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藥品電子監管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品電子監管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藥品電子監管論文

    第1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關鍵詞 藥品管理系統 升級 更新 問題

    1995年5月,衛生部開始推動“金衛工程”,構建跨世紀的國家醫療信息網絡,引導中國醫療衛生行業進入信息時代。同期,軍隊也開始實施全軍信息化三大工程:軍字1號、軍字2號、軍字3號[1] 。時至今日,大多數醫療機構已建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與醫療信息系統,對患者預約掛號、門/急診患者基本信息、病案信息、計價收費、醫院內部人事,工資管理、財務管理、科室成本管理、醫院固定資產及設備管理、醫院后勤及物流管理、藥房庫房管理等均有涉及。

    但是,中國已建成的醫院信息系統多數屬于以內部管理為出發點的醫院信息系統,甚至于是以經濟管理效益為中心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藥品是醫院管理的主要物資和費用支出重點,藥品管理系統必然是醫院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藥品管理系統已從最早的計算機單機應用,發展到局部聯網的計算機輔助管理;從藥庫藥房的網絡化管理,發展到以藥品帳務管理為中心全院信息系統網絡化互聯。原有的管理功能模塊設計已無法滿足日益深入的多元藥品管理需求[2]。許多醫院開始對藥品管理系統進行升級。筆者查閱多篇文獻,設計者對系統體系架構的選擇、開發語言、數據庫選擇論述較多[3~7]。對功能的開發還是圍繞在解決現有藥品管理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對現代藥學模式下藥品管理模式思考較少。本文圍繞藥品管理系統升級方案設計及應完成的前瞻性思考進行總結。

    1 現代化醫院藥品管理部門的職能發生顯著變化

    1.1 醫院藥品管理的業務范圍不再局限于院內應用,網上藥品采購、零庫存管理、與供應商物流的銜接等等,使醫院藥品供應形成與院外相連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突破醫院院墻的限制。

    1.2 電子政務藥品監管應用要求不斷提高,藥品監管是關系到民生的重大問題,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特殊藥監管、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等都開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醫院的預警、監測指標不能再簡單定位于藥房內部管理,要考慮與電子政務的無縫銜接。

    1.3 新的醫院藥學已經參與到藥物研發當中,臨床藥物試驗、藥物經濟學研究等使應用領域不斷拓寬,醫院的藥物相關科室不再僅僅是單純的制劑,有向整個藥學領域拓展的趨勢。結合臨床藥物治療學、分析化學、生物技術的藥物信息系統軟件,已經成藥品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衍生應用。

    1.4 新醫改,醫保政策已經對醫療發展提出新的目標,關口前移將形成以病人為中心的新的醫療衛生模式,傳統的以內部服務為主,遠離病人的藥品保障管理信息系統無法完成為病人服務的最終目的。新的藥學發展,應當結合電子病歷、遠程監測等互聯網應用,提供延伸的藥品咨詢服務。

    2 我國與國際藥學管理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近年來,得益于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和發展,藥品采購、保管、供應發放等最基礎的藥品管理和處置業務都納入到計算機管理系統中,完成從藥房單機到院內互聯的初步底層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構建,推動醫院藥學的發展。但相比國外發達國家的醫院藥學,國內醫院在臨床藥物配置、臨床用藥輔助決策系統、單劑量化自動包裝、發藥機器人、條形碼技術應用以及基于互聯網的家庭用藥支持平臺等信息技術的應用等方面差距頗大。

    隨著疾病譜的變化,研發和投入不斷增加使新藥面市的速度加快。據統計,目前世界范圍內的藥物總量已經超過4萬種,隨之而來的就是與藥物相關的信息爆炸式的增長。這對臨床醫師藥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需要迅速完成知識更新,為合理用藥找到依據。在這個過程中,附屬于藥品管理系統的藥品應用知識輔助系統就發揮出重大作用,未附加知識輔助系統的藥品管理軟件可能因學科發展而被淘汰。

    發達國家運用信息系統監測藥物不良事件,自動監測可大大地提高藥物不良事件(ADE)的報告率,而且比病歷檢索ADE的方法更具成效。有國外研究表明,在一年中,通過對36653名病人監測,在648名病人身上共發現731例ADE,而醫生、藥師、護士僅報告其中的92例。計算機也可以應用于輔助鑒別和診斷ADR,如藥物不良事件的因果關系計算機化評分法[8]。

    3 信息系統本身的完善升級欠缺拓展空間和接口銜接準備

    目前進行系統開發,研發人員選擇二層的C/S結構或三層的B/S結構,C/S結構的Client端一般是使用GUI的Windows操作系統,Server端運行UNIX或Windows Server與單層的主機/終端方式相比,這種開放式體系結構的耗費大大降低,分布式的計算結構充分利用整個系統的資源,Client端的GUI使用戶使用更加方便,RAD使開發人員能夠快速地開發各種應用。B/S結構(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是WEB興起后的一種網絡結構模式,WEB瀏覽器是客戶端最主要的應用軟件。這種模式統一客戶端,將系統功能實現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務器上,簡化系統的開發、維護和使用。兩者各有特點。系統的統一和維護便利,影響后續升級的最優架構選擇。

    目前,國內的醫療管理數據主要是通過HL7(healtll level seven)作為數據交換標準,與PAcs,uS等一樣實現企業級的應用集成,即將進程、軟件、標準和硬件聯合起來,在2個或更多的企業系統之間實現無縫集成。除HL7的應用研究外,國內還沒有醫院標準接口數據規范,數據接口問題是建立多平臺的藥學數據庫并實現與HIS系統和外部網絡進行無縫銜接技術瓶頸之一[9]。

    基于上述分析,在中國醫院藥品管理正在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多元化過渡,經歷著從單純的藥品保障供應業務為主向科學管理和藥學知識服務型轉變的過程。如果延續傳統業務型醫院藥品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和模型,會使藥學局限于藥品,無法跟上醫療衛生管理發展的步伐,無法適應來自醫院內部學科交融、來自外部管理者、物流配送者、來自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對藥品升級方案的設計不能簡單由系統技術開發人員為主導,在進行項目設計時需考慮以下幾點。(1)剖析醫院藥品信息系統,結合藥品管理領域的變化需求,引入多維度概念;(2)建立靈活高效的用藥管理輔助系統,適應學科的快速發展,實現快速迅捷的院內藥學及合理用藥知識共享;(3)條形碼等新興技術與藥品管理系統結合,提高供應鏈效率;(4)從單純的藥品帳務管理應用,發展到應用數據庫進行預警、支持輔助決策;(5)集成臨床合理用藥監測系統、藥品信息咨詢系統。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醫藥衛生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是使醫院、家庭醫療、社會保障體系等相關的機構或組織信息暢通。因此,藥品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將不僅僅是醫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臨床的信息化和行業的信息化,信息技術本身就可應用到疾病的診治和預防中去。按照這一組織模式,系統構建按照內部應用和外部服務2條線延伸。內部應用以服務于醫院內的病人和藥房內部管理為內容,形成基于臨床藥學知識和管理綜合信息的輔助決策系統;外部應用以服務于院外的病人和藥學監管為主要內容,形成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病歷的運行系統。

    概括地說,藥品管理系統的升級要實現幾個轉變:由醫院內部系統向融合政務監管、供應鏈的多元化系統轉變;由單純的藥品帳務管理輔助角色向藥品信息咨詢、臨床合理用藥監測等多目標系統轉變;由疾病治療向構建病人為中心的全程化藥學服務信息系統轉變。

    參考文獻

    [1] 周亞東, 陳文.用好”軍衛1號工程”,更好地發揮”軍衛1號工程”的效益// 第九屆全國醫藥信息學大會CMIA’02論文集[c], 北京: 第九屆全國醫藥信息學大會, 2002.

    [2] 彭小斌, 帥海濤. 論“軍字1號”系統之ORACLE和藥品管理分系統升級的必要性[J].醫學信息, 2005,18(5):448-449.

    [3] 華碩. 藥監系統電子政務系統的設計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2009.

    [4] 李其祿. 藥品出入庫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濟南:山東大學, 2011.

    [5] 王鐘. 藥品進銷存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重慶:第三軍醫大學, 2010.

    [6] 常文華. 聊城市人民醫院藥品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D].濟南:山東大學, 2008.

    [7] 高明. 通用藥品管理系統的思考與實現[J].中國藥房, 2005,16(6):430-432.

    第2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關鍵詞:食品安全溯源;網絡交易食品;安全信息

    一、引言

    隨著科技與社會的進步,網絡消費正步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網購食品也成為人們采購生活必需品的一種便捷方式。然而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毒奶粉”、“霉大米”、“地溝油”、“瘋牛病”、“口蹄疫”等時有發生,一件件讓人觸目驚心,這也讓人們不禁對網購食品的質量安全感到擔心。據了解,網絡食品交易糾紛也經常發生,案件比例約占網絡商品交易糾紛總數的20%。由于在網絡交易過程中,消費者主要是通過文字、圖片、聊天工具等手段得到商品信息,才使一些不法經營者借機銷售價高質劣甚至假冒偽劣的產品。還有許多消費者購買到劣質或變質的食品后,雖然氣憤,但因維權過程相對麻煩,舉證困難,個人損失又不太大,因而沒有選擇向工商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只好自認吃虧。由此可見,網絡食品安全問題亟待解決。2015年4月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經修訂并通過,并將于2015年10月1日實施。新法案進一步明確了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監督與治理原則,并對網絡食品經營新增了制度性規定。新法規定由互聯網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承擔主體審查義務、管理義務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義務。然而,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能做到的只是對食品經營者入網資格的審查和對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的提醒,對于實際交易中商家銷售食品的質量、食品生產源頭管理、貯存及運輸安全的實際管理也是力不從心的。

    二、理論概述

    食品溯源是指在食品供應鏈的各環節(包括生產、加工、貯存、運輸及銷售等)中,對食品及相關信息進行跟蹤、管理和追溯,使食品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處于有效的監控之中。我國食品安全溯源理論起步相對較晚,目前還處于推動階段。但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將食品溯源理論與網絡交易相結合,將成為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一個重要方法,也將極大地促進我國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發展。

    三、我國網購食品安全監管中的難點

    1.網購食品質量難以保障,消費者維權困難

    由于在網絡交易過程中,消費者主要是通過文字、圖片、聊天工具等手段得到商品信息,對實際商品質量無從知曉。待收到商品后時常發現有腐敗變質、臨近或超過保質期、假品牌食品、甚至是“三無食品”等現象。因為要拆包才能發現質量問題,網購食品常常陷入不能退換貨的困境。一旦消費者投訴,商家便以買家保存不當等理由拒絕賠償,導致消費者維權困難,只好自己承擔經濟損失。

    2.假冒偽劣食品難以控制,損害正規企業利益

    由于網絡交易食品經營準入門檻較低,一些不法經營者獲得準入資格后,就假冒正規食品企業經銷商銷售冒牌食品、偽造名牌企業商標冒充綠色或有機食品,以次充好,以不合理低價擾亂正規食品銷售市場。他們在欺騙消費者的同時破壞了正規企業的聲譽與品牌形象,給企業和社會帶來很大危害。

    3.網絡交易第三方監管困難

    根據新《食品安全法》規定,互聯網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承擔主體審查義務、管理義務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義務;然而,由于網絡交易跨地域性和虛擬的特點,使食品企業經營條件審查困難,加上網絡交易食品經營準入門檻偏低,相當一部分的網店是以家庭作坊為據點的網購食品生產商,很難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中的相關規定,其生產環境、生產環節和生產人員的健康狀況以及食品安全認證情況,更令人堪憂,這些都為提供交易平臺的第三方監管帶來了很大的難題。

    4.食品質量監督部門跨地域性執法困難

    新《食品安全法》中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反本法律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并立即報告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這說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網絡食品交易有共同監管的職責。但是,網絡食品交易以網絡為載體,有跨區域性或無境域性特點,導致以地域為基礎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執法存在職責劃分與管轄問題。并且,網絡交易中商家逃離了常態化的市場監管,使網絡監管執法過程中的固定證據難獲取,而電子證據取證又很容易滅失,也是監管的一個難點。

    四、構建網絡交易中的食品溯源體系

    1.建立網絡經營食品信息監管平臺

    信息管理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建立獨立于網絡交易服務平臺之外的網絡經營食品信息監管平臺,不以商業盈利為目的,全面負責網銷食品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與相關系統信息對接及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監管。網絡經營食品信息監管平臺為生產、經營者提供信息導入系統,為消費者提供公開的食品安全溯源查詢系統。生產者、經營者等將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貯存及銷售過程中的所有信息進行記錄,導入信息監管平臺。信息監管平臺要求食品供應鏈上各參與方必須提供完整的信息,并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審核與監督。經信息監管平臺審查,食品溯源信息完整真實,并符合國家安全指標的,信息監管平臺進行合格標記。對標記后的商品,由信息監管平臺提交給網絡交易服務平臺,經其審核通過后可以在該網上銷售。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從源頭阻止了不合規企業經營者進入市場。同時信息監管平臺將食品安全溯源系統與網絡交易系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對接,消費者在收到網購食品后可以通過食品安全溯源查詢系統清楚地了解到該商品的詳細信息,并通過“查詢正確”和“查詢不符”兩個按鈕,將查詢結果反饋給網絡交易系統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決定是否付款,對問題產品企業進行檢查和處罰,保證了食品從產至銷的全過程質量安全可追溯,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法律與制度

    目前,我國關于食品安全溯源還沒有形成專門的立法,但在新《食品安全法》中已經明確提出“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各級地方政府可以以新《食品安全法》為支持,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溯源的內容與規范,明晰各級組織的職責與范圍,細化各職能部門的工作任務與責任,建立起權責一致、分工合理、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管理制度。司法部門應以實際案件為依據,查找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漏洞與隱患,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針對食品安全溯源領域管理不完善、溯源困難及網銷食品監管復雜等問題,細化法律法規,建立起與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相適應的、相匹配的、互相補充的、可操作性強的法律規定,通過立法的方式賦予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嚴肅性與強制力。

    3.推行RFID技術的應用

    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在國外建立的較早,特別是在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被廣泛應用。我國食品安全溯源理論雖然起步較晚,但已有了很好的開端。比如上海構建了“上海食用農副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北京市有蔬菜質量安全溯源系統,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特別是2010年在廣州亞運會清真食品追蹤溯源體系中運用RFID技術,實現了清真食品追蹤溯源項目路徑上供應鏈信息環節無縫對接。借鑒這些成功的經驗與技術,網絡經營食品信息監管平臺可以推廣RFID技術應用,提供與食品供應鏈終端參與者對接的信息平臺,便于食品溯源信息導入系統。而食品生產者、經營者等只需添置RFID識別設備,即可完成食品信息的輸入,既方便快捷,又不會大幅增加生產經營成本。消費者收到商品后,可以通過電腦、手機、電話等手段進行查詢和信息檢驗。特別是物聯網為這一應用得以實現提供了有效的技術途徑。

    4.建立網絡食品經營企業信用檔案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本質上就是信息管理系統,需要確保信息的完整性與傳遞的連續性。在食品供應鏈中,各參與方必須將與食品及其屬性相關的各種有效信息進行標識后,及時傳遞給下一個參與方,且保證后者能夠正常應用傳遞的數據信息。在此系統中,信息的真實有效是關鍵。網絡經營食品信息監管平臺將各參與方導入的食品信息保存,并據此建立各參與企業的信用檔案。一方面,作為食品安全溯源體系識別和追蹤的基礎信息來源,一旦食品安全危害事件發生,可以追溯和召回產品,及時阻斷問題產品流向社會;另一方面,追溯食品“從源頭到餐桌”過程中各環節全部信息,從而可以追究相應環節違法者的法律責任,也將進一步加強各參與企業的自律性,為食品安全加碼。

    5.開放公眾查詢,拓展社會監督渠道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難以推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消費終端信息不易采集,但食品的網絡交易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消費者通過網絡采購食品,他們的自然信息就留在了交易系統中。通過信息對接,食品安全溯源系統也就保留了終端消費者的信息。并且消費者收到商品在確認收貨之前,必須在食品安全溯源系統中查詢該食品的信息,與食品包裝上標簽信息和實物進行對照,信息無誤且質量未發現問題,點擊“查詢正確”按鈕,通過鏈接轉至網絡交易平臺進行確認收貨,網絡交易服務平臺向賣家付款。如果經對照發現該食品的實物信息與溯源系統中信息不符,或是發現質量問題則點擊“查詢不符”按鈕中止付款,并將溯源信息截圖與問題食品照片提交給信息監管平臺。信息監管平臺將在規定的時間內重新核實消費者訴求信息,同時向食品經營者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檢查經營者生產及經營條件的申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被投訴單位進行檢查。如果屬于個別食品問題,則買家拒絕付款,并由賣家承擔相應賠償;如果屬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整體條件不合格,則關停該企業,取消其生產與經營資格。網絡經營食品信息監管平臺將公開檢查結果和處理意見,幫助消費者取得損害賠償,保護消費者權益,實現了消費者直接參與食品質量監督。同時,網絡經營食品信息監管平臺建立開放型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公眾和社會各單位、團體均可在注冊后查詢到食品產、供、銷等完整信息,將此系統與同時將此信息系統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工商管理系統等進行對接,資源共享,將便于他們對食品企業的資質審查、產品抽檢、日常檢查、投訴處理、行政處罰、誠信記錄等業務執行,拓寬了社會監督的渠道。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在食品網絡交易快速發展的今天,利用物聯網技術整合食品產業鏈數據信息,構建網絡交易中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可以使網絡終端消費者直接參與食品質量監管,拓寬社會監督渠道,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參考文獻:

    [1]周應恒,張蕾.溯源系統在全球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農業質量標準,2008(1).

    [2]高嶸.基于物聯網的豬肉溯源及價格預警模型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3]吳雪飛.GDRC清真食品安全認證溯源體系研究.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第3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關鍵詞:現代物流;物聯網技術;智能倉儲

    中圖分類號:F406.5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telligent warehousing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i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provide powerful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warehousing.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intelligent warehousing is that it can provide a good storage environment and make the stored products safe and effectiv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s.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applications of IoT technologies in food storage, medicine warehouse, cotton storage. In the meanwhile integrating all kinds of functional storage into comprehensively intelligent warehousing is a technical proposal and establishing an informational, standardized, intelligent and intensive warehousing by using IoT technologies is realistic.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internet of things; intelligent warehousing

    0 引 言

    近年恚我國現代物流業不斷發展,大部分物流業是傳統物流業融入信息化技術[1],少數采用先進的自動化和物聯網技

    術[2],還有小部分保持著傳統的運輸方式[3],總體呈現為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形。全國“十三五”規劃中指出現代物流業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綠色物流、冷鏈物流、城鄉配送。2016年7月份,國務院總理提出以先進的信息技術與物流深度融合來促進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總體的方向是讓物流業向著先進化、智能化發展。倉儲是物流業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對基礎設施要求較高的部分,在供應鏈中起到了承接上下游的作用,所以物流的智能化也要求者倉儲向智能化發展[4]。本文著眼于倉儲中的環境部分,探討基于物聯網技術建立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集約化的綜合性智能倉儲的技術方案與應用意義。

    1 智能倉儲及物聯網技術概述

    依托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倉儲,能夠有效提高倉儲管理的效率和安全,從而促進現代物流的發展,體現現代物流的實用性和先進性。

    智能倉儲管理對象基本上包括倉、儲、物和環境四項。倉是指倉儲活動所需的場地、設施、設備;儲是指倉儲業務及其管理活動,包括出入庫業務、出庫業務、移庫業務、倉儲規劃、尋址管理和貨位管理等;物是指對倉庫內商品和工作人員,實現貨、人的監管。環境是指人、設備和貨物的活動、存放環境因素[5]。智能倉儲常采用物聯網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智能機器人技術、大數據挖掘技術、云計算技術、智能信息管理技術等先進的技術來實現其對四個對象的管理控制。本文主要探討的是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倉儲環境監控方面的問題。

    物聯網從狹義上可指連接物品與物品間網絡,用來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和管理;而廣義上的物聯網則可以看作是信息空間與物理空間的融合,將一切事物數字化、網絡化,在物品之間、物品與人之間、人與現實環境之間實現高效信息交互方式,并通過新的服務模式使各種信息技術融入社會行為,是信息化在人類社會綜合應用達到的更高境界[6]。國際電聯報告提出物聯網主要有四個關鍵性的應用技術:RFID、傳感器、智能技術以及納米技術[7]。這些先進的技術都是為了使人與物之間更緊密的聯系,方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是促進社會生產發展的動力。

    2 物聯網技術在倉儲中的應用研究

    物聯網技術在各類倉儲的環境監控中都有著應用,本文著重綜述了物聯網技術在糧食倉儲、醫藥倉儲、棉花倉儲環境監控中的應用。

    2.1 糧食倉儲

    物聯網技術可以應用于糧食的多個方面:糧食物流、糧食倉儲、糧食信息跟蹤等[8]。物聯網技術在糧食倉儲中的應用是本文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對于實時監測糧食的環境,并對環境情況進行反饋控制。

    糧食存儲在倉庫之中,受氣候、通風和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糧食倉庫的溫度和濕度都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了糧倉中氣體、微生物的濃度或數量,進而造成糧食的品質下降。針對這一情況,以糧倉和糧食的溫度和濕度作為主要的監測目標并利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氣體傳感器、蟲害傳感器等傳感系統對其進行采集。根據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數據分析,找出關鍵影響因素,制定決策方案并根據方案自動調節糧食倉儲的環境條件,包括自動控溫、自動控濕、自動通風以及自動熏蒸等,其簡略流程如圖1所示。在所示的整個流程中,關鍵技術主要有傳感器技術、傳輸技術、信息處理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傳感器的選擇要滿足倉儲環境監測的需求,并且保證所采集信息的可靠性;傳輸技術保證信息傳輸的及時和準確,如藍牙、Zigebee、Wi-Fi等無線傳輸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主要是處理大量的信息,提取出對決策控制有用的信息;智能控制技術根據決策的信息智能控制通風、熏蒸、溫度和濕度設備的開啟或關閉。

    在“大蒜之鄉”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建立的全國首個物聯網冷庫綜合監控系統就是一個成功的應用。傳統的大蒜倉儲環境監控主要通過人工實時監控的方式來進行溫度調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無法保證環境監控的精度。由于環境監精度的問題,大蒜出現低溫凍壞或高溫生芽腐爛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無法及時判斷倉庫里二氧化碳的濃度含量,會出現因二氧化碳濃度過高造成工作人員窒息的情形。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改善上面出現的問題。倉庫內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重要的指標信息通過傳感器來進行監測,將監測到的數據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過與系統預設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比較分析,再通過控制決策中心的指令,自動實現對溫度設備和排風系統的控制。同時,還可以隨時將倉庫內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數值等報警短信發送到手機上,有效實現無人值守、手機端24小時監控,在節約了管理控制成本的同時,也提高倉儲管理水平與環境監控的準確率[9]。

    糧食倉儲環境監控信息感知主要是傳感器的使用,利用收集的信息分析控制環境。基于ZigBee技術等無線網絡技術通信方式的系統得到廣泛應用,使得數據信息的傳輸更加快速、安全、可靠[10-11]。多傳感器融合、無線遠程監控等技術的應用研究,也在不斷提高糧食倉儲環境監測的適用性和穩定性[12-13]。智能自動通風技術可以參考各個參數間的關系,例如溫度、濕度等環境參數,通過數據分析找到參數的最佳點,利用智能化控制通風系統,實現倉儲環境的控制[14]。氣調儲糧技術主要監測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數據,調整控制氣體濃度,在倉儲環境內形成一個低氧、高二氧化碳或者高二氧化氮的倉儲環境,從而達到抑制糧食呼吸、殺蟲抑菌、延長糧食存儲時間的目的[15]。

    2.2 醫藥倉儲

    2016年3月的山東疫苗事件引起社會極大反響,經食藥監管部門核查,兩名犯罪嫌疑人經營的疫苗雖為正規廠家生產,但并沒有未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運輸、保存,而且脫離了2~8℃的恒溫冷鏈,難以保證疫苗的品質和使用效果,注射后甚至可能產生副作用。這一事實說明了醫藥存儲環境的敏感性,這就需要冷鏈不斷流來保證儲藏溫度。無論對常溫或冷鏈物流體系,由于倉儲是其每個重要物流節點的銜接點,不僅涉及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的啟承,也集中了物流體系中的各關鍵節點間的主要矛盾[16]。本文關注的是醫藥冷鏈物流中的倉儲環境監測控制。

    物聯網技術在醫藥倉儲環境監測控制中有如下特點:(1)通過RFID技術,對醫藥品進行識別,獲取藥品的信息,根據取得信息確定此類藥物的存儲溫度;(2)通過相應的傳感技術感知倉儲周圍的環境變化,取得周圍環境的信息;(3)獲取的醫藥儲藏的需求溫度和當前周圍環境信息的數據,根據數據的變化智能的控制環境,實現醫藥品可以在自己所需的溫度下儲藏。基于Agent的環境控制基本結構圖如圖2所示,Agent通過傳感器獲取醫藥存儲環境的數據信息,通過自身信息處理,對環境信息的變化做出快速響應,再通過效應器作用于醫藥倉儲環境,從而達到調節控制環境的目的。Agent可以確保不傳輸有誤信息,它的學習能力也讓它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調節自己,從而滿足當前所設定的需求。

    傳統的醫藥品存放環境監控都是通過人工監控,人工監管控制無法保證醫藥品存儲環境的可靠性。傳統醫藥環境監控的自動化水平低,不能對醫藥環境實行自動、實時的監控以及對環境的自動調節控制,從而不能及時發現當前環境數據是否超過預設的數值,造成醫藥品脫離合適的環境,極易造成損失。基于Agent的h境信息監測系統的研究最近幾年十分活躍,該系統融合了環境監測和Agent等學科的最新成果[17]。將物聯網技術和Agent等技術的融合,能快速、可靠地獲取醫藥倉儲環境的信息,并智能化的自我調節控制環境達到預設值,提升了醫藥倉儲環境監控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應用研究,將數據通過帶有傳感器的RFID傳送至后臺處理,利用程序對環境數據進行檢測和處理,實現對溫濕度等環境信息數據的自動化監測[18-19]。利用無線傳感器網絡(WSN)和多傳感器技術可以獲得更多的感知信息,實現對環境信息更加準確、可靠、高效的監控[20-21]。將RFID與WSN技術融合起來組成WSID網絡,改善了通信距離、定位追蹤、數據融合等技術,不僅提高了監測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還極大的降低了成本[22-23]。將物聯網RFID技術與基于多Agent的管理系統以及云計算應用相結合,利用Agent的智能性與其他的Agent共同協作完成對應的任務,可以提高管理的信息化以及管理控制的水平和效率[24-25]。

    2.3 棉花倉儲

    中國已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和消費國家,棉花制品在我國每個家庭中必然存在。棉花是被認定為易燃物的天然纖維,當前有大量棉花儲備在物流倉庫中,一旦點燃,大火將會在幾秒鐘內迅速擴張到幾百平方米,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26]。除去建筑和管理角度的考慮,本文主要是對棉花倉儲的環境監控以及相應防火措施進行分析。

    由于棉花易燃、陰燃、自燃的特殊性質,對于棉花倉儲的存儲的高要求和特殊的防火高要求就更加必要。基于棉花的特殊性質,棉花倉儲的溫度應保持低于30℃,最大不能高于35℃且相對濕度不超過70%。

    通過物聯網技術中的傳感技術,采用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感知倉儲環境。而棉花起火最初僅僅是在表層燃燒蔓延,一般都有煙霧、高溫和火光,因此采用煙霧傳感器、感溫傳感器和光輻射傳感器器等作為防火探測感知器件。利用Zigbee和單片機或其他網絡信息技術采集到環境和防火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來控制報警、防火、滅火等系統。簡略的方案如圖3所示,棉花倉儲整體方案中,由于棉花防火的區域較廣,需要接受大量的傳感器的數據,還需要長時間的監控并且保證傳輸信息的及時性,那么采用無線傳輸技術中的Zigbee技術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案。Zigbee技術優勢:省電,普通兩節電池就能使用6個月到2年左右的時間;時延短,可以在ms時間里完成激活和通信;可靠,采用避免碰撞的策略,避免發送數據時候的沖突;網絡容量大,一個Zigbee網絡可以容納200多個設備。

    傳統火災探測器采用悠閑的通行方式,布線復雜、可靠性低、通信方式拓展性差,且線路容易老化或遭到磨損、腐蝕,有比較高的故障發生率和誤報率。采用ZigBee技術構建無線傳感網絡,將其應用到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方案,低成本、低功耗的特點克服了有線傳感網絡的局限性,且其隨時可以移動以及添加的特性大大方便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整、更新,提高了現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靈活性。同時增加的移動定位的功能,方便了火災救援和滅火工作,特別是火災現場的濃煙密布,無法看清現場的情況,消防工作人員通過移動定位系統,可以與監測控制中心聯系并快速確定自己所在方位和火災的地點以及火災現場的情況,有效提高了救援和滅火工作的效率[27-28]。

    單一的傳感器在測量火災信息時會存在數據可能不完整以及片面的問題,為保證火災判斷的準確性,采用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技術,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算法對信息進行多方面處理分析,從而產生一個能夠準確判斷當前情況的新信息[29-31]。

    3 綜合性智能倉儲的現實意義

    從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倉儲環境控制中的應用中可以看出,大多數的應用都是針對某一具體的行業或某一種特殊產品,基本上是單對單的使用,例如是糧食倉儲那么僅僅是用于糧食的存放,其他的不同貨物基本就很少有能儲藏到其中的。如果倉儲存在大量多余的空間,就存在閑置和低利用率的問題,造成資源的浪費,物流的成本也很難降低。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實現多個功能倉儲于一體的智能倉儲的方案。

    在常見的智能倉儲環境控制中,溫濕度這一環境參數都是關注的對象,防火報警也是倉儲不能缺少的一塊,將這兩方面作為最基本的智能倉儲環境參數。針對不同特性的商品可以添加其相應參數需求的環境檢測模塊,最理想的綜合性智能倉儲可以滿足任意存儲貨物的需求,不同存儲空間可以滿足不同貨物的存儲環境需求,但這樣的代價對現代物流來說是不可能承受的,因此可以考慮幾類對于環境要求類似的貨物來進行綜合,達到任意倉儲空間都能滿足這幾類貨物的環境監控。例如糧食和水果這兩類,都十分重視溫濕度、氣體濃度、微生物等環境因素,可以考慮兩者的結合,將這兩類所需要的所有環境監測傳感器件安裝在倉庫,并且隔離出不同的倉儲位置。這樣在各個倉儲位置都能存儲這兩類貨物,并根據存儲的貨物進行監控設置,那么倉庫的閑置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其基本的環境監控設置如圖4所示。

    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綜合性的智能倉儲也能一步步前進,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就可以現一個智能倉儲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貨物的存儲環境監控,這樣就能夠極大的利用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在實現綜合性智能倉儲的情況下,如果某一地區發生災害,就可以選擇離災區最近智能倉儲作為應急倉儲,無論是水、食品、藥物還是被子、帳篷等一系列的救援物資都能快速運入智能倉儲保存并及時送入災害地區,極大方便了不同救災物資的運輸,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4 總 結

    綜合性智能倉儲的一個倉庫可以滿足多種貨物的存放需求,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不同貨物的環境監控,根據監控的情況實時進行智能控制貨物所處環境,滿足了不同貨物的存儲,極大提高了倉儲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物流為不同貨物建立不同倉儲的成本。倉儲以綜合性智能倉儲為目標,體現出綜合性智能倉儲的標準化;物聯網技術及其智能控制的引入和應用展現了綜合性智能倉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綜合性智能倉儲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資源利用率,集成了各類貨物的存儲,彰顯了其集約化。

    將針對某一具體的行業或某一種特殊產品的單一型智能型倉儲升級為滿足多方需求的綜合性智能倉儲,對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和資源利用率的提升都具有現實意義。本文綜述了三類倉儲的環境監控情況,提出一種綜合性智能倉儲的簡單方案,希望可以在前人對智能倉儲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參考文獻:

    [1] 吳景新. 論我國物流運輸的現狀及對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90.

    [2] 高迎冬,李杰,張穎. 物聯網技術在現代物流管理中的應用[J]. 物流技術,2012,31(11):175-177.

    [3] 張樂樂,馮愛蘭. 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比較分析[J]. 物流技術,2005(7):25-27.

    [4] 陳杰.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研究[D]. 合肥:合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5] 張仁彬. 基于物聯網環境的倉儲系統架構研究[D]. 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6] 孫其博,劉杰,黎,等. 物聯網:概念、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3):1-9.

    [7]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IT. 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Z]. 2005.

    [8] 徐柏森. 倉儲糧情監測物聯網組網研究[D]. 鄭州:河南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9] 武曉釗. 物聯網技術在倉儲物流領域應用分析與展望[J]. 中國流通經濟,2011(6):36-39.

    [10] 劉楠螅王磊. 基于ZigBee技術的糧食溫度監測系統的優化設計研究[J]. 糧油加工(電子版),2014(9):56-59.

    [11] 王億書. 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糧情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29(8):110-114.

    [12] 王鋒,孔李軍,艾英山. 糧情測控系統中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的應用[J]. 農機化研究,2010(2):166-169.

    [13] 張振聲,劉獻國,馮百聯,等. 遠程糧情無線監控系統應用報告[J].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2011,27(5):7-9.

    [14] 史鋼強. 智能通風操作系統水分控制模型優化及程序設計[J]. 糧油食品科技,2013,21(5):109-113.

    [15] 張來林,張采林,金文,等. 我國氣調儲糧技術的發展及應用[J]. 糧食與飼料工業,2011(9):20-23.

    [16] 黨培. 醫藥冷鏈物流倉儲管理系統關鍵問題研究[D]. 西安:陜西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17] 蘇帥. 基于Agent技術的環境信息監測系統設計與實現[D]. 揚州: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18] 陳宇錚,湯仲品,倪云峰,等. 基于RFID的冷鏈物流監測系統的設計[J].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3(2):263-265.

    [19] K. R. Prasanna, M. Hemalatha. RFID GPS and GSM based logistics vehicle load balancing and tracking mechanism[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2(30):726-729.

    [20] 王希杰.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生態環境監測應用研究[J]. 傳感器與微系統,2011(7):149-152.

    [21] Jankovic, Olivera. WSN and M2M technology as support of logistics operations[J]. Put i Saobracaj, 2012,58(4):33-37.

    [22] 李斌,李文h. WSN與RFID技術的融合研究[J]. 計算機工程,2008(9):127-129.

    [23] Mirshahi, Shiva, Sener Uysal. Integration of RFID and WSN for supply chain intelligence system[J]. Computer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3(10):1-6.

    [24] 董景全. 基于物聯網和Multi-Agent的智能倉儲管理系統[J]. 四川兵工學報,2013(10):52-54.

    [25] Pavel, Burian. Multi-agent systems and cloud computing for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chemical and food processes[J]. J. Chem. Chem. Eng, 2012(6):1121-1135.

    [26] Wen-hui Ju. Study on Fire Risk and Disaster Reducing Factors of Cotton Logistics Warehouse Based on Event and Fault Tree Analysis[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6,135:418-426.

    [27] 朱其祥,吳國新,徐守東,等. ZigBee技術在棉花倉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應用[J]. 中國棉花加工,2011(6):19-22.

    [28] 張青春. 基于Zigbee技術的火災探測報警傳感器網絡設計[J]. 中國測試,2013(4):73-75,80.

    [29] 魏宏飛,趙慧.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在火災報警系統的應用[J]. 現代電子技術,2013(6):139-140,144.

    第4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我們是一家愛心醫院,“一切為了患者,一切服務患者”是我們永恒的服務理念。加強行風建設,強化醫院管理,改進工作作風,提高醫療技術,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優秀團隊,構建和諧醫院,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我代表***醫院向社會公開承諾:

    一、我們將認真對待和尊重每一位患者,讓每位患者在醫院得到良好的治療和護理,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享受良好的服務態度,準確的醫療診斷,先進的醫療技術,溫馨的護理服務,優質的康復治療,和諧的醫患關系。

    二、我們將繼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樹立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文明行醫的衛生行業新風尚。全面落實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制度,提高醫務人員的醫德修養,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量,杜絕“生、冷、硬、頂”現象。

    三、我們將嚴格執行《山西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收費標準,嚴格收費管理,合理收費。認真落實收費項目、藥品價格、耗材價格、診療服務價格公示制度,向患者提供住院一日清單。杜絕“亂收費、亂檢查、亂用藥”現象。

    四、我們將嚴格執行《山西省醫療衛生行業“十不準”規定》,堅決杜絕各種收受“紅包”、“開單提成”、開“大處方”、個人私收費、自立項目收費、分解項目收費等不正之風。

    五、我們將嚴格執行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目錄和診療項目,建立自費藥品和項目告知制度,最大程度減輕患者負擔,使患者報銷比例最大化。

    六、住院患者用藥實行嚴格控制,超過百元的藥品需嚴格執行審批手續,方可使用,降低患者就醫成本,做到一切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務于患者。

    七、凡醫護人員收受、索要“紅包”和科室私自收費的,敬請您向我們舉報和投訴,凡投訴科室私自收費,醫院已經查實,向您獎勵私自收費金額的3倍獎勵,同時醫院負責為您保密。

    投訴電話:****

    電子郵箱:********

    醫院服務公開承諾書范文二:

    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是我們的服務宗旨;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是我們恪守的職業道德。值此民康醫院四周年來臨之際,全體民康人鄭重向社會承諾:

    一、強化服務意識,共守崇高醫德,改善醫患關系。以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我們的神圣職責,始終把人民群眾和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計為患者打造溫馨人文的就醫環境,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加強對服務態度與醫療質量的監管力度,加強群眾就醫難問題的解決力度,加強就醫環境與就醫流程改善與調整的力度,加強領導周末查房、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力度。

    二、傳承傳統美德,規范從醫行為,倡導廉潔行醫。通過全院職工大會、院周會、電視、報刊等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醫德醫風教育。嚴禁醫務人員收受、索要病人“紅包”或其他饋贈;嚴禁醫務人員接受醫療設備、醫療器械、藥品、試劑等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以各種名義給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當利益。對凡有違犯者給予嚴懲,對于有關舉報案件,堅決做到一查到底,件件有落實。

    三、完善監督機制,降低醫療成本,維護患者利益。堅持質量安全管理的動態持續改進,堅持狠抓制度的落實。嚴格醫藥費用管理,杜絕不合理收費,降低醫療費用。執行藥品收支兩條線,執行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費用控制制度,建立費用信息監督反饋機制,隨時調控,通過嚴格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嚴格限制大處方,引導臨床合理檢查治療等手段,努力降低藥品收入所占比例。

    四、維護醫學圣潔,加強“三個文明”建設,以良好的社會形象取信于民。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為實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為群眾提供比較優質的服務,推動來賓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以造福人民為目標,努力創建人民滿意醫院。

    醫院服務公開承諾書范文三:

    為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工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和促進醫院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結合我院實際,作出如下承諾:

    一、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上級黨委的各項決定,確保政令暢通。

    二、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針,發揚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

    三、實施人才強院戰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和使用水平,重點培養和引進學科帶頭人和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努力建設一支與研究型綜合性醫院建設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推進醫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建立和實施現代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衛生法規、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和各項技術操作常規,深入持久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加大醫療核心制度的貫徹執行力度。努力改善就醫環境,簡化服務流程,提高醫療質量,方便病人就醫。

    五、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醫務人員恪守醫德,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做到熱情服務、禮貌接診、細心問診、科學施治,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有效、方便的醫療服務。

    六、加強醫院黨建工作,為醫院發展提供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加強醫院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全體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七、加強學科體系建設,提升科研實力和學術層次,以國家中醫藥局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為抓手,夯實基礎,突出重點,強化特色,引導交融,打造優勢學科群,整合資源,積極申報碩士點,多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

    八、結合“三好一滿意”活動,開展三亮三比三評三創,提升醫療服務。工作人員著裝規范,掛牌上崗,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優質的人性化服務,自覺接受社會和病友的監督,不斷改進服務水平。

    九、每月對全院各科室進行病員滿意度測評,加強與病友的溝通,關心愛護病人,積極解決病人提出的問題。

    十、每月一次下社區開展健康講座及免費義診活動,讓社區居民在

    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一流專家的服務,使人民群眾得實惠。

    十一、以人為本,關心愛護職工,維護職工正當權益。積極開展幫貧扶困,送溫暖獻愛心活動。

    第5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當前藥檢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對策,以求發揮檔案信息資源的基礎,以求更好地為藥檢工作服務。

    【關鍵詞】檔案管理藥檢

    藥檢檔案是指導藥檢、促進藥檢、發展藥檢事業、保障和服務民生,為藥監工作提供堅強有力技術支撐的重要工作手段。當前應當重視藥檢檔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

    1藥檢檔案的基本內涵

    藥檢檔案即藥品檢驗、鑒定檔案,是藥檢機構在藥品檢驗實踐、科研、培訓和管理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反映了藥檢機構的檢驗實力和檢驗水平的佐證,屬于科技檔案范圍,既具有科技檔案相同的屬性,又與其他檔案一樣,具有“自然形成”、“歷史記錄”、“使用價值”的屬性,還具有材料分散性、時效性強等自己的特性。

    藥檢檔案其內容主要包括藥檢管理和藥檢業務兩部分。藥檢管理部分檔案材料主要有:上級工作指示、通知、決定,藥檢管理工作計劃、總結、教學管理有關通知、決定、檢驗事故、差錯、糾分處理等,這些材料是帶有文書材料性質的檔案;藥檢業務部分檔案材料主要有:檢驗(測)報告、藥品標準、中藥材質量標準、產品批文、原始數據資、儀器檔案等,這些材料是由于藥檢工作與其他科技工作的區別導致的既不同于文書檔案又有異于科技檔案的獨特個性的檔案。

    2當前藥檢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藥檢檔案管理格局不明晰,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職能不明確。工作中,藥檢檔案管理一般由行政辦公室負責。由于歷史沿革等原因和藥檢行業管理要求,檔案室一般只管理文書檔案,而藥品檢驗(測)報告書檔案、人事檔案、會計檔案、圖書檔案等分屬藥檢機構各個業務科室管理,在一個單位內形成多部門管理檔案格局。

    2.2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檢查督促考核落實不力。在藥檢所管理中,一般按照《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及其繼承和發展準則——《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要求,制定了較為健全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質量保證體系、管理制度手冊和各科室、各類人員的崗位工作職責,而涉及檔案管理特別是像藥檢檔案的制度、職責較少,沒有相關的制度和檢查考核措施,沒有把完整的檔案資料管理納入日常工作范圍。

    2.3藥檢機構檔案內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圍不明。當前檔案系統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較大變化,藥檢檔案的范圍也已由以往的文書檔案、藥品檢驗(測)報告檔案等發展到今天的科研檔案、電子文件、各種檢驗(測)設備及其使用時產生的圖文、數據檔案、實物檔案、照片檔案、聲像檔案、縮微膠片檔案和數字化檔案等等新型檔案。由于未對納入檔案管理的內容賦予明確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各藥檢機構均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實踐實施管理,使許多應該納入管理的藥檢檔案沒有納入管理。

    2.4未能將檔案管理與藥檢業務建設同步規劃、同步發展。在藥檢機構近、遠期規劃中,一般對檢驗(測)設備、人員結構、技術水平、質量目標、檢驗項目及能力等都會作比較詳盡的規劃,而對藥檢檔案管理、檔案設備投入等考慮較少或完全未納入規劃,造成藥檢檔案管理水平不能與藥檢業務同步發展。藥檢檔案管理水平的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藥檢業務技術的發展,和實驗室資質的認定。

    2.5檔案管理水平不高,現代化管理手段應用能力較差。隨著計算機及網絡信息技術在藥檢機構管理中的廣泛運用,藥檢機構管理手段在不斷進步。而運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管理檔案的少,信息量小,基本還停留在手工收集、手中操作、手工檢索上,缺乏利用現代化技術設備的手段,不利于藥構檔案的收集、編研、開發和利用,加之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利于發揮藥檢檔案更大的、應有的技術支撐作用。

    3適應形勢的需要,進一步做好藥檢檔案管理工作

    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藥檢機構調整管理思路、改進檔案管理方法,進一步重視和加強藥檢檔案管理工作。

    3.1建立健全藥檢檔案管理網絡。應進一步加強藥檢檔案管理網絡建設,重視平時材料的積累和歸檔,明確專、兼職檔案人員,使藥檢機構每個單位從橫向(藥檢——藥監)到縱向(檔案室——各業務、檢驗室,稽查隊)組成一個檔案管理的整體網絡,并將管理工作納入目標責任中,形成橫的方面覆蓋包容、縱的方面前后連貫的信息內容結構模式,確保文字、圖片、聲像等材料不疏漏、不散失。

    3.2加強藥檢檔案制度建設。一是建立健全相應的檔案工作管理機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歸檔制度、保管制度、鑒定制度、利用制度,完善檔案工作程序,逐步將檔案管理由多頭分散管理過渡為大集中統一綜合管理。二是堅持檔案檢查驗收制度。做到檔案工作與檔案歸檔要求同步管理。三是將檔案工作同業務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與業務工作一樣同計劃、同布置、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同時采取措施調動檔案工作人員和專兼職文檔人員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收集、整理、歸檔,從而確保藥檢檔案文書資料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四是設立藥檢科研檔案保證金制度。在年度獎勵基金(或勞務費)和藥檢科研項目中明確一定比例(或數額)的檔案保證金,保證業務和科研檔案及時形成并在完成后按時向綜合檔案室移交,確保檔案完整、系統、準確和相互配套。

    3.3注重信息化建設。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檔案開發利用提供了很多新的手段。為此,應以藥監系統信息化建設、政務信息公開為核心,以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為契機,加大投入。大力增強藥檢檔案管理工作的手段和能力。如創造條件購置必要的現代化設施、建立本單位的檔案目錄數據庫、采辦GD2000等適用的檔案計算機管理軟件及有關技術標準和資料,使檔案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實現檔案信息管理網絡化、數字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使藥檢檔案發揮最大效益。

    第6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精選2022護士長個人工作計劃范文

      按照醫院20xx年度主要工作任務安排,護理部緊緊圍繞新一輪等級醫院評審及數字化醫院建設工作和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及三好一滿意等活動,全面加強護理管理,保障醫療安全,抓好護理隊伍建設,強化護理人員培訓,規范護理行為,加強護理科研與創新,為創建我院護理品牌、提升我院整體護理服務水平貢獻力量。特制訂20xx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加強護士隊伍素質建設為核心,以抓專科、重培訓為重點,強化專業內涵,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為患者提供安全、專業、全程、優質的護理服務,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二、總體目標:

      1、護理管理組織體系健全,質控小組職責明確,落實到位,護理管理模式更加合理、規范、完善。

      2、護理規章制度認真落實,護理行為科學規范。

      3、護理安全得到保障,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4、護理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改進、重新修訂各班職責及日程周程,患者直接護理服務時間增加。

      5、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持續深化,護理服務內涵質量進一步提升,科室護理品牌服務更加體現專業特色。

      6、護理人員業務技能水平加強,綜合素質得到提升,護理科研及創新能力提高。

      7、建設專科護理團隊,提升專科護理水平。

      三、具體目標:

      1、住院患者目標滿意度95,滿意率95%。

      2、患者入院護理評估率100%。

      3、健康教育覆蓋率達100%,病人知曉率95%。

      4、基礎護理達標率100%。

      5、護理人員培訓覆蓋率100%。

      6、護理人員三基考核平均80分(合格分80分)。

      7、護理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8、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9、搶救藥品、物品完好率100%。

      10、常規器械消毒滅菌合格率100%。

      11、洗手正確率95%。

      12、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不斷深化護理內涵,確保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在各護理單元全面開展,開展率達到100%。

      四、護理管理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進護理質量提高。用多渠道形式向護理人員講解有關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思路及發展趨勢,統一思想,充分人事改革的必要性,消除不滿情緒和抵觸心理。以改革為契機,使全院護理人員既有緊迫感,又有危機感;即樹立競爭意識,又增強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優化護理隊伍,促進護理質量提高。

      2、加強護士長目標管理考核,日常考評與年終考評相結合,科室護理質量與護士長考評掛鉤等管理指標。增強護士長經營管理意識,改變科室收入結構,護士長應對科室物資成本核算工作進行進行認真、準確的統計,使科室的成本即合理又科學,即低耗又有效,即減少病人負擔又增加社會效益。

      3、促進護士長間及科室間的學習交流,每季組織護理質量交叉大檢查,每季度召開1次護士長工作經驗交流會,借鑒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4、第一季度組織一期護士長及護理骨干參加的管理知識培訓班,不斷提高護士長的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升護理骨干的整體配合意識。

      5、通過多種形式提高護士長自身業務素質(外出培訓、自學、護理查房等),帶動全院各科室專科業務水平的提高。

      6、對全院護士實行分層級管理(培訓及使用),按護士能力分層次排班,按崗施薪,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7、實施人性化管理。建立全院QQ護士群、定期召開護士長、護士交流會、節假日組織護士進行活動、發放小禮品,從多方面關愛護士,增強護士群體的歸屬感、認同感與凝聚力。

      8、加強護士工作站管理,進一步推進電子病歷工作,取消不必要的護理文書書寫,實現把護士還給病人這一主導思想。

      9、針對醫院各科室特色,設立專科護理管理委員會,成立專科護理小組,如:老年病護理小組、危重病護理小組、糖尿病護理小組、靜脈留置針護理小組、壓瘡護理小組、康復治療護理小組、各種管路護理小組、氣道護理小組,相關科室作為院內專科護士培養基地,并利用專科優勢做好院內護理會診,提升專科內涵建設。

      10、依照我院《區鎮一體化護理實施方案》,今年繼續認真落實護理人員下基層業務指導,進一步規范我區基層護理工作,提升基層護理質量。

      五、護理質量

      1、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護理行為。按照等級醫院評審標準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項護理制度、質量標準、應急預案、工作流程等,并組織全院護士認真學習落實。

      2、加強對各項護理規章制度的落實。

      (1)將新增、修訂的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緊急預案、護理常規等納入三基培訓安排,分層次按階段組織實施,使護理人員及時掌握護理工作的新要求、新標準,并按規范落實。

      (2)護理部加強對制度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定期和不定期開展各種質控活動,并利用查房、考核等機會發現制度落實過程中存在問題,及時召開護士長質控會議,討論、分析問題的根源,提出合理可行的指導性建議,促進各項規章制度的切實落實。

      (4)完善護士工作站系統的管理,實現護理質控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進一步規范護理交接班工作。

      (1)嚴格落實危重病人床頭交接班制度。

      (2)實施護理交接班規范化、標準化,做到五看五查。即看交班本、醫囑單、體溫單、護理記錄單、交接班記事本;查新入院、術前準備及術后護理、危重、癱瘓/大小便失禁、特殊治療/檢查前后病人各項處置是否穩妥、及時、齊全。

      (3)進一步落實重點人群、重點環節及重點時間段的交接,如手術、轉科、病危、病重、節假日患者的交接工作。

      4、規范護理文書的書寫,提高護理文書書寫質量。

      (1)護士長認真學習護理部下發的電子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流程和質量標準。護士長及質控護士加強檢查,確保出科每份護理文書均符合要求。

      (2)科室制定本科常見疾病護理計劃及常用術語電子模版,交護理部審核,以保證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

      (3)積極參加護理部組織的關于電子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書寫電子護理文書的能力。

      5、創新查房形式,提高查房效果。

      (1)借鑒醫生業務查房模式,開展責任護士??責任組長??護士長三級護理業務查房。一級查房:責任護士每天對所負責病人按護理程序進行查房。二級查房:責任組長每日對本組新入院患者、危重及重點患者進行查房。三基查房:護士長每天對新入危重病人、重點病人等進行查房,評價護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并對疑難護理問題進行指導、解答。

      (2)針對各護理單元的特點,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護理病例,每季度組織一次護理查房,各科室每月安排一次專科查房。

      6、強化床邊護理工作制。

      (1)將護理工作重心前移至患者床旁,切實做好對患者的全面、準確評估,病情觀察,健康宣教,康復指導,心理護理等工作,更好地和諧護患關系,提高工作質量。

      (2)以過細、過精、過嚴的嚴謹態度抓好每項護理工作的全程質量管理,即基礎質量、環節質量、終末質量,其中環節質量是重點。護理部將深入科室規范各環節管理。

      7、改革護理質量考核方式。改變原來按工作內容的條塊式考核為按崗位職責的全面考核,真正落實責任護士對患者全程、連續的服務。

      8、做好病區的物品、陪人及衛生管理工作。

      六、護理安全

      1、護理部做好宏觀管理,補充完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各層護理人員崗前培訓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工作,繼續落實護士長夜查房制度和節前安全大檢查和節中巡查制度。

      2、做好微觀管理。堅持毒麻藥品、搶救藥品、用物班班交接,搶救儀器保持功能狀態,保持搶救物品良好率達100%。抓好護理人員的環節監控,病人的環節監控,時間的環節監控和護理操作的環節監控。

      3、完善對壓瘡患者的管理。對壓瘡高危人群,及時評估,并采取有效預防措施,防止壓瘡發生;對帶入壓瘡、發生的壓瘡,及時上報護理部,請相關科室會診,做好壓瘡處理,促進愈合。并做好全院護理人員壓瘡防治知識的培訓工作。

      4、加強護理信息化建設中的安全管理。

      (1)信息化工作站使用過程中如發生停電、數據丟失、網絡癱瘓等意外情況,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上報信息科、護士長、科主任、護理部,并按規范執行。日常加強相關知識培訓。

      (2)不斷強化信息化使用中的安全意識,注意保護個人登錄密碼,并定期更換,使用后及時關閉;每個人使用自己帳號密碼進行工作,防范可能引發的護患糾紛。

      5、加強護理安全的質量管理。

      (1)重點人員的環節監控:實習護士、1年內護士、有負性情緒的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交待、重點跟班,保證各項處置準確到位。

      (2)患者的環節監控:新入院、新轉入、急危重患者、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患者要重點監控及檢查,以保障患者安全,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

      (3)時間的環節監控:節假日、雙休日、午間、工作繁忙、終夜班間、交接班時均要加強監督,保障各項安全措施到位。

      (4)護理操作的環節監控:輸液、輸血、注射、各種過敏試驗、侵入性操作等要作為護理質控的重點監控內容加強監管及指導,高風險及侵入性操作,要加強風險告知,低年資護士操作時必須有高年資護士在床邊指導,保證操作的規范和安全。

      6、通過多種形式,強化健康教育效果。對手術、特殊檢查、服用特殊藥品、使用特殊儀器等的患者,在做好相關宣教的同時,將宣教內容制作成卡片的形式,發放給患者,提高患者對宣教內容的依從性。對溝通交流能力差的患者或家屬,反復宣教,不斷強化。我說給你聽,你說給我聽;我做給你看,你做給我看,直到掌握。

      7、進一步加強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1)強化對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教育與培訓力度。及時通報護理不良事件,并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分析、討論,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預警能力及自我防護意識。

      (2)加強患者安全告知工作,重視日常督導、檢查、反饋。

      8、加強醫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實,尤其是對重點科室進一步加強監管,如: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產房、ICU、新生兒病房、血液透析室等。

      9、加強對實習生及新進人員等高風險人群的管理。

      10、進一步規范病區各類警示標識的管理。對高危藥品、跌倒高危人群、特殊用藥、膀胱沖洗、腸內營養、試敏陽性及特殊感染患者做好標識。

      11、每月召開護理安全小結會一次,每季度對全院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匯總、分析、反饋、總結。

      七、護理服務

      1、鞏固優質護理服務成果,深入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從住院到出院健康教育、治療處置、康復指導、心理護理、生活護理等連續、全程、全面的服務的同時,還要對病人的情況做到六知道,即病人姓名、診斷、病情、治療、護理及心理狀況;要了解病人各項主要檢查陽性指征及臨床意義;指導病情觀察的要點;掌握病人各項治療及護理措施;掌握病人用藥目的、藥物的主要作用及用藥注意事項;了解病人病情變化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預防措施。

      2、加強護理文化建設。鼓勵護士參加學歷學位教育、充分發覺護理人員的特長、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等,提升護理人員的人文修養,在我院站護理園地內,上傳我院護理動態,傳遞學習資料,發揮空間優勢,豐富護士的學習工作生活,打造一支自信樂觀、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高素質護理團隊。

      4、強化患者首診負責制。護理人員要以熱情、主動的態度耐心、細致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做好相關護理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尤其是首診接診的護理人員。

      5、倡導無鈴聲換液。護理人員要加強巡回,走在紅燈呼叫前及時為患者更換液體,減輕頻繁響鈴產生的噪音,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的治療環境。

      6、開展貼心服務。通過對病情危重、氣管切開等不能講話但意識清醒的患者,制作貼心小轉盤;科室為無陪護患者訂餐,免費提供一次性紙杯,出院后電話回訪,開展節日問候、生日祝福等,增進與患者的溝通,滿足患者的需求,進一步和諧護患關系。

      7、采取多種形式,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激情。對每季度患者評出的最滿意護士,及年終評選出的優秀護士,進行表揚與獎勵,激發護理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護理服務水平。

      8、加強對導醫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彰顯醫院文化、樹立品牌形象。

      八、三基培訓與考核

      1、根據護士崗位分級情況,護理部、科室制訂出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分級培訓目標與考核辦法,對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級培訓和考核,做到按級上崗,按崗施薪。

      2、護理部、科室每月各組織1——2次業務學習,要有課件內容。

      3、操作培訓:基礎、專科操作培訓,每月各1次,年安排12次,科室每月考核1次,護理部每季度考核1次。

      4、各科室根據專科特點,制定本科室培訓計劃,并以月安排的形式落實,護士長每月對安排內容進行培訓、考核,要求人人過關。

      5、將糾錯法應用于低年資護士培訓。首先,由培訓老師演示正確的操作標準和規范。其次,有意識的模仿臨床工作中常出現的錯誤操作、不正確的溝通方式等,演示后由護理人員糾錯,同時護理人員相互糾錯,通過討論分析,培訓老師補充、指導,加深護理人員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培訓效果。

      6、科室間護士長相應交流進行技術學習,規范專科護理操作,提高專科技能水平。

      7、組織護士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護理專題講座及相關科室科內講課,新進人員必須每次參加,其余人員全年參加次數80%。

      8、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加24小時醫學頻道,使參學率達到100%以上。

      九、教學、科研工作

      1、要求具有護師以上職稱的護士負責實習生的帶教工作,定期召開教學雙向反饋會,聽取帶教老師及實習生的意見及建議,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2、各科護士長為總帶教老師,重視帶教工作,經常檢查帶教老師的帶教態度、責任心及業務水平,安排小講課,了解實習計劃的完成情況,做好出科理論及操作考核,做好轉科前的實習鑒定書寫工作。

      3、護理部做好實習生的崗前培訓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檢查帶教質量,每屆實習生實習結束前,組織進行一次優秀帶教老師評選活動。

      4、增強科研意識,鼓勵護理創新。積極開展護理小發明、小創新等活動,好的發明創新在全院進行分享、交流。

      5、鼓勵護士撰寫論文,年內發表護理論文1—2篇。

      十、其他方面安排:

      1、慶祝5.12國際護士節,舉辦護理操作技能競賽,積極參與市、區兩級節日慶祝活動。

      2、擬于第二季度舉辦1次護理文書規范化書寫展評工作,進一步提高護理文書書寫內涵。

      3、每年評選出1個優質護理示范病區,醫院對其進行表揚獎勵。

      4、依據醫院總體安排做好專科護士培養,成立ICU重癥監護及血液凈化透析兩個科室。

      精選2022護士長個人工作計劃范文

      展望即將到來的20--年,我們充滿了希望和期待,對我們醫院及外科來說,依然是需要穩定、鞏固、發展和壯大的關鍵一年,我們既感覺到了一定的壓力和困難,但更充滿了熱情和信心。具體到外科,我們認為有以下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努力

      (一)進一步強化經營意識

      具體措施是要進一步降低用藥成本比例,拓展服務范圍,向服務要效益,向新技術要效益,向醫療挖潛要效益。外科是一個重要的臨床科室,也是一個高風險的戰場。我們殷切希望在醫院領導和兄弟科室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外科明年能夠搬進新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二)加強與交警、公安和保險部門的--------------------

      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來我們科室調查、協調工作時,我們要接待熱情,服務耐心,照顧周到。

      (三)加強科室內部管理,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

      對交通創傷病人及時和我院警醫聯系小組人員溝通,積極、主動尋找“三無”病人家屬,盡力防止病人擅自出院造成欠費。

      (四)進一步加強與我院市場部的--------------------,提高社會影響力

      與醫院領導協商,適當降低社會病人住院期間的費用,努力拓展病人來源渠道,提高外科在全社會的影響力。

      (五)進一步完善服務流程

      新病人入院后,科室以名片形式將主管醫師、主管護士、科主任、護士長的姓名及聯系電話告訴病人或其家屬,以便交流聯系。

      (六)加強人文關懷,確保醫療安全,提高病人滿意度

      要求醫生護士少坐辦公室,多深入病房,多向病人及家屬詢問意見和要求,將可能發生的磨檫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在內部提出要有“隨時準備與每一個病人對簿公堂”的風險意識,把醫療護理安全意識貫徹始終,把醫療護理規章制度、法規條例落實到每一個環節。

      (七)強化學習氛圍,提高業務水平

      科內人員的業務素質、服務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無止境,服務無邊,關鍵是要用心,用真情,下功夫,作好腳下的每一件事,作好每一件事的每一個環節。鼓勵每一位職工繼續深造,如果醫院和科室條件許可,建議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基本素質好的人員去上級醫院進修、學習。

      (八)講究奉獻,提高效率

      我科危重病人多,工作無節奏,經常加班、加點,我們科室人員經常要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節假日從沒有過休息,平時加班不計其數,但我們理解醫院領導的困難,沒向領導說過累,也沒索要過報酬。為了科室的有利發展和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希望院領導從人員配備和分配制度上給予支持和鼓勵。

    第7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針對地方性高校實驗經費使用中突出存在著實驗設備、用具重復購置,使用率嚴重偏低,不重視低值易耗品經費的管理等問題,提出了實驗教學管理者需要了解整個學校的設備用具需要和經費使用的詳細情況,建立校、院級實驗中心,構建科學的實驗課程體系,運用網絡管理常用設備和低值易耗品,協調資源共享,從而達到合理配置資源、提高實驗經費使用效率的目的。

    實驗經費是保障高校進行正常的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實驗室建設的經濟基礎。作為以教學為主的地方性高校,學科設置較多 ,專業分得過細且彼此間的內在聯系較少,嚴重缺乏資源共享,加上地方政府下撥 的教育經費有限,因此常規 的實驗經費不足一直 困擾著地方高校。擴招后學生人數成倍增加,而物價又快速上漲,導致許多實驗室感到有限的低 值易耗 品經費難以完成正常的實驗教學。合理安排使用實驗經費,是目前地方性高校亟待解決的課題 。

    1 地方性高校實驗經費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1.1 實驗經費緊張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大量大中專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雖然地方政府對高校的經費投入有 了長足的增加,但每所高校的辦學 經費還是有很大的缺口。近些年來,在教育部對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鞭策下,地方性高校開設 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驟然增多,實驗室實行 了開放管理,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如 “挑戰杯”)也蓬勃開展 ,這進一步加劇了實驗經費 的緊張程度。同時,學校往往對實驗室體制架構與建設方法、教學和科研與實驗室建設的關系等缺乏詳盡的統籌規劃,導致“有 了一頓充,沒有敲米桶”的現象普遍 。相對于擴招后學生數成倍增 長和各種材料 價格的飛速上漲,實驗經費的增長卻較為緩慢,使實驗教學 中低值易耗品經費嚴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國新建的大學城多遠離市區,購置實驗教學用 的低值易耗品,特別是鮮活材料時 ,增加了運輸費和差旅費,導致采購成本增加 ,資金使用效益降低 。

    1.2 實驗設備、用具重復購置。使用率嚴重偏低

    地方性高校長期以來以課程為單位設置的實驗室帶來的弊端,在短時期 內還難 以從根本上解決 。這些功能單一的實驗室 ,一般都是相對獨立,自成體系 ,各種實驗資源存在著“小而全”的狀況 ,即使是 同一個學院(系)下屬的各實驗室 ,設備 、用具也嚴重重復。各實驗室均以 自己為 中心,只考慮 自己方便,怕麻 煩 ,相互借用設備用具都很不情愿,這樣就不利于資源共享,而不 同學院之間 的設備、用具就更加難以資源共享了。如我校實驗室 ,局部仍存在重復建設 、“小 而全”的現象 ,資源配置沒有達到最 優:體育學 院的人體解 剖實驗 ,以往 由生命科學學 院開設 ,現在體育學院也建設 了自己的實驗室 ;生命科學學院為了開設生物化學實驗建設有生物化學實驗室,但化學化工學 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的實驗 室也開設 了食 品生物化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 ,添置 了相應 的儀器、用具和試劑;化學化工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實驗室都購置 了氣相色譜 、液相色譜等大型儀器;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都有原子吸收光譜 。蒸餾水器在生命科學學院和化學化工學院的幾乎每個實驗室都有,不少實驗室還不止一 臺,若建立一個純凈水中心就可 以節省幾十臺蒸餾 水器 ,既可降低設備經費投入又可減少管理成本。生命科學學院的可見分光光度計也是生物化學實驗室、植物生理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必備的設備 ,但使用率都很低。小到剪刀鑷 子 ,植物學實驗室、動物學實驗室、植物生理學實驗室、動物生理學實驗室 、遺傳學與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微生物學實驗室等都有配套。由于一些實驗課程一學年中只有一個學期開設 ,導致這些實驗室的設備 、用具每年僅使用一兩次 ,使用率非常低 。

    1.3 部分有保質期的藥品和實驗材料浪費嚴重

    部分易揮發、易變質的藥品 ,市場上是固定份量包裝 ,而某個 實驗室用 量甚至不到其,因為不 能共享 ,造成剩余藥品浪費,同時還要增加保管和以后廢棄處理的費用 。對于生命學科實驗而言,每學年需購買大量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鮮活實驗材料,一方面品種多、規格雜,實物管理難度大,另一方面 ,實驗材料浪費較大 ,例如一批學生做動物學 實驗時每人需一 只青蛙做解剖實驗 ,另外一批學生做 細胞生物學實驗時每人需一只蛙 的胸骨做活體染色 ,還有遺傳學實驗每人需用一只蛙的股骨做染色體觀察 ,倘協調使用 ,就可以將 1元錢當 3元來用 了。

    1.4 部分實驗經費管理混亂

    由于實驗室管理的工作重心放在儀器設備的采購和維護使用上 ,往往不重視低值易耗品經費的管理,致使低值易耗品的采購和使用的監管力度不大。個別實驗室辦公材料、維修 、開發創收等 占用 了部分 實驗經費。此外,地方性高校對本科生實驗教學、畢業論文 、師生 的科研活動等方面的實驗經費投入并沒有嚴格的區分和相應的撥款 ,造成部分實驗經費的非正常流失 。

    2 合理安排使用實驗經費的方法與對策

    2.1 成立全校性或學院級實驗中心,統一協調安排

    地方性高校將現有的實驗室整合成跨學科、跨學院(系)的實驗教學中心,是提高實驗經費使用率的有效途徑。南開大學建立了統一的實驗大樓 ,全校所有的專職實驗人員和中心管理人員集中在一個大樓內上班 ,人員和資產 也是 由中心統一管理 、安排 、調配、使用 ,而不是院系管理 。其中,資產使用以功能劃分,實驗人員隨設備資產而配備 。這樣所有的人員和設備資產都是在為全校服務 ,極大地提高了設備、用具的使用率,減少了設備、用具的重復購置 。廈門大學實行教學實驗室中心化管理,每個學院建一個實驗教學中心,下設若干功能實驗室,面向整個學院的本科教學、研究生培養乃至科 學研究。我們也成立 了學 院實驗教學 中心 ,但還有待于對實驗室的布局 和功能進行實質性的整合,如將植物學實驗室與植物 生理學實驗室整合為植物生物學實驗室,將 動物學實驗室與動物生理學實驗室整合為動物生物學實驗室等。

    2.2 構建科學合理的實驗課程體系和實驗內容

    地方性高校應該鞏固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的成果 ,進一步深化實驗教學改革 ,切實將基礎實驗課和專業實驗課有機融合,按照生命科學 的整體思路來設計 實驗教學體系 ,并以實驗技術 和方法為主線構建實驗課程體系,避免實驗內容的重復,并通過開設綜合性 、設計性實驗來代替部分驗證性實驗 ,從而減少根據課程設置實驗室和實驗內容的弊端。隨著地方性高校高水平人才的引入和科研氛圍的濃厚 ,應該把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成果引進實驗教學 ,開發體現地方性高校優勢和特色的實驗 內容。

    2.3 普通設備管理以集中管理為主,分散管理為輔

    普通設備應由實驗中心根據全校或學院現有情況統籌購置,主要采用集 中放置、集 中管理、集 中使用的模式 。對 于像電冰箱、培養箱等使用頻率特別高 的設備 ,可采用集 中管理與分散管理相結合 的方法 ,以方便正常的實驗運作。

    2.4 常用實驗用具應細化管理

    生命科學學院學生使用 的剪刀 、鑷子 、解剖針、放大鏡等常用工具 ,可借鑒華南師范大學的經驗 :由學生本人 向實驗 中心憑學生證每人借領一套 ,待實驗課程結束后返還,如有損壞按章賠償。建筑設計學科的有機玻璃尺等用具也可按類似情況安排 ,沒必要讓每個相關專業課實驗室都重復配置 ,增加實驗經費壓力 。

    2.5 小型設備和用具集中管理。實施網絡化管理

    實驗中心設設備存取中心 。設備存取中心就像學校的圖書館一樣 ,將部分共用 的小型設備和用具根據學校所需的數量進行集中管理 。各單位和個人可以在網上查詢,然后根據相關規定和權限借用。各單位和個人應按規定提前通過網絡上傳 自己最近所需借用的設備、用具的名稱 、型號、數量、借用時間等信息 ,設備存取中心根據庫存的情況,做好合理分配并及時回復。這可以大大節省小型設備、用具的購置,提高使用率。有 了設備存取中心 ,各分實驗室除存放極少量常備 的設備 、用具外 ,不允許再“小而全”地擁有大量存 貨 ,既節省了實驗室的空問又節省了管理的成本 。

    對于有保質期,易揮發、易變質、可以重復使用的藥 品和材料,要按規定通過網絡提前 向設備存取 中心申請使用,以便中心統籌安排 ,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率。

    3 加強與之相適應的管理

    3.1 加強經費使用的計劃性管理

    實驗經費的使用要嚴格遵循計劃審批制度。各使用單位要按有關規定提前做好 年度采 購計劃,經相關部門審批后統一采購 ,不能采用“大鍋飯”的做法,先到先得,也不能采用“撒胡椒粉”的做法,大家都 “吃”得到,又都“吃”不飽,影響正常的實驗教學和科研。

    3.2 加強實驗人員的素質和責任感

    充分利用目前碩士、博士充裕的人才市場,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不斷提高實驗教學隊伍的學歷層次,形成合理的隊伍結構。要對相關實驗人員加強規章制度學習,讓節能減排深入人心。人人爭做責任心強、熟悉業務、懂管理、樂于服務的主人翁,充分調動實驗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力爭達到人盡其才,各司其職,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費 。

    3.3 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感

    地方性高校的設備處、實驗中心等有關管理單位要認真負起管理職責,深入基層調查,走出去考察和學習,力爭對自己業務范圍內的實驗等狀況有一個基本的專業了解,對實驗室運行經費、投入機制進行改革,保證實驗教學經費投入,評估實驗經費使用效益和效率,加大實驗室的資源調配權限,重組資源 ,避免使用率低 、重復購置等現象出現。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趙青,王騮.本科生教學實驗設備經費的量化分配 及管理 [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4,21(4):137 139.

    [2]張堅亦.高校實驗經 費合理分 配的設計 與實現 [J].實驗技術 與管理 ,2000,1 7(3):136 139.

    [3]張桂英,胡秋孌.淺論高校實驗經費的使用和管理[J].河南大學學報 ,1995,35(5):101—105.

    [4]張思群.建立綜合實驗室是緩解經費緊缺的有效途徑 [J].實驗室技術與探索,I991(4):34 35.

    [5]張洪飛,衡耀富.管好用好實驗經費 [J].天中學刊,2000,15(5):49 5O.

    第8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泰國地處中南半島中心地帶,在東盟國家的區位優勢尤為明顯,其產業發展也較為合理,且在整體上高于廣西南寧的產業發展水平。因此,廣西南寧應通過與泰國開展農業技術、能源、礦產資源、旅游業、文化教育和科技、金融與信息等方面開發合作.以此鞏固南寧國際區域城市的地位以及加強與泰國經貿往來。

    泰國地處中南半島中心地帶,是東南亞與南亞、東方與西方文化的重要交匯點。汽車制造、旅游等產業的崛起,使泰國經濟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由過去主要以農產品出口為主的農業國逐步向新興工業國轉化。加強廣西南寧與泰國產業合作不僅僅在于雙方之間的產業互補性強,同時也由于廣西南寧和泰國突出的區位優勢,絕佳的區位又有利于共享自由貿易區內產業合作的溢出、輻射效應。泰國在東盟國家中較高的經濟、政治地位也有利于廣西南寧與泰國產業合作成功的示范作用.泰國曼谷是東南亞重要的國際樞紐城市.南寧國際區域城市的定位也必然要求加強與泰國曼谷等重要城市的經貿往來。

    一、南寧與泰國第一產業的合作

    南寧與泰國農業資源、農業科技水平以及農業產業結構等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這種相似性和差異性有利于整合和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實現互利共贏和聯動發展。第一產業合作思路是:

    (一)開展農業技術合作

    南寧掌握相對先進成熟的農業生產種養技術.應鼓勵、擴大以戶用沼氣、水產養殖、養豬生產、雜交水稻、農業機械和農業信息為核心的農業實用技術出VI和培訓,鼓勵對泰國輸出農業生產技術、作物良種、農業貿易信息、技術工人等,重點在農業種苗、生物農業、水稻拋秧、沼氣、育苗等方面技術合作。

    (二)加強糧食安全合作

    泰國一直是稻米出口大國.其稻米主要出口市場是非洲和亞洲地區。而中國的南方地區又是大米的主要食用和產糧區。由于全球糧食需求逐年增加、能源原料的擠占,以及耕地逐漸被城市化和其他作物的種植所吞噬,糧食安全問題凸顯。鑒于此從國家糧食安全和供應物流成本考慮,泰國在世界稻米的重要供應地位對于中國是一枚重要的棋子。我們可以把泰國、越南等國作為中國優質糧食安全的“后備糧倉”,通過訂單、承包農地等多種形式,建立較為穩定、平價的泰國糧食供應鏈。在這一過程中,南寧的區位優勢將成為這一合作中轉站和“國家糧倉”。

    (三)種植業與海產品加工合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生產都以其交換價值的獲得為終極目標。雖然南寧與泰國在種植業產品上具有較大的同構性,但是區域產業合作的基本要求就是理性分工協作。

    1.泰國木薯產品出口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木薯產品出口的9O%以上。南寧武鳴縣作為“中國木薯淀粉之鄉”,雙方利用泰國豐富的木薯原料,增加資本投入,拓展加工技術合作,增大武鳴木薯生產產能,共同服務中國的木薯需求市場,也可鼓勵南寧的淀粉廠到泰國投資設廠,利用泰國豐富低廉的原材料進行生產。

    2.泰國橡膠2007年總產量313萬噸,出口297萬噸。而中國橡膠需求基本依靠進口。關于橡膠我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合作:

    一是勞動力輸出合作。橡膠種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南寧可以通過勞務輸出公司,組織勞動力輸出,參與泰國橡膠生產。

    二是天然橡膠原材料供給。通過協議等合作方式,通過協商“保護價”保障較為穩定的價格和較為穩定的供給,打造南寧商貿中心之天然橡膠原料采購中心。

    三是橡膠產品深加工合作。泰方提供較為穩定的天然橡膠原料供給,南寧或廣西協調提供人力、場所、資金和銷售保障,通過引進知名輪胎廠在南寧設立分廠等形式,充分利用東南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的天然橡膠供給和中國廣闊的橡膠制品市場需求。

    3.泰國是僅次于日本、中國的亞洲第三大水產品出產國,海上捕撈漁業占泰國整體漁業的90%以上。由于擁有品種豐富、質量優良的海產原料。加上完善的水產品加工設備和低廉的勞動力。泰國水產品加工以其多樣化在國際市場亦占有重要地位。南寧水資源充沛,魚類資源豐富,其中邕江河有魚類70多種。同時開展水產品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引進羅非魚加工出口企業.南寧市被自治區列為羅非魚生產重點基地。關于海產品及海產品加工合作,我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南寧可充分利用其作為中國大西南地區出海通道樞紐城市的優勢,建立海產品集散中轉、保鮮、加工產業基地,向西輻射云、貴、川,向北輻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2)泰國漁業供給的絕大部分是海產品,而南寧漁業主要產品是淡水魚類。雙方可以互通有無,開展合作。

    (3)在冷藏技術和魚、蝦產品深加工方面,泰國要遠勝南寧一籌,同時在占據一定的國際市場份額(如美國、歐盟等)。南寧可以引進泰國相關企業,在南寧合作開發海產品冷藏運輸、海產品罐頭加工、淡水產品冷藏運輸和加工,輻射中國腹地市場。

    4.泰國獨特的地理氣候,熱帶水果非常豐富,其產品與南寧有一定的同構性。合作的基點基本與海產品相同:一是以南寧為中轉站,拓展中國腹地市場;二是提供原產品,開展深加工;三是利用南寧的區位優勢,拓展溫帶水果出口等。

    二、南寧與泰國第二產業方面的合作

    從產業比重來看,泰國的工業化程度較高。2007年,泰國的工業產值為1074.8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4%。主要表現在制造業、采礦業、能源工業和建筑業等。近年來,南寧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工業結構繼續優化,效益明顯增強,基本形成以食品、鋁加工及機械、造紙、精細化工、生物工程與制藥和電子信息為重點產業,以建材、紡織等產業為輔的較為完整并具相當規模的現代工業體系。

    (一)汽車及零配件業合作

    泰國的汽車及零配件業合作由于長期的國家行業政策支持、勞動力廉價、工人技術嫻熟等原因,世界各主要汽車制造商幾乎均在泰國投資有裝配廠。南寧與泰國汽車及零配件業合作:一是南寧獨特的區位優勢,北部灣經濟區逐步成熟的市場,未來的以南寧為中心的北部灣經濟區對汽車需求將是非常大的;二是南寧周邊的玉林玉柴(2008年被評為泰國最受信賴的發動機)、柳州的柳汽可以為合作提供發動機、技術升級支持、節省機器采購成本、促進產業集聚等。

    (二)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合作

    泰國礦藏比較豐富,主要礦藏有鉀鹽(鉀鹽儲量居世界第一)、錫(錫占世界總儲量的12%)、褐煤、油頁巖、天然氣,還有鋅、鉛、鎢、鐵、銻、鉻、重晶石、寶石和石油等。泰國與中國能源資源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合作潛力大。目前,中國與東盟國家能源合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中國與各國政府的雙邊及多邊能源對話與協作機制正在逐步建立,為南寧與東盟國家和地區進行能源資源開發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南寧企業可以采取參股、合作經營等相互投資方式推動南寧與泰國在電力項目、鉀鹽、鋁土、錫礦、銅礦等方面的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合作。

    (三)建材工業合作

    南寧的建材工業如水泥、陶瓷、鋁合金門窗、不銹鋼構架等有相當的比較優勢。而泰國產能有限.對建材的需求急劇增加,伴隨著泰國政府對政局日益掌控,未來5年,大型投資建設項目的啟動,預計泰國的建材將迎來一波需求的增加,對水泥、陶瓷、鋁合金門窗、不銹鋼構架的需求增大。南寧應針對泰國市場需求提高對建材產品的產能,加大對泰國的投資,實現產業的區域轉移。

    (四)電子、電器業合作

    電子產品為泰國最重要出口產品之一.是自1997年金融風暴以來讓泰國經濟復蘇的關鍵性產業。2007年,南寧規模以上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企業只有l5家。年均從業1104人,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9.16億元。就電子業而言,不管從產值、技術水平等角度,南寧較泰國都大為落后.而南寧區域性國際城市之信息基地建設、城市定位購物天堂之打造,沒有電子、電器業的發展、發達。在信息化的今天只能淪為空談。

    (五)生物與制藥業的合作

    南寧應充分利用其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和泰國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加強中草藥和其他新特藥品的開發,大力發展生物能源和生物技術產業化。采用生物技術開發高效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獸藥、生物飼料、蔗糖精細化工產品,開發以亞熱帶農副產品及動植物資源為原料的生物工程產品、天然資源藥物、藥物新劑型。

    (六)食品、紡織、服裝的合作

    食品、紡織、服裝等產業方面中國與泰國具有產業同構性,雙方出口市場重疊,競爭較大,但是,這些產業對于解決勞動力就業具有較大意義。故南寧應加強與泰國食品、紡織、服裝的協調合作,規劃區域產業分工,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避免雙方在這些領域的惡性競爭。南寧企業可在這些領域的上游產業多做文章,加大制糖、卷煙、啤酒、飲料、果蔬食品深加工.繭絲綢及服裝生產深加工,形成附加值較大、區域性市場適應性較強、凸顯民族特色的產業

    三、南寧與泰國第三產業方面的合作

    近年來,南寧金融、商貿物流、會展、信息和旅游等新型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南寧與泰國開展第三產業合作的重要性日益顯現,應強化措施,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

    (一)與泰國旅游業的合作

    泰國與南寧作為重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在旅游資源、旅游區位、客源市場等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和合作潛力。泰國的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較豐富。南寧要充分發揮面向東南亞,緊靠粵、港、澳的區位優勢,利用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和國際民歌藝術節的城市品牌,積極融人中國一東盟國際旅游圈,構建大南寧區域旅游圈。加強與泰國曼谷等城市在客源市場開發、旅游產品開發、旅游產品宣傳促銷、建設旅游網絡、發展旅游電子商務、旅游人才培訓、旅游便利化措施等方面的合作。同時加強資源整合,設定合作項目,規劃精品線路,打響跨國品牌,實現互利共贏。合作項目可考慮開發或打造曼谷一萬象一河內一南寧一桂林一北京等精品國際旅游線路,設立“南寧(廣西或北部灣景區)與泰國城市旅游合作論壇”,在每年固定的時間(如泰國的潑水節、南寧的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召開前的日子),由南寧和泰國的重要旅游城市輪流承辦該論壇,針對各城市在旅游開發、旅游發展、旅游合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共同解決合作難題,推進合作。同時,南寧泰國的旅游業合作又將推進與帶動雙方在旅游業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基礎設施、旅游娛樂設施、信息服務、交通運輸、旅游景區(點)等方面。

    (二)與泰國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

    關于泰國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南寧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云集優勢,開展跨國教育交流。加強南寧與泰國重要城市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增加雙方合作院校,加快人才培養;與泰國重要城市簽訂教育合作協議。增加選送到這些城市名校培訓學習的大中專畢業生數量,重點培養大批既通曉泰國語,又掌握區域經濟合作政策條文和國際貿易規則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增加招收來自泰國各個城市的留學生數量,積極開展結合產業合作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加強與泰國的官方、民間、高層交往、戰略發展研究、商貿會展、人文研究、高校人才培養、勞務輸出等方面的合作,并將友好城市建設作為國際交往工作的重點,促進雙方政府官員和商界人士進行互訪,加強城市間的交流合作。

    (三)與泰國金融與信息的合作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是經濟發展的引擎,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合作需要強大的金融支撐。南寧與泰國在金融與信息方面進行合作,不僅有利于解決其他產業合作的國際結算問題,提高區域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金融支持拓展雙方合作的項目。

    1.金融合作

    加強與泰國主要城市在跨國清算、金融業務、金融監管相互協助機制的合作;加強在金融市場準入門檻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完善金融救助機制、貨幣互換機制;加強在金融監督和預警方面的合作,可以考慮設立南寧與泰國金融監督與預警機制框架。南寧與泰國各主要城市主要經濟與金融指標。為政府決策者和市場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加強貨幣匯率對話機制合作并及時通報匯率政策的重大調整,為本區域經濟貿易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積極發展與泰國貨幣匯兌、證券、投融資中介、金融經紀等合作項目,發展相關的債券市場。

    2.信息合作

    南寧可以與泰國主要城市加強在法律法規、行政情報、經濟指標、投資財政、對外貿易、基礎設施、市場動向、生活環境、企業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共享與合作。搭建信息平臺,為雙方的投資、貿易、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第9篇:藥品電子監管論文范文

    醫院信息系統的發展不平衡,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整整落后10年。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已普遍應用了醫院信息化建設,具有功能強大、性能優越、系統完整、互通互用等特點。比如美國波士頓地區醫院和其他醫院信息系統聯合組建了集成醫療網絡,相互間醫療信息資源共享,為近500萬病人提供服務[2]。德國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趨勢是通過建立綜合管理系統,為醫療決策提供智能化的服務。歐洲各國醫院信息化建設通過整合各醫院優勢資源,逐步實現區域性的計算機網絡。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信息化系統已基本上建立了以無紙化為特征、以電子病歷為重點的綜合信息化管理系統[3]。早在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技術就進入了日本醫院的醫事會計、醫院管理、急救醫療等領域。

    2發展趨勢

    隨著新醫改方案的推行,一體化的醫院綜合管理信息化系統已被提升到戰略層面,國內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并呈快速增長趨勢。據原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統計分析,自2009年起,醫院綜合信息化管理系統市場需求快速啟動,在醫院信息化領域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從原來的5%提升到20%。年市場需求總額達15億元左右[4]。預計未來5年,將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長,市場空間巨大。

    3基于云平臺的現代化醫院管理系統建立的必要性

    目前,各大醫院以多種形式(自行開發、引進等)建設了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初級HIS,隨著醫院自身發展需要,逐漸引入遠程會診系統、PACS、HMIS、CIS、LIS、OA、電子圖書情報系統,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正在探索構建綜合醫院信息系統,各醫院發展參差不齊、良莠混雜,規范化、標準化較差[5]。在突發事件期間暴露的突出問題是信息不暢,應急能力差,這與各地醫院無序開發建設系統,無法較快準確對接信息有直接關系。同時,各醫院之間的數據交換,醫院內部不同軟件、設備互連等都相當困難,各系統不能共享資源。在客觀上要求建立一套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現代化醫院綜合管理系統。云平臺以公開的標準和服務為基礎,以互聯網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數據存儲和網絡計算服務。與傳統的單機或網絡應用模式相比,虛擬化、通用性、超大規模、高可擴展性、高可靠性、按需服務、極其廉價是云計算的顯著特點。一套完備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已成為各大醫院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促進醫院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數字化醫院建設是實現醫院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和標志,也是社會信息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更是醫院適應改革的必然選擇。通過設計這套醫院綜合管理系統,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使之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并在深圳市乃至全國醫療衛生系統推廣,實現醫療全行業的標準,這是醫院現實的業務經營和改革傳統管理的高級階段,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將會成為構建現代化醫院新的增長點。

    4基于云平臺的現代化醫院

    綜合管理系統概述基于云平臺的現代化醫院綜合管理系統是計算機技術和醫院管理科學的結合,僅僅依靠計算機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任何一方都不能很好的完成這一工程。為此,我院擬同相關公司為醫院設計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統。該系統將全面覆蓋醫療、學科建設、人力資源、教學、科研、院科兩級、后勤、設備和財務系統等各個方面,主要分為三個組成部分,見圖1。

    4.1臨床信息系統(CIS)

    包括門急診掛號收費系統、住院管理系統、檢驗系統、影像系統、麻醉臨床系統、重癥監護臨床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系統、心電信息管理系統等子系統。

    4.1.1檢驗系統(LIS)。主要是利用檢驗設備的雙向通訊功能,將檢驗申請信息直接發送給檢驗設備,自動采集實驗室儀器的檢驗結果并形成檢驗報告,提高實驗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4.1.2影像系統(PACS)。主要將DR、CT、DSA、超聲、內鏡等設備的圖像按DICOM3標準格式傳輸到存儲設備中,醫技科室、臨床科室通過圖像處理工具調閱圖片并進行診斷,大幅度提高影像科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降低工作成本。

    4.1.3麻醉臨床系統。專為麻醉科手術室開發的圍手術期臨床信息系統,覆蓋了從提交手術申請、分配手術、術前訪視、術中記錄、術后恢復的全過程。手術室麻醉臨床信息系統是一個以數字形式獲取并存儲麻醉相關信息的計算機系統,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能以交互方式自動收集術中麻醉相關信息。

    4.1.4重癥監護臨床信息系統。專為醫院重癥科室設計的臨床信息系統,它覆蓋了重癥監護相關的各個臨床工作環節,能夠將重癥科室的日常工作標準化、流程化和自動化,根據觀察類、出入液、護理措施、患者生理變化等數據,自動生成符合醫院要求的特別護理單與一般護理單。

    4.1.5電子病歷系統。以電子化方式記錄患者就診的信息,包括首頁、病程記錄、檢查檢驗結果、醫囑、手術記錄、護理記錄等,其中既有結構化信息,也有非結構化的自由文本,還有圖形圖像信息。涉及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儲、傳輸、質量控制、統計和利用。

    4.1.6心電信息管理系統。自動采集心電圖機、動態心電分析儀等心電設備檢查結果并數字化,整合到電子病歷中。

    4.2行政管理系統

    包括科研管理系統、教學管理系統、學科建設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院科兩級綜合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后勤管理系統、經營分析及決策管理系統等,見圖2。

    4.2.1科研管理系統。主要是與科研管理部門相關的業務,包括立項(院內立項和院外立項)、論文、著作、成果、專利、科技開放及成果轉讓等。

    4.2.2教學管理系統。主要是與教學管理部門相關的業務,包括教學組織組建、教學課程安排、老師任課考核等。

    4.2.3學科建設管理系統。主要是與醫務科相關管理部門相關的業務,包括學科評估體系、學科評分標準和學科群建設,其中學科評估體系分為臨床、醫技和實驗室三大類。

    4.2.4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主要是和經營及人事管理部門相關的業務,包括薪酬管理、人事檔案信息管理和績效考評管理、對職工個人的管理和考核等。

    4.2.5院科兩級綜合管理系統。主要是與財務部門相關的業務,包括會計核算和薪酬的發放、預算編制及控制、成本核算,這三部分業務內容是運營管理的核心部分,預算、會計和成本核算構成了財務一體化的一個小閉環。

    4.2.6后勤設備管理系統。主要是與后勤管理部門相關的業務,主要包括藥品管理、物資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等業務。物流業務是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的基礎部分,它是支撐醫療業務和運營管理的基本管理內容。

    4.2.7經營分析及決策管理系統。主要是給醫院領導及中層管理者提供管理決策信息的相關業務范圍,是科主任(科長、處長)、院長等相關管理者利用醫院在運營過程中的業務數據,以全院(或科室)為信息單元進行全方位資源整合,在一定時期內對本科室目標達成的結果進行綜合統計、分析、評價和控制,并為下一步的運營管理行為做出判斷,是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的高層應用部分。

    4.3基于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云服

    務平臺集成臨床信息系統和行政管理系統集成后的系統助力現代醫院綜合管理系統,實現醫療資源的通用和數據共享。通過整合臨床信息系統和行政管理系統的數據,并將之轉移到超算中心的云端,醫院可減少本地資源的占用,降低了建設風險、數據存儲和保留費用,大大縮減了醫療機構的投資,并為病人提供便利。基于超算中心的云平臺服務還能夠消除影像共享的主要障礙,避免多種臨床應用(如PACS等)產生的影像信息孤島。

    5醫院綜合管理系統的作用

    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提高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促進醫療數據統計的信息化、自動化;消除信息孤島;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醫院效能;利用數字化手段來優化管理和提供決策支持。

    6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app下载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成人午夜18免费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www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无遮挡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2021| 国产成人h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乱妇在线播放|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性生活免费视频|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