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三化學答題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南京一中 張繼忠
一、明確會考考什么?
首先,明確會考范圍,我們才能制定合理的計劃。化學科會考范圍:初三化學、高一化學、高二化學(必修)共三冊。僅僅只閱讀這三本書,恐怕時間上也不允許,即使看完這三本書,考生也不一定知道到底考什么?《江蘇省2007年高考綜合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化學部分明確規(guī)定了考試范圍,以及對內(nèi)容要求的難度。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此《說明》對初中化學沒有作詳細的規(guī)定,但并不是不考查初中的內(nèi)容。《說明》中所指內(nèi)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①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②元素化合物知識;③有機化學;④化學實驗。《說明》對每一部分內(nèi)容作了比較詳細、具體的闡述。
二、明確會考怎么考?
《說明》中指出理綜試卷總分150分,其中化學共55分左右。化學題型主要為單選題和推斷題、實驗題、計算題等。《說明》中還附有“例證性試題”和“綜合模擬試題”兩套。考生應該通過以上兩部分的習題了解試卷的結(jié)構(gòu)特點、題型特點、試題的難度、以及分值比例等,明確會考試卷的模式,將《說明》中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試卷題型有機結(jié)合起來進行訓練,使會考復習針對性更強。
三、具體應對措施
明確了會考的考試內(nèi)容和形式,下面就應該是認真落實的事情了。會考科目雖然每個學校均安排了課程,但考生不到跟前一般都不重視。希望考生近階段要以會考復習為主。同時對照《說明》、教材做好以下幾點:
1、熟悉考點。
做到目標明確,針對性強。特別是對一些概念:同位素、周期表、物質(zhì)的量、烴、烴的衍生物……瀏覽一遍基本上就有大致的印象,做題時就不會混淆。
2、整理出化學用語。
化學科目中化學用語是非常重要的。化學用語書寫不好,不可能考好化學。化學用語主要包括: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結(jié)構(gòu)式、結(jié)構(gòu)簡式、電子式等。尤其是《說明》中指出且教材出現(xiàn)的化學用語整理在一張紙上,多看幾遍。
3、抓學科主干知識。
熟悉短周期元素(1~18號)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結(jié)構(gòu)特點、性質(zhì)特點,以及Fe元素的性質(zhì),主要涉及題型為短周期的推斷;元素化合物知識主要歸納出《說明》中指出的化學方程式(能書寫離子方程式的要會書寫),熟悉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同時了解主要代表物的性質(zhì)(如SO2性質(zhì):一般性為酸性氧化物;特殊性為氧化還原性和化合漂白性),主要題型為選題、框圖推斷等;熟知有機化合物中代表物的有關概念、主要性質(zhì)、轉(zhuǎn)化關系(如醇、醛、羧酸、酯的相互關系),主要題型為推斷、計算等;熟知《說明》指出的化學實驗,特別是對教材中比較重要的實驗。制法類:O2 、H2 、CO2 、Cl2 等;操作類: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離子的檢驗等;性質(zhì)類:濃硫酸、糖類、蛋白質(zhì)等性質(zhì)……
一、講前充分討論很重要
筆者最近連續(xù)三年都曾做過這樣一種調(diào)查,喜歡在講評試卷時由老師先講,講結(jié)束再討論的每年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學生,而喜歡先由自已討論再由老師講評的學生每年都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事實上試卷剛發(fā)下來時學生也無心聽講,關心成績的同學首先要將自已的成績與他人比較。有鉆研精神的同學也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已的錯題究竟錯在哪里,為什么錯。這部分同學往往又是成績較好的同學,他們的錯題也不多,所以即使老師在上面津津有味講著某題,他很可能仍在苦思冥想著他的錯題。所以筆者嘗試了在試卷批改后,課前發(fā)給學生,課堂上留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鼓勵成績相差不大的同學在一起討論,成績較差的同學向好成績同學討教,討教具體題目是如何進行思考的,答題的突破口等一些解題思路,通過這樣的討論,出錯的同學和做對的同學都有深刻的印象,其他參與討論的同學也會受到啟發(fā)。學生在自我分析、自我評價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真正達到了面向全體,共同提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講時適時引導最關鍵
很多學生做練習,第一次錯、第二次又錯、一錯再錯,教師就說學生的資質(zhì)差,沒法教。學生多次做錯題的根本原因,其實是講評時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且只是被動的接受。所以講評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知道為什么錯,錯在哪兒,引導激發(fā)學生去思考。例如在講評選擇題的時候,筆者在課堂上從做錯的學生中找?guī)讉€代表回答:錯選了哪一項?做題目的時候是怎么想的?現(xiàn)在又是怎么想的?還有什么疑問?給學生表述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即便學生的思維方法不完善或者有誤,也應引導他們盡量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出來,以便能夠清楚地了解其學習中的困難究竟產(chǎn)生在何處。根據(jù)情況教師可請出在某一方面相應擅長的好成績同學自由闡述觀點,講一講他們又是如何進行思考的,為其他同學進行思維的示范。這樣不僅答錯同學容易理解,好成績同學也得到提高。
除了對題目本身要做分析以外,還要對學生出錯的非智力因素做必要的分析,比如粗心、筆誤等。在備解題技巧方法上,對典型的題目做充分的準備,講評時重點引導學生思考解題思路,在“授魚”的同時“授漁”,教會學生“漁”的本領,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同知識點進行拓展和延伸的相關題目也能做到得心應手。
三、講后及時反饋不可少
關鍵詞: 初中化學 試卷講評課 實踐與思考
試卷講評課是初三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試卷講評能矯正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深化他們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也能使教師對當前的教學盲點及時進行補救,提高化學復習質(zhì)量。在“五嚴”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提高講評課的效率?下面我談一談在化學講評課上的的一些實踐及思考。
一、精心備課
1.認真做好試卷的統(tǒng)計分析工作
有的教師認為講評課不必備課,只須把試卷做一遍就行了。這就導致不少教師在試卷講評時缺乏針對性,不講究詳略,不考慮重點與難點,以及本班學生的考試情況,眉毛胡子一把抓。這種面面俱到的講評形式不僅導致講評效果下降,使學生霧里看花,一片茫然,而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試卷評講課,教師不僅要備課,而且備課的工作量要比平時大得多。教師必須認真做好試卷的統(tǒng)計分析工作。試卷的統(tǒng)計與分析,不僅僅是分數(shù)的統(tǒng)計與分析,更要對試卷中的正誤情況進行統(tǒng)計。首先,統(tǒng)計學生在試卷中各題的得分情況,明確學生在哪方面學習基礎好,哪些方面知識有缺陷,以確定課堂講評重點。從客觀上分析試卷,學生錯誤率高的問題一般是教學中的弱點和盲點,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重點講評,以及時進行補救教學。統(tǒng)計工作要做好、做實,要具體到每一小題,以期對教學有明顯的指導作用。比如選擇題,每一小題的錯誤率是多少,哪些學生的錯誤較多。再如,對于主觀性題目,分別統(tǒng)計出每一小題的得分量。其次要分析學生錯誤的原因,并將其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歸類、總結(jié),理清此類考題考查的知識點,以便了解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只有在教學雙方彼此了解的前提下,試卷講評課才會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試卷發(fā)下去后,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訂正,自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指導學生進行試卷統(tǒng)計與分析工作
考試結(jié)束后,教師應盡快批閱試卷,并將試卷早點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早點了解自己的答題情況,自己診斷,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比如說選擇題,要統(tǒng)計做對多少,做錯多少;主觀題方面,有哪些答案要點回答出來了,有哪些要點沒有回答出來,還有哪些是思維方面存在的偏差。在進行精心統(tǒng)計的基礎上,還要作深入細致的分析,分析自己在解題中為什么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是書上知識點掌握不牢,是課堂上老師講過的沒有印象,是老師沒有講到的東西,是沒有弄清題目的要求,是沒有弄清題目材料的意思,還是思維上存在偏差,等等。
二、認真上課
1.教育學生正確對待考試和分數(shù)
每次考試后,學生都比較關注自己的成績,這是正常現(xiàn)象。教師在試卷講評中應教育學生正確對待考試,正確對待分數(shù)。考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分數(shù)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未來。學優(yōu)生在高分面前應不自滿,學困生在低分面前不要氣餒。丹麥教學法專家葉斯伯遜說過:為什么小孩子學習本族語學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一點就是每一個進步都會受到成人的贊揚,每一個幼稚的初探也會受到關注和鼓勵。因此,在評卷中應表揚成績進步較快的學生,能使他們再接再厲,更要鼓勵考差的學生,尋找答卷中的閃光點,在課堂上提問他們答對的題目,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講評要有側(cè)重
講評只有真正切中要害地分析學生學習上知識和能力的不足,才能解決學生的易錯問題,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因此試題講評應該有所側(cè)重,要有針對性。
(1)側(cè)重錯誤原因的分析
在講評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搞清自己出錯的原因,使他們明確自己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師可將學生幾種典型錯解的過程以口頭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來討論,分析錯在何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再做點評。
例如,根據(jù)下圖幾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蒸發(fā)溶劑結(jié)晶的方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少量KCl
B.20℃時將40gNaCl加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得到140g溶液
C.分別將等質(zhì)量的KNO3溶液和NaNO3溶液由80℃降溫至20℃,均析出晶體,前者析出晶體較多
D.分別將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的KNO3溶液和NaNO3溶液由80℃降溫至20℃,均析出晶體,所得溶液后者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大
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這題出錯率相當高,不少學生選擇了A或C。分析其原因:一是不少學生沒理解溶解度曲線圖中NaCl的溶解度與KNO3溶解度受溫度的變化情況,對于具有代表性的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或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分別該如何除雜。二是審題不清,只看到圖中KNO3、NaNO3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特點,沒看清C選項中沒強
調(diào)溶液是否飽和。
(2)側(cè)重解題的準確性與規(guī)范性
有些問題,學生知道是什么,卻不會表達。他們在回答時往往詞不達意,答不到要點。例如淮安市2008年中考題第22題:5月12日汶川發(fā)生8.0級大地震。在抗震救災中,為了避免大災后疫情的發(fā)生,專家一再強調(diào):要重視飲用水的安全。根據(jù)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渾濁水的快速凈化方法是先加入(填寫一種常用凈水劑的名稱),攪拌、靜置,可使渾濁的水變得澄清透明。但專家提醒災民,這種水必須經(jīng)過消毒才能放心飲用。(2)飲用水消毒的方法通常有:煮沸消毒。這是簡單、有效的消毒方法。這種消毒方法的原理是。其中第二小題是關于蛋白質(zhì)變性一題,很多學生不能從化學的概念或原理來說明,而是用生活經(jīng)驗殺菌消毒回答。所以,教師在講評時,要讓學生特別注意專有名詞、關鍵詞,不能用自己的理解來代替關鍵詞,如:“試管”用“玻璃管”代替,“參加反應的各物質(zhì)”用“反應物”代替。教師要告誡學生寫完后也要注意檢查,看是否答得到位,是否有錯別字等。
3.重視方法指導
任何一門學科,任何一種題型都有具體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該學科每一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這是許多學者的共識。教師講評試卷的關鍵是應把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教給學生。聯(lián)系地講、創(chuàng)新地講是我們教師的追求與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與怎樣講有密切的關聯(lián)。評析試卷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師要用啟發(fā)性的語言和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積極思考,探求創(chuàng)新的解法,以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教師應針對錯題有意識地再做一些相同類型的題目,要做到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發(fā)展。這就是試卷講評課所要達到的效果。
三、及時反思
試卷講評課不能以試卷上的題目講評完為結(jié)束,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及時作好試卷的自我反思。教師的試卷評講是針對全體學生的,而每個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因此,在試卷評講后,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及時進行試卷自我反思。教師應借此讓學生再次反思自己之所以做錯某些題目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以免類似錯誤一犯再犯。
教師應利用學生的思維慣性,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反思和探索,以便獲得更好的效果。具體做法是:每次講評后,要求學生對錯題加以訂正,做好錯誤記錄,建立錯誤檔案,收錄自己做錯的題目,并注明正確答案及解題思路,以便在下次考試前有的放矢,及時復習。此外,教師可根據(jù)講評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易錯題,通過變換角度設計出有一定針對性的鞏固性練習,讓學生加以訓練,以鞏固講評效果,實現(xiàn)“第二次飛躍”。
總之,試卷講評課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鞏固和運用水平,它可以促進教師改進教法,學生改進學法,使教與學得到優(yōu)化,可以及時揭示教與學雙方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解決。
參考文獻:
[1]化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修訂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張麗芬.2007年上海市中考化學試卷評析及啟示.現(xiàn)代教學,2008,(04).
[3]鄧文莉.賞析一道中考化學試題.化學教學,2008,(05).
[4]劉明銀.回歸教材和基礎,重視過程與方法,加強運用及探究――2008年云南省中考化學的考試趨勢及復習策略.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08,(04).
[5]周仁科.談談高三化學沖刺復習的策略.高中生之友,2008,(03).
[6]顧明遠.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