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產品規劃范文

    產品規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產品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產品規劃

    第1篇:產品規劃范文

    本文根據某服裝公司產品企劃總監的實戰經驗,總結了一種較為成熟的產品設計規劃管理流程,希望能給企業者或者設計總監們一點啟示和幫助。

    服裝產品企劃的職務規劃

    設計規劃工作首先要明確個人的不同的職務要求,這樣才能組成一個團隊共同完整的完成整體的設計任務。對于企業,設計部門的最簡單的職務結構規劃,如圖1所示。

    服裝產品規劃的流程及注意要點

    設計部進行服裝產品企劃的時候,需要遵循一定流程管理,才能及時有效地完成設計開發任務。流程的周期一般為4-6個月,這樣的時間一般適合一些知名成熟的品牌,一些小型企業往往會合并或者忽略其中的很多環節。

    產品規劃流程的階段性管理

    作為產品開發的管理者――產品開發總監,不但要具備很高的審美涵養,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幾點:

    1.工作計劃性一定要強。比較有效的可以用表格來實施管理。

    2.執行力要徹底,有效果。管理表格一定要合理,專業,更要有責權利的體現分配。

    3.工作協調要靈活。不僅部門內部的各個環節協調要靈活、協作的外部門之間的協調更要靈活有效。

    4.工作安排要靈活有條理。分工要明確,有條理,根據客觀事實按照主次決定工作的適度調整,以保證整體設計任務的完整性。

    在此,簡單概括的將設計研發生產方面的四個基礎管理表格給大家解讀一下。

    一.在產品開發的初期,要有整體的統一時間規劃來要求設計師們在每個階段的大任務。

    產品開發整體時間表,見參考表格(1)

    制定者:產品開發總監;

    監督執行:企業者

    內容:整年的工作時間規劃(是整個規劃的基礎,實際執行會有一定出入,但一定要把握好,盡量按照時間安排完成)

    作用:為整年產品企劃管理定基礎

    時間:每年的春夏季產品開發前(一般會在年中)

    主要執行:設計部、生產部、技術部、庫房物流

    二.根據總監規定的時間規劃,設計主管(主設計師)要細分設計內部工作,要有具體管理表格來規范時間掌控和效率把握。見參考表格(2)

    制定者:設計主管(主設計師)

    監督執行:產品開發總監

    內容:整季產品的設計規劃,包括:時間、工作具體內容、人員安排、工作要求和工作完成反饋信息及問題解決方案(以月為單位進行工作計劃安排;隨著工作的推進,要及時的調整更新內容)

    作用:細化工作分工,有效合理的進行工作安排,實行制度管理

    時間:年間整體時間規劃下發后一周確定完成

    執行:設計師,設計助理

    銜接部門:技術部、生產部輔料管理部門、財務部

    銜接協調:產品開發總監、設計主管

    三.設計部任務確定后,產品開發總監要根據設計部的時間規劃,制定出技術部的樣衣開發工作安排管理。見參考表格(3)

    制定者:產品開發總監+設計主管+技術主管

    監督執行:產品開發總監

    內容:樣品制作時間規劃,包括:設計圖稿、原輔料的配備、樣衣制作的工時及人員安排、完成進度記錄、反饋及解決方案

    作用:及時有效的規劃技術部門的工作時間安排,明確各自的任務及要求

    時間:產品設計方案確定后

    執行:技術部

    銜接部門:設計部、生產輔料管理部門、財務部

    銜接協調:產品開發總監

    表格反饋:產品開發總監、設計部

    四.在展示會完成后,根據搭配分配,確定產品上市周期后,要完善一個生產周期的規劃管理。見參考表格(4)

    制定者:產品開發總監+品牌形象推廣主管+技術主管+生產主管

    監督執行:產品開發總監、品牌形象推廣主管

    內容:樣衣修改時間規劃、原輔料確定及訂購入庫時間規劃、生產安排規劃及生產信息反饋和解決方案(所有這些的依據是產品上市要求)

    作用:及時有效地跟相關各個部門溝通進度信息,以便能夠及時調整工作順序和進度

    時間:展示會完成后要相對完善,根據工作進展,及時更新和調整具體內容

    執行部門:技術部、生產部

    跟蹤部門:設計部,品牌形象推廣部

    銜接部門:設計部、銷售部、技術部、庫房、物流部、財務部

    銜接協調:企業者、產品開發總監

    表格反饋:產品開發總監、設計部、品牌形象推廣部、銷售部、庫房、物流部、財務部

    此表格應注意:

    1.應根據整體時間規劃,按照月具體的安排每 個月每個人的工作內容和時間安排,及時有 效地與總監溝通進度

    2.在執行過程中,設計主管應及時督促和檢查 完成進度

    3.在每一月的月底都要統一公布本月的工作總 結和下一個月的工作安排

    4.時間要確定,責任要明確

    此表格需注意:

    1.每周要進行工作總結,安排下周的工作

    2.原料、輔料的到期時間,技術部要及時反饋信息,以便工作順利開展

    3.交接人必須明確,責任要明確

    此表格需注意:

    1.每周要進行工作總結,安排下周的工作

    2.原料、輔料的到期時間,生產部要及時反饋信息,以便工作順利進展

    3.負責人必須明確,責任要明確

    第2篇:產品規劃范文

    在媒體日野馬汽車新聞會,川汽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全新產品規劃,展現了其不俗的研發實力。根據本次的產品規劃,2014年及2015年將是川汽大跨步發展的兩年。2014年,川汽將迎來3款全新車型:戰略型SUV—B60X、MPV車型M302以及F系列改款車型。2015年,B50、B62X兩款緊湊型SUV的面世,將為川汽進一步占領細分市場,尤其是轎跑型SUV—B62X,將會完美彰顯“品質川汽”這一特質。

    國際頂級團隊加盟

    為了全面提升川汽產品品質,將“品質”打造為川汽野馬的核心競爭力,川汽還與世界著名汽車設計公司韓國迪佩克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過一系列明星車型。本次戰略合作,迪佩克公司將從車型外觀設計、零部件設計、生產技術工藝設計等方面為川汽注入全新的理念。

    根據本次的產品規劃,2014年及2015年將是川汽大跨步發展的兩年。2014年,川汽將迎來3款全新車型:戰略型SUV—B60X、MPV車型M302以及F系列改款車型。2015年,B50、B62X兩款緊湊型SUV的面世,將為川汽進一步占領細分市場,尤其是轎跑型SUV—B62X,將會完美彰顯“品質川汽”這一特質。

    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的川汽,擁有30余年的造車歷史。作為四川省唯一的民族汽車品牌,肩負著振興四川汽車工業的重任。從首款車型F99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到F10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再到F12一舉成為A0級SUV標桿產品,川汽野馬一直在穩步發展。2014年,川汽新生產基地將會建成投產,推動川汽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第3篇:產品規劃范文

    關鍵詞:燃燒試驗臺;點火試驗臺;測試;排放

    中圖分類號:TK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17-0061-02

    為了提高燃燒控制領域的研發能力和產品檢測能力,具備對各類燃燒器進行滿負荷的燃燒實驗以及性能檢測能力,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規劃建設產品中試中心。中試中心立足于國際能源建設與環境保護需求,致力于以煤、油、氣為代表的化石燃料和以生物質為代表的綠色燃料的燃燒和轉化過程,及其中污染物的生成規律和控制方法的研究。中試中心的特點:采用1:1的實驗模型,最真實的模擬實際點火和燃燒工況。

    中試中心實驗大樓設有光電實驗室、理化實驗室、熱工實驗室、力學性能實驗室、精測室等,配備便攜式煙氣分析儀、激光粒度儀、運動粘度測定儀、煤粉自動工業分析儀、量熱儀、熱重差熱綜合分析儀、元素分析儀、開口閃電自動測定儀、高溫煙氣水冷取樣槍、抽氣式熱電偶、紅外測溫儀、氣相色譜儀、奧氏煙氣分析儀、熱線風速儀、移動式金屬元素分析儀、各類電器儀表、流量測量儀表、溫度測量儀表、壓力測量儀表、濃度測量儀表等。

    點火實驗臺以觀察燃燒器的點火狀況(室燃)為主要目的,并可進行火焰形狀、燃燼率等特性的測試,單支燃燒器輸入熱功率65 MW,可基本滿足配各種容量等級鍋爐的燃燒器點火實驗的要求。

    燃燒實驗臺功能是進行熱功率45 MW及以下燃燒器長期穩態燃燒實驗(室燃),可滿足對燃燒出力、阻力、燃燒效率、火焰溫度場、燃燒產物、NOx生成控制等各項指標的測試,以真實檢測燃燒器的熱態性能。

    1 主要技術性能參數

    1.1 點火實驗臺

    點火實驗臺主要由燃燒器、絕熱燃燒室、縮口段、噴淋室、尾部煙道和觀察平臺等組成,噴淋室后尾部煙道與燃燒實驗臺共用。燃燒室采用平衡通風方式,倉儲式制粉系統,燃料多變。燃燒室前部設有操作平臺以便于燃燒器的安裝。點火燃燒室開孔包括測量孔、檢修孔、人孔、觀察孔等,觀察孔沿燃燒室左右兩側每2 m各設一個,共24個;測量孔徑統一為φ50 mm,左右兩側對稱分布。引風機后煙囪前、水膜除塵器后引風機前設置兩處人孔。

    燃燒室為鋼架護板結構,內表面敷設耐火材料,燃燒室前墻開三個直徑1.2 m的燃燒器安裝孔,縮口段與噴淋室相連。點火實驗臺及其附屬設備和耐火材料,能適應不少于風冷40次的熱沖擊。

    點火實驗臺主要參數如表1所示。

    1.2 燃燒實驗臺

    燃燒實驗臺由燃燒器、水冷燃燒室、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尾部煙道、觀測平臺組成,與點火實驗臺共用除塵器、引風機和煙囪。采用露天布置。燃燒室前部設單臺燃燒器,最大輸入熱功率為45 MW,采用平衡通風方式。設有煙氣再循環系統,從空氣預熱器后抽取煙氣,引至燃燒器入口。

    燃燒室采用全膜式水冷壁結構,膜式省煤器,空預器為臥管式結構。實驗臺汽水系統可采用自然循環或強制循環,運行壓力為常壓。燃燒室前部設有操作平臺以便于燃燒器的拆裝。沿燃燒室長度方向,布置多個觀察孔,并設有觀察平臺。

    設備滿足安全聯鎖保護,當燃燒室突然滅火或送風機全部跳閘,引風機出現瞬間最大抽力時,爐墻及支撐件不會產生永久變形或垮塌。燃燒室(包括爐墻、鋼性梁、爐頂密封連接件等)的設計壓力大于±4 500 Pa,瞬間承受壓力不低于±8 730 Pa。整個實驗裝置在必要的地方設置防爆門,同時配置FSSS系統。

    燃燒實驗臺主要參數為:

    冷空氣/熱空氣溫度:20 ℃/350 ℃;

    排煙溫度:220 ℃;

    燃料輸入熱功率:45 MW;

    給水溫度/壓力:20 ℃/0.1 MPa;

    燃燒室出口溫度:~1 050 ℃;

    再循環煙氣溫度:220 ℃;

    飽和蒸汽溫度/壓力:100 ℃/0.11 MPa(a)。

    2 系統技術規范

    2.1 燃料

    實驗用固體燃料(煤粉)種類包括:煙煤、褐煤、貧煤、無煙煤等;液體燃料種類包括:0#輕柴油、150#重油、其它重油或渣油、廢液等;氣體燃料種類主要是天燃氣、液化石油氣等。

    2.2 點火方式

    點火實驗臺采用高能點火槍先點著柴油火焰后,再點燃煤粉;一般采用火焰逐級放大進行少油、微油點火;也可使用等離子槍直接點燃煤粉。

    當進行油氣燃燒器實驗時直接使用高能點火器進行點火。

    2.3 一次風系統

    燃煤實驗時,采用冷風送粉(需要時,啟動風道燃燒器預熱)。一次風機風壓、風量調節采用再循環加變頻調節,最大通風量28 000 Nm3/h,保證一次風壓在煤粉燃燒器入口處壓頭不低于4 000 Pa,一次風經過給粉機攜粉后進入燃燒器,給粉機后一次風管設置一次風動壓、靜壓、流速、風溫的測點。當點火實驗臺做大功率油點火實驗時,此一次風機可以和二次風機聯合運行給點火實驗臺油燃燒器送風。

    2.4 二次風系統

    燃燒實驗臺在燒油時僅使用二次風機進行送風,二次風機風壓、風量調節采用再循環加變頻調節。二次風機最大通風量47 000 Nm3/h,燃燒器入口處風壓不低于3 000 Pa。

    燃煤點火實驗時僅一次風機供風。燃煤燃燒實驗時一、二次風機同時供風;二次風一部分經過空預器,其余從空預器旁路通過,在燃燒器前混合以調節二次風溫。

    2.5 煙氣系統

    點火實驗臺高溫煙氣經噴淋降溫后進入除塵器,除塵后經煙道由引風機排入煙囪。燃燒實驗臺高溫煙氣經過省煤器、空預器冷卻;需要時,空預器出口的10%煙氣由再循環風機引至爐前燃燒器進行循環,剩余部分進入旋風水膜除塵器(入口處最大煙氣量為150 000 Nm3/h)。

    燃燒實驗臺燃燒室出口正常壓力-100±50 Pa,點火實驗臺燃燒室出口壓力-200±50 Pa。在點火實驗臺噴淋室后和燃燒實驗臺煙氣合并的尾部煙道匯合處設置切換煙氣擋板,可以關閉任何一側進行單側運行。

    2.6 原煤及制粉、送粉系統

    根據多種燃料點火和燃燒試驗的需要,實驗裝置設有獨立的制粉系統,采用中間儲倉式冷風送粉系統,供兩個實驗臺共用。原煤經干燥后進入制粉系統磨煤成合格的煤粉,通過斗式提升機輸至粉倉,再通過給粉機輸送到一次風道,進入燃燒器。

    原煤房堆放面積約40 m2,干燥出力為每次3 t。磨煤機為YGM75型雷蒙磨,出力為0.5~3 t/h。該制粉系統無熱風干燥及送粉裝置。采用斗式提升機將煤粉從制粉系統輸送到3個粉倉,實驗時只使用其中的1個粉倉,此輸送設備能將煤粉手工切換送至任一粉倉。

    設置3個粉倉容量分別為7 t、11 t和18 t;配置3臺給粉機,額定出力分別為6、9、15t/h,采用變頻調節,給粉機裕量滿足《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下粉應通暢。給粉機分別設置到點火實驗臺和燃燒實驗臺各3條的一次風管,這6條一次風管滿足不同容量等級的燃燒器,切換采用手動檔板。

    2.7 燃油、燃氣系統

    兩實驗臺共用油系統。輕油罐里的輕油,通過油泵,經輕油管路,進入燃燒室燃燒。流量范圍10 ~6 500 kg/h,槍前油壓為0.5~5.0 MPa,油罐容積為6 m3,采用汽車運輸。

    重油系統點火實驗臺和燃燒實驗臺共用。重油罐中的重油經蒸汽加熱至流動狀態后,通過油泵,經蒸汽伴熱管路,進入蒸汽加熱器,達到霧化要求溫度后進入燃燒器,經蒸汽霧化后進行燃燒。流量范圍50~6 000 kg/h。重油泵壓頭1.5 MPa,油量6 000 kg/h,油罐容積為6 m3,設計時還需預留(用于增容擴建)一個重油罐的位置。

    天燃氣管道接入廠區內,經過緩沖罐的天燃氣,通過天燃氣管道,進入燃燒器內燃燒。其他燃氣儲存在燃氣罐中,調節出口壓力,通過燃氣管道,進入燃燒器內燃燒。天然氣設計壓力0.35 MPa,流量4 500 Nm3/h。

    2.8 蒸汽系統

    啟動蒸汽爐額定出力2 t/h,槍前霧化過熱蒸汽溫度220℃,壓力為1.1 MPa。產生的蒸汽用于重油加熱、重油伴熱、重油管道吹掃、油槍霧化。

    2.9 壓縮空氣系統

    壓縮空氣目前暫定為兩臺壓縮機并聯使用,設置2個壓縮空氣罐,其中一只容積暫定為6 m3、正常氣壓為4.0 MPa;另一只容積為3 m3、正常氣壓為0.8 MPa,大罐通過減壓閥向小罐供氣。大罐作為壓縮空氣霧化氣源,小罐作為等離子發生器和儀用氣源。

    2.10 水處理系統

    原水池冷段水經過水處理設備軟化后,給啟動爐和燃燒實驗臺供水。啟動蒸汽鍋爐給水流量2.5 t/h,燃燒實驗臺給水流量為60 t/h。

    2.11 灰水系統

    水膜除塵器及噴淋冷卻水循環利用,除塵器含灰水和噴淋室含灰水一起通過灰溝流入污水池內,通過逐級沉淀回流到沉淀池凈水段。點火實驗臺除渣考慮人工定期清掃。

    2.12 自動控制及數據采集系統

    采用西門子DCS7控制系統,主控系統采用S7-400PLC,實驗現場使用ET200遠程站,兩者之間通過現場總線通信,實驗室一樓設置電子間,放置機柜。二樓設置集控室,設有操作員站、工程師站和數據采集站,現場設有觸摸屏。集控室的操作員站和觸摸屏之間均可操作,以后者優先。

    2.13 供配電系統

    施工期間工地有一臺400 kVA的臨變。永久工程為設計為800 kVA,配電室在樓西南角一樓。

    2.14 等離子系統

    等離子槍布置到爐前一套和演示室兩套,分別設置控制系統和電源,控制系統全部接入DCS系統,電源分別為可控硅電源和開關電源,電源可以相互切換備用。

    3 中試中心整體布置

    燃燒實驗臺與點火實驗臺作為主試驗設備,并排布置。煙氣系統由旋風水幕除塵器、煙道、引風機、煙囪組成,煙氣經煙氣系統除塵后排進煙囪。共用輔助系統包括制粉系統、送粉一次風系統、二次風系統、燃油系統(含油罐)、燃氣系統、水處理系統、壓縮空氣系統、霧化/伴熱蒸汽系統(含啟動蒸汽鍋爐)等系統組成。除上述系統外,產品中試中心還考慮了原煤堆放、原煤干燥、演示室、燃燒器試驗件的堆放場地,中試中心平面布置如圖1所示。

    4 安全要求

    點火實驗臺的定位是點火觀察性實驗,燃燒實驗臺以穩態測試燃燒器性能為主。要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盡可能多的涵蓋盡可能多的工況、燃料進行實驗。

    燃燒室接入FSSS系統和設置防爆門外兩項措施。燃燒室爆炸可分為燃燒室外爆及燃燒室內爆兩種。

    ①外爆控制。在15 s內,投運的燃燒器中有50%監測不到火焰,或全燃燒室火焰失去時,鍋爐MFT動作。MFT動作后,必須滿足如燃油泄漏試驗完成、磨煤機出口擋板關閉、磨煤機熱風隔離門關閉、25%~30%額定空氣流量等防止爐內積聚可燃混合物的吹掃條件,燃燒室才開始連續吹掃5 min之后,MFT繼電器才能復位,鍋爐才允許點火。

    ②內爆控制。調節引風機入口動葉開度燃燒室壓力維持在設定值范圍內,超過報警值時發出報警信號。

    ③其他控制設置。爐溫控制、點火實驗臺壁溫控制、燃燒實驗臺汽包(如果有)壓力報警;水冷壁、省煤器水流量控制、報警;燃燒室煙氣壓力控制、報警;燃燒室出口煙溫控制、報警;空氣預熱器后煙溫超過250 ℃報警。

    5 結 語

    中試中心圍繞國家的能源需求和戰略目標,以建設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燃燒與控制、節能與環保技術研究基地為目標,組建國際一流的燃燒與控制、節能與環保創新技術平臺,力爭成為國家燃燒與控制、節能與環保領域的重要研究基地、技術應用與輻射基地、凝聚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基地,和高技術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的源泉。

    第4篇:產品規劃范文

    【關鍵詞】:復雜機;裝配;規劃;仿真

    中圖分類號: TU98文獻標識碼: A

    1 、裝配體模型的信息描述

    根據機電產品的特點,結合裝配規劃與仿真過程的基本要求,其數字化裝

    配模型應具備下列條件:

    1.1、裝配體零部件要完整,即裝配體模型除包含剛體零部件,還應包括傳輸電流和控制信號的柔性電纜;

    1.2、要表達清楚零部件之間的裝配約束關系,裝配約束關系對于裝配規劃與仿真過程中零件的運動方向及運動路徑有影響,所以清楚的表達約束關系能確保裝配規劃與仿真結果正確性;

    1.3、盡量簡化裝配體模型的表達和存儲,以符合裝配仿真的實時實性要求,減少零部仿真過程中位置、狀態、形體發生變化后所產生的計算量;

    1.4、要便于實現仿真系統數據來源與CAD系統的無縫連接,在CAD系統中所做的零件模型信息的修改應能實時的反映在仿真系統中。

    2、線纜的模型信息描述

    在復雜機電產品中,不但包含剛體零部件而且還包含很多線纜,作為傳遞信號或能量的主要方式,其裝配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機電產品的性能。線纜的裝配與剛體零件不同,具有如下特點:

    2.1、線纜在裝配過程中不僅會發生位姿變換,柔性部分還會形變,如彎曲、扭曲等,且因為這種形變的影響因素多,如重力、拉力、線纜的材料等,造成形變結果難以計算;

    2.2、大多時候線纜以線纜束的情況存在,通常包含多個接頭,其安裝配過程中不但要插接接頭,而且要固定線纜,一邊兩者是交互進行,一次性完成很難。

    這些特點使得線纜的建模與剛體零件也有較大差別。當前,線纜的裝配模型以其幾何形狀模型為基礎,只反映了其幾何形狀,并無法表達其柔性形變特征。CATIA系統的布線設計模塊能表達線纜的幾何形狀,并顯示線纜的最終布線設計結果,卻無法表達線纜的形變特征和裝配過程中的形變特點,不可依為裝配過程仿真提供很好的支持。

    3、裝配序列規劃

    3.1裝配體約束矩陣的生成

    裝配約束指的是裝配體各零部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及關聯關系,通常分為幾何特征約束和裝配過程的工藝約束。幾何特征約束決定了產品裝配序列的合理性,而裝配過程的工藝約束則對產品裝配過程中零部件的穩定性、儀器儀表的安全性、裝配工具和人員的變動情況等工藝性要求進行了考慮,反映了零部件裝配次序對工藝條件的滿足程度。

    產品各零部件的裝配順序首先應滿足幾何約束關系,才是可行的。幾何約束關系由裝配體的結構特征和零件間的配合關系確定。然而零部件的裝配過程是否滿足幾何約束關系是很難判斷的。比較常見的方法是把與坐標軸平行方向作為裝配方向,即(X, -X,y, -y,z, -z)6個方向,并通過建立干涉矩陣來判斷每個方向的裝配是否發生干涉,并以此作為裝配順序的幾何可行性判定。然而在復雜機電產品中,并不是所有零件的裝配方向都與坐標軸方向平行,所以該方法無法滿足復雜產品的裝配規劃要求。但是采用全人工方式,盡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判定結果的準確性,但當零件數量較多時,人員工作量太大,極易出錯。下文將自動推理方式與虛擬環境下人機交互方式相結合,來實現裝配約束矩陣的生成,這種方式能充分利用裝配工藝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大幅提高裝配順序幾何可行性判定的準確率,其基本步驟如下:

    Step1:在CATIA環境中生成裝配體模型的裝配接觸關系圖,并用鄰接矩陣ML表示,其中ML=[bij] ]nxn(1≤i,j≤n),元素bij滿足下列要求:

    (1)bij = 0;

    (2)如果零件pi和pj之間存在接觸關系,則bij = 1;否則,bij = 0。

    Step2:由工藝人員根據裝配經驗確定基準件,設基準件為px,則矩陣ML中的元素bxx = -1。

    Step3:如果零件pi需要先于pj裝配,則在拆卸過程中,Pj應在Pi前拆卸,否則,因為存在Pj,必然使Pi的拆卸存在干涉。通過判定所有零件的優先關系,可得到零件的優先裝配關系矩陣Mc。其中Mc=[cij] ]nxn(1≤i,j≤n),元素cij滿足下列要求:

    (1)cij = 0;

    (2)零件Pi和pj之間如果存在優先裝配關系,則Cij= 1 ;否則,Cij= 0。

    Step4:使MAR=ML+Mc,則可得到初始的裝配約束矩陣,然后工藝人員可根據經驗增加線纜與線纜之間以及線纜與剛性零件的裝配約束關系,生成最終的裝配約束矩陣MAR 。

    3.2 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裝配序列規劃

    對于由n個零件組成的裝配體而言,其可行的裝配數在最壞的情況下為:

    ,在裝配規劃的時候,盡管能用一些約束條件人為的去除一部分幾何和工藝不可行的裝配順序,但可依生成的可行裝配順序仍然比較多,在n較大的情況下,以人工方式去掉不可行裝配序列的工作量將會成幾何指數增加。所以,如果只靠傳統的人工方式對產品的裝配方案做出選擇,難度依然很大。此外,分析發現,最優裝配序列的選擇過程其實也就是對裝配序列解空間中的序列進行綜合業生條件和產品特點的情況下,從眾多的可行裝配中選擇效率高、成本低的裝配序列。

    為了能快速、高效的從大量的可行裝配序列中選出最優序列,一些研究人員將智能啟發算法應用在裝配規劃過程中,效果良好。在解決組合優化問題的過程中,不同的智能算法具有各自的適應性,對于大多數啟發式智能算法來言,都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那就是容易收斂于局部最優解。

    在這些智能算法中,遺傳算法被最早應用于解決裝配序列優化問題,因為遺傳算法的魯棒性很好,在裝配規劃過程中應用廣泛。裝配順序的生成是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作為組合優化過程,裝配順序不同,會對產品的裝配效率和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但也難以實現以窮舉的方式對所有因素和所有裝配順序進行考察。作為一種參考了生物界遺傳和進化模式的智能算法,遺傳算法將“優勝劣汰”的競爭思想應用于求解過程中,能實現多個體、多參數的同時優化。這些特點使得遺傳算法在解決裝配序列優化問題時,表現出良好的求解能力。

    4、裝配過程仿真方法

    4.1 裝配過程仿真基本原理

    4.1.1、裝配空間中零部件的位姿描述

    通常要在虛擬空間中表示三維實體的位置和姿態,可以通過對一個4X4階相對于統一世界坐標系的齊次空間變換矩陣來描述。在虛擬空間中,三維實體的移動和旋轉可通過修改位姿矩陣的值來實現。位姿矩陣〔P〕可以表示為:

    (1)

    式中,XV, Fv, Zv分別表示裝配元件控制坐標系(也就是其生成坐標系)3個坐標軸的方向矢量,(XS,YS,VS)則表示坐標原點。它們均是相對于虛擬空間的裝配坐標系OXYZ 的。

    當零部件從當前狀態點KP變動到另一狀態點KP',相當于原位姿矩陣[P]發生了一個矩陣變換[T]move,到達新的位姿[P]',變換過程可表示為:

    [P]' =[P]·[T] move(2)

    其中,[T]move也是一個4X4的矩陣。

    (3)

    上式中,(Ur,Vr,Wr)分別表示零部件位姿發生變化時沿3個坐標軸平移分量;矢量X,r, Z反映轉動分量的影響。由此可見,要實現零部件從一種位姿變換到另一種位姿,變換矩陣[T]move的計算是非常重要的。

    4.1.2、零部件的運動表示與運動變換

    在產品的裝配時,裝拆動作的完成一般表現為零部件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或沿某一軸線發生旋轉后到達新的狀態,也可以是移動與旋轉同時發生而變換到新的狀態。例如,軸的安裝表現為軸沿軸線移動,螺母的安裝表現為螺母沿某一軸線旋轉并移動。總之任何復雜的裝配/拆卸操作都可以分解為零部件的移動、旋轉或移動旋轉同時發生。在虛擬裝配空間中,對零部件的裝拆運動仿真,也是基于這樣的思想。因此,可以考慮用一個11元組M來描述零部件的運動:

    (4)

    上式中,(Xdt,Ydt,Zdt):表不平移運動的方向矢量;

    Mt:表不平移運動的位移量;

    (Xpr,Fpr, Zpr):表示旋轉軸上一點;

    (Xdr,Ydr, Zdr):表示按右定則的方向矢量;

    Mr:表示旋轉位移量;

    與其它方式相比,用所述的11元組來表示虛擬空間中的零部件裝/拆過程運動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它能準確的描述虛擬空間中零件的所有運動形式,如移動、轉動以及既有移動又有轉動的運動;另一方面,是具有一致性,即對于零件的裝配過程與拆卸過程而言,11元組所描述的運動形式完全一致,只是方向矢量相反,這樣一來,就可以方便的實現裝配與拆卸運動之間的相互轉換。另外,這種描述方式還可以反映零件的運動過程,通過對運動過程進行插值運算(如對移動位移量和旋轉位移量進行等分)的方式,可以求出中間位姿。

    4.2 裝配路徑的仿真生成

    目前對于裝配路徑的規劃方法主要有位姿空間法、方向多面錐代數法等,但這些方法都處于理論研究階段,實用性不強,對于面向虛擬裝配的路徑規劃而言,不需要考慮零部件裝配運動中的移動速度和加速度,只需滿足優化的裝配順序的要求即可,也就是說,對于優化后的裝配序列,只需提供可行的裝配路徑,使得優化后的裝配序列可以實現。對于復雜產品而言,如釆用體積推理方法則容易出錯,導致路徑規劃結果不準確,比較可行的方法仍然是在虛擬環境中,以人機交互的方式來實現。人機交互的方法實現路徑規劃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人機交互方法實現路徑規劃流程)

    在人機交互實現路徑規劃過程中,拆卸路徑的記錄不但反映了零件的運動過程,同時通過對視點的保存還可以反映與其他零件的位置關系,這對拆卸過程視頻的生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總之,裝配工藝規劃與仿真技術對于縮短復雜產品的研發周期、提高裝配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第5篇:產品規劃范文

    關鍵詞:裝配序列規劃技術;層次關聯圖;裝配經驗知識;割集法

    1.裝配信息模型

    裝配信息模型是裝配序列規劃的基礎,完善、正確的裝配信息模型是裝配序列生成的保證。

    1.1.裝配模型的信息需求

    建立完整、精確的裝配信息模型的目的在于一方面為裝配序列規劃優化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另一方面要簡化裝配序列生成過程中算法的復雜度、提高計算效率。影響裝配序列規劃的裝配信息主要有三類:1.零件自身的屬性信息,主要包括零件的形狀、尺寸、材料等;2.產品的組成層次信息,一個產品根據設計時的功能、結構特點可以劃分為多個功能模塊,功能模塊又可進一步劃分;3.零部件間的裝配聯接關系信息,主要反映零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相互聯接、相對運動關系以及配合關系。

    1.2.裝配模型的表達方式

    國外很多學者對裝配信息模型的表達方式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表述方法,歸納起來共有兩種比較成熟的方法:

    1.2.1.關聯圖模型:表達機械產品的裝配關系最初由法國學者Bourjault提出,Bourjault以數據結構中的圖結構G(P,L)表達裝配體,其中節點P={ , , …… }代表裝配體中的零部件,n為產品中零部件的數目;邊L={ , , …… }代表裝配體中的零部件間的聯接關系,這里的聯接關系表示零件之間的物理接觸關系,m為聯接邊的數量。

    1.2.2. 層次模型:從三維建模軟件中可以獲得原始的裝配樹結構,該裝配樹中只包含裝配體中零部件的名稱信息,為了能夠自動生成裝配序列,還需對產品的零件、子裝配體、緊固件進行統一的編號,為簡化裝配層次樹,還可以將一組規格、功能相同的緊固件合并當作一個零件處理。最后生成一個新的經過編號和簡化的裝配層次關系樹用于割集法生成裝配序列。

    1.3.基于層次關聯圖的裝配信息模型

    層次模型可以樹的數據結構來表達,反映了裝配體中零部件之間的裝配層次關系,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能較好地體現設計意圖和產品的零部件組成層次,由于將產品的零部件分層來表示,所以當采用割集法生成裝配序列時,只對某一層的零部件進行規劃,可以有效降低裝配序列規劃的復雜度。層次樹模型的缺點是缺乏對同層中零部件裝配關系的描述,也沒有涵蓋零部件裝配操作有關的信息,因此這種模型很難被裝配序列規劃模塊直接所用,關系模型主要用圖的數據結構來表達,反映了裝配體中零部件之間的聯接關系,但是該模型不能清楚的表達產品零部件的層次結構,不符合人們對產品的認識習慣,對于割集算法當產品中零部件數量較多時,容易產生“組合爆炸”問題。

    針對上述兩種方法的缺點,提出一種層次模型和關系模型相結合的裝配模型表達方法,即基于層次關聯圖的裝配信息模型。既表達了裝配體中零部件的裝配層次關系,也反映了零部件之間的聯接關系。

    2.裝配序列生成

    2.1.目前裝配序列求解比較典型的幾種方法,按求解方向的不同又可以將裝配序列生成方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正向法,正向法是按照產品裝配的順序得出裝配序列;另一類是逆向法,逆向法是按照產品拆卸的方法得出拆卸序列,再取逆序得裝配序列。

    常用的知識表示結構有:基于邏輯的知識表示,基于框架的知識表示,基于規則的知識表示三種類型。其中基于規則的知識表示經過分析更加符合裝配序列規劃的過程,同時在系統實現方面比較容易,本文將主要介紹基于規則的裝配知識表示。基于規則的知識表示形式如下:

    IF(前提條件1,前提條件2,…,前提條件n),THEN(結果),CF(可信度)

    其中前提條件主要描述配合的零件以及裝配特征類型等,結果表述零件的裝配序列,可信度表示結果正確的概率。

    為了基于規則描述各種裝配知識還需定義若干謂詞,現舉例如下:

    螺栓聯接用Bolt(x, , ,y)表示,其中x表示螺栓,y表示螺母, , 表示彈簧墊片和平墊片,當 , 為0時表示該聯接沒有使用墊片。

    Connect((x),(y))表示用聯接件y將x中的零件聯接起來。

    Sequences(x,N)表示零件x的裝配順序為N。

    利用上述三個謂詞可以構造一個螺栓聯接的推理規則,先敘述如下:

    IF(Connect((x,y),bolt(cont1,cont2)),bolt(cont1,0,0,cont2)),

    THEN(Sequence(cont1,1),Sequence(y,2),Sequence(x,3),Sequence(cont2,4)),CF(0.9)

    該規則包括兩個前提條件,前提條件1表示用聯接件(cont1,cont2)將零件x,y聯接起來,前提條件2表示螺栓cont1,螺母cont2形成螺栓聯接但沒有使用墊片。結果為先安裝cont1,然后y,x,最后cont2。該結果正確的概率為90%。

    2.2. 割集法

    割集法求解裝配序列是裝配序列規劃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把裝配體得拆卸過程巧妙的與圖的分割過程結合在一起。但是割集法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陷,當零件的數目增加時,割集分解的數量呈現指數級增加,因此對于解決大規模裝配體割集法則顯得無能為力。

    在利用割集法求解時,最后得到了每層子裝配體的裝配與或圖。

    3.總結:

    傳統的方法只能解決零部件較少的小型裝配體的裝配序列規劃問題,本文針對大規模裝配體提出了基于層次關聯圖的裝配信息模型,該模型能夠恰當的表達裝配體的結構層次性以及零部件之間的聯接關系,在裝配序列生成時采用正逆向相結合的方法即裝配經驗知識與割集法相結合來求解裝配序列。

    參考文獻:

    [1]范菁,董金祥.虛擬環境中的產品裝配技術[J].工程設計學報,2000,(3):1~5.

    第6篇:產品規劃范文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按照“標準化生產創品牌、基地準出保質量、市場準入促管理、體系建設強基礎”的思路,以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為依據,狠抓產地和市場兩個環節,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逐步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確保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工作目標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從產前指導、產中監控、產后檢測三方面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覆蓋。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達到97%以上;水果、食用菌、茶葉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水產品禁用物質和藥物殘留監測合格率達到97%以上;畜禽產品“瘦肉精”等禁用物質和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生鮮乳和禽蛋產品中的三聚氰胺監測合格率達到100%。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宣傳教育,深化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有效監管重要性認識。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納入“六五”普法規劃,納入陽光工程培訓計劃,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和培訓力度,采取各種生動有效的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社會知曉度,增強廣大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和管理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大力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加大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不斷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的行為。禁止國家規定的23種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在種植業產品上的使用;禁止國家規定的限用農藥在對應經濟作物上的使用;禁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違禁物質在畜禽產品上使用;禁止“孔雀石綠”等禁用藥物在水產品上的使用;禁止在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收購、運輸中使用違禁藥物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引導農產品生產者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農業投入品使用規定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投入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監測發現的不合格農產品追溯率達到100%。農產品量安全投訴受理率、執法查處率均達到100%。

    (三)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實行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以建立完善我市主導產業柑桔、蔬菜、茶葉、畜禽、水產品標準體系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以主導產業為主,制定完善標準化發展規劃,標準化生產要有龍頭企業或以農業經濟合作社組織帶動,依靠他們將標準及質量控制措施落實到生產各個環節。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生產、加工、經營的農產品,實行以“四有”(即:有標準化生產記錄;有檢驗檢疫合格證;有包裝標識,鮮活畜禽、水產品除外;有《農產品產地證明》)為主要內容的產地準出制度。

    (四)做好農產品質量認證與安全管理工作。一要抓好產品認證,面向我市具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的大宗農產品和農業加工品,提高農業主導產業的認證覆蓋率;重點引導和幫助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認證,擴大“三品”產業規模。二要加大對認證產品在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引導建立以綠色食品為主體的“三品”市場體系,積極爭取創建國家級綠色食品示范基地。三要創新監管,確保認證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重點要加強對已獲證“三品”的證后監管,包括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及添加劑的使用以及質量抽檢等。四要抓好無公害農產品的復查換證、綠色食品續展、有機食品的保持認證工作。

    (五)加大農產品質量監管力度。一是全面開展農產品檢查,確保農產品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控制在目標以內。繼續開展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工作,進一步加大對重點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監測力度;開展標準園創建工作,完善標準園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制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二是規范用藥行為。組織對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經常性檢查,重點檢查生產中是否有使用禁限用農藥的情況、是否有生產技術規程和田間使用農藥記錄、是否建立產地準出制度。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加大安全用藥知識的宣傳培訓力度,整合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鼓勵使用低毒和生物農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和督查。重點查處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按法定要求建立生產記錄(檔案)和生產經營不合格產品的行為;應當包裝、標識的農產品不按規定包裝、標識的行為;農產品批發市場、各大超市未按照規定建立檢測機構或委托合法檢測機構對入場農產品進行檢驗的違法行為;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六)嚴格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一是督導各類農產品銷售市場嚴格查驗食用農產品入市的四項條件證明材料(農產品產地證明和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農業“三品”的有效證書和一年內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與農產品市場簽訂的已明確質量安全責任條款的購銷合同;進口農產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具備其中任一項條件的,允許入市銷售;不具備其中任一項條件的,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入市銷售,違者依法查處。二是督導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固定攤販和流動商戶的經營者身份信息檔案;與固定攤販和流動商戶簽訂質量安全經營責任書,并督促其建立進銷貨臺帳;對經營戶進行經常性的質量安全教育。三是督導農產品銷售市場建立進貨登記制度;對進入市場內銷售的農產品實行“逢進必檢”,及時公示檢測結果。四是要加強對市場銷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抽查和市場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依法查處,確保不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七)推行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逐步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儲藏、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登記制度。實現農產品生產記錄可查詢、產品流向可追蹤、質量安全責任可追究。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建立農產品生產檔案,記載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及植物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農產品銷售者在采購農產品時應當索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證明,并向購買者出示有關農產品質量的證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等農產品銷售企業要建立進貨銷貨登記制度。

    (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快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組織開展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及超市專柜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組織,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市場要配備農產品農藥殘留速測儀,對生產、經銷的農產品進行檢測。

    (九)嚴格監督檢查制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有關規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并組織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負責對生產中或者市場上銷售的農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中,可以對生產、銷售的農產品進行現場檢查,調查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情況,查閱、復制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記錄和其他資料。對未按規定開展檢測和公示的農產品銷售者給予處罰。對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有權查封、扣押。對造成危害或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四、重點活動安排

    (一)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督抽查。3-10月,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農資質量抽查活動,重點抽查用于農產品生產的種子、農藥、肥料、獸藥、漁藥、飼料,及時公布監督抽查和案件查處結果。

    (二)農藥市場專項檢查。結合省農業廳農藥市場監督抽查活動,在7-9月農藥銷售旺季,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農藥市場專項檢查行動,以農藥批發市場為重點,至少抽查1/10農藥經銷門店,檢查內容重點為農藥標簽是否合格、農藥經營者資質是否合法、是否違規銷售國家禁限用高毒農藥。

    (三)農業投入品使用宣傳培訓。3-10月,在主要生產開展病蟲防治、配方施肥、安全用藥技能培訓,引導農戶科學選購農業投入品,規范使用投入品,并發放宣傳材料。

    (四)農產品檢測及農產品市場準入專項培訓。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及超市的農產品經營負責人、農殘檢測人員進行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

    五、工作要求

    (一)、落實領導責任。市政府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市、鄉、村(社區)要層層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目標責任狀,一級抓一級,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措施。各相關單位和各生產基地的主要負責人、農產品加工和經營企業(包括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等)的法定代表人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第7篇:產品規劃范文

    二、各縣(區)要盡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檢測網絡,正式機構未成立之前,要盡快組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測檢驗臨時工作機構,承擔本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市場準入的業務指導工作。各縣(區)要保障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所需經費,要將農產品監管和檢測檢驗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三、凡進入我市銷售的農產品必須具備縣(區)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部門或委托鄉(鎮)政府、村委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出具的產品合格證明和具備國家認可資質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單,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或行業規定的質量安全標準,方可準入市場。對國外進口的農產品必須具備我國政府認可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單和檢疫證明,方可準入本市轄區內銷售。

    四、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食品)認證或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的,出具由認證單位頒發的認證證書復印件并加蓋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公章后,可作為進入我市市場銷售農產品的質量證明,實行入市抽檢制度。

    五、對未取得相關認證證書,但出具有產地證明和檢測合格報告單進入我省市場銷售的農產品,實行入市抽檢。對無產地證明和檢查合格報告單的農產品,實行入市登記、現場檢測制度。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點、室)現場檢測合格的,準予進入市場銷售;檢測不合格的,禁止進入市場準入銷售,并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置。

    六、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批發市場、超市、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配備檢測人員。檢測中發現不合格農產品后不得經銷,不得自行處理,應及時向所在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七、縣(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部門按規定對本轄區的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主要農貿市場應當自覺接受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抽檢,并提供必要的相關證明資料。

    八、準入市場的農產品,要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生產者要向經銷者,經銷者要向消費者,就其生產、銷售的農產品做出質量安全承諾保證。實行召回制度,對自己生產銷售的不合格農產品應當免費召回。

    九、對同一產地、同一產品連續三次抽檢不合格,其產區的相應品種農產品六個月內禁止進入本市轄區內銷售,并在新聞媒體上曝光。

    十、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主要農貿市場,必須在顯著位置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示牌,每天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產地、質量等級、銷售價格進行公布,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專銷柜臺,實行優質優價。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及時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

    第8篇:產品規劃范文

    【關鍵詞】可拓目標規劃模型;房地產;產品策劃

    引言

    產品策劃是房地產開發前期連接市場定位和建筑規劃設計的紐帶,目前學者們研究產品策劃的的理論主要是通過市場調研方法和經驗方法給出某項目的產品規劃建議(鄭華,2008[1];杜偉,2009[2])。市場調研方法可以為項目提供客觀的市場依據,但是經驗方法卻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且缺乏創新。這些方法雖然適合于項目前期的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策劃等定性的研究,但是卻在定量化確定產品種類配比以及制定產品策劃方案的研究中顯得不足。以創新思維為基礎、以開拓創新規律和方法為研究對象的可拓工程(蔡文、楊春燕,2007[3])在研究解決房地產產品優化組合的策略集生成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周成斌、鄒廣天,2006[4])。但是目前沒有把可拓工程與目標規劃結合起來,開展解決房地產開發前期產品策劃方案生成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嘗試采用可拓目標規劃的方法來解決房地產產品策劃過程中產品策劃的問題。

    1 可拓目標規劃模型

    目標規劃方法[5]是1961年由A.Chrenes和W.W.Cooper提出的,用以解決如何利用有限的人財物等資源,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的方法??赏啬繕艘巹澐椒╗6]是蔡國梁等學者在可拓數學、物元分析理論、目標規劃方法基礎上建立的,此方法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對在系數可拓范圍內最優解的選取、最優值的分布、解的滿意度加以研究,來得到人們最關心的滿意解。

    在可拓環境下,設系統資源約束的可拓關聯函數為 ;目標的可拓關聯函數為 ;可拓決策為D,則有:

    采用可拓關聯函數表示,有:

    根據可拓優化理論,其可拓滿意解x*應滿足:

    下面給出一般目標規劃與可拓目標規劃的轉換方法,首先考慮單目標情況。

    記目標與約束的可拓函數分別為G(g),Bi(bj);認為給定關聯度目標 ,則得可拓優化模型:

    根據最大關聯度原則,此時目標函數為:

    在多目標情況下,設目標的可拓關聯函數分別為 ,由于不同目標要求的達成狀況及重要程度不同,可以分別給出各自目標的優先級及權系數,則有如下可拓目標規劃的一般模型如下:

    2 房地產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模型建立

    以浙江桐廬分水鎮XX住宅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為例,建立企業資源合理配置的可拓目標規劃模型。并從地塊資料、當地政策規范、開發商訴求、市場調研的客觀事實以及從項目的主觀定位出發,確定該項目符合開發商訴求與市場消費需求的產品策劃方案。對能夠量化,也非常有必要量化的問題進行量化。這里用可拓目標規劃模型對該項目的產品策劃方案進行優化,具體步驟為:

    第一步,確定該項目策劃目標和條件約束。XX住宅項目地處以制筆企業為龍頭經濟的浙江省桐廬縣分水鎮,通過前期的市場調查以及與開發商的溝通一致確定該項目走高端住宅物業的發展道路。以彌補目前分水鎮高端物業的市場空白。結合這一產品定位,該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的目標中可被量化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 至少獲得不低于項目投入的20%的利潤;

    B 項目投入至多1個億。

    另外,該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約束條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 項目容積率控制在1.2以內;

    B 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內;

    C 三種產品比例排屋:疊排:高層=5:2:3

    第二步,通過實地調查研究、專家咨詢等途徑,選擇可能的決策變量,把該項目可能的建筑類型作為可拓目標規劃模型的決策變量。根據分水鎮以及分水周圍縣鎮住宅物業當前情況的調查研究及評價,結合專家咨詢,選擇可能的可拓決策變量如表1所示:

    表1 桐廬分水鎮XX項目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模型的決策變量及參數

    建筑類型 決策變量 決策參數 備注

    建筑面積(平米) 戶型面積(平米) 層數 單位產出(元/平米) 單位投入(元/平米)

    排屋 x1 (KT)A戶型:320 (KT)3層 7000~8000 3000~5000 ①建筑面積不包括地下室,半地下室面積

    ②單位產出和單位投入均取自當地市場的情況,并取整。

    x2 (KT)B戶型:380

    疊排 x3 (KT)C戶型:200 (KT)5層 6000~7000 3500~5000

    x4 (KT)D戶型:270

    高層 x5 (KT)E戶型:110 (KT)16層 4000~5500 2000~3000

    x6 (KT)F戶型:140

    配套 x7 ― (KT)1層 ― 800~1000 ③配套包括:住房配套用房、物業管理與經營用房

    排屋地下室 x8 ― (KT)地下1層 7000~8000 3500~5000 ④半地下室和地下室面積不計入容積率

    ⑤假定半地下室層高≥2.2米,其面積記入房產建筑面積

    疊排地下室 x9 ― (KT)地下1層 6000~7000 3500~5000

    高層地下車庫 x10 ― (KT)地下1層 1500~2000 500~1000

    表格由研究者整理所得

    注:(KT)表示其后的數據是可以變化的,第一列表示住宅物業類型及配套;第二列為決策變量:建筑面積。第三列是決策參數,包括戶型面積、物業層數、單位產出和單位投入。決策變量的選擇與參數確定以當地房地產市場調查數據為依據。為了模型計算方便,這里結合市場調研數據對排屋、疊排和高層戶型給出一些代表性的戶型面積。

    第三步,通過對項目當地樓盤的抽樣踩點調查、當地建筑部門統計資料分析、專家預測等手段,獲取模型建立的有關參數。主要包括,建筑層數、單位產出區間、單位投入區間等。通過對分水鎮以及周邊鄉鎮競爭對手的現狀調查和預測分析,得出XX住宅項目開發前期策劃可拓模型的決策變量的各種參數如表1所示。

    第四步,根據第一步確定的2大目標以及第三步確定的可拓決策變量系數,結合項目產品策劃前期的基礎資料以及可拓目標規劃的一般模型建立桐廬分水鎮XX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的可拓目標約束方程:

    (1)

    (2)

    (3)

    (4)

    (5)

    (6)

    (7)

    第五步,根據政府及開發商建設用地的限制要求,以及根據所在區域高端住宅市場的需求,建立主要決策變量的約束方程。(單位:平方米)

    0≤x1+ x2≤9666

    0≤x3 +x4≤3866

    0≤x5+ x6≤5800

    0≤x8≤3570

    0≤x9≤850

    0≤x10≤500

    3 房地產開發前期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方案生成及優選

    3.1 XX住宅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方案生成

    根據上述可拓目標規劃模型,通過人――機對話式的計算機模擬,通過將模型程序輸入LINGO軟件[7]后,再進行策劃活動中企業資源配置目標、約束條件、決策變量參數等變換,可以得到桐廬縣分水鎮XX項目開發前期產品規劃的可能方案。表2為決策參數的取值情況,通過變化覺得參數得到的代表性的方案有三個:

    表2桐廬分水鎮XX項目前期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決策參數表

    建筑類型(平方米) 主力戶型建筑面積 收入目標萬元 資金投入目標(萬元)

    ≥1.2個億 ≤1個億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排屋地上建筑9666 x1 8000 7280 7680 5000 4500 5000

    x2

    疊排地上建筑3866 x3 7000 5880 6880 5000 4500 5000

    x4

    高層地上建筑5800 x5 5000 3980 5080 3000 2500 2500

    x6

    配套 x7 ― 1000 800 1200

    排屋地下室3570 x8 8000 7280 7680 5000 4500 5000

    疊排地下室850 x9 7000 5880 6880 5000 4500 5000

    高層地下車庫500 x10 2000 1480 1780 1000 800 900

    表格由研究者整理所得

    方案一結果分析

    ①x1=0;x2=9665 ;x3=0;x4=3866;x5=0;x6=5799;x7=0;x8=0;x9=0;x10=0;

    ②排屋地上建筑面積為9665平米,主力戶型為380平米;疊排地上建筑面積為3688平米,主力戶型為270平米;高層5799平米,主力戶型140平米;

    ③另外,根據軟件分析的結果可知,滿意解結果顯示小區內配套建筑面積為0,但如果要想增加1平米配套面積,投入需增加1300元;如果要增加1平米排屋地下室面積,投入增加1750元,如果增加1平米的疊排地下室面積,投入需增;

    ④項目容積率1.2

    ⑤建筑密度27%

    ⑥項目收入1.3個億,超過預計目標1000萬元;項目投入1.07億,比預期多投入700萬。

    ⑦可獲得932萬毛利

    方案二結果分析

    ①x1=0;x2=9665 ;x3=0;x4=3866;x5=0;x6=5799;x7=0;x8=0;x9=0;x10=500;

    ②排屋地上建筑面積為9665平米,而且主力戶型為420平米;疊排地上建筑面積為3688平米,主力戶型為280平米;高層5799平米,主力戶型120平米;

    ③另外,根據軟件分析的結果可知,最優解結果顯示小區內配套建筑面積為0,但如果要想增加1平米配套面積,總投入要增加1040元;如果要增加1平米排屋地下室面積,投入需增加848元,如果增加1平米的疊排地下室面積,投入需增加562元。

    ④項目容積率1.2

    ⑤建筑密度27%

    ⑥項目收入1.19個億,比預計目標少0.01億;項目投入0.92億,比預期少投入800萬。

    ⑦可獲得968萬毛利

    方案三結果分析

    ①x1=0;x2=9665 ;x3=0;x4=3866;x5=0;x6=5799;x7=0;x8=0;x9=0;x10=500;

    ②排屋地上建筑面積為9665平米,而且主力戶型為340平米;疊排地上建筑面積為3688平米,主力戶型為270平米;高層5799平米,主力戶型140平米;

    ③另外,根據軟件分析的結果可知,滿意解結果顯示小區內配套建筑面積為0,但如果要想增加1平米配套面積,總投入要增加1560元;如果要增加1平米排屋地下室面積,投入需增加2308元,如果增加1平米的疊排地下室面積,投入需增加308元。

    ④項目容積率1.2

    ⑤建筑密度27%

    ⑥項目收入1.34個億,比預計目標多0.14億;項目投入0.98億,比預期少投入200萬。

    ⑦可獲得1073萬毛利

    3.2 XX住宅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方案優選

    按照桐廬縣分水鎮當地房地產開發商供給和消費者需求狀況,以及根據當地政府對地塊規劃使用的要求和開發商人、財、物等資源分配的要求,從容積率目標、建筑密度目標、投入目標、產出目標四個方面,通過進一步研究、咨詢建立可拓決策目標規劃方案評價優選的域區間即滿意區間(經典域)、基本滿意區間(節域),桐廬分水鎮XX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方案評價優選的指標及其域區間如表3所示。

    表3 桐廬分水鎮XX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方案評價優選的指標及其域區間

    目標 權重 滿意區間 基本滿意區間

    容積率 0.3 [1,1.2] (0,1)

    建筑密度 0.2 [25%,30%] (0,25%)

    投入(萬元) 0.2 [0,10000] (10000,12000)

    產出(萬元) 0.3 [10000,14000] (7000,10000)

    表格由研究者整理所得

    根據上述三個方案對容積率、建筑密

    度、投入、產出目標的完成情況以及方案優選指標及其域區間(如表3所示),通過可拓評價優選的方法,通過對計算得到的第一、二、三方案各指標關聯函數值和綜合優度如表4所示。

    表4 桐廬分水鎮XX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方案各優選指標的關聯函數值及綜合優度

    目標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容積率 1.35 1.35 1.35

    建筑密度 0.2 0.2 0.2

    投入(萬元) -15.5 1.4 0

    產出(萬元) 0.3 0.5 0.7

    綜合優度 -2.565 0.875 0.655

    表格由研究者整理所得

    第一、二、三方案的綜合優度分別為-2.565,0.875,0.655。由此經分析、比較、優選,最終得到桐廬分水鎮XX項目開發前期產品策劃可拓目標規劃模型獲得的滿意方案為方案二,本方案可以較好的實現項目的容積率、建筑密度、投入和產出的所定的目標。

    4 研究結論和存在問題

    本文初次把可拓工程和目標規劃方法結合起來,建立了房地產開發前期產品策劃的可拓目標規劃模型。并嘗試用此方法解決XX住宅項目初期產品規劃設計中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優化問題。該方法在房地產項目中的應用實屬第一次,在許多方面還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今后做進一步的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鄭華.房地產產品策劃_市場化的住區開發策劃研究[D]中南大學.2008,3 .

    [2]杜偉.煙臺埠嵐房地產項目定位與產品策劃研究[D].江蘇大學.2009,12.

    [3]周成斌,鄒廣天. 住宅產品類型創新中的可拓策劃[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6, 38 (7)

    第9篇:產品規劃范文

    1 請介紹一下《規劃》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答: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指使肉、禽、水產、蔬菜、水果、蛋等生鮮農產品從產地采收(或屠宰、捕撈)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始終處于適宜的低溫控制環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證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產品儲藏保鮮技術迅速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得到較快發展。目前,我國每年約有4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冷鏈物流比例逐步提高,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5%、15%、23%,冷藏運輸率分別達到15%,30%、40%。在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方面,全國現有冷藏庫近2萬座,冷庫總容量8 80萬噸,其中冷卻物冷藏量140萬噸,凍結物冷藏量740萬噸;機械冷藏列車1910輛,機械冷藏汽車20000輛,冷藏船噸位10萬噸,年集裝箱生產能力1 00萬標準箱。適應我國國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鏈處理技術的廣泛推廣,推動了水產品和反季節果蔬為代表的高價值量農產品冷鏈迅速興起。冷鏈物流企業不斷涌現,并呈現出網絡化、標準化、規?;?、集團化發展態勢。

    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化、系統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與發展現代農業、居民消費和擴大農產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國務院在近JL年下發的中央l號文件中反復強調要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促進農產品流通。一些冷鏈物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先后頒布實施, 《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在2009年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完善鮮活農產品儲藏、加工、運輸和配送等冷鏈物流設施,提高鮮活農產品冷藏運輸比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重要性進一步被消費者認識,全社會對“優質優價”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因此,為順應這一發展要求,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我們借鑒發達國家已經建立的“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結合我國當前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制訂了該規劃,規劃期為2010~2015年。

    2 出臺《規劃》,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對于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保障居民消費安全有何重要意義?

    答;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生鮮農產品的產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會對生鮮農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對于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保障消費安全意義重大。

    首先,是適應農產品大規模流通的客觀需要。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區域和品種布局日益優化,農產品流通呈現出大規模、長距離、反季節的特點,對農產品物流服務規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生鮮農產品的區域規?;a出和反季節銷售的增加,迫切需要加快發展農產品跨地區保鮮運輸。

    其次,是滿足居民消費的必要保證。隨著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居民對農產品的多樣化、新鮮度和營養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已經成為保護農產品品質,減少營養流失,保證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

    第三,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20%~30%、12%、15%,僅呆蔬一類每年損失就達到1000億元以上;同時,受到生鮮農產品集中上市后保鮮儲運能力制約,農產品“賣難”和價格季節性波動的矛盾突出,農民增產不增收的情況時有發生。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既可以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又可以帶動農產品跨季節均衡銷售,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第四.是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熏要舉措。我國生鮮農產品生產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但是由于冷鏈發展滯后,我國蔬菜、水果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1%~2%,且其中80%是初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提高進口農產品準入標準,相關質量、技術和綠色壁壘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重要障礙。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有助于提高出口農產品質量,突破貿易壁壘,增強國際競爭力。

    3 當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答:雖然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比較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鮮活農產品通過冷鏈流通的比例偏低。歐、美、加、日等發達國家肉禽冷鏈流通率已經達到100%,蔬菜、水果冷鏈流通率也達95%以上,而我國大部分生鮮農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

    二是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能力嚴重不足。我國人均冷庫容量僅7公斤,冷藏保溫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0.3%,現有冷凍冷藏設施普遍陳舊老化,且區域分布不平衡,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冷凍冷藏設施。

    三是冷鏈物流技術推廣滯后。生鮮農產品產后預冷技術和低溫環境下的分等分級、包裝加工等商品化處理手段尚未普及,運輸環節溫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發達國家廣泛運用的全程溫度自動控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四是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滯后。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優質優價的機制仍沒有形成,冷鏈物流的服務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現有冷鏈物流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實力弱,經銷規模小,服務標準不統一,具備資源整合和行業推動能力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剛剛起步。

    五是冷鏈物流法律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不健全。規范冷鏈物流各環節市場主體行為的法律法規體系尚未建立,冷鏈物流各環節的設施、設備、溫度控制和操作規范等方面缺少統一標準,信息資源難以實現有效銜接,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操作規范在我國尚處于推廣的起步階段。

    4 《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水平顯著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果蔬冷鏈物流進一步加快發展。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5《規劃》確定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答:《規劃》提出的指導思想是,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加快冷鏈物流技術、規范,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培育冷鏈物流企業,建設一體化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以降低農產品產后損失和流通成本,促進農民增收,確保農產品品質和消費安全。《規劃》同時確定了農產品冷鏈建設的七大任務:

    一是推廣現代冷鏈物流理念與技術。加大對全程冷鏈重要性的宣傳力度,鼓勵企業利用冷鏈物流理念與技術,在相關環節進行低溫控制,實現生鮮農產品從產地到銷地的一體化冷鏈物流運作。加強各相關企業溫度監控和追溯體系建設,實現農產品在生產流通各環節的品質可控性和安全性。

    二是完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重點制定和推廣一批農產品冷鏈物流操作規范和技術標準,建立以HACCP為基礎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積極推行質量安全認證和市場準入制度。

    三是建立主要品種和重點地區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鼓勵肉類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加快推廣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逐步推進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積極發展從中部、華南地區到珠三角、長三角、港澳等沿海地區,從東北地區到京津地區的豬肉冷鏈物流體系;黃淮海、東南沿海、長江流域等水產品優勢產區到中西部大中城市的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蘋果、柑橘、熱帶水果等特色水果產區,到大中城市的水果冷鏈物流體系,以及反季節蔬菜和特色蔬菜的南菜北運、東菜西輸冷鏈物流體系。

    四是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培育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鼓勵企業在產地、銷地建設低溫保鮮設施,從源頭實現低溫控制,建立以生產企業為核心的冷鏈物流體系,實現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冷鏈物流的高效對接。鼓勵大型零售企業開展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建設,提供第二方冷鏈物流服務。

    五是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批發市場等重要農產品物流節點的冷藏設施建設,在大巾城市周邊加快規劃布局一批生鮮農產品低溫配送和處理中心,改善農產品加工環節的溫控發施,完善與冷鏈物流相配套的各類設施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成人性生话视频|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成人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 亚洲成人在线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 成人18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