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年級語文課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班級
考號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線
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空中課堂質量檢測
一年級語文試題
(時間:60分鐘
總分105+5分)
題號
一
二
三
四
卷面
總分
等級
得分
一、積累運用。
(共62
分)
1.讀拼音,寫詞語。(10分)
Kuài
lè
shén
me
qíng
tiān
hóng
rì
yǐ
hòu
2.寫出下列字母的大寫字母,并把這些大寫字母按順序排列。
(6+3分)
b(
)
f(
)
h
(
)
q(
)
d
(
)
r
(
)
排列順序:
3.比一比,再組詞。(8分)
請(
)
江(
)
看(
)
他(
)
情(
)
紅(
)
著(
)
地(
)
4.照樣子,寫詞語。(10分)
(1)春回(
大
)(
地
)
(白白的)糯米
一(
把
)刀
(
)(
)齊放
(
)太陽
一(
)井
柳綠(
)(
)
(
)棗
一(
)書
(2)安安靜靜(
AABB)(
)(
)
(3)靜悄悄(ABB)
(
)(
)
5.連一連,讀一讀。(8分)
講
游戲
青青的
小路
下
足球
彎彎的
箬葉
踢
故事
溫暖的
雪蓮
做
象棋
潔白的
陽光
6.把下列詞語組成一句話寫下來,并加上標點符號。(9分)
(1)很
外婆
粽子
包的
好吃
(2)多彩
的
春天
是
季節
個
(3)太陽
圓圓的
什么
像
7.照樣子寫句子。(8分)
(1)
例: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飛快地
。
(2)例:端午節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
,據說
。
(3)例:我多想去看看雄偉的天安門。
我多想
。
(4)例:要是不上學就好了。
要是
。
二、課內外內容填空(共13分)
(1)池草(???),山花(???),魚出(??),鳥入?(????)。
(2)河水(???)(
)天氣(???),小(???)蛙大眼睛。
(3)吃(
)(
)忘挖(
)(
),時刻想念毛(
)席。
(4)夜來(???)(????)(???),花落知(???)(???)。
(5)桃花潭水深(???)(???),不及汪倫送我(???)。
(6)舉頭望(???)(???),低頭(???)(???)(???)。
三、閱讀與理解(共20分)
短文1:(10分)
四個太陽(節選)
我畫了個綠綠的太陽,掛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園,到處一片清涼。我畫了個金黃的太陽,送給秋天。果園里,果子熟了。金黃的落葉忙著邀請小伙伴,請他們(嘗嘗
常常)水果的香甜。
1.短文共有(
)個自然段,第二段有(
)句話。(2分)
2.選擇正確的詞語在下面畫上橫線。(1分)
3.夏天我畫了一個(
)的太陽,秋天我畫了一個(
)的太陽。(4分)
4.春天,你會畫一個什么樣的太陽,為什么?(3分)
。
短文2:(10分)
銀杏樹
春天到了,銀杏樹悄悄地換上了綠色的外衣。樹枝上新長出
的扇形的小葉子顯得那么嫩,那么綠。綠葉中間還開著一朵朵黃
綠色的小花,真漂亮!
1.照樣子,寫詞語。(2分)
一朵朵
(
)
(
)
2.照樣子寫句子。(2分)
樹枝上新長出的扇形的小葉子顯得那么嫩,那么綠。
秋天,樹上的蘋果那么
,那么
。
3.這段話共有(
)句話,第(
)句寫銀杏的葉子,第(
)句寫銀杏的花。(3分)
4.根據課文內容連一連。(3分)
扇形的
小花
綠色的
葉子
黃綠色的
外衣
課題
推薦一本書
課型
習作
授課
時間
1課時
教學
目標
1.通過習作使學生明白讀書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薦的一本書的名字、作者及推薦的原因寫清楚。
3.培養學生評價與修改習作的能力。
教學
重點
1.通過習作使學生明白讀書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薦的一本書的名字、作者及推薦的原因寫清楚。
教學
難點
培養學生評價與修改習作的能力。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的書是什么?請把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吧。
生暢所欲言
師:這次習作就是向大家推薦一本書。
板書:推薦一本書
【設計意圖:在輕松的談話中引入“書”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的欲望。】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明確要求。
1.讀習作要求,把握習作重點。
內容上:推薦一本喜歡的書。
2.思考,我們推薦哪些內容才能讓別人接受呢?
生暢所欲言
明確:可以推薦書的內容、推薦書中吸引人的情節或者推薦個性鮮明的人物等。
3.思考文章的寫法:
板書:
寫法上:寫出書名、作者及推薦原因;寫后讀給大家聽一聽,評一評,再修改。
4.小結:
不管你怎樣介紹,書名、作者及推薦的原因是一定要說清楚的。
三、小組活動,交流選材。
將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大家:
1.要介紹清楚書的欄目、內容。
2.要說清楚你的推薦理由。
3.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推薦自己的書,聽的同學可以給他提問題或者意見。
4.評價他的介紹。注意是否說清楚了推薦的原因。
5.學生獨立完成習作。
四、交流收獲,習作評改。
1.請學生讀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提出修改意見。
2.師:你們覺得他寫得怎么樣?
哪一句話或是哪些詞語用得好,用得準?是否寫清了推薦的原因?你對他的書是否感興趣?
(學生互評)
【設計意圖:明確要求是習作的第一步,只有讀懂了要求,學生習作的時候才不至于跑題、偏題,這樣也就是降低了寫作難度。】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書,實現組內資源共享,形成奇文共賞。組內交流,還給予每位學生一個口語交際展示的機會,在交流中完善學生的說話過程,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一個鋪墊。】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從而提高聽說能力和思維能力。】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五、結語。
讓我們和書成為朋友,讓我們在書的陪伴下快樂成長吧。
板書
內容
內容上:推薦一本書
推薦一本書
寫出書名、作者及推薦原因
寫法上:
聽一聽,評一評,再修改
教學反思
1.在這次習作教學中,我先提出習作的要求,讓學生在要求的指引下讀題,了解寫作的目的,緊接著,我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及時做出評價,并針對評價做出修改,這樣的流程使學生的作品更加完善。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應用型人才 培養建議
一、引言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傳統中文系中最常設的一個專業,也被譽為文科的萬能專業,畢業的學生供不應求,可以從事社會人文領域的很多工作。但隨著學科門類的增多,專業的細化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人才市場開始傾斜。導致這一現象的一個本身原因是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缺乏應用性的缺陷,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改革的一大問題。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晰;教學內容重純文學,然而經濟、政治、哲學、法律內容偏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比較集中的問題。
2.1培養目標不清晰
漢語言文學專業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淀一度非常輝煌,學生能夠擁有穩定的職業,一度擁有很強的文化優越感與專業自豪感,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漢語言文學專業失去了過去的專業優勢。
再加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著傳統優勢專業意識,未及時調整培養目標,找準定位,更沒有考慮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的學生與社會實際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學生知識面狹窄,并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優勢專業成為了劣勢專業。
2.2教學內容重純文學輕社會學
教學內容是對教學計劃的具體落實,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步驟。因而教學內容的設置必須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然而,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內容大多是文學史、文學概論、文學作品等,教學內容脫離了社會,遠離政治、經濟、法律、哲學社會學科,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畢業后與社會格格不入,脫離實際,只會做文字游戲。
教師所教、學生所學,都是閉門造車,對于熱點的生活,廣闊的實踐,基本沒有接觸。思維方式和寫作方式都陳舊落后,極大地約束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順應時代和就業的需求,把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到綜合應用型現代化人才上。當代社會各部門和行業之間的融合滲透越來越多,單純的漢語言文學工作者已經不能滿足各個部門和行業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要進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據不同行業、領域對人才規格的需求,重應用,對專業進行分流,形成基礎加特色的培養模式。另外隨著現代化媒體技術的發展,熟練運用現代媒體,也是不可或缺的。現代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是要有過硬的寫、說能力,還懂得編輯與制作,將語言文字傳播、影像傳播和網絡傳播融會貫通,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四、漢語言文學應用型課程體系設置
根據漢語言文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實行厚基礎、多方向、因材施教、靈活多樣的育人模式,建立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新體系,對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重新調整。
4.1基礎課程
培養學生從事語言教學和語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個應用型模塊。主要開設語言教育提高系列課程,設置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師發展研究、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語文課件制作、語文教學藝術、語文教材篇目研究與教學設計、現代職業禮儀、演講與口才等課程。
4.2提升課程
主要提升專業理論,訓練科研能力,著眼于學生升造。可開設現代漢語語法專題研究、現代漢語虛詞研究、修辭學研究、文字學、音韻學、文獻學、邏輯學、漢語語法學史、中國語言學史、國外漢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專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專題、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影視藝術欣賞、雜文創作藝術論、外國文學專題等類課程。
4.3應用行文課程
開設應用行文相關的理論、實務、實踐系列課程,培養學生從事機關文員工作能力。主要設置了應用寫作、秘書學、行政法學、編輯與采訪、公共關系學、新聞采訪與寫作、公務員基礎知識管理學、廣告學、人力資源管理、檔案管理學、辦公室禮儀等課程。
五、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建議
5.1全程輔助職業生涯規劃
在大學一年級利用新生入學教育契機向學生灌輸職業規劃的理念,介紹就業工作的相關概念和基本常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成才觀,指導學生制訂大學四年規劃。對二年級則進一步深化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分析就業形勢,調整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積極鍛煉就業必備的素質和技能,夯實基礎。大三這個年級階段我們應注重分類指導,幫助學生分析幾種職業去向,是深造讀研,當公務員還是企事業單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創業?根據學生的不同選擇通過專題講座、報告會、個別輔導等形式集中資源優勢進行分類指導。到了大四進行考研與就業分流,對考研學生重點進行學科縱深教育,對準備就業學生重點學習就業相關課程和參加專業技能實踐。
5.2增加實踐環節
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除了課程設置科學合理,各門課程都要圍繞這一主旨有重點地訓練學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強化實踐環節,使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鍛煉,增強能力,以適應、勝任未來的工作。
從大三開始分專業方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將來的就業意向,在所開設的課程中添加實踐內容。將“聽、說、讀、寫”能力訓練落實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如公務員、教師方向的,其秘書學、行政管理學、中學語文教學法等課程的教學,設置三分之一的實訓課程,主講教師一邊講理論,一邊帶學生到實習基地觀摩、見習、實習,從而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通過見習、實習讓學生查找理論學生中的不足,在后續的課程學習中加以彌補。
依托實驗室優勢,強化學生辦公、制作等操作實踐,培養學生“做”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參與到每一個實驗中去。進一步強化學生辦公技術和制作等方面的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