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政治哲學的作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政治哲學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政治哲學的作用

    第1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 心絞痛;心肌缺血;普伐他汀

    [中圖分類號] R541.4[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8(b)-069-02

    血脂異常是冠心病(CHD)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他汀類調(diào)脂藥物被廣泛應用于輔助治療血脂不良的CHD患者,可顯著降低其病死率、病殘率和其他缺血相關事件的發(fā)生率,使其預后明顯改善[1]。然而,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仍有相當多的CHD患者血脂正常[2]。近期的臨床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還具有許多不依賴于降低血脂的新作用,對血脂正常的CHD患者亦可獲得顯著的治療效果[3]。本研究旨在進一步具體明確普伐他汀對血脂正常的心絞痛患者的治療作用。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確診的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122例,其中,男62例,女60例,年齡56~75(67.2±11.8)歲。所有患者靜息心電圖均有明確的缺血性ST-T改變(至少2個相鄰導聯(lián)ST段水平或下斜形壓低≥0.5 mV),血脂即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正常,無糖尿病或肝、腎功能不全,心臟功能Ⅰ~Ⅱ級(NYHA)。

    1.2研究方法

    1.2.1隨機分組將上述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3例,男27例,女26例,年齡(66.9±11.5) 歲;治療組69例,男35例,女34例,年齡(67.3±12.1) 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血脂、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壓病、糖尿病及吸煙史等臨床特點及常規(guī)用藥情況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2藥物治療對照組僅給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除常規(guī)治療外,加服普伐他汀(商品名:美百樂鎮(zhèn),上海三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 mg,每晚飯后1次頓服。常規(guī)治療兩組根據(jù)需要可選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硝酸酯類、鈣離子拮抗劑及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

    1.2.3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采用美國Mortara動態(tài)心電圖儀于治療前和治療后3、6及12個月時,對每一個研究對象分別進行一次24 h動態(tài)心電檢測,計算心肌缺血總負荷(TIB)。心肌缺血的判定標準采用“1×1×1規(guī)則”,即ST段水平或下斜型壓低,幅度≥1 mm(J點后80 ms),持續(xù)時間≥1min,并與上一次缺血性發(fā)作間隔至少1 min,以ST段壓低的最大幅度及連續(xù)壓低持續(xù)時間的乘積的總和作為TIB(單位:mm/min)[4]。

    1.2.4血脂測定治療前及治療12個月結(jié)束時各測一次血脂,主要包括TC、TG、LDL-C和HDL-C。每次空服12 h于清晨抽取靜脈血3.0 ml,離心分離出血清用于血脂檢測。所用儀器為羅氏COBAS INTEGRA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為羅氏公司生產(chǎn)的配套試劑。

    1.2.5隨訪缺血相關事件臨床缺血相關事件分別在治療后3、6和12個月進行隨訪記錄,主要包括:心原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1.3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Version 13.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用student's 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或Fisher's精確概率計算,以雙側(cè)檢驗值P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IB的比較結(jié)果

    見表1。

    與治療前比較,*P<0.0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05(t=3.464,P=0.0028)

    3討論

    人體內(nèi)的膽固醇主要為內(nèi)生性的,約有80%由肝臟合成,3-羥基-3-甲基戊二酰單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是肝臟合成膽固醇的早期限速酶。他汀類藥物具有與HMG-CoA相似的羥甲基戊二酸結(jié)構(gòu),且對HMG-CoA還原酶的親和力是HMG-CoA的數(shù)千倍,屬于HMG-CoA還原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對該酶的抑制可使膽固醇合成受阻。由于細胞內(nèi)總膽固醇含量減少,通過負反饋使肝細胞表面LDL-C受體數(shù)目增加及活性增強,使血清LDL-C降低,繼而促進富含TG的VLDL-C通過受體降解途徑代謝,血清VLDL-C和TG含量降低。此外,細胞合成膽固醇受嚴重抑制后,脂蛋白生成障礙,使血清TC、TG含量下降的同時,血清HDL-C輕度升高。因此,他汀類藥物被廣泛用于血脂不良CHD患者的一級、二級預防。普伐他汀是從真菌發(fā)酵產(chǎn)物中提取的一種甲羥戊酸內(nèi)酯衍生物,親水性強,主要代謝途徑不是肝細胞色素P450(CYP)3A4,代謝產(chǎn)物主要經(jīng)膽汁由腸道排出,少部分由腎臟排出,與其他藥物聯(lián)用副作用較少[5]。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血脂正常的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使用一定療程的普伐他汀后心肌缺血顯著改善,缺血相關事件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提示普伐他汀對血脂正常的心絞痛患者具有明確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機制仍可能部分與其調(diào)脂作用有關,因為有研究表明,無論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基礎LDL-C水平如何,治療后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均減少25%左右。正常血脂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使其血脂進一步改善,仍有助于延緩甚至逆轉(zhuǎn)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而減少缺血相關事件并降低死亡率[6]。然而其主要作用機制可能為獨立于調(diào)脂作用的多向性效應,主要包括:①抑制炎癥。②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平滑肌細胞誘導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活性,從而導致一氧化氮的產(chǎn)生和釋放增加,使血管擴張。③抗氧化。④抗血栓。⑤抑制心肌重構(gòu)。⑥抑制血管重構(gòu),穩(wěn)定纖維帽的結(jié)構(gòu),防止粥樣硬化斑塊的破裂,減少急性冠脈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Clearfield M. Statins and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J]. Curr Atheroscler Rep,2006,8(5):390-396.

    [2]劉浩,余金明,陳芳,等.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謝異常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7,27(12):965-967.

    [3]Calabrò P,YehET. 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statins[J]. Curr Opin Cardiol,2005,20(6):541-546.

    [4]Dobrzycki S,Baniukiewicz A,Korecki J,et al. Doe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provoke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CAD?[J].Int J Cardiol,2005,104(1):67-72.

    [5]Williams D,F(xiàn)eely J.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drug interactions with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J].Clin Pharmacokinet,2002,41(5):343-370.

    [6]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 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 536 high-risk individuals: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2,360(9326):7-22.

    第2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重癥顱腦損傷;臟器保護作用

    [中圖分類號] R651.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b)-0020-03

    重癥顱腦損傷的臨床危害極大,預后較差,且較多研究顯示[1-2],此類患者往往易于發(fā)生多臟器系統(tǒng)的損害,在治療過程中,對于臟器保護也是重要的治療方面,因此臟器功能的保護成為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jù)。近年來出現(xiàn)較多關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治療相關的研究,其中關于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該病的研究即不少見,而關于該類治療的研究差異也十分突出,鑒于此種情況,本研究探討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臟器的保護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納入標準:年齡在18歲以上者;損傷后12 h內(nèi)接受救治者;GCS 3~8分者。排除標準:年齡≤18歲者;存在其他基礎疾病者;損傷在12 h以上者。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20~68歲,平均(40.5±5.7)歲;其中腦挫裂傷患者22例,其他患者8例;致傷原因:車禍致傷患者23例,其他原因致傷患者7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19~68歲,平均(40.8±5.5)歲;其中腦挫裂傷患者22例,其他患者8例;致傷原因:車禍致傷患者22例,其他原因致傷患者8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重癥顱腦損傷治療,主要給予患者降低顱內(nèi)壓、抗感染、營養(yǎng)神經(jīng)等方面的治療,另根據(jù)患者的癥狀體征給予針對性治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靜脈滴注冬眠肌松合劑,將患者體溫控制在33~35℃,另于右側(cè)股靜脈建立靜脈通路,以血液濾過器進行治療,濾過液為氯化鈉溶液、葡萄糖溶液、氯化鈣、硫酸鎂及氯化鉀混合液,血流量為180~200 ml/min,置換液流速為2.0~2.2 L/h。

    1.2.2檢測指標與檢測方法 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2 h、48 h采集兩組患者的血標本進行離心,取血清進行腎功能指標[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及胱抑素C(CysC)]、神經(jīng)功能指標[S100B蛋白(S100B)、膠質(zhì)纖維酸性蛋白(GFAP)及神經(jīng)生長因子(NGF)]及炎癥指標[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檢測,以每項指標對應的ELISA試劑盒進行。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不同時間的腎功能指標、神經(jīng)功能指標及炎癥指標。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AS 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不同時間腎功能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不同時間觀察組腎功能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勺榛頰咧瘟魄昂蟛煌時間神經(jīng)功能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不同時間觀察組的神經(jīng)功能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不同時間炎癥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不同時間觀察組炎癥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不同時間炎癥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間比較,*P

    3討論

    重癥顱腦損傷的危害較大,患者的致殘率及致死率均極高,對于此類患者早期的治療極為重要,而較多研究同時顯示,此類患者還往往存在明顯的多臟器系統(tǒng)損傷[3-4],可能與其極為突出的炎癥反應有關,炎癥導致的損傷對患者的危害十分突出,因此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臟器功能及狀態(tài)的保護是治療的重要方面,也是評估療效和應用價值的重要參考指標。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腎功能及腦部狀態(tài)受到的危害相對更為明顯[5-6],因此對于腎功能指標及神經(jīng)功能指標的改善是治療的重點。另外,炎癥狀態(tài)作為較多其他器官危害存在的原因之一,對其進行改善的必要性也較高。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作為重癥顱腦損傷的重要因素[7-8],對其進行的相關研究雖不少見,但是關于其對于本類患者臟器保護的作用研究十分不足,因此此方面的探究仍十分必要。

    本研究探討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臟器的保護作用,并與未應用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的患者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加用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的患者其腎功能指標、神經(jīng)功能指標及炎癥指標在治療后短時間內(nèi)的改善幅度均相對更大,說明其對于此類患者的臟器保護作用更為突出,進一步肯定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在本類患者中的應用價值[9-10]。分析原因,認為與亞低溫治療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血流包括腦部及腎臟血流狀態(tài)有關,同時本治療對于降低機體代謝及氧自由基的生成均有積極的應用效果,再者,機體細胞包括腦神經(jīng)元的代謝也受之影響出現(xiàn)凋亡方面的有效調(diào)節(jié),其對于機體的多臟器的功能狀態(tài)維持均有積極的應用效果[11-16]。

    綜上所述,亞低溫血液濾過治療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臟器的保護作用較好,在此類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杜彥挺,杜光勇,王曉溪,等.亞低溫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炎性因子及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6,26(6):608-611.

    [2]柯于勇,劉軍.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shù)聯(lián)合亞低溫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 19(2):29-31.

    [3]陶寧,汪翼,杜柯君,等.亞低溫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顱內(nèi)壓及腦血液生化學指標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21(7):933-935.

    [4]Okada K,Abe M,Takashima H,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frequent low-efficiency and short hemodialysis/hemofiltra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cute brain injury[J].Int J Artif Organs,2013,36(11):793-802.

    [5]王俊霞,肖雄木,李國輝,等.亞低溫高容量血液濾過治療顱腦損傷后急性高鈉血癥的臨床應用[J].上海醫(yī)學,2013, 36(6):559-561.

    [6]馬淑敏,張析哲,孫義.血液稀釋聯(lián)合局部亞低溫對大鼠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北京醫(yī)學,2012,34(8):716-718.

    [7]Osgood M,Compton R,Carandang R,et al.Rapid unexpected brain herni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acute brain injury:caution in the neurocritical care unit[J].Neurocrit Care,2015,22(2):176-183.

    [8]Reinboth BS,K?ster C,Abberger H,et al.Endogenous hypothermic response to hypoxia reduces brain injury: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in neonatal mice[J].Exp Neurol,2016,283(Pt A):264-275.

    [9]李國輝,王俊霞,肖雄木.低溫高容量血液濾過對重型顱腦損傷血清抗腦抗體含量的影響[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4, 35(11):12-14.

    [10]惠亮亮,章向成,王敏,等.三種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對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及腦出血急性高鈉血癥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15,35(12):833-836.

    [11]陸弘盈,陸偉水,覃重橋,等.亞低溫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血漿內(nèi)皮素的影響[J].中華神經(jīng)創(chuàng)傷外科電子雜志,2016,2(1):15-18.

    [12]張民,李勤樸,馮曉奇.超低位去大骨瓣術(shù)聯(lián)合亞低溫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J].中國處方藥,2015,13(11):6-7.

    [13]肖偉利,胡建.亞低溫腦保護在重型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 36(12):1785-1786.

    [14]劉裕浩,李維平,宋同均,等.腦組織氧分壓與顱內(nèi)壓變化在重型顱腦損傷亞低溫治療中的意義[J].河北醫(yī)藥,2016,38(8):1155-1157.

    [15]賈敬云.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亞低溫治療狀態(tài)下靜息能量消耗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 19(10):96-98.

    第3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摘要】 目的探討穴位注射尿促性素(HMG)對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的子宮內(nèi)膜、卵泡及內(nèi)分泌的影響。方法將175例PCOS患者隨機分為穴位注射組112例及傳統(tǒng)肌肉注射63例。應用陰道超聲、放免法對兩組HMG促排卵周期的不孕癥患者子宮內(nèi)膜厚度、分型、成熟卵泡數(shù)、血漿雌二醇E2及孕酮P濃度進行測定比較。結(jié)果①穴位注射組圍排卵期子宮內(nèi)膜厚度大于肌肉注射組(P

    【關鍵詞】 多囊卵巢綜合征; 穴位注射 ; 尿促性素; 雌激素; 孕酮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影響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內(nèi)分泌紊亂性疾病,發(fā)病率約占育齡婦女的5%~20%,其所致閉經(jīng)和不孕對女性身心的損害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嚴密監(jiān)測下,筆者采用穴位注射尿促性素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觀察其臨床療效,并探討其作用機理?,F(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所有PCOS患者均來源于2004~2007年門診就診的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是不孕或月經(jīng)異常。按就診順序,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分為兩組。穴位注射治療組112例,傳統(tǒng)肌注對照組63例。治療組年齡20~35歲,平均23.4歲;病程10個月~11年,平均4.5年。其中月經(jīng)異常者90例,月經(jīng)周期正常不孕患者22例,[其中男性因素9例,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輕度)5例,原因不明8例];月經(jīng)周期25~36d,平均(28.7±5.9)d。對照組 年齡21~34歲,平均24.2歲;病程1~10年,平均4.2年。其中月經(jīng)異常者41例,月經(jīng)周期正常不孕患者22例。兩組年齡、平均病程,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PCOS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參照《生殖內(nèi)分泌與婦科疾病診療手冊》,中醫(yī)診斷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yī)臨床診療術(shù)語證候部分》。①臨床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稀少或閉經(jīng)、不孕、多毛、肥胖、雙側(cè)卵巢增大。②輔助檢查:基礎體溫測定表現(xiàn)為單相,月經(jīng)周期后半期體溫無升高;B超檢查雙側(cè)卵巢均勻性增大,包膜回聲增強,內(nèi)部回聲強弱不均,可見多個大小不等的無回聲區(qū)圍繞卵巢邊緣呈“項鏈征”; 激素測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于患者月經(jīng)第4天空腹抽血檢測。血清FSH基值偏低而LH升高,使LH/FSH≥2.5,血清睪酮高。檢查前停止服用影響檢測結(jié)果的所有藥物3個月。③排除卵泡膜細胞增殖癥、卵巢男性化腫瘤、腎上腺皮質(zhì)增生或腫瘤等疾病。④中醫(yī)辨證為腎虛痰濕淤阻滯證:不孕、月經(jīng)稀發(fā)、月經(jīng)量少、閉經(jīng)、腰痛、形體肥胖等。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穴位注射治療組穴位選用中極、關元、子宮(雙)、三陰交(雙)、氣海等。從月經(jīng)周期第4天始每日選擇兩個穴位治療:選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將75U HMG (麗珠集團麗寶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用生理鹽水稀釋至2 ml,常規(guī)消毒穴位皮膚,快速刺入穴位皮下,緩慢進針、提插后產(chǎn)生酸麻重脹感,回抽無血,將藥液快速推入,每個穴位各注射1 ml。出針后壓迫止血,并按摩3~5 min。陰道超聲監(jiān)測卵泡發(fā)育,在卵泡直徑≥18 mm的當日肌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萬U單位促排卵;月經(jīng)周期第8天起以陰道超聲監(jiān)測卵泡,直徑≥18 mm時記錄成熟卵泡數(shù)、子宮內(nèi)膜厚度及分型。后者參考Gonen等[1,2]的標準,分為A、B、C三型。采用放免法測定血漿中E2及P。肌注對照組選用同樣規(guī)格的HMG注射液75 U用生理鹽水稀釋至2 ml從月經(jīng)周期第4天始作臀部肌肉注射。監(jiān)測方法同治療組。

    2.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運用雙因素方差分析進行q檢驗,檢測值以±s表示 。

    3 治療結(jié)果

    3.1 注射HMG當日的結(jié)果見表1。從表1可見,穴注組治療PCOS其子宮內(nèi)膜厚度及內(nèi)膜>7mm比率明顯大于肌注組;其A型內(nèi)膜比率≥72%,無C型內(nèi)膜,而肌注組A型內(nèi)膜比率≤53%,C型內(nèi)膜比率為17%。排卵前卵泡直徑≥18mm者,穴注組和肌注組分別有(1.8±0.9)個/周期和(0.9±0.7)個/周期,P

    3.2 穴注組增生晚期血漿E2濃度見表2。表2 肌注組及穴注組促排卵周期血漿E2濃度

    4 討論

    PCOS是臨床上婦女的多發(fā)病、常見病。對于有生育要求PCOS患者,治療的關鍵是促卵泡發(fā)育并使其排卵受孕為主。HMG是目前常用的促排卵藥物。生殖過程雖涉及諸多因素,但促排卵藥物對卵泡發(fā)育、性激素分泌及子宮內(nèi)膜的某些影響決定著其效果。將其改為穴位注射后,觀察到HMG可使子宮內(nèi)膜厚度增加,成熟卵泡數(shù)增多,血漿E2、P濃度升高,子宮內(nèi)膜A或B型回聲的比例升高,從而有利于妊娠。從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圍排卵期成熟卵泡數(shù)與血漿E2濃度成正比,HMG可使圍排卵期血漿E2濃度明顯升高,與HMG使圍排卵期成熟卵泡數(shù)增多、合成分泌的E2增加有關;子宮在雌、孕激素作用下,發(fā)生周期性血運增加,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肥大,子宮體積增加,子宮內(nèi)膜隨卵巢周期性激素分泌而增生準備接受受精卵著床[3]。這與針刺能夠調(diào)整人體內(nèi)分泌功能有關,通過經(jīng)絡針刺作用恢復丘腦、垂體、卵巢功能,使其功能趨于新的平衡狀態(tài),從而恢復卵巢的正常功能,月經(jīng)恢復、產(chǎn)生排卵[4]。從中醫(yī)學角度“腎主生殖”的功能以腎中的陰陽平衡為前提,與沖、任脈的關系最密切。本文研究所用之中極、關元、氣海等為任脈穴,任脈能調(diào)節(jié)諸陰經(jīng)之氣,有補益精血、調(diào)理沖任的作用。經(jīng)外奇穴子宮穴是調(diào)補胞宮,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經(jīng)驗穴;腎俞、三陰交等穴位皆是婦科常用穴。藥物穴位注射后循經(jīng)直入患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藥物效應,通過經(jīng)絡影響所屬臟腑,激發(fā)和調(diào)節(jié)機體內(nèi)在的生理功能,使之起到治療和增強免疫的作用[5]。即“激發(fā)精氣”“疏導氣血”和調(diào)整陰陽以達陰平陽秘,因而患者易于精充血足,沖任得養(yǎng),胎孕易成。本研究表明穴位注射HMG治療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Gonen Y,Casper RF.Prediction of implantation by the sonographic appearance of the endometrium during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 [J].J In Vitro Fert Embryo Transf,1990,7(3):146..

    [2] Feichtinger W .Letter to the editor[J]. J In Vitro Fer tEmbryo Transf,1991,8(2):116.

    [3] 鄭懷美.婦產(chǎn)科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2:30.

    第4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本應該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個人修養(yǎng),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哲學教育并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哲學教育面臨困境。因此,反思我國哲學教育,探討哲學教育如何走出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我國哲學教育中的誤區(qū)

    長期以來,我國哲學教育中存在著諸多的誤區(qū)。這些誤區(qū)正是當今哲學教育遭遇尷尬的真正原因所在。

    1.1 哲學教育政治化

    我國哲學教育政治意識形態(tài)化的傾向嚴重。哲學教育也就成了政治教育。哲學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從而把哲學教育變?yōu)樗枷牍噍敽蜁r政教育為目標。哲學教育就變?yōu)檎握f教和政策宣傳的工具。在哲學教育過程中,教師無形中把哲學教學的任務完全等同于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哲學理論政治化、絕對化、神圣化。哲學的功能側(cè)重于“政治教育”,哲學成為“政治”的代名詞。由于哲學的政治屬性過于濃重,缺乏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精神,忽視對現(xiàn)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而這些弊端正是學生們排斥、厭惡哲學課的根本原因。

    1.2 哲學教育知識化

    長期以來,我們對哲學的世界觀比較重視,而對方法論教育相當忽略,將世界觀等同于方法論,甚至以世界觀取代了方法論。這使學生對馬克思主意哲學方法論思想都不甚了解,更談不上自覺應用,以至于他們學無所用、學無所得。我們不否認哲學是一種知識。但是,僅僅把哲學作為一種知識,甚至是一種死記硬背的認識,這就把哲學知識化,同時也勢必導致哲學庸俗化、簡單化了。

    1.3 哲學教育教條化

    哲學在本質(zhì)上是反教條的。前蘇聯(lián)模式的哲學正是因為沒有貫徹這一思想,導致了哲學教條化,僵化、凝固化,只是作為僵化的教條和公式被運用,使得哲學越來越成為“一成不變”的真理和照搬照用的公式。而我國在很長時間內(nèi)照搬照抄蘇聯(lián)教科書體系。哲學教育是照本宣科的原理教學方式。哲學教科書教條主義的體系,陳舊的思維方式,使原本極具靈活性的理論變得刻板、教條,成為照搬照用的公式。哲學教學喪失靈活性、針對性,導致學生在實踐中很少能做到活學活用。哲學就是“原理”所提供的一系列公式教條。

    1.4 哲學教育形式化

    哲學教育中的另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哲學教材和哲學教學脫離時代、脫離生活、脫離現(xiàn)實、脫離學生思想實際?,F(xiàn)行哲學教育很少吸收當今重大理論研究成果,吸收其他學科知識、吸收時代精神的精華,成為形式主義的教育。而這也正是哲學教育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哲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科體系的完整和知識的系統(tǒng)傳授,卻忽視了這些內(nèi)容對學生的意義。一個明顯問題是老師照本宣科,一廂情愿,而不考慮學生的實際理解方式和思想狀況,造成預期教學目的與實際學習效果之間的嚴重脫節(jié)。

    2 我國哲學教育的出路

    哲學教育必須改革,哲學教育的出路在于實現(xiàn)三個轉(zhuǎn)變。

    2.1 哲學教育由重政治教育到重哲學教育

    哲學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政治教育。我們不能否認哲學是有階級性的,哲學應該為政治服務,這是無疑的。哲學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引導我們樹立唯物論辯證法的立場去認識分析問題,當然有思想教育功能,但哲學服務于現(xiàn)實政治的方式應該是有一定間接性的、隱性的。哲學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政治,哲學教育不能僅僅歸結(jié)為思想教育功能。哲學教育最為重要的功能是通過學習,潛移默化地影響、改造學生的思想。哲學的本質(zhì)在于它的批判性的思維。因此,哲學教育本質(zhì)上,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理論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精神和懷疑精神,通過批判獲得真理,獲得知識的能力。

    2.2 哲學教育由重世界觀教育到重方法論教育

    世界觀不等同于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這就要求我們的哲學教育,必須傳授哲學的方法。恩格斯曾經(jīng)明確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1]因此,哲學教育應把傳授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有機相結(jié)合,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乃至做人的方法。這也是哲學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才是哲學教育的根本目的。

    2.3 哲學教育由重知識教育到重智慧教育

    知識不等于智慧。哲學是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作為哲學雖然理論本性不同,但也是追求智慧之學。哲學教育雖然也有知識教育的功能,但它更應該發(fā)揮啟發(fā)智慧的功能。倪志安教授指出:“哲學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起到一種真正的蒙智、糾智和惠智的作用,讓受教育者得到思考能力和人格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2]因此,哲學教育必須突出哲學的理論本性和精神實質(zhì),不能止步于知識的積累,而應該著重于智慧的啟迪,思想啟蒙,這也正是哲學教育的價值所在。

    第5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在對哲學下定義之前,我們應該首先了解一下,“哲學”一詞的來源。

    Philosophia(哲學)是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的術(shù)語。希臘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兩部分構(gòu)成的動賓詞組,philein是動詞,指愛和追求,sophia是名詞,指智慧。希臘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愛智慧,愛智慧這個動賓詞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類為了提高認識思維能力,為了更有智慧而進行的思想認識活動。

    二、哲學的作用

    (一)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對于整個人類和社會歷史而言,哲學顯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和作用。哲學已產(chǎn)生兩千多年,是人類文明史上的第一門學問,它不僅出現(xiàn)最早,而且是現(xiàn)代科學體系之母,隨著各門科學不斷從哲學中分化出去,哲學本身仍然長盛不衰。這就足以證明哲學對于人類是始終有用的,而且有重大、持久之用。正如哲學所揭示的:哲學作為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方法論,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二)對于人類個體的作用。由于個體的情況是復雜多樣的,就要首先明確一點:所謂“作用”是指對誰、對什么樣的人而言。因為任何價值都是“因人而異”的,不僅因人的個體不同而不同,而且也因人的需要和能力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我們需要在這里把人類個體抽象出來,使其變成普遍意義上的人類個體,然后再指出哲學對人類個體的作用。

    三、哲學在我國的現(xiàn)狀

    (一)從學術(shù)層面上來看

    1、缺乏學術(shù)氛圍。簡單的說,在對于哲學的研究上,現(xiàn)在沒有一個濃厚的學術(shù)氛圍,從事哲學研究的研究人員遠比不上其他學科的人數(shù),據(jù)中國科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2009年全國在校大學生為21446.6(千人),哲學專業(yè)學生為8.9(千人)。只占全國大學生總數(shù)的0.041%。是所有一級學科中人數(shù)最少的一門學科,專業(yè)雜志或報刊也是寥寥無幾??梢哉f是既缺乏研究人才,又缺乏交流平臺。

    2、學界認可度低。整個學界對于哲學的認可度普遍偏低,特別是理工類型的學科對于哲學認識不是很充分。有時候,可以說是片面的。對哲學的理解往往將其與政治聯(lián)系在一起。避而不談哲學的現(xiàn)象在當代高校是十分普遍的。

    (二)從社會層面來說

    1、缺乏對于哲學的學習認知。國內(nèi)民眾對于哲學的理解和學習還是停留在哲學方面,同時哲學類型的書籍也無人問津,特別是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對于一些哲學命題漠不關心。對于哲學研究不是很理解。

    2、認為哲學無用。社會大眾對于哲學采取哲學無用的態(tài)度,認為哲學不能夠夠解決問題,不能系統(tǒng)的運用哲學理論去發(fā)現(xiàn)和分析問題,社會思潮,極易出現(xiàn)極端化。

    四、哲學受到冷遇的原因

    (一)從哲學的認識上來看

    哲學的學科特點主要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這就要求學習者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無疑使得對哲學的學習難度加大。加之哲學問題是抽象于現(xiàn)實生活的,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得極不緊密,人們自然也就少了對于哲學探討的積極性。由于我們對于哲學作用的不客觀認識,時而夸大哲學的作用,時而過分貶低哲學的作用,使得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正確的把握哲學對社會生活的指導作用,有很多人就是學習了哲學也并不會利用他們所學的哲學理論,不能應用到實踐中去,于是在這一系列的情況下便把責任推給哲學本身,以此說明哲學本身是脫離社會的,老式的哲學已經(jīng)與當今世界不符。就更加不會去重視哲學了。

    (二)從當今社會現(xiàn)實來看

    1、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對民眾的影響。當代中國的社會是一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民眾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時代。人們對于財富的認識遠不能趕上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速度以及個人財富增長的速度,整個社會開始變得浮躁但是浮躁,在這樣的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人們對于像哲學這種需要時間精力來研究探討的學問必定興趣缺乏。

    2、社會資源的支持力度不夠。對于哲學的研究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研究周期比較長,有的哲學家終其一生研究哲學,用一生去思考一個哲學命題。其二,在哲學上取得的成果很難立即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所以就上面兩個原因,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民眾心理都不愿意,也不可能把更多的社會資源放到哲學研究上。這樣的結(jié)果導致從事哲學研究的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收入水平得不到保障。這樣就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huán),沒有社會資源作為物質(zhì)基礎,研究哲學的科研人員和科研項目,就只會越來越少,在哲學上提不出新的理論成果社會就會自動的把哲學邊緣化,民眾也就自然遺忘了哲學。哲學在當今的中國社會受到冷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在各方面綜合之后產(chǎn)生的必然結(jié)果。

    五、如何看待和解決這一問題

    (一)面向未來。應該進一步深入挖掘哲學理論,推動哲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特別是在認識論方面加大科研力度,加大科研經(jīng)費和科研項目的投入。這樣就能對社會規(guī)律的發(fā)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可以預見到社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有利于規(guī)避一部分社會風險。這樣無論民眾還是國家都能夠?qū)τ谡軐W的認可度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二)面向多樣性的社會實踐。一方面需要建構(gòu)起具有積極回應性的面向“中國問題”的哲學研究,從哲學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思考和回答當前中國社會在全球化語境下所面臨的實際,充分運用哲學對實踐問題的廣義解釋力更加積極主動地反思與追問,同時運用一些合理的其他學科的知識框架和角度深入廣闊地直面當前瞬息萬變的時代現(xiàn)實,在時代現(xiàn)實中解決新問題并讓哲學為普通人民群眾所接受和掌握,成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的分析武器,使哲學真正地“為時立言”,避免孤芳自賞;另一方面則是積極構(gòu)建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哲學三元對話的社會常態(tài)機制,建構(gòu)起中國哲學對西方哲學不斷批判式借鑒吸收的開放體系,發(fā)揮哲學的批判功能而開展對現(xiàn)實困惑的反思。三者之間在社會廣大普通人民群體內(nèi)的自我碰撞與融合,在相互的理論實踐中去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解決人民關心的問題。

    (三)區(qū)分哲學與政治的界限

    應該摒棄對哲學特別是哲學“傳統(tǒng)教科書體系”的片面理解,在重新理解和認識哲學,防止對哲學政治化的理解與誤讀,建立起去除濃烈政治色彩的哲學學科體系。真正意義上形成面向?qū)嵺`與現(xiàn)實的中國化新范式,而不是單純?yōu)檎涡枨蠓?,堅決抵制理論研究的自我異化。建立起屬于哲學的中國特色。

    第6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論文摘要:哲學課作為“兩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整個課程體系的理論墓勸,其地位至美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哲學教學的實效性這一主題,從認識和實踐兩個方面對哲學教學的定位問題、哲學教師的地位與作為的關系問題,哲學教學的內(nèi)容、方法的改革問題進行了思考.

    “兩課.教學如何走出困境,真正發(fā)揮“兩課”的作用,使它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背景下既有地位又有作為,無疑是每個從事“兩課,教學的教師乃至高校黨委領導必須高度重視且認真對待的間題.本文試對哲學課教學改革進行一些思考。

    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哲學是整個課程體系的理論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增強哲學教學的實效性對于整個理論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提高哲學教學的有效性從根本上說是個認識和實踐的問題。就認識而言。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是哲學教學的定位問題。哲學學科的性質(zhì)是教學定位的內(nèi)在根據(jù)。從哲學的本性看,它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以人類思維的最高形式來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古希臘一些哲人就把哲學定義為“智慧之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中國的先哲說,作為“愛智,的哲學就是“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因此哲學不同于一般的知識陳述,而是要啟發(fā)人的思維。對于一個民族而言,哲學思維代表民族發(fā)展成熟的程度和水平,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個沒有辯證思維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對于個人而言,哲學水平體現(xiàn)著人的素質(zhì),境界和思維能力,大凡有成就,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科學家,無不具有很高的哲學思維水平。愛因斯坦曾對人說:“與其說我是物理學家,側(cè)不如說我是哲學家’.既然哲學是一種智慧,能夠塑造人的整體思維素質(zhì).因此哲學教育應當成為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著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從哲學的功能看.主要表現(xiàn)為教育和應用.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人是哲學教育功能最本質(zhì)的特征.只有在正確的哲學理念指導下,人們才有可能從本質(zhì)而不是現(xiàn)象上形成對自然、社會、人生等諸多復雜問題的正確認識,進而樹立起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理想,并內(nèi)化為信念.當它最終凝聚成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時,哲學教育也就達到了最高的境界。以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實踐是哲學應用功能的顯著特征.真正的哲學既不是教條式的理論說教,也不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而是一種教給人們?nèi)绾蚊鎸ΜF(xiàn)實世界去思索、批判和創(chuàng)新的方法。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結(jié)論,而只要栓臉疑團.如果我們的哲學教學能在這樣的層面上展開與學生的對話、交流,讓他們經(jīng)受哲學思維的訓練,無疑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又能增長其悟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在哲學教學定位的問題上還有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的認識問題就是哲學與政治的關系。二者作為不同的學科各有其特定的性質(zhì)和功能。哲學在人的整體思維素質(zhì)的訓練中,注重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而創(chuàng)新正是拼證法的批判和革命精神的體現(xiàn).新世紀社會需要的首先是一種具有很強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只有擁有持續(xù)創(chuàng)新能力的大t高素質(zhì)人力資源的國家才有強大的競爭力,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有26次提到創(chuàng)新,教育部在《21世紀教育行動目標》中明確地把提高人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作為教育行動目標.就此而言,哲學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哲學的目標指向不同,政治是出于維護階級利益、階級關系而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組織形式,顯然二者分屬于不同的層次。因此簡單地把哲學與政治、哲學課與政怡課等同起來,必然會影響哲學教學的效果,甚至在某種特殊的社會背景下會嚴重破壞哲學的聲譽.當然消除把哲學課與政課簡單等同起來的認識和傲法,并不是要完全否認二者的有機聯(lián)系.事實上在哲學為政治理論思想形成和實施政治行為提供指導作用的同時,政治也會以自身的方式影響著哲學.

    哲學的本質(zhì)和功能表明,在哲學教學中我們需要讓學生掌握的,應該是作為智憊的哲學,而不是一些抽象的關于哲學的名詞和術(shù)語的堆砌;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該是哲學的思維能力,一種批判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不是僅僅作為政治的淦釋或教條化的說教。這就是對哲學教學的定位,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探索哲學教學的手段、方法和途徑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其次是哲學課教師對自身的地位與作為的正確認識。哲學課教師擔負著與其他教師同等重要甚至更艱巨的教育任務,理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重視.然而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事實上存在著對‘兩課’的不重視和‘兩課’教師地位不高的狀況.究其原因既有客觀的又有主觀的。從客觀上說,一是市場經(jīng)濟的大環(huán)境使得人們更加關注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偏重實務應用而輕視作為“形而上.的哲學.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社會科學的經(jīng)濟學,其地位與哲學形成的鮮明反差;二是傳統(tǒng)的哲學理論本身的問題,由于它與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的某些不相適應,因而有時還不能為實踐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三是受政治因素的影響,使它在一定程度、范圍上成為政治讓釋的工具.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哲學的聲譽,也必然影響到哲學教學的地位。從主觀上說,一是教學本身缺乏針對性,由于理論失去現(xiàn)實的支撐變成空洞乏力的說教.事實上只有不斷的追蹤社會發(fā)展的軌跡,才能使教學內(nèi)容具有時代的氣息,具有生命力;二是教育者本身缺乏信心.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使越來越多的教師“轉(zhuǎn)軌.,選擇更有“前途.的職業(yè)以改變自己的地位.師資隊伍的不穩(wěn)定對哲學教學無疑是雪上加霜.

    筆者認為“地位’與“作為.是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在一起的。提高“地位”關鍵在內(nèi)因,在于教師主體性的覺醒,在于對自己所選擇事業(yè)的追求與執(zhí)著.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哲學教師就無法擺脫‘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有所作為才能東得自己的地位。因而我們需要在兩塊陣地上充分發(fā)揮作用:一是教學陣地,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改進教學方法,努力體現(xiàn)哲學的本質(zhì)特征和功能,使它具有特色,特點,從而增強哲學課的吸引力;二是學術(shù)陣地,通過學術(shù)研究將成果引人教學之中,這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最需要重視和最需要化功夫的.只要我們對自己從事的事業(yè)充滿自信心,堅持改革與探索,堅持對現(xiàn)實社會諸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思考,通過自己的作為改變哲學教學的現(xiàn)狀,我們的努力首先會得到學生的承認,進而得到社會的承認,這時也就獲得了自己應有的地位.由此可見,對于哲學教師本身而言,·作為’是“地位’的前提條件,“地位’是“作為’的必然結(jié)果.當然,從外部環(huán)境看,‘兩課’教師同樣需要得到學術(shù)乃至全社會、學術(shù)界的支持和關心,這種關心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形式上,而應名實相符.

    提高哲學課的有效性更是一個實踐問題.21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如何使哲學教學植根于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和中國社會主義改革與建設的現(xiàn)實之中,如何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思維反思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和人生,如何訓練學生的哲學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是一個重大實踐性課題,需要在哲學教學改革中深人探索。

    首先是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改革和探索.一是注重哲學教材的改革和教師知識結(jié)構(gòu)的更新.從現(xiàn)狀看,哲學教材相對滯后.改革開放2f?多年來,哲學界的研究成果是豐碩的,但這些成果主要是以專著和論文的形式存在,而將它們引人哲學教科書和哲學教學的程度和層次則非常有限,再加上教師個體之間的學術(shù)水準和教學能力差異,又有所不同.這些情況必然制約哲學教學.重視哲學教科書及教學內(nèi)容的更新,重視教師知識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摘好哲學教學的重要基礎.

    二是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理論的魅力就在于它植根于實踐,來源于實踐.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縱觀哲學發(fā)展史,任何哲學理論的發(fā)展都得益于社會實踐的變革,哲學也同樣如此.因此我們教給學生的不應該僅僅是一些原理,而應該是方法;還要回到現(xiàn)實社會,用唯物辯證方法對現(xiàn)實社會問翅進行分析,用理性來思考和探究事件的本質(zhì),在批判中建立新的認識.這樣。理論就不會是抽象的教條,而具有實際的內(nèi)容;對實際間翅的認識也不是就攀論事,而可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教學中實現(xiàn)理論與實際的結(jié)合。可以采取專尼化亦即‘問理化翔的形式教學,這些間翅包括學生的思想實際和杜會主義建設中的現(xiàn)實間翅.這種教學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按章。節(jié)、目服本宜科式的教學方法。克服教學中普遭存在的“脫節(jié)’現(xiàn)象。增強現(xiàn)實感和針對性.理論與實際結(jié)合的內(nèi)容是很多的:,如聯(lián)系經(jīng)濟體制改革、國有企業(yè)改革。城市職工分流下崗的間瓜以及社會貧富差距問胭等;聯(lián)系精神文明建設,妙及經(jīng)濟倫理道裕、精神生產(chǎn)力可持續(xù)發(fā)展間翅等;聯(lián)系政治體韶改革,涉及一些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jīng)臉教訓,還有中國當前.突出的社會矛盾—法制不健全帶來的各種“設租’。‘尋租”現(xiàn)象,不受制約的權(quán)力導致腐敗,特權(quán)導致的兩極分化等:聯(lián)系哲學的發(fā)展,涉及如何對待中國傳統(tǒng)哲學和現(xiàn)代西方哲學思潮,如何進一步實現(xiàn)哲學本土化、中國化等.對上述學生感興趣的熱點間翅分析得透徹,且有理有據(jù),必然會產(chǎn)生很大的教育作用.

    三是合理安排教學的總學時.對哲學授課學時的安排。既要突出哲學理論的科學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又要體現(xiàn)其與現(xiàn)實結(jié)合的時代性.我們嘗試著用總學時的70%作為哲學墓本原理的理論教學,30%的學時用于專皿化教學.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既要避免與中學政治課教學的重復性,又要適應大學生以后多加研究生人學考試的搖要,對現(xiàn)行的教材進行恰當處理。在進行專瓜化教學時,注憊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視角。讓學生認識在中國發(fā)展的歷史軌跡;讓學生將哲學智慧運用于生活的各個領域,以理性認識人生的目的和憊義,以理性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讓學生認識全球化的世界。中國改革與發(fā)雇的本質(zhì)以及自身的地位與貴任等.

    其次是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和探索.考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規(guī)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筆試,其中包括大的死記硬背的成份.這種長期以來形成的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思維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是使教學過程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因此對考核方式進行積極的改革探索,既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歡質(zhì)教育的應有之義.在實踐中我們采取了小組論文和小組答辯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具體過程為:教師設計論翅。學生以4--5人為一組選擇論題;小組成員槍索資料;通過小組集體討論擬出論文提綱;教師逐一聽取每個小組的代表對論文所作的思考并進行交流;形成近5000字的論文,并注明所引用的參考資料、文獻‘小組論文答辯;綜合小組成員的課堂表現(xiàn)、論文寫作態(tài)度、論文的質(zhì)里和答辨的情況給出成績;選擇優(yōu)秀論文由學生自行排版設計成冊.

    第7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 生本理念 高中政治 教學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適應新時期的人才需求,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運用生本理念、啟迪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豐富和發(fā)展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的突破路徑,重視高中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和有趣性,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和諧和友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一、生本理念的意義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本理念與高中政治教學的結(jié)合點就是要實踐生本,改變傳統(tǒng)的師本教育理念,強調(diào)的是一種對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保證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形成,順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的放矢地將人的情感、價值觀念和精神的發(fā)展有機結(jié)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我主體作用,突出反映學生的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尊重學生思想,使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實現(xiàn)從思想上和行動上獲得廣泛發(fā)展,使他們深刻體會到高中政治對他們的成長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高中政治課堂中生本理念的教學策略分析

    為了更好地貫徹以學生為本,挖掘?qū)W生的智慧潛能,突出學生個性,生本教育理念的實施非常必要。

    1.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條件,因人而異。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維和成長理念,因此,政治教育內(nèi)容不可以偏概全,而要關注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制定出不同層次的學習架構(gòu),使學生對哲學知識的理解各有千秋,每個學生都能從課堂中尋求不同突破口。比如: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章節(jié),教師可以列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所在,組織學生圍繞物質(zhì)與意識哪一個是本原的問題展開討論,對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典型觀點是如何表達出世界的本原,試圖用各自的觀點評價具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將復雜的哲學問題簡化,使學生通過討論自我加深印象,深入體會哲學中蘊含的哲理,為下一步的政治學習打下基礎。

    2.精心預設,生成高效課堂。

    在高中政治教學前,教師要對課堂中預設提出的問題進行設計,運用情境教學形式開展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充分量化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收集生活中存在的哲學問題,分析原因和應對策略,使學生在課堂上快速地進行互動。例如:哲學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也不是遠離現(xiàn)實生活的思想,布置學生在課前收集哲學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課堂講解經(jīng)典的《洪水中的神父》這一哲學案例,就是一種唯心主義世界觀指導他的行動案例,他認為上帝會有拯救他,而不顧自然規(guī)律的法則,最終被洪水吞噬。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連動,提問、回答交錯,鼓勵小組合作、個體與群體之間互動,順應學生自我發(fā)展,動態(tài)性地進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激勵學生對哲學中存在與思維的討論各抒己見,允許學生展開聯(lián)想,敘說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對不同觀點進行質(zhì)疑與辯解,最終明晰存在與思維的辯證關系是唯物還是唯心的標準,有邏輯性和層次地推進高中政治課堂的理論教學,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創(chuàng)建生機勃勃的高效課堂。

    3.勤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

    由于每個人的世界觀及方法論的差異,對哲學的理解觀點各有區(qū)別,因此,哲學存在正確與錯誤、科學非科學之別。生本理念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哲學觀點分析、辨別哲學思想的辯證關系,明辨哲學中的智慧學,不糊涂,不愚昧,不迷信。教師要在和諧的課堂狀態(tài)下進行有效溝通,不要打擊和壓抑學生的批判精神,鈍化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人教版《影響價格的因素》章節(jié),教師要增強學生對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觀察能力,從生活現(xiàn)實中不斷變動的價格表象深入現(xiàn)象的本質(zhì),與政治價值理論相聯(lián)系,體會供求關系對價格之間產(chǎn)生的影響。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政治課件的講解,《大宅門》中七爺運用市場的供求關系,達到低價收購藥品的目的。同時,結(jié)合現(xiàn)代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三聚氰胺事件”,對奶制品的強大沖擊,銷量一度低迷。但商品再貴或再便宜,也不會無限地升或降,其內(nèi)在一定存在一個衡量的底線,通過這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在多變的價格背后存在一個潛在的、相對不變的成本因素,而構(gòu)成成本的眾多因素中都可以用價值體現(xiàn)。對于用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就要在成本上下工夫,分析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采用科學技術(shù)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縮短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增加社會財富。

    三、結(jié)語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現(xiàn)生本理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促進教師用良好的教學手段,按照一定的邏輯規(guī)律,與學生一同感受教學活動的樂趣,在政治課堂上和諧對話,不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而且體現(xiàn)教師的品行,教學勞動得到學生的認可,讓學生在快樂課堂上獲取理論知識,在開心課堂中領悟哲學的真諦。

    參考文獻:

    [1]萬世東.探析學生在高中政治中深度學習[J].讀書文摘,2016(04).

    第8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在哲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想獲得一個好的效果就必須端正學習哲學的態(tài)度,改正思想認識上的誤區(qū),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下面筆者就高中生在哲學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簡單歸納。

    首先,沒有正確地認識什么是哲學以及哲學對個人成長的作用??吹健罢軐W”這個詞語,大家都會覺得神秘、抽象、思辨,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因此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為哲學是空洞、無用的理論,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實際意義,對哲學采取的態(tài)度是漠然視之。

    其次,忽視了哲學與其他學科間的知識聯(lián)系。高中生由于社會閱歷有限,無法完全理解哲學的作用,因此他們就在他們的理解范圍內(nèi)給哲學下了一個定義:哲學與其他學科沒有任何的聯(lián)系。所以上課時他們只聽相關材料卻不去學習重要的哲學道理。

    最后,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就要依靠自主學習,但大多數(shù)高中生仍然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在哲學知識的學習上,不能自主學習就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成績也就不理想。

    針對高中學生在哲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有個正確的解決對策,才能讓他們走出誤區(qū),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出改變。

    第一,充分認識學習哲學對中學生的學習與個人成長的作用。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哲學是非常模糊、遙遠的東西,認為它是哲學家應該研究的事情,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哲學的作用。哲學雖然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但它卻在我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像所說:“哲學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語言。有了哲學,就會省許多事,就會少犯許多錯誤。”所以哲學不僅會指導各門具體學科的發(fā)展,而且會對我們個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極大的幫助。因而面對這樣的問題:“哲學是枯燥的嗎?哲學是丑陋的嗎?哲學是令人生厭的東西嗎?”我們要大膽地說“不是”,我們要用哲學來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塑造智慧的人生。

    第二,正確把握哲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有些學生認為哲學是獨立的學問,與其他學科沒有任何的聯(lián)系,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哲學就它的產(chǎn)生而言,就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同時,哲學相關知識的學習,能為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提供幫助,尤其是在語文的寫作中。歷年語文高考題中都會涉及相關的哲學知識,所以在哲學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達到知識的靈活應用。

    第三,教師要改進教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哲學的積極性。在高中哲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厭學的情況,尤其是高二的理科生。因為他們面臨的僅僅是學業(yè)水平測試,所以在學習哲學時會抱“學不學無所謂的態(tài)度”。因此有學生在課堂上看小說、做理科作業(yè)、睡覺……對此,教師必須改進教法,針對不同的班級和學生群體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文科班可以細講、精講,理科班只要梳理知識結(jié)構(gòu)就可以了。在教學的具體方法上,可以采用討論、演講、閱讀等以激發(fā)他們學習哲學的熱情。同時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平臺的使用,用相關哲學知識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充分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第9篇:政治哲學的作用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不是一個新問題,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人論述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1992年9月,由鄒學榮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專門設了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主體及其交互作用的規(guī)律”。該書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內(nèi)涵、各類教育主客體的特點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與客體交互作用的規(guī)律等問題,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此后,不少學者繼續(xù)探討,使該理論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理論的發(fā)展過程中,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認識發(fā)生了爭論。有的學者不贊同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概念,其主要依據(jù)是:主客體是哲學的概念。哲學所指的主客體,主體是人,客體是人的活動所指向的物,即馬克思所說的:“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不贊同者就此提出:既然哲學及馬克思本人講的主體是人,客體是物,思想政治教育學使用客體這一概念,就會把教育對象當成被動的物,從而否定了教育對象的能動性及他與教育者的平等性。于是,一些文章和著作就認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教育資料是他們共同的客體。一些書就只寫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不寫他的對應面——教育客體。歸納起來看爭論的焦點是:能否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概。

    二、思想政治教育學主客體與哲學主客體概念的比較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理論的爭議主要來源于哲學的主客體理論,有必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學主客體概念和哲學的主客體概念進行比較,從而科學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學主客體范疇的內(nèi)涵。哲學上的主客體概念是和人類的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的。哲學認為:“在實踐活動中,人是活動的主動者,是實踐活動的主體。實踐主體是實踐活動中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因素,擔負著設定實踐目的、操作實踐中介、改造實踐客體的任務。……在實踐活動中,客體是指一切作為主體活動對象的事物。”因此,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體,而教育過程中的內(nèi)容、方法、環(huán)境等是客體。如何看待這一觀點?我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提高人的思想素質(zhì)、培養(yǎng)人才的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內(nèi)涵與哲學主客體的內(nèi)涵有聯(lián)系,但更有區(qū)別。其區(qū)別為:第一,實踐活動改造的對象不同。哲學講的實踐活動是人對自然的改造,這也是哲學對實踐的基本立足點;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其改造的對象是有思想、有行為能力的人。要特別說明的是,這里講的“改造”,其含義是:“從根本上改變舊的、建立新的,使適應新的形勢和需要。”即這里講的改造不是指過去極“左”的政治運動中那種在極“左”思想指導下,用強制性甚至是粗暴的手段改造教育對象,而是指教育主體通過理論教育與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用引導、激勵等方法改變教育客體的錯誤思想,提升其理論水平和思想素質(zhì),使他們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與哲學的改造對象不同,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出來的對象性也就不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不能直接照搬哲學主客體概念的含義。哲學主客體概念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學,就具有了該學科的特殊含義。思想政治教育客體與哲學客體的含義有重大區(qū)別:哲學講的客體指的是主體改造的事物;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則是指教育主體改造的對象,這個對象不是物,而是接受教育的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受教育者、教育對象。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受教育者和教育對象這三個概念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指的都是接受教育的人。只不過,思想政治教育客體是從哲學角度講的,受教育者和教育對象是從教育學的角度講的。三個概念完全可以同時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客體與哲學客體的區(qū)別,駱郁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一書講得很準確:“哲學意義上的客體是從人和物的關系上劃分的,是指人類活動的對象。即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不是從人與物的關系上來劃分的。而是從人與人的關系上來劃分的。準確地說,是從人與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與被作用、教育與被教育。塑造與被塑造的相互關系上來劃分的。”第二,不能將教育資料作為客體。這里的客體,應該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教育對象,即教育客體。教育客體與哲學客體的不同點在于:哲學客體指的是事物,教育客體指的是作為教育主體作用對象的人。如果照搬哲學主客體的含義,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教育資料作為客體的話,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改造的對象就是教育資料,而不是作為教育對象的人。這樣,就發(fā)生了一個問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體,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去改造教育資料。顯然,這與事實不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第三,照搬哲學上主客體的概念,無法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自己的屬性和功能滿足個人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效益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滿足教育對象需要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形成的。離開了教育對象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就無從談起。第四,只講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是片面的。有的書只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客體,這是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存在是以對方的存在為條件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存在,才有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存在。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客體,何來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即沒有教育對象,何來教育者。反之亦然。教育主客體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離開了一方,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和哲學主客體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特殊的活動就在于它特殊的改造對象,特殊的方法、環(huán)境,特殊的價值追求等。當哲學的主客體概念被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學后,主客體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學所賦予的特殊含義,即教育的主客體都是人,其區(qū)別點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是通過理論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等途徑影響人,改變?nèi)说娜恕=逃腕w則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被影響、被改變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學主客體不能直接照搬哲學主客體概念的內(nèi)涵。

    三、對思想政治教育“雙主體說”的思考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雙主體說”的積極意義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理論的發(fā)展過程中,有的學者提出了“雙主體說”。如有的學者認為:“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動行為者,都具有主動教育功能,因此都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主體”。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應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為他們都具有“主動教育功能”。“雙主體”說對深入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論具有積極意義。其意義在于: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主觀能動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為人,不僅都具有主觀能動性,他們二者還有參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教育者希望參加思想政治教育,在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同時,還能在教育過程中鍛煉和提高自身素質(zhì)。受教育者希望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理論,提升思想素質(zhì),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發(fā)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向互動的活動。只有雙向互動,充分調(diào)動二者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缺少任何一方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和二者之間的互動,教育效果都會受影響。

    2.如何評價“雙主體說”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職責是不同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處于主導的地位,主導著教育活動的全過程,他的職責是指導受教育者轉(zhuǎn)變舊思想,提高理論水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處于被主導的地位,他的職責是在教育者的指導和幫助下,接受教育者傳授的理論和自學理論,參加各種教育活動,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zhì)。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地位和職責來看,前者自然是教育主體,后者是教育客體,如果看不到這一點,他們的地位和職責就會被顛倒和混亂,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就不能有序進行。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職責這個角度講,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只有一個主體和客體,他們作為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一對矛盾而存在。如果不認可這一點,就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的主要對象是誰?是教育客體即受教育者,還是教育主體即教育者?我們認為:教育主客體盡管能夠相互教育,也需要相互教育。另外,當教育主客體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發(fā)生轉(zhuǎn)化時,教育客體會轉(zhuǎn)化為教育主體。但是,在一般情況和教育活動的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只能是教育客體即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主體。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是否存在“雙主體”?我們認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存在“雙主體”,但這種存在是有條件的。第一,教育主客體的關系會相互轉(zhuǎn)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是一對矛盾,教育主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導作用。教育客體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被主導的方面。在《矛盾論》中指出:“然而這種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zhuǎn)化著,事物的性質(zhì)也就隨著起變化。在矛盾發(fā)展的一定過程或一定階段上,主要方面屬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屬于乙方;到了另一發(fā)展階段或另一發(fā)展過程時,就互易其位置,這是依靠事物發(fā)展中矛盾雙方斗爭的力量的增減程度來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這對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進行過程中,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也會互相轉(zhuǎn)化。互相轉(zhuǎn)化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素質(zhì)高的教育客體指導教育主體。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在文化教育活動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存在較大的知識落差,前者的知識水平一定高于后者,否則文化教育活動就無法進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情況就不一樣了。在一般情況下,教育主體的理論水平高于教育客體。但在一些單位和部門,情況就不同了,有的教育客體的理論水平卻高于教育主體。教育主體要開展好工作,就必須先向教育客體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就互易其位,向教育客體學習的教育主體就轉(zhuǎn)化成了教育客體,而教育客體則成了教育主體。二是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一些教育主體不思進取,理論知識日益陳舊,思想觀念不斷僵化,他們的思想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而一些教育客體則勤奮學習,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他們的理論知識和思想觀念都與時俱進。由于后者超越了前者,前者應該向后者學習,這時,教育主客體的位置就發(fā)生了轉(zhuǎn)化。第二,教育主客體優(yōu)勢互補,長短相濟。教育主客體之間,他們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也各有長處和短處。教育客體用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去影響教育主體,也會使教育主客體的位置發(fā)生轉(zhuǎn)化。“先生”向“學生”學習,“學生”教“先生”這種現(xiàn)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第三,教育客體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在教育活動中,教育客體主觀能動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主動配合教育主體完成教育任務。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客體通過自己能動性的發(fā)揮,主動將自己掌握的先進理念,新的理論傳遞給教育主體,使其能夠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務。當教育主體接受教育客體傳遞的先進理念和新的理論時,他就轉(zhuǎn)化為了向?qū)Ψ綄W習的教育客體。二是教育客體進行自我教育。教育客體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理論和思想水平,自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我學習、自我反省。這時,他既是教育主體,也是教育客體。自我教育,使他集教育主客體于一身。當上述情況出現(xiàn)時,就出現(xiàn)了兩個主體。一個是工作崗位、承擔教育職能的教育主體;一個是位置發(fā)生轉(zhuǎn)化后的主體。作為工作崗位、承擔教育職能的教育主體在向他人學習的過程中,盡管他轉(zhuǎn)化成了教育客體,但他的工作崗位、承擔的教育職能沒有變,他還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決策者和實施者。從這個意義上講,他還是主體。所謂位置發(fā)生轉(zhuǎn)化后的主體,是指他的原有身份是教育客體,當他去教育原有的教育主體時,他的位置就轉(zhuǎn)化成了教育主體。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雙主體”是存在的,但其存在是有條件的。如果無條件地講“雙主體”,既會造成教育活動管理的無序,也會使教育主客體地位、職責不明確,最后直接影響教育效果。

    四、對思想政治教育學主客體理論爭論的評析

    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不應該使用主客體概念的人認為,使用了主客體概念會忽視了教育客體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使得教育主客體地位不平等,從而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教育主客體概念的使用沒有否定教育客體的主觀能動性

    教育客體的主觀能動性能否發(fā)揮出來,不在于該用還是不該用教育客體概念,關鍵在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客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認可。這是最根本的因素。教育客體在教育主體的引導下,認可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他就會自覺主動地去追求它,實現(xiàn)它。因為教育目標包含著教育客體的利益和價值追求,關系到他的素質(zhì)提高和發(fā)展前途。教育客體一旦認可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他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精神動力就隨之產(chǎn)生,其主觀能動性自然會被調(diào)動起來。二是在教育主體的教育和幫助下樹立了科學的價值觀。教育客體要想在事業(yè)上有大的作為,就必須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有了科學價值觀的指導,他會自覺學習科學理論,學習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在業(yè)務活動中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業(yè)績。由于受環(huán)境和自身閱歷等因素的限制,教育客體單靠個人的力量很難樹立科學的價值觀。這就需要教育主體對他進行價值觀教育和發(fā)展方向的引導,幫助他在實踐活動中確立自己科學的價值觀。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價值觀的引導下,教育客體的主觀能動性就能發(fā)揮出來。

    2.教育主客體概念的使用沒有否定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地位的平等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主客體的地位既是平等的,也是不平等的。

    (1)教育主客體二者地位的平等性。

    關于教育主客體二者地位的平等性可從法律角度和人格角度去分析。從法律角度講,教育主客體都是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quán)利和承擔義務的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教育主客體二者是平等的。他們的差異只是在教育活動中分工的不同。教育主體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決策者和實施者;教育客體則是接受教育的對象。分工的不同,并不影響他們政治地位的平等性。從人格角度講,二者是平等的。人格是法律賦予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權(quán)利或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們都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人格權(quán)利和人格尊嚴。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之間都應該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關懷。從實現(xiàn)社會目標的角度講,教育主客體都是中國夢的追夢者和圓夢者。二者都承擔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正因為教育主客體具有以上的平等性,才能充分地調(diào)動他們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2)教育主客體二者的不平等性。

    從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的素質(zhì)和承擔任務的角度講,二者又是不平等的。他們之間的不平等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教育主客體在理論修養(yǎng)和思想素質(zhì)方面存在差異。由于教育主體是經(jīng)過組織按照嚴格的標準挑選出來并進行了專業(yè)培訓,有的還獲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有的還出國留過學;有的經(jīng)過長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鍛煉,具有從事教育活動的豐富經(jīng)驗。一般來講,教育主體的理論素養(yǎng)和思想素質(zhì)高于教育客體。從素質(zhì)差異的角度講,二者是不平等的。二是教育主客體在教育活動中的任務不同。教育主體的任務是通過理論教育和實踐鍛煉,引導、激勵教育客體掌握科學理論和提高思想素質(zhì)。教育客體的任務則是在教育主體的指導下,學習理論,轉(zhuǎn)變觀念,成為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簡單地講,教育主體的任務是“教”,教育客體的任務是“學”。他們的素質(zhì)、任務不同,決定了二者的不平等。三是教育主客體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起的作用不同,是主導和被主導的關系。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是一對矛盾。講:“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謂矛盾起主導作用的方面。”教育主體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起主導作用。教育客體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處于被主導的地位,要受教育主體的約束。這里所講的約束是指教育主體為了完成教育任務,要用教育目標和組織紀律去約束教育客體,而不是講教育主體要約束教育客體的主觀能動性,更不是限制教育客體的言論和行動的自由。

    五、結(jié)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 成人秋霞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尤物|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国产成人精品97|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成人|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