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商務專碩培養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北航成教學院學生小張在校期間成績非常不錯,又有著時髦的專業――計算機專業背景,雅思成績考了7分,心想申請出國留學應該不成問題。但是,他滿懷信心申請的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生卻沒有成功。幫助他辦理留學申請的留學中介公司道出了其中原因:小張雖然各項成績都符合諾丁漢大學的錄取要求,但他的成教背景為他的申請打了折扣,因為競爭本來就很激烈,學校理所當然會選擇畢業于更好學校的學生。
“五大生”能申請國外院校嗎?
在我國現行的高等教育體系中,畢業生的學歷因所受全日和非全日制教育的不同,出現了所謂的“五大生”之說。“五大”即成人教育、自學考試、電大、夜大、函授大學,也有把非本科學歷的大專生列入其中的。所以一到每年擇校關鍵期,編輯部的小編信箱就會收到全國各地一些類似申請者的來信:我們該怎么申請出國留學?我們的學歷能申請嗎?
在網上搜索不難發現,“五大生”出國的信息洋洋灑灑占了不少網頁,但細觀察,沒有哪一家能成為有效的“指路燈”。因為用留學咨詢專家的話來講,申請的關鍵還在于所申請學校自身政策和申請者本身的其他“硬件”。所以,類似下面的問題就出現了:一位李姓學生問,我是個有理想的大學生,因為高考的失誤,我考上了一所大專學院,但我不甘于平庸,我從來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出國留學是我的夢想,我渴望知識,渴望遨游于知識殿堂,渴望與世界上偉大的學者們交流。但我現在是個大專生,我不知道應該怎么辦?如果去美國留學,像我這樣的條件應該申請哪些院校比較適合?存在什么難度呢?
條件不同待遇各異
據了解,對于出國留學,因為申請者的背景、自身因素會導致申請期間的待遇有些差別。這從一些報道中可感受到:
自學考試:近幾年,我國自考學歷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不久前,某媒體報道又有好消息傳來:承認我國自考文憑的國家已經達到了23個,而且這種認可包括兩方面:學歷互認和學分互認。這些國家的許多高等院校,承認自考委員會頒發的學歷證書,允許持有學歷證書或單科合格證書的自考生,在進入本校學習時可直接攻讀學位或者免修、減修部分課程。也就是說,自考考生不僅可以憑自考證書申請國外高一級院校,而且,當他們申請同級院校時,原來在國內所修的學分仍然受到承認。
既使是這樣,自考生也會遇到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不同的問題,比如,日本大學對攻讀碩士的學生要求有16年的教育經歷或獲得學士學位,我國的自考由于沒有年限限制,申請者無法證明其受教育的年限,相對比較困難。
成教生:根據日本的留學政策,若已獲得日語水平測試2級或以上證書,且擁有12年以上正規學校教育,完全可以直接申請日本的大學或短期大學,前提是必須通過該所學校在中國舉行的考試筆試或面試。對國內成人教育的畢業生,越來越多的日本學校已開始承認其獲得的大專或本科學歷。在德國,非正規大學或非正規高等教育的學歷通常不被承認,除非獲得了學士學位證書,才有可能以“同等學力”資格申請。新加坡:公立學校多不認憑。新加坡的公立學校一般不承認我國的成人教育,部分私立學校則予以承認。知名度較高的學校承認此學歷的極少,但獲得學士學位者除外。法國:凡經我國教育部認可的成人教育學院,法國都承認學生的畢業文憑和成績。大學畢業學歷的申請者不得超過28周歲。
大專生:升學難,就業更難,是目前眾多大專生面臨的尷尬處境。重重困頓之中,很多大專生把眼光投向了國外,希望通過留學來達到自我增值從而找一份好工作。然而,適合大專生的出國途徑也少的可憐:大專留學目前有“專升本”和“專升碩”兩大類別,前者適合大專在讀生和應屆畢業生,后者適合有工作經驗的大專畢業生,如澳洲和英國。
在澳洲,“五大生”擁有的這種學歷被稱為“higher national diploma”(國家高等文憑),這樣的學生讀完一年的碩士預科后,再完成一年的碩士課程,就可以取得碩士學位。但這些學生可申請學校的數量不是很多。申請到在澳洲排名前八的大學十分困難。如果要申請排名前八的大學,一般都要從大一開始讀起。同時,專業選擇的范圍也很窄,多數學生都選擇學習商科和管理類。一位資深留學咨詢顧問嚴先生講:“這類學生想申請名校是不可能成功的。”
此外,夜大生和函授生申請出國留學似乎就更難了。
各國院校如何看中國學生?
在國外院校眼里,各國接收中國的大專生或者是成人類教育學歷或學位的學生,在具體條件上與普通高校的在校生或畢業生有什么區別與不同?記者就此問題專門詢問了幾個主要留學國家駐華使館負責教育的官員和駐中國的教育交流機構,得到了如下答案:
一般來說,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學歷學位是否互認,一是學歷學位是否對等,也就是學位體制是否一致。
凡是與我國簽有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的國家,只要是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學歷、學位課程,不論是專科、函大、夜大、成大還是職大,他們都予以承認,但是在具體接受學生的入學申請上,有一些差別。在這方面,政策劃分的最細、最明確的是德國。
德國文化交流中心負責人倪本洪先生介紹說:“德國的政策是這樣的,中國的三年制大專畢業生可以申請赴德留學,對他們的要求是到德國后要讀一年的預科方可進入德國大學,并從大一讀起。其他的成人教育,只有拿到教育部頒發的學士學位證書(成人教育),并經過教育部學位認證處的認證,才具備留德資格。各類成人教育的學生在讀期間的赴德留學申請他們不予接受。”
英國和法國在承認以上學歷的前提下,在具體接受學生申請上有一些差別。如法國會在申請者中優先錄取真正的本科生。而英國則根據不同院校的不同入學要求,對學生的學歷、學位要求也有所不同。如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代表表示,大專商科的學生,如果有3~5年的工作經驗,英語又很好,可以直接讀碩士,否則需要先上半年的碩士預科。至于函授或成人教育學歷或學位的學生,如果有工作經驗,工作經驗可以彌補學歷。可見該校對是否有工作經驗非常看重。
新西蘭駐華使館官員則表示,由于兩國在學制上的不同,對于具體的招生要求政府沒有統一的規定。比如說新西蘭的學制沒有大專、大本之分,而學校在招生方面有很強的獨立性,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各個學校的錄取標準又不太一樣,是否錄取由學校說了算。
日本駐華使館解釋說,在日本,夜大與一般大學的證書是一樣的,這一點與中國不同,所以日本政府也不會對中國學生留學日本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學歷做出統一要求。是否接受中國學生,接受什么樣的中國學生,由各學校自己掌握,由學校老師根據自己的要求和判斷來決定。
大專生也好,成教生也好,美國學校不設“禁止”門檻
美國歷來是中國學生最熱門的留學國家,雖然美國沒有與中國簽訂學歷學位互認的協議,但美國靈活的學制和轉學分制度給了中國學生很大的空間。大專生也好,成人教育的學生也好,美國的學校都不設“禁止”的門檻,并會根據學生所申請專業的具體情況和本人的成績來決定“取舍”。一般來說,大專生如果申請同等專業,80%~90%的學分可以被轉移接受。
對于本刊記者的問題,荷蘭Neso辦公室與愛爾蘭阿斯隆理工學院的代表給予了非常詳盡的解答,并對中國學生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Neso的回答是:荷蘭的大學分為兩種,研究型大學和應用科學大學,無論申請哪種大學,申請碩士學位課程的學生必須具有相關專業的學士學位。研究型大學更注重學術的研究,所以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學術背景,一般申請的學生需要有中國211工程大學的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因此,對于成人教育或在職教育的申請學生來說,申請成功的幾率比較小。應用科學大學,主要偏向于實踐及就業方面,對申請人的學術背景要求不是很高,比較適合成人教育或在職教育的學士學位獲得者申請。另外,荷蘭部分應用科學大學還專門為中國的大專生以及沒有拿到學士學位的學生提供專升本和短期課程,學制為1~2年,學生有機會在1~2年時間內獲得國際認可的學士學位,因此,在過去的幾年中,此類課程非常受中國學生青睞。
愛爾蘭的情況又有不同:通常每所大學都會有各自的入學要求。尤其是7所綜合性大學,入學的門檻會較其他院校更高一些。因為愛爾蘭國家小,高等院校不多,公立背景的高校基本上就是7所綜合性大學和14所理工學院。中愛雙方在今年的2月份簽署了高等教育學歷互認的文件,所以中國國內的大專、自考或是成人教育的學歷文憑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認可。這類學生申請愛爾蘭的高校原則上講是可以減免一些學分的,但還要視學生的具體成績、英語水平和繼續申請專業的相關性來做出最后的入學批準。對于想要申請專升本的學生而言,選擇理工學院應該是比較實際的選擇,因為綜合性大學的入學要求會比較高,除非學生的英語水平特別的好:雅思至少6分以上,托福也要600多分才行。理工學院的入學門檻較綜合性大學要低,講究寬進嚴出,但文憑一樣是國際通認的。理工學院的課程更傾向于理論與實用并重,培養的人才偏技術性。有些特殊的課程,理工學院甚至會強于綜合性大學。
背景弱一樣可以改變命運
澳際留學的一位資深顧問曾講述過這樣一個例子:從電大大專畢業后的張小姐,一邊工作一邊攻讀電大的本科課程,目前她還是本科在讀階段,將于今年6月獲得成人學士學位。雖然張小姐的學歷背景不強,但她的工作背景很好,一直在外企擔任會計職務。幸運的是,她有一位非常開明的總經理,經常在工作中指導她,同時還不斷鼓勵她尋找在國外學習的機會,了解國際會計制度,成為一名出色的國際會計師。在外企工作的這段時間,張小姐與她的上司就曾經談到過澳洲麥考瑞大學的會計專業課程以及其在國際會計行業中的地位。但是由于她對自身的學歷情況很不自信,因此遲遲都沒有下定決心申請。
去年12月份,麥考瑞大學招生官員來到澳際公司現場面試,張小姐第一時間知道了這個消息,并帶齊所有材料到北京參加該大學面試。當麥考瑞大學校方代表Nancy CHOW女士第一眼看到學生的大學歷和并不太理想的成績單時,不禁皺起了眉頭。雖然當時我和學生都很緊張,但我仍然鎮定地向Nancy CHOW女士介紹了學生的工作背景以及她在會計領域獲得的資歷證書,并不失時機的撥通了學生一位外籍主管的電話,由他向Nancy CHOW女士詳細介紹了學生良好的工作態度,在工作中不斷進取的學習態度以及出色的工作成績。在我們的“內外夾擊”之下,Nancy逐漸露出了笑臉,并表示她代表麥考瑞大學非常歡迎張小姐的加入。
這位資深顧問說類似張小姐這樣的案例在工作中會經常碰到,成功的背后是往往要通過與校方幾回合的努力與溝通。
北語留學服務公司總經理鄒智杰介紹,從自己公司辦理非全日制學生留學的趨勢來看,以英國為例還是成教生占多數,約占中介公司辦理留學出國比例的10%-15%。從申請上相對比較難,難度不太大,但申請國外名校的時候就比較困難了。
國外的名校在錄取學生時會有幾個標準,其中有個標準就是畢業院校是否是教育部直屬院校,學歷硬不硬,還包括:哪種院校?何種途徑入學?對方會通過這種形式來審查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只要準備恰當,也會有適當的時機改變命運。
出國留學不再是“精英”的特權
以前,出國留學曾是“精英”的代名詞,也是“學習尖子”的特權,如今,只要有能力,符合要求,再通過一定的努力也許就能實現,這也是“五大生”加入留學大軍的原因。江蘇的大專生姜萌告訴記者:我現在的專業是醫學影像學,成績在班上算中上,現在在醫院實習。我知道我們大專生就業形勢很嚴峻,所以我很想出國繼續深造。也許我的教育背景和醫學專業想出去留學很困難,但我出國不一定要讀醫學專業。我家是工薪階層,只能提供的13萬元左右的資金,但我的個人能力很強,可以去打工。早就聽說過大專生申請國外院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其實,“五大生”出國留學的增多也是很多留學中介公司沒有想到的,在記者的采訪中,澳際留學的留學顧問蔣先生曾給記者看過厚厚的一沓已經申請到學校的“五大生”的資料。用他的話說:“以往,這幾類學生想要出國留學,都以為自己只能申請國外的本科學校,在讀完本科之后再申請碩士的課程。其實,直接申請碩士課程并非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