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食堂外包范文

    食堂外包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食堂外包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食堂外包

    第1篇:食堂外包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rear service socialization reform, college canteen service outsourc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urden of school, bring remark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o meet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dining needs, but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it also has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supervis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anteen service outsourcing supervisory system is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canteen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詞: 高校食堂;服務外包;監管體系

    Key words: college canteen;service outsourcing;supervision system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6-0141-03

    0 引言

    在以“政府主導、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學校參加、社會參與、市場引導”的新一輪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1],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絕大多數高校已平穩完成了后勤服務從學校行政管理系統中的規范分離。本文從食堂服務外包的含義、食堂服務外包的意義以及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食堂服務外包管理為例就如何建立健全對高校食堂服務外包企業的監管體系進行淺析。

    1 食堂服務外包的概述

    1.1 食堂服務外包的含義 所謂外包(Outsourcing),在英文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的縮寫,其直譯為“外部資源利用”,是指企業在充分發展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整合、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增強企業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一種業務運作方式[2]。

    就高校食堂而言,服務外包是指高校后勤根據自身實際,以合約形式將后勤食堂服務中的非核心業務外包給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運營,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并增強高校后勤食堂實體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的應變能力。

    1.2 食堂服務外包的的意義

    1.2.1 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 通過服務外包,引進社會優質資源,強化競爭機制,促進優勝劣汰,逐步減少高校自辦后勤市場份額,實現從以“自辦后勤”為主向“選后勤、管后勤”為主的轉變。

    1.2.2 形成合力、實現企業、學校、師生共贏 高校后勤食堂合理評估食堂服務項目、結構中的不足,通過建立外包合作模式,形成了一種新的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建立了一條新的供應鏈管理,有效地將合作雙方各自擁有的優質資源、專業人才和管理能力整合起來,形成合力,倍增實力,增強服務保障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實現雙贏[3]。

    1.2.3 有利于提高服務質量,促進了平安校園的創建

    通過食堂服務外包改革,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將社會優質服務引入校內,提升服務水準,改善學生的就餐條件,滿足不同層次就餐需求,從而促進了和諧、穩定校園環境。

    2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食堂服務外包監管體系淺談

    2.1 學院食堂經營模式的選擇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食堂先后進行了職工承包經營、外包加自主經營等方式的嘗試,無論是采取哪一種方式,都給學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但是以上兩種方式都存在一些弊端。為此,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了新型的校企合作經營模式,大大提高了學校食堂的服務內涵、服務質量、服務水平,推動食堂經營社會化,餐飲服務品牌化,日常管理規范化,衛生監督制度化,飯菜價格大眾化,品種搭配科學化[4]。

    2.2 建立健全食堂服務外包監管體系

    2.2.1 建立健全社會餐飲企業引入機制(企業準入管理程序) ①建立健全資格預審查制度,主要是對參與競爭企業的資格進行審查,以便剔除不符合資格條件的企業,降低高校后勤服務外包的風險。②在校園網上公開招標信息,根據學院所處市場環境(區域性、唯一性)和食堂服務外包特點,具體確定參與社會企業的競標審查門檻(標準)。③學院成立以學院分管后勤領導為組長的招標小組,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原則,對投標的社會餐飲企業經營的大學食堂進行調研分析,聽取同行對該公司的相關意見。其次對各投標方的資信條件、經營管理能力、經營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審并提出評審意見,最后根據招標文件的評標辦法確定中標企業。

    2.2.2 完善社會餐飲企業退出機制 學院后勤監管部門根據《江蘇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餐飲企業承包經營高校食堂管理的意見》(蘇教安[2011]11號),結合本院食堂管理模式,制訂和完善食堂服務外包企業退出制度,規范服務外包企業退出程序。

    2.2.3 建立健全保證金機制 食堂外包企業在與學院后勤簽訂合同時,予以繳納規定數額的履約保證金,作為該企業實施合同條款內容的服務質量信譽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制度的建立有效制約外包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行為,督促外包企業工作人員自覺提供優質服務的效果。

    2.2.4 構建政府主管部門、學院、后總、監管部門四級安全管理機制 ①為加強食品安全,學院后勤主動邀請政府主管部門對餐飲企業進行安全檢查、體檢、培訓,提升監管水平。②成立學院食品安全小組。學院衛生安全檢查小組每學期不定時對學院師生食堂進行安全檢查;同時,為明確責任,細化管理,學院與后勤服務總公司簽訂安全責任狀。③成立后勤服務總公司服務質量監督辦公室。后勤辦公室為主的服務質量監督辦公室,每月不定時對師生食堂進行全方位安全監督,提出意見,確保師生食堂服務“價不漲、質不變”;同時按照學院要求,后勤服務總公司與食品監督職能部門生活服務中心簽訂安全責任狀,明確責任,細化管理。④食品衛生安全職能監督部門。職能監督部門與師生食堂餐廳負責人簽字安全責任狀明確責任,細化管理;配有食品衛生安全監督員,每天早上做好各餐廳原材料的驗收,確保原材料新鮮衛生,同時做好原材料的登記、索證、肉類有效檢疫證明登記工作;在食堂生產加工過程中,監督員進行安全巡查,規范員工操作行為。

    2.2.5 規范操作流程,強化安全意識 ①食堂采用現場管理—“6T實務”。為提高師生食堂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師生食堂推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與推行餐飲現場卓越管理規范(簡稱“6T實務”)相結合的“雙輪驅動”長效機制,堅持從源頭防范、過程控制著手,切實通過監管模式的轉變,理清了監管部門的職責和餐飲企業的責任,實現了餐飲單位環境整潔、衛生清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操作規范,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促進了企業加強自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使餐飲企業管理水平呈螺旋式上升。②制定食堂經理6T管理手冊。提升餐廳管理水平,進一步明確餐廳經理責任,加強食堂經理對食堂食品衛生的監督,保障師生飲食安全,推進食堂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③著力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員工多層次培訓機制。制訂《員工培訓制度》,開展員工崗前培訓,強化員工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和服務理念;組織餐廳經理到兄弟院校食堂考察學習,提高餐廳經理管理水平[5]。④做好臺賬管理工作,規范臺賬記錄。在各餐廳實行“6T”崗位制度,崗位責任人每天每餐專人做好餐具消毒記錄、飯菜留樣記錄、食品添加劑使用記錄、剩菜剩飯加熱記錄、紫外線消毒記錄、飯菜質量抽樣記錄等食品安全方面的臺賬,進行檢查、備檔,做到有檔可查,有據可尋,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2.2.6 建立完善規章制度,加強食品安全監督 ①完善操作流程制度,明確崗位職責。根據高校飲食服務相關規定及國家、省市有關食品衛生安全的政策法規,先后制定了食品采購、儲存、保管、領用到食品加工、留樣、出售等各環節的管理制度,同時將制度上墻,使師生食堂管理日趨制度化、標準化、科學化。②建立周例會衛生互查制度。根據師生食堂實際情況制定周例會餐廳經理衛生安全互查制度。通過衛生安全互查,加強食堂經理之間交流,相互督促、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提高了師生食堂飲食安全系數。③建立經理日巡查制度。根據師生食堂實際情況制定餐廳經理日巡查制度,餐廳日巡查主要由一名餐廳經理和一名中心監管部門成員,每天對食堂操作流程進行全天候檢查。通過日巡查提高了各餐廳經理管理水平,增強了食品安全責任意識,確保師生飲食安全。④嚴格執行《生活服務中心獎懲條例》。為推進食堂規范化管理,規范化生產,規范化服務;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完善公司制度,結合本院師生食堂實際情況制定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后勤服務總公司《生活服務中心獎懲條例》。

    2.2.7 明確食堂投入主體,堅持食堂服務公益性 引進社會企業參與高校后勤服務,必須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既要遵循市場規律滿足社會企業的營利性,又要符合教育規律實現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在引進食堂服務外包過程中,學院、后勤、企業明確責任,合理分擔投入,堅持食堂服務公益性[6]。

    ①實行“交鑰匙”工程。食堂主要設備、設施等固定資產購置、房屋建筑年度維修均由于學院負責,中標餐飲企業只需易耗品和日常流動資金投入即可營業。②建立價格平抑基金。學院為保證飯菜價格穩定,解決因市場伙食物資持續上漲、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等因素對食堂飯菜價格的影響,學院設立價格平抑基金,每年度根據食堂營業額、物價等因素給予補貼。③平價水、電、氣政策,學院根據國家發改委、教育部《關于學校水電氣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委[2007]2463號)文件,對食堂用電、用水、用氣統一按居民類價格標準進行收取。④制定《大伙飯菜價格執行標準》,強化食堂內部管理。對各食堂原材料進行電子臺賬管理匯總,對伙食進行成本核算,嚴格控制每家食堂的毛利率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確保飯菜品質價相符。

    2.2.8 完善量化考核機制,搭建良性競爭平臺 ①采取“6T”考核機制,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為進一步保障食品衛生安全,強化員工安全責任意識,激勵員工工作積極性,結合“6T管理”建立6T考核獎勵機制,做好月月有獎勵,提高師生食堂服務質量。②建立年度考核機制,優勝劣汰。為加強食堂經營管理,促進師生食堂經營、管理、服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食堂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建立起以伙食管理委員會考核為主,學院衛生安全小組、后勤、職能監督部門參與的考核機制。

    3 總結

    高等院校食堂社會化運作、管理、經營,既要遵循市場規律,更要立足于為師生服務,保障供應,維護校園穩定;既要考慮經營者的利益,更要兼顧廣大師生的利益。文章就高校食堂服務服務外包分析,對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后勤食堂服務外包監管體系的簡述,為我國高校食堂監管如何健全服務外包監管體系提出可行性建議。

    參考文獻:

    [1]肖竟章.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后勤實體職工思想工作[J].中國市場,2006(40):42-43.

    [2]祝招玲.馬云馳.論酒店管理中餐飲外包對核心競爭力的影響[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4):50-51.

    [3]馬祥甸,徐燕.關于高校后勤服務外包的構建.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0(1):132-134.

    [4]張建學,高職院校食堂經營模式的探討[J].河南農業教育版2007(10):4-5.

    第2篇:食堂外包范文

    一、高校食堂外包的效率優勢

    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目的是逐步剝離計劃經濟體制積淀下來的龐大的行政后勤系統,實行市場經濟下社會化的后勤服務,以減少投入,提高效率,提供優質的后勤服務。從這一目標來看,食堂外包模式比自供模式顯然具有更大的效率優勢。自供模式就是高校自辦食堂,目前大多是高校所屬的后勤實體自辦食堂。由于后勤實體的高校所有制、管理人員的行政任命制、管理模式的企業化和員工身份的復雜性(事業編制、合同工、集體工、臨時工)之間的矛盾,自辦食堂往往管理人員多,員工平均工資遠高于所在行業平均工資,采購、保管、生產、銷售過程中的漏洞較多,固定資產過度購置、使用,浪費嚴重,成本遠高于社會企業所辦食堂。

    高校食堂客源穩定、就餐人數多、需求相似且價格低廉,最需要也最適宜的是低成本經營思路,標準化、精細化的管理方法,薄利多銷的營銷策略。而社會餐飲企業管理人員少,員工工資標準符合同行業平均工資標準,采購保管、生產、銷售過程中的漏洞少,固定資產投入恰當,管理精細,浪費較少,他們的生產效率當然要高于后勤實體的生產效率。

    二、高校食堂外包模式下的風險

    資本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潤。對于高校食堂來說,無論是自供模式還是外包模式的經營者,都有逐利的動機,但相對于自供模式而言,外包模式下的風險因素更多。過去人們說,全國的安穩在北京,北京的安穩看高校,高校的安穩看食堂,原因就在于此。報告顯示,“2007年學校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為117起,中毒3773人,死亡6人。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報告起數和中毒人數最多,分別占學校食物中毒總數的47.01%和59.42%。學校食物中毒主要發生在集體食堂,主要是以食物污染或變質以及加工儲存不當引起的中毒為主”。

    (一)逐利動機過強的風險

    集體食物中毒的起因一是食品原料不衛生;二是食品加工和儲存過程有問題。外包模式下,尤其是在融資建設的食堂中,由于投資商投資額大,投資回報期長,所以投資商為了在固定的回收期內盡快回收成本并獲取利潤,他們一般選擇在固定時期內回報額最高的經營商承包。而承包經營商在對投資商高額的回報和自己逐利動機的雙重壓力驅使下,會盡量降低總成本、提高售價以謀取較高利潤。1.在食品原材料的采購中,他們往往不顧質量甚至不講安全,只顧價格低廉,致使劣質甚至帶病毒的原材料進入庫房。2.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沒有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易于產生病菌。3.在銷售之后,對該銷毀的剩余食品沒有銷毀,對該妥善保存的余料沒有妥善保存,致使病毒產生。4.偶然也有人為投毒事故的發生。

    (二)質量低劣的風險

    質量低劣的風險包括:1.原材料質量差必然帶來食品質量低劣。2.加工過程中原材料配比降低,也是常見的質量低劣現象,如葷菜中降低葷料比例,提高素菜比例。這對于營養尤其是蛋白質需要量大的青年人來說,同樣是不能忍受的劣質食品。3.加工過程中工藝粗糙產生的質量低劣,如口味過咸、過淡、過辣、過苦、過酸、異味等。

    (三)管理混亂的風險

    社會餐飲企業尤其是私人企業,大多為家族式管理,經常是以家庭成員為主組成管理隊伍,員工中的骨干成員也以家族成員或親友為主。家族式企業的優點是互相了解、易于溝通、誠信度高、凝聚力較強。但其缺點也十分明顯,包括:1.有意無意干預管理事務者多,政出多門。2.人際關系復雜,矛盾糾結,任人唯親,制度不嚴,使員工思想與工作混亂。3.家族成員依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般在薪酬分配中都有較高的期望。一旦期望不能達到,便產生怨恨心里,礙于面子關系,憤怒得不到宣泄,就可能導致怠工、貪污甚至投毒事故。

    (四)態度惡劣的風險

    食堂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集中、工作環境較差,銷售人員大多來自農村或城鎮下崗工人,其中個別性格修養較差的員工面對個別態度惡劣的學生,容易產生對立情緒,發生口角甚至斗毆,引起青年學生的公憤,發生群體性抗議事件。

    (五)“自己人”尋租的風險

    外包模式下,食堂經營者為了獲得高額利潤,很容易主動向學校食堂管理者行賄,而由于制度不夠嚴格、管理者素質有限,管理者也比較容易發生尋租現象。這樣非常容易帶來以上的風險,最后致使學生或食物中毒的嚴重后果。

    三、高校食堂管理中的權利分類

    高校食堂經營管理主要牽涉到以下十種權力與利益的運作。

    (一)進入退出權

    對進入食堂經營者,學校可以設立相應的資質條件,如企業(個人)注冊資金、資質、技術等級,行業從業時間及榮譽,風險抵押金,經營承諾等。一般來說,門檻越高,可能進入的企業(個人)越少,但其資信可靠性和合作誠信度越大。反之,對于不能守法經營、履行合同或者發生了嚴重責任事故的商家,學??梢砸笏麄兲崆巴顺觥M瑫r,還要建立商家正常退出機制。

    (二)人員選擇權

    人員素質高低決定其經營成功的程度:人員素質越高,工作勝任度越大,成功幾率越大,風險越??;反之亦然。高校對于食堂員工都應按照國家法律規定設立相應的標準。同時,在外包模式下,還應當關注并督促食堂經營者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保障工人的勞動權益,杜絕因勞資矛盾引發的惡性事故。

    (三)采購控制權

    采購控制首先是對食堂燃料原料包括煤、米、肉、油、面粉、食鹽、干貨、凍貨、調味品及蔬菜等的進貨渠道和價格的控制。只有保證原料合格,才能保證成品的合格。其次是對數量的控制,尤其是對葷菜類中的葷素原料比例的搭配。只有保證了合理的比例,才能保證營養的充足與平衡,保證合理的性價比。再次,價格的控制。外包模式下,經營者自己會盡量控制原材料的進價。只要渠道正規,學校一般不太干涉。

    (四)菜品更新權

    顧客的口味不斷變化,菜品應該相應地調整。

    (五)生產管理權

    中式菜品的制作過程一般沒有統一的生產、制作工藝,不同的廚師對同一菜品有不同的輔料配比、制作工藝、加工時間和火候,結果相同的菜品卻有不同的口感。但對于食堂來講,保證基本菜品的標準化生產、大眾化口感,既可保證質量,也可保證銷量。

    (六)銷售控制權

    銷售控制的目的不是銷售總量的控制,而是份量、價格的控制。份量控制的實質仍然是價格的控制。食堂所服務的顧客是沒有收入的學生群體,應該保證對他們的公益性。價格控制是保證公益性的有效手段,中低檔菜品價格的控制是廣大學生特別是貧困學生營養得到基本保證的關鍵。

    (七)環境監督權

    食堂必須有清潔的環境以保證食品衛生安全。

    (八)經濟收益權

    作為投資和管理者,高校應該具有經濟收益權,但因為食堂的公益性,高校一般沒有從中獲利。有些學校雖然收取了目標管理費或設備維修費,但一般也只是收回部分成本。在當前物價上漲嚴重的時期,這些資金仍然以補貼的形式返回給學生或(和)食堂。

    (九)補貼分配權

    學校食堂享受免稅政策;國務院、教育部經常要求各級政府和高校給予食堂和學生一定的伙食補貼,并減免水電氣等費用;2007年以來,教育部還撥出巨款補貼學生伙食費。高校對學生、學生食堂具有補貼分配權。在外包模式下,資金更多地補貼了學生,較少地補貼食堂。學生獲得補貼后,具有更大的消費自主選擇權。校內外食堂、餐館競爭更加激烈。國家、學校的補貼因此獲得更大的邊際效益。

    (十)競爭引入權

    學校為了防止或減少壟斷、降低價格、提高服務質量,一般會引入兩家或多家企業來經營食堂,使企業之間產生競爭,促進質量提高、價格降低。

    四、高校食堂外包模式下的權利讓渡與風險管理

    高校作為食堂的投資者、管理者,其投資、管理食堂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經濟收益,而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務。高校只能促使食堂提供優質低價的服務,獲得學生對學校整體教育服務的認同,從而獲得辦學的美譽度。同時,由于高校對食堂具有壟斷管理的部分條件,有些食堂同時具有地緣壟斷和行政壟斷。因此,外包模式下,學校能夠充分運用自己掌握的權利,適時、適當地進行權力與利益的讓渡,嚴格控制各種風險的擴大和發生。

    (一)高校及食堂管理者要轉變觀念,積極引進社會企業參與后勤服務與競爭

    高校有一些領導覺得社會企業“無奸不商”,很難駕馭,又擔心引進社會企業后,本校教職員工喪失創收的機遇,弄不好還會把學校的產權丟失,因而不肯把業務讓給社會企業。其實,在比較成熟的法律環境下,隨著行業的逐漸成熟,企業自律性的加強,社會企業中的絕大多數樂意守法經營并取得合法利潤。如“上海市為高校服務的社會企業已超過120家,約占市場總量的34%,安徽省高校296個食堂,社會企業經營155個,占52.4%”。

    (二)在設計食堂外包的合作模式時,高校要充分調查

    高校要分析學校所處環境對學生就餐的影響,了解校內食堂所具有的固定資產、資金資源、就餐者消費資源及管理者人力資源。在此基礎上,對我們掌握的權力與利益按照重要與可能的程度實行有條件的讓渡。首先,對于進入退出權、采購定點權、銷售價格權、環境控制權、競爭引入權、補貼分配權,任何時候都要牢牢把握,不可過多讓給企業。如果校外餐飲業十分發達,而校內就餐人數較少,則校內競爭程度可以降低;相反,學校處于郊區,周圍沒有餐館,校內競爭就要加強。在物價上漲幅度較大的時期,可以減少學校的收益、較多地給予學生與食堂直接的現金補貼,同時控制價格上漲幅度,保證質量不降低。而對于人員選擇權、采購價格權、菜品調整權、生產控制權、高檔菜品銷售權則要更多讓渡給經營者。這樣既利于經營者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加利潤,又可減少學校的管理成本。

    (三)選擇社會企業時,高校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了解合作者的資信狀況,通過公開競標確定合作商,以避免因“自己人”的腐敗尋租而引進不法商家

    經營者確定之后,要針對食堂管理的各項權力反復協商,在確定讓渡的項目、程度與比例之后,簽署盡量完備周詳的合同以規范雙方的責權利。

    第3篇:食堂外包范文

    關鍵詞:分配;創新;體質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4-0159-02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日新月異的發展,原本在計劃經濟時代向各單位分配、派遣高校畢業生的局面已經很難適應企業自身的發展了,為了解決這一實際問題,國家開始了大規模的教育體制改革工作,尤其是針對高校教育進行了全面的改革。針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存在的“分配制度”、“大鍋飯制度”這些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等等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變,那么新產生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在高校體質改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打破常規,引進人才和先進技術

    在計劃經濟體質下,無論是高校教師還是學校行政人員以及后勤管理人員,完全要符合國家的配給制度,無論是你有多么高的學問,還是在某一項學科研究上在海內外有一定的權威性,只要是你不符合學校的分配制度等計劃經濟下特有的特殊制度,你就只能“論資排輩”的往后站。但是通過次教育體制改革之后就完全不一樣了,全新的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被引進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來。這樣既鼓勵了一線任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又壓縮了臃腫的行政以及后勤辦公機構,使學校有更多的精力來投入到一線教學中來。

    以西南某高校為例,在教育體制改革之前,全校有學生35000余人,在冊教職工1170人,按照正常比例來講這個是符合師生資源配比的,但是在一線任教的老師紛紛向學校建議增加教師資源,以便更合理的安排學生上課。通過認真的分析我們發現,原來在冊的1170名教職工中,附帶在三產行業中的占到了420人,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在冊教職工沒有任職在教學一線,而是從事著與一線教學工作聯系并不大的其他工作。但是由于體質問題的存在,導致學校并不能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來引進教師資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通過高校體質改革之后,該學校一次性精簡后勤及三產工作人員330余人,同時又精簡和壓縮了相關的行政科室8個,一下子就把臃腫的辦公環境做了全新的改進。隨后又通過媒體面向全國招聘了具有一定水平的高校教師280余人,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校的正常教學資源配置,也為學校節省了一大筆的辦公經費開支。另外,通過這些新招聘的高校教師,又相繼與國內外30多個大型企業以及科研機構簽訂了700余項科研成功研究課題小組,其中達到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標準的就有9項,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完善制度,規范教職工的工作秩序

    長期以來,在高校中存在著“嚴進寬出”的現象存在。這一現象不僅僅是提心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也存在于教師的日常教學中。很多學生在經過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之后邁入了大學校門之后就放松了對自身學習的要求,學生逃課現象簡直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甚至有的學生還為此編了順口溜“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公共課集體逃,專業課專門逃”。這種現象是原來依附于應試教育下的一種畸形學習心態。而教師也因為高校自身體質的不完善對自身的工作產生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出現。參與學校自身的研究課題的人少了,參與教學課件改進的人少了,參與專業學術研究的人少了,幾乎形成了一種“學生糊弄老師,老師應付學生”的局面存在。

    這種情況的存在其弊端就不一一列舉了,只要是有些常識的人都清楚長此下去之后的后果將是什么。但是通過高校體質改革之后對此類混亂的制度有了一個顛覆性的改進。首先是各高校都引進了全新了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條件的學校還自行開發和研究了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軟件。結合當下企業管理中最為時興的OA辦公系統和學校教學系統,逐步的探索出一條適合學校自身發展的人力資源辦公模式。

    例如,在人力資源辦公軟件中明確的劃分出一線教職工的科研教學模塊,讓行政管理人員很清晰明白的能一下就看到這個教師目前在單獨或者與他人共同研究什么學術課題,以及研究的進展度是如何的。經費使用情況、社會調研情況、數據統計情況等等也一目了然的在系統中獨立的呈現出來,對于課題中存在的實驗數據以及這些數據的真實度,通過簡單的排序就可以清楚的比對出來。而對于學生而言,諸多教學科目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日常的學習情況就有了一個較為準確、客觀的體現。

    在華東某高校里,辦公自動化軟件與教學相結合的作用被充分的發揮出來。學校組織專人成立了課題小組,專門研究這套軟件的開發工作。其內容上到老師到學校的簽到,下到學校相關行政性辦公文件的下發;大到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進度,小到學生食堂主副食的標價……全部清晰明確的在這套體系中有一個明確的顯示,這不僅僅是滿足了教職工的日常工作需要,更大程度上是為全新的高校體質改革,尤其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的前提下積累了豐富的實踐基礎。對進一步的加強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改進提供了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

    三、校企分離,保障一線教學資源合理分配

    說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有一個內容是回避不了的,也是人力資源管理中較為重點的一個內容,那就是高校后勤及三產人員的管理工作。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因為所有的資源都是國家以供給制的形式發放到學校的,而且在“干部配給制”的左右下,有的學生因為也是干部身份,所以享受了一般教職工幾乎同等的待遇,從而就導致了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在那個特定的時期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配給制”已經逐步的走出了歷史的舞臺,龐大而且臃腫的高校后勤管理機構已經成為了高校體制改革,特別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個難點問題彰顯出來。豪不夸張的說,如果解決好高校后勤管理人員的問題,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重點以及核心問題就等于說解決了一大半。在解決這一重點問題之前,是必須要搞好情況調查的。

    比如說,前幾年的高校擴招工作直接影響了高校學生宿舍管理情況一度出現混亂的局面,原有的學生宿舍已經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正常住宿需求,通過幾年來不斷的新增學生宿舍的基礎建設工作,學生宿舍到底有了多少?后備床位到底還閑置多少?最少需要多少人來進行管理?這些看似比較繁瑣的問題其實可以用一個方式來進行解決,那就是整體外包。完全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重新整合以前的后勤管理人員,組建全新的物業公司等,把學生宿舍這一塊的工作完全外包給物業公司來管理,這樣既能對學生宿舍采取專業的管理,又能讓學校把原本龐大的后勤管理人員在學校行政編制中剝離出去,進而簡化了學校針對學生宿舍管理工作中行政指令的管理,更符合市場化的運作法則來促進和規范學生宿舍的管理工作。

    例如說,學校的學生食堂管理工作一直是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幾乎是所有的高校都曾經遇到過比較棘手的情況出現,有的學校也曾經嘗試過采取食堂外包或者是整體出租形式來對食堂工作進行整改,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收效并不是很大。與此同時,對于這種盲目的食堂外包,學生也是意見頗多。如何讓食堂管理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妥善的解決,不產生“雞肋”問題的存在呢?其實,在延續食堂外包的情況下,建議可以采取“三方共管”的形式來進行。以往的食堂外包,大多數都是采取的“一言堂”形式,也就是說學校與某個人或者公司進行接洽,由其自身或者組織他人把學校食堂整體承包下來。這種組合看起來是完美的,因為校方和企業以及個人都是得利的,但是這其中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問題就是食堂的顧客能否接收這種模式的存在?無論是飯菜質量還是菜品花色等等,高校食堂的最主要的消費群體依舊還是學生,如果供需雙方不能達成一個合理的供銷模式的話,那么這樣的組合最終還是將面臨失敗。前述中所說的“三方共管”說的就是在學校食堂管理工作中能聽取和掌握學生的情況,更好的為學生服務,那么這樣下來的話就可以打到一種比較和諧的局面了。可以由學校牽頭,食堂外包工作人員配合,并且邀請學校學生會的同學共同組建一個監督管理機構,對食堂的日常精英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食堂外包單位還可以適當的為學校貧困學生提供一些勤工儉學的輔工作崗位。如此下來的話,食堂的日常工作既有學生參與其中,又有學生進行監督,既杜絕了食堂在原材料選購上的偷工減料情況出現,又聽取了學生對于食堂工作的建議和要求,極大程度上緩和了供需直接的矛盾,而作為學校,僅僅是派出了一個常駐的監督管理人員(或者是機構)就解決了復雜的局面,可謂是一舉多得的。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僅是采取的“一刀切”的精簡,也不僅僅是采取的“一窩蜂”的增加,而是要依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從實際需要出發,適當的對一些崗位個人員進行靈活機動的調整。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必須要進行全新的改革的時候,能適當的增加一些高科技的產品或者是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的,就必須要給予重點投入,在無關緊要的崗位或者是區域,必須要進行“手術刀”式的精簡的時候,堅決不能考慮短時期內存在的一些矛盾或者是糾紛,必須要站在長遠的角度去考慮事情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充分的研究其存在的價值。

    高校,作為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優質人才的搖籃,其核心價值體現在教書育人上,這就需要我們這些從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員充分的認識和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所做的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圍繞著這一核心工作來開展,所有的工作都必須要依托這一事實基礎來拓展。隨著高校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也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我們也應該充分的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早日完成高校體質改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第4篇:食堂外包范文

    [關鍵詞]參芎葡萄糖注射液;三維適形外照射放射治療;老年;Ⅲ期非小細胞肺癌

    [中圖分類號]R734.2;R815;R7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62(2010)06-0580-05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放射治療在近年內發展很快,2/3的患者適合首選放射治療。NSCLC占肺癌總數的80%~85%,在這一部分病人中,70歲以上的占30%~40%。老年人生理功能減弱,免疫機制降低,對比年輕人對放射治療的耐受性相對較差,更易受傷害。隨著NSCLC放射治療的進行,各種因放射治療而引起的并發癥的發生率亦隨之有所升高。如何提高NSCLC放射治療的腫瘤控制率,并最大可能地降低放射治療所引起的并發癥是腫瘤臨床醫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參芎葡萄糖注射液主要成分為鹽酸川芎嗪和丹參素,一直以來單一成分的研究報道較多。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肌損傷、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是Ⅲ期NSCLC放射治療的主要并發癥。本研究對參芎葡萄糖注射液結合三維適形外照射放射治療Ⅲ期NSCLC的療效和毒副反應進行分析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選自總醫院放療科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的住院病人,共65例,按1997年國際肺癌臨床TNM分期,按入組條件收治。用數字表法隨機將病人分成A、B兩組。A組32例,年齡60~74歲,平均66歲,其中鱗癌20例,腺癌10例,鱗腺混合癌2例。B組33例,年齡61~78歲,平均67歲,鱗癌20例,腺癌13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對兩組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TNM分期、KPS評分及入組前的癥狀、體征等分別采用x2檢驗、Wilcoxon秩和檢驗和組間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A、B兩組的組間均衡性較好。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療設備

    瑞典Elekta公司pereise型醫用直線加速器,使用6MV的x射線進行縱隔區的外照射放療及原發病灶的三維適形外照射。

    1.2.2 治療用藥物

    A組:參芎葡萄糖注射液(貴州壹佰制藥生產)為復方制劑100ml,其組分為丹參相當于丹參素20mg、鹽酸川芎嗪100mg、葡萄糖5.0g、甘油1.0ml。B組:生理鹽水250ml、維生素C注射液2g、維生素B6注射液200mg。

    1.2.3 治療方法

    A組:直線加速器6MV的x射線,進行縱隔區及原發病灶的三維適形外照射放療。GTV為影像學上可見的腫瘤及轉移的淋巴結體積,CTV為GTV的范圍外擴3mm,PTV則根據擺位的誤差、呼吸運動等在CTV的基礎上外放5mm。劑量分割方式為200cGy?次-1,1次?d-1,5次?周-1,總劑量4000cGy。二次修改放療計劃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追加劑量放療,200cGy?次-1,1次?d-1,共10次,總劑量2000cGy。放療開始當天參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脈注射,1次?d-1,共6周。B組:放射治療方法同A組,放療當天開始生理鹽水250ml加入維生素C注射液2g、維生素B6注射液200mg靜脈滴注,1次?d-1,共6周。

    1.3 腫瘤放療后觀察指標

    1.3.1 腫瘤療效評價

    1.3.1.1 兩組腫瘤近期療效評價按WHO制訂的統一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NC)、進展(PD),有效為CR+PR。療效評定標準按制定的腫瘤客觀療效評定標準進行,CR:腫瘤完全消失并持續4周以上,無新病灶出現。PR:腫瘤兩徑乘積減少50%以上并持續4周以上,無新病灶出現。NC:腫瘤兩徑乘積減少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持續4周以上,無新病灶出現。PD:腫瘤兩徑乘積增大25%以上或新病灶出現。

    1.3.1.2 兩組生存率比較分別統計腫瘤治療后3、6、12、18個月的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期。

    1.3.1.3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對機體免疫力的副作用按放療各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及亞群比較標準進行。采用EPICX-XL型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生產)進行檢測計算CD+3、CD+4、CD+8的百分率及CD+4與CD+8比值,檢測試劑與質控物原裝進口,標本與質控物同時檢測。

    1.3.1.4 兩組中醫肺癌綜合療效治療前后生存質量

    評價按Kamofsky評分標準,與治療前評分比較,評分提高為改善。兩組病人根據Kamofsky積分法進行質量評定最后分別予以計分。顯效:治療前后計分提高20分者。有效:治療前后計分提高10分者。無效:減少等于或大于10分者。穩定:增加或減少小于10分或無變化。

    1.3.2 NSCLC放療急性毒副反應評價

    根據國際腫瘤放射治療協作組(radiation therapyoncology group RTOG)和歐洲癌癥研究治療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cancer EORTC)制定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肌損傷和血液學放射性損傷等放療急性毒副反應標準,用于放療1~90d的急性放射治療反應的評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以P

    2. 結果

    2.1 腫瘤療效

    2.1.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2.1.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期比較見表3。

    2.1.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見表4。

    2.1.4 兩組肺癌綜合治療前后中醫生存質量評價見表5。

    2.2 NSCLC放療急性毒副反應見表6、7。

    3. 討論

    放射治療是Ⅲ期NSCLC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對局部腫瘤病灶和縱隔淋巴結腫瘤轉移灶控制療效明顯。但長期以來放療導致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肌損傷、脊髓功能抑制、免疫功能下降等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參芎葡萄糖注射液組分為丹參、鹽酸川芎嗪等,其中丹參性苦微寒,養血活血,通行血脈;川芎辛香行散,溫通血脈。

    本研究中A、B兩組患者治療后放療急性毒性反應骨髓抑制毒性比較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各項數值A組均好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非血液學不良反應主要有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肌損傷,以1、2級為主,1級放療的急性反應A組明顯好于B組。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期比較A組遠期療效與B組比較無顯著差異。A、B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差異有顯著性。A、B兩組中醫綜合療效標準評定具有顯著性差異。

    分析以上結果,原因主要為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放射治療中發揮作用。劉琳等研究報道中藥活血化瘀藥物對腫瘤放療的作用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改善血液循環,加快血液流速,破壞腫瘤組織周圍和內部纖維蛋白的聚集,增加瘤床和瘤體的血流量,提高氧分壓,從而提高瘤體的氧效應,改善乏氧細胞放射敏感性。(2)降低腫瘤細胞的氧耗量,增加乏氧細胞氧分壓以改善腫瘤細胞的乏氧狀態。(3)增強對腫瘤細胞DNA的輻射損傷作用及抑制受損DNA修復作用。(4)處于不同增殖周期位置的癌細胞,其放射敏感性有明顯的區別,而某些中藥放療增敏劑如活血化瘀藥物的應用可使癌細胞阻斷于對射線比較敏感的增殖期,如G2、M期。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年齡較高的原因,生理功能減退,體質欠佳,多同時合并心、肺等臟器的器質性及功能性疾病。放療過程中配合中醫藥治療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臨床癥狀,增加機體的免疫力,減輕放療毒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增強患者完成治療的信心。

    綜上所述,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在老年NSCLC放射治療中應用可減輕或防止放射性損傷,減輕放療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起到放療增效與減毒作用。

    [參考文獻]

    [1]殷蔚伯,谷銑之,腫瘤放射治療學[M],3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623-642.

    [2]鄧心婷,林麗珠,生存質量評價在肺癌臨床中的應用[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5,16(3):225-228.

    [3]貝政平,內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490-491.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范第6分冊,原發性支氣管肺癌[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2:16-19.

    [5]PEREZ C A,PAJAK T F,RUBIN P,et a1.Long-term obserrations of the patterns of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non-oat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 treated with definitive radiation therapy.Report by the Radiation Therapy Ontology Groupa(973-01)[J],Cancer,1987,59:1874-1881.

    [6]鄭國燦,李智英,丹參酮I對HepG2細胞抑制作用的體外實驗研究[J],現代醫學,2004,32(5):296-298.

    [7]劉琳,王錦鴻,中藥對放射治療增敏作用的研究概況[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15(1):63-64.

    [8]FAN J,TEN G J,HE S C,et al.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Gastroenterol,1998,4:33-37.

    [9]SPRAGG R G.Acute lung injury in 2003[J],Act PharmacolSin,2003,24(12):1288-1291.

    [10]FAN J,KAPUS A,LI Y H,et al.Priming for enhancedalveolar fibrin deposition after hemowhagic shock:role oftumor necrosis factor[J],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2000,22(5):412-421.

    [11]SHEU J R,KAN Y C,HUNG W C,et al,The antiplateletactivity otetramethy-lpyrazine is mediated through activationof NO synthase[J],Life sci,2000,67(8):937-947.

    第5篇:食堂外包范文

    【關鍵字】高校食堂 經營 效益

    食堂作為高校后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師生提供衛生可口、價格合理的飲食服務的任務。教育的公益性決定高校食堂應該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但是作為一個經濟實體,高校食堂又不能不關注經濟效益。如何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使高校食堂真正為師生提供安全、優質的飲食服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課題。

    一 高校食堂在經營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許多高校食堂仍舊保留著計劃經濟時代吃大鍋飯式的管理模式,在經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在采購環節,一些人中飽私囊;在貯運加工、銷售等環節上浪費嚴重;工作效率不高;不少員工白吃白拿習以為常。造成食堂飯菜長期處于質不高價高的狀態,既談不上經濟效益,更談不上社會效益。在人們紛紛詬病傳統的食堂經營管理模式之弊端時,許多高校后勤進行了社會化的改革,將食堂對外進行承包。但經過幾年的實踐證明,高校食堂社會化并未取得較為立項的效果,其中出現的問題也十分明顯。首先,廣大師生的利益受到了侵害。經營者承包高校食堂大都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首要目的,因此,常常會出現以下幾種問題:承包金額較高,飯菜的價格也隨之攀升;不少商家還通過減少飯菜數量或菜多肉少等方式變相提高價格。安全衛生意識較為薄弱,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常常是采購一些價低質次的原料,危害師生健康。其次,管理和監督執法難。由于投資者完全掌握了經營和管理權,學校的管理形同虛設,國家的法律法規貫徹落實難度很大,學生的飲食衛生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高校食堂外包,高校可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高校師生的飲食安全存在隱患,毫無社會效益可言。

    二 改善高校食堂經營管理的對策思考

    堅持公益性投入與市場化運營相結合的原則,完善兼顧學生承受能力、財政支付能力、學校負擔能力的學生食堂資金投入和政府保障機制,消除學生食堂的不穩定因素,確保學生食堂能正常、穩定、持續運營。同時,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完善學生食堂可靠平衡的供求機制,發揮市場在學生食堂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促進學生食堂不斷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1.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堅持高校食堂為師生員工生活提供服務的原則。堅持高校食堂經營管理公益性的原則,不適宜把學生食堂作為學校增加經濟來源的創收項目。而應把確保師生飲食衛生安全,提高飯菜質量和服務質量放在首位,解決食堂穩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高校食堂工作政治屬性與經濟屬性和辯證統一,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發展,保障高等教育事業又快又好地向前發展。

    2.保障飲食安全

    高校領導對飲食衛生要應格外重視,認真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對食堂操作過程的衛生控制擴大到包括食品驗收、加工和出售等環節。學生是食堂最主要的消費者,為加強監督,建議設立處理學生意見的機構,建立賦予學生民主監督權的學生伙食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有學生參加的會議,認真收集、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食堂飲食衛生存在的問題,使食堂飲食衛生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3.控制運營成本

    食堂成本控制是指食堂按照國家有關財務制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財務目標,運用各種成本管理方法,將各項成本掌握在一定范圍內的財務活動,它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環節,對食堂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資源的耗費與相應的降低成本措施的執行進行指導、監督、調節和干預,以保證成本目標和成本預算任務的實現。高校食堂是高校的一個后勤保障部門,食堂經營管理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教職員工的飲食服務水平。因此,食堂要從成本控制著手,抓好食堂的管理和服務,以提升教職員工的滿意度。

    4.提高人員素質

    高校食堂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崗位,用人之長,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聰明才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員工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隊伍,從而通過員工的優質服務令師生滿意。

    5.引入適度競爭和注重飲食產品創新

    有競爭才有發展,學??稍谧灾鹘洜I的基礎上,多引入幾家飲食服務部。這樣,既可增強學校內飲食業的競爭,控制好餐飲價格,為學生提供多元化、高質量的服務,還可增強各食品供應方之間的相互監督,在競爭中形成一種比服務、比價格、比衛生的良性循環,推進學生食堂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建設。創新是企業前進的動力,高校食堂只有創新才會有發展。一四服務創新。傳統的學校食堂就餐時間比較死板,過了規定的時間就沒得吃。為此,建議食堂在適當延長售飯時間的同時,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提供不定時服務。二是飲食產品創新。高校的師生來自全國各地,飲食口味各不相同,單純的大鍋菜已經不能適應多種消費的需求。食堂經營者應該研發出價位適中、營養豐富、口感鮮美的各種地方菜。因此高校食堂應該想方設法通過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種來滿足師生新時代飲食的需要。

    6.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和政策宣傳

    第6篇:食堂外包范文

    本人***,始終對工作保持高度熱忱,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在工作中可以獨當一面,得到了同事的支持和領導的肯定。

    一、主要工作業績

    入職后,本人同時或相繼從事了公文函件、會議、印章、翻譯、后勤、外圍聯系、人力資源管理等工作,對行政管理工作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以及在與各單位的溝通聯絡中,對制度及工作流程也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在負責上述工作期間,各項工作均能做到高效有序開展,與各部門的工作對接、溝通協調也頗為順暢,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工作基礎。

    根據《項目管理策劃》中機構設置要求,基于扁平化的管理思路,大壩工區行政管理工作由項目部行政管理部統一管理并負責具體實施。在初到首部時,理清工作思路的同時,自主編制了《行政管理工作在大壩工區開展方案》。工作中,根據實際要求對方案進行及時修改。2020年度,在管理思路清晰和認真負責、努力工作的基礎上,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取得了一定成績。

    ㈠后勤保障

    1.在疫情背景下,做好食堂管理的同時,絕大部分職工對首部食堂餐飲表示滿意。是在巴基斯坦疫情較為嚴重時,提前做好了物資儲備。隨著首部施工區域中方人員不斷增加,食堂壓力增大,本著在現有食堂成本管理的基礎上,盡可能讓職工吃好的原則,主抓食堂管理。要求廚師日常比對首尾部食堂菜單,對每周的食堂物資計劃及菜品樣式上要求做到常變常新。同時,從衛生、服務、及巴方幫廚等方面加強管理。本人也時常主動同職工詢問了解對食堂的意見和建議,方便我們及時改進。

    2.確保員工住得舒心,同時做好新員工進場后勤服務。在首部住宿房間有限的條件下,本人首先增加自己房間住宿人員,再積極與員工溝通,充分尊重員工個人意愿,合理安排,減少矛盾。在下半年新員工分批次進場時,提前規劃住宿安排,準備好一應生活用品,聯系尾部分配電話卡等,做好一應后勤服務。

    3.服務車輛管理確保了安全出行及成本節約,同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每月給所有巴方司機定期開會強調安全及具體疫情防控要求,對中方人員反饋的司機不當行為及時警告處罰,不斷提高司機規范行車及疫情防控意識。同時,人員出行嚴格要求提前報備,盡量減少出車頻次,車輛按期維保,節約了成本。

    4.強化巴方員工后勤管理,穩定疫情下巴方員工狀態。為了確保疫情下首部施工區域巴方員工能安心工作和生活,本人持續改善首部生產營地生活用水問題,同時,加強生產營地巴方食堂外包經營管理,從價格、衛生、菜單、葷菜頻率等作出明確要求,努力為巴方員工提供較為優質的餐飲,最終更好的服務于現場生產。

    ㈡人力資源

    1.屬地化管理成績突出。首先明確了辦公室4名巴方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及工作內容,從人力資源、后勤管理、內業記錄、對外聯絡進行細分,在涉及巴方人員、事務工作范疇,均讓其充分參與。在本人悉心指導下,該4名巴方管理人員表現突出,充分利用了屬地化管理優勢,較好地實現了以巴治巴的模式。同時,也解決了行政管理部只我一人派駐可能存在的人員缺口問題。

    2.持續優化巴方員工基礎管理方式方法。在原有統一編號的基礎上,規范各個隊伍英文名稱,并復查編號,于網格化管理工作中,充分體現出上述工作的優勢,極大地方便了人員統計與核查,做到了全員無遺漏。因疫情期間巴方員工無法按期休假將工資送回家中,本人積極與當地轉賬機構聯系,特安排轉賬機構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做好防護措施后幫助巴方員工將月工資轉至家中,同時嚴格落實請假審批制度,曉之以理,確保了現場巴方員工在崗率。

    3.妥善解決了現場糾紛,規避罷工風險。現場多次發生中方帶班人員與巴方員工之間產生矛盾,本人第一時間都做到了及時妥善處理,避免矛盾升級,本著生產大局為重,規避了數次罷工風險。對因行為不當的中方人員導致矛盾發生的情況,本人提出批評的同時,對其耐心勸誡,盡量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4.青年員工隊伍建設效果良好。本人以自身正能量感染并緊密團結周圍的青年員工,在工作上互相幫助,學習上引導和互相監督,生活上給予盡可能多的照顧,在相對艱苦的條件下,我們形成了樂觀、積極、向上的工作、生活態度。2020年首部施工區域青年員工無一人辭職。

    ㈢外聯工作

    1.與駐地軍方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在本人的努力下,極大地改善了首部駐地軍方對我們現場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是建立在理解和互助的基礎上,通過閑時與駐地軍方的溝通交流和價值觀感染,提升了駐地軍方對現場工作及中方人員生活態度的理解,并適時給予駐地軍方合理范圍內的幫助。本年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軍方在施工區域范圍內當地車輛人員管控、巴方員工管理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2.與當地人保持良好的關系。通過聯系當地宗教權威進場指導,解決了疫情期間封閉式管理造成巴方員工無法外出前往清真寺禮拜的情況,2020年度,穆斯林重要的節日禮拜巴方員工均在營地內完成,保障了現場施工秩序。同時,因施工道路影響,通過提供彩條布進行部分遮擋,及時緩解了當地人對抗情緒,維護了外圍環境穩定。

    二、后期主要工作思路

    第7篇:食堂外包范文

    【關鍵詞】醫院餐飲 管理模式 新機制

    1.醫院餐飲管理改革的背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無論走到哪里食物總是最為重要的,食物的好壞,味道的優與次,價格高與低,直接反映一家餐廳或食堂的形象,餐飲管理就成了一門必修課。尤其是醫院餐飲管理(包括職工就餐供給和病人的特殊飲食需求),如何做好醫院餐飲管理成為醫院后勤保障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

    百人百心,眾口難調,有人喜歡吃葷,有人喜歡吃素,有人口味偏重,有人口味清淡;有職工、有病人、有家屬、有陪人、其他等人群,確實不好做。為了滿足醫院職工和住院病人的餐飲工作,應對各種消費者的需求,除特殊飲食需求外,盡可能大眾化,多品種,多口味,價廉物美才能滿足悠悠眾口。

    從建院半個世紀以來,我院對病員營養灶和職工食堂管理經歷了從“統一經營”管理模式階段開始,經歷了“個人承包”管理模式,再到“統一經營”和“個人經營”相結合的模式,實行了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經濟責任制的目標管理,服務保障型經營管理模式。

    餐飲管理經歷了多種模式的改革,由于種種原因,尤其是管理不善,甚至不顧就餐者和食堂員工的利益,飲食衛生堪憂,質量受損,員工報酬減少,積極性低落,餐飲環境急待改善。

    餐飲模式的改革如同其他改革,不僅僅是體制的轉換,還需運行機制的不斷更新,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現代餐飲運行機制,并按新的機制進行運作。

    2.醫院餐飲管理的特點

    醫院餐飲管理的綜合范圍很廣,管理難度很高。管理部門對餐飲監管一般從原料采購,廚房加工,倉庫管理,日常核算,財務收支,經營分析等六方面開展。

    福利性的特點是不盈利或少盈利。營利性的特點是不虧損,適當盈利。

    3.轉變舊觀念 建立新機制

    3.1新機制要求,轉變原單一公有制驅動的餐飲機制,變為多元化的經濟成分的、靠市場驅動的經營服務運作機制。改變過去單一在窗口打菜大伙食局面,辦成有便餐、快餐、套餐、盒飯、小炒、糕點、面食、風味小吃、西餐、休閑就餐等多元化的餐飲格局,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的需求。

    提倡新的消費觀念,注重合理搭配,將原來傳統的重色、重味、重量轉變為重營養、重清淡、重衛生的科學飲食。各班組采取經營定額型,利潤提成型,柜臺租賃型、廚房承包型等多種經營形式。這樣相互競爭,增強活力,提升經營水平,小炒部會美味飄香,顧客滿意,人氣旺盛,營業額會翻番。

    3.2引用人力管理的競爭機制 改革用人機制是醫院餐飲服務業面臨的重要課題。一是人才問題,人才是醫院餐飲業最寶貴的資本,是搞好飲食工作的關鍵。注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愛惜人才和使用人才。二是能者上,庸者下。正式工與合同工一視同仁,沒有偏見,優勝劣汰,擇優上崗,不少合同工擔任班組長,業務骨干,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三是建立獎懲機制,每月進行考核,對采購質量、價格、數量、逐日登記,打分計評,月末獎懲兌現。四是有職有權,責權分明,各負其責,人事管理與經營管理的統一。營業額、利潤雙目標管理,量化、細化到每個崗位,每個人,以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個員工的工作熱情。

    3.3運用報酬績效的激勵機制 由于崗位、效益不同,員工的報酬也有差別,實行“基本工資+崗位工資+效益工資+年終獎勵”的分配模式,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多得的分配理念。分配要向一線傾斜,向技術崗位傾斜,并定員、定營業額、定利潤指標,加上質量、衛生、服務等考核指標,按照崗位責任大小、技術含量高低、操作熟練程度、工作效益、工作態度進行報酬績效工資的分配。完善員工的各項福利,建立崗位提拔和獎懲制度,通過精神和物質的獎勵,激發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

    4.以人為本,優質醫院服務為目標

    醫院餐飲業也是社會的一個準餐飲行業,在著力改善就餐環境的同時,注重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

    從人性化服務理念和以人為本的高度要求,不論是職工、家屬、病人、陪人、老人、小孩等人群,對不同的服務對象,提供不同的個性化、親情化服務,盡力營造一種溫馨的就餐環境,讓就餐者感覺到一種美的享受。全面推行“三好一滿意”服務,評選金獎、銀獎微笑服務員,以促進服務更加優質化和人性化。

    確保為臨床一線醫務人員的提供餐飲服務,做好手術誤餐供應,精心研究,專人負責,優先制作,優質保量,優先送達。花色品種多樣化,飯菜質量不斷改進。

    提高服務質量,推出特色服務。一是要打造服務品牌,從食品衛生到就餐環境,從員工著裝儀表到菜肴的出品,與眾不同,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二是創造特色品牌點菜。根據就餐者的需求點,堅持高標準的服務質量,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特。定期檢查,專題評選,聘請餐飲技術顧問指導,這樣特色服務、品牌效應,才能做好職工午餐供應,就餐人員回頭率就會不斷攀升。

    5.規范餐飲管理,引入先進軟件

    5.1發揮餐飲部門管理職能,就餐環境分為:職工餐廳、病員餐廳, 院內招待餐廳。對醫院餐廳的食品安全、質量、衛生監督,負責組織協調各餐廳的正常運轉,保證全院職工、家屬、病員、陪人、進修和實習人員的餐飲供應。 各餐廳嚴格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提供的各種餐飲安全、衛生、營養合理。

    確保職工餐廳和病員餐廳能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病員餐廳負責營養治療膳食的配制和下送服務工作。

    服務宗旨:安全第一、質量上乘、服務一流。

    5.2引進先進的餐飲管理軟件

    引進一套功能強大而又簡便實用的餐飲管理軟件,包括前臺營業、營業設置、營業分析、財務查詢、庫存管理、輔助管理、系統管理、幫助信息等功能模塊,實現餐飲日常營運的全面自動管理等等。

    管理系統總結了多年的實踐經驗,并參考了大量國內同類軟件的優點,進行了精心設計,功能模塊清晰,界面美觀友好,操作簡便快捷,并提供完善的在線幫助和使用說明,是餐飲業進行電腦信息化管理的理想選擇。

    5.3利用現代信息化管理,在標準化菜品營養分析方面,醫院營養師采用電腦化系統,定期對每份菜品原料分量和食物烹制過程人工輸入電腦,利用中國食物成分表進行營養成分分析,得出每份標準菜營養分析結果,包括三大營養素含量及微量營養素含量。改變中國傳統飲食的觀念,對各種原料用量(主、輔、調料)、烹飪程序、烹飪時間、成菜溫度、營養成分分析等,讓就餐者在選擇食物時做到心中有數,更科學地指導飲食行為習慣。

    5.4引進餐飲管理公司進行經營或管理

    餐飲管理公司必須是一家或兩家以上通過ISO9001:2000,體系雙認證,承接醫院餐廳的承包經營、食堂外包托管管理、飲食承包的專業機構。最好擁有種植基地,并與各地養殖關聯,同時與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直接掛鉤,本著"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市場、以創新求發展"的經營理念,秉承"以人為本、以食為天"的宗旨,運用先進規范的管理體系,樹立了良好的餐飲形象。

    做到餐飲讓職工的滿意,病人的放心、舒心源自于餐飲經營的誠心、專心。餐飲管理機構廣攬烹飪人才及管理人才,對承包大型綜合性醫院職工就餐,住院病人配送餐服務,及其他餐飲服務具有獨到的優勢。

    醫院餐飲管理的模式的改革,必須做到注重經營目標,注重不斷創新,注重食品安全。把握好以人為本的原則,優先為臨床一線服務的原則,顧客永遠是對的原則,以及飲食健康的原則。堅持盈利性和服務性的統一,制度化和親和力的統一,開辟醫院的餐飲管理新紀元。從而實現更好的服務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餐飲取勝之道,劉學治著

    [2]現代酒店星級服務標準

    [3]中國醫院后勤管理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簡介: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蜜桃97爱成人| 好男人社区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成人看片app| 欧美成人午夜做受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成人网|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欧美成人高清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a级成人高清毛片| 青青草成人在线| 成人在线免费看|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