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

    第1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摘要】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教育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終身的發展 。當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重視 如何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是每一個教育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本文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進行以下探討,并提出幾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希望能給予相關人士借鑒。

    【關鍵詞】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關健康教育

    引言

    青少年階段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教育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終身的發展。 然而,長期以來,關心青少年成長的熱點大多集中在他們的飲食 、身體 、學業成績以及升學就業等問題上,很少去關注與青少年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那么何謂心理健康教育呢?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律,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以維護個人身體的心理健康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 就其內容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質培養與心理健康維護任務, 心理素質培養,主要是教育和培養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助其學業 ,事業成功 ,心理健康維護,它主要是使個體形成并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 、發展、 這兩個任務層次不同,心理素質培養主要是使學生能成功、 成才;心理健康維護主要是使學生能正常地生長發展,能適應成人。就其性質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則包括發展性教育和補救性教育,發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進行培養促進,使學生的心理品質不斷優化 。補救性教育主要是對心理處于不良狀態或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幫助,使之恢復正常狀態。這兩種教育也屬不同的層次,發展性教育主要面對正常發展的學生,是提高性的;而補救性教育主要是面對心理方面出現不同程度問題的學生,是矯正性的。根據心理學發展的規律和要求,依據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是多樣的。

    1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發展心育教學,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積極進行心理訓練。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著眼于發展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注重維護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將工作重點放在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的矯正與治療方面 。重點開展團體發展性教育和個別發展性教育,積極開展團體補救性教育和個別補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礎上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有計劃 、有目的、 有步驟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發展性教育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響;使學生在補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誤區,發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以培養個體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目的的專門課程,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 所謂心育教學,是指根據個體心理特點和規律,運用輔導與教學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或調節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態,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之前,有必要了解學生的智力 ,氣質態度與性格 ,心理與行為問題等方面 如果發現學生在理解能力、創造力、學習興趣、合作精神、 自尊、責任感、挫折容忍力 、環境適應 、性心理等方面相對比較薄弱,應以此為根據,同時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與原則,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具體目標 。目前不少中學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一方面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為重要的方面是給學生進行心理訓練 、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活動來進行的,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真正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2 廣泛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排除學生的各種心理障礙,并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

    心理咨詢是指根據個體心理特點與規律,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幫助前來咨詢的人排除各種心理障礙,使之能及時擺脫不利的心理狀態,恢復到健康狀態 ,學校應設心理咨詢室,由經過心理咨詢專門培訓的教育者,對前來咨詢的學生舉行咨詢和幫助,使心理處于不平衡狀態的學生或者心理處于程度較輕的不健康狀態的學生恢復到健康狀態。學校應成立以院領導牽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員會,以心理咨詢中心為核心,建立一個由學生心理協會、院系心理輔導員、心理咨詢中心組成的三級心理保健網絡:(1)學生心理協會。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學生中通過各種途徑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培訓一批心理衛生骨干,充當心理保健員和學生咨詢員,他們生活在學生中,宣傳心理健康,及時發現同學中的問題,并介紹、推薦有問題同學去尋求專業幫助。(2)院系心理輔導員。對院、系層次與學生關系密切的人員,如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部工作人員甚至課任老師等,進行專題培訓,使他們初步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學會區分思想問題與心理問題,并具有解決一般心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幫助。(3)心理咨詢中心:配備高素質的專業人員,進行心理輔導與救助,以幫助那些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的學生,并通過心理健康狀況普查,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有計劃地提出切實可行的教育措施。

    3 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 ,現代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性特征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 ,教師要善于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于積極樂觀、 平和穩定、 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此外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與心理衛生的基本知識,以便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出現失誤。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孩子身心全面發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每一個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樣有著家庭的成因 ,父母的教育觀念 、教養方式、 家庭的教育環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師整體素質的轉變,首先應關注教師的心理成長,因為教師的心理狀態直接決定了教師如何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在現階段我國教師群體心理抗逆能力普遍降低的。什么是心理抗逆力呢?抗逆力是一種相對能改變、能抵抗壓力的能力──即使面臨社會逆境依然能夠坦然面對的能力。導致了教師抗逆力的降低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師在艱巨復雜的教育任務面前需承擔前所未有的壓力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眾所周知,近二十年以來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均對青少年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主導者,需要時刻分析社會的變化所引發的各種青少年問題,并努力通過教育的途徑加以解決,這其中探索的艱難可想而知。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教育環節不斷地在進行各種課程改革,教師需要時時面對新的教學任務帶來的挑戰和壓力,工作的壓力再加上部分教師家庭生活中遭遇到的種種逆境,直接導致了教師群體的種種心理危機。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都將直接對教育的過程和效果產生深刻的負面影響。關注教師的心理危機及他們在社會的逆境中失去的心理抗逆能力,并進行有效的調整和引導,不僅是良好教育質量的保障,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4 造成青少年心里健康的原因;

    其一,家庭結構 ,由于父母的離異或缺失而導致的家庭結構不完善或破壞,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關愛 其二,學校教育中存在著錯誤的教育觀、師生觀、特別是有些教師道德修養較差,態度粗暴,心理不健康,動輒訓斥變相體罰學生。

    營造一個寬松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培養學生一個完整的自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僅不能離開學校,家庭的教育和輔導,而且也離不開社會環境的熏陶 、環境育人,不良的社會環境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社會各界和社區應關心青少年的成長,支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進其發展,形成一個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氛圍 ,我們的社會必須加強措施,減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對青少年的腐蝕和滲透,減少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發生。只有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護網 ,過濾社會有害物質,還青少年一個潔凈的藍天,同時加社會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傳和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和造就二十一世紀人格健全的創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

    5 結束語

    現代人類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 ,在中小學生及大學生群體中表現尤為突出。當前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的形式有多種多樣 ,大致可分為學習類、 人際關系類、 情緒類、 人格障礙類及青春期性心理類。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 張文新.青少年發展心理學[M] .第 1 版.濟南:山東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63.

    第2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論文摘要 為使護理健康教育有效、深入、健康的開展,3年來對浙江、江蘇、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市的2000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近85%護士對開展護理健康教育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其中92.5%對護理健康教育與衛生宣教的區別點認識不清;87.5%對護理健康教育相關理論知識了解不足;84%對護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內容掌握貧乏等。本文著重對目前存在認識上的誤區進行調查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護理同行借鑒和進一步探討及研究。

    護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分支,是主要由護士進行的,針對病人或健康人群所開展的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是實現整體護理的重要措施。[1]目前,我國各省、市醫院已逐步開展護理健康教育活動,為了了解護士對護理健康教育認識、能力及實施的情況,自1998年特對浙江、江蘇、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市的2000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85%護士對開展護理健康教育存在不同認識上的誤區。因此,及時糾正認識誤區、提高健康教育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對護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 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選自浙江、江蘇、福建、廣西、廣東5個省、市、地區級醫院的2000名護理人員,其中護理部主任98名,護士長1520名,護理骨干及學校老師382名,年齡為25~62歲,均未參加過系統的護理健康教育理論和技能培訓。

    1.2 調查方法

    本調查為非實驗性研究,采用問卷及提問的單項選項法。調查均在《護理健康教育理論與臨床實踐》專題講座前進行。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對護理健康教育概念的認識;護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論;護理健康教育程序及技能等14個基本問題,回收率為95%。

    2 結 果

    3年對2000名護理管理者、護理骨干及學校老師進行調查見表1,結果顯示主要的誤區是:92.5%對護理健康教育與衛生宣教的區別點認識不清;87. 5%對護理健康教育相關理論知識了解不足;85.5%對健康教育根本目的是改變不健康行為認識缺乏;84%對護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內容掌握貧乏;82.5%不能選擇最佳健康教育時間;81%不能有效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80.5%對最佳健康教育方法選擇能力缺乏;80%對護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擔角色認識不夠明確。

    3 分析與討論

    護理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實踐成功的最重要環節之一。[2]目前,各醫院都在積極推廣健康教育活動,但從調查資料表明85%護理人員存在不同層度上的認識誤區。因此,難以使健康教育工作者真正讓病人享受到主動、全面、連續的恢復及保持健康需要。[3]

    3.1 護理健康教育與衛生宣教是不同層次上的兩個概念

    目前許多醫院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操作體系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4]護士仍習慣用“衛生宣教”替代“健康教育”。從調查表明92.5%的護理人員把“健康教育”看作是“衛生宣教”的延續,并把兩者視為一同。因此,一些醫院的健康教育工作還是停留在疾病知識的普及及宣教上。

    3.2 護理健康教育以多學科的理論為基礎

    護理健康教育是一門牽涉多學科的應用學科,這些學科在健康教育活動中相互滲透、相互補充。但是我國的醫院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較晚,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教育系統,而且在理論和體制保證方面還不夠完善,[5]可參考的護理文獻及書籍比較少,又缺乏系統的護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及能力培訓。調查表明87.5%的護士明顯缺乏護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特別是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的發展。

    3.3 健康教育根本目的是幫助病人建立健康行為

    護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幫助病人或家屬確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為。[6]但是,調查顯示85.5%護士對這一概念認識不足,多數護士認為進行健康教育以病人或家屬掌握疾病知識為目的。護士在進行效果評價時往往只從掌握疾病知識上考慮,而缺乏從病人行為改變和態度轉變上考慮,所以,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病人不健康行為。

    3.4 護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教育程序為工作規程[7]

    開展行之有效的護理健康教育工作,護士應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調查表明84%的護士對教育程序工作中的基本內容了解膚淺或認識不足,因此,臨床上出現健康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健康教育時間安排不合理;健康教育效果缺少評價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開展。

    3.5 健康教育中護士承擔多種角色

    由于受傳統護理模式的影響,護士對健康教育中護士所承擔的角色認識不夠明確,僅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疾病知識的傳授者,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計劃者和評價者。有些護士在履行教育職責上缺乏主動意識,因此,不能從根本上幫助病人建立健康行為。

    轉貼于

    4 對 策

    4.1 加大護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力度

    護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學科比較廣泛,但由于目前各醫院護士的學歷層次參差不齊,知識老化現象突出。護士不僅缺少相關專科疾病的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知識,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為此,必須加大系統的護理健康教育培訓力度,提高理論和技能水平。[8]培訓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考慮。

    4.1.1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培訓的內容可以包括: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程序臨床應用的必要性;健康教育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

    4.1.2 強化以健康教育程序為護理規程的教育活動。護理健康教育與整體護理相同,必須貫徹教育程序,即通過評估、確立教育項目(診斷)、計劃、實施、評價循環過程,保證護理健康教育及時和有效實施。培訓中應強調各步驟主要內容的學習,如評估包括:學習需要、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健康信念、學習方式等。教育項目包括:教育項目與護理診斷之間的關系、教育項目的排列順序、確定項目的基本原則。計劃包括:計劃的種類和形式、目標陳述的原則和方法、標準健康教育計劃應用的原則。實施包括:教育方法的選擇、教育時間的安排、教育前的準備、記錄的必要性和方法。評價包括:評價的目的和重要性、評價的方法和技能、評價的內容、計劃的修訂。[7]

    4.1.3 疾病教育。疾病教育是病人恢復健康的基本知識,從文獻資料表明護士對疾病知識掌握同樣缺乏,所以,在護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的基礎上還應加強疾病健康教育知識的培訓,對每種疾病可以按照一定的框架進行培訓,如疾病概述(定義、發病因素、癥狀);常見并發癥及危險因素;診斷性檢查和治療;各種治療、活動、飲食、藥物治療、手術;出院注意事項。并用這種疾病教育框架指導臨床教育工作。

    4.1.4 培訓方法和形式。把健康教育基礎理論和護理健康教育程序作為基本知識和技能來培訓,并把它列入繼續教育必修學分,讓每位護士都能接受這項培訓。培訓可以分階段、分層次進行,采用專題講座或業務學習的形式。

    4.2 加強護理健康教育的臨床指導

    為了達到學以致用,護理健康教育必須與臨床緊密配合。病區護士長或護理骨干在初始階段應每天檢查護士運用健康教育程序和疾病教育的情況, 并指派臨床指導老師以跟班的形式與護士一起進行工作。護理部定期下病房參與工作指導,讓第一線工作的護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提高健康教育能力,避免將健康教育僅僅作為疾病護理常規的宣講。

    除上述對策外,還應建立有效管理機制如健康教育評定標準和制度、健康教育工作職責、激勵機制等以促進護理健康教育工作長期、穩定、有效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包家明,霍杰.護理健康教育臨床問答.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4-137.

    2 左月燃.對護理專業開展健康教育認識和思考.中華護理雜志,2000,35(6):325-327.

    3 鐘勤.社會發展對醫院健康教育的需求.中華護理雜志,2000,35(6):364-365.

    4 于萍,湯明維.病人對護士健康教育滿意度的調查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0,35(8):503-504.

    5 黃津芳,劉玉瑩.護理健康教育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99-123.

    6 張,高德彰,吳光煜.病人教育的起源、現狀及發展方向.中華護理雜志,2000,35(6):366-367.

    7 Barbara W.Community health nursing.London:Glenview,Illinois,1990,434-458.

    第3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9(a)-017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oal attainment theory in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in hospital. Methods Eighty cases in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ere given to health education with the guidance of goal attainment theory from Nov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6. Three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health knowledge assessment, health-promoted behavior investigation,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ere used to assess applic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scores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health-promoted behavior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goal attaining theory in health educa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improved,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goal attaining theory to health educ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in hospital can improve health knowledge of patients, bulid healthy lifestyle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Goal-attaining theory; Elderly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S著全球老齡化的到來,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目前已達到2.22億,其中慢性病老年患者已超過1億[1]。現代醫學證明老年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與不良衛生習慣有密切關系[2],其中危險因素包括肥胖、缺乏體育鍛煉、吸煙飲酒、不健康飲食等[3]。健康教育是借助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系統地教育活動,幫助人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危害健康的因素進行認識,促使人們自覺地進行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4]。因此,健康教育是老年慢性疾病的預防和促進康復的重要手段之一。達標理論由美國護理學家伊莫詹姆?金于1980年提出,它吸取了符號互動論、生長發展理論、心理分析理論等優點衍生而成[5]。個人系統、人際間系統、社會系統,感知、溝通、互動、交流、自我、角色、發展、時間和空間、應激是該理論的重要概念[6]。達標理論強調在護理活動過程中護士和患者要共同參與、相互配合, 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實現獲得最佳健康目標的活動[7],幫助患者恢復健康[8]。為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本研究嘗試將達標理論運用到住院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1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符合條件的80例老年患者。本研究獲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的住院患者;②意識清楚,具有一定表達能力;③知情同意并愿意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認知、聽力、溝通障礙者;②有精神疾病者;③終末疾病者;④無法配合完成問卷者;⑤住院時間< 7 d者。

    1.3 方法

    對患者在入院第3天進行健康知識測評問卷、健康促進行為量表及滿意度3個問卷的填寫,住院期間對所有患者在達標理論指導下實施健康教育,于出院時再次進行健康知識測評問卷、健康促進行為量表以及滿意度3個問卷的填寫。

    1.3.1 達標理論的實施程序

    ①落實本課題研究成員參與對達標理論、健康教育程序及相關技能培訓;②研究者通過溝通、觀察、感知等技巧,評估住院老年人對健康教育的需求,為護理措施的制訂提供參考[9];③與患者及家屬通過參與、溝通、感知、互動等形式共同制訂健康教育目標[10];④護士與患者共同設計,促進達到目標的護理活動。⑤護士通過提問、觀察和交流等形式每天督促,每周對目標是否實現進行評價,未達標者繼續加強鞏固直到護理目標完成。

    1.3.2 研究工具

    1.3.2.1 健康知識測評問卷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為疾病基本常識、危險因素、預防、治療等相關知識,共10個條目,每項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個答案,分別為3分、2分、1分,總分為30分,得分越高,說明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越好。

    1.3.2.2 健康促進行為調查問卷 ?⒖肌痘だ斫峋址擲唷?[11],共15個條目。每項為從未顯示、有時顯示、始終顯示,分別為1分、2分、3分,總分為45分,得分越高,說明依從性越好。

    1.3.2.3 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 采用自制“老年患者護理滿意度問卷”,該問卷已經過信效度檢驗[12]。該量表從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操作水平、溝通能力等6個方面來評價,每條分別為滿意、一般、不滿意,分別為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說明滿意度越高。

    1.4 質量控制

    落實參與本研究的人員均具備老年護理專科知識和技能,在研究前對達標理論的概念、基本內容及方法進行統一培訓,護士協助患者填寫相關問卷。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6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76例患者中,男48例,女28例;年齡分布:60~70歲20例,71~80歲4例,81~90歲44例,>90歲8例;學歷:高中18例,大專24例,本科及以上26例;居住情況:與配偶同住58例,與子女同住18例;費用類型:醫保8例,公費60例,其他8例;月收入情況:1000~3000元6例,3001~5000元12例,> 5000元58例;所患病種情況:1種4例;2種12例,≥3種60例。

    2.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程度比較

    運用達標理論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出院時健康知識得分所有條目及總分均高于入院第3天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3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對健康促進行為比較

    對患者實施達標理論指導下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出院時健康促進行為得分均高于入院第3天,且戒煙、限酒、有效鍛煉、有效控制體重、遵循健康飲食及總分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患者入院第3天滿意度為(2.85±0.42)分,出院時滿意度為(2.92±0.23)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3.1 住院老年人健康知識水平提高

    本研究顯示,對患者實施達標理論指導下的健康教育后,住院老年人健康知識水平顯著提高。張久等[13]、溫寅林等[14]分別將達標理論運用于血液透析誘導期患者和糖尿病出院患者延續護理,得出提高患者對疾病知曉率和依從性的結論。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健康教育已成為患者住院期間重要的護理內容,傳統的教育拘于形式,缺乏有效溝通、互動、反饋,缺乏從患者個性化需求出發,患者只能被灌輸和被接受。運用達標理論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與責任護士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健康教育的實施體系由一般的知識“灌輸”模式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個性化教育[15],使患者發揮其能動性最大限度地參與護理全過程,從而提高其對健康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患者、家屬、護士共同參與,有效溝通及反饋,護理中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滿足患者對健康知識的需求,有助于強化患者個體針對性的健康知識的掌握。

    3.2 住院老年人健康促進行為改善

    通過對患者實施達標理論指導下的健康教育后,住院老年患者健康促進行為顯著改善。陳素文等[16]對高血壓患者實施達標理論指導的健康教育,患者在飲食、藥物、體重控制等行為均有改善。莫伊雯等[17]研究發現達標理論指導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慢性腎病患者治療依從性。達標理論能鼓勵護士、患者和家屬相互的合作互動,住院期間共同制訂護理計劃,更明確護理目標和對目標的預見性,促進完成目標的行為和動機,從而提高健康促進相關行為。

    3.3 住院老年患者滿意度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顯示,實施達標理論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滿意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近幾年來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和落實,以及對滿意度的重視有關,使得本研究人群在接受干預前后滿意度均比較高,以及本研究選取對象區域單一,未進行多級別醫院、多學科病區患者研究從而導致滿意度無顯著差異。同時,由于本研究滿意度問卷是從患者對護士態度、技術、溝通等多維度進行評價,不僅限于對健康教育的反應,所以可能對于健康教育干預前后效果不顯著有關。

    3.4 達標理論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第4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研究社區護士對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并分析開展健康教育的現狀。方法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對我市9個社區的166名護士進行健康教育認知狀況的調查。所有接受調查的護士分為中專組與大專本科組,分別有88人與78人。結果中專組和大專本科組護士對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社區護士;健康教育;認知狀況;健康教育現狀

    68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541-02

    在社區之中開展健康教育對提高民眾的身體健康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當今被越來越多的社區醫院所重視。而通常在社區內開展健康教育的執行者為社區內的護士,社區護士對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會對開展健康教育的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本研究選取了我市的166名社區護士進行調查,以護士文化程度為核心進行討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市9個社區中的166名護士作為調查對象。其中中專組護士88人,年齡21歲到33歲,平均年齡(24.7±4.5)歲,平均工作時間(4.8±2.2)年;大專本科組護士78人,年齡22歲到32歲,平均年齡(25.1±4.8)歲,平均工作時間(4.7±1.6)年。兩組護士的平均年齡、平均工作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與評價指標采用隨機調查的方式,對接受調查的護士進行問卷填寫。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健康教育現狀、健康教育知識理論以及對健康教育的態度三個部分,三項的分數分別為40分、30分、30分,問卷的滿分為一百分。通過比較社區護士的問卷得分,來反映其對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

    1.3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通過(χ±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用x2檢驗,P

    2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中專組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現狀為(30.4±4.2)分,健康教育知識理論為(19.2±4.9)分,對健康教育的態度為(20.6±5.7)分;大專本科組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現狀為(37.7±3.3)分,健康教育知識理論為(26.9±4.0)分,對健康教育的態度為(28.4±2.9)分。兩組護士的健康教育現狀、健康教育知識理論以及對健康教育的態度評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在當今社會中,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市民的生理健康狀況,減少疾病的發生。但目前在社區內進行健康教育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在健康知識的普及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比如說本文所重點討論的護士對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就是阻礙健康教育在社區內得到普及的主要因素。通常如果護士對健康教育的知識理論儲備不足,或者對健康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那么就很難讓社區內的健康教育達到很高的水平。

    通過本研究可以看出,社區護士對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護士文化程度的影響,和大專以及本科文化程度的社區護士相比,中專文化程度的護士對于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顯然并沒有達到非常高的水平。而通過文獻調查發現,在當今的許多社區內,開展健康教育的護士文化程度有很大一部分在大專或者大專以上,因為這類護士往往能夠更好地為社區居民進行健康知識的講解。如果社區護士的文化程度過低,那么當居民對健康教育知識存在疑問的時候,很難得到令人滿意的回答,甚至會對社區健康教育產生反感情緒,影響后續健康教育的開展。而要解決社區健康教育質量相對較低的現狀,可以從加強對中專護士的培訓以及對健康教育內容的細化兩方面入手。特別是在許多經濟條件一般的地區,社區護士的學歷基本沒有超過中專,提升這類護士的健康教育認知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而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漸重視,越來越多的社區護士在對待健康教育的觀念上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在社區內開展健康教育的現狀相比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觀。

    綜上所述,社區護士對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受到其文化程度的影響,目前開展健康教育的護士以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護士為主。而要改善社區健康教育的現狀,提高中專社區護士對健康教育的認知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齊玉梅,王生鋒,王桂華,等.社區護士健康教育實施情況的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09,9(7):20-21.

    第5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程序與方法;指出了護士在高校護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學習理論的重要性.

    1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1.1護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總是在不斷深化。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中提出了人類健康的“三維觀”,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完滿狀態”。1990年,WllO在有關文件中對健康的定義又加以了補充,認為健康應包括四個方面: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教育活動,其實質是一種干預措施川圖。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學和健康教育學相交叉的一門綜合應用學科,它的發展來自兩方面的激勵和支持:一是社會的需要,二是專業自身的發展。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護理健康教育成為了護理學專業最受矚目的學科之一。

    護理健康教育也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按教育場所可分為:醫院護理健康教育,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家庭護理健康教育。按目標人群可分為:兒童護理健康教育,青少年護理健康教育,婦女護理健康教育,老年護理健康教育等;此外還有按教育目的或內容進行分類的方法。

    1.2高校護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分支。它是以校區醫療部門的護士為行為主體,以高校教職工及學生為服務對象所開展的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

    2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護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與人群健康密切相關。高校教職工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面臨激烈的競爭,時常處于緊張無序的腦力勞動狀態,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教職工身心健康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最近,廣東省教育工會對我省高校教師健康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形成了書面報告。報告顯示,有大約1/10的人處于基本健康狀態,約1乃的人處于各種疾病狀態,而剩下約7/l0的人則處于亞健康狀態,這些數據意味著高校教師具有發生某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和條件,一旦因為某些不良外因刺激,如:短期過度勞累,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緊張或心理創傷,營養不合理或生活不安即可導致某種嚴重疾病發生。如果這樣,不但妨礙了個人奮斗目標的實現,而且妨礙了整個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

    護理健康教育是運用教與學的理論,增進人們的健康意識,從而使人們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為,有效利用現有的衛生保障資源,最后達到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對高校教職工進行護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

    3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根據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的特點,如心血管疾病從40歲開始明顯增加,消化系統疾病從30歲開始就已經有明顯增加,以及在高校中3040歲是亞健康的高發年齡等等,進行相應的護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3.1心理指導:處于疾病狀態和亞健康狀態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健康問題,護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問題。使他們生活中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因為長期的精神緊張,極易導致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失常。

    3.2飲食指導:合理適當的飲食將有助于疾病的好轉、康復。如高血壓患者宜多吃富含鈣、鉀、纖維的食物,盡量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鹽飲食,少飲酒。

    3.3作息指導:不宜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或短期過度勞累,保持每日有6小時以上的睡眠習慣,注意調整工作、鍛煉、休息與睡眠的關系。

    3.4用藥指導:應經常告戒病人謹遵醫囑,按時服藥,同時應策略地講清有些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嚴重時及時與醫生和護士聯系。

    3.5行為指導:護士應指導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護理或促進健康的行為方法,這也是護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4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的程序與方法

    4.1程序(步驟)。應用護理程序開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別于以往的衛生知識宣教,從而使健康教育不僅作為一種宣傳手段,而且成為一種護理和治療手段。要實現這一目的,應正確應用護理程序。高校護理健康教育程序與應用護理程序開展臨床護理一樣,包括以下五個基本步驟[z]:

    評估:系統地收集受教育者學習需求的資料和信息,進行一個總體評估。

    診斷:對病人及其家屬所需健康知識和幫助的判斷。

    計劃:對將要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作出具體的安排。

    實施:將計劃中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

    評價:對教育效果作出判斷,必要時進行重新評估。

    4.2方法(手段)。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譬如有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讀書指導法、咨詢法、墻報法等等。其中護士在為教職工做護理操作時進行交流是開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時機,其教育效果要遠遠高于專門時間進行說教。因為對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統地學習護理知識,他們的學習往往來自于自身不適的需要。在與他們的接觸特別是進行護理操作時,進行必要的講解會使他們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與教職工任何接觸的時間都是進行健康教育的好機會。當然,這并不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高校護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論的重要性

    高校護理健康教育工作還剛剛起步,尚需各方各面的支持與通力合作。而護士堅實的理論基礎是做好護理健康教育的保證。一個護士不但要成為稱職的操作者,而且要成為稱職的教育者,要能夠像打針、輸液那樣嫻熟地開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醫過程中不但獲得身體健康,還要獲得知識上的增加。護士要成為一個稱職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因為要給別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須要有兩桶水或更多的水,不然就難以勝任或遭遇尷尬。所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就必須重視理論學習,就必須不斷地刻苦努力學習。

    參考文獻

    第6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實施中的缺陷,分析缺陷發生的原因,探討減少或杜絕缺陷發生的方法與對策,提高患者對中醫健康教育的依從性,提升醫院中醫護理服務水平。方法對本院14個病區的健康教育處方涉及中醫護理方面的內容進行總結,利用調查出院患者滿意度的機會與患者面談了解患者對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的知曉率,對每月護理質量檢查中發現的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行分析。結果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實施者理論知識欠缺、經驗不足;健康教育內容空虛、缺乏個體化特點;患者接受程度有限,效果評價難以統計。結論應加強對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實施者的中醫理論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實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實施責任制整體化護理模式,增設營養科,加強護士溝通及心理評估能力的培訓,量化中醫護理健康教育評價,使中醫護理健康教育能夠跟上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

    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缺陷分析;對策

    隨著我國中醫藥衛生事業日益的發展壯大,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中發揮的作用也日趨明顯,同時也體現了護士的專業價值和專業水平,滿足了患者對中醫護理知識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開展有中醫特色的健康教育,如何把中醫學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養生理論運用到臨床護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進一步深化中醫護理與現代化整體護理模式的有機結合值得深思[1]。現采取以下三種方法對我院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缺陷進行分析,提出對策:①對本院14個病區的健康教育處方涉及中醫護理方面的內容進行總結。②利用調查出院患者滿意度的機會與患者面談,了解患者對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的知曉率。③對每月護理質量檢查中發現的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以我院14個病區的現行的121種健康教育處方,以及近半年隨機抽取的200名住院患者和2014年4月—2015年4月每月護理質量檢查結果為研究對象,了解本院中醫護理實施的情況及效果。

    1.2內容與方法總結121種健康教育處方中涉及中醫護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利用調查出院患者滿意度的機會隨機抽取200名患者進行面談,詢問患者的飲食、用藥、情志、康復指導等,以及對每月護士長檢查涉及的中醫護理方面的護理質量問題進行總結。以上三方面收集的資料進行有序整理及系統分析。

    1.3結果121種健康教育處方中涉及中醫護理方面的內容的處方有61種,占總處方的50.4%,而涉及中醫內容的61種健康教育處方中有只有47種處方內容較為豐富,涉及到了中醫的飲食、用藥、情志、中醫護理技術的應用及康復指導等內容,占總處方的38.8%。大部分只注重飲食或者是只注重用藥。調查的200名住院患者能夠比較全面地說出自己的飲食、用藥、情志、康復指導方面主要內容的有107名,占總調查人數的53.5%。還有半數多的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接受不全面,甚至有部分患者住院期間就沒有接受到中醫護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每月護理質量檢查中有關中醫護理方面比較突出的問題有:護士對本科優勢病種的中醫護理常規掌握不全面,護士給患者進行中醫護理操作時未給患者交代注意事項,責任護士不知道自己分管的患者所用中藥的作用,住院患者不知道自己飲食的注意事項。

    2存在缺陷及分析

    2.1健康教育實施者的中醫理論知識缺乏醫院內的護理人員大部分都畢業于西醫院校,在學校期間未系統地接受過中醫理論知識教育。雖然醫院每年都有計劃地對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進行中醫知識培訓,但接受培訓的人員基礎較差,對中醫護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中醫是一門比較系統的理論體系學科,如果不能系統地學習,一般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護士上班期間工作較忙,不能做到每次培訓都能按時參加。

    2.2健康教育的內容缺乏個體化特點護士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一般比較寬泛,不能根據患者的證型以及舌苔脈象為患者制定適合其自身的飲食指導。不能根據中藥的作用指導患者合理的煎藥方法、正確的服藥時間及方法。護士不了解情志變化對患者病情及康復的影響,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難以把握,不能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抗疾病。

    2.3個體化飲食實施困難目前許多醫院雖然已經設立營養科,但營養師資源欠缺,營養科的飲食種類不夠豐富,不能根據患者個體的需要配備飲食。患者的飲食情況受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經濟條件差的患者飲食種類比較固定,營養單一。我院治未病科正在謀劃成立之中,劉同坤副院長兼治未病科主任提出:要對患者進行體質辨識,將來的營養科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制定適合患者自身體質的飲食,以更好地促進患者的康復。

    2.4患者對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多方面受限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不再被動的接受治療、護理,而是更多的渴望了解相關知識及自我護理保健[2]。然而患者對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患者自身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條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響。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患者對健康教育的理解能力。而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某些程度上又受家庭經濟條件及生活方式的制約。經濟條件差或者是生活方式不規律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從而也影響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5健康教育效果評價難以量化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內容豐富,教育范圍較廣。其中涉及到食療、中藥的藥性、煎煮方法、服藥時間;情志變化對疾病的影響、中醫養生、康復指導、中醫技術操作等。中醫提倡治病求本,很多疾病的康復是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教育實施者對受教育者實施的健康教育是否有效、有效率是多少、哪方面有效都難以用數字統計,難以量化、難以用數字直觀判斷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壞。

    3對策

    3.1加強對健康教育實施者的中醫理論知識及溝通交流能力培訓制定中醫培訓計劃并有效地落實,請醫院中醫功底比較深厚且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專家授課,對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進行系統的中醫知識培訓。對《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護理學》等中醫基礎課程實行每年集中、反復授課。醫院或科室適時組織一些獎勵性質的中醫知識比賽,對學習積極或成績優異者給予精神及物質上的獎勵。也可以利用網絡授課的方式,為參加培訓者提供學時、課題練習、疑難問題解答等服務,有效提高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實施者的中醫理論水平。良好的護患溝通是開展健康教育的前提,護士與患者交談時語言應通俗易懂,不宜生搬硬套醫學術語,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采取相應的語言表達方式,使患者都能接受[3]。加強護患溝通技巧的學習,使護士熟練地掌握溝通技巧,不同的患者采用適宜的溝通技巧[4]。護理部定期請護理專家為護士進行溝通及交流能力的培訓,或者適時組織一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的素質拓展訓練,逐步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交流水平。

    3.2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辨清體質,“量體裁衣”真正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責任護士在做治療之余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辨清患者的體質。根據患者的體質、證型、心理狀況等因素,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飲食、用藥、情志、康復等具體的健康指導,并能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調整健康教育指導方案,實施動態的教育及評價。

    3.3增加營養師,增加飲食種類,制定飲食量表營養師是被當今社會十分推崇的一個新興職業,營養師之所以備受社會關注是因為人們健康意識逐漸提高,對中醫的養生以及“未病先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營養學專家曾說過,許多的疾病都是吃出來的。營養成分搭配的不合理,烹飪方法使用不當就能導致人體陰陽平衡的失調。營養師的任務就是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及疾病的特點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飲食,為患者制定飲食量表,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無論是從國家、社會還是從個人的角度,都需要這樣的專業人士來引導大眾科學合理膳食,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以幫助解決日常飲食失衡、營養缺乏、預防“富貴病”等各種切身問題。[5]

    3.4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習慣設置不同層次的健康教育內容由于患者對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其自身文化程度及生活習慣的影響,各科室可根據本科室收治疾病的特點、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生活習慣的差異,設置不同層次的健康內容的健康教育處方。護士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可采取一對一口頭傳授、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書面告知、區分不同病種集中授課等多種方式綜合實施。健康教育的實施者要把醫學專業知識變得大眾化、親民化、熟練化,以便受教育者能夠很好地理解和吸收,從而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5運用信息化的工具使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量化如今的社會是信息化的時代,醫學的發展也需要信息化。許多大型醫院為適應社會信息化的需要已經使用了移動護理工作站,把護理工作的內容及考核指標量化,使護理價值逐步可以量化。“品管圈”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也使得護理的許多指標得以量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護理水平和護士處理問題的能力。中醫護理健康教育評價內容較為寬泛,難度較大,但如果也能引進一些信息化的管理工具,使其量化也不是沒有可能。

    4結論

    中醫歷來高度重視護理,“三分治、七分養”的理念突出強調了中醫護理在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中醫護理健康教育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疾病康復的進程,同時也體現了中醫醫院護理水平的高低。總結護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并及時整改,提高中醫護理健康教育水平,使患者切實受益,是我們中醫護理工作者的任務與使命。

    參考文獻

    [1]向太瓊.開展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6(6):465-466.

    [2]申秀云,邵珠梅,李建云.護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及作用[J].健康必讀旬刊,2012,11(11):455.

    [3]王妮妮.淺談護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0(8):234.

    [4]梁艷萍.健康教育常見護理缺陷分析與對策[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7)112.

    第7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健康教育;新生兒

    新生兒是生命的開始,初為人父母都有著不同的需求,健康教育極其重要。傳統的健康教育絕大多數為文字形式,很難真正讓家長理解和接受。而采用多媒體方式的健康教育,可針對不同疾病的特點,用大量的護理照片、動畫、視頻錄像、示意圖等方式,為患兒家屬提供一種圖文并茂、記憶深刻、生動真實的健康教育方式。這種健康教育方式通俗易懂,能讓患兒家屬較好地理解一種疾病從治療到康復的全過程,使其在出院后能更好地配合護理,讓家長對新生兒的日常護理更加科學、規范。我科自2013年1月~2014年3月以來利用多媒體進行健康教育講座,取得良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3月對我院NICU630例患兒家長進行多媒體健康教育講座,其中早產兒375例,重癥呼吸機輔助呼吸48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65例,新生兒肺炎56例,缺血缺氧性腦病44例,新生兒黃疸35例,外科疾病7例。家長文化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將其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315例,對照組315例。

    1.2方法

    1.2.1 成立健康教育小組 病房內組成健康教育小組,成員大多在NICU臨床工作的高年資護士,受過專業的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有著豐富的新生兒專科知識和工作經驗,能從患兒及家長的角度出發考慮和思考問題,為宣傳教育內容提供理論依據。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進行健康教育,主管護士采用《健康教育處方》的發放或口頭的方式宣教。觀察組除按常規健康教育外,集中多媒體上課,采大量的治療前后的照片、示意圖、動畫、視頻錄像等資料進行,如最近某種疾病較多,可進行該病種相關知識的宣教;如家長的需要多,則以家長的需求為重點;如新病人多則主要介紹科室環境及規章制度,病房設施的使用,常規檢查的目的及配合方法等。每周三下午集中患兒家長在病房示教室,進行多媒體講課。

    1.2.3 評價方法 每期講座結束就對兩組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了解家長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內容包括:對多媒體健康教育的滿意度,疾病知識、家庭護理、 喂養方式、用藥知識、預防保健、應急知識等。發放問卷630份, 回收63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4 統計學方法用SPSS17. 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不同健康教育的滿意度,見表1。

    3 討論

    3.1 有利于護士專業知識的提高 高年資護士應用多媒體講課,通過認真備課、查閱資料,全面掌握了疾病的相關知識;低年資護士可以參與聽課,也可以復制相關資料隨時學習,同時提高了臨床護理人員培養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1]。因此,調動了護士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提高了專業理論知識水平。 3.2 提升了護士的綜合素質 利用多媒體進行健康教育,不僅要求臨床護士要具有扎實的護理專業知識、授課技巧,還要求掌握一定的現代化教育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夠適應、熟悉和運用多媒體技術[2]。從而使所有的臨床護士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努力提升自我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

    3.3 增進了護患溝通 多媒體健康教育通過非常直觀的圖片且真實的案例,將家長不理解的問題聯系起來,讓家長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記憶、消化和吸收學習內容,改變以往傳統的護理健康教育是責任護士結合臨床病例進行講解或操作演示,其家長被動地看、聽,感到枯燥、單調,效果不理想[3]。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不僅使患兒家長學會了疾病的預防、護理、保健、喂養等知識,而且使護理人員由被動詢問者變為主動教育著,形成了護患共同參與,互相配合的新型護患關系,增加了護患之間的親和力,使患者的滿意度提高[4]。而且還增強了家長對于護士的信任度,從而使護理治療工作更加順利開展,能有效促進患兒的康復。

    3.4 增強了患兒家長的保健意識 促使家長養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了基本的護理技能。同時,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把護理的角色擴展為教育者,把健康教育貫穿于治療、護理、與患兒家長溝通的各個環節之中,從而增長了家長的疾病護理知識[5-6]。

    參考文獻:

    [1] 梁麗軍,陳玉英,梁衛沽,等.臨床帶教老師護理教學查房能力培訓的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8,9(8):24-25.

    [2] 黃華麗.借助音樂多媒體優化小兒外科健康教育 [J].護理研究,2010,12(7):33-36.

    [3]Cassidy JW.The effect of decibel level of music stimuli and gender on head cir- umference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NICU[J]. J Music Ther,2009,46(3):180-190.

    [4] 文金平.病室QQ群在新生兒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2,10(2):76.

    第8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作為培養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師資的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培養出的學生是否適應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需要,直接影響中小學生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開展。因此,探討我國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辦學方向和模式,深化教學改革,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急切的。

    1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的現狀

    1.1體育衛生教育專業還未能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國家教委關于《“九五”期間農村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意見》規定:完全小學以上的學校,均要按國家教委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教學計劃開設體育、健康教育課。并要求到2000年各省會市、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健康教育開課率要達到100%,縣鎮以上學校要達到80~90%,縣鎮以下學校要達到70~80%;凡開設健康教育課的學校,其健康教育師資均應接受培訓并達到規定的要求。那么,學校體育與健康相結合師資就更加奇缺。據調查,現在我國農村不少鄉級中學還缺乏合格的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教師,缺乏衛生保健教師。學校衛生工作根本無法實施,嚴重制約著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發展。即使有的中小學校開設了體育與健康教育課,也面臨師資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缺乏專業師資的情況。目前,我國學校健康教育師資主要由校醫、保健教師、班主任、大隊輔導員、培訓后的體育教師擔任。但這些師資不是缺乏衛生保健知識,就是缺乏體育知識,根本不能完成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任務。因而,迫切需要高等師范院校培養出既能上體育課又能上健康教育課的大量專業師資。這為我們開辦的體育衛生教育專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廣闊的“市場”。盡管如此,體育衛生教育專業仍未能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和大力發展。

    1.2體育衛生教育專業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自創建以來,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探索、實踐,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為培養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師資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由于該專業起步晚,發展參差不齊,有關理論、思想、方法、資料、文件等幾乎沒有建立,至今全國尚無材、大綱,教材奇缺,教材內容、范圍不能確定,嚴重影響教學,制約著專業的發展。加之體育衛生教育專業的體育課程照搬了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而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理論較為混亂,課程設置不合理,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線的教材內容繁雜、重復,還沒有從根本上建立以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為中心的新的課程體系。此外,體育課程與健康教育課程相互獨立,各自為政,不能互相促進,體育與健康教育兩類課程內容沒有融為一體。還未能使該專業學生明白,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教學的真正意義在于能促進人的體質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體育意識和終身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并能幫助樹立科學的生命觀和健康觀,有利于改變不利于健康的各種行為和生活習慣,增強自我保健能力。

    1.3體育衛生教學觀念陳舊

    一方面,體育教學仍以運動技術教學、運動訓練為中心,把教學工作的重點放在單純傳授知識、技術、技能上,忽視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科學方法和綜合能力的嚴格培養和訓練,更談不上加強對學生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陳舊繁雜,缺乏篩選和更新。必修課與專修課重復過多。術科教學中過分強調動作的“標準化”,練得多,講得少,甚至把專項選修課變成運動訓練課。考核評分方法缺乏科學性,帶有嚴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健康教育教學基本上停留在單純傳授知識這一個層面上,培養學生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的問題沒有引起各有關方面的重視。教學手段單調,講課“滿堂灌”。顯然,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難以適應現代化體育衛生教學的發展需要。

    2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規格

    在1992年國家教委的《高等師范院校體育衛生教育專業教學計劃》中,專業培養目標是:“本專業的任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初級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師資。”這一目標較為概括,宜根據現代體育教育思想、課程發展趨勢、中小學校實際需要制定明確、具體的專業培養目標。為此,筆者擬將體育衛生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表達如下: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合格的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師資,使體育衛生教育專業培養出來的師資既能用體育鍛煉(方法和手段)來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又能用衛生保健知識來維護健康,發展體能;具有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素質提高的能力,具有培養中小學生終身體育觀和終身健康觀的能力,具有熟練操作體質測試和健康測試的能力,具有從事全民健身指導工作的能力。在培養規格方面,應根據21世紀對體育與健康教育人才素質的需求和我國的國情,要求該專業學生應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本學科的發展有所了解;懂得教育教學規律,以及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科學方法,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以及班級組織管理能力;能勝任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開展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念和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培養動手能力,樹立勞動觀念,熱愛勞動,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

    3加強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3.1合理調整課程結構

    它包括兩大方面的課程:一是體育課程;二是健康教育課程。首先,體育課程應根據終身體育教學總目標(完善體格,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重視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使體育經常化,成為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并以此目標為原則,改革體育課程結構,增大體育課程的總體彈性。注意增加選修內容,將健身、健美活動以及民族傳統體育納入體育課程中,加強實踐課時,改革運動教學大綱,編寫出能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為主的體育課程大綱。在新大綱指導下,編寫出能增強學生體育意識、提高健身能力、培養終身堅持參加身體鍛煉習慣為主線的新的教材體系;做好競技運動教材化的工作;增加身體鍛煉知識、方法等內容的教學,運動處方原理、運動生理的效果、運動的健康效益等教學內容,編好教材。其次,健康教育課程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以便該專業學生掌握較為系統的醫學、衛生、保健知識,并能診治學校常見病、傳染病等,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增強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進和保護身心健康為目標,編好醫學、衛生教材,注意《臨床醫學概論》、《基礎醫學概論》、《預防醫學概論》、《護理學概論》、《學校健康教育學》、《精神衛生學》等課程內容的廣度,掌握好深淺度,注意內容的實用性、實踐性、科學性、趣味性。為此,我們經過反復研究、實踐、論證,制定了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課程結構。其中,核心課程為: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基礎醫學概論、預防醫學概論、學校健康教育學、學校體育學、田徑、球類、體操、體育心理學共10門;基礎課程為:政治理論、思想品德、外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學、體育測量與評價、運動創傷學基礎、武術、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科研方法、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健身健美操、臨床醫學概論等14門;選修課有:體育概論、體育繪圖、護理學概論、精神衛生學、運動營養學、體育游戲、體育康復、推拿按摩、體育社會學、群眾體育學、藝術體操、乒乓球、游泳等14門。教育實踐8~12周,其中體育教育實踐5~8周,健康教育實踐3~4周。#p#分頁標題#e#

    3.2建立以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實效為中心的成績考試制度

    在體育課程評價中,應改變過去的運動技術、技評和達標考核體育成績的體制和做法。注重將體育課程評價與體育教學結果評價緊密結合,樹立身、心、群三維綜合評價觀,建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體育考試。改變單純用外部行為度量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并以此作為衡量教學效果和健身效果依據的評價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先天條件、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區別對待。允許學生按教師提出的教學目標,根據自身的特點、起點和潛能,設計制定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保底但不封頂,因人施教,不拘一格地促進其最優發展,切忌忽視個體差異的教學武斷,以及絕對化指標對學生實施強求一律的“一刀切”,使體育教學真正轉向素質教育。在健康教育方面應以理論、行為和實踐結合起來考核,確保課程評價更好地為體育衛生教育專業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服務。

    4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要辦好高師體育衛生教育專業,使其充滿生機和活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教育素質好、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適應性強、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然而目前體育衛生教育專業師資隊伍的現狀不容樂觀。現有教師隊伍“專才”多,“通才”少。而現代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首先是一個“教育專家”,然后才是一個“理論專家”和“技術專家”。如何盡快提高專業教師的教育素質、科學素養和理論水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首先應加強思想建設,提倡敬業愛業精神,加強師德教育,增強青年教師教書育人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強理論學習與教改結合,以新的理論知識指導教學和科研。其次加強學科建設,培養骨干教師。要以學科建設為載體,通過學科群點的組織和建設,通過立項的科研課題和研究室的建設,為廣大教師創造展露才華的廣闊天地,使他們得以在較高層面上的學術環境中增長才干,催生出高水平的學術梯隊,從而建立一支數量足、層次高、素質好、后勁大的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再次,加強教師在職培訓,盡快提高隊伍素質。中青年教師要自覺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第9篇: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范文

    20多年來,經過我們的努力,在中小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教育示范課、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學生心理檔案建設、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心理咨詢專兼職教師培訓、心理問題個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步入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為有效推進和大力實施發展性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初步研究探索階段

    遼源市教科所在1989年考察了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學心理教育之后,決定以試點方式進行研究探索。20世紀90年初,我們在市十三中、市十七中、東豐縣一面山中小學進行試點,并在1991年明確提出“心理衛生教育研究”,以發展型咨詢輔導為突破口。截止到1996年末,試點工作正式結束并取得重要進展。

    (一)制定實驗方案,正式立題研究

    經過充分的準備,市教科所于1991年初形成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實驗方案,經市教育科學規劃辦批準正式立題,市縣兩級教科所緊密配合,先后在直屬中學、西安區、龍山區、東遼縣、東豐縣進行了5次大型集中輔導,培訓學校領導和教師1500多人次。下發了《課題指南》,確立了先行實驗的縣(區)和實驗點校,建立了市、縣(區)、校三級課題組織網絡。

    (二)明確研究方向,確定實驗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一項科學嚴謹、專業性強的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理論體系做支撐。實驗初期,我們把理論探索的重點放在確定研究方向和實驗內容上。在廣泛研究基礎上,確定預防和培養為重點,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為方向。

    根據心理教育目標,確立了預防、輔導、培養三個方面的內容。預防方面主要內容是:學校教育心理衛生、教學心理衛生、家庭教育心理衛生、優化班級心理環境。心理輔導方面主要內容是:學習心理輔導、交往心理輔導、青春期心理輔導、擇業心理輔導、考試心理輔導;矯治輕、中度心理障礙,如,學習障礙、情緒障礙、行為障礙、品行障礙。心理素質培養方面主要內容是:培養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后者重點培養情緒調控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積極健康的興趣、良好的自我意識,以及自信、自強、自立、自律等心理品質。

    (三)開展心理測量,建立心理檔案

    為科學、全面地了解學生心理特點,我們對實驗點校學生進行心理測量。主要內容是智力、氣質類型、性格發展水平、性格特征、學習適應性、心理需求、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為多所學校建立了科學、規范、實用的心理檔案。

    為便于教師查看心理測試結果,我們還對心理測試結果進行了研究開發:①繪制了愛德華個人偏好剖面圖;②繪制了艾森克人格剖面圖;③改進了心理健康診斷(SCL-90)的評定方法和結果查看方法;④改進了學習適應性的評定方法,并繪制了學習適應性剖面圖。這些研制和開發大大提高了心理測評速度,便于教師查看心理測試結果,為這些量表廣泛應用于團體測量打開了通道。

    (四)開展實驗培訓,加強實驗隊伍建設

    1. 加強市課題組研究人員培訓。先后到東北師大、華中師大、北京師大參加心理咨詢、心理測量、心理治療培訓共計300課時,5人次。參加全國學生心理輔導研討會,豐富了理論知識和經驗。

    2. 加強實驗教師系列培訓。重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實驗內容、實施方法途徑、中小學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學習心理輔導、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輔導方法、學生學習障礙及其矯治、心理教育案例、報告的撰寫等集中講座。

    (五)創新載體,多渠道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我們在取得初步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實驗方案要求,組織各實驗區和學校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主要形式有活動課、團體心理輔導、專項知識講座、學科滲透、個案分析等。

    二、區域推進階段

    1996年,遼源市教科所制定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九五”規劃,確定在全市推廣研究成果和經驗,截止到2000年,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步入區域推進階段。

    (一)深入開展預防心理問題的理論研究

    預防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途徑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對全市各學校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了系列培訓,豐富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使教師能夠較好地在教育教學中積極預防學生心理問題。開展了家庭心理教育方面的研究,組織力量編寫了《好家長》讀物,指導家長明確教育孩子的要點、原則,掌握科學方法。《好家長》作為我市家庭教育的主導教材,充實家長學校的內容。

    (二)建立“兩卡”,推動心理輔導

    “兩卡”即學生咨詢卡、家長教育咨詢卡。下發給實驗班學生和家長,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填寫,投入學校專門信箱。學校派專人收集“兩卡”,并進行分類,分出集中問題和個別問題。如,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困難、考試壓力大、人際交往及青春期困擾,我們在市教育電視臺進行了“順利度過青春期”、“自我心理保護”等電視講座,又深入一些學校進行“異往指導”、“中學生心理健康”、“學習心理輔導”等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普遍歡迎。

    (三)開展個別的心理問題矯治專題研究

    針對存在的心理問題,市課題組同志深入各實驗學校進行細致分析,幫助提出指導方案,面對面指導,并跟蹤服務,最后教師進行理論總結。幾年來,我們指導教師共成功地矯治學生心理問題百余例,在全國學校心理輔導與教育第二屆研討會上交流案例33篇,第三屆研討會上交流案例28篇。

    (四)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

    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核心問題是讓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我們結合課題研究成果,2000年編寫了《中(小)學生心理教育》實驗教材,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資源。各學校按照教材要求,廣泛開設心理教育課,開展單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積極挖掘學科教學滲透點,多方結合、共同施教,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水平不斷提高,自我調節能力不斷增強。

    (五)開展學術活動,促進實驗研究不斷深入

    開展了“四個一”評比活動,即上好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打造一節學科滲透課、開展一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承擔一項研究課題等“四個一”評比活動,在全市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課、優秀成果、先進個人評比活動。1999年召開了遼源市第二屆心理教育研討會,并邀請東北師大心理系張嘉瑋教授做了學術報告。通過學術活動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圍,極大地推動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六)加強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

    目前,全市已有44所學校,數百名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近2萬名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參加實驗的學校既有重點高中,又有一般中小學乃至農村中小學。大多數學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并相應建立了心理輔導室(咨詢室),另外有28所中小學成為掛牌的“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

    三、全面實施階段

    “十五”期間,國家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市教科所依據兩個文件要求,將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承擔了省級規劃課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及運行模式的研究”,同時又承擔了東北地區“全國中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題,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課題研究與科學管理,特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與人的全面發展關系的研究,廣泛開展科學研究活動,邊研究邊推廣,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健康地發展。

    (一)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和領導

    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學校領導的支持。我們聘請市教育局業務副局長擔任課題研究顧問,各縣區教育行政領導親自參加實驗研究,各實驗點校校長承擔學校課題。市教育局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門下發了文件,有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還寫進了《2002遼源市教育發展綱要》等市政府文件中。為搞好課題研究和活動推廣,我們組織對全市各級學校領導干部、后備干部進行了多期培訓,為實驗的整體推進奠定了組織和領導基礎。

    (二)建立全方位開放性科研體系

    搞好課題研究必須廣泛借助于各方面力量,建立開放的科研系統。為此,我們加強與專業院校聯系,通過外出學習和參加學術交流等形式,先后與北京師大心理系、兒童心理發展研究所、華中師大心理系建立了聯系,廣泛獲得信息資料。重點依靠我省專業院校的力量,先后與吉林師大心理系、東北師大心理系建立了協作關系。東北師大心理系張明教授、劉曉明教授、吉林省教科院徐向東所長多次來遼源指導工作,幫助培訓教師,為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三)全面推廣課題研究成果

    “十五”期間,遼源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納入了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總課題組系列,成為吉林省的首批實驗區。在研究中取得了多項成果,先后承擔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冊(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高二冊(吉林人民出版社)的主編工作,參編了中小學兩本教師指導用書,并被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評為優秀實驗區。市教科所將課題研究中取得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全面運用于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之中,在學校心理教育理論建設、教師培訓、心理教育課資源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個案分析研究、心理咨詢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特別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訓練方面,探索出成功經驗。

    四、功能整合階段

    “十一五”期間,遼源市教科所承擔了“構建德育目標體系和方法途徑的研究”省級課題。研究中我們發現,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系,實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是提高心理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們從2006起,將工作重心轉向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一)探索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點

    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整合,關鍵是尋找兩者的結合點。通過廣泛深入的理論研究,我們發現,中小學生中存在的思想品德滑坡、行為習慣不良等現象,與虛榮心理、自卑心理等有直接關系。理論上也認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是形成高尚道德情操的基礎,道德品質是心理品質和人格的外在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礎,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就不會取得實效。同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與德育相結合,就不能發揮其終極效應。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點正是兩者的關系,以此為突破口,就能將德育與心理教育很好地整合起來,發揮更大的功效。

    (二)用發展性教育思想統領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成人动漫在线视频|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成人福利小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杨幂|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成人|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3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蜜桃97爱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777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欧美成人xxx|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