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數學經驗交流材料范文

    初中數學經驗交流材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數學經驗交流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數學經驗交流材料

    第1篇:初中數學經驗交流材料范文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培養;方法探索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獲得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當前的數學活動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機械重復的練習,枯燥乏味的練習,煩瑣的死記硬背,基本上無思維價值的練習還很多,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造成學生對數學練習及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嚴重阻礙了學生生動活潑、自由地發展。要克服這些弊端,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數學活動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應該是趣味的、開放的和形式越來越豐富的,這些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能改變原來單一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實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作為數學教師,在教數學知識的同時,更應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方法、途徑,激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利用數學本身的特征,激發主動學習興趣

    1.實用性。馬克思指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的應用了數學,才算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這句話充分顯示了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及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學的使用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滿著數學,作為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欲望。比如如何利用數學知識測量我校旗桿的高度。學了圓錐面的展開圖的內容后,讓學生練習制作形狀為圓臺式的燈罩,圓錐形狀的煙囪帽等活動。2.規律性。數學本身存在著一些規律和誘人的奧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總結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數學概念是人們通過感覺、知覺對客觀事物形成感性認識,再經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而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因此,概念教學不應只是簡單的給出定義,而要引導學生親自感受及領悟隱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數學思想。比如我在九年級幾何《圓》一章學習弦切角概念時,先讓學生回憶并觀察剛剛所學過的圓周角,即頂點在圓上,并且兩邊都和圓相交的角。我們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在圓上轉動圓周角的兩邊,當轉至一邊與圓相交而另一邊與圓相切時,請同學們給予命名,從而得出弦切角的概念。通過上述教學方法,學生既學習了弦切角的概念,又滲透了對比的數學思想方法。

    二、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培養主動學習興趣

    1.進行情感交流,促進自主學習興趣。良好的師生關系會產生好感效應。初中生的情感容易在行動中反映出來。如果一位學生因受到某位老師的斥責而產生畏懼感,那么,他對該老師所教的學科是不會感興趣的;反之,若一位學生因事受到有關老師的表揚和贊賞,那么他會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該老師所教的學科,而積極主動的學習。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在與學生交談中,應加強與學生的感情交流,增進與學生的關系,親近他們,愛護他們,對學困生采取少一點“威嚴”,多一點“親切”的方法,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意在教與學中產生和諧的共鳴,也能增進相互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由喜歡“數學老師”而喜歡“學習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2.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激發主動學習興趣。好奇是青少年的天賦,“問題是數學的靈魂”。有意義、有趣味的問題有其獨特的魅力可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促使他們為之絞一番腦汁,費一番苦心,探索它,解求它,所以課堂上應根據該節課的內容,精心巧妙地設計一些有意義的問題,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發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感到新奇,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另外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利用課外活動講數學家的故事,猜數學謎語,針對學生喜勝不服輸的心理,結合教材內容開展競賽和游戲,這些都非常受學生歡迎,適時地把他們引入課堂或課外活動中,可極大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三、優化教學過程,培養主動學習興趣

    第2篇:初中數學經驗交流材料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教學模式;能力;教師培訓

    中圖分類號:G45.2

    近年來,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媒體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技術成為提高教學水平的有利工具。經過多年的發展,學校在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師進行了如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培訓,也取得了很大發展。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多種問題,如教師普遍存在對于多媒體技術認識不足,技術掌握程度不高,以及對于多媒體計算機的利用效率偏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對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為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體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勢,加強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培訓非常關鍵。本文分析了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特點,以及學校在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教師信息化運用能力的培訓策略。

    1 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特點

    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呈現信息的特點是非線性的,圖、聲、文并茂,改變了以往相對死板的教學模式,不僅給教師以及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輕松、自由的交流平臺,而且可以讓教師更方便、快捷地找尋知識點和傳授知識,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教學知識。這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總結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特點,主要有:

    1.1 創設教學情境,變抽象為直觀

    隨著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表現形式集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為一體的非線性,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其呈現方式也由原本單一的文字、公式、圖片等線性結構轉化為多種、直觀、形象的非線性結構形式,通過各種相關內容的教學信息有利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提高大腦獲取信息的感知能力,這對于學生開展記憶、思考等活動非常有幫助。這就是將一些抽象的問題通過圖像處理、文字資料、動畫或視頻等形式具體化,以此擴大學生的感知時間和空間的能力[1]。然后學生再結合原先掌握的感性材料,提高對這些抽象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比如,在講授初中數學的《幾何圖形》時,可以將定理、公式等很枯燥、乏味的內容,學生很難理解又提不起學習興趣的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來,如教師可根據教學任務做成PPT課件、flas、幾何畫板制作的動作幾何圖形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技術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和必備教學工具。

    1.2 教學模式的多樣性,增強了教學趣味性

    多媒體計算機所能提供的資料多種多樣,有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因此多媒體計算機即可作為教師的教學工具也可作為學生的學習工作,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查找相應的學習資料也可進行輔助學習。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對學生加以引導,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寬松和靈活的學習平臺,可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且更具啟發性。從而改變以往相對單調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2 目前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各學校普遍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總結近年來學校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多種問題。

    2.1 信息技術利用率偏低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程度偏低,主要表現在教師對于信息技術中各種軟件的掌握能力欠缺,且應用手段簡單化,此種情況在中小學校尤為突出。一是教師對于多媒體計算機的軟件和硬件認識大多還處于初級階段;二是教師對制作教學課件還不太熟練;三是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為了省事無論是否有必要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師都一概利用;四是個別老師不愿使用計算機進行教學;五是為節省板書時間和講解時間,很多教師僅簡單地利用這些設備進行教學活動等,而未充分應用開發信息技術的多樣化手段進行教學,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的功能未得到有效利用。

    2.2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學校對于信息管理的忽視以及技術管理欠缺等多種原因,導致學校對于教學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近幾年雖然各地對實驗管理員和信息教師進行了大量的培訓工作,但仍由于各個方面的原因導致教師對于網絡教學的資源利用率低等情況。主要表現為大多管理信息系統的軟件只在特定情況下會發揮一定作用,如進行教學排課、組織考試、成績公布或查詢、管理學生的基本信息等方面[2]。再者針對教師進行實際教學的教學軟件不夠豐富,老師選擇教學的軟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老師使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不高。另外,有些學校的局域網在資源共享中,存在資源多次重復的現象,還有很多教學資料和數據不能共享等,使得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率低,網絡應用缺乏良好的互動基礎。

    2.3 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認識不夠

    目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成為中小學教學過程中的熱點問題。但教師對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缺乏深刻的認識,大多教師僅停留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信息技術的三種形式的認識: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學習對象以及學習工具。而缺乏對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所發揮的功效的全面認識。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教育技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包含的內容不止以上三種形式。

    3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策略

    針對現階段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勢在必行。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各學科的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提高教師的多媒體計算機知識以及教育技術方面的素養。包括提升教師對信息應用意識,提高教師的計算機操作運用能力,以及教師在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過程中對教軟件的選擇和使用方法等。

    3.1 改變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的意識

    提高教師隊伍對于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的意識,是培訓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的首要目標。要讓教師充分認識到以多媒體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充分掌握各種教學軟件的使用方法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注重培養教師對信息的洞察能力和敏感度,鼓勵教師之間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并引導教師進行信息的查找、整理、篩選、分析以及加工等,提高教師應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教學的意識和能力。

    3.2 針對不同學科教師給予差別化的技術培訓

    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知識培訓,提高教師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力。例如,對Office辦公自動化軟件操作、Windows基本操作方法、photoshop圖片的處理方法、flas制作、網絡查找途徑和文件下載方法等度這些是每位老師應掌握的基本知識。

    但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中,針對不同的學科特點要給予有差別的技術培訓。例如,針對不同的科目,選擇適合的教學軟件,并進行教學軟件的應用培訓。如在進行物理和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各種條件限制,很多實驗難以完成和實踐。此時,應用多媒體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創造仿真實驗室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再如中學數學教學,可以讓數學老師掌握幾何畫板的使用,利用幾何畫板設計出各種幾何圖形,也可做出具有動畫效果的幾何變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加強對相應學科教師的軟件應用培訓,提高學科教師對軟件應用的能力,可幫助教師更好地解決教學難題,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

    4 總結

    信息技術在未來教育中作用越來越大,如校園網絡課堂、遠程網絡培訓、網絡微格教學設計等。因此,學校應重視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除此之外,還應加大對計算機軟硬件設備的投入,提高信息化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效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現代化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張靜文.論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中的教師培訓[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2):22-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V综合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成人播放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五级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国产成人在线看|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5g影院欧美成人免费|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嫩草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97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激情成人网|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成人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