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藥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光譜法研究含氟卟啉-蒽醌化合物與DNA相互作用卟啉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吸光和發光性能,是一種良好的大環芳香系光敏劑,蒽醌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DNA光斷裂特性,它們易于插入DNA堿基對之間,以不同的作用機理使DNA斷裂。含氟化合物具有強的生理活性,它有可能和生物組織相互作用而顯示出抗腫瘤作用。黃岡師范學院的趙勝芳等[4]采用微波輻射合成了以二肽鍵聯的含氟卟啉-蒽醌化合物及其金屬鋅配合物。用紫外可見光譜法和熒光光譜滴定法考察了兩種合成的目標化合物與質粒DNA的相互作用,探討了它們與DNA的作用模式。即卟啉-二肽-蒽醌化合物與DNA發生自堆積的外部鍵合。該研究將在生命科學、醫藥學、配位化學的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
1.2基于DNA自組裝無酶循環放大猝滅化學發光法檢測核酸G-四鏈體DNA酶是一類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酸分子,由于富含G的核酸分子可以在血紅素存在下,形成G-四鏈體的結構,表現出類似于辣根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以催化H2O2氧化魯米諾產生化學發光。基于目標催化DNA自組裝,廣西師范大學的褚志丹等[5]基于G-四鏈體是富含鳥嘌呤堿基的DNA序列形成的一種特殊的DNA二級結構,當其與血紅素結合后,可顯示較強的過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事實,利用DNA自組裝、G-四鏈體的催化化學發光性能,構建了一種無酶循環放大猝滅化學發光生物傳感新體系,用于DNA檢測。該傳感系簡單、低耗、靈敏。該研究將在生命科學、醫學及生物學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
1.3基于DNA鏈置換酶輔助信號放大G-四鏈體脫氧核酶DNAzyme催化化學發光檢測腺苷腺苷在各種生物組織和器官功能的生理活性調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檢測生物體中腺苷含量意義重大。化學發光檢測具有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分析速度快等優點。廣西師范大學的李梅等[6]利用富含G堿基的DNA在血紅素和K+存在下,形成G-四鏈體結構并表現出過氧化物酶活性的特點,結合DNA鏈置換反應和核酸內切酶的置換反應,構建了一種基于DNA鏈體脫氧核酶DNA鏈置換反應和核酸內切酶輔助信號放大的G-四鏈體脫氧核酶(DNAzyme)的催化發光檢測腺苷的新方法。該方法靈敏度高、選擇性好、檢測限量為0.5μmol/L,用于人血清中腺苷的檢測效果良好。
1.4南海紅樹林真菌Fusariumsp.301次級代謝產物研究紅樹林生態系統是一種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潮間帶具有海洋環境特有森林類型的木本植物群落,其特殊環境孕育出的紅樹林內生真菌是此生態系統的主要降解者,也是海洋真菌的第二大生態群落[7]。從1994年至今,國內外對海洋真菌次級代謝產物的研究表明,紅樹林內生真菌的次級代謝中含有極其豐富的結構新穎且在抗腫瘤、抗氧化、抗真菌、細菌等藥理方面表現出良好活性的化合物。海洋真菌活性代謝產物已經成為重要的新型藥物來源之一。為了尋找結構新穎且具有藥理活性的海洋真菌次級代謝產物,中山大學的方平等[8]對一株采自海口桐花樹的紅樹林內生菌Fusariumsp.301次級代謝產物,根據化合物的理化性質、采用正反相硅膠、凝膠柱層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其次級代謝產物進行分離純化,通過波譜解析以及文獻數據對照的方法,分離得到并確定了5個鏈紅菌素類化合物的結構。該研究將在生命科學、生物學及醫藥學中得到廣泛應用。
1.5鹽酸氨溴索的電化學氧化作用鹽酸氨溴索(AMB),trans-4-[(2-氨基-3,5-二溴芐基)氨基]環己醇鹽酸鹽,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一種特效藥物。它對活性自由基(ROS)有不同的清除能力,對羥基自由基(HO•)的清除能力強,對超氧陰離子(O2-)弱,對過氧化氫(H2O2)很少或沒有作用。因此研究AMB的氧化作用和過程對了解AMB的生化過程很有意義。為此西北大學的孫杰娟等[9]在酸性水溶液中,研究了鹽酸氨溴索(AMB)的伏安行為,參照取代苯胺的伏安特性,說明了AMB的氧化機理。該研究將在生命科學、醫藥學的研究中得到應用。
2現代有機及生物分析在有機物分析分離科學中的應用
2.1殼聚糖衍生化杯[4]芳烴鍵合硅膠固定相對八種單取代苯的分離及分析殼聚糖大分子中有活潑的羥基和氨基,具有較強的化學反應能力和生物相容性;杯芳烴的孔腔大小可調,構象和取代基可以人為控制。鄭州大學的盧靜等[10]利用二者的優點將其結合制備了一種新型固定相并對八種單取代苯進行了分離分析研究。他們的做法是采用自制殼聚糖衍生化杯[4]芳烴鍵合硅膠固定相(CBS4),對8種單取代苯(苯胺、苯甲醛、苯酚、甲苯、氯苯、溴苯、碘苯、丁苯)進行了分離、熱力學、疏水作用的研究。實驗結果表明,8種單取代苯在CBS4上分離時間短,分離效果好,符合反相色譜機理;分析物的保留時間會隨柱溫的增加而減小;疏水作用在分離單取代苯時起著重要作用。該研究將在分析分離科學、環境科學、生物學中得到應用。
2.2Cu2+-羧甲司坦絡合物的光譜特征及其應用羧甲司坦為一種黏痰調節劑,用于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咳出困難者,但用量過大會有醫療副作用。為此廣西大學的林瑜等[11]根據羧甲司坦分子結構特征,推測其分子應該具有與金屬離子絡合的條件。通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考察了羧甲司坦與各種金屬離子絡合的可能性。他們的研究發現,羧甲司坦與Cu2+可以形成穩定絡合物,該絡合物在237nm處有一個最大特征吸收峰。確定了絡合物的絡合比羧甲司坦Cu2+為2∶1,絡合物穩定常數為4.98×109,在237nm處絡合物的摩爾吸光系數最大為4.74×103L/(mol•cm)建立了基于Cu2+絡合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測定羧甲司坦的新方法。該方法簡單、快速、靈敏、準確,且成功的應用于藥廠的產品分析,結果與標量相符合。
3結束語
實習學生遠離學校,且較分散,這就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難度,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抓住實習動員這個有利時機,創造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增強大學生判斷是非得失、識別善惡美丑的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自覺抵制錯誤思想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實習動員應將敬業精神、職業道德和紀律觀念作為教育重點。敬業精神是一種基于熱愛的對工作、對事業全身心的忘我投入,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永恒動力和思想保證。只有具備敬業精神,才能愛崗、樂業,才能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作為一名實習學生,只有以火一樣的熱情投入實習生活,才能克服實習過程中的種種困難,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不怕麻煩,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認認真真為病人分憂,在實踐中開闊視野、經受鍛煉、增長才干,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有所作為、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正當的職業活動過程中,思想、行為上理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準則。走上實習崗位后,大學生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由一個在校大學生變成了一名醫藥工作者,這就要求實習學生充分認識到一名醫藥工作者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自覺遵守職業道德,用職業道德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成為德才兼備、對患者既有責任心又有同情心的合格人才。另外,還要教育學生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沒有規章和制度,就沒有遵守和自覺,行動也就不會統一,實習工作也就搞不好。所以說,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是搞好實習的重要保障。實習期間,許多實習單位會同單位職工一樣要求實習學生,這更需要大學生事事、時時、處處嚴格規范自己,給實習單位留下一個好印象。在對學生的紀律教育別要告誡學生不能亂開診斷書、開藥等,以免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
二、加強管理服務,優化實習過程
首先,應選好實,延長工作手臂。實是一個實習小組的核心,是輔導員老師的左膀右臂,也是其余同學仿效、學習的榜樣,他的一舉一動都起著較大的示范作用。這就需要實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作出表率,要求同學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同學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實習期間,領導、老師不可能長期留在實習單位,許多具體問題和大量的日常工作要依靠實獨立協調、處理,這就對實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輔導員老師要選派政治素質高、學習成績好、敢于負責、善于工作、樂于奉獻的優秀學生團干部、學生黨員擔任實。實踐證明,凡是有一個優秀實的實習基地,工作就開展得好,出問題就少,實習效果就好。其次,應通過實習檢查,及時化解矛盾。學生實習期間,學生管理工作者特別是處在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要經常深入實習基地,開展調查研究與服務,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對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向學生解釋清楚,并及時向上級反映,爭取早日解決。檢查實習要深入學生中去,深入科室病房,懷著一顆赤誠的愛心,關心愛護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滿足學生的合理化要求,不能只走“上層路線”,更不能走過場,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學生到實習單位以后,應以一個在職職工的身份自覺接受所在單位管理,學校要配合實習單位給予那些遵守紀律、認真實習的學生表彰鼓勵,對那些違紀學生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個別情節嚴重的要作出紀律處分,決不能袒護。最后,應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構建長效機制。學生實離不開帶教老師的幫助指導外,還需要所在實習單位黨(團)組織、醫教科、帶教老師及全體醫護人員的配合,共同教育和管理,使學校教育和實習單位管理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因此,學校應加強同實習基地的溝通和聯絡,通過感情聯系、技術聯系、人才聯系、責任聯系、影響力聯系等方式,發展學校與實習單位的新型關系,建立穩定高效、適應高素質醫藥學人才培養需要的實習基地。
三、加強院校互動,總結合作經驗
利用現代化學習工具學習當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是時代的要求,因此應轉變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探索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科技及文化發展的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培養適合21世紀所需要人才的教學體系.醫藥院校的數學應以應用為主要目的,應改變以掌握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方法為目的的方式,把教學重點轉移到講解數理統計學概念、思考方法、形成及應用背景等,引導學生思考數理統計學的思維特征,理解數理統計學思想,引導學生應用數理統計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好和用好醫藥數理統計學并不需要高深的數學知識,而是要促使學生在學習數理統計學的時候改變思維模式,使學生從醫藥學的形象思維模式向數理統計學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斷模式轉變,并結合教材中例題的講解、學生自身實例資料的分析及作業的批閱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統計符號及公式等.
2精簡和更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方面做到突出實用性,適當地減少或減弱概率論部分的理論性和難度,以直觀、趣味和易于理解的方式把概率論作為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加以介紹.在假設檢驗部分注意闡述數理統計方法的思想、應用的背景及應用中所需的條件,重點講解假設檢驗應該如何選取原假設和備擇假設,如何對得出的結論進行合理的解釋;在參數估計部分著重地講解參數估計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合理性及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區間估計中置信區間的理解及單側置信限在應用中的意義等;在方差分析部分講清楚引進方差分析的意義、假設檢驗的方法對多個總體進行多次t檢驗時的缺點、方差分析應用的條件及合理解釋檢驗結果等;在回歸分析部分注意闡述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回歸方程的理論意義及對回歸方程結果在應用中的解釋等.目前SPSS軟件是國際醫學論文中應用最廣泛的統計軟件[2],國內的大部分醫學期刊也要求論文數據統計分析要應用統計軟件處理,統計檢驗結果要用P值來表示,更要求學生了解統計軟件的使用方法,做到正確使用統計軟件.
3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知識傳授型教學,即教師在課堂上灌輸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內按教學大綱要求把大量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講授完畢,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忽視學生應用能力的發展,結果導致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統計計算上,很難有時間去深入分析統計結果.互動式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讓學生處于教學的中心,在加強課堂討論的同時,由教員歸納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統計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主要指可正確選擇和應用統計分析方法解決醫藥學科學研究和醫藥工作中的實際問題[3].為了避免學生濫用及錯用統計方法,教師要重點講清各種方法的適用條件及特點.在考試方法上亦采用開卷考試,使學生不再花大量時間去推敲和死記那些復雜的公式,不再難于分清和理解符號及公式.通過幾年來的改革實踐,發現上述教學內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理統計學的內容在醫藥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定遠.醫藥數理統計方法[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0.
[2]王銳,陳長生,徐勇勇,等.統計軟件SPSS教學的經驗與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5):425.
根據貴陽市部分基層醫院現實情況,結合本院藥劑科實際條件,嘗試論述基層醫院藥劑科開展醫院藥學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及可能的工作開展途徑。
2結果
2.1基層醫院的現實情況定點醫療制度改革后,擁有大量優質醫療資源的大型醫院,成為了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從而形成了大型醫院就診人滿為患,部分基層醫院門可落雀的極端現象,這不僅導致了就診難的社會熱門問題,也使得部分基層醫院陷人了掙扎生存的困難境地。在醫院軟硬件條件均較為欠缺的情況下,促進診療服務水平的提高,以減緩就診患者的流失或促進患者的回流,成為了基層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
2.2用藥水平的提高對基層醫院生存發展的意義基層醫院因其就診患者數量有限,致醫院規模一般較小,缺乏一些大型的診斷和治療設備,同時也不能進行一些疑難手術等,因此,藥物使用成為了基層醫院疾病治療的最主要方式。眾所周知醫院用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臨床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強調用藥水平的提高,將極大地促進基層醫院診療服務質量的提高。
2.3藥劑科醫院藥學服務開展的途徑鑒于用藥水平的提高對于基層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藥劑科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積極主動地開展促進醫院用藥水平提高的醫院藥學服務工作,成為了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基層醫院藥劑科現有條件,可從兩個方面開展醫院藥學服務工作:促進醫護人員用藥水平的提高和重視患者的用藥教育。
2.4促進基層醫院醫護人員用藥水平的提高基層醫院規模一般較小,臨床科室也相對較小,醫護人員數量少,因此,在藥劑科藥學專業技術人員有限的情況下,不影響醫院用藥保障,有針對性地開展醫院藥學服務工作是前提條件。
2.4.1促進臨床醫生的用藥水平提高的工作開展臨床醫生的處方或醫囑是患者用藥的憑證,因此,幫助醫生及時了解或掌握藥品相關信息可促進臨床醫生的用藥水平的提高,如:將新進藥品資料分發于相關醫生,可促進新藥使用質量的提高;將國家的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及時地轉達臨床醫生,可促進提高藥物使用的安全性;藥物說明書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藥品臨床使用指南,而臨床醫生卻沒有獲得藥品說明書的直接途徑,對臨床醫生及時提供藥品說明書,將促進藥品臨床使用質量的提高。
2.4.2促進護理專業技術人員用藥水平提高的工作開展醫生處方,護士給藥,是住院患者的用藥過程。大量資料顯示,不恰當的給藥方式,將極大的影響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重視醫院護理專業技術人員給藥質量的影響,將促進醫院用藥水平的提高。醫院護理人員給藥過程中常存在的問題:給藥時間間隔不合理,合理的給藥間隔時間是藥物臨床使用安全有效的保證,而護士的工作情況常造成給藥時間不合理情況(如:3次/,意味著下次給藥需間隔sh,然而多次給藥與護士的輪班制度,造成間隔時間常超過或少于sh);不規范給藥方式,不規范的給藥方式也影響藥品臨床使用的質量(如:需避光使用的藥品,護士常因操作繁瑣,而放棄使用避光器具),所以,基層醫院藥學服務可針對性地對醫院護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藥品規范使用的知識培訓工作。
2.5患者用藥教育藥品使用者了解或掌握一定的藥物相關知識,將促進藥物使用水平的提高。基層醫院藥劑科條件較為有限,對患者開展藥學服務工作有較大的局限性,依據條件:針對基層醫院門診患者較多的情況,開展窗口患者用藥教育工作[2〕;編寫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等相關合理用藥知識的通俗性傳單等方式,以促進患者了解或掌握一定程度的藥物知識等方式,促進患者掌握一定的藥物知識。
3討論
本文作者:王焱范魯雁工作單位:合肥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中心藥房
醫院藥學工作進一步面向臨床,面向患者,開展藥學監護,在這種背景下,急需大量擁有臨床藥學知識、能夠參與藥物治療并進行藥物應用監測與研究、勝任現代醫院藥學工作的臨床藥師。建立臨床藥學管理思想臨床藥學已經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通過藥師進入臨床,協助醫師提出個體化給藥方案,并監測患者的整個用藥過程,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的臨床療效[5]。藥師走向臨床,醫藥結合,參與合理用藥,保證病人用藥安全有效,這是臨床藥學的基本任務,也是加速臨床藥學發展的關鍵。藥師參與臨床查房,向專科化方向發展藥學服務的發展趨勢使得在醫院的藥師職責已由簡單的配方發藥過渡到走向臨床直接參與臨床用藥,藥師的工作不再是單純地發放藥品,而是以病人為中心,與醫師合作共同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面對自身的新角色藥師首先要建立起臨床工作的信心,保持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選擇1~2個專業科室或一大類藥物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參與臨床查房、會診和患者用藥方案的制訂、實施;認真觀察和發現問題,利用藥學知識,結合儀器,分析藥動學、藥效學、不良反應等數據,推斷藥物在患者體內作用的過程,闡明藥物治療與臨床療效的關聯性[3],及時向醫師提出藥物劑量調整或更換藥物的可靠依據,做好醫師的幫手。藥師參與治療方案的設計臨床藥師發揮藥學所長,以臨床合理用藥為中心,提供和整理藥學信息情報,監督藥物使用的各個環節,特別是藥物的不良反應、禁忌證、相互作用、用藥劑量等。審核醫囑,發現問題及時與醫師、護士溝通,提供咨詢和信息,加強用藥指導,幫助醫師優化治療方案,并對治療方案進行再評價和修正,使用藥方案安全、經濟、合理。在選用抗菌藥物時遵循《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常見致病菌進行耐藥性監測,盡力做病原菌檢查和藥敏試驗,把握臨床適應證,對證下藥。深入臨床提供服務可根據各個醫院的特色和技術要求,將藥學實踐工作盡可能與臨床分科接軌,劃分為專科藥師,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使用藥方案得到有效執行,促進和提高患者合理用藥的意識[6]。在開展臨床藥學服務過程中,通過自己良好的溝通行為,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開放的、良好的藥醫患關系,確保藥學服務的實施,保證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藥物,從而提高藥物的治愈率,獲得預期的用藥結果。臨床治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藥物治療的科學性、合理性,藥學服務是藥師的新職責。加強藥物信息、咨詢及資料的交流藥物信息交流及咨詢服務是臨床藥學的重要內容。選擇、儲備各種醫藥書刊、雜志及資料供藥學人員參考和編寫定期刊物及編制本院處方集,供院內醫務人員參考閱讀。匯總有關物藥不良反應資料,供醫師用藥時或增刪藥品品種參考。藥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隨著醫藥體制的改革、藥學監護、藥學保健等方面的越來越重要,向臨床藥學發展將是醫療機構執業藥師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醫院藥師要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更多地學習臨床專業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如與臨床有關的課程:病理學、生理學、解剖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等;到臨床科室輪轉,熟悉若干個專科的常見病和常規處理方法,多參與臨床病例的討論,以便與醫師進行有效的交流合作,將臨床醫學與藥物治療知識融會貫通,以提出合理實用的用藥建議,更好的進行血藥濃度監測、不良反應監測、治療藥物監測、藥物利用評估等,在臨床藥學服務中發揮實質性的作用。同時,藥師應熟練掌握常用藥物的信息如藥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規格、用法用量、適應癥等,熟悉其結構、理化性質、作用機制、常見不良反應、禁忌證、藥物間相互作用等[7],這是實施藥學服務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當好醫師的用藥參謀,制定合理的給藥方案。年輕藥師還應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及進修,收集國內外先進的藥品信息及藥物治療信息,及時補充新知識,防止知識結構老化。
我院做為一所市級綜合性三甲醫院,目前藥學部已經開展了以下工作:成立臨床藥學組,定期到輪轉的病區參加查房,抽查病歷,進行典型病例分析;統計抗菌藥物使用的類別、數量,并規范抗菌藥物的種類和規格;收集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并報相關監測中心;編寫本院《基本藥物目錄》,查詢與收集國內外藥品信息,編寫《醫院藥訊》每月一期發放到各臨床科室;為實習生、進修生、醫護人員定期開展學術講座。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醫療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療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對藥學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的每位藥師都應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廣博的知識,高超的交流能力,豐富的實踐經驗,有禮貌,有休養,且具有專業敏感性[8]。我們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與工作的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將工作重點由保障藥品供應為主的被動藥學服務,轉向促進合理用藥、提高藥學監護水平為主的主動藥學服務,適應時展的需求,更好地完成新時期賦予醫院藥師的使命。
1.1一般資料
選取ASAI或Ⅱ級、Ⅱ~Ⅲ度燒傷患者63例,且為20%~50%的胸背部或四肢燒傷患者,換藥時機選擇在首次切癡術后首次換藥,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齡20~52歲,體重43~71kg。隨機分為三組:1ug組、3ug組和5ug組,每組21例。排除標準:孕婦、有肝腎功能不全或急性呼吸道損傷者、ASAIV或V級、阿片類藥物濫用者。
1.2方法
麻醉前常規禁飲禁食,不予術前藥,常規吸氧(流量2L/min),持續監測血壓(BP)、心率(HR)、呼吸頻率(R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和腦電雙頻指數(BIS)。換藥前5min靜脈注射舒芬太尼0.25ug/kg,3min后通過靶控輸注(TCI)丙泊酚,最初效應室濃度為1.5ug/kg,調整其濃度使BIS值較基礎值降低15%~20%后開始換藥。接電子鎮痛泵(上海博創,BcDB-F)):舒芬太尼濃度為1ug/mL,維持為2mL/h,1ug組、3ug組和5ug組按壓鎖定給藥量分別為1mL、3mL和5mL,鎖定時間均為5min。向患者介紹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告知患者VAS評分>4分按壓鎮痛泵。
1.3指標監測
記錄換藥開始前、麻醉給藥后、揭開外層敷料、內層敷料、創面處理中每隔10min的BP、HR、RR、SPO2;記錄丙泊酚用量,每隔10min平均按壓次數,平均給藥次數和計算按壓次數/給藥次數比值;采用VAS進行疼痛評分,評定手術醫生和病人滿意度,分成5個等級(1=非常滿意,2=滿意,3=一般,4=不滿意,5=非常不滿意);記錄術后惡心嘔吐、眩暈、呼吸抑制(RR<10min)和低血壓(BP<基礎值20%)情
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士標準差(¯x士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等級資料采用非參數Kruskal一WallisH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義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三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燒傷面積和換藥時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2.2三組患者換藥中生命體征及BIS值比較
三組所有患者SPO:均在95%以上,BP變化均少于基礎值的20%,RR均大于12次/min;換藥開始前三組BIS值均波動于75~80之間,換藥中BIS值波動于80~85之間,三組在相同時點BIS值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2.3三組患者換藥中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用量,疼痛VAS評分均值、每10min平均按壓次數、給藥次數和按壓次數/給藥次數比值的比較5ug組丙泊酚用量較3ug組和1ug組減少(P<0.01,p<0.05),而3ug組較1ug組減少(p<0.05);舒芬太尼總使用量5ug組和3ug組較1ug組多(p<0.01),而3ug和5ug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三組VAS評分基礎值無統計學差異,換藥中平均VAS評分、每10min平均按壓次數、按壓次數/給藥次數比值1ug組顯著高于3ug組和5ug組(P<0.01),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三組在換藥中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及不良事件比較5ug組和3ug組患者和醫生滿意度較1ug組高(p<0.01),5ug組和3ug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換藥后無惡心嘔吐發生,有6例病人發生眩暈,其中1例在3ug組,6例在5ug組,5ug組眩暈發生率顯著高于3拌g組(P<0.05)3討論
藥學服務體現了一種全新的藥房工作理念。是醫院藥師的責任。醫院藥師能夠為改善醫療結果和降低成本作出貢獻。藥師的任務是提供藥學服務。藥學服務囊括了藥師與患者和其他衛生專業人員協作、實施、監測藥物治療計劃的過程,從而為患者造成特定的治療結果。其內涵與內容已遠遠超出了合理用藥的追求。
2藥房工作質量管理規范
藥房工作質量管理規范代表了一種國際性努力,匯集了各種藥房實踐的概念[2]。國際藥學聯合會竭力倡導藥房工作質量管理規范,是因其認為使藥房的許多任務需具體化,反映了藥學界學者對醫療保健制度改革的全球性反應。其涉及4個領域:(1)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醫院藥房的責任是要確保提供用藥咨詢的方便和簡易,而且有助于保護個人隱私。(2)供應和使用處方藥物,及其他衛生保健產品。醫院藥房的責任是確保處方適合于個人,滿足治療的、社會的、法律的經濟要求;保證發出藥品的安全,及質量和準確;向患者提供用藥咨詢,并監測藥物使用的效果。(3)自我保健。醫院藥房的責任是評價患者的個人需要,推薦有效和安全的產品。(4)影響醫生處方和促進合理用藥。
3全程化藥學服務
“全程化藥學服務”理念體現了“價值”管理的思想[3],即醫院藥學以患者為中心實施藥學管理和服務,進而開展藥學價值的再創造工程,把藥品供應鏈管理納入藥學服務模式中,將藥學服務的價值鏈延伸至藥品市場的物流中,實現醫藥公司、醫院和患者等的價值共享和多贏。
4臨床路徑
臨床路徑是指對服務對象的健康負責的所有人員,包括臨床醫師、護士、藥師、心理醫師、營養師、檢驗人員以及行政管理人員等,聯合為某一患者的診斷、處置(治療)而制訂的一套“最佳”的、標準的服務與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因為有以時間為順序的具體詳細的醫療服務計劃單或路線圖而得名。患者從住院到出院,要遵照臨床路徑圖,逐項接受診斷和治療。包括診斷、化驗及檢查項目、藥物治療、醫療干預、護理、監測項目(包括用藥效果和出現的不良反應等)、疾病知識教育、治療階段目標、時間要求以及運動、飲食、營養和康復指導等。臨床路徑模式認為,隨著循證醫學和循證藥學的推行,藥學服務面臨著更加艱巨的任務,因此,還不足以實現“以藥品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根本轉變。筆者認為,臨床路徑的思想是要把醫、藥、護等衛生服務工作熔為一體,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
5醫院藥學工作的目標管理及質量指標
目標管理是在管理工作中事先確定工作目標,并規定實現目標方法的管理方法。在醫院藥學部門尤其是藥房和制劑室實施這種管理模式將有助于提高管理效能,實現組織目標。實行目標管理的關鍵在于確定各崗位的質量指標,即以經濟為基礎。具體實施方案包括4個方面:確定總目標、制定目標決策、規劃目標流程、目標跟蹤控制。方案實施中采用三級考核即科領導定期檢查,各科室使用工作月報表,個人建立考評制度。目標管理體現對一個單位全面發展的要求和方向,是一種全方位的管理。醫院藥學應設置藥品的供應、處方量、差錯率、賬物相符率、損耗率、庫存量資金占用率和利潤率等指標。對于制劑生產,應制定生產量、合格率、人均利潤率、設備完好率等指標。對藥學保健,應建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ADR),抓住目標管理中系統、定量和責任3原則,結合藥學全面工作,推動醫院藥學工作的發展。
總之,醫院藥學的發展取決于2種因素:一是社會環境的6需求和壓力,即醫院藥學面臨的種種挑戰,以及社會對醫院藥學的需求變化;二是醫院藥學管理思想,這一思想的力量最終落實在醫院藥師的觀念和行為上。毫無疑問,先進的醫院藥學管理思想必將造就受人尊敬的醫院藥師和廣為贊譽的醫院藥學工作。
參考文獻
1胡晉紅.實用醫院藥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2000.
2吳蓬,黃興悅.藥品質量管理與監督[M].成都: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1991.
3吳蓬.藥事管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作者:亓云鵬 柴逸峰 范國榮 宋云龍 陸峰 單位: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學教研室
實驗教學無疑是理論課教學的有力補充,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將相關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同時使學生學會分析儀器的基本操作和問題解決方法;但是,部分學生在實驗課上習慣照方抓藥、不假思索,導致他們感覺深奧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分析儀器之間尚存在不小的距離,有54.8%的學生認為實驗教學與理論內容脫節,33.3%的學生則反映對儀器感覺陌生,僅14.4%的學生認為示教實驗能達到預期效果。其他反饋我們在調查中還請學生各抒己見,談談他們學習本課程的體會。大部分學生都暢所欲言,有的認為理論課知識太抽象,而面對儀器又感覺太難,有的希望了解所學知識在具體應用中的方法與思路,有的同學建議儀器構造與使用方法最好在實驗課上講,有的學生希望老師提供儀器的說明書。上述反饋說明學生希望能綜合掌握理論知識與分析實驗技術的要求,也為我們進一步改進教學效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在開課之初,學生對本課程抱有較高的興趣和熱情。隨著內容的深入,有些學生可能感覺越來越難而降低了學習積極性。為此,教師應從多學科的背景知識中,擇取合適的切入點,然后自然地引出對理論知識和儀器技術的介紹。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就從日常生活現象、科學發展史等內容中尋找切入點。比如,在介紹質譜法一章時,我們首先提問“同學們是怎樣吃核桃的”,學生回答“用錘子砸開”,我們再問“砸開后發生什么現象”,學生很快回答“核桃裂成了碎片”。基于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例子,我們再引出質譜法的原理:分子(核桃)在外力(錘子)作用下裂成分子碎片,再由分子碎片(核桃碎片)獲得質譜圖,進而反推出分子結構,而在介紹質譜儀的構造時又可以將“錘子”、“砸”等與“離子源”、“離子化”等術語相呼應。通過設計生動有趣的切入點來介紹相對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儀器構造,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促進教與學的互動鑒于儀器分析理論課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在課堂上難以建立對分析儀器的感性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以及促進教、學雙方的互動。為此,教師在把經典內容講深、講透的基礎上,還可通過介紹實際工作案例、分析儀器進展等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提升他們的興趣。同時,可采用課堂討論、學生上講臺、文獻報告、分析儀器使用心得交流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和討論,鼓勵學生在課前、課后來實驗室旁觀研究生使用分析儀器的情況,甚至嘗試新的教學形式,形成教與學的良好、有效互動。在理論和實驗教學中注意知識點的呼應儀器分析課的特點之一就是知識點比較分散,這也是學生感覺本課程內容不易梳理、掌握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在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中對重要的知識點有所呼應,即在理論教學中加強對實際應用的介紹,在實驗教學中則突出理論知識的指導作用。例如,在理論課上,學生學習色譜基本理論可能會感覺比較枯燥、空洞,對此,教師可在實驗課上提問,“大家看到的這個色譜峰為什么類似正態曲線?基于色譜基本理論,請大家分析一下3μm與5μm填料的色譜柱哪個分離效果好”。幫助學生回憶、理解理論課上學習的有關內容,同時也在理論、實驗課中將重要內容反復強化、提高教學效果。
提高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的結合度為解決學生“不知道這些儀器分析技術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應用”的困惑,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生藥物分析的綜合素養,我們在近年的儀器分析教學實踐中,開展了一系列教改活動[4,5]。理論課上開展基于《中國藥典》的儀器分析實驗設計,即指定一種《中國藥典》收載的藥物,請學生根據《中國藥典》規定的儀器分析方法進行實驗設計,并進行報告。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可以了解和熟悉儀器分析如何在藥物分析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大部分學生對此顯示了較高的興趣,54.8%的學生認為該教改活動理論聯系實際,增加對理論課和藥典的了解;在實驗課上,我們以一種中藥材為對象,組織學生開展了由柱色譜分離純化-活性成分薄層色譜鑒識-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有效成分含量-氣相色譜檢測有機溶劑殘留量組成的模塊化色譜分析設計性實驗。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可以熟悉和掌握上述主要的色譜分析技術,消除對分析儀器的陌生感,同時也對中藥分析的一般流程有所了解。對此,大部分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并認為增加對理論課知識的了解(38.1%)。但是,學生基于有限課時內的學習,對于實際工作的認識不可能非常準確到位,因此部分學生反映上述教改活動難度較大,說明有的學生在完成該類任務時尚存在困難。因此,如何將儀器分析經典理論與實際應用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接受度,也是我們需要繼續深入思考的問題。儀器分析領域發展迅速,內容豐富,學好這門課程,將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乃至今后的實際工作打下重要基礎。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學生在學習儀器分析中存在的障礙和訴求,也為今后進一步改進教學效果提供了思路.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來自于本地20家不同級別的醫院,其中5家不同級別的醫院,三級醫院2家、二級醫院2家、社區衛生院1家。調查人群主要有醫院的藥師400人、醫生400人、護理人員800人、患者2000人為研究對象。共計發放調查問卷3600份,收回有效問卷3580份。
1.2調查實施方法與內容
1.2.1問卷調查: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及結合醫院一線醫生和專家的意見,制定醫院合理用藥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表。其中藥師、醫生、護理人員、患者根據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調查問卷表,問卷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年齡、職業、科室、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職稱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影響合理用藥的各種因素,包括:診斷的正確性、疾病種類及嚴重程度、患者機體狀況、藥物過敏情況、藥品價格、藥品利潤、藥物療效、藥物劑型、藥物用量、給藥途徑、藥代動力學、藥物的作用機理、醫院級別、是否執行處方檢查制度等38項影響因素。
1.2.2現場調查:
現場調查人員經過統一培訓,統一調查標準,采用現場發放調查表格,匿名填寫的方式,現場收回調查表格的方式。
1.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計算各類不合理用藥的發生情況,采用單因素卡方檢驗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分析導致不合理用藥的主要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合理用藥的主要類型
經過調查表分析整理,主要有6大類不合理用藥項目,其中最主要的濫用中成藥和超劑量擴大范圍使用抗菌藥物。
2.2單因素初步篩選不合理用藥的影響因素
將調查問卷中的38類影響因素采用卡方檢驗逐步篩選,篩選出可以影響因素11類。
2.3多因素
logistic回歸篩選醫院合理用藥的影響因素將前述卡方檢驗篩選出的11類可疑危險因素帶入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篩選(ɑ<0.05)作為標準,篩選出影響因素7大類。其中影響較為明顯的主要有藥品利潤、是否執行處方檢查制度。
3討論
抗生素是臨床上使用量大、使用廣泛的一種藥物。自20世紀30年現青霉素以來,抗菌藥物所具有的強效殺菌功能得到了臨床醫生的高度肯定,并被廣泛運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抗菌藥物的使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得到較大的延長。然而,近年來,隨著抗菌藥物種類和數量的不斷增多,抗菌藥物在臨床上的不合理使用甚至錯用、濫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嚴重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已經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合理用藥主要是指患者接受的治療藥物符合疾病的臨床需求,且藥物使用劑量符合患者的個體需求,同時藥物價格相對合理。合理用藥主要以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方便、經濟、副作用小為主要原則,從而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使醫院獲得最大的利益。合理用藥關系到疾病治療的多個過程,和患者自身、藥師、醫生、護士、藥物質量、行業風氣等息息相關。若臨床藥師嚴格按照規定給患者開藥后,患者不服從管理,錯用或濫用藥物,會給合理用藥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臨床調查發現,影響合理用藥的因素還包括正確診斷、患者自身病理基礎、藥物過敏史、物用量、是否執行處方檢查制度、給藥途徑以及藥品價格等。在這些環節中,如果某一環節出現差錯,很容易造成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影響患者的治療進程,提高醫療成本。因此,醫院在合理用藥管理工作上,要加強對影響合理用藥因素各個環節的管理和監督,避免不合理用藥的情況發生。國家針對不合理用藥情況,也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合理用藥的相關法規政策,以促進醫院以一個良好的監督環境合理用藥。另外,合理用藥是醫院每個藥師的基本職責,藥師應當結合自身的專業技能,配合醫院合理用藥制度,通過用藥評估、檢測藥物濃度、提供用藥信息,配合醫生和護士,及時發現問題,并協同解決。本研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及結合醫院一線醫生和專家的意見,制定醫院合理用藥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表。統計目前存在的主要不合理用藥類型,并采用單因素卡方檢驗和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20家不同級別的醫院合理用藥的影響因素,結果顯示,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共整理出包括超劑量擴大范圍使用抗菌藥物、不合理藥物聯用、濫用中成藥、藥物作用機制不清濫用藥、不明藥物成分重復用藥以及給藥方法不當等6大類臨床不合理用藥類型,其中最主要的濫用中成藥和超劑量擴大范圍使用抗菌藥物。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出影響臨床合理用藥的7大類影響因素包括藥品利潤、疾病種類及嚴重程度、藥物過敏情況、藥物用量、是否執行處方檢查制度、給藥途徑以及藥品價格等,其中影響較為明顯的主要有藥品利潤、是否執行處方檢查制度,這一結果和相關文獻報道的數據相吻合。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