,會對計算機數據的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可以選配防泄密濾鏡。他是一塊暗色的塑料屏幕,將他用膠帶粘在液晶屏后就只有筆記本正前方的人才能看見屏幕上的內容,而旁邊的人只看見黑屏,從而防止了信息泄密。對于高級用戶,除了上述措施外,建議選購帶有安全解決方案、IC智能卡、指紋識別系統等產品。

    當然,移動辦公的安全防護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體系,不但包含信息在存儲過程中的安全保護,還包括信息在傳輸流轉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問題,單是針對移動辦公中的筆記本電腦的信息安全問題,也有很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引起重視。

    三、安全意思必須通過制度和相應的規則上加以規范

    信息安全在于保證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三種屬性不被破壞。目前,我國的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靠傳統的管理方式與技術手段來實現,傳統的管理模式缺乏現代的系統管理思想,用于管理現代信息往往不適用,而技術手段又有局限性。保護信息安全,國際公認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系統的方式(管理+技術),即確定信息安全管理方針和范圍,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控制目標與方式來進行控制。我們在制訂部門信息安全制度或規則時,具體可以考慮具體研究BS7799。BS7799是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簡稱BSI)制訂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它還包括兩部門,其第一部分《信息安全管理實施規則》于2000年底已經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納入世界標準,編號為ISO/IEC17799。

    BS7799廣泛地涵蓋了所有的信息安全議題,如安全方針的制定、責任的歸屬、風險的評估、定義與強化安全參數及訪問控制,甚至包含防病毒的相關策略等,其中對于信息安全,特別是計算機數據安全有明確的規定。BS7799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信息安全實施標準,適用于各種產業與組織。

    第7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關鍵詞:數據質量;計算機審計;數據清洗

    引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涉及各個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也逐漸的走進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而我們所說的面對數據的計算機審計簡單的說就是對信息系統中輸入、處理和輸出這幾個方面的電子數據進行相關的審計工作,也可以說是計算機數據的審計。計算機數據審計是目前審計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在信息化大環境中審計部門的一項工作內容。全面且質量高的數據能夠讓審計工作變得更加的精準和高效,但是在目前的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造假等方面的不當之處,下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計算機數據的審計流程

    在計算機數據的審計流程中,主要分為審前調查、數據采集、數據清洗、集成和轉換、建立審計數據庫、建模分析這幾個主演的環節。審前調查主要是指通過對被審單位的組織結構進行了解并掌握該單位的信息系統分布和使用總體情況,從而為進一步的調查提供有力的依據。而審計數據的采集主要是指在進行審計調查之前提出相應的數據需求,在數據采集的對象和方法上得到明確,這樣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投入。數據的清洗、集成和轉換主要就是指被審單位的信息系統可能存在一定的隱瞞成分,所以這時候對信息的篩選和過濾是為最終的結果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就是建立數據庫,數據庫主要是將采集到的數據經過清洗、集成和轉換之后,利用一定的裝載公路將這些數據有組織的存儲到審計庫當中。最后,我們要做的就是進行建模分析,建模分析就是對存儲的數據庫進行集成、完整、一致的處理,這一環節是整個審計工作的重點,建立起相應的的分析模型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對這個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找到真正的審計線索,達到數據審計的最終目的。

    二、計算機審計數據質量的問題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的采集在渠道和技術上都變得越來越廣泛,審計數據庫中的數據質量往往是由進入數據庫的原始數據所決定的,而在原始數據中,一般有兩種問題會破壞數據的質量,分別是單個數據源問題和多個數據源問題,下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單數據源中的問題分析

    但數據源中的數據質量問題是出現在單個數據集合中的,首先數據的缺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對信息輸入的不正確、錯誤的操作等都會導致數據的缺失。其次,數據的異常和重復,數據的異常主要是指數據存在孤立點,這就使得這些數據不能符合數據的一般模型,而數據的重復則是指數據中存在多條一樣的記錄,但在實際中卻是一個實際體,這樣的數據就缺少了其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最后,就是數據的失誤,數據的失誤是指事物的內在屬性同實體間的屬性之間的關聯不一致。總的來說,這些單個數據源的問題會導致審計數據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

    (二)多個數據源集成時的數據質量問題

    在多個數據源集成的數據質量問題中,首先我們要說的就是數據模式的沖突,其主要是破壞數據模式相關的不一致,主要是命名沖突和結構沖突,也就是屬名和實體之間存在不符合的現象。其次,就是數據語義上產生的沖突,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語義和實際相關之間存在不符的現象,原因可能是因為設計者對客觀趙姨阿里的闡述采用了不同的描述方法。最后,導致多源數據沖突的原因就是數據的重復沖突,也就是很有可能在同一個數據的不同數據源里會出現簡單的重復現象,也有可能是重復的數據治療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提高數據質量的一般處理方法

    想要全面有效的解決計算機數據審計中的問題,那么保證審計結論的正確性就是一個重要的關鍵點。數據質量問題會直接的影響到審計分析的準確性,直接降低審計工作的效率,所以就要給予充分的重視,來保證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我們要對采集來的數據進行質量檢查,在根據從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找到問題所在的根源,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分析,最終將所獲得數據的準確性展開分析。

    下面我們來具體的介紹一下對數據清洗的步驟,首先我們要說的就是定義轉換流程和映射規則,其主要就是根據數據源的數目和數據間存在的異質來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變換和清洗工作。模式的變換有時會用來映射源和目標數據的模型。前期的數據清洗很有可能糾正單數據源數據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為之后的數據集成做相應的準備工作。而后期的數據清洗則是能夠處理模式集成數據和多源數據中存在的問題。

    校驗,對數據的轉換流程和轉換定義的正確性進行有效的測試和評估,為了能夠有效的找到數據中可能存在的錯誤,那么反復的校驗和分析就必不可少,這樣能夠讓錯誤的數據變得更明顯,從而選出錯誤的數據,來將整體數據進行清洗。接下來的就是轉換,將清洗過的數據進行回流,能夠對數據中有誤差的部分用正確的數據來代替,這樣對于數據整體的質量也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改觀。

    四、數據清洗的基本技術

    (一)空值的處理

    對于一些包含大量空值的數據質量問題來說,空值所占的比例是決定其是否應該被刪除的一個根據,這些空值的數據往往不能為審計數據的模型提供有效的信息,甚至會影響建模者的視線,降低整體的數據分析效果。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將空值數列刪除,通過計算每行的空值數據比例刪除大比例的部分以保證整體數據的質量。

    (二)數據缺失的處理

    對于缺失的數據來說,我們可以用四種方法來填補其中缺失的部分,包括使用一個固定的值來填充缺失值、使用屬性的平均值來填充缺失值、使用成數推導值來代替缺失值、使用最有可能的值來代替缺失值。這幾種方法都是有效的填補數據中有缺失部分的方法,其能夠將整體的數據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改變其質量上的不足。

    (三)對數據異常的處理方法

    所謂的異常數據指的就是遠離或者超出某個正常的的數據分布狀態的數據,這些數據的共同特征就是其在數據中的孤立點的存在。對這些數據中的孤立點的處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孤立點找到,因為孤立點的存在是其數據質量上的問題所導致,但也可能反映了事物背后某種異常的變化狀態。但是對孤立點本身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往往可能蘊含著數據審計中的一些重要的線索,所以就要在找到孤立點以后再通過人工的核對來確定是否是真正的孤立點,如果是真的孤立點那么就可以將其視為干擾數據進行刪除。對于孤立點的檢測方式來說,要依據數據的多少來確定,如果數據的量不是很大,那么就可以通過人工檢測的方法來進行尋找,如果數據量很大那么就要借助于計算機的自動監測系統進行檢測。

    結論:總的來說,在面向數據的計算機審計中,數據的質量是影響整體審計結果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所以想要提高整w的數據審計質量,就要從數據源的質量上來把握,準確的找到數據存在的問題,并借助相關的技術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數據清洗,以此來保證審計結果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米天勝,張金城. 面向數據的計算機審計中數據質量問題的探討[J]. 審計與經濟研究,2006,01:40-43.

    第8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1、計算機技術支持畢業生畢業后可在公共部門或私人公司里的高級電腦技工的工作,或是網絡工程師、網絡管理員、幫助臺接線員的工作。

    2、計算機技術支持課程將提供一系列當代職業訓練和計算機技術,使你能勝任IT 相關的職業。

    3、計算機技術支持包含了所有技術支持的基礎知識,還包括深入的操作系統、網絡、硬件和軟件開發的知識。

    (來源:文章屋網 )

    第9篇:計算機審計技術范文

    【關鍵詞】 大蒜 深加工 技術

    1.脫水蒜片工藝流程

    1.1原料選擇 應選擇成熟、完整、清潔、無蟲蛀、無霉爛、直徑為4~5cm的干燥蒜頭作為加工原料,對剛收獲的濕蒜應進行晾曬,以降低含水量。

    1.2 剝蒜 剝蒜前應用小刀將蒜根部削平,否則烘干后靠近蒜根處的顏色會變暗;同時要將蒜瓣上的創傷變色處及斑點挖掉,并剔除糠化變質的蒜瓣。剝蒜可以直接干剝,也可以用水浸泡后濕剝。濕剝時,用水浸泡的時間一般為30分鐘左右,時間太長會影響產品的顏色和風味。一定要把附在蒜瓣上的薄蒜衣剝凈,然后用清水沖洗,使蒜瓣清潔。

    1.3 切片 采用切片機將洗凈后的大蒜瓣切成片,切出的鮮蒜片厚度要求在2.2mm,而且要均勻、完整、無碎屑。

    1.4 漂洗 切好的蒜片可放在缸或池中進行漂洗,洗至蒜片干凈、池水變清為止。

    1.5甩水 將洗凈的蒜片置于離心機中甩水,甩水時間為1分鐘。注意時間不能過長,否則蒜片容易發糠(空、軟),表面產生小泡,影響產品產量和質量。

    1.6干制 一般用烘房進行人工干制。烘前先將甩水后的蒜片進行短時間攤晾,然后裝入烘盤,以每m2烘盤面積攤放蒜片1.5~2kg為宜。烘烤溫度控制在65℃~70℃,一般經6.5~7小時就可以烘干,烘干后的蒜片含水量在5%~6%之間。

    2.香脆蒜片工藝流程

    2.1 選料 挑選鱗莖成熟、清潔、干燥、外衣完整、無蟲蛀霉爛及發熱變質現象且蒜肉潔白、辛辣味足的蒜頭作原料。

    2.2 切蒂、分瓣 將驗收合格的蒜頭切蒂后進行分瓣。

    2.3 脫皮 用低于50℃的溫水浸泡半小時或用冷水浸泡24小時后撈出,揉搓即可去外皮。

    2.4 切片 去皮后洗凈,用切片機或人工切片。蒜片厚度為2mm,且厚薄均勻、平整,表面光滑,無三角片。

    2.5 脫臭 將蒜片倒入由0.3%檸檬酸、0.2%的環狀糊精和0.1%氯化鎂配成的脫臭溶液中,在50℃溫度下浸泡3小時后撈出,再用清水漂洗。

    2.6 預處理 在貯罐中配制30%的糖液(最好是蜂蜜),再添加適量的氯化鈉、檸檬酸、鈣鎂鹽、甘草浸膏、丁香等調香,并加入0.05%的苯鉀酸鈉,混合后,投入經脫臭處理的蒜片,進行糖漬。

    2.7 真空干燥 最好用抽真空方法干燥,真空度控制在0.096兆帕,溫度為30℃~40℃,干燥時間為2小時。

    2.8 調香 給蒜片噴灑不同香味的香精,以制成不同香味的香脆蒜片。

    2.9 分級包裝 調香后的蒜片,經冷卻后分級稱重,用復合塑料薄膜袋進行真空充氣包裝。

    3.咸蒜頭工藝流程

    3.1 原料采收蒜頭應在立夏前后采收。采收太早蒜頭個頭小,產量低,辣味淡;采收太遲,蒜頭皮硬,質量差。

    3.2 清洗、修整 采后洗凈,去須根。

    3.3腌制把蒜頭分批裝入盆內加鹽拌勻。每50kg蒜頭用鹽3kg,拌勻后裝入壇內,用雙層塑料薄膜封扎壇口。最初2天翻壇1次,以后每3~4天翻1次,一般翻5~7次即可,一個半月后咸蒜頭即可腌成。腌好的咸蒜頭質地脆嫩,味濃、不臭、不辣,色澤光亮。

    4.香甜蒜工藝流程

    4.1原料配方 鮮蒜頭50kg,食鹽2kg,白糖15kg,醬油0.5kg,食醋0.5kg,五香粉0.5kg,清水13kg,桂花香精200mL。

    4.2 原料處理根據蒜的老嫩程度剝去1~2層老皮,留2~3層嫩皮,切去須根和假莖(假莖部分不要全部切掉,要留6~8mm長)。

    4.3 浸泡 將整理好的蒜頭放入清水中浸泡7天,每天換1次水。浸泡結束后,撈到筐內瀝水、晾干。

    4.4 鹽腌、晾曬 將晾干水分的蒜頭按一層蒜頭一層鹽的方式裝入缸內,腌24小時,白天每隔5~6小時換缸1次(倒入另一空缸),共換2次缸,使鹽溶化,排出不良氣味,并使蒜頭腌得均勻。腌好后,把蒜頭拿到曬場上倒插蒜莖晾曬一天。

    4.5 加料 將晾好的蒜頭裝入缸內,把制好的料液,糖、醋、醬油、五香粉、水一起煮沸,冷卻后灌入缸內。

    4.6 封缸 在缸口上蒙上清潔油紙,再蒙上一層干凈布,最后把油紙和布用麻繩捆扎結實。

    4.7密封期的管理將缸歪倒,與地面成30~40度的斜角滾動,每天滾5~6次,每隔1天把缸口打開散出辛辣氣味,每次持續4小時,20天后,辛辣氣味漸少,改為每3~4天滾動1次。經40天左右,浸泡過程即可完成。食用前三天,加進桂花香精。

    5.糖醋蒜工藝流程

    5.1 原料處理 選整齊、肥大、皮色潔白、新鮮的蒜頭,去掉須根、老外皮,洗凈、瀝干。

    5.2 腌制 每100kg鮮蒜頭用鹽10kg在缸內一層層裝好,裝到半缸即可。另外準備同樣大小的缸,每天早晚各換缸1次,腌制15天即成咸蒜頭。

    5.3 晾曬 撈出蒜頭,在曬席上晾曬,每天翻動1次,曬至原重量的70%為宜。發現松皮的需剝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噜噜狠狠成人网|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成人黄动漫画免费网站视频|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 成人午夜短视频| 国产成人精选视频69堂|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四虎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午夜国产内射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