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供應鏈金融的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供應鏈金融的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供應鏈金融的特征

    第1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Abstract: 2014 is regarded as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e's first year of an era,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electricity, the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e leaded by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the basis of illustrating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e leaded by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then integrated BSC model, SCORE model, KPI model and LS model to build a index system, and study the method abou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the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e. Finally, make a case analysis.

    Key words: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e; logistics enterprise; index system; gray system

    2014年是在線供應鏈金融元年,2014年6月首屆在線供應鏈金融推進大會在北京召開,梳理在線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及其特征,分析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在線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金融結合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突破傳統模式,積極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的結果。縱觀在線供應鏈金融的主導者,既可以是銀行,也可以是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還可以是物流企業或第三方交易平臺,但無論誰主導,物流企業均處于溝通各關聯方的中間點。隨著諸多物流企業加快電商化步伐,通過提供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及深化與供應鏈中各類企業合作,促進自身價值鏈增值。在此背景下,如何衡量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則日益凸顯其重要性,可見研究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評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 物流企業主導的在線供應鏈金融

    1.1 在線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是金融業涉入物流、供應鏈領域出現的,供應鏈金融是物流發展到供應鏈階段以后物流金融的高級形式[1]。Hofmann指出供應鏈金融是物流、供應鏈管理與金融的交集,供應鏈金融讓供應鏈中多個組織通過計劃、指導和控制相互間的資金流來共同創造價值[2]。國內對供應鏈金融的研究起步較晚,深發展銀行(2007)在實踐基礎上定義供應鏈金融是對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采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信貸模型,引入核心企業、物流監管公司、資金流導引工具等信用的風險控制變量,對供應鏈的不同節點提供封閉的授信支持及其它結算、理財等整合金融服務[3]。李明銳(2007)指出第三方平臺下的供應鏈金融是完善供應鏈融資的較好渠道[4]。吳義爽(2009)從博弈論的角度對阿里巴巴的“網絡聯?!毙刨J模式進行分析[5]。李衛姣和馬漢武(2011)將B2B電子商務內嵌入供應鏈融資模式,提出基于B2B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鏈融資模式[6]。何娟和沈迎紅(2012)在比較傳統供應鏈金融和交易型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方式和融資模式后,將傳統供應鏈金融服務拓展到現貨電子交易平臺,提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云倉”[7]。郭菊娥(2014)通過分析線上供應鏈金融的模式演進與風險要素,研究線上供應鏈金融的定義、分類、演進路徑、融資模式以及相關銀行風險識別等[8]。

    在線供應鏈金融是在信息化條件下,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金融機構與供應鏈中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等相關企業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損失,為供應鏈上所有成員提供實時的融資、避險、支付結算等在內的全面金融服務。2014年首屆在線供應鏈金融推進大會總結在線供應鏈金融的八個主要創新特征:架構拓展;在線互聯、信息分享;線上線下一體化;風險可控;在線實時操作;按需金融;資金高效,按日計息;合作共贏、產融共利[9]。與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相比,在線供應鏈金融的信息溝通更高效、管理過程更精準、金融風險更可控。與傳統的物流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相比,在線供應鏈金融可授信的范圍更廣,不再局限于大企業,且動態質押的補倉過程更及時和透明。

    可見,國內研究在線供應鏈金融處于起步階段,主要涉及模式、特點、作用等方面的探索,尚未涉及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的績效評價。本文以物流企業主導的在線供應鏈金融為切入點,研究其績效評價指標和方法,以期為這種全新的在線供應鏈金融模式在現實推廣運用提供幫助。

    1.2 物流企業主導的在線供應鏈金融模式分析。2010年,中國儲運成立中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并聯合清華大學開展“鋼鐵全程電子商務及其供應鏈融資服務技術研究開發與示范應用”項目的研究。2012年,淮礦物流率先提出“平臺+基地”全流程管理下的在線供應鏈金融模式,隨后收購斯迪爾電子商務平臺,開啟電商化模式。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標是打造一個開放的社會化物流大平臺。2013年底,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易運通”電子商務平臺,為交易方、物流商、融資方提供在線融資、線上交易、線下物流電子支付等服務,力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國內物流企業在線供應鏈金融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要為供應鏈上所有成員提供實時的融資、避險、支付結算等金融服務,不僅要提升平臺構建水平,加強與相關方合作,而且要準確地掌握在線供應鏈金融運營的績效水平。閆俊宏(2007)基于物流企業視角將供應鏈金融劃分為三種模式:存貨質押模式、應收賬款模式和預付賬款模式[10];徐學鋒和夏建新(2010)指出供應鏈金融在實踐發展中形成兩種模式,一種是基于傳統的商業銀行貿易融資,另一種是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通過物流企業介入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融通倉融資模式[11],其中第二種模式關注點由核心企業轉變為評估整個供應鏈及其交易。

    在物流企業主導的在線供應鏈金融的動態質押模式中,融資企業通過物流企業在線平臺上提供的電子倉單,向在線平臺的合作銀行申請融資。在物流企業主導的在線供應鏈金融的應收賬款模式中,債權企業、債務企業、銀行在物流企業提供的在線供應鏈金融平臺上簽訂合同,并以合同約定的應收賬款為基礎,在在線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全程動態監管下,為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在線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中的物流企業通過電商化,改變銀行直接授信融資企業的方式,銀行通過在線平臺間接授信,從而可以更有效進行信用捆綁、信息共享、風險控制。在物流企業主導的在線供應鏈金融的預付賬款模式中,通過共享在線平臺信息,使得供應鏈上的各參與方信息更加透明,使得融資過程更加便捷。在線供應鏈金融在貨物流通過程中,貨物所有權并非銀行所有,而是屬于在線平臺,銀行授信方式不再是一對一單獨授信,而是通過在線平臺提供的信用名單擇優選擇,有利于供應鏈上各企業的良性競爭和信用體系構建。

    2 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

    在線平臺是在線供應鏈金融的核心要素,對在線平臺的主導企業進行績效評價有助于在線平臺中整個供應鏈上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的高效運轉。本文嘗試對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并對評價方法進行探討。

    2.1 指標體系構建。目前,與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相關的模型主要是基于戰略的平衡計分卡模型(BSC)、基于流程的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SCOR)、基于責任的關鍵績效指標模型(KPI)和物流積分卡模型(LS)[12]。其中,平衡計分卡模型(BSC)于1992年由Kaplan和Norton提出,模型指標主要包括財務維度、顧客維度、內部業務流程維度和學習維度。平衡計分卡強調四個維度的平衡、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平衡、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平衡、滯后指標和超前指標的平衡以及內部績效和外部績效的平衡[13]。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SCOR)于1996年由美國供應鏈委員會提出,模型將供應鏈流程分為三個層級:頂級(計劃、采購、生產、配送、退貨/回流)、配置級和流程單元級[13]。供應鏈研究權威機構PRTM在SCOR 模型中提出度量供應鏈績效的11項指標:交貨情況、訂貨滿足情況、完美的訂貨滿足情況、供應鏈響應時間、生產柔性、總物流管理成本、附加價值生產率、擔保成本、現金流周轉時間、供應周轉的庫存天數和資產周轉[14];同時Mercer 管理咨詢公司建議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績效的評價采用如下指標:準時運輸、準時交貨、運輸精確性、訂貨完成率、項目完成率、庫存精確率、毀損率[15]?;谪熑蔚年P鍵績效指標模型(KPI),Lummus等提出的指標(KPI)主要包括供應、轉換、交運、需求管理,且對每個指標設置理想值、目標值和當前值[16]。物流計分卡(LS)由國際物流資源公司開發,模型推薦使用一套集成的物流績效指標體系,包括財務維度、生產率維度、質量維度和循環時間維度等。

    為了使指標能全面地涵蓋評價對象,本文對上述四種評價模型的指標進行取長補短整合,從供應鏈全局范圍選取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評價指標,構建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1)物流企業運作能力。物流企業運作能力是衡量企業最基本的業務能力,根據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進行評價。其中,財務維度設置六個子指標: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周轉率、凈利潤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顧客維度設置三個子指標:客戶信任度、客戶粘度、客戶獲得率;內部業務流程維度設置五個子指標:計劃、采購、生產、配送、退貨/回流;學習維度設置三個子指標:員工流動率、員工培訓率、員工生產效率。

    (2)供應鏈動態管理能力。供應鏈動態管理能力是指整合、建立與重構供應鏈上內外部競爭力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的能力[17]。借助林?j(2010)認為供應鏈的動態能力由產品創新能力、重構與轉變能力、學習與吸收能力三個關鍵能力要素構

    成[18],產品創新能力設置四個子指標:創新資源投入能力、創新載體建設能力、創新環境保障能力、創新成果產出能力[19],重構與轉變能力設置三個子指標:供應鏈風險管理、供應鏈響應時間、供應鏈柔性。學習與吸收能力設置三個子指標:員工意見采納程度、員工培訓率、企業文化強度。

    (3)在線平臺運作能力。在線平臺是在線供應鏈金融運作的核心所在,考慮將服務、技術、內容、任務流程、外觀作為一級指標[20]。服務設置及時性、在線幫助、客戶反饋、售后服務四個子指標;技術設置加載速度、鏈接準確度、搜索速度、交易安全四個子指標;內容設置實時更新、導航清楚、分類明確三個子指標;任務流程設置操作步驟簡潔、統計核算準確兩個子指標;外觀設置界面美觀、布局合理兩個子指標。

    (4)金融運作能力。金融運作能力主要包括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兩方面內容。交易效率設置融資成本和未來現金流凈現值兩個子指標;配置效率設置投資機會和行業經濟增加值兩個子指標。

    綜上所述,構建的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2.2 評價方法設計?;疑到y理論由控制論專家鄧聚龍教授于1982年提出,目前形成了灰色關聯分析、GM模型、灰過程理論體系,是一種研究少數據、信息不確定性問題的方法[21]?;疑到y理論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主要通過對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和開發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實現對系統運行行為和演化規律的正確描述和有效監控[22]。李金海(2008)指出灰色評價方法具有評價多角度化,動態靜態結合、評價重點突出,預測能力強等優點[23]。鑒于構建的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包含很多模糊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的因素,本文選用灰色系統理論對各指標的相關度進行排序,并在此基礎上對在線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績效進行綜合評價。

    (1)建立目標特征值矩陣。設同一物流企業在m個期間的某一層面有n項評價指標或因素,建立m×n階目標特征值矩陣。矩陣中的X■k表示物流企業第i個時期的第k項指標值。

    X=■

    (2)規范化處理。指標一般包括三種類型:效益型指標(值越大效用越好)、成本型指標(值越小效用越好)、適中指標(值越接近于某一固定值效用越好)[21]。為了方便不同類型指標之間的比較,必須對這些指標進行規范化處理。U■為最接近指標最優值的實際值。

    效益型指標規范化處理公式:X■k=■

    成本型指標規范化處理公式:X■k=■

    適中型指標規范化處理公式:X■k=1-■

    (3)確定指標權重。這一步驟的主觀因素影響很大,常用的賦權方法有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等。

    (4)計算灰關聯度。首先,求出各比較系列X■k與參考系列X■k的絕對差,找出各系列絕對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次,選取灰色關聯分辨系數P值。P為常數,其作用在于調整比較環境,其取值范圍在0~1之間,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取P

    =0.5。再次,計算各樣本的關聯系數ζk和關聯度r■。wk為第k項某指標在n項該指標中所占的比重。

    ζk=■ (1)

    r■=∑wk×ζk (2)

    最后,進行灰關聯度分析。將求得的關聯度按大小順序進行排列,關聯度越大則表明參考序列與比較序列之間關系越密切,該層面績效狀況就越好[23]。

    3 案例分析

    C公司是全國性大型現代綜合物流企業,成立于20世紀60年代初,1997年掛牌上市,2010年開始引入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本文以反映物流企業運作能力的財務指標為例,選取C公司2008~2013年6年的年報數據S■~S■,說明如何應用灰色系統理論評價該物流企業不同期間財務層面的綜合狀況。

    (1)建立目標特征值矩陣。根據上面構建的指標體系,選取主營業務收入X■、凈利潤X■、凈資產收益率X■、總資產收益率X■、凈利潤增長率X■、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X■,構建6×6階矩陣進行分析,如表2所示。

    X=■

    該矩陣比較數列分別為:

    X■=■

    X■=■

    X■=■

    X■=■

    X■=■

    X■=■

    上述為效益型指標,因此參考數列為:

    X■=■。

    (2)規范化處理。選用效益型指標規范化處理公式對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如表3所示。

    (3)確定財務指標權重。依據物流上市公司相關經驗數據以及專家意見,賦予6項財務指標權重值分別為0.1、0.1、0.2、0.15、0.2、0.25。wk為第k項財務指標在n項財務指標中所占的比重,反映該項財務指標使用者的重要程度[24]。

    (4)計算灰關聯度。首先,求出無量綱化后比較系列與參考系列的絕對差,如表4所示。絕對差最大值為1,最小值0,ΔX■k=X■k-X■k。其次,選取灰色關聯分辨系數的值P=0.5。再次,利用公式(1)計算出各灰色關聯系數的值,接著由公式(2)計算各指標關聯度,如表5所示。最后,對C公司2008~2013年度財務層面綜合狀況進行排名,如表6所示。

    可見,C公司在2010年引入在線供應鏈金融后,財務方面具有明顯的正效應,2011年的財務狀況從絕對數和相對數方面都有明顯提升,隨后2012年和2013年增速逐漸平穩。

    第2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近幾年來,供應鏈金融得到了飛速發展,但一直伴隨著信用問題。本文通過對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表現形式和影響因素的分析,以及對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指標的選取,完善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評價思路,進而為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控制提出一些合理意見。

    關鍵詞:

    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

    一、引言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長久以來備受各國政府和社會的關注。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經濟至少65%的貢獻是由民營經濟做出的,由此可見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然而,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資本金嚴重不足、財務制度不健全、技術水平低等以及銀行和政府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道逐漸變窄,嚴重阻礙了其進一步發展壯大,而供應鏈金融模式則能夠化解這一難題。在該模式下,銀行應該著眼于整條供應鏈的交易風險,而不簡單是對中小企業進行評估。在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下,銀行則對整條供應鏈的風險備顯關注。在此情況下,銀行越來越多關注對交易的評估,而不是只限于對主體的評價。這樣既真正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另一方面也能讓更多中小企業享受到銀行的服務。而順利推進這一模式首先要精確地測算信用風險。因此,供應鏈金融模式是否可以發揮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而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效的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構筑對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具有深刻影響。

    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表現形式與因素分析

    (一)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表現形式

    供應鏈融資模式存在著信用風險、技術風險和法律風險,但后兩者是外生性風險,是自身比較難以控制的,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信用風險,即內生性風險。供應鏈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有商流風險、物流風險、信息流風險,以及涉及運輸,儲存,裝卸,搬運,配送,信息處理等環節的風險,以上環節都會影響供應鏈金融的正常運作。供貨商供貨環節是供應鏈的第一步,供貨環節可能出現各種差錯,如數量短缺、質量不佳、發貨延遲等狀況。供貨環節存在的這些風險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好,極易導致供應鏈中其他環節無法順利運作,進而造成風險迅速傳遞,影響其正常運作。另外,由于物流環節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如天氣情況、道路狀況等,容易造成物流環節的風險,導致供應鏈的斷裂,從而對中下游企業產生負面作用。信息流是供應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信息若難以順暢傳遞或信息傳遞出現錯誤,甚至信息的完全不共享不對稱,都可能出現信息風險,進而引發整個鏈條斷裂。財務風險是指經營者為了從銀行融資而提供不真實的財務報表的風險。上述風險導致的信用風險,在企業經營層面上會表現為公司現金流不足、償債能力弱,可能引發逆向選擇問題。

    (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對申請融資的中小企業信用等級進行評估,著重考察單筆融資業務自我清償和銀行組織該交易的能力,對該筆業務進行信用評價。影響因素主要有4個:

    1.申請人資質,包括企業信用等級、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空間。該項與傳統貸款業務中銀行評價體系相類似,從申請人的財務狀況及企業盈利和發展能力出發,評估其還款的可能性。

    2.交易對手資質,包括交易對手信用級別、行業狀況、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對交易對手資質的評價即對供應鏈中核心企業資質的考察,因為在該業務中核心企業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起到了反擔保的作用,所以中小企業與其所發生的交易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核心企業信用狀況的直接影響。

    3.融資項下資產情況,包括質押物特征、應收賬款特征等。

    4.供應鏈運營狀況,包括行業狀況、上下游強弱以及上下游企業和銀行的緊密聯系程度。供應鏈運營狀況是銀行對受信企業交易質量的整體評價。從整個供應鏈上綜合考慮其業務能力、行業環境、下游企業和銀行的緊密聯系程度,使銀行的評價更加全面、具體、客觀,大大降低了中小企業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造成的評估不準的可能性。

    三、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構建

    結合上文,要構建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綜合評價體系,筆者認為,可以將申請人資質、交易對手資質、融資項下資產情況和供應鏈運營狀況作為二級指標,通過對以上四個二級指標的分解,尋找并確定各自的影響因素,構建出全面系統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

    (一)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選擇

    本文從申請人資質、交易對手資質、融資項下資產情況和供應鏈運營狀況四個方面選擇指標,具體說明如下:

    1.申請人資質分析

    (1)企業素質。企業素質可以從企業的技術素質、管理素質和職工素質三方面綜合考量。良好的技術素質是企業素質的基礎保障,管理素質起到指導性的作用,人員素質是決定企業素質的重要因素。

    (2)盈利能力。銷售利潤率、資產收益率、權益收益率能夠較好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

    (3)償債能力。負債比率、負債權益比、權益乘數是判斷償債能力的重要標準。

    (4)發展能力。銷售收入增長率、利潤增長率和股利增長率三個指標可以較好地反映其發展能力。

    2.交易對手資質分析

    (1)交易對手信用級別??梢詮臍v史違約率、授信審批通過率和信用額度使用率三個指標展開,考核對象不是授信企業,而是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的一些核心企業。信用級別高、償債能力強的核心企業往往是中小企業重要的擔保對象,對交易對手信用級別的考察,有利于控制信用風險。通常使用的指標有歷史違約率、授信審批通過率和信用額度使用率等。

    (2)交易對手行業分析。銀行可以通過分析交易對手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運營狀況衡量信用風險,判斷其還款違約可能性。

    (3)盈利能力。銷售利潤率、資產收益率、權益收益率能夠較好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

    (4)償債能力。負債比率、負債權益比、權益乘數是判斷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

    3.融資項下資產情況分析

    (1)質押物特征。要評價企業質押物,可以通過貨權風險、質押物價格波動性、質押物流動性和質押物完好程度四個指標評價。貨權風險和價格波動性對質押物的安全性有重要影響,而流動性和完好程度決定了質押物的市場價格。

    (2)應收賬款特征。一個企業的流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應收賬款的影響。應收帳款周轉率反映了公司收款的速度,可以檢驗收款工作,可以幫助商業銀行判斷中小企業的風險。

    4.供應鏈運營狀況分析

    (1)行業狀況。行業狀況主要可以從行業增長率和行業所處環境兩個方面來分析。行業增長率是指利用該行業歷年的銷售率、盈利額等資料來分析過去的增長情況,并預測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行業環境受政治、經濟、以及經濟環境的影響。

    (2)交易年限及額度。銀行可以通過交易年限和交易頻度兩個指標評價。交易年限主要指供應鏈金融交易雙方的交易年數;交易頻度主要指通過交易的平均次數評估未來發展狀況的指標。

    (3)歷史履約情況。銀行通過調取與中小企業和供應鏈中其他企業的歷史記錄,收集誠信信息,通過企業的歷史違約率、授信審批駁回率和貸款信用額度使用率等指標,以此判斷其預期信用風險,更好地做出放貸或不放貸的決策。

    四、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控制措施

    (一)健全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控制機制

    1.嚴格控制主體

    準入商業銀行應嚴格控制授信方中小企業的準入,建立科學全面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系統,通過對企業資質的深入審查與細致分析,正確評估其信用等級。另外,充分考慮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資質、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指標,以保證優質的核心企業為授信方背書。

    2.批準合理的信用額度

    商業銀行應運用科學合理的分析和評估方法,批準合適、風險可控的信用額度,確保對供應鏈整體、供銷貨方、相關的物流運輸企業的信用額度的全面控制。

    3.強化風險預警機制

    商業銀行在貸后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信息不對稱,以及在對貸款資金的發放和使用等方面的監管不嚴格,產生各種風險。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十分必要,能夠有效加強對貸款的跟蹤和監管,降低信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4.建設網絡信息共享平臺

    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存在明顯的不足,沒有建成覆蓋面廣、數據量龐大的信用平臺。商業銀行系統也是如此,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于商業銀行和授信方中小企業間,易導致信用風險。建立起全網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和損失,這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完善與堅守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考核體系的原則

    完善供應鏈金融科學全面的信用風險構建思路,需要訂立信用風險考核指標體系原則,并嚴格按照該原則行事。筆者認為,應運用全面性、可操作性、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對供應鏈整體信用風險進行評估。

    1.全面性

    在供應鏈金融中,影響中小企業運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評價每一個指標時,要確保指標要全面具體,要包含會對中小企業產生影響的各方面因素,一方面,涵蓋反映企業發展狀況和管理能力的指標,另一方面,對核心企業資質、供應鏈運營狀況等方面評價的指標應該包含在內。

    2.可操作性

    評價指標以及方法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能夠得到具體量化和實現。由于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考核與銀行實務操作密切相關,所以,在指標體系的設計中不能加入主觀因素,應盡可能量化,增強客觀性,便于實際操作。

    3.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

    從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出發,對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考核的各項評價指標進行選擇,注重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使其能夠全面反映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內涵及其本質特征,加深對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認識。

    (三)加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第3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服務;風險;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7-0201-02

    一、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及其特征

    供應鏈金融業務在中國已取得很大發展,國內商業銀行推出的各種供應鏈融資服務方案,在解決國內供應鏈企業融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將境內供應鏈金融業務服務延伸到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中,根據特定行業供應鏈上的真實貿易背景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以貿易自償性中未來預期的現金流為直接還款來源,以控制物流及資金流為風險控制手段,對供應鏈上位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核心企業或上下小游企業進出口貿易提供的綜合融資服務。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將供應鏈融資與國際貿易融資實現無縫整合,針對中小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因無法提供固定資產抵押、信用擔?;蚴谛蓬~度不足的融資困境,提供的創新融資服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借助于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可以從銀行及時獲得足額的信貸支持,從而得以擴大進出口規模,提升在供應鏈環節中的競爭實力。

    在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過程中,銀行圍繞企業供應鏈,結合貿易結算方式,充分運用核心企業信用和物權等多種信用,設計多層次的融資解決方案,滿足企業的不同融資需求。與其他形式的融資相比,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業務表現出以下特性:(1)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不強求企業提供固定資產抵押或擔保,將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授信擔保的核心,運用貨物或應收賬款等授信支持性資產與融資產品相捆綁風險防范技術。(2)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受企業的國際貿易結算方式、銀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境內外融資價格等因素的影響,對供應鏈中企業的服務方案設計具有典型的組合性特征。(3)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服務受國家進出口外匯管理政策的影響較大。(4)從融資還款來源的自償性、融資操作的封閉性以及授信用途的特定化角度看,具備典型的貿易自償性特性。

    二、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

    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根據進出口供應鏈的不同特點及進出口企業在供應鏈不同環節的融資需求,分為進口供應鏈融資服務和出口供應鏈融資服務,融資時分別解決中小進出口企業在進口開證、進口付匯、出口銷售、賬款回收等供應鏈環節的融資問題。

    以出口供應鏈融資服務為例,假設M公司為供應鏈中的境外核心企業,且該供應鏈符合銀行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準入標準。B公司為M公司在境內的供應商,且與M公司建立了穩定的供應鏈合作關系,B公司擁有穩定的出口量,但B公司不能及時從M公司收取貨款,從而缺少資金來維持生產。此時作為供應鏈的上游企業,B公司可將向M公司的出口貨物的應收賬款作為抵押,向銀行K申請資金融通。K銀行可以給B公司提供如下出口供應鏈融資服務方案:

    若M與B公司間常用的貿易結算方式為電匯,K銀行可以提供“訂單融資+出口保理融資”組合方案。若M與B公司間常用的貿易結算方式為信用證,則K銀行可以提供“打包貸款+出口押匯融資”組合方案。這兩類組合方案都可以解決B公司從生產備貨到出口發貨后的融資需求。也可根據企業生產節點的實際資金需求提供單一節點的融資服務,如發貨前的訂單融資或發貨后的出口保理融資等。在M與B公司之間貿易往來頻繁,且貿易訂單比較單一,銀行為B公司提供“應收賬款池融資”服務,以解決企業批量融資的問題。

    不難看出,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服務與企業的節點融資需求,貿易結算方式,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以及境內外融資的價格密切相關,甚至境外企業所處國家的政治經濟風險都會影響銀行的服務方案。

    三、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面臨的主要風險

    1.企業的信用風險。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信用風險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首先是核心企業的信用風險,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中心樞紐,與銀行的高度配合,為銀行供應鏈融資貸前和貸后提供了關鍵性的信貸決策依據。如果核心企業出現道德風險,或者其因信用捆綁而累積的或有債務超出其承擔極限,由核心企業擔保的整條供應鏈的信用基礎將不復存在。其次是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銀行還不能對供應鏈中眾多中小企業進行全面的資信調查,尤其是對國外供應鏈企業信用了解和動態風險監控能力更為薄弱。

    2.銀行的內部操作風險。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服務由于涉及大量的流程管理與操作控制,其操作風險涵蓋企業信用調查、服務方案設計、融資審批、放款及授信后管理等各個操作環節,操作不規范或操作中的道德風險很容易在這些環節造成資金損失。比如信用調查階段銀行可能無法完成對供應鏈所有企業相關數據的調查分析,從而導致對供應鏈的信用評語存在缺陷風險。又如存貨抵押和預付款抵押中,銀行需采取不同的風險控制手段以保證資產安全等。

    第4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灰色綜合評價模型 供應鏈融資 整體風險評價

    隨著我國供應鏈金融的范圍越來越廣、規模不斷擴張,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對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針對供應鏈融資方式的整體性風險具有灰色系統性特點,采用AHP和灰色綜合評價方法,構建評價模型,進行風險評價。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優化

    為了進一步提高評價標的可靠性和科學性,經過最小均方差法對供應鏈融資評價指標(見《金融經濟》2011.09期《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進行相關性分析,刪除一些相關性較大的評價指標,構建新的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共分為以下三個指標層次:目標評級為因素論域R、5個一級指標因素論域{供應鏈柔性指標R1、供應鏈協調性指標R2、核心企業能力指標R3、行業發展指標R4、}、23個二級指標因素論域{訂單完成率R11、準時交貨比率R12、時間柔性R13、資源利用率R14;供應商產需率R21、銷售商產需率R22、信息共享程度R23、信息傳遞的及時率R24、信息傳遞的準確率R25、合作時間R26;核心企業的信用評級R31、對供應鏈的管理程度R32、核心企業產能R33、市場占有率R34、銷售網絡R35;行業發展空間R41、行業發展階段期間R42、政策支持度間R43、技術變革對行業的影響間R44;國家政治環境間R51、經濟環境間R52、自然環境R53、國際貿易環境R54}。

    二、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

    運用AHP確定評價指標權重的具體過程如下:首先,采用1-9及其倒數的標度方法,由專家分別對各級各評價因素的重要性評判,規則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灰色聚類理論的灰色評價模型

    灰色綜合評價是以灰色聚類理論為基礎?;诨疑到y理論和灰色聚類等原理,通過建立灰類的白化權函數,對部分信息明確、部分信息不明確的系統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它能很好的解決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評價中,供應鏈系統的灰色性及其評價指標量綱不同的問題。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白化數矩陣

    2. 確定評價灰類的白化權函數

    4.綜合評價

    四、 實證分析

    5.結果分析

    通過灰色綜合評價方法對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的狀況進行評價,經過計算,8個樣本的整體性風險都在較低風險和一般風險之間,而所選的8個樣本的核心企業在各自行業內屬于有實力的企業,并且基于供應鏈的融資情況相對較好,評價結果與我們的樣本的實際情況是一致的。

    從各分指標來看,總體來說,供應鏈內部的風險高(除樣本002以外,該樣本有屬于鋼鐵行業,供應鏈的核心企業不但有礦源供應商,還有自有礦源),這與國內供應鏈發展水平較低是相符的。另一方面,評價結果體現風險狀況與行業特征比較相符。001、002樣本屬于鋼鐵行業,行業發展風險突出一些,這與該行業是傳統行業,并且面臨產能過剩和產業結構升級,技術變革對行業影響較大的情況一致。003、004、005屬于汽車銷售業,供應鏈內部風險相對較高,這與供應商的數量少和零庫存的行業特征相符。006、007、008屬于機械設備制造業,核心企業能風險相對較高,因為國內機械制造業的對供應鏈控制能力弱,信息化程度不高。

    五、結論

    從以上評價結果可以看出,AHP結合灰色聚類理論的灰色綜合評價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性,并且該評價模型可操作性強。它不僅可以對供應鏈融資整體性風險狀況做出合理、準確的評價,而且通過按照各個指標的風險等級的大小的比較,該模型還可以供應鏈將來發展趨勢做一個預測。商業銀行可以參照綜合評價結果,分別從供應鏈系統、核心企業、行業發展、宏觀環境四個方面去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到底出現在哪一個環節,加強對這個環節的關注,并采取措施。

    參考文獻:

    [1] Frye J.Collteral damage,a source of systematic credit risk[J].Risk Magazine,2000,21:188-203

    [2] “供應鏈金融”課題組.供應鏈金融――新經濟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1

    第5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一、課題的提出

    近年來,由于國內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與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出現更多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現象,“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1]。因此,研究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控制方法可以使供應鏈融資在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困境問題中發揮更大作用,減少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在融資方面的的損失,促進中小企業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為了進一步了解遼寧省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狀況,我們對遼寧省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情況展開了調查和分析。

    二、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調查概述與結論

    (一)調查樣本情況

    本次調查我們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其中包括電子版網上調查和現場采訪記錄。實際回收334份,但由于部分問卷表達不清晰或填寫有誤,有效問卷為312份,本調查的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8.0%。調查問卷對被調查對象的從業年限、單位性質、從事工作、和工作職稱等方面的基本資料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為制造業占15%,建筑業占8%,批發業占12%,零售業占16%,住宿餐飲業占10%,交通運輸業占8%,物流倉儲業占14%,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占9%,其他占8%。

    (二)遼寧省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的概況

    供應鏈融資的風險總體來說主要包括五大風險,即信用風險、操作風險、道德風險、運營風險和法律風險,通過調查和統計分析,信用風險的所占比重為43%,操作風險所占比重為25%,法律風險所占比重為15%,運營風險所占比重為12%,道德風險所占比重為5%。信用風險比重較大,達到43%,其次是操作風險,占總體的25%,法律風險、運營風險和道德風險所占比重相對較小。

    (三)遼寧省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因素概況

    調查問卷中列出了影響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的幾種主要因素,分別是政府因素、金融機構因素、企業自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其所占比重分別為14%,37%,43%,6%。由此可見,影響遼寧省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模式最主要的風險因素是企業自身,其次是金融機構,這兩種因素占總體影響因素的80%,政府因素和其他因素只占總體影響因素的20%。

    (四)結論

    本次調查,我們對遼寧省大連、沈陽、錦州三個城市的企業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我們從政府、金融機構、企業自身、其他四個因素來對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進行分析得出: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和建立良好的法制環境可以降低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風險;金融機構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可以降低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風險;中小企業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保證自身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良好可以降低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風險;完善供應鏈參與者的監管程序和建立市場商品信息收集等可以降低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風險。

    三、遼寧省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存在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影響供應鏈融資風險的因素錯綜復雜,供應鏈融資風險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供應鏈管理意識普遍薄弱

    根據問卷調查可以看出,遼寧省的中小企業供應鏈的管理意識薄弱,供應鏈呈現出松散的特征,并且邊界模糊,中小企業在對供應鏈成員管理方面缺乏制度化和規范化,對供應商缺乏綜合性的評價措施。核心企業在供應鏈融資過程中對資金的引入沒有適當的采取利益激勵行為,導致供應鏈成員對企業存在的歸屬感得不到滿足、對其的信譽感也很難建立。核心企業供應鏈管理意識淡薄和能力有限,致使供應鏈融資業務的發展停滯不前。

    (二)信用體系尚不完整

    根據對遼寧省部分中小企業的調查可知,很多中小企業不知道資金管理體系和健全的信用關系的重要性,導致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以及供應鏈成員之間的信用得不到保證。在供應鏈融資過程中金融機構無法完全的準確了解企供應鏈的整體情況,只能根據相關數據的調查和分析去考慮是否要貸款給企業。這樣一來,金融機構就無法根據供應鏈成員的經營和決策的情況去決定是否貸款給該企業和調整自身的信貸決策,必定會加大資金的使用風險。

    (三)供應鏈整體潛在風險較大

    從調查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供應鏈融資本身存在很大風險的。因為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高、缺乏抵押與擔保和信息透明度低等特征,金融機構考慮供應鏈的穩定性,為其提供縮短應收賬款、提供擔保、延長應收賬款期限等幫助,但這也會是自身的發展受到了資金的束縛。另外,中小企業沒有真正的站在供應鏈所在上下游企業的財務利益方面考慮,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導致供應鏈融資整體存在的風險增大。

    (四)信息技術滯后

    由調查分析可知,目前遼寧省中小企業的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緩慢,導致供應鏈融資過程中的信息傳遞速度較慢和技術含量偏低。另外,遼寧省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過程中的單證、出賬、贖帳等環節上需要人工確認,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同時也增大了風險率。另外,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其他供應鏈參與者技術應用水平的不一致造成了供應鏈所要求的信息流不能共享以及與資金流對接不上,影響了供應鏈融資的效率,也使金融機構的操作風險大大增加。

    四、遼寧省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的防范建議

    (一)政府方面

    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和加大扶持力度,為中小企業設立專項基金或建立專門的融資擔保機構,支持中小企業采用供應鏈融資模式,從而降低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政府要建立社會信用系統,創造公正的法制環境,保證金融機構能夠在依法維權方面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把金融機構的風險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金融機構方面

    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建立針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把信用等級、信用評估和信用作為信用制度的主要內容。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降低供應鏈融資條件,推行“1+N”的營銷模式。

    第6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作者:尚志科

    誰是供應鏈金融的領跑者?

    申銀萬國證券的研究顯示,目前供應鏈金融較有特色、規模較大的是中信銀行等,其主要思路是通過“1+N”,充分利用其對公業務優勢,直接切入核心企業,打通其供應鏈上下游。

    截至2011年末,中信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直接授信客戶數就超過了7000家,累計融資額高達6813億,以其特色的汽車金融為例,從2009年汽車金融累計融資額首破千億大關以來,2011年末已經躍升至3366.7億,三年翻了三倍,增長率將近79%。突出的特色和迅猛增加的業務數據,讓中信銀行在業界脫穎而出,并被《投資者報》評選為2012“最佳供應鏈金融股份制銀行”。

    “中信對公大客戶基礎較好,主要客戶群體為雙優雙主客戶,這為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創造了良好條件?!睋行陪y行負責公司金融的副行長張強向《投資者報》介紹,自2009年以來,中信銀行即對全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進行了系統整合,基本建立了“三大平臺、四大增值鏈和五大特色網絡”的服務體系,這為該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起飛,打下了堅實基礎。

    供應鏈金融蓬勃興起

    所謂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在分析供應鏈內部交易特征的基礎上,運用資產支持和核心企業信用引入等信貸技術,為供應鏈上下游客戶提供的授信支持、支付結算等綜合金融服務。

    申銀萬國證券的一份報告預測,整個供應鏈金融業務2011年融資余額規模為5.75萬億元,今年有望達到6.9萬億元,增速約為20%,這部分融資需求將帶來存款的派生和豐富的中間業務收入,是商業銀行向中小企業業務轉型的契機。

    在張強看來,供應鏈金融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此業務實現了多方共贏——銀行在金融脫媒的環境下,不但留住了大客戶,更拉動了負債業務增長;供應鏈上的中小供應商解決了融資難;大型核心企業提升了供應鏈管理水平,競爭力得到增強。

    張強表示,供應鏈金融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產能供應過剩和金融脫媒的大背景下,銀行正在從對產業生產領域的支持向消費領域轉移,這也意味著,供應鏈融資中對于核心企業下游經銷商和終端用戶的融資大有可為。

    中信銀行十年磨一劍

    通過積極拓寬客戶渠道,中信銀行以“供應鏈金融”為服務模式打造特色的全產業鏈金融,并以此打破利率市場化在初始階段給銀行業帶來的經營困局。

    《投資者報》注意到,多家券商研究報告指出,中信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上先行一步。

    中投證券指出,中信銀行供應鏈金融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是改善客戶結構的著力點。其中獨具特色的汽車金融網絡業務和鋼鐵金融網絡業務在市場上形成了很高知名度。依托于現有的核心大客戶,拓展上下游企業和終端客戶,是利用現有客戶資源,改善業務結構和客戶結構的最優選擇。

    張強透露,中信銀行大概30萬家對公客戶?!拔覀兎譃閮纱箢悾簯鹇钥蛻艉椭行⌒涂蛻簦磺罢咧饕谴笮秃吞卮笮涂蛻?,我行的服務模式定位于‘商業銀行+投行服務’,對于后者,我們的服務模式定位為‘交易銀行+授信服務’?!?/p>

    據了解,中信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十余年來,始終將供應鏈金融業務作為全行對公戰略核心業務之一,并以“標準化、制度化、專業化、電子化”作為業務發展目標,目前已建立起三大平臺、四大增值鏈以及五大行業網絡。其中,產品建設方面,已形成預付款融資、應收款融資、物流服務、電子服務等完善的產品體系;平臺合作方面,搭建物流融資平臺、同業合作平臺和政府支持平臺,共同為供應鏈金融客戶提供服務端口;風險控制方面,構建操作風險預警體系,不斷提升業務風險控制能力。

    第7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操作風險

    一、引言

    近幾年興起的供應鏈金融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理念,也是金融業開辟的新概念,它是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來自供應鏈金融電子平臺提供商Demica公司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11月,全球最大的50家銀行中,有46家向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剩下的4家也在積極籌劃開辦該項業務,金融危機之后,供應鏈金融迅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相關的報告提到,美國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花旗銀行等多家銀行都在開發供應鏈金融服務,我國供應鏈金融的開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各種配套措施尚不健全,但發展趨勢異常迅猛,截至2009年,國內四大國有銀行、光大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及北京銀行等相繼開展了供應鏈金融服務,如深發展的供應鏈金融、招行的電子供應鏈、華夏銀行的融資共贏鏈、浦發銀行的浦發創富等。

    供應鏈金融有效解決供應鏈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融資環節,為銀行提供了新的利潤來源,但其本身也存在潛在風險。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銀行風險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將操作風險列為商業銀行的三大風險之一,并對操作風險的度量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與其他風險相比,操作風險具有難以識別、計量、控制和轉移等特點,因此國內外銀行都忽視了對它的防范和管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系列由于操作風險所導致的銀行案件震驚了國際金融界,引起了金融機構對操作風險的重視,但是對于量化操作風險來說還是不夠的,現在對于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對于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管理的研究卻很少,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的準確度量是對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進行有效管理的前提之一,如何合理準確地度量操作風險,進而管理操作風險就成為金融機構的當務之急,本文采用極值理論中對數據要求較少的POT模型對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的VaR值進行計算,極值理論是次序統計理論的一個分支,1943年Gnedendo建立了著名的極值理論,Gumbel 于1958年出版的藝術將這一學科的研究做了系統的總結。

    VaR是一種被廣泛接受的風險度量工具,2001年的巴塞爾委員會指定VaR模型作為銀行標準的風險度量工具,它可以定義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p下,某一資產或投資組合在未來特定時間內的最大損失,或者說是資產組合收益損失分布函數的分位數點,POT模型是一種用于估測VaR的極值方法的一種,POT模型對觀察值中所有超過某一較大閾值的數據進行建模。

    二、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度量

    通過閱讀唐凌云的《基于VaR的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度量研究》等相關論文,知道VaR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它不能關注操作損失分布尾部的特征,其中提出應該利用基于極值理論的VaR模型來解決之一問題,本文就嘗試使用利用極值理論的POT模型來度量VaR值。

    三、結論

    本文采用極值理論針對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極端值計算出在一定置信水平區間下的操作風險損失分位數,但是對于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的度量,只是提出了一個計算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的一般模型,展現的是一種方法,而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實際損失數據分布可能相當復雜,需要歷史數據對其進行分析。另外,POT模型仍有一定的弊端,因為該模型中閾值的確定,是正確估計參數和的前提.但是如果閥值選取的過高則估計出來的參數方差很大;閥值選取的過低則不能保證超量分布的收斂性,使估計產生大的偏差,最后導致整個模型計算出來的供應鏈金融操作風險與實際偏差較大。

    第8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摘 要】 中小企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等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融資難問題卻也一直制約其發展,供應鏈金融這種新型融資方式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難題。本文從供應鏈金融視角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探討,首先介紹了三種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并闡述其優勢,其次分析了利用供應鏈金融模式融資存在的問題,最后給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 中小企業融資 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是由于其信息透明度低、缺少貸款抵押物,而資本市場的準入門檻又比較高,導致融資十分困難,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供應鏈金融這種新型融資模式的出現,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并逐步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

    二、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概述

    供應鏈金融指的是對一個產業供應鏈中的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以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產一供一銷鏈條的穩固和流轉暢順,并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協作,構筑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

    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應收賬款模式

    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應收賬款經常要在賣出存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才能收回,導致現金流短缺。應收賬款模式則允許處在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將應收賬款質押給銀行,從而獲得銀行貸款,但是核心企業要對此進行擔保。

    (2)預付賬款模式

    當處于供應鏈下游的中小企業需要預付貨款,才能向上游的核心企業購進維持生產經營所必須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時,往往缺乏足夠的資金。預付賬款模式則允許處在供應鏈下游的中小企業將預購的貨物質押給銀行獲取資金支持。

    (3)存貨模式

    存貨模式是指中小企業把銀行認可的存貨抵押給銀行,從而獲得貸款。中小企業通常都是批量購進原材料,并且只有部分原材料會用于生產,還有一小部分原材料則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些原材料很可能會占用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利用這種融資方式把它們抵押給銀行,則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

    通過以上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有如下幾點優勢:首先,銀行可以通過核心企業、監管企業來獲取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及成本;其次,這種以真實貿易為基礎的融資方式,緩解了中小企業缺少抵押物的問題,能有效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另外,這種融資方式還能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企業的經營和資金周轉也更加順暢,構建較為牢靠的長期戰略協同關系。因此,這種新型融資方式被許多企業所采用。

    三、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存在問題

    (1)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業務涉及的法律法規主要有《物權法》、《擔保法》、《動產質押登記辦法》、《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等,雖然這些法律法規可以幫助商業銀行更加順利的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并為其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種類多樣,在涉及信用捆綁、質押物監管、動產質押、違約情況下質押物的處置等方面的問題時,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導致金融機構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存在一定風險。

    (2)信用評價體系不完善

    相比于傳統銀行信貸,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要求銀行評估整個供應鏈的信用情況。但是現階段,我國的信用中介機構、社會信用征集系統的建設剛剛起步,金融機構現有評級體系不完善,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并不能得到有效歸集和正確評估。

    (3)供應鏈上企業之間關系松散

    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意識相對薄弱,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關系普遍呈現松散的特征。中小企業對于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缺乏開展合作的意識,核心企業也沒有動力將中小企業納入其供應鏈管理系統。這使得有效的供應鏈金融融資機制難以建立,也無形中增加了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和成本。

    四、優化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建議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為促進我國供應鏈金融的良性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應盡快完善。比如《物權法》雖明確了存貨和應收賬款可以作為擔保物,但缺乏具體細則和相應的司法解釋,僅以此法作為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法律依據不能有效保護信貸主體的權利。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具體細則,明確《物權法》中關于動產質押的相關條例以及信貸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保障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的利益,從而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健康發展。

    (2)構建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

    基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特點,金融機構應該建立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比如將對授信主體的風險評價體系由靜態評估變為動態評估,并將傳統的單一受信主體評級制度變為主體+債項的新型評級制度,同時側重對債項的評級,從而弱化對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審查。

    (3)建立穩固的供應鏈上下游協作機制

    如今的市場競爭早已演變成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在制定其發展戰略時不應只局限于自身,而應立足于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狀況,順應其發展趨勢,找準企業在供應鏈上的定位,并加強與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協作。通過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不僅能提高供應鏈的運轉效率,也能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第9篇:供應鏈金融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 中小企業融資 供應鏈金融 融資模式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是由于其信息透明度低、缺少貸款抵押物,而資本市場的準入門檻又比較高,導致融資十分困難,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供應鏈金融這種新型融資模式的出現,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并逐步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

    二、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概述

    供應鏈金融指的是對一個產業供應鏈中的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以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產一供一銷”鏈條的穩固和流轉暢順,并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協作,構筑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

    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應收賬款模式

    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應收賬款經常要在賣出存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才能收回,導致現金流短缺。應收賬款模式則允許處在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將應收賬款質押給銀行,從而獲得銀行貸款,但是核心企業要對此進行擔保。

    (二)預付賬款模式

    當處于供應鏈下游的中小企業需要預付貨款,才能向上游的核心企業購進維持生產經營所必須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時,往往缺乏足夠的資金。預付賬款模式則允許處在供應鏈下游的中小企業將預購的貨物質押給銀行獲取資金支持。

    (三)存貨模式

    存貨模式是指中小企業把銀行認可的存貨抵押給銀行,從而獲得貸款。中小企業通常都是批量購進原材料,并且只有部分原材料會用于生產,還有一小部分原材料則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些原材料很可能會占用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利用這種融資方式把它們抵押給銀行,則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

    通過以上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有如下幾點優勢:首先,銀行可以通過核心企業、監管企業來獲取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及成本;其次,這種以真實貿易為基礎的融資方式,緩解了中小企業缺少抵押物的問題,能有效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另外,這種融資方式還能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企業的經營和資金周轉也更加順暢,構建較為牢靠的長期戰略協同關系。因此,這種新型融資方式被許多企業所采用。

    三、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存在問題

    (一)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業務涉及的法律法規主要有《物權法》、《擔保法》、《動產質押登記辦法》、《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等,雖然這些法律法規可以幫助商業銀行更加順利的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并為其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種類多樣,在涉及信用捆綁、質押物監管、動產質押、違約情況下質押物的處置等方面的問題時,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導致金融機構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存在一定風險。

    (二)信用評價體系不完善

    相比于傳統銀行信貸,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要求銀行評估整個供應鏈的信用情況。但是現階段,我國的信用中介機構、社會信用征集系統的建設剛剛起步,金融機構現有評級體系不完善,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并不能得到有效歸集和正確評估。

    (三)供應鏈上企業之間關系松散

    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意識相對薄弱,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關系普遍呈現松散的特征。中小企業對于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缺乏開展合作的意識,核心企業也沒有動力將中小企業納入其供應鏈管理系統。這使得有效的供應鏈金融融資機制難以建立,也無形中增加了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和成本。

    四、優化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為促進我國供應鏈金融的良性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應盡快完善。比如《物權法》雖明確了存貨和應收賬款可以作為擔保物,但缺乏具體細則和相應的司法解釋,僅以此法作為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法律依據不能有效保護信貸主體的權利。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具體細則,明確《物權法》中關于動產質押的相關條例以及信貸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保障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的利益,從而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健康發展。

    (二)構建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

    基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特點,金融機構應該建立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比如將對授信主體的風險評價體系由靜態評估變為動態評估,并將傳統的單一受信主體評級制度變為“主體+債項”的新型評級制度,同時側重對“債項”的評級,從而弱化對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審查。

    (三)建立穩固的供應鏈上下游協作機制

    如今的市場競爭早已演變成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在制定其發展戰略時不應只局限于自身,而應立足于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狀況,順應其發展趨勢,找準企業在供應鏈上的定位,并加強與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協作。通過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不僅能提高供應鏈的運轉效率,也能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人片|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成人αv在线视频高清|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无毒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天天摸天天碰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欧美色成人综合|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