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龍船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莫名其妙了半天,此事就過去了,再后來又有詢問這種尼龍網的,因當時正開會忙著,就匆匆掛了對方。這時,一個自稱是湖南益陽的姓趙給我來電話了,大意是說:通過多方面了解,你們公司是信譽單位,所以選擇你們公司作為他們銷售高科技尼龍網布的總。。。我告訴對方,我們是生產皮革機械的,怎么好你這些?對方說,他們這種網布很暢銷,再說市場有需要就做生意嘛,你還怕掙錢嗎?。。。
我聽后想到前幾天也有用戶詢問,覺得這個趙經理也說的有道理,就讓他把公司的詳細生產地址以及的產品樣品先給我寄過來,對方同意了。等收到詳細地址和樣品后,一看生產地是湖南益陽開發區,想到長愚大哥就是益陽人,就直接打電話,請長愚大哥先幫我了解一下情況。我把資料地址都傳真過去。
后來長愚大哥電話告訴我,讓我多加小心,因為給那個廠打電話時,對方一直是很謹慎并且也很嚴厲的回答,躲躲閃閃,還象黑社會似的。。。再后來那個趙經理再打來電話,我問了是不是你把產品放我這里銷售?對方說要我們先付貨款,我見此情況就回絕了,這事就這么過去了。
于是,趁博士午休,豆芽帶著嘰嘰和喳喳,悄悄鉆進穿越機。這幫家伙只顧玩鬧,卻不知道這機器的控制系統還沒完成,也就是說: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回到哪個時代……
好在喳喳剛按下按鈕,博士就沖了進來,顧不了那么多,他也縱身跳進穿越機。
“嗖~嗖~”
偶遇巨型怪樹
一陣炫目的白光后,幾個人一屁股跌在地上。
“博士,到古代了嗎?我要去唐朝做‘胖美人’!”豆芽興奮地嚷嚷。
“這荒無人煙的,我哪兒知道是啥朝代!”博士摸了摸干裂的土地,四處張望了下,無奈地擦擦汗,“可這兒也太熱太干了吧?一點兒不像是古代啊。”
不管了,先去不遠處的樹林看看吧。有植物的地方,八成會有水;而有水的地方,就很可能有人住了。話不多說,興奮的幾人火速跑到樹林前,手拉手走了進去,樹林兩旁多是松柏,偶爾幾棵鐵樹。突然,博士大喊道:“天吶!巨型蕨類!”
只見眼前一棵好幾米高的樹,長著一層層卷曲的大葉子,像極了《阿凡達》里的怪樹。博士一拍腦袋:“我知道了,我們八成是回到遠古時代的三疊紀了!”三疊紀開始在距今2.5億年前,一直延續了大概5000萬年,它后面就是著名的侏羅紀――恐龍的繁盛時代。
蕨類植物特別喜歡水,所以在潮濕的二疊紀,它們繁殖很快,成了植物王國的統治者。可到了二疊紀末期,天氣變得干燥,因為缺水,大部分巨型蕨類開始滅絕,只有小部分頑強地活了下來。直到三疊紀,氣候更加干燥,于是那些不太愛喝水,比較耐旱的針葉類被子植物開始搶占地盤,成了森林主力軍。只有靠近水的地方,偶爾還能看到些大型蕨類植物。
“管它‘幾碟雞’,能看到已經滅絕的怪樹也沒白來!”喳喳興奮地掏出手機拍照。
“可如果這兒真是三疊紀的話,也許會有……”
噓!別打擾恐龍吃飯
“恐龍!!”豆芽大驚失色。
果然,不遠處一只體型巨大的恐龍正盯著他們,整個身子足足有一輛公交車長!還沒等大家反應,恐龍長長的脖子就伸了過來,大嘴一張,露出兩排密密麻麻的牙齒。
“別吃我!我不想死!嗚~”喳喳抱頭痛哭。
“別怕,快趴下!”博士倒是不慌不忙。
話音剛落,恐龍一口咬在他們頭頂的樹葉上,沙沙地吃了起來。
“真是虛驚一場!”喳喳轉眼忘了剛才的丑態,“可是博士,你怎么知道它是吃草的呀?”
“笨蛋,看牙齒就知道啦!”嘰嘰敲了下喳喳的腦瓜,“肉食恐龍牙齒肯定特別尖銳,跟鋸齒似的。可這恐龍的一口大白牙都是葉狀的,切碎個植物纖維還差不多,吃肉肯定嚼不爛!”
“嘰嘰說得對,這是最早期的食草恐龍之一――里約龍!”博士贊許地看了看嘰嘰,“看來這兒的確是三疊紀,里約龍就生活在這個時代。為了適應三疊紀干旱的氣候,它還進化出了長脖子,好夠到更高的樹葉。三疊紀時,恐龍開始出現和發展,也促成了它在侏羅紀時代的統治地位。所以三疊紀可以看成是恐龍時代的黎明。”
“別說教啦!小心打擾它吃飯,被它一腳踩死!”豆芽邊說邊開溜。
一聽這話,博士趕緊帶著孩子們逃開。里約龍足有2噸重,相當于一輛滿載的小貨車。正因為塊頭大,它躲過了不少食肉恐龍的攻擊呢。人類要是被它踩上一腳,小命肯定不保!
好在里約龍笨重龐大、行動緩慢,又對這幾個小家伙沒什么興趣,所以大家很快就逃離它了。
超級大陸上的活化石
“博士,我們不玩了。快帶我們穿回去吧!”總算安全了,三個小朋友抱著博士哀求道。
博士害羞地撓了撓頭:“可是……當初為了浪漫點兒,我設定了程序,要想回去得到海邊才行……”
“博士你一大把年紀了還浪漫啥呀?”豆芽急得直跳腳,“快帶我們去海邊!”
博士有點兒尷尬:“可是想在這兒找到海,好像有點難……”
原來在三疊紀,整個地球只有一個大陸――泛大陸,它被海洋包在中間。只不過后來的2億多年里,泛大陸開始慢慢分裂、漂移,最終變成我們時代那樣。所以,想在三疊紀找到海,可得走到這片“超級大陸”的盡頭才行。
“看來我們一時半會回不去了……”孩子們集體昏倒。
這時,喳喳的肚子咕咕叫了起來:“還是先填飽肚子再說吧!博士,帶吃的了嗎?”
“為了追你們,哪兒顧得上!”博士攤攤手。看到大家滿臉失望,博士靈光一閃,“有了,我們去找找跟前有沒有銀杏樹,摘它的果子充充饑。”
銀杏樹在三疊紀出現,并且一度特別繁茂,遍地都是。只是后來經歷了冰川運動,地球上大多銀杏樹都被凍死。只有中國的銀杏,竟因為這兒獨特的自然條件,奇跡般活了下來。所以銀杏還被稱為“植物界的熊貓”。三疊紀別的植物和果子大家都沒見過,誰也不敢亂吃。可銀杏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還把它的果子做成點心和罐頭呢,所以吃它準沒錯。
果然,沒走幾步就有幾棵銀杏。喳喳“嗖”地爬上樹,摘下果子,一把就要往嘴里塞。
“別吃!”博士趕緊阻止,“銀杏果生吃會中毒!摘完了快下來,我這兒有火,烤熟了再吃!”
“老祖先”羊入虎口
大家正烤著銀杏果吃,樹叢后突然傳來沙沙的響聲。不過這回大家學機靈了,決定先爬上樹觀望一下。
嚯!原來是一只和哈士奇差不多大的恐龍正在啃咬樹葉。
“咳~個兒這么小,還是吃草的。”喳喳“呼”地溜下樹,“看我去逗逗它。”
博士一把沒拽住喳喳,急忙大喊:“小心!它也吃……”
話沒說完,恐龍就抓起地上一只老鼠模樣的動物,一口吞掉!喳喳一下呆在原地。
博士趕緊掰下段樹枝扔向遠處,恐龍聽到動靜追了過去。這時,博士和嘰嘰、豆芽才敢爬下樹來,拽起喳喳就跑。
“這是始盜龍,最古老的恐龍之一。個頭雖小,卻是雜食性動物。你沒看它的前肢已經退化,基本是靠倆后肢行走嗎?這可是食肉恐龍才有的特點啊!”博士邊跑邊給大家上課,“它剛剛吃掉的,就是最古老的哺乳動物――摩爾根獸。”
沒錯,在三疊紀就已經出現哺乳動物了。只是那時恐龍太霸道,哺乳動物根本不是它對手,只能東躲過日子。所以當時的它們體型都很小,最大的都沒現在的兔子大。直到后來恐龍滅絕,它們才逐漸壯大起來,成了地球上的新霸主。這么說起來,摩爾根獸還算得上是我們人類的祖先呢!
“老祖先對不住!我們也得逃命,救不了你了!”喳喳邊跑邊嚎。
美麗的“海中蝸牛”
雖然暫時逃開了始盜龍的追擊,可是比起笨重的食草龍,它明顯靈活得多,跑起來孩子們絕對不是它對手。保險起見,幾個人玩兒命地跑了好久。卻沒想到竟然穿越了樹林來到了海邊!
“我就說有樹林的地方就有水吧!這大海不也是水嗎!哈哈~”博士得意地大笑起來。
“可是馬后炮博士,請問時光機呢?”豆芽沒好氣地說。
喳喳忽然發現了什么:“快看,海灘上有一個圓東西,是不是時光機按鈕?”
大家趕緊過去,果然是一個布滿花紋的圓盤。喳喳撥開上面的泥沙后,才發現這是一個長得很像蝸牛的家伙,只不過個頭比蝸牛大多了,而且殼上長了許多似的美麗花斑。原來不是什么按鈕,大家失望極了。
可博士卻兩眼放光:“這是菊石,三疊紀最典型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只可惜后來滅絕了。它的化石可是研究三疊紀地質層結構的重要依據呢!”
“真漂亮!我要拾點兒回去,養在魚缸里!”嘰嘰興奮地撿起來。
突然,一陣熟悉的白光照了下來。
“嗖~嗖~”
芥川龍之介的《杜子春》,語言生動通俗易懂,如聊齋志異一般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奇談,可是這小說卻不同于童話故事,文章到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豎立白眉老仙人這個角色有什么作用?一連串的問題縈繞之下,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
《杜子春》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中國《唐人傳奇玄怪錄》描寫富家子弟杜子春的故事,另一個就是芥川龍之介在此基礎上改編的日版《杜子春》。
相比之下,開頭部分都是寫富二代杜子春花完了祖上的家產,貧困潦倒無從糊口,這時一位仙人救助了他,結果他又再三重蹈覆轍,老人又接連幾次贈與了他財富,直到兩三次后他終于醍醐灌頂,有所感悟。
仔細觀察,在《唐人傳奇》中老人直接給他現金,并次次叮囑他要有所悔改,最后一次還警告他說道:“再不改過自新,你就永遠受窮吧”;而在芥川龍之介筆下,老人只是與他寒暄幾句,讓他在夕陽自己影子的頭部、腿部挖土獲得黃金,轉眼便消失不見。且花費大量筆墨描寫杜子春奢侈生活——連一些不面熟的親戚都來參加他的宴會,在把他推向極點之后狠狠摔入谷底——窮到別人家連口茶都不肯給他喝,多么一個“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例子!更重要的是,老仙人又讓他在夕陽下把影子腳步挖出黃金來時,杜子春自己拒絕了。由此可見《唐人傳奇》中杜子春的感悟像是在老人勸告下引發的,而小說中描寫的是杜子春大起大落之后自己獲得的感慨,銜接更加自然。
接著來看,《唐人傳奇》中杜子春從此安居樂業自食其力,情節一大亮點悄然熄滅,不免有些落入俗套。后來又寫杜子春為了報答老人,奉命來到云臺峰協助仙人煉丹,是否有些未完待續冗長了呢?小說卻不同,杜子春厭惡了人間虛偽,不想再次落入塵世,懇求仙人收他為徒想成為仙人并被帶到峨眉山,這樣不是就順暢符合邏輯了許多嗎?
二者結尾也是天差地別,相同的兩篇文章都描述仙人叫杜子春無論如何都不要發出聲響,撇下他一人。杜子春的面前便顯現出豺狼虎豹兇神惡煞魑魅魍魎甚至地獄的景象來,直到看見地獄里鬼怪折磨自己的親人,他終于情不自禁喊出聲來。好了,這里發生變化了,《唐人傳奇》寫仙人因此煉丹被打斷,從此氣憤地離開了杜子春,這好像有些跑題了吧,況且使白眉智者的形象瞬間變為暴怒的老頭子,這個收尾我覺得簡直不符合前文,若是這樣杜子春豈不是變成鐵石心腸的無情之人了么?而小說則差強人意,仙人出現景象消失,老人告訴杜子春——“如果郎君真不作聲……我會立即取你的性命。”,因此“仙”也不是那么好當的,老人留給杜子春一個鄉間田宅和幾畝地,便又消失不見。
2、 迎端午 賽龍舟 人人當好東道主!
3、 粽子莫沾上銅氣色
4、 做文明觀眾 樹賽場新風
5、 做文明XX人 辦精彩龍舟賽!
6、 民族節日 普天同慶端午節
7、 迎端午 賽龍舟 人人當好東道主!
8、 迎盛會人人有責創文明貴在行動!
9、 汨水歡歌笑迎八方賓客 龍騰盛世喜結四海情誼
10、 體驗端午源頭巫風民俗 感悟龍舟故里楚韻湘風
11、 起航,劈波斬浪,xx龍舟,誰與爭鋒。
12、 民族節日 普天同慶
13、 祝全體職工過個快樂的平安的端午節
14、 做文明觀眾 樹賽場新風!
15、 端午節莫變耍耍節
16、 耍該耍放假要值得
17、 提高端午的文化值
18、 民族節日 代代傳承 端午快樂
1、《斗羅大陸龍王傳說》是一部玄幻小說。作者是唐家三少,于2016年1月18日首發在起點中文網。該書是《斗羅大陸》系列的第三部,講述的是《斗羅大陸Ⅱ絕世唐門》一萬年后的故事。
2、伴隨著魂導科技的進步,斗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隨著人類魂師的獵殺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凈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復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爭,我們的龍王傳說,將由此開始。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芥川龍之介 京杭大運河 《中國游記》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1906年發表短篇小說《鼻子》一舉成名,成為新思潮派代表作家。他初期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歷史故事和天主教逸事,開創了日本近代歷史題材小說的新形式。1925年開始創作反映現實生活但帶有自虐意識的作品,晚年的作品大多表現自己孤寂的心情,1927年自殺。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羅生門》(1915)、《地獄圖》(1918)、《橘子》(1919)、《芋粥》(1922)、《河童》(1927)等。芥川自幼喜讀《西游記》、《水滸傳》等中國古典小說,對漢籍、漢詩、漢畫一直有濃厚興趣。1921年3月底至7月中旬,芥川受大阪每日新聞社派遣,訪問中國,游歷了上海、杭州、蘇州、鎮江、揚州、南京、漢口、北京、天津等十幾個城市,回國后陸續成文,最終匯集成《中國游記》。該書“堪稱日本大正時期(1912-1926)文學家寫作的最重要的一部中國紀行”[1]譯者序P3。芥川自杭州至蘇州、鎮江、揚州,都有對京杭大運河及周邊城鄉、景致、人情的觀察、體驗與感受,本文重點介紹他在大運河江蘇段的旅程。
一.細雨騎驢過吳門
2014年6月,中國的“大運河”文化遺產正式入列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此遺產項目中,蘇州是運河沿線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共有4條運河故道和7個點段列入申遺名錄,其中最具突出普遍價值的有山塘河及其歷史街區、虎丘云巖寺塔、盤門水陸城門、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全晉會館、寶帶橋、吳江古纖道等七處。從某種意義上說,作為運河遺產的蘇州與蘇州古城幾乎就是同一概念。
但1921年的中國卻處于一個軍閥割據、內憂外患不斷的時代,蘇州自然不能獨善其身。芥川龍之介騎著毛驢穿行在蘇州的大街小巷,有時冒著雨,參觀了北寺塔、玄妙觀、文廟、天平山、靈巖山、寒山寺、虎丘、留園等景點。瑞光寺的廢塔、充溢著蝙蝠糞臭的蘇州文廟、顯得荒涼的佛堂、荒廢的虎丘……讓他這個對中華文化懷有一種鄉愁的異鄉人不由感嘆“禮樂之衰,何其甚也!”面對著荒廢的江南第一文廟,他復雜而矛盾的心態盡顯:“此處的荒廢,不也正是整個中國的荒廢嗎?但至少對于遠道而來的我來說,正是這種荒廢,才令我產生了一種懷古的詩興。但我究竟是應該嘆息,抑或是應該欣喜呢?”[1]P94甚至隨口吟詠起日本的“中國通”今關天彭(1884-1970)的兩句詩:“休言竟是人家國,我亦書生好感時。”
與此同時,喧鬧的街市、建筑宏大的留園、尤其是充滿詩意的蘇州水……又讓芥川對于姑蘇城生出“優美的心境”。他筆下的運河風光充滿濃厚的詩意:“……初夏時節的姑蘇城外運河沿岸的鄉間小路也是很美的。白鵝浮游在運河上,架著一座座高聳的古老的石拱橋。路邊樹陰清涼的槐樹、柳樹,還有青青麥田中開著紅色玫瑰的花棚,都一一清晰地倒映在水面上。”[1]P97但經過一個山下村落時,芥川又表現出“更符合小說家的身份和口味”的情懷:“盡管楊柳依依,或是女人們依窗而繡,也不應只是一味地驚羨。在村里的一重白墻之內,如同筑巢的燕子一樣,隱藏著難以想像的塵世的苦痛。”[1]P98
芥川龍之介認為蘇州就像威尼斯一樣,最重要的是有水。這蘇州之水激發了他創作的靈感,竟使他隨手寫下三大段類似日本作家德富蘆花(1868-1927)隨筆《自然與人生》中的文字來,其意象組合、疊加,動景與靜景結合,極富詩意,摘錄其中一段如下:
不知橋名,且倚石欄觀河水。陽光。微風。水色似鴨頭之綠。兩岸皆粉壁,水上倒影如畫。橋下過舟,先見其紅漆的船頭,繼而見其竹編船艙。櫓聲咿呀入耳時,船尾已穿橋而出。一枝桂花順水漂來,春愁與水色共深。[1]P108
二.千古興亡話煬帝
坐在從鎮江到揚州的蒸汽船里,芥川龍之介“用了五分鐘的時間對揚子江表達了敬意”,然后迷迷糊糊睡去,醒來船已過瓜州,行駛在京杭運河中了。這“綿延兩千五百英里的世界第一的大運河”,在他眼中并無特別的宏偉之處,“在薄日當空的長堤上,時而點綴著幾點蔬菜的青綠,時而閃動著農夫的身影,感覺異常平凡親切。”[1]P113他開始打著腹稿,為日后寫作游記和詩歌做準備。他這節題為《大運河》游記的最核心部分竟然是用“我”與“旅行指南”對話的方式來寫的,真是別有情趣。
例如,“我”感時傷懷:“據說隋煬帝不僅在長堤上種植了萬株楊柳,而且還每隔十里建造一亭。長堤還是昔日之長堤,只是不知煬帝今在何處?”頗有點清代詩人張英“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感慨。旅行指南則提醒他,五代以來尤其是元、明、清皆定都北京,多次重修運河,此堤非彼堤了。“我”則進一步感嘆:“啊,往昔啊,美好的往昔!即使隋朝已亡,但在如云美眷的相擁之下,泛舟于運河之上的風流天子的富貴與榮華,如同壯麗的長虹一般橫跨于歷史的際空。”[1]P114而旅行指南又告訴他,煬帝表面上沉湎于樂,實際上是為了掩蓋他遠征高麗的戰略意圖。至于那些《煬帝艷史》之類的低俗讀物,穿鑿附會,皆不可信。這里的“我”與“旅行指南”的對話,有點像蘇軾《前赤壁賦》中的主客互答,主亦為客,客亦同主,都是對隋煬帝力主開鑿大運河的功過評價。
芥川之論與日本學者宇野哲人(1875―1974年)在《中國文明記》(1918)所言甚合:“彼悠游于運河之上,亦是親自巡察運河工程優劣之舉,惟恐高麗警戒防備,故借名佚樂耳。后人至今尚同高麗,陷彼之術中而不知,何者?”[2]P163“運河對后人之裨益甚大,而萬里長城僅是稀世之偉觀,除好事者對之嘆稱外,實是無用之長物,兩者到底難以同日而語。”[2]P163
至于是英雄所見略同,還是宇野影響了芥川,那就不是本文要細加探究的了。
三.槳聲日影古揚州
芥川對于揚州的印象總體上可以說是褒貶參半,失望中夾雜著欣喜。無論是那破舊不堪的平房、凹凸不平、泥水淤積的馬路,還是臟兮兮的白墻、貧瘠的油菜田、散發著臭氣的水色發黑的內城河道,都讓他無法理解古人“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沖動,無法體會杜牧詩中“青山隱隱水迢迢”的意境。
但是畫舫駛出水閘,進入寬闊的河面,水就不像之前那么臭了,景色也漸漸變得美麗起來。他注意到,在一片竹林的背后,有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館,聽其“綠楊村”的便覺十分雅致。“仔細觀察,圍坐在茶館的桌邊觀望著河道的茶客們,無不具有一種太平之相,真不愧為‘綠楊村’里的村民。”[1]P117這里所寫倒是與傳統揚州人“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喝茶、泡澡的慢生活頗為相合。
穿過大虹橋,觀望春柳堤,朝著徐家花園的方向,芥川在柳樹下信步前行,“默默暗誦著隱約記得的繆塞的詩句。……實際上,只是在嘴里隨意地低吟著‘柳’、‘墓’、‘水’、‘戀’、‘草’等等與彼時彼地貼切的詞語而已,于是便有了繆塞詩境里一般的感覺。”[1]P118游畢徐家花園,按原來的方向逆江而上,看到五亭橋時,芥川的興致大增,感到拱橋“從總體來說,極具中國式的古雅之風……當橋影在天空微微泛藍的背景中出現在柳叢中時,我不由得微笑起來。西湖、虎丘、寶帶橋……當然并不是說這些地方不好,但至少自從上海以來,最使我感到幸福的便是揚州了。”[1]P119
眾所周知,五亭橋位于瘦西湖風景區內,是揚州的地標建筑。此橋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照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因建于蓮花堤上,故亦名蓮花橋。其建筑風格兼有南方之秀與北方之雄,橋梁專家茅以升譽之為中國最具藝術美的橋。由此看來,芥川對于五亭橋的評價與感受恰如其分。
四.結語
中日兩國有過長期友好往來的歷史。日本幕府末年,正是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向亞洲滲透的時期,佐藤信淵(1769-1850)就已經提出了“吞并”中國的設想。清王朝在兩次中慘遭失敗,無疑更堅定了日本對國家發展方向的選擇。明治維新以后,所謂“開國進取”、“脫亞入歐”,成為日本政府的基本方針,日本國力迅速增長。隨著的勝利,鄙視中國成為日本國民的普遍思想。進入20世紀以后,裂華、侵華成為日本的國家戰略并付諸行動。在這種歷史氛圍下,芥川龍之介難免有對中國失望與蔑視的一面,但他總體上能超越狹隘的民族觀,具有一種深沉的憂患意識。這是我們在閱讀《中國游記》時應該明確的。
注 釋
[1]芥川龍之介.中國游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宇野哲人.中國文明記[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關鍵詞】 龍血竭;鎮痛;坐骨神經;傳導阻滯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and block of nerve conduction induced by Dragon's Blood.MethodsIn the hot-plate test,light and hot radiation test on the tail and glacial acetic acid- induced writhing test,the changes of both the latencies of licking paws,the flicking tail and the writhing numbers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 after administration. In the acute isolated bullfrog sciatic nerve,the amplitude,conductivity and refractory period of the action potential were also observed respectively after administration.ResultsDragon's Blood markedly prolonged the latencies of licking paws and flicking tail,reduced the number of writhing. In the presence of Dragon's Blood,the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 of the bullfrog sciatic nerve was decreased,the conduction velocity was slowered and the refractory period was delayed.ConclusionDragon's Blood has prominent analgesic effect and can block the nerve conduction.
Key words: Dragon's blood resin;Analgesic effect;Sciatic nerve;Conduction block
血竭是傳統藥物中的一味名貴藥材,具有行瘀止痛、止血斂瘡等功效,有“活血圣藥”之稱。目前國內使用的血竭稱為龍血竭,為百合科植物劍葉龍血樹含脂木材的乙醇提取物[1],現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并在止血、鎮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療效[2]。為了研究龍血竭產生鎮痛效應的藥理機制,我們曾應用膜片鉗實驗技術,觀察到濃度為0.5 g/L的龍血竭對與疼痛發生和傳導機制關系密切的背根神經節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細胞河豚毒素敏感型(tetrodotoxin-sensitive,TTX-S) 和河豚毒素不敏感型 (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 鈉通道電流具有顯著的調制作用[3,4],從而提出了龍血竭可能通過直接干預痛覺信息的傳導過程來發揮其鎮痛效應的機理。然而,目前國內對于龍血竭的藥理實驗研究多集中于其活血化瘀和消炎的功效評價,而評價其鎮痛效果的藥理實驗研究卻少有開展。本文采用熱輻射法、熱板法和扭體實驗法,觀察龍血竭的鎮痛效果,并基于我們所提出的龍血竭干預痛覺信息的傳導過程來發揮其鎮痛效應的機理,觀察龍血竭對牛蛙坐骨神經動作電位的影響,以驗證龍血竭產生鎮痛效應的藥理機制。
1材料與儀器
1.1動物昆明小鼠,雄性,體質量18~22 g;牛蛙,體質量500 g左右,雌雄不限,購自武漢大學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
1.2藥品龍血竭,為百合科龍血樹屬植物劍葉龍血樹含脂木材中提取的醇提物,購自廣西中醫藥研究所,由盧文杰教授分離提取和鑒定。將龍血竭用蒸餾水配制成0.5 g/L的龍血竭溶液。冰醋酸為國產分析醇,用蒸餾水配置成濃度為0.6%的冰醋酸溶液。蒸餾水配制任氏液(g/L):NaCl,6.5;KCl,0.14;CaCl2,0.12;NaHCO3,0.2;KH2PO4,0.01;Glucose,2.0。
1.3儀器YLS-6B智能熱板儀,YLS-12A鼠尾光照測痛儀,均購自淮北正華生物儀器設備有限公司。BL-420E生物機能實驗系統,神經屏蔽盒,購自四川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2方法和結果
2.1熱板法、光熱輻射甩尾法和冰醋酸扭體法使熱板儀水浴溫度控制在55℃,將昆明小鼠放置在熱板上,熱刺激小鼠足部產生痛反應,即舔足反應,以小鼠出現舔足的時間作為痛反應指標。選取30 s內出現舔足反應[5]的昆明小鼠10 只,隨機分為龍血竭給藥組及空白對照組,每組5只,腹腔注射給藥,給藥容積10 ml/kg,空白對照組給予等容積生理鹽水。給藥前和給藥20 min后,均將兩組小鼠放置在熱板上,記錄每只小鼠的舔足潛伏期。實驗數據用±s表示,給藥前后舔足潛伏期的比較采用t檢驗,痛閾提高的百分率(%)=(給藥后的痛閾-基礎痛閾)/基礎痛閾×100%。給予龍血竭的昆明小鼠的舔足潛伏期明顯延長。結果見表1。表1龍血竭對小鼠舔足潛伏期(痛閾)的影響用光照測痛儀將一束光照射到鼠尾上產生集熱效應,使鼠尾的局部升溫產生疼痛,超過動物忍耐的痛閾時,動物將產生有效的甩尾逃避,以小鼠出現甩尾反應的時間作為痛反應指標。選取5 s內出現甩尾反應的昆明小鼠10 只,隨機分為龍血竭給藥組及空白對照組,每組5只,腹腔注射給藥,給藥容積10 ml/kg,空白對照組給予等容積生理鹽水。給藥前和給藥20 min后,測定兩組小鼠的甩尾潛伏期。實驗數據用±s表示,給藥前后甩尾潛伏期的比較采用t檢驗,痛閾提高的百分率(%)=(給藥后的痛閾-基礎痛閾)/基礎痛閾×100%。給予龍血竭的昆明小鼠的甩尾潛伏期明顯延長。結果見表2。表2龍血竭對小鼠甩尾潛伏期(痛閾)的影響取昆明小鼠10 只,隨機分為龍血竭給藥組及空白對照組,每組5只,腹腔注射給藥,給藥容積10 ml/kg,空白對照組給予等容積生理鹽水。給藥20 min后,向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濃度為0.6%的冰醋酸溶液0.2 ml,之后記錄每只小鼠15 min內扭體的次數,以此為痛閾指標。實驗數據用±s表示,給藥前后小鼠扭體次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抑制率(%)=(空白對照組扭體均數-龍血竭組扭體均數)/空白對照組扭體均數×100%。給予龍血竭的昆明小鼠在15 min內扭體的次數明顯減少。見表3。
表3龍血竭對小鼠冰醋酸致扭體反應的影響
2.2牛蛙坐骨神經動作電位制作牛蛙坐骨神經干標本,置于神經屏蔽盒上,用BL-420E生物機能實驗系統記錄神經干動作電位,并測量其幅值大小,不應期和傳導速度。用波寬0.2 ms,幅值1.0 V的刺激電壓引導神經干復合動作電位。不應期采用同樣的刺激電壓兩次連續刺激,以0.05 ms為單位不斷縮短兩次刺激電壓的時間間隔,以第2次動作電位不能引導出來的最大時間間隔為不應期。測定神經干動作電位傳導速度,則將兩個引導電極的間距設置為2 cm,測量兩次動作電位出現的時間差,傳導速度=2 cm/時間差。制備牛蛙坐骨神經干標本10個,隨機分為龍血竭組和空白對照組,每組5個。將坐骨神經干標本分別置于0.5 g/L龍血竭溶液和等容積的任氏液中,20 min后,記錄每個標本的動作電位幅值,不應期和傳導速度。實驗數據均用±s表示,給藥前后動作電位特性的比較采用t檢驗。給予龍血竭的牛蛙坐骨神經動作電位幅值明顯減小,不應期延長,傳導速度減慢。結果見表4。表4龍血竭對牛蛙坐骨神經動作電位的影響
3討論和結論
龍血竭是從百合科龍血樹屬植物劍葉龍血樹含脂木材中提取的多種成分的混合物,可用于外傷出血,潰瘍不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以及一切瘀血阻滯之心腹刺痛等證[6]。由于龍血竭所緩解的疼痛多是由炎癥、外傷、潰瘍等所引起的,其鎮痛作用往往與其消炎作用同時出現,致使一些學者曾將龍血竭的鎮痛機理簡單地歸納為消炎止痛。但是Reanmongkol W等[7]對泰國龍血樹(龍血竭基源植物的一種)甲醇部位的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泰國龍血樹的甲醇部位雖然具有外周鎮痛作用,但卻不能改善致炎劑角叉菜膠引起的腫脹。這一實驗結果提示我們,龍血竭鎮痛作用的藥理機制與消炎作用的藥理機制也可能并非完全一致。而且,龍血竭在臨床應用中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解熱效果。基于這些,我們猜測龍血竭鎮痛效應的藥理機制可能與其直接阻斷了某處的痛覺信息傳導有關,與常用的解熱鎮痛藥的藥理機制并不相似。
熱板法和光熱輻射甩尾法均是評價藥物中樞鎮痛活性的常用藥理實驗方法,小鼠扭體法則是評價藥物外周鎮痛活性的常用藥理實驗方法[5]。0.5 g/L的龍血竭在熱板法和光熱輻射甩尾法實驗中,能顯著延長小鼠的舔足潛伏期和甩尾潛伏期;在小鼠扭體法實驗中,則能顯著減小15 min內出現扭體反應的次數,說明龍血竭既有良好的中樞鎮痛活性,也具有良好的外周鎮痛活性。這一實驗結果與我們之前的推測相符,龍血竭與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在鎮痛機理上并不相似,后一類藥物并無中樞鎮痛活性。
在以前的實驗研究中,我們曾觀察到0.5 g/L的龍血竭對初級感覺神經元電壓門控性鈉通道的調制作用和其對電刺激坐骨神經誘發的脊髓背角廣動力范圍神經元放電活動的抑制作用[8],從細胞水平上證實了龍血竭對中樞和外周痛覺信息傳導的阻滯效應。龍血竭降低牛蛙坐骨神經動作電位幅值,延長其不應期和減慢其傳導速度,這些實驗結果均說明龍血竭能夠阻滯神經傳導,更進一步證實了龍血竭對痛覺信息傳導的干預作用。因此,龍血竭的鎮痛機理和其消炎作用的機理應有一定的差別,龍血竭阻滯神經傳導,干預痛覺信息傳遞應是其產生鎮痛效應的機制之一。
參考文獻
[1]盧文杰,王雪芬,陳家源,等.劍葉龍血樹氯仿部位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1998,33(10): 755.
[2]陳婷,廖天安.血竭膠囊對拔牙術后止血、鎮痛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02,13(10): 48.
[3]Liu XM,Chen S,Yin S J,et al.Effects of dragon's blood and its component loureirin B on tetrodotoxin-sensitive voltage-gated sodium currents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2004,47(4): 340.
[4]Liu XM,Chen S,Zhang YX,et al.Modulation of dragon's blood on tetrodotoxin-resistant sodium currents in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material basis for efficacy [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2006,49(3):274.
[5]吳平,杜青云.血竭的化學成分與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00,12(2): 1.
[6]H.G.沃格爾,W.H.沃格爾(編著).杜冠華(譯).藥理學實驗指南:新藥發現和藥理學評價,第1版[M].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1: 488.
[關鍵詞]哲學;李小龍;截拳道文化;價值
2008年秋熱播的電視劇《李小龍傳奇》,講述了功夫之王李小龍的傳奇一生。李小龍是一個罕見的同時腳踏武學與電影兩座高峰的巨人。他的武學思想,在宣揚中國文化的同時,更多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差異與融合。作為截拳道的創始人,李小龍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的第一人,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為古老的中華武術創新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其所拍的功夫電影為中國武術的國際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截拳道作為李小龍所創立的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在其產生發展過程中受到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形成了技擊性、健身性與藝術性三位一體的綜合特征。
一、截拳道的哲學思想
李小龍的哲學思想,海納百川,他對老子、周易、禪宗、尼采、克里希那穆提等的思想,進行批判繼承,取精去渣,化為己用。[1]更重要的是,他能根據自己的性情、經驗進行創造性地發展,以哲引武,由武入道,突破其局限性,使它們和諧統一和完美地體現。
(一)與老子比較
李小龍在論述截拳道時說:“什么是截拳道?我第一個承認,要把截拳道具體化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與其費力去解釋截拳道‘是’什么,還不如從反面來證明截拳道‘不是’什么,那就比較清楚了。”截拳道是無形,它拒絕任何形式的束縛。每個人都有天生和后天能夠培養的本能,截拳道就是要培養和無限制地發揮人的本能。這和老子之“道”可以說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自然性,老子將道推崇到了最高位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天地之根、宇宙之本,而道的本質就是“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不治而無不治”,老子主張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國則要做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截拳道的“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就是對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發展。李小龍那段關于水的精彩論述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也有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老子道論中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柔弱勝剛強。李小龍對水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在他的論文《悟》中有所闡述。李小龍的武術原理,就從這個“Be water”開始,踏入合于“道”的武術最高體現。
(二)與周易比較
周易是中國智慧的源頭,核心理念是“陰陽”。《易經?系辭上》曰:“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2]此段話充分闡述了陰陽變化的規律,把陰陽看成宇宙間運動的根本規律和最高原則,并以陰陽為基礎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李小龍曾在其武學著述中寫道:“陰陽學說不僅與拳術理論、武術鍛煉密切相關,就是在技擊對抗中,也無不內含陰陽學說。在截拳道之中,無論是防守,還是攻擊,都離不開陰陽變化。況且拳為運動之道、健身之方,術為取人之法、勝人之妙。然而妙從何來?術從何得呢?就在于陰陽的互易變化之間。欲求藝術之途,必循陰陽之路,此乃妙訣的新生之源。”在截拳道技擊對抗的技術中時時處處都充滿了陰陽變化之理,它把復雜而又不實用的招式簡化為簡單直接的“攻”和“守”,而且,攻和守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就好像太極圖中的陰和陽可以互相轉化一樣,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守并進。[3]
(三)與禪宗比較
佛是智慧與慈悲的象征;禪是指靜坐,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坐禪中思維,根據其所悟所證創立了佛教,而“戒、定、慧”三學中因(禪)定而生慧也說明了禪與智慧的關系,所以說“禪”就代表著智慧。禪宗中的智慧與深意可以用一個字的來概括:“空”。 李小龍在其著作《截拳道之道――武道釋義》第一章進行了“論禪”,有幾句是這樣說的:“虛空恰恰站在這與那之間。而虛空是什么都包括,沒有對立的――沒有不屬于它的或是與之相反的。存在的虛空系一切形式的源頭。虛空充塞在生命中、權力中甚而中”;“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4],可見李小龍對空的理解相當深入。李小龍在公開解釋他創立“截拳道”時講及手指與月亮的關系。“以手指月”是中國宗教哲學中一個常見的譬喻,這個辯論可見于后來禪宗常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路絕”。說這番話的李小龍,已到了超越武術技擊層面而臻至“武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四)與尼采比較
尼采張揚“權力意志”,呼喚“超人”。他的哲學是強者的哲學,人應該追求權力,要有主宰自己、主宰他人、主宰世界的欲望。能最大限度實現權力意志的人才能稱為超人,超人創造了歷史,主宰歷史的潮流,推動著歷史的前進。歷史上,只有少數天才和藝術家才能達到超人境界。李小龍的截拳道哲學中一部分來自尼采――重視自我,認識自我,追求自由解放自我,突破傳統不被現有的理論與形式所束縛,而李小龍本人也真正體現了“意志”與“超人”。 李小龍在文章中指責中國武學“不切實際的理論與流于形式的花招太多了。太人工化、太機械化,沒法真正教學生實際動手所需的功夫”, 李小龍對傳統武術的否定無異于尼采的“上帝死了”,也因此遭到了眾多武師的不滿。李小龍對武術的狂熱追求和實踐,為電影的不懈奮斗讓他成了世界矚目的“超人”。
(五)與克里希那穆提比較
1970年,李小龍在一次訓練中受了嚴重的背傷,他在養傷的3個月中,認真研讀了印度哲學大家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學著作,這之后,他吸收了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學思想,他的截拳道的發展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1971年,李小龍給《黑帶》雜志撰寫《讓自己遠離傳統空手道的束縛》一文時,寫到了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學觀點。文章中,李小龍說:“其實我對于打斗功夫沒有什么創新和改良,沒有哪種功夫能有截拳道那樣的攻防辦法。”[5]很顯然,在這篇章中,就體現了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學思想“真理是無所羈絆的,沒有固定的條件,沒有固定的方法,也沒有固定的實現手段;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可以以任何特定的方式去尋求真理。”新的截拳道提倡克里希那穆提所主張的自由哲學,反對任何固定的形式,借助于各種自由的搏擊動作,進行二人對打練習,形成全新風格的截拳道功夫。
二、李小龍截拳道的價值體現
(一)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
1筆怪泄武術重新正視實戰
李小龍說:“傳統武術,只曉得盲從與模仿,它們永遠找不到武術技擊的真諦。”他還說:“我不相信對手會像兄弟對招般,讓你對峙觀察,后策動攻防,也不相信對手會像對打演練或打沙包那樣,給你蓄勢運勁的時間。”[6]這就是說,傳統武術正在與實戰慢慢脫節,而截拳道提高了技擊的實戰性,使中華武術發揚光大。
2筆怪泄武術在傳承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創新
截拳道是繼承中國武術及世界各國搏擊之大成,根據自身特點在武技實戰中逐步形成的。創新是整個截拳道訓練過程實現現代化、科學化的核心,只有創新,才能使截拳道永遠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3蔽中華武術的國際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
李小龍主演的“功夫影片”風行海外后,許多外文詞典中都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功夫(KUNGFU)”。截拳道具有技擊性、健身性與藝術性三位一體的綜合特征。它不僅屬于中華武術,而且豐富了世界技擊術的內容,它對中華武術走向世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武術源于中國,屬于世界。”截拳道作為中華武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會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重視和歡迎。世界文化的東移及其在中國的集結,將會給截拳道的傳播提供空前的發展機會。
(二)利用文化心理學弘揚中國文化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和心理學系彭凱平教授認為,西方人不明白中國人談的小我、無我、非我是什么東西。實際上中國人談的是一個辯證自我的概念。李小龍在去世前接受最后一個采訪時,美國記者讓他描述一下中國人的基本元素。他說中國人就像水。水無形無狀,如果放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形狀,放在瓶子里就是瓶子的形狀。水可以到處流,但水同時也可以沖破一切。美國人聽了這個描述后,一頭霧水。實際上李小龍講的就是一種辯證的自我,即存在矛盾和多樣性的自我。中國人的自我是由時間和空間界定的一個整體性的自我。
(三)對非武術領域的影響
在國內非武術領域,更有多位經濟界人士和專家學者,不約而同地將李小龍的截拳道理念運用到管理學和經濟學研究領域中。如發表在《企業經濟世界》(2003年9月號)上的《中國經濟截拳道:制度經濟學的視角》(作者:李華振、張聽博士)、楊有忠撰寫的經濟論文《品牌管理截拳道》、發表在世界企業文化網上的《功夫中的管理哲學》(作者:方軍)。國內的很多經濟報道,也總喜歡結合李小龍思想或截拳道技擊特點,來進行相關經濟報道,比如:《營銷,你就應該是李小龍》(中國時尚品牌網)、《置業投資也練截拳道》(青島新聞網)、《超薄電視就是李小龍的“無敵寸拳”》(慧聰網)等。
三、當前對截拳道理解的誤區
(1)簡單地將李小龍看成是一位普通的功夫電影演員,其所有成就僅僅只是電影宣傳夸大的結果,認為截拳道并無多少實戰價值,李小龍不過是被電影夸大的人物,對于世界武術并無多少貢獻,還認為李小龍死后,截拳道已經不復存在,即使存在,亦不過是被邊緣化的武技,等等。(2)某些人否定李小龍原傳截拳道的“指導”作用,斷章取義、無科學原則地片面注重所謂截拳道創新或自我發展。(3)誤認為截拳道哲學意義上的無法就是沒有任何方法,或在基本技擊原理和技戰術結構上的“亂法”。
四、結語
李小龍融合世界無數技擊之長,創造了“直接、快速、有效、實用”的截拳道,征服了世界。李小龍的功夫進入“道”的境界,堪稱為哲學的藝術――功夫哲學。截拳道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理論,蘊涵著深刻的辯證思想,其意義不只局限于武術本身,而是上升到了哲學高度,體現了其創新精神。真誠希望李小龍文化及其截拳道能夠得到科學的認識和理性的評價,希望國內李小龍文化及截拳道的研究和傳播,能夠走上科學的正軌。
[參考文獻]
[1] 武希玲.中國傳統武術的哲學思想及其價值體現[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11).
[2] 黃莉.中國武術與儒家文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06).
[3] 孫成巖.論傳統哲學對中華武術發展的影響[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8(10).
[4] 李小龍.李小龍原著集粹 截拳道之道――武道釋義(摘錄)[J].中華武術,2000(08).
[5] 唐龍.李小龍經典武道論文兩篇[J].中華武術,2001(04).
4月7日,共青團隴川縣委在隴川縣政府綜合樓七樓會議室召開共青團隴川縣委十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張樹保、縣紀委第一紀工委書記莫永林、團縣委書記余星以及鄉鎮(農場)及學校團委書記、團務工作負責人共計35人參加會議。
會上,團縣委書記余星作了題為《深化改革 從嚴治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的工作報告,回顧總結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并部署2017年的任務。報告指出,2017年是黨的召開之年,也是各級共青團深化改革、從嚴治團之年。共青團隴川縣委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州委和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緊抓“一條主線”,即:抓實青少年思想引領這條主線;“兩個重點”,即:全面深化改革,狠抓從嚴治團;“三個課題”,即:助力脫貧攻堅,加強青少年對外交流,積極參與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四個突出”,即:突出服務大局,突出青年所需,突出橋梁紐帶,突出邊疆特色。會議號召廣大團員、青年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建設邊疆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綠色隴川、中緬陸水聯運通道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隨后,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張樹保部長作了重要講話,張部長從牢記根本任務,找準共青團工作著力方向;緊扣主線主動作為,充分發揮青年生力軍突擊隊作用;強化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三個方面對全縣各級團組織和團員青年做了希望和要求。
會議最后,h紀委派出第一紀工委書記莫永林開展從嚴治團專題講座,莫書記從理想信念、務實擔當、善于學習、青年人氣質四個方方面講述廉政廉潔,并希望各團組織認真組織傳達好本次上課的內容和精神,做到警鐘長鳴,自我約束,確保好各團干部的廉政安全,促進共青團工作的持續健康、和諧發展。
通過召開此次會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明確了任務,理清了思路。新常態要有新擔當,新起點要有新業績,讓我們精誠團結,奮力拼搏,珍惜在共青團工作的平臺和機遇,為全面深化改革、從嚴治團,立足新起點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