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投資收益分析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投資收益分析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投資收益分析方法

    第1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一、具體簡化處理方法

    在我國,當年實現的盈余一般于下年度發放利潤或現金股利。因此,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當年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是來自上年被投資單位的盈余分配。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具體會計處理時,可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之差額,求得應沖減或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再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認投資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根據“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的關系,分以下三種情況作具體探析:

    1.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大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一”)

    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之差額,求得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與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差。

    2.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小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二”)

    按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與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之差額,求得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但轉回數應以原沖減數為限。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與實際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和。

    3.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等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三”)

    此種情況下,既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經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

    二、案例分析

    A企業2002年7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C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C公司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于下年度2月宣告發放現金股利。

    1.2002年C公司實現凈利潤300萬元,2001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200萬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20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150萬元(300×6÷12),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5萬元(200-150)×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萬元(200×10%-5)。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2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50000

    投資收益150000

    2.2001年C公司實現凈利潤400萬元,2002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60萬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36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實現凈利潤為40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4萬元[(400-360)×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0萬元(360×10%+4)。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360000

    長期股權投資40000

    貸:投資收益400000

    3.2002年C公司實現凈利潤350萬元,2003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50。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3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實現凈利潤為35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三。既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35萬元(350×10%)。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350000

    貸:投資收益350000

    4.2003年C公司虧損50萬元,2004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50萬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虧損5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0萬元[(50+50)×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沖減投資收益為5萬元(50×10%-10)。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50000

    投資收益5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100000

    5.2004年C公司實現凈利潤500萬元,2005年2月宣告分派350萬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C公司實現凈利潤50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1萬元[(500-300)×10%=15萬元,但轉回數不能大于原沖減數11萬元(5-4+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6萬元(350×10%+11)。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350000

    長期股權投資110000

    貸:投資收益460000

    下面,以A企業2001年和2005年經濟業務為例,運用準則中的公式計算如下:

    ⑴2001年屬于“投資年度”,應先確認投資收益,再確認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應確認的投資收益=300×10%×6÷12=15萬元,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200×10%-15=5萬元。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200000

    貸:長期股公投資50000

    投資收益150000

    ⑵2005年屬于“以后年度”,應先確定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再確認投資收益。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200+360+350+50+350)-(150+400+350-50+500)]×10%-(5-4+10)=-15萬元,但轉回數不能大于原沖減數11萬元(5-4+10),故初始投資成本只能轉回11萬元,應確認的投資收益=350×10%+11=46萬元。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350000

    長期股權投資110000

    第2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一、投資企業獲得現金股利的處理

    在權益法核算下,當聯營或合營企業實現凈利潤或發生凈虧損,投資企業按照其享有的權益份額計算應享有或應分擔的份額,確認為投資損益并增加或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聯營或合營企業分派現金股利時,投資企業按照應享有的現金股利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但是,投資企業在確認投資收益時,通常在聯營或合營企業實現賬面凈利潤的基礎上,調整投資時聯營或合營企業各項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當期應分攤(或折舊)的金額后的凈損益為基礎計算應享有或應分擔的份額,因此,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損益,與按照其聯營或合營企業實現賬面凈利潤和應享有的權益份額計算確認的金額往往存在差異。通常而言,聯營或合營企業分派現金股利是以其實現賬面凈利潤為基礎所作的分配,投資企業在投資持有期間所分得的現金股利往往與已確認的投資損益不同,當投資企業所分得的現金股利小于已確認的投資收益(已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損益調整部分),則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而當投資企業所分得的現金股利大于已確認的投資收益,應當如何處理,有以下幾種可選擇的方法:

    1、全部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在這種方法下,考慮聯營或合營企業所實現的賬面凈利潤中投資企業應享有的部分都應通過利潤表反映其收益,為此,投資企業當期應分得的現金股利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的部分,全部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例1:20×5年1月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權并對其具有重大影響。初始投資成本為1 200萬元,投資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3 500萬元。20×5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萬元,經按公允價值計量調整后的凈利潤為180萬元; 20×6年3月,乙公司宣告分派20×5年度的現金股利200萬元;乙公司20×5年初未分配利潤為600萬元。不考慮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以及其他利潤分配因素。

    在本例中,甲公司對乙公司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 200萬元,投資時乙公司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3 500萬元,甲公司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為1 050萬元,產生商譽150萬元(1 200-1 050)。

    甲公司于20×5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54萬元(180×30%);20×6年3月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認的應收現金股利為60萬元(200×30%),超過確認的投資收益54萬元,差額6萬元全部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其會計分錄為(單位:元):

    借:應收股利—乙公司 6001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5401000

    投資收益 601000

    例2:假定乙公司于20×6年3月宣告分派20×5年度的現金股利300萬元。其他條件同例1。則甲公司的會計分錄為(單位:元):

    借:應收股利—乙公司 9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540 000

    投資收益 360 000

    2、根據情況分別沖減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或確認投資收益。在這種方法下,考慮投資后聯營或合營企業實現凈利潤均應通過利潤表確認其收益,而投資企業獲得的屬于投資前聯營或合營企業所實現利潤的分配額應沖減投資成本。在這種方法下,分別以下三種情況進行處理:

    (1)未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部分的,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2)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但未超過投資后聯營或合營企業實現的賬面凈利潤中投資企業享有的部分,確認為投資收益。

    例3:以例1為例,甲公司應作的會計分錄與例1相同。

    (3)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且超過投資后聯營或合營企業實現賬面凈利潤中投資企業享有的部分,沖減投資成本。

    例4:以例2例子為例,甲公司應作的會計分錄為(單位:元):

    借:應收股利—乙公司 900 000

    貸:長期投資損益—乙公司(損益調整) 540 000

    投資收益 60 000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 300 000

    3、獲得的現金股利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的部分,先沖減長期股權投資中所含的商譽,差額再確認為投資收益。在這種方法下,考慮商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不確定性以及商譽減值在實務工作中的困難,為謹慎起見,對于所獲得的現金股利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的部分,先沖減長期股權投資中所含的商譽,其余部分再確認為投資收益。

    例5:以例1為例,甲公司的會計分錄為(單位:元):

    借:應收股利 6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540 000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商譽) 60 000

    例6:以例2為例,甲公司的會計分錄為(單位:元):

    借:應收股利—乙公司 9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540 000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商譽) 360 000

    4、獲得的現金股利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的部分,全部沖減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在這種方法下,考慮到聯營或合營企業分派現金股利將會減少所有者權益,由此會影響投資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份額。因此,投資企業獲得的現金股利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的部分,全部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例1和例2中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的部分,全部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例7:以例1為例,甲公司的會計分錄為(單位:元):

    借:應收股利 6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540 000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 60 000

    例8:以例2為例,甲公司的會計分錄為(單位:元):

    借:應收股利—乙公司 9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540 000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 360 000

    表1列示了各種方法下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的影響,以及與應享有乙公司公允價值凈資產份額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比較結果。

    根據上述分析可見,上述第四種方法更為合理,在該種方法下,甲公司期末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減去內含商譽后的余額分別為1 044萬元和1 014萬元,等于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的投資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金額中甲公司應分別享有的份額1 044萬元和1 014萬元。因此,當獲得聯營或合營企業分派的現金股利時,投資企業應當全部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二、聯營或合營企業增資擴股而影響投資企業股權份額的處理

    在權益法下,當聯營或合營企業增資擴股而原投資企業未按原有股權份額相應增資,從而導致投資企業在聯營或合營企業中的權益份額下降,投資企業應享有聯營或合營企業增資擴股后凈資產的份額與其原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會產生差異。對該部分差異如何處理有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聯營或合營企業增資擴股屬于股東之間的交易,投資企業未按原持股比例相應增加投資所造成的應享有聯營或合營企業凈資產份額與原應享有份額的差額應當計入資本公積;也有的認為,聯營或合營企業增資擴股而投資企業未按原持股比例相應增加投資而造成持股比例下降,是投資企業處置部分股權的行為,應當按照處置股權的方法進行處理。即,按照減少的持股比例計算的處置部分的賬面價值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新的持股比例和增加的資本部分計算增加的金額增加長期股權投資,兩者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損益;或者,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聯營或合營企業增資擴股后凈資產份額與處置部分股權后長期股權投資賬面應有余額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損益。從投資企業角度看,因聯營或合營企業增資擴股而投資企業未按原有持股比例增資而導致的股權比例下降且仍具有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能力的,通常表明投資企業出售部分股權,應按照與投資企業直接出售部分股權相同的方法進行處理。

    例: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的股份并對其具有重大影響。20×7年1月1日,甲公司對乙公司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 3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為900萬元(其中,商譽為100萬元),損益調整為400萬元。乙公司擬吸收新的股東,并增資1 000萬股,每股發行價格為4元(不考慮相關稅費)。假定甲公司未按原持股比例相應增加對乙公司的投資,則乙公司增資擴股后,甲公司持股比例下降為20%但仍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按原甲公司投資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持續計算至20×7年1月1日止的相關凈資產構成見表2。

    在乙公司增資擴股時,由于甲公司放棄對乙公司的追加投資,而造成持有乙公司的股權比例下降為20%,在權益法下需要重新計算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如下:

    增資后甲公司應享有乙公司凈資產份額 1 400萬元(7 000×20%)

    增資后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應有的余額 1 450萬元(7 000×20%+100×20%/40%)

    其中:成本(不含商譽) 1 200萬元[(2 000+4 000)×20%]

    損益調整 200萬元(1 000×20%)

    商譽 50萬元(100×1/2)

    減:原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 1 300萬元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150萬元

    會計分錄為(單位: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 12 500 000

    —乙公司(損益調整) 2 0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 9 000 000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4 000 000

    投資收益 1 500 000

    或者: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 3 5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2 000 000

    投資收益 1 500 000

    三、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中包含聯營或合營企業資本公積中存有某些暫記的金額在后續處置時的會計處理

    在權益法核算下,投資企業投資時,按照初始投資成本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并比較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投資時聯營或合營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確定是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投資時聯營或合營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其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當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應享有投資時聯營或合營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實質為商譽部分,則不作處理。即,投資企業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投資時,其初始投資成本或者經過調整后的投資成本中包含了聯營或合營企業資本公積中某些暫記的項目,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現金流量套期中的有效套期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權益法核算時在持股比例不變情況下因被投資企業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而增加的資本公積等。當投資時聯營或合營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中包括原記入資本公積的暫記項目,而在以后期間這些暫記項目隨著所處置的資產等轉入當期損益時,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中所包含的該部分的權益份額也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例:甲公司于20×7年1月1日,向乙公司投資1 000萬元,持有乙公司30%的股權并對其具有重大影響。投資日,乙公司賬面凈資產為2 500萬元(其中,計入資本公積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增加5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1000萬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額為50萬元)。20×7年度,乙公司實現凈利潤800萬元(包括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原計入資本公積的公允價值增加額50萬元結轉至當期損益的金額),按公允價值調整后的凈利潤為740萬元。假定不考慮減值和其他因素。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1)取得乙公司30%股權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10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10 000 000

    (2)應享有乙公司公允價值凈資產份額=3 000×30%=900(萬元)

    商譽=1 000-900=100(萬元)

    (3)年末確認投資損益

    應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740×30%=222(萬元)

    應沖減的投資成本=50×30%=15(萬元)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22-15=207(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2 22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150 000

    投資收益 2 070 000

    年末投資賬面價值=1 000+222-15=1 207(萬元)(其中商譽100萬元)

    乙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金額=3 000+740 -50=3 690(萬元)

    甲公司按照在乙公司的權益份額計算應享有乙公司凈資產份額=3 690×30%=1 107(萬元),等于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1 207萬元減去內含商譽100萬元后的余額。

    四、內部未實現損益的抵銷

    權益法核算的基本方法是當聯營或合營企業實現利潤或發生虧損時,投資企業按其應享有的權益份額計算其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聯營或合營企業的利潤或虧損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同時確認投資損益,這種處理方法使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能夠反映投資企業在聯營或合營企業凈資產中的權益份額。如果投資企業與聯營或合營企業發生內部交易,包括“順流”(如,投資企業出售產品給其聯營企業)和“逆流”(如,聯營企業出售產品給其投資企業)交易所帶來的損益,在該內部交易損益未實現前,應將該部分損益中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予以抵銷后作為確認投資損益的基礎。即,投資企業與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的內部交易損益,在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損益中僅限于非關聯投資企業在聯營或合營中的利益。待內部交易損益實現時,原抵銷的損益部分再確認為投資損益。在實務中對于投資企業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內部未實現損益的抵銷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一種方法是在個別(或者單獨,此處假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所稱的單獨財務報表與個別財務報表概念相同)和合并財務報表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另一種方法是在個別和合并財務報表中均采用權益法核算的處理。

    (一)投資企業對聯營或合營企業的投資,在其個別和合并財務報表中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規定,與合并財務報表一同提供的母公司單獨財務報表中,對聯營或合營企業的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在合并財務報表中采用權益法核算。即,投資企業(同時是其他企業的母公司)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中對聯營或合營企業的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則采用權益法核算。在具體會計處理時:

    1、對于“順流”交易,即投資企業銷售產品或其他資產給其聯營或合營企業而產生的內部未實現損益,其相關的收入、成本包括在投資企業的個別財務報表中。在投資企業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先按照聯營或合營企業個別財務報表中實現的凈利潤為基礎計算應確認的投資收益和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金額,并按照內部未實現損益中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相應抵銷收入、成本,以及相關的長期股權投資;當投資企業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的內部交易損益已經實現,將原已抵銷的歸屬于投資企業的相關收入、成本予以恢復。

    例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權并對其具有重大影響。20×7年度,甲公司將自產產品銷售給乙公司,其銷售價格為11000萬元(不含增值稅額),銷售成本為600萬元。年末,乙公司從甲公司購入的產品全部未對外出售形成存貨,乙公司當年度按照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實現的凈利潤1 800萬元。假定上述交易不考慮相關稅費。同時,甲公司擁有丙公司80%的股權并能對其進行控制,甲公司期末需要對外提供合并財務報表。不考慮利潤分配。

    從本例可見:

    (1)20×7年度,甲公司銷售給乙公司產品實現收入1 000萬元,結轉銷售成本600萬元,毛利400萬元;至年末,乙公司未出售該批產品,致使該部分銷售毛利反映在乙公司的存貨賬面價值中。甲公司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中確認了相關的收入、成本,且對該聯營企業采用成本法核算。

    (2)甲公司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根據乙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確認投資收益和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540萬元(11800×30%);同時,因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存在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400萬元,歸屬于甲公司的部分為120萬元。在合并財務報表中作如下調整及抵銷分錄(單位:元):

    ①借:長期股權投資 5 400 000

    貸:投資收益 5 400 000

    ②借:營業收入(1 000萬元×30%)3 000 000

    貸:營業成本(600萬元×30%) 1 800 000

    長期股權投資 1 200 000

    (3)假定:20×8年乙公司出售了于20×7年從甲公司購入的產品的50%,乙公司當年度按照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實現的凈利潤為2 000萬元。

    分析:20×8年度,乙公司出售了于20×7年度從甲公司購入的產品的50%,故該內部交易利潤中有60萬元(400×50%×30%)已經實現。20×8年度在甲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中仍然按照成本法對乙公司投資進行核算;同時,在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對乙公司的投資收益和長期股權投資為600萬元(21000×30%),并恢復內部交易已實現損益中與收入、成本相關的項目,甲公司在編制20×8年度合并財務報表中作如下調整或抵銷分錄(不考慮上年數的調整,單位:元):

    ①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6 000 000

    貸:投資收益 6 000 000

    ②借:營業成本 900 000

    長期股權投資 600 000

    貸:營業收入 1 500 000

    2、對于“逆流”交易,由于聯營或合營企業并不納入投資企業的合并財務報表,其內部未實現損益在投資企業的合并財務報表中并不會重復計算與該內部交易相關的歸屬于投資企業的收入、成本。因此,投資企業在其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的對聯營或合營企業的投資損益,應當在聯營或合營企業已實現損益的基礎上抵銷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中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當投資企業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的內部交易損益已經實現,則將原已抵銷的歸屬于投資企業的損益部分確認為投資損益。

    例2: 20×7年度,乙公司出售產品給甲公司,甲公司于20×8年出售了于20×7年從乙公司購入的產品的50%,其他資料如例1。

    分析:乙公司出售產品給甲公司為“逆流”交易,甲公司20×7年度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中按照成本法核算對乙公司的投資;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的金額為420萬元[(11800-400)×30%]。因甲公司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其合并范圍不包括乙公司,則乙公司銷售給甲公司而產生的收入和成本中包含的未實現的收入和成本不納入合并報表中,故不需要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抵銷。但是,由于甲公司存貨中含有內部未實現利潤120萬元,因此,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可作如下調整分錄(單位: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5 400 000

    貸:存貨 1 200 000

    投資收益 4 200 000

    20×8年度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的金額為660萬元 [(2 000+200)×30%];同時,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甲公司存貨中包含的內部未實現利潤60萬元再進行調整,可作的調整分錄為(單位: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7 200 000

    貸:存貨 600 000

    投資收益 6 600 000

    (二)在個別和合并財務報表中均采用權益法核算。我國要求在個別和合并財務報表中對聯營或合營企業投資均采用權益法核算。在這種情況下,也有兩種處理方法:

    1、在投資企業的個別財務報表中采用與上述在合并財務報表中相同的處理方法,但存在的問題是個別財務報表中對于“順流”和“逆流”交易所確認的投資收益不同。如以上述例1和例2為例,20×7年度,甲公司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中所確認的投資收益分別為540萬元(1 800×30%)和420萬元[(11800-400)×30%];合并財務報表中按照上述與例1和例2相同的金額確認相關的投資收益、收入、成本等。

    2、在投資企業的個別財務報表中,采用相同的方法確認投資收益,在合并財務報表時再作部分調整。這種處理方法,可以保持個別財務報表中對權益法核算的一致性,同時,在合并報表中又可與僅在合并財務報表中進行抵銷的處理結果相同。其具體會計處理時:

    (1)無論是“順流”還是“逆流”交易,投資企業在確認投資損益時,應當在聯營或合營企業已實現損益的基礎上抵銷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中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即,在投資企業的個別財務報表中確認的投資收益是不包含投資企業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中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

    (2)如果投資企業同時又是其他企業的母公司,且對外提供合并財務報表的,則投資企業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順流”交易中內部未實現損益部分相關的收入、成本等項目在合并財務報表中予以抵銷,并調整投資收益項目。

    (3)當投資企業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的內部交易損益已經實現,將原已抵銷的歸屬于投資企業的損益部分確認為投資損益。

    例3:仍以例1為例。

    (1)20×7年度,甲公司在確認投資收益時,應當抵銷內部未實現利潤中歸屬于甲公司的部分。則20×7年度甲公司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和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金額為420萬元[(1 800-400)×30%]。

    (2)甲公司在年末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于甲公司與乙公司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相關的收入、成本等予以抵銷,可考慮作如下抵銷分錄(單位:元):

    借:營業收入(1 000萬元×30%) 3 000 000

    貸:營業成本(600萬元×30%) 1 800 000

    投資收益 1 200 000

    3)甲公司在20×8年度的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對乙公司投資的投資收益并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金額為660萬元[(2000+400×50%)×30%]。甲公司在編制20×8年度合并財務報表中可考慮作如下調整分錄(不考慮上年數的調整,單位:元):

    借:營業成本 900 000

    投資收益 600 000

    貸:營業收入 1 500 000

    例4:仍以例2為例。

    分析:20×7年度和20×8年度,甲公司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分別為420萬元、660萬元。在20×7年合并財務報表中對內部未實現利潤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和存貨項目,可考慮編制的調整分錄為(單位: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 200 000

    貸:存貨 1 200 000

    在20×8年合并財務報表中對內部未實現利潤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和存貨項目,可考慮編制的調整分錄為(單位: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600 000

    貸:存貨 600 000

    可見,無論是在個別財務報表,還是在合并財務報表中采用權益法,對于“逆流”交易的處理都是相同的;而對于“順流”交易通過在個別財務報表中采用與“逆流”交易相同的處理原則,在合并財務報表中調整投資收益項目,達到在個別財務報表中無論是“順流”還是“逆流”交易在采用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的處理時原則一致,同時也能滿足僅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于聯營或合營企業采用權益法的處理原則的一致性。

    投資企業與聯營或合營企業發生內部交易損失,投資企業應當采用與確認利潤相同的方式,確認其占這些交易所帶來的損失的份額。但是,如果這些內部交易損失表明了流動資產可變現凈值的減少或非流動資產發生了減值損失的,則應當全額確認。值得說明的是,在個別財務報表中計算確認投資損益和增減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時(或者在“順流”交易下合并財務報表中所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價值),如果以抵銷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的金額為基礎的,則期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去內含商譽后的余額(不含減值因素)可能不等于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聯營或合營企業凈資產的份額,待內部交易損益實現并恢復確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時才會相等;然而如果以聯營或合營企業凈資產減去內部未實現損益后的余額按持股比例計算的金額應當等于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去內含商譽的余額(不含減值因素)。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于“逆流”交易所反映的長期股權投資價值減去內含商譽后的余額通常等于按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聯營或合營企業凈資產的份額。但是,如果存在復雜內部交易情況下,例如,存在“順流”、“逆流”和“側流(投資企業所屬聯營企業之間或者聯營企業與投資企業的子公司之間的交易等,通常按照投資企業對其聯營或合營企業投資比例與投資企業對子公司或其他聯營或合營企業投資比例的乘積計算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以及存在多層次編制合并財務報表且各層次均包括子公司和聯營或合營企業等情況下,合并財務報表中按照權益法所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價值則可能難以與應享有聯營或合營企業所有者權益份額相等。

    如果投資企業同時又是其他企業的母公司且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對于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內的子公司,與其母公司所屬的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損益,也按照上述原則進行抵銷后確認投資損益。如果投資企業所屬的聯營或合營企業下屬有控制的子公司或者聯營或合營企業且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則投資企業的個別財務報表中按權益法應確認的聯營或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以該聯營或合營企業個別財務報表中所實現的凈損益,扣除投資企業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后的金額,按所占投資比例計算的金額確定;投資企業在其合并財務報表中所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應以投資企業所屬聯營或合營企業合并財務報表計算的合并凈利潤為基礎,扣除投資企業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后的金額,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認投資收益,即在投資企業的合并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以其所屬的聯營或合營企業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所確認的合并凈利潤作為計算的基礎。

    例5: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5%的股權并對其具有重大影響;同時,甲公司擁有丙公司70%的股權并能對其進行控制,甲公司需對外提供合并財務報表。乙公司持有丁公司100%的股權并能對其進行控制,同時,乙公司持有戊公司30%的股權并對其具有重大影響,乙公司也需對外提供合并財務報表。

    20×7年有關內部交易情況包括:(1)甲公司銷售給乙公司產品,銷售價格為500萬元,銷售成本為300萬元,當年度乙公司對外銷售該批產品的40%;(2)乙公司銷售產品給丙公司,銷售價格為600萬元,銷售成本為450萬元,丙公司于年末全部未對外銷售;(3)乙公司出售產品給戊公司,銷售價格為800萬元,銷售成本為600萬元,當年度戊公司對外銷售了50%;(4)戊公司銷售產品給丙公司,銷售價格為200萬元,銷售成本為120萬元,年末全部未對外出售。上述銷售價格均不含增值稅,除上述交易外,不存在其他內部交易且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

    20×7年度,甲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4 000萬元(含按照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部分);乙公司凈利潤(不含對戊公司投資的投資收益)為1 200萬元;丙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1 500萬元;丁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1 000萬元;戊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700萬元。假定上述實現的凈利潤均為按照凈資產公允價值計算的結果。假定投資企業對聯營或合營企業投資在個別和合并財務報表中均采用權益法核算。

    分析1:在個別財務報表上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1)甲公司銷售產品給乙公司,且乙公司至年末僅出售40%,另60%未對外銷售,形成內部未實現損益120萬元,歸屬于甲公司的部分為30萬元,在計算甲公司對乙公司的投資收益時,應當扣除該部分未實現的內部交易利潤。

    (2)乙公司銷售產品給丙公司,丙公司至年末全部未對外出售,形成內部未實現損益150萬元,歸屬于甲公司的部分為26.25萬元(150×25%×70%),在計算甲公司對乙公司的投資收益時,應當扣除該部分未實現的內部交易利潤。

    (3)乙公司銷售產品給戊公司,戊公司至年末對外出售50%,形成內部未實現損益100萬元,歸屬于乙公司的部分為30萬元,在計算乙公司對戊公司投資的投資收益時,應當扣除該部分未實現的內部交易利潤。

    (4)戊公司銷售產品給丙公司,丙公司至年末全部未對外出售,從整個集團角度看(此處包括對聯營企業),形成內部未實現損益80萬元。但因屬于甲公司的子公司丙公司與甲公司的聯營企業乙公司的聯營企業戊公司之間的交易,則在計算乙公司對戊公司投資的投資收益時,歸屬于乙公司的24萬元(80×30%)部分是否應予以抵銷,以及甲公司在確認對乙公司投資時是否需進一步抵銷,從理論上看,如果不扣除戊公司與丙公司之間的未實現內部利潤,不符合財務報表編制中應予抵銷內部未實現損益的原則。因為,戊公司出售產品給丙公司,其未實現內部交易利潤80萬元包含在丙公司存貨賬面價值中,甲公司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于乙公司實現凈利潤中所包含的該部分未實現利潤中歸屬于甲公司的部分4.2萬元(80×30%×25%×70%)會包含在甲公司的凈利潤中,同時,丙公司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利潤80萬元也包括在合并財務報表的存貨價值中,假定當期整個集團只有戊公司與丙公司一筆交易,將會造成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歸屬于甲公司的部分得以實現的情況。但是,在實務中往往很難得到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相關資料且抵銷比較困難,如果實務中該部分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不重要或者無法抵銷的則可考慮不予抵銷。在本例中假定該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不重要而不予抵銷。

    乙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700-200×50%)×30%=180(萬元)

    乙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實現的凈利潤=1 200+180=1 380(萬元)

    甲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 380 -120)×25%-150×25%×70%=288.75(萬元)

    分析2:在合并財務報表上的處理

    (1)乙公司合并報表中的合并凈利潤=1 380+1 000 =21380(萬元)

    抵銷乙公司銷售給戊公司未實現的收入、成本等(單位:元):

    借:營業收入(400萬元×30%) 1 200 000

    貸:營業成本(300萬元×30%) 900 000

    投資收益 300 000

    (2)甲公司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對乙公司的投資收益=(2 380-120)×25%-150×25%×70%=538.75(萬元)

    合并報表中的合并凈利潤=4 000+1 500+(538.75-288.75)=5 750(萬元)

    合并報表中應增加的投資收益和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538.75-288.75=25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2 500 000

    貸:投資收益 2 500 000

    抵銷甲公司銷售給乙公司的未實現收入、成本等(單位:元):

    借:營業收入(500萬元×60%×25%) 750 000

    貸:營業成本(300萬元×60%×25%) 450 000

    投資收益 300 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262 500

    第3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長期股權投資指的是通過股票投資和其他股權投資而取得的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成本法是指按投資成本計價的長期投資。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大多數情況下會按照成本法進行核算。隨著會計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企業會計準則針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動。本文通過分析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并針對其在會計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改進完善;應用分析

    長期股權投資通常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會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一是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二是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下面主要針對成本法的核算的基本程序、成本法的改進、成本法的應用分析三部分進行簡單概述。

    1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的基本程序

    投資成本計價的方法即為成本法。根據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法核算的基本步驟是:一是在初始投資或者是追加投資的時候,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應該是初始投資的金額或者是追加投資的初始投資的成本;二是當被投資單位宣告要分配的現金股利或者是利潤的時候,僅僅是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所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的分配額這一部分可以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而超過的部分,要進行收回,作為初始投資的成本來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而且當投資企業投資產生后的累計凈利潤大于其從被投資單位分回的現金股利的時候,以前年度沖減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應當被轉回,并且確認其為當期的投資收益。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區分投資年度以后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主要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當投資后至上一年末的被投資單位累計實現的凈損益不高于投資后至本年的年末被投資單位累計分配的利潤或者現金股利時,是要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中的公式來進行計算,然后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第二種是當投資后至上一年末的被投資單位累計實現的凈損益大于投資后至本年的年末被投資單位累計分配的利潤或者現金股利時,這個時候要在將當年的應收股利作為投資收益的同時,將以前年度分得的現金股利之中的一部分確認為投資的收益,而且要把已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轉回。

    還有一點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投資之后累計分得的利潤或者是現金股利要小于確認的投資收益,原沖減的金額要小于轉回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

    2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中存在的問題

    2.1計算量大、工作復雜

    長期股權投資,顧名思義,其持有的時間很長,投資后要沖減或者恢復的初始投資金額成本的確定,要先計算出被投資單位一共發放的現金股利以及其累計實現的凈損益,所以導致越往后計算的時候工作量越大。而且在計算每年成本的時候要小心謹慎,一定要考慮到以前年度所沖減或者恢復的成本,如果一旦有一環節出錯,將會影響以后年度的工作量和出錯概率。

    2.2公式繁瑣、理論離開實際

    對于沖減或者恢復“長期股權投資”賬面金額的確定,很多特殊情況容易混淆,難以記憶。而且對于投資收益的確認又分為投資的當年要先確認投資收益,而對投資以后的年度要先確認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然后才能確認投資收益,缺乏連貫性。而且理論與實際有時是不協調的,舉例來說,新會計準則規定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在賬務處理的時候是變動狀態,而成本法理論規定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應是一個定值,除了有減值的情況發生的時候。

    3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會計核算的改進

    3.1簡化公式

    計算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公式較為繁瑣,而用以下簡化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與準則中規定的會計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相一致,簡化公式如下:

    投資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上一年度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企業持股比例

    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投資企業當年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

    3.2優先考慮投資收益

    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法進行核算的時候,取得投資時實際要支付的價款或者價款中的已經宣告但是沒有發放的現金股利或者利潤的時候,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的時候要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的現金股利或者利潤計算。這種方法優先考慮投資收益,并不考慮投資成本。而是要按照應收的股利金額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時來確認投資的收益。這種方法又被廣泛稱為“投資收益法”。

    4 總結

    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成本法進行核算是很普遍的,但是按照以前的公式計算過于繁瑣,難以記憶,稍有不慎就會算錯,而且會影響之后的結果,會計信息出錯的概率很大。但是經過改進之后,完善的兩種計算方法減少了計算步驟,更加簡單并且更加方便,不會出現多恢復初始投資成本的現象,也就不會出現多次確認投資收益的問題。更加容易掌握,為會計核算提供了便利。

    參考文獻:

    [1]宋占林,張孝友.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的變化及其影響[J].商業會計,2011,(3):1920

    [2]鄒彩蓮.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轉換會計核算淺析[J].考試周刊,2011,(67):235237

    [3]戴永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投資收益核算方法的改變分析[J].商業會計,2011,(28):2223

    第4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金融機構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經濟機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風險經常蘊藏在證券、保險和銀行中,特別是證券投資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因此要結合證券投資的特點和證券投資風險的類型,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方法,提高證券投資風險度量的準確性。

    一、證券投資風險概述

    1.證券投資風險的含義

    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證券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然而證券的投資收益會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并且由于證券投資的收益具有隨機性,使得證券投資收益很可能會低于人們的預期收益,產生證券投資風險。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選擇投資證券,愿意承擔證券的投資風險,是因為證券投資也可能會使投資者獲取超額的經濟收益,實際的證券投資收益很可能會超過人們的預期收益[1]。證券投資風險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證券投資活動時,證券投資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很可能達不到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目標,從而損害投資者的經濟效益,使投資者受到潛在的損失。

    2.證券投資風險類型

    證券投資風險主要包括非系統性投資風險和系統性投資風險兩種。系統性投資風險是難以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并且系統性投資風險對證券投資者的收益影響也不同,例如政治風險、匯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利率風險、市場風險等,系統性投資風險主要是指受到社會環境、經濟和政治變化而影響整個證券投資市場的風險。非系統性投資風險是指存在于個別行業或者個別公司的風險,這種投資風險往往和證券投資市場的情況沒有必然的聯系,只對某些類型的證券產品有影響,非系統性投資風險主要來源于一些微觀因素,也被稱為個別風險,如違約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企業風險等[2]。實際上,證券投資的不同風險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對投資者形成潛在的風險。

    二、證券投資風險度量的簡要介紹

    證券投資風險的收益率是隨機變量X,而證券投資的風險性質和證券收益主要取決于證券投資風險收益率X的概率分布函數,并且證券投資風險的類型和狀體也取決于該概率分布函數,但是該概率分布函數和數學統計學科中的風險函數有很多不同,數學中的風險函數是指偏離證券投資風險目標值的所有值,而證券投資風險收益率概率分布函數只包括那些小于證券投資收益目標的偏離值。令X代表證券投資收益率的結果值集合,一般情況下假設證券投資收益結果值為零,可以將非零結果值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子集:其中,X―表示證券投資損失;X+表示證券投資收益。

    三、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方法

    1.方差和半方差

    設某證券投資的收益率為X,度量證券投資風險的一個方法是根據證券投資收益率的離散程度分析證券投資風險,用數學方差來表示,公式如下:。公式中,E表示證券投資的期望算子,這個均值―方差模型在當代證券投資風險度量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經濟學上的證券投資風險概念和數學上的方差概念有很多不同,并且這種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方法不科學,因此又發展了證券投資風險的半方差度量方法,半方差公式如下:當時,;當時,Sh=0[3]。半方差是指小于證券投資目標值的期望值偏離目標值的程序,半方差度量方法在一定程序上彌補了方差度量方法的不足。

    2.平均Gini指標

    平均偏差Gini是一個在數學上表示隨機變量波動情況的指標,用Gini代替證券投資風險均值―方差來度量證券投資風險。設證券投資的收益率為X,概率分布函數為F(X),Gini的證券投資風險度量G(X)公式如下:G(X)=2cov(X,F(X)),利用Gini的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方法符合證券投資的特點,將證券投資損失和收益全部包含在投資風險中,是一個重要的隨機變量波動性指標,和方差相比,Gini平均偏差不要假設那么多的證券投資收益率,在選擇證券投資的最優組合時,相比于均值―方差證券投資風險模型具有更多的優越性。

    四、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方法的思考

    如何準確度量投資風險是金融風險理論發展的核心,而風險度量方法是證券投資風險理論研究的重要基礎。首先,證券投資風險度量基于正確的金融風險定義上,正確定義投資風險是建立金融風險理論的重點。其次,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方法的應用建立在證券投資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函數基礎上,證券投資風險度量在數學上是一個二維概念,主要包括證券投資潛在收益損失的可能性和潛在收益損失。最后,由于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是一個二維概念,在比較分析過程中,需要將風險度量二維函數轉化為以為函數,但是這種方式必然會損失一些信息,影響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準確性。從這個角度來看,任何證券投資風險度量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只能在某些方面來反應證券投資風險的某些性質。

    第5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 成本法 投資收益

        一、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有關規定

        舊投資準則規定: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用成

        本法核算。2006年2月,財政部對《企業會計準則——投資》再次進行了修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下列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新準則下,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按照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的初始投資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但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二、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處理

        在具體處理時,可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之差額,求得應沖減或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再根據“借貸平相等”原理,確認投資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根據“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的關系,分以下三種情況作具體探析:

        1.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大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一”)

        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之差額,求得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與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差。

        2.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小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二”)

        按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與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之差額,求得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但轉回數應以原沖減數為限。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與實際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和。

        3.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等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三”)

        此種情況下,既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經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實例:乙企業2000年7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東方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實際投資成本為25萬元。東方公司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于下年度2月宣告發放現金股利。2000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30萬元,2001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20萬元;2001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40萬元,2002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6萬元;2002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35萬元,2003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5萬元;2003年東方公司虧損5萬元,2004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5萬元;2004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2005年2月宣告分派35萬元。

        (1)2000年7月1日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2500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00

        (2)2001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200 00

        貸:長期股權投資50 00

        投資收益15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2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15萬元(30×6÷12),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0.5萬元(20-15)×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萬元(20×10%-0.5)。

        2002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1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60 00

        長期股權投資40 00

        貸:投資收益40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36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為4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0.4萬元[(40-36)×10%],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萬元(36×10%+0.4)。

        2003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2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50 00

        貸:投資收益35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35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為35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三。既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3.5萬元(35×10%)。

        2004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3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50 00

        投資收益50 00

        貸:長期股權投資10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虧損5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萬元[(5+5)×10%],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沖減投資收益為0.5萬元(5×10%-1)。

        2005年2月c公司宣告發放2004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50 00

        長期股權投資110 00

        貸:投資收益46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5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1萬元[(50-30)×10%=1.5萬元,但轉回數不能大于原沖減數1.1萬元(0.5-0.44+1)],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6萬元(35×10%+1.1)。

        參考文獻:

    第6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 成本法 投資收益

    一、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有關規定

    舊投資準則規定: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用成

    本法核算。2006年2月,財政部對《企業會計準則——投資》再次進行了修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下列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新準則下,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按照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的初始投資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但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二、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處理

    在具體處理時,可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之差額,求得應沖減或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再根據“借貸平相等”原理,確認投資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根據“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的關系,分以下三種情況作具體探析:

    1.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大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一”)

    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之差額,求得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與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差。

    2.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小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二”)

    按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與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之差額,求得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但轉回數應以原沖減數為限。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與實際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和。

    3.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等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三”)

    此種情況下,既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經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實例:乙企業2000年7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東方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實際投資成本為25萬元。東方公司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于下年度2月宣告發放現金股利。2000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30萬元,2001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20萬元;2001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40萬元,2002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6萬元;2002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35萬元,2003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5萬元;2003年東方公司虧損5萬元,2004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5萬元;2004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2005年2月宣告分派35萬元。

    (1)2000年7月1日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2500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00

    (2)2001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200 00

    貸:長期股權投資50 00

    投資收益15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2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15萬元(30×6÷12),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0.5萬元(20-15)×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萬元(20×10%-0.5)。

    2002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1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60 00

    長期股權投資40 00

    貸:投資收益40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36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為4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0.4萬元[(40-36)×10%],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萬元(36×10%+0.4)。

    2003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2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50 00

    貸:投資收益35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35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為35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三。既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3.5萬元(35×10%)。

    2004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3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50 00

    投資收益50 00

    貸:長期股權投資10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虧損5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萬元[(5+5)×10%],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沖減投資收益為0.5萬元(5×10%-1)。

    2005年2月C公司宣告發放2004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50 00

    長期股權投資110 00

    貸:投資收益460 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5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1萬元[(50-30)×10%=1.5萬元,但轉回數不能大于原沖減數1.1萬元(0.5-0.44+1)],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6萬元(35×10%+1.1)。

    參考文獻:

    第7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例]A企業于2000年1月1H購入B公司發行的普通股股票20000股,即10%的股權。2000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20萬元。按現行處理方法分別不同情況處理如下:

    1、假定2000年度B公司未分配現金股利,2001年1月10日B公司分配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共10萬元。

    (1)投資當年B公司未分配現金股利,不需進行相關處理。

    (2)投資以后年度現金股利的處理。至2001年末被投資企業B公司共分配現金股利10萬元,而2000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20萬元,即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10萬元≤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20萬元,且以前年度末沖減投資成本,則2001年度應確認投資收益10000元(100000x10%)。

    借:應收股利10000

    貸:投資收益10000

    2、假定2000年度B公司分配1999年度現金股利5萬元,2001年1月10日B公司分配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10萬元。

    (1)投資當年現金股利的處理。由于投資當年B公司分配現金股利5萬元,則投資方獲得現金股利5000元全部沖減初始投資。

    借:應收股利5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5000

    (2)投資以后年度現金股利的處理。至2001年末B公司共分配現金股利15萬元,而2000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20萬元,即

    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金額=(150000-200000)×10%-5000=10000(元)

    又因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15萬元≤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20萬元,且以前年度沖減投資成本5000元÷則可以轉回的投資成本≤5000元,此處為5000元,所以

    2001年度應確認投資收益=100000x10%-(-5000)=15000(元)

    借:應收股利10000

    長期股權投資5000

    貸:投資收益15000

    3、假定2000年度B公司分配1999年度現金股利5萬元,2001年1月10日B公司分配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21萬元。

    (1)投資當年現金股利的處理同2(1)。

    (2)投資以后年度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至2001年末被投資企業B公司共分配現金股利26萬元(21+5),而2000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20萬元,即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26萬元>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20萬元,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金額1000元[(260000-200000)x10%-5000].

    應確認投資收益=210000x10%-1000=20000(元)

    借:應收股利21000

    貸:投資收益20000

    長期股權投資1000

    由上述分析可知,現行會計制度中成本法下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限制條件較多,計算較復雜。現行會計處理方法分為投資當年和投資以后年度分別處理,且投資以后年度又分為投資后被投資方累積分配現金股利大于或小于等于投資后累積實現凈損益兩種情況,此外還要考慮轉回的投資成本是否超過原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數額限制。(2)現行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不符合重要性要求。(3)增加了會計信息錯、弊的可能。由于計算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人員出錯的幾率,同時,也為會計人員制造假、錯信息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筆者認為,投資當年的會計處理業務比較簡單,仍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進行處理,但對投資以后年度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建議作如下改進:

    (1)當“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方累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方累積分配的現金股利”時,“應確認投資收益=投資方當年獲得的現金股利+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

    承例1,2001年應確認投資收益=100000x10%=10000(元)

    承例2,2001年應確認投資收益=100000x10%+5000=-15000(元)

    (2)當“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方累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方累積分配的現金股利”時,“投資方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投資方累積取得的現金股利總額-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方累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方持股比例)-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應確認投資收益=當年獲得現金股利-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

    承例3,2000年度應沖減投資成本=(50000x10%-0)-0=5000(元)

    應確認投資收益=50000x10%-5000=0

    2001年度應沖減投資成本=(50000+210000-200000)×10%-5000=1000(元)

    應確認投資收益=210000x10%-1000=20000(元)

    第8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案例分析及財務處理:(1)從個別公司的角度①2013年6月,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分錄一):借:庫存商品160000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27200貸:銀行存款1872000在甲公司的個別報表中,庫存商品列示為存貨。②2013年12月,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分錄二):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1000000-60000)×30%=)282000貸:投資收益((1000000-60000)×30%=)282000上述分錄可以分解為:不考慮內部交易,確認乙公司本年實現的凈利潤(分錄三):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1000000×30%=)300000貸:投資收益(1000000×30%=)300000消除未實現的內部交易損益(分錄四):借:投資收益(60000×30%=)18000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60000×30%=)18000③乙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2013年6月,確認實現的收入(分錄五):借:銀行存款1872000貸:主營業務收入160000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27200結轉銷售的商品成本(分錄六):借:主營業務成本100000貸:庫存商品100000在乙公司的個別報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列示為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列示為營業成本。(2)從整體的角度如果甲公司有子公司(如丙、丁等),需要編制合并報表,乙公司不是子公司,不納入合并范圍,甲公司的數據要納入合并報表。

    首先假設乙公司需要納入合并范圍,把甲乙視為一個整體,改內部交易使乙公司營業利潤虛增18000元,導致甲公司的存貨增虛18000元,為了客觀反映報表數據,需沖減未實現的內部交易損益。合并報表需要編制的分錄為(分錄七):借:營業利潤(乙的個別報表)(60000×30%=)18000貸:存貨(甲的個別報表)(60000×30%=)18000但由于乙公司不納入合并范圍,乙公司的營業利潤不能被抵銷,在合并報表中營業利潤項目只能用投資收益項目替代,而準則規定甲公司的數據應納入合并財務報表中,即合并報表應編制的消除內部交易分錄,也就是最終要編制的分錄為(分錄八):借:投資收益(60000×30%=)18000貸:存貨(60000×30%=)18000(3)合并報表調整分錄因此根據以上分析、分錄四和分錄八,由于甲公司個別報表消除的是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收益,所以合并報表需要編制調整分錄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18000貸:存貨18000需要說明的是,在逆流交易中,無論被投資單位銷售給投資單位是何種資產,在投資單位的個別財務報表中其產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消除均反映在長期股權投資中;但從合并報表的角度,應消除具體報表項目(如存貨、固定資產等)。

    二、順流交易的賬務處理

    對于投資企業向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出售資產的順流交易,在該交易存在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情況下(即有關資產未對外部獨立第三方出售),投資企業在采用權益法計算確認應享有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損益時,應抵銷該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影響,同時調整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案例二:2013年1月1日,大海公司取得小河公司40%有表決權股份,能夠對小河施加重大影響。2013年4月,大海公司將其某商品出售給小河企業,成本200000元,售價300000元,小河企業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款項用轉賬支票支付。至2013年12月31日,小河公司仍未對外出售該存貨。小河企業2013年實現凈利潤2500000元。假定大海公司取得該項投資時,小河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增值稅率為17%,不考慮所得稅因素。

    案例分析及財務處理:(1)從個別公司的角度2013年4月,大海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確認實現的收入(分錄一):借:銀行存款351000貸:主營業務收入300000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0結轉銷售的商品成本(分錄二):借:主營業務成本200000貸:庫存商品200000在大海公司的個別報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列示為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列示為營業成本。2013年12月,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分錄三):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2500000-100000)×30%=)720000貸:投資收益((2500000-100000)×30%=)720000上述分錄可以分解為:①不考慮內部交易,確認乙公司本年實現的凈利潤(分錄四):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2500000×30%=)750000貸:投資收益(2500000×30%=)750000②消除未實現的內部交易損益(分錄五):借:投資收益(100000×30%=)30000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100000×30%=)30000此項交易可理解為:由于大海公司的內部交易使公司個別報表營業利潤虛增30000元,在該分錄中用投資收益替代營業利潤;該交易使小河公司存貨虛增30000元,在該分錄中用長期股權投資替代。小河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分錄六):借:庫存商品300000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51000貸:銀行存款351000在甲公司的個別報表中,庫存商品列示為存貨。(2)從整體的角度如果甲公司有子公司(如丙、丁等),需要編制合并報表,乙公司不是子公司,不納入合并范圍,甲公司的數據要納入合并報表。從合并報表的角度,該未實現內部交易導致大海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虛增,小河公司存貨虛增,假設小河公司應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合并報表應編制的抵銷分錄為(分錄七):借:營業收入300000貸:營業成本200000存貨100000但由于乙公司不納入合并范圍,乙公司凈資產的消除不能通過存貨項目,應通過“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所以合并報表應編制的抵銷分錄為(分錄八):借:營業收入300000貸:營業成本200000長期股權投資100000(3)合并報表調整分錄因此根據以上分析、分錄四和分錄八,由于大海公司個別報表消除的是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收益,所以合并報表需要編制調整分錄如下:借:營業收入300000貸:營業成本200000投資收益100000需要說明的是,在順流交易中,投資單位銷售給被投資單位無論是何種資產,產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消除反映在投資收益中;從合并報表的角度,應消除具體報表項目(如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外收入等)的金額。

    三、總結

    第9篇:投資收益分析方法范文

    【例】A企業于2000年1月1 H購入B公司發行的普通股股票20000股,即10%的股權。2000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20萬元。按現行處理方法分別不同情況處理如下:

    1、假定2000年度B公司未分配現金股利,2001年1月10日B公司分配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共10萬元。

    (1)投資當年B公司未分配現金股利,不需進行相關處理。

    (2)投資以后年度現金股利的處理。至2001年末被投資企業B公司共分配現金股利10萬元,而2000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20萬元,即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10萬元≤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20萬元,且以前年度末沖減投資成本,則2001年度應確認投資收益10000元(100000x10%)。

    借:應收股利 10000

    貸:投資收益 10000

    2、假定2000年度B公司分配1999年度現金股利5萬元,2001年1月10日B公司分配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10萬元。

    (1)投資當年現金股利的處理。由于投資當年B公司分配現金股利5萬元,則投資方獲得現金股利5000元全部沖減初始投資。

    借:應收股利 5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000

    (2)投資以后年度現金股利的處理。至2001年末B公司共分配現金股利15萬元,而2000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20萬元,即

    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金額=(150000-200000)×10%-5000-

    =10000(元)

    又因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15萬元≤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20萬元,且以前年度沖減投資成本5000元÷則可以轉回的投資成本≤5000元,此處為5000元,所以

    2001年度應確認投資收益=100000x10%-(-5000)=15000(元)

    借:應收股利 10000

    長期股權投資 5000

    貸:投資收益 15000

    3、假定2000年度B公司分配1999年度現金股利5萬元,2001年1月10日B公司分配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21萬元。

    (1)投資當年現金股利的處理同2(1)。

    (2)投資以后年度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至2001年末被投資企業B公司共分配現金股利26萬元(21+5),而2000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20萬元,即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26萬元>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20萬元,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金額1000元[(260000-200000)x10%-5000]。

    應確認投資收益=210000x10%-1000=20000(元)

    借:應收股利 21000

    貸:投資收益 20000

    長期股權投資 1000

    由上述分析可知,現行會計制度中成本法下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限制條件較多,計算較復雜。現行會計處理方法分為投資當年和投資以后年度分別處理,且投資以后年度又分為投資后被投資方累積分配現金股利大于或小于等于投資后累積實現凈損益兩種情況,此外還要考慮轉回的投資成本是否超過原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數額限制。(2)現行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不符合重要性要求。(3)增加了會計信息錯、弊的可能。由于計算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人員出錯的幾率,同時,也為會計人員制造假、錯信息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筆者認為,投資當年的會計處理業務比較簡單,仍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進行處理,但對投資以后年度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建議作如下改進:

    (1)當“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方累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方累積分配的現金股利”時,“應確認投資收益=投資方當年獲得的現金股利+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

    承例1,2001年應確認投資收益=100000x10%=10000(元)

    承例2,2001年應確認投資收益=100000x10%+5000=-15000(元)

    (2)當“投資后至上年度末止被投資方累積實現的凈損益

    承例3,2000年度應沖減投資成本=(50000x10%-0)-0=5000(元)

    應確認投資收益=50000x10%-5000=0

    2001年度應沖減投資成本=(50000+210000-200000)×10%-5000=1000(元)

    應確認投資收益=210000x10%-1000=20000(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1|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7878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