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投資價值的估值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13年的A股市場讓價值投資者倍感艱難。這里所說的價值投資者,主要是指看重安全邊際、強調合理估值水平的投資者,包括強調合理估值水平的成長股投資。我也認同這類投資方法,但認為對投資價值的內涵可做進一步延伸性的理解。后面的分析其實并未有確定性的結論,更多的只是基于A股市場當下情景的一些思考。
當下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凸顯,新興行業板塊的估值泡沫和傳統行業的估值抑制同時存在。相似的業績成長性,僅僅是因為出身不同(標簽為傳統還是新興行業),就可以產生巨大的估值差異。經典的、單向的價值定義的局限性凸顯,已經無助于增進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理解。
其實,可以嘗試在反饋的視角下重新闡述和理解投資價值,這條分析路徑可能更符合A股市場的現實。
價值基于理解,而理解離不開對重要性的感受。估值雖然是市場交易的結果,但反過來也會持續地對投資者的基本面判斷造成影響,在這樣一個持續的反饋回路中,衡量價值的尺度到底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資者對發現的因果規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懷特海說,“在理解之前先有表達,在表達之前先有關于重要性的感受。”我認為投資價值可以最終歸結為投資者對其背后因果關系重要性的感受和認同。在這個層面討論的投資價值,基本上放棄了對價值是什么的關注,轉而強調價值的形成過程。
在現存的不確定性逐步褪去的背景下,投資者會逐步發現其背后的因果關系,逐步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從而凸顯出投資價值。沿著這個思路分析,投資和投機的區別似乎已經不大。我個人認為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支撐其背后因果關系的論據到底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因素。即使對于所謂的價值投資者來說,堅持基本面分析和數據說話,考慮合理估值水平的時候,也無法完全擺脫當下市場的情景。市場情緒和風格等因素都會干擾對合理估值水平的判斷,比如2013年的部分消費性板塊的估值中樞的明顯上移。
即使在反饋視野下闡釋投資價值,作為起點的合理估值水平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過往的經典成長股投資案例中,我們能發現普遍估值盈利雙向反饋,量化的研究也顯示,對數業績增長1%所對應的對數估值的提升在1%-1.6%之間(目前的系數是接近于1.6)。所以,從后視鏡來回顧總結這些成長股投資案例,可以比較容易得出成長股投資不看估值的結論。
我覺得作為起點合理估值水平還是很重要的。在價值發現過程的反饋回路中,投資者很難預測其未來的精確演進路徑,但是可以相對容易的通過估值水平的綜合研判來發現和把握反饋過程的發展階段。
關鍵詞:自創無形資產;靜態計量方法;動態計量方法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44
1 引言
無形資產按獲得的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自創無形資產和購入無形資產。所謂自創無形資產是指經濟實體運用經濟資源,通過研發活動獲得的供經濟實體長期使用,能帶來經濟價值,又無實物形態的可辨認性經濟資源。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等。
自創無形資產與其他類別無形資產的區別主要在于形成方式不同。由于是在經濟活動中通過研發活動創造的,不像是購入無形資產,在購買時就會支付一定金額的費用,包括買價、相關稅費等,這就是外購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同時在自創無形資產形成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和耗費,由于在研究階段不確定是否能形成無形資產,一般是費用化處理,容易忽略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另一方面自創無形資產中還包含著大量的職業因素,如團隊中各個個體的職業經驗與技術的整合。
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為攤銷;另一個是為處置,尤其是為投資和交易服務。攤銷通過確定入賬價值和減值測試就可以完成相關業務;處置則要考慮無形資產的未來收益,但是無形資產的未來收益則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所以,自創無形資產計量和估值意義就顯現出來。
2 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與估值
如何在無形資產的投資和交易過程中科學合理的計量,是關系到經濟實體資產能否正常交易的關鍵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不考慮時間價值的靜態計量方法和考慮時間價值的動態的計量方法,其中靜態計量方法有價值盈率法、系統分析法、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法;動態計量的方法有動態趨勢效益分析、增量投資收益法。
2.1 靜態計量方法
2.1.1 價值盈率法
價值盈率法就是借鑒市盈率法對股票價值的計算,即股票價值等于市盈率乘以每股收益來計算自創無形資產的價值,在這里,無形資產的有效使用期相當市盈率,每年增加的收益相當于股票的每股收益。
例1:企業有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效期為10年,法律規定還有4年的專利保護期。使用此專利可以給相關企業每年帶來33萬元的增加收益。則此項專利技術的價值應按下式計算:
評估價值=有效使用×期增加收益=4×33=132(萬元)
2.1.2 系統分析法
利用系統分析法對自創無形資產進行計量和估值,就是將自創無形資產默認為一個系統,通過分析該系統形成的動因,涉及技術領域、管理要素、人力資源代表的作用程度,在把握了足夠數據,對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的關聯情況做出判斷后,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正確的計量。舉例說明見例1。
例2:某電廠有一項點火技術,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研發技術人員的相互協作,而形成的技術訣竅,估計將給企業每年帶來225萬元的節能增加收益,同時該技術普遍適用于各類液體燃料鍋爐,相同規模情況下每年的增加收益大體相當。預計企業的受益期為7年。則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或轉讓的話,則按下式計算。
評估價值=收益金額×使用期限=225×7=1575(萬元)
2.1.3 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法
橫向對比法就是該項無形資產在同類行業,不同企業產生不同的增加效益;縱向對比法就是該項無形資產在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產生的不同增加效益,在計量一項無形資產時通常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并分配相應的權重,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無形資產價值。
例3:企業擁有一個知名商標,可在同行業中使用,帶來的增加收益是產值的10%―22%,現有某個企業每年產值為2.5億元人民幣(行業中屬中等規模),如能獲得知名商標的使用權,將為企業帶來2150萬元的增加收益,在此基礎上以后每年還將增加375萬元的收益。估計商標持有企業可以允許其使用的年限為6年。假設橫向因素占比重為40%、縱向因素占比重為60%,如何評估該項知名商標在接受企業的價值。
第一步用橫向對比法,我們按增加收益的平均值計算,增加收益占產值的比重是16%,2.5億元的產值帶來的增加收益=2.5億元×16%=4000萬元。
第二步用縱向對比法,應用知名商標以后,可以增加2150萬元的收益,并且以后每年還將增加375萬元的收益,商標的使用期為6年,那么在6年中每年給企業帶來的平均收益=2150+(375+2250)÷2=3462.5萬元
由于橫向因素占40%、縱向因素占60%,則無形資產在接受企業的價值如下:
評估價值=(4000×40%+3462.5×60%)×6=22065萬元
2.2 動態計量法
2.2.1 動態趨勢效益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就是將無形資產給轉讓企業帶來的凈收益進行貼現并加總來求無形資產的價值。要求對轉讓企業預計的凈收益預測準確,否則計量的準確度就會受到影響。
例4:某制鎖企業有一項專利技術,使用期還有5年,現準備轉讓給另一家制鎖企業,增加收益情況如表1,目前市場貼現率為8%,計算該項制鎖技術在接受企業的價值。
2.2.2 增量投資收益率法
利用增量投資收益率法計算自創無形資產的原理就是通過比較投資無形資產和不投資無形資產投資項目之間凈收益的比較,來倒推出該無形資產的價值。
例5:企業有一項生產工藝上專有技術,預計收益期為15年,現準備作為投資與另一家企業甲公司聯營,甲公司接受該項專有技術凈收益情況如表2,不接受該項專有技術凈收益情況如表3,兩者之間的差異如表4,資金成本率為8%,其中表3的X為專有技術的投資價值。試計算該項專有技術的投資價值。
分析:利用差量凈現值的原理來進行相關計算,具體來說就是對比有無項目投資和收益差額進行貼現計算,用差額凈現值為零這個條件,通過倒算,就可以計算出無形資產的投資價值。5000萬元為企業的原有資產,X為無形資產的投資價值,表2的300萬元和表3的400萬元為有形資產的期末余值。表4是接受無形資產投資與保持現有規模的差異情況分析,公式為表3投資與凈收益情況減去表2投資與凈收益情況。
則此項專有技術值得企業用6629.36萬元來對此項專有技術進行聯營交易。
3 自創無形資產計量與估值的研究展望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會隨著資產評估技術方法的發展和情境狀況的不同而日漸多樣,其準確性也會隨之提高。當然,計量與估值只是提供了一個參考,具體的作價還需要雙方通過協商,依據所處的具體環境來確定。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現在公允價值計量思想在會計學界根基日深,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經濟存在泡沫的情況下,公允價值也就包含著泡沫的成分,而無形資產的泡沫成分可能更大,這一點對無形資產計量與估值的準確性尤其重要。
參考文獻
價值投資是一種以對影響證券投資的經濟因素、政治因素、行業發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財務狀況等要素的分析為基礎,以上市公司的成長性以及發展潛力為關注重點,以判定股票的內在投資價值為目的的投資策略。價值投資哲學起源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名著《投資分析》,因沃倫·巴菲特成功的實踐而聞名于世。但利用該投資分析方法來對一家上市公司進行估值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縝密的邏輯分析能力,因此,中小投資者中的大多數人很難使用該方法,而是需要一種更為簡潔、通俗的投資方法,我的建議是依據市盈率指標來選股。2007年,上證指數從1月4日開盤時的2728.19點上漲到10月16日的6124.04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上漲了124%以上,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超級大牛市。但2007年的牛市也不是一馬平川的單邊上漲,其中也有過“2.27”、“5.30”、“9.11”等大級別的調整,每一次調整都令人驚心動魄。經過2007年股市的洗禮,價值投資的理念已被更多的投資者認可和接受。
1如何理解市盈率
市盈率法是目前國際通用的衡量一只股票估值高低的方法。我個人對市盈率的理解是假設公司目前的盈利水平在未來保持不變,那么,需要多少年的累積增長才能賺到當前股價所體現的價值。例如一只股票的價格為20元,如果該公司一年的每股收益是1元,那么它的市盈率就是20/1=20倍。也就是說按照公司當前的盈利狀況,需要20年后才能通過盈利賺到現在股價所體現的公司價值。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市盈率越低的公司投資價值就越高,投資風險也較低;而市盈率越高的公司投資價值就越低,投資風險也較高。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市盈率指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伴隨著股價和業績的變動而升降。
我一般會選擇買入靜態市盈率在25倍以內的個股,而在其市盈率超過40倍時賣出。2007年5月25日,我發現云南銅業2006年的每股收益是1.5084元,而2007年一季度的每股收益是0.21元,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了80.16%。而它5月25日的股價僅為24.35元,以2006年的業績計算,其市盈率為24.35/1.5084=16.44倍,還不到20倍。通過分析公司2007年一季報業績的增長原因,同時考慮到未來有色金屬行業將快速發展和云南銅業將逐漸被注入集團公司的礦產資源等因素,我認為它2007年的業績將會好于2006年,應屬于相對被低估、未來成長空間很大的個股。因此我于當日以不到25元的價格買入了云南銅業,此后該股股價不斷上揚,在10月8日沖高至98.02元,逼近百元大關。而我在股價達到60元左右的時候將其賣出,這時的股價恰恰是其市盈率達到40倍時的價格,在這次操作中我獲得了1倍以上的投資回報。
2微觀上關注公司主營業務
采用市盈率選股要注意的是,公司的業績是否主要是依靠主營收入來獲得,因為只有依靠主營業務賺取收益的公司才有成長性。而依靠債務重組獲得的收益是一次性、不可持續的,也是不真實的,不能放入市盈率計算公式中來。例如由*ST長控重組轉型而來的*ST浪莎,2007年一季報每股收益為4.7260元,實現凈利潤2.84億元左右,但這主要是由于2.71億元的債務重組收益計入了公司當期損益,如果扣除這2.71億元的債務重組收益,公司的凈利潤為0.13億元,以總股本7081.76萬股計算,每股實際收益為0.1835元,以2007年4月13日其復牌日的收盤價68.16元計算,市盈率達370多倍,因此它的股價被嚴重高估,其中蘊涵的投資風險巨大,對于這種股票我們最好敬而遠之。
另外,如果是靠出售或轉讓金融資產如股權、股票帶來投資收益增長,從而導致業績大幅度增長,那么,這種增長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最好還是不參與這種個股的投機炒作。總而言之,在按照市盈率進行股票估值時要強烈關注個股業績中的水分,避免踩上不實業績的“地雷”。
3宏觀上關注行業變化
【關鍵詞】早期創業公司 投資機構 投資價值
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當前,在政策方面,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認真貫徹落實對“雙創”的各種扶持和優惠政策,簡政放權,強化服務;在技術方面,隨著各種新興技術尤其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不用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研發和生產設備,而只要人手一臺電腦就可以創業,大大降低了創業的門檻;在資金方面,各種政府引導基金和社會資本的不斷投入,使創業公司能夠快速、茁壯的成長。隨著各方面外部條件的具備,加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神州大地上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創業公司不斷涌現,呈現出巨大的活力和創造力。
一、為何需要判斷早期創業公司的投資價值
本文對早期創業公司的定義為:年收入不超過一千萬,并且仍未實現盈利的創業公司。每一個公司創業伊始,都會面臨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各種問題。但對所有創業公司而言,幾乎都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一個公司從創立到能夠實現盈利的這段過程中,辦公場地需要繳納租金、水電,員工需要發放工資,另外還有市場推廣、營銷費用等,這些都需要資金;而當創業公司還不能盈利時,可能既沒有多少資產可以抵押,又沒有穩定可靠的還款來源,是難以從銀行或者其他貸款機構獲得貸款的,也就是難以進行債權融資,所以通常都需要以股權向投資機構進行股權融資。各種政府引導基金和天使、VC、PE等投資機構,也希望通過投資于優秀的創業公司獲得公司的股權,當公司快速成長時其所持有股權的價值也隨之增長,從而實現所投資金的保值增值。但是當創業公司還不能實現盈利,甚至可能會繼續虧損兩、三年時,如何判斷該公司是否優秀是否值得投資呢?有很多文章探討過創業公司如何估值的問題,但本文探討的是在對創業公司進行估值之前先判斷其是否具備投資價值的問題,邏輯是:如果公司優秀,具備投資價值,則高估值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隨著公司的高速發展,其內在價值也很快會達到并超過估值;反之,如果公司不具備投資價值,則估值再低也不能投資,每年僅報道出來的就有成百上千家創業公司倒閉,其中投資機構所投資金則全部打了水漂。
二、早期創業公司投資價值的構成要素
首先,早期創業公司無論是研究某種技術、開發某種產品、或是提供某種服務,該技術、產品、服務一定要滿足人們的生產或者生活中的某種強烈而迫切需求――要么顯著的提升了效率或者品質,要么解決了某個老大難的問題、痛點。換句話說,創業公司的創業項目一定要滿足真實生活中的剛需,而非畫蛇添足或是偽需求。
其次,早期創業公司所從事的項目雖然現在業務規模可能很小,但一定要有足夠大的、并且是成長性的市場空間。在“雙創”蓬勃發展的趨勢下,每一個創新的項目,可能都有許多家創業公司在全力投入。如果該項目市場空間太小,可能許多創業公司的投入還沒有開始形成產出的時候市場就已經飽和了,那么這許多公司所投入的資源就白白浪費掉了。而且市場空間太小的話,也可能因為該項目并非剛需。另外,如果市場保持平穩甚至萎縮,創業公司則必須與原有市場巨頭做零和博弈;而在成長性的市場中,創業公司更容易在增量市場中做文章,同時也可分享市場的自然成長。
再次,早期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要盡可能簡單清晰。早期創業公司一般擁有的資源或者優勢并不多,應該將好鋼用在刀刃上;而如果商業模式比較復雜的話,必然涉及較多的業務環節,而公司很難在各個環節都擁有相應的資源或者優勢,從而影響業務的開展,或者容易被競爭對手從公司薄弱的業務環節形成突破所擊敗。
最后,早期創業公司的核心團隊很重要。一個創始人的能力再強也難以面面俱到,技術、管理、市場、生產、財務……,總會有短板,所以為了公司能更快更好的發展,搭建一個優秀的核心團隊是非常必要的。衡量核心團隊的優劣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核心創始人要扮演好帶頭大哥角色,意志堅定,胸懷包容,誠信正直,視野開闊,善于學習;團隊成員每個人在工作上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能夠獨立領導、發展所負責業務;團隊成員在業務能力上能夠形成互補,市場、運營、研發齊頭并進;團隊成員最好在性格方面也能形成一定的互補,有大干快上的,也有細致入微的;有強勢的,也有協調的;團隊成員曾經長期共事,彼此信任,減少磨合成本;團隊成員實行民主集中,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必須服從帶頭大哥。當然對于一個早期創業公司,核心團隊能滿足以上一半條件已屬不易。
三、早期創業公司案例分析
上門美發O2O業務。一般人家中都沒有專業的洗頭、燙發設施;而剪發、染發業務后的清理、清潔或多或少也是個問題;加之小區附近一般都有發廊抬腳即至,如果沒有高額的打折或者補貼,上門美發相比傳統發廊并無多少優勢。所以該創業項目可以算是一種偽需求。
有個創業公司希望利用互聯來解決制造業的呆滯生產材料(不是壞料)問題:因為甲公司的呆滯料,可能正是乙公司所需要的生產材料;而乙公司的呆滯料,可能又正好是丙公司所需要的,所以每家公司都可能既是呆滯料的產生者又是呆滯料的需求者。如果搭建一個呆滯料的互聯網信息平臺,各公司都把自己的呆滯料信息到平臺上,可以在處理掉自己公司呆滯料的同時也可以尋找其他公司的呆滯料為自己所用。但問題在于:1、呆滯料雖然是制造業各公司都難以絕對避免的,但卻是各公司都希望極力控制和減少的,所以呆滯料交易的這個市場不是一個成長性的市場,甚至可能逐步萎縮;2、呆滯料并不會常常產生,往往是在產品更新換代時或者市場需求發生快速變化時才會產生,難得處理一回,往往通過一些線下合作多年的老渠道就快速處理掉了,這樣放到平臺上的交易量就很小;3、直接做生產材料的互聯網平臺的市場空間遠遠大于做呆滯料的,而且平臺上的用戶是同樣的制造業企業,可以順手就把呆滯料業務給做了。果然,嘗試了不到一年,創業公司的方向就從專做呆滯料的互聯網平臺轉向成為了做生產材料的互聯網平臺。
有個創業公司注意到隨著“雙創”的開展,投資于創業公司的投資機構也越來越多了,準備開發針對各投資機構需求的定制化的項目管理軟件;通過定制軟件開發、使用中與投資機構的詳細溝通,了解了投資機構的投資策略后再扮演項目中介的角色,向投資機構推薦符合其要求的投資項目。對于一個早期創業公司來講,這種商業模式稍微復雜了點。誠然,也許公司意識到了投資機構的數量有限,而且市場上已經有各種差不多功能的軟件可以使用,僅開發定制軟件的話市場空間很小,所以想延伸業務鏈條來開展項目中介業務,進入另一片廣闊的市場。但在客戶看來,你這家公司到底擅長什么?你擅長開發定制的項目管理軟件,那你的軟件產品比市場上現有的其他軟件產品好在哪里?你有很多好的投資項目,那就看你推介的項目質量是否優于市場上現有的其他項目中介推介的項目。對該公司而言,要同時在軟件和項目中介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上與完全不同的對手競爭,可謂腹背受敵,相對弱小的早期創業公司幾無勝算。
跟誰學是一家互聯網教育方向的創業公司,通過搭建學習服務平臺,更好的匹配師生資源,讓學習變得更加容易、平等和高效。它具備上述各項投資價值構成要素:活到老,學到老。無論是幼教、學歷教育、職業教育,還是烹飪、剪發等技能培訓,或是繪畫、太極等興趣學習,教育都是伴隨人一生的剛需,而將教育和互聯網相結合,可以讓學習變得更加容易、平等和高效;教育行業是萬億規模的市場,其中的互聯網教育根據《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趨勢報告》預測到2017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800億元,且年增長率超過30%;跟誰學的模式就是淘寶模式,平臺的一方是買家,也就是學習者;平臺的另一方是賣家,可以是教授者或者教育、培訓機構;平臺上所交易的是知識和技能,以課程的形式體現出來;創始人陳向東之前為新東方CEO,教育行業的經驗、能力和資源毋庸置疑;聯合創始人包括百度‘鳳巢’團隊創始人之一張懷亭和百度大數據部總監李鋼江,互聯網平臺的技術實現得到了保證。所以,跟誰學創建僅6個月即完成了5千萬美元的首輪融資,并入選了投資中國評選的2015年度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投資案例TOP10。
四、小結
總結起來,投資機構可以按是否剛需、市場空間、商業模式、核心團隊等四大要素來判斷一個早期創業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同時,早期創業公司也可以從這些方面來檢查自己的創業項目選擇是否合適,盡可能少走不必要的彎路。而在經過判斷確認具備投資價值之后,后續的早期創業公司和投資機構之間的估值談判就有了前提和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字:醫藥業;財務指標;投資價值
一、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從2008年7月至今,我國對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較大的調整。一方面是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降低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力度,停發3年期的央行票據、降低1年期與3個月期央行票據的流動性,稍微降低央行票據的發行利率,管理流動性的正常供應。去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間更是連續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些措施都減少了貨幣市場供應量,控制了物價與投資。
2010年中國阿膠補漿行業發展迅速,國內生產技術不斷提升。2010年1-8月醫藥制造業收入的增幅25.69%,利潤的增幅34.71%,增速較上半年有所下調。主要原因是受中央將出臺通貨膨脹調控政策影響。最新市場研究表明,政策信息依然對醫藥行業有利,受到政策扶持和市場預期,原料藥行業、醫藥制造業和醫藥商業等板塊,頻頻造成整個行業股價的攀升。另一方面,由于國家衛生經費投入的增加、醫保社保的深入、人口老齡化與人民健康養生意識的形成,這些因素必將給醫藥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未來的行業和公司發展情況趨勢強勁。[1]
二、公司分析
(一)公司簡介
在1993年2月3日山東省發改委批準了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以山東東阿阿膠廠作為發起人改組設立,是我國1952年建廠的,全國第一家國營阿膠企業。1996年7月29日在深交所"東阿阿膠"正式掛牌上市。公司主要經營范圍:許可證范圍內的口服液、膠合劑、顆粒藥、煎膏、糖漿劑、硬膠囊劑等藥品的生產、銷售和服務。作為中國老字號商標,"東阿"這一馳名商標已4次入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無形資產公允價值30.05億元。公司多次被評為全國中藥行業效益十佳企業、國家高新技術優秀企業、全國科技百強、全國醫藥百強,連續7次入圍"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2]
(二)公司基本面分析
1、品牌優勢,東阿阿膠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自有的品牌優勢。阿膠的生產具備獨特的生產方式和過程。根據史書記載的產地是在東阿縣,所以取名為阿膠。東阿阿膠2001年通過了國家原產地注冊,證明只有東阿縣生產的阿膠才是最正宗的阿膠。30年的經營發展東阿阿膠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獨特的品牌優勢。
2、資源優勢,對阿膠的消費需求不斷上升,而驢皮資源進一步緊缺,造成我國阿膠生產企業發展的瓶頸。東阿阿膠在2004年就斥資2億元建立了山東、遼寧、新疆、云南等13個養驢基地,為解決了企業長遠發展所面臨的原料難題。東阿縣特有的低成本水質資源為阿膠及保健品系列的高品質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可靠保障。[3]
3、政策取消定價管理,2010年12月份,山東省發改委公告,在政府定價管理中阿膠、龜甲膠、鹿角膠等產品不再納入范圍,各生產企業可依照生產經營成本與市場銷售情況變化從而合理安排產品價格。
三、公司投資價值分析
1、市盈率估值法
運用市盈率的股票估價方法,對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股價的進行估值。市盈率:在一個觀察時段(一般為12個月)內,股票的價格(P)除以每股收益(E)的比率。投資者可以通過市盈率估量該股票的資產價值,或者將該指標在行業競爭力相近的股票進行對比。如果投資者就能以越低的價格購入股票,就有更大的希望取得回報,此時市盈率的值較小。
由表1可以得出,市盈率逐年降低,在2010年市盈率超過45倍,分析可得,主要原因:一、物價上漲,全國通貨膨脹的威脅,使得東阿阿膠采購成本持續攀升;二、2010年12月份,國家發改委公告,取消了對東阿阿膠的價格障礙,允許公司根據生產成本和市場銷售情況,自行確定產品價格。因此,東阿阿膠在2010年至今已經提價了5次,毛利率的提升,市場預期的看好,市盈率在2010年12月將近50倍,但仍具有較高投資價值。
2、市凈率估值法
市凈率:每股股價除以每股凈資產的比例值。公司近年來的實際及預測市凈率(見表2):
比值越低意味著風險越低,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資金流動性增加了公司的投資風險。市凈率的高低,體現的是公司資產的賺錢能力。總體來說,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在行業中處于中上游水平,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適合長期投資。
隨著我國在國際地位中的提升,為我國證券市場提供了一個良好穩定的經濟增長環境。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日益認識,為醫藥制造業的發展打下了穩定的基礎也提供快速的發展動力,醫藥行業股票發展潛力在不斷增大,因而上市公司股票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4]。通過本文對公司所處宏觀環境、行業狀況以及公司經營狀況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公司具備良好市場前景,值得投資。
參考文獻:
[1]馮慧,瓊田君.后危機時代我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J].東方企業文化?遠見,2010,(10):11-13.
[2]李淑華. 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產業政策效果分析.中國科技投資[J].2010.(3):64-67.
[3]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藍皮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03-105.
關鍵詞:周期性波動;隨機游走;BP濾波;價值投資
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過程中,資本市場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中國股票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股票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為中國居民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徑。但是,中國絕大多數股民對股市缺乏了解,更多的是為了獲取投機收益而非投資收益,更不懂如何對所持股票的投資價值進行研究。中國的股票市場自誕生以來,由于世界經濟發展周期、國家政策變動、信息流動機制和所處發展階段等原因,經歷了不斷的周期性波動。這種周期性的波動還夾雜著成長性、易變性、政策性、心理性等特征(劉如海、張宏坤,2003),為價值投資在中國的研究和運用增添了更多干擾,但這不能成為不少投資者信奉的價值投資不適合中國股市的理由(許健、魏訓平,2004;王春燕、歐陽令男,2004)。為此,研究中國股票市場在周期性波動中的價值投資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的研究思路先對1991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滬市收盤指數(SHIM)用計量經濟模型模擬診斷,確定序列的平穩性;然后利用BP濾波對SHIM進行趨勢、循環分解,確定其主要波動周期;最后,選擇股票池(p001)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價值投資模擬,與大盤收益率進行比較。
一、中國股市周期性波動的實證分析
在實體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繁榮——衰退——蕭條一復蘇”的經濟周期。關于實體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原因,經濟學大師熊彼特、薩繆爾森都做出了深入的分析。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理論主要針對的是經濟波動的長周期,而薩繆爾森的乘數一加速數模型更適合用來解釋頻繁產生的短周期。在收入上升時期,消費通過加速原理帶動投資增長,投資通過乘數增加收入和消費;當遭遇外部沖擊時,上述作用正好反向,因而容易形成經常性的經濟擴張或收縮。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資本或股票市場的價格同樣是反復波動,但其波動特征和波動原因與實體經濟不盡相同。
由于中國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階段,資本市場發展時間較短,因此中國股票市場更容易遭到市場和投資者的過度反應,波動性特征更為明顯。黃繼平、黃良文(2003)利用波譜分析方法得出中國滬深兩市指數均存在5個顯著周期,但最顯著的是長度為921個交易日的周期,這為投資者的實踐操作提供了一定參考。徐立平、陸珩縝(2009)基于時間序列的極大熵譜估計方法,利用MATLAB工具,對A股指數進行分析,得到了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的譜密度、頻率及周期數據,從中分辨出A股存在一個平均約18個月的主周期分量。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國股市確實存在周期性波動規律。但這些研究存在下列問題:樣本數據時間較短;在分析周期之前沒有對時間序列數據的平穩性進行論證;更重要的是沒有和具體的價值投資應用相結合。因此,有必要對中國股市的周期性波動做出更精密細致的分析,為投資者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實踐思路。
一般的實證文獻在分析具有高頻性質的金融時序數據時,更多地采用條件異方差模型(ARCHMODEL)。但在我們看來,股市指數的月或周序列數據也可以用ARMA模型來分析。本文就對滬市指數月度序列收盤指數采用ARMA模型來診斷預測。之所以以滬市指數作為分析樣本,是因為滬市集中了國內各行業的大中型企業,具有規模大、分布廣、市值高的典型特點,對世界形勢、國家政策、信息披露、市場投機等反應靈敏,而且其中有些藍籌股可以成為價值投資的標的被用來模擬預測。
(一)SHIM的模擬預測
首先對SHIM序列對數化處理,成為In-shim序列,如圖1所示。對此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1示。我們可以在10%顯著性水平下認為In-shim序列滿足平穩性假設,沒有單位根。再對In-shim序列一階差分后的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一階差分后的序列在1%、5%、10%顯著性水平下都為平穩序列。為了進一步明確是采取水平序列還是一階差分序列,再查看In-shim水平序列的自相關(AR)和偏自相關系數(PAR),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水平序列自相關系數(Ac)是拖尾的,偏自相關系數(PAC)在1階截尾,可以判斷In-shim序列基本滿足AR(1)過程。建立模型
In-shim=1,0015991n-shim(-1)+ut
回歸系數T值為746.2681,調整的R平方值為0.96,AIC=-1.031878,SC=-1.016790,DW=2.097335。可見模型統計量都很顯著,擬合度較高。模型擬合值、實際值與殘差序列值如圖2所示。圖2可再次證明模型擬合較好,殘差序列基本上是個O均值的平穩序,列;觀察殘差序列、殘差序列平方的自相關系數和偏自相關系數,證明不存在序列相關或條件異方差效應。總之,我們可以認為上證指數ln shim水平序列滿足平穩性假設,后續研究可以采用這個結論。
(二)ln-shim序列的BP濾波
頻譜濾波(BP)利用譜分析方法對經濟時間序列的周期進行分解。根據黃繼平、黃良文(2003j的研究,大致可以認為上證指數在18個月至60個_月之間存在波動,因此,可以把wp=1/18(p=18),wq=1/60(g=18)作為切斷頻率。采用BK固定長度對稱濾波,設定滯后項數為18,循環周期pt=18,pu=60,分解結果如圖3所示。從保存的權重矩陣可以看出,2~3年周期成分的權重最大,可以作為上證指數的循環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股市周期是一種重復出現的價格周期,它屬于時間周期。價格波動的底部稱為波谷,頂部稱為波峰,周期長度是從波谷到波谷測量的。
從序列循環因素圖可看出,在1994~1996,1996~1999,1999~2002,2002~2006,2006~2008年間存在上證指數的周期循環。當然股市周期也可以從波峰到波峰測量,但時間序列中波峰通常不如波谷那樣穩定而可靠。中國股市的周期性波動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如宏觀經濟運行波動、政府政策變化、投資者的過度反應、國際市場波動、信息披露周期等,同時還存在一些隨機性的周期干擾。正是這樣的周期性波動給價值投資理論提供了不斷實踐的機會。
二、價值投資的理論基礎
價值投資理論也被稱為穩固基礎理論,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圍繞“內在價值”的穩固基點上下波動,而內在價值可以用一定方法測定;股票價格長期來看有向“內在價值”回歸的趨勢;當股票價格低于(高于)內在價值即股票被低估(高估)時,就出現了投資機會。
內在價值的理論定義就是一家企業在其余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流的折現值。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對于內在價值的計算最為詳細的敘述出現在1996年致Berkshire公司股東的信中:“內在價值是估計值,而不是精確值,而且它還是在利率變化或者對未來現金流的預測修正時必須相應改變的估計值。此外,兩個人根據完全相同的事實進行估值,幾乎總是不可避免地得出至少是略有不同的內在價值估計值,即使對于我和查理來說也是如此。這正是我們從不對外公布我們對內在價值估計值的一個原因。”正是內在價值估計的困難,使得價值投資不被一些投資者所信仰。
價值投資的另一個核心概念是安全邊際,指的是實質價值或內在價值與價格的順差,換一種更通俗的說法,安全邊際就是價值與價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根據定義,只有當價值被低估的時候才存在安全邊際或安全邊際為正,當價值與價格相當的時候安全邊際為零,而當價值被高估的時候不存在安全邊際或安全邊際為負。價值投資者只對價值被低估,特別是被嚴重低估的對象感興趣。安全邊際不能保證避免損失,但能保證獲利的機會比損失的機會更多。
安全邊際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以“內在價值”為基礎的,在“內在價值”的計算中,預期收益率是最有彈性的參數,預期收益率的上升和安全邊際的擴大都趨向一個結果,那就是相對低的買入價格。就實際操作層面而言,階段性的倉位比例控制也可以視為運用安全邊際的輔佐手段。巴菲特指出,“我們的股票投資戰略持續有效的前提是,我們可以用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到有吸引力的股票。對投資人而言,買入一家優秀的股票是支付過高的價格,將抵消這家績優公司未來十年所創造的價值。”也就是說,如果買入價格過高,即使是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也難獲利。
因此,安全邊際理論就是告訴投資者一定要穩健投資,不要冒風險。在每次做投資決策或投資活動中,一定要將風險降到最小,同時,盡力從每次投資活動中取得收益的最大化。如果投資者理想的安全邊際遲遲難以達到,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市場進入新一輪周期的波谷。在一生的投資過程中,投資者不必要也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時候應該手持現金、耐心等待,由于市場交易群體的無理性和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如2~3年的周期里,總會等到一個完美的高安全邊際時刻。也就是說,市場的周期性波動總會帶來價值低估和較高安全邊際的機會,那么這個時候就是投資者入場的時候。如果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里累積了很多次這樣的投資成果,長期來看一定會取得遠遠超出市場平均收益的機會。所以安全邊際的核心就在于把握風險和收益的關系。
三、價值投資中內在價值或安全邊際的決定因素
在周期性波動的股市上運用價值分析法,最大的問題在于識別公司的內在價值。確定內在價值既要關注內因,即公司各種財務數據,又不能忽視公司經營活動的外因,即公司所處的行業和宏觀經濟形勢。
轉貼于
(一)公司內因分析
1 公司財務價值。(1)市盈率指標。市盈率是指公司股價與該公司每股稅后收益的比率,即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在市場周期性波動的波谷,股價下跌幅度要大于每股收益下跌幅度,市盈率開始走低。低市盈率股票對于投資者來說,它的投資回收期較短,風險就會較小。低市盈率的股票,如果現金流量比較好,可以給投資者提供一個比較穩妥的現金分紅回報率,即安全邊際較高。當市場走向波峰時,情況正好相反。(2)賬面價值比。賬面價值比又稱為股價凈值比或市凈率,是指一家公司某一時點股價相對于最近季末每股凈資產的比值,即賬面價值比=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通常以倍數表示。當股價高于每股凈值時,比值大于1;當股價低于每股凈值時,比值小于1。它通常用來評估一家公司市價和其賬面價值的差距。當投資者在股價凈值比低于1時買進股票,表示的是以公司價值打折的情況下投資。一般情況下,股票的市價不應低于每股凈資產,但相反的情況在周期性波動的波谷也可能出現,如在2008年的中國股市低谷中就有不少股票價格跌破了每股凈資產。該指標是價值型投資者常用的評價指標,而成長型公司的股票投資不常用該指標。(3)股利收益率。股利收益率又稱為股息值利率,是指在不考慮資本利得或損失的情況下,每投資1元可以獲得的股息收入,通常換算成年率,以百分比表示,數值應在O以上,越高越有投資價值。將股利收益率加上因股價變動所帶來的資本利得,即成為投資的真正報酬,用公式表示為:股利收益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市價(成本)。它通常用來評估一家公司和整個股市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當股價在短期內大漲,而股利增加的速度跟不上股價的漲幅,股利收益率會下降,投資價值也下降;當股利不變,而股價下跌時,股利收益率會上升,投資價值也上升。一般而言,股利收益率應高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才值得投資,因為投資股票需要承擔股價波動的額外風險。但是,成長型的公司習慣上會將盈余保留在公司內部,以滿足未來投資的需要,通常不發放現金股利,股利收益率為0。有穩定收入的大型績優股和公用事業股,則有較穩定的現金股利發放,在價值投資中,常用此指標。若對成長型企業股票進行投資,就不常用此指標。(4)如何在周期性波動中確定價值低估。在分析公司價值時,首先要分析上述各項指標,以判斷股價是否被低估。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關鍵在于投資者估計公司的未來盈利能力或現金流量的能力。預估未來盈利能力有如下方法:①最近的增長率,對于獲利非常穩定的公司,投資者可用過去資料來推算未來的成長率;②參考歷史盈利,可借助加權法計算近幾年的盈余,以估算未來的盈利或現金流;③股票定價模型中運用貼現現金流公式,理論上股價應等于每股紅利與市場利率之比值,即如果公司是一個每年分紅的企業,那么它的股價就應該等于每年分配的紅利除以市場利率。
2 公司管理能力。公司內在價值不僅取決于各種顯性的財務指標,而且公司隱性的管理能力也很重要。在股市周期性波動的波谷,尋求安全邊際高的投資目標需要同時兼顧兩個方面。投資大師巴菲特對公司管理能力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管理者的行為是否理性。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公司最重要的管理是公司資金的分配。從長遠來看,資金分配決定了股東投資的價值,如何分配公司盈利——繼續投資還是分配給股東,是一個邏輯和理性的問題。(2)管理者是否坦誠。在股市投資中,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是以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為依據的,但許多管理者在對外報告公司業績時樂觀有余而誠信穩健不 足,這是經理人員為了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所致。因此,能夠堅持全面、真實地披露公司財務狀況的管理風格,成為考察公司管理能力的一個標準。(3)管理行為是否有效。公司管理者可能盲目模仿、爭相攀比同類公司的行為,包括擴張、并購、建立經理獎勵制度等等,這些行為可能帶來平庸的回報甚至損失。
(二)公司外因分析
1 公司所處行業背景。行業研究是對上市公司進行分析的前提,也是連接宏觀經濟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橋梁,是價值分析的重要環節。行業有特定的生命周期,處在生命周期不同發展階段的行業,其投資價值不一樣;而在國民經濟中具有不同地位的行業,其投資價值也不一樣。在宏觀經濟運行態勢良好、速度增長、效益提高的情況下,有些部門的增長與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同步,有些部門則高于或低于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因此,投資者應選擇與經濟增長同步的要素密集使用行業及在行業生命周期中處于成長期和穩定期的行業。
2 宏觀市場背景。(1)宏觀經濟及國家政策。經濟周期和政策周期對股市周期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在研究價值投資時,必須考慮作用于股市的外部力量所構成的系統性風險。對于宏觀經濟,主要考察宏觀經濟指標的變化及其趨勢,預測其周期,從而對股票投資做出前瞻性決策;對于國家政策,主要分析其對股市周期的影響和對行業的影響,以及對上市公司業績構成的影響。宏觀經濟和國家政策的變化,對于投資股票和持有股票時間都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2)投資主體。投資主體的構成對股市的發展及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在投資理念方面的差異是明顯的,因此投資主體也是研究價值投資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目前投資者的過度反應仍然是價值投資可以利用的一個機會。
四、以2006~2008年市場波動周期為例進行檢驗
由于2006~2008年是個波動周期,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個波谷一波峰投資階段,即從2006年波谷開始投資,到2007年達到波峰,在2008年市場進入低谷后,再次尋求安全邊際較高的產業進行投資。目前正處于復蘇和走向波峰階段,我們把時間截止到2009年年底。價值投資股票池組合如表4所示。
我們的投資思路是:2006年12月29日買入股票池中的股票,到2007年12月28日全部拋售,2008年12月3 1日再次根據循環周期底部買入上述股票。按照上面BP濾波理論所分解的循環周期,應該到2010年中期或年底拋售,但由于目前不能準確預測將來股價,所以就用2009年12月31日的股價來計算收益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說明中國股市內在的周期性波動給價值投資提供的機會,如果能嚴格按照價值投資規則操作,所得的收益應該高于大盤指數增長率。計算結果分為第一次操作收益率和第二次操作收益率,分別標記為I和Ⅱ,Ⅲ為算術平均收益率。股票價格都進行了前復權處理,結果如表5所示。
從上面的收益率數據表可看出,在第一、二次投資計劃中,金融、有色、煤炭等行業平均收益率都超過了大盤指數增長率,其中有色、煤炭、石化(第一次投資計劃)等資源類行業的收益幅度遠高于大盤,這反映了處于工業化時期的中國發展極度依賴于資源等周期性行業。當市場處于衰退時,這些資源股股價甚至低于凈資產,完全處在安全邊際范圍內;市場走向繁榮時,這些周期性行業價值極容易高估。在兩次投資計劃中,一線地產收益和大盤相差不大,這很難理解,因為房地產也是個周期性行業,理應超越市場波動。細想一下,可以認為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事實上抑制了房地產的大幅度波動,市場價值一直比較穩定,制約了贏利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運輸(物流)和科技行業的第二次投資計劃收益都有大幅度上升,聯系到兩次投資計劃之間所發生的金融危機與我國產業發展戰略的調整,可以想像,經過前20年的高速工業化發展之后,服務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將會被市場重新估值,在波動周期中,估值溢價和估值洼地將會交替產生,將給價值投資提供下一個投資標的和投資空間。
關鍵詞:周期性波動;隨機游走;bp濾波;價值投資
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過程中,資本市場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中國股票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股票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為中國居民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徑。但是,中國絕大多數股民對股市缺乏了解,更多的是為了獲取投機收益而非投資收益,更不懂如何對所持股票的投資價值進行研究。中國的股票市場自誕生以來,由于世界經濟發展周期、國家政策變動、信息流動機制和所處發展階段等原因,經歷了不斷的周期性波動。這種周期性的波動還夾雜著成長性、易變性、政策性、心理性等特征(劉如海、張宏坤,2003),為價值投資在中國的研究和運用增添了更多干擾,但這不能成為不少投資者信奉的價值投資不適合中國股市的理由(許健、魏訓平,2004;王春燕、歐陽令男,2004)。為此,研究中國股票市場在周期性波動中的價值投資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的研究思路先對1991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滬市收盤指數(shim)用計量經濟模型模擬診斷,確定序列的平穩性;然后利用bp濾波對shim進行趨勢、循環分解,確定其主要波動周期;最后,選擇股票池(p001)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價值投資模擬,與大盤收益率進行比較。
一、中國股市周期性波動的實證分析
在實體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繁榮——衰退——蕭條一復蘇”的經濟周期。關于實體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原因,經濟學大師熊彼特、薩繆爾森都做出了深入的分析。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理論主要針對的是經濟波動的長周期,而薩繆爾森的乘數一加速數模型更適合用來解釋頻繁產生的短周期。在收入上升時期,消費通過加速原理帶動投資增長,投資通過乘數增加收入和消費;當遭遇外部沖擊時,上述作用正好反向,因而容易形成經常性的經濟擴張或收縮。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資本或股票市場的價格同樣是反復波動,但其波動特征和波動原因與實體經濟不盡相同。
由于中國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階段,資本市場發展時間較短,因此中國股票市場更容易遭到市場和投資者的過度反應,波動性特征更為明顯。黃繼平、黃良文(2003)利用波譜分析方法得出中國滬深兩市指數均存在5個顯著周期,但最顯著的是長度為921個交易日的周期,這為投資者的實踐操作提供了一定參考。徐立平、陸珩縝(2009)基于時間序列的極大熵譜估計方法,利用matlab工具,對a股指數進行分析,得到了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的譜密度、頻率及周期數據,從中分辨出a股存在一個平均約18個月的主周期分量。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國股市確實存在周期性波動規律。但這些研究存在下列問題:樣本數據時間較短;在分析周期之前沒有對時間序列數據的平穩性進行論證;更重要的是沒有和具體的價值投資應用相結合。因此,有必要對中國股市的周期性波動做出更精密細致的分析,為投資者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實踐思路。
一般的實證文獻在分析具有高頻性質的金融時序數據時,更多地采用條件異方差模型(archmodel)。但在我們看來,股市指數的月或周序列數據也可以用arma模型來分析。本文就對滬市指數月度序列收盤指數采用arma模型來診斷預測。之所以以滬市指數作為分析樣本,是因為滬市集中了國內各行業的大中型企業,具有規模大、分布廣、市值高的典型特點,對世界形勢、國家政策、信息披露、市場投機等反應靈敏,而且其中有些藍籌股可以成為價值投資的標的被用來模擬預測。
(一)shim的模擬預測
首先對shim序列對數化處理,成為in-shim序列,如圖1所示。對此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1示。我們可以在10%顯著性水平下認為in-shim序列滿足平穩性假設,沒有單位根。再對in-shim序列一階差分后的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一階差分后的序列在1%、5%、10%顯著性水平下都為平穩序列。為了進一步明確是采取水平序列還是一階差分序列,再查看in-shim水平序列的自相關(ar)和偏自相關系數(par),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水平序列自相關系數(ac)是拖尾的,偏自相關系數(pac)在1階截尾,可以判斷in-shim序列基本滿足ar(1)過程。建立模型
in-shim=1,00159
91n-shim(-1)+ut
回歸系數t值為746.2681,調整的r平方值為0.96,aic=-1.031878,sc=-1.016790,dw=2.097335。可見模型統計量都很顯著,擬合度較高。模型擬合值、實際值與殘差序列值如圖2所示。圖2可再次證明模型擬合較好,殘差序列基本上是個o均值的平穩序,列;觀察殘差序列、殘差序列平方的自相關系數和偏自相關系數,證明不存在序列相關或條件異方差效應。總之,我們可以認為上證指數ln shim水平序列滿足平穩性假設,后續研究可以采用這個結論。
(二)ln-shim序列的bp濾波
頻譜濾波(bp)利用譜分析方法對經濟時間序列的周期進行分解。根據黃繼平、黃良文(2003j的研究,大致可以認為上證指數在18個月至60個_月之間存在波動,因此,可以把wp=1/18(p=18),wq=1/60(g=18)作為切斷頻率。采用bk固定長度對稱濾波,設定滯后項數為18,循環周期pt=18,pu=60,分解結果如圖3所示。從保存的權重矩陣可以看出,2~3年周期成分的權重最大,可以作為上證指數的循環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股市周期是一種重復出現的價格周期,它屬于時間周期。價格波動的底部稱為波谷,頂部稱為波峰,周期長度是從波谷到波谷測量的。
從序列循環因素圖可看出,在1994~1996,1996~1999,1999~2002,2002~2006,2006~2008年間存在上證指數的周期循環。當然股市周期也可以從波峰到波峰測量,但時間序列中波峰通常不如波谷那樣穩定而可靠。中國股市的周期性波動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如宏觀經濟運行波動、政府政策變化、投資者的過度反應、國際市場波動、信息披露周期等,同時還存在一些隨機性的周期干擾。正是這樣的周期性波動給價值投資理論提供了不斷實踐的機會。
二、價值投資的理論基礎
價值投資理論也被稱為穩固基礎理論,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圍繞“內在價值”的穩固基點上下波動,而內在價值可以用一定方法測定;股票價格長期來看有向“內在價值”回歸的趨勢;當股票價格低于(高于)內在價值即股票被低估(高估)時,就出現了投資機會。
內在價值的理論定義就是一家企業在其余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流的折現值。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對于內在價值的計算最為詳細的敘述出現在1996年致berkshire公司股東的信中:“內在價值是估計值,而不是精確值,而且它還是在利率變化或者對未來現金流的預測修正時必須相應改變的估計值。此外,兩個人根據完全相同的事實進行估值,幾乎總是不可避免地得出至少是略有不同的內在價值估計值,即使對于我和查理來說也是如此。這正是我們從不對外公布我們對內在價值估計值的一個原因。”正是內在價值估計的困難,使得價值投資不被一些投資者所信仰。
價值投資的另一個核心概念是安全邊際,指的是實質價值或內在價值與價格的順差,換一種更通俗的說法,安全邊際就是價值與價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根據定義,只有當價值被低估的時候才存在安全邊際或安全邊際為正,當價值與價格相當的時候安全邊際為零,而當價值被高估的時候不存在安全邊際或安全邊際為負。價值投資者只對價值被低估,特別是被嚴重低估的對象感興趣。安全邊際不能保證避免損失,但能保證獲利的機會比損失的機會更多。
安全邊際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以“內在價值”為基礎的,在“內在價值”的計算中,預期收益率是最有彈性的參數,預期收益率的上升和安全邊際的擴大都趨向一個結果,那就是相對低的買入價格。就實際操作層面而言,階段性的倉位比例控制也可以視為運用安全邊際的輔佐手段。巴菲特指出,“我們的股票投資戰略持續有效的前提是,我們可以用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到有吸引力的股票。對投資人而言,買入一家優秀的股票是支付過高的價格,將抵消這家績優公司未來十年所創造的價值。”也就是說,如果買入價格過高,即使是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也難獲利。
因此,安全邊際理論就是告訴投資者一定要穩健投資,不要冒風險。在每次做投資決策或投資活動中,一定要將風險降到最小,同時,盡力從每次投資活動中取得收益的最大化。如果投資者理想的安全邊際遲遲難以達到,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市場進入新一輪周期的波谷。在一生的投資過程中,投資者不必要也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時候應該手持現金、耐心等待,由于市場交易群體的無理性和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如2~3年的周期里,總會等到一個完美的高安全邊際時刻。也就是說,市場的周期性波動總會帶來價值低估和較高安全邊際的機會,那么這個時候就是投資者入場的時候。如果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里累積了很多次這樣的投資成果,長期來看一定會取得遠遠超出市場平均收益的機會。所以安全邊際的核心就在于把握風險和收益的關
系。
三、價值投資中內在價值或安全邊際的決定因素
在周期性波動的股市上運用價值分析法,最大的問題在于識別公司的內在價值。確定內在價值既要關注內因,即公司各種財務數據,又不能忽視公司經營活動的外因,即公司所處的行業和宏觀經濟形勢。
(一)公司內因分析
1 公司財務價值。(1)市盈率指標。市盈率是指公司股價與該公司每股稅后收益的比率,即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在市場周期性波動的波谷,股價下跌幅度要大于每股收益下跌幅度,市盈率開始走低。低市盈率股票對于投資者來說,它的投資回收期較短,風險就會較小。低市盈率的股票,如果現金流量比較好,可以給投資者提供一個比較穩妥的現金分紅回報率,即安全邊際較高。當市場走向波峰時,情況正好相反。(2)賬面價值比。賬面價值比又稱為股價凈值比或市凈率,是指一家公司某一時點股價相對于最近季末每股凈資產的比值,即賬面價值比=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通常以倍數表示。當股價高于每股凈值時,比值大于1;當股價低于每股凈值時,比值小于1。它通常用來評估一家公司市價和其賬面價值的差距。當投資者在股價凈值比低于1時買進股票,表示的是以公司價值打折的情況下投資。一般情況下,股票的市價不應低于每股凈資產,但相反的情況在周期性波動的波谷也可能出現,如在2008年的中國股市低谷中就有不少股票價格跌破了每股凈資產。該指標是價值型投資者常用的評價指標,而成長型公司的股票投資不常用該指標。(3)股利收益率。股利收益率又稱為股息值利率,是指在不考慮資本利得或損失的情況下,每投資1元可以獲得的股息收入,通常換算成年率,以百分比表示,數值應在o以上,越高越有投資價值。將股利收益率加上因股價變動所帶來的資本利得,即成為投資的真正報酬,用公式表示為:股利收益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市價(成本)。它通常用來評估一家公司和整個股市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當股價在短期內大漲,而股利增加的速度跟不上股價的漲幅,股利收益率會下降,投資價值也下降;當股利不變,而股價下跌時,股利收益率會上升,投資價值也上升。一般而言,股利收益率應高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才值得投資,因為投資股票需要承擔股價波動的額外風險。但是,成長型的公司習慣上會將盈余保留在公司內部,以滿足未來投資的需要,通常不發放現金股利,股利收益率為0。有穩定收入的大型績優股和公用事業股,則有較穩定的現金股利發放,在價值投資中,常用此指標。若對成長型企業股票進行投資,就不常用此指標。(4)如何在周期性波動中確定價值低估。在分析公司價值時,首先要分析上述各項指標,以判斷股價是否被低估。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關鍵在于投資者估計公司的未來盈利能力或現金流量的能力。預估未來盈利能力有如下方法:①最近的增長率,對于獲利非常穩定的公司,投資者可用過去資料來推算未來的成長率;②參考歷史盈利,可借助加權法計算近幾年的盈余,以估算未來的盈利或現金流;③股票定價模型中運用貼現現金流公式,理論上股價應等于每股紅利與市場利率之比值,即如果公司是一個每年分紅的企業,那么它的股價就應該等于每年分配的紅利除以市場利率。
2 公司管理能力。公司內在價值不僅取決于各種顯性的財務指標,而且公司隱性的管理能力也很重要。在股市周期性波動的波谷,尋求安全邊際高的投資目標需要同時兼顧兩個方面。投資大師巴菲特對公司管理能力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管理者的行為是否理性。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公司最重要的管理是公司資金的分配。從長遠來看,資金分配決定了股東投資的價值,如何分配公司盈利——繼續投資還是分配給股東,是一個邏輯和理性的問題。(2)管理者是否坦誠。在股市投資中,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是以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為依據的,但許多管理者在對外報告公司業績時樂觀有余而誠信穩健不 足,這是經理人員為了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所致。因此,能夠堅持全面、真實地披露公司財務狀況的管理風格,成為考察公司管理能力的一個標準。(3)管理行為是否有效。公司管理者可能盲目模仿、爭相攀比同類公司的行為,包括擴張、并購、建立經理獎勵制度等等,這些行為可能帶來平庸的回報甚至損失。
(二)公司外因分析
1 公司所處行業背景。行業研究是對上市公司進行分析的前提,也是連接宏觀經濟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橋梁,是價值分析的重要環節。行業有特定的生命周期,處在生命周期不同發展階段的行業,其投資價值不一樣;而在國民經濟中具有不同地位的行業,其投資價值也不一樣。在宏觀經濟運行態勢良好、速度增長、效益提高的情況下,有些部門的增長與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同步,有些部門則高于或低于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因此,投資者應選擇與經濟增長同步的要素密集使用行業及在行業生命周期中處于成長期和穩定期的行業。
2
宏觀市場背景。(1)宏觀經濟及國家政策。經濟周期和政策周期對股市周期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在研究價值投資時,必須考慮作用于股市的外部力量所構成的系統性風險。對于宏觀經濟,主要考察宏觀經濟指標的變化及其趨勢,預測其周期,從而對股票投資做出前瞻性決策;對于國家政策,主要分析其對股市周期的影響和對行業的影響,以及對上市公司業績構成的影響。宏觀經濟和國家政策的變化,對于投資股票和持有股票時間都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2)投資主體。投資主體的構成對股市的發展及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在投資理念方面的差異是明顯的,因此投資主體也是研究價值投資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目前投資者的過度反應仍然是價值投資可以利用的一個機會。
四、以2006~2008年市場波動周期為例進行檢驗
由于2006~2008年是個波動周期,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個波谷一波峰投資階段,即從2006年波谷開始投資,到2007年達到波峰,在2008年市場進入低谷后,再次尋求安全邊際較高的產業進行投資。目前正處于復蘇和走向波峰階段,我們把時間截止到2009年年底。價值投資股票池組合如表4所示。
我們的投資思路是:2006年12月29日買入股票池中的股票,到2007年12月28日全部拋售,2008年12月3 1日再次根據循環周期底部買入上述股票。按照上面bp濾波理論所分解的循環周期,應該到2010年中期或年底拋售,但由于目前不能準確預測將來股價,所以就用2009年12月31日的股價來計算收益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說明中國股市內在的周期性波動給價值投資提供的機會,如果能嚴格按照價值投資規則操作,所得的收益應該高于大盤指數增長率。計算結果分為第一次操作收益率和第二次操作收益率,分別標記為i和ⅱ,ⅲ為算術平均收益率。股票價格都進行了前復權處理,結果如表5所示。
從上面的收益率數據表可看出,在第一、二次投資計劃中,金融、有色、煤炭等行業平均收益率都超過了大盤指數增長率,其中有色、煤炭、石化(第一次投資計劃)等資源類行業的收益幅度遠高于大盤,這反映了處于工業化時期的中國發展極度依賴于資源等周期性行業。當市場處于衰退時,這些資源股股價甚至低于凈資產,完全處在安全邊際范圍內;市場走向繁榮時,這些周期性行業價值極容易高估。在兩次投資計劃中,一線地產收益和大盤相差不大,這很難理解,因為房地產也是個周期性行業,理應超越市場波動。細想一下,可以認為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事實上抑制了房地產的大幅度波動,市場價值一直比較穩定,制約了贏利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運輸(物流)和科技行業的第二次投資計劃收益都有大幅度上升,聯系到兩次投資計劃之間所發生的金融危機與我國產業發展戰略的調整,可以想像,經過前20年的高速工業化發展之后,服務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將會被市場重新估值,在波動周期中,估值溢價和估值洼地將會交替產生,將給價值投資提供下一個投資標的和投資空間。
五、總結
海外并購的財務風險主要由目標公司估值風險、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所引發。而目標公司估值風險直接影響著對目標公司的投資價值和交易定價,是海外并購財務風險管控最為重要的管控目標。通過前述分析知道,目標公司估值包含兩個方面,即對目標公司內在價值的估計和投資價值的估計。
關鍵詞:
上市公司;海外并購;財務風險
一、引言
海外并購財務風險的誘因分析首先要明確海外并購財務風險類型。有學者認為存在并購交易中的財務風險即是融資風險。但有學者認為除融資風險外還包括支付風險,還有的研究認為海外并購的財務風險包括定價風險、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等。海外并購交易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海外并購企業的財務風險顯然更為復雜,上述的類型劃分只涵蓋了并購交易財務風險的局部,并沒有透析海外并購交易財務風險的全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還有學者認為,跨國并購的財務風險包括目標企業估值風險、融資方式選擇風險和支付方式選擇風險(謝皓,2009)。這一劃分方式也是從風險來源的視角來審視并購財務風險,與前述的風險劃分略有不同,因為目標企業的估值風險和定價風險是內涵存在差異的兩個概念,定價風險的來源于目標企業估值風險。因此這種劃分是對并購交易的財務風險類型的拓展。從風險的來源和風險管理與控制的視角來寬泛界定和劃分財務風險的重要意義在于透析風險誘因并制定目標明確、管控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海外并購財務風險是指海外并購相關決策所引發的財務結果的不確定性,即并購后綜合凈收益的不確定性。從微觀經濟分析的視角來看,海外并購和一般的投資項目分析一樣,也要符合成本收益原則,其風險體現在并購后綜合凈收益的不確定性上。
二、目標公司價值認識是海外并購財務風險的核心來源
從價值類型的理論視角來看,對目標公司的價值認識就是目標公司對于并購公司的投資價值。對于不同的市場主體而言,對特定資產的投資價值認識都不同。這主要取決于市場主體對特定資產的價值認識和自身的資源稟賦。只有對海外并購交易中目標公司的價值有了準確的認識,才能從企業戰略、具體的運營和財務上正確判斷投資價值。投資價值的實現還依賴于并購后的整合效果,即海外并購的綜合凈收益大小取決于并購方利用自身資源稟賦和目標公司有效整合實現的協同效應的大小。因此,在并購決策做出之前,評估并購后的整合效率和效果是減少不確定性的重要方法,也是并購決策的重要支持依據。而如何整合或企業資源和目標公司資源如何合理配置等問題都是以了解目標公司現時資源和價值為前提的,因此,海外并購風險控制的首要問題就在于對目標公司的價值認識上。海外并購綜合凈收益的另一個影響因素是并購成本,而并購成本構成中,占最大比重的是目標公司的成交價格。而成交價格得以達成的基礎是交易雙方均有利可圖。因此,對目標公司的價值認識準確程度直接影響交易的成敗和交易后各方的收益,無疑應是風險管控最為重要的核心要素。此外,對于海外并購交易必須了解不同國家企業行為差別所帶來的挑戰,應特別關注這一挑戰的來源。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教授羅伯特•F•布魯納(2010)在其著作《應用兼并與收購》中指出了這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包括通貨膨脹率、匯率、稅率、允許現金匯出的時間安排、政治風險、市場分割、公司治理、會計準則和社會及文化問題。這些因素在海外并購的決策過程中,由于并購決策層認識上的差異會導致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且這些因素自身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成為了海外并購中具體的風險誘因,特別是對協同效應估值風險的重要影響。
三、操作模式選擇是決定海外并購交易成本的直接因素
在海外并購的操作流程中,存在多種融資結構和支付方式。交易方式決定收購類型和具體支付方式,而支付方式又決定著融資結構。在海外并購交易中,支付方式有現金支付、股票支付和非現金資產交換等方式,不同的支付方式對并購方的融資方式的選擇存在決定性的影響。如果采用現金支付,并購方的融資有:(1)銀行借款或發行債券融資,可以在國內市場融資、亦可在國際市場融資;(2)企業自有資金或在國內或國際市場發行股票等權益融資,如發行新股或定向增發,還可以引入其他投資者獲得投資資本;(3)在國內或國際市場發行可轉換債券或認股權證等期權型融資;(4)獲得特定機構甚至政府部門的支持或承債式融資等其他融資方式。如果采用股票支付,并購方可定向增發股票或使用籌集資金回購公司股票。如果采用資產交換的形式交易,則需要購置或剝離自身的資產等。這些不同的籌資方式必然對企業的資本結構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各自的融資成本存在很大差異,從而影響并購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不同的交易方式決定著不同的收購類型(具體的收購類型除了由交易方式不同外,還存在收購方直接收購和成立子公司收購等方式上的差異),而不同的收購類型在稅收法律上有不同納稅要求,這種納稅上的差異也影響著并購成本的大小。因此,海外并購的風險的另一個重要來源在于并購操作方式的選擇,并購過程中的融資方式、支付方式和具體收購類型對并購交易的綜合凈收益存在重要影響。由于具體收購類型選擇的衡量基準是相關的法律規定,而法律規定是明確的,不存在不確定性問題,因此,并購交易在操作過程中的風險集中在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
四、決策科學性是海外并購財務風險控制的前提基礎
完善的公司治理是科學決策的必要條件,也是重要保障,但不是充分條件。由于經濟決策的專業性很強,尤其是海外并購交易,不僅涉及公司宏觀戰略選擇、戰略實施問題,還要涉及具體的微觀經濟分析,即前文談到的海外并購中的不確定性因素的經濟效果分析,這需要專業和經驗豐富的團隊才能勝任。這也是海外并購通常會求助于中介服務的重要原因。這種購買第三方服務的形式雖是交易慣例,但由于委托關系的存在,則問題不可避免,因此,不可否認,完全依賴于企業外部的服務是海外并購的潛在專業風險。此外,即使具備專業知識,海外并購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存在也會使得知識難以達到完備的程度,無疑對決策科學性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海外并購的財務風險另一層面的來源在于交易決策的科學合理性。這是海外并購財務風險形成的前提基礎。而決策科學性受制于公司治理問題和決策團隊的知識。如果存在一個強健的公司治理機制,在人才資源全球快速流動的今天,無論是引入專業服務還是自身組建專業團隊應不再是現實障礙,可見,公司治理機制成為了公司風險管控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海外并購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的靜態影響因素。此外,交易決策還受制于決策層知識的制約。一個決策層不可能了解各種決策因素,如果決策所需的知識(包括對并購目標的了解程度,甚至是目標所在地的了解程度,以及交易決策所需的其他相關信息)有欠缺,決策依據就不完備,決策的科學合理性就難免不足,這無疑是企業的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誘因。具體而言包括公司治理的完備程度和目標公司選擇兩個方面,而目標公司選擇的決策依據在于通過戰略分析確定目標企業類型、通過差異分析確定目標企業區位、通過并購效應分析確定具體目標企業。從風險管控的角度來看,各個因素的管理控制都不可忽視。
作者:鄭夢垚 單位: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竇鑫豐.我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現狀與推進建議[J].特區經濟.2013(12)
【關鍵詞】財務報表;投資價值分析;股票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4)05-0044-01
一、股票投資價值及投資價值分析
(一)股票價值和股票價格
1.股票的價值。股票的價值可以從其票面價值、賬面價值、清算價值及內在價值幾個角度進行分析,股票的票面價值即股票在發行時標注在票面上的金額,由于時間的變化和公司的發展,公司凈資產會發生變化,股票面值與每股凈資產逐漸背離,與股票投資價值之間也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股票的賬面價值也即是股票凈值和每股凈資產,是公司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是股東權益與總股數的比率。股票的清算價值是公司清算時,每股份額所擁有的實際價值。公司賬面價值是會計核算上的價值,公司清算時候的資產往往會低于其賬面價值。股票內在價值是股票未來收益的折現,也被稱為理論價值。股票內在價值是股票市場價格的基礎,發現和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是投資研究和分析的主要任務,投資者可以根據股票內在價值和市場價格的比較,發現目標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2.股票的價格。其主要可以分為股票的理論價格和市場價格,股票的理論價格是根據現值理論而來的,將股票按一定的必要收益率和有效期限把未來收益折現,即為該股票的當前價值。股票的市場價格就是股票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價格。股票的市場價格由價值決定,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二)股票投資價值和股票投資價值分析
所謂投資價值,就是指某特定投資對象所具有的為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價值。股票投資價值就是指目標股票所具有的為特定投資者帶來預期收益的價值。
股票投資價值分析,是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分析評估特定股票或股票組合為投資者帶來預期收益的能力。通常情況是為了通過投資價值分析,尋找有成長潛力、盈利能力或是價格被市場低估的股票作為投資對象。
(三)影響股票投資價值的因素
1.影響股票投資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公司凈資產、公司盈利水平、公司股利政策、股份分割、增資和減資、公司資產重組等。2.影響股票投資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宏觀經濟趨勢、國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會從整體上對股票價值產生影響;行業的發展態勢、行業政策等會對該行業內公司以及股票產生巨大影響大;證券市場上股票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會對股票價格走勢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證券投資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基本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是一種基于“內在價值”的投資分析方法,通過分析證券價格與其內在價值的偏離水平來判斷投資機會。它主要是依據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和財務管理學等原理,通過對宏觀經濟指標、國家政策、行業、市場以及公司基本情況等的分析,評估判斷出證券的投資價值及合理價位,供投資者決策參考。
(二)技術分析法。
技術分析法是根據證券在資本市場表現及變化,來分析證券未來價格變化趨勢的分析方法。它的理論基礎建立在三個假設之上的:市場的行為包含一切信息、價格沿趨勢移動、歷史會重復。
(三)證券組合分析法。
理性投資者具有在期望收益率既定的條件下選擇風險最小的證券或者在風險既定的條件下選擇期望收益率最高的證券這兩個傾向。證券組合分析法就是依據投資者對收益的偏好和風險厭惡程度,來確定最優證券投資組合,并進行組合管理的投資分析方法。
三、股票投資價值的估算方法
(一)現金流折現法。
現金流貼現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的方法。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擁有資產的投資者在未來時期內所接收的現金流決定的。由于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算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說,一種資產的內在價值等于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股票而言,預期現金流即為預期未來獲取的股息。該方法常用來分析目標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
(二)市盈率法。
市盈率法是股票市場中確定股票內在價值的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們可以計算或者估算出目標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即可推算出股票的價格。市凈率法原理和市盈率相同,也被廣泛應用。這兩種方法常用來分析目標股票的短期投資價值。
(三)資產評估值法。
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全部資產進行評估一遍,扣除公司的全部負債,然后除以總股本,得出的每股股票價值。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小于這個價值,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大于這個價值,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四)銷售收入法。
就是用上市公司的年銷售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股票總市值,如果大于1,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小于1,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四、財務報表在投資價值分析中的功能和作用
從股票市場運行的歷史來看,能夠真正明確影響股價波動的關鍵因素是很少的,在這些很少的因素中,人們更多的關注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能力、資產質量、盈利水平以及企業成長前景等信息。作為投資者而言,很難能夠直接到公司查看到完整、有價值的其內部因素,而外部資料也需要龐大的收集和加工能力。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正是公司在內外部環境影響下公司運行狀況最綜合最直接的表現,而財務報表信息可以加工出任何(絕大部分)的價值分析指標。因此,它為投資者做投資價值分析提供了別無選擇的,也是最好的分析資料。實踐表明,財務報表信息對上市公司股價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投資者和分析人士越來越傾向于通過財務報表數據分析股票的投資價值。
財務報表分析是相關者客觀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分析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衡量企業業績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企業自身發現問題、改進工作、挖掘潛力、提高效率的重要依據,是企業合理實施投資和融資決策的主要參考,還是企業與社會和公眾信息交換的重要途徑。財務報表分析對不同使用者的作用會有一定的差異,共性上可以總結為:評價企業的過去、反應企業的發展現狀、預測未來發展趨勢。
1.財務報表分析可以準確評價企業的過去。財務報表是對企業在過去的經營事項的數據反應,他是對企業過去決策、運行狀況、業績成果的直接評價,他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企業的成績、問題和產生的原因,這不僅對于正確評價企業過去經營業績十分有益,而且還可以對企業投資者和債權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2.財務報表分析可以全面反映企業的現狀。財務報表是企業財務狀況的動態報表,某一時點上的報表數據可以反映出某些現狀的指標。如能及時反映企業資產狀況、權益結構、償債能力、支付能力、盈利能力、運行狀況、現金流量等方面的指標,對于客觀反映和評價企業現狀具有重要作用。
3.財務報表分析可用于預測企業的未來。評價過去的經營成果、評價當前的運行現狀,并通過預測分析、資產評估等方式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為未來發展決策指明方向。不同的使用主體對此作用均有迫切的需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