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區工作者自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個案工作 社會工作介入
中國正處于一個快速轉型時期,伴隨時代的變革,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等都悄然發生改變,對高校學生群體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都產生相應的影響,學生問題也逐漸呈現多樣性和時代性的特點。高校學生問題中出現的新問題是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一個新的挑戰。
一、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能
當前高校輔導員的主要職能是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生群體的管理工作。實際上,輔導員往往陷入瑣碎的工作中,與“育人”的目標漸行漸遠;再者,輔導員作為行政人員,在實際工作的執行中更偏向用權力達到管理的目的,很難使學生真正信服。
二、社會工作理念
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幫助社會上處于不利地位的個人、群體和社區,解決困難,預防問題發生,恢復、改善和發展其功能,以適應和進行正常的社會生活的服務活動。①
社會工作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中國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發展。社會工作的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高校社會工作的發展更是阻力重重,但是學校社會工作的一些理念可以引入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中。引用社會工作的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可幫助其自我發展。
三、社會工作在高校輔導員中的介入
1.社會工作方法在高校中的應用
社區工作是指通過發動、組織社區的居民參與集體行動,發現社區內的需求及問題,從而為社區居民爭取各種資源,爭取有計劃地預防和解決各類問題。與高校學生緊密聯系的社區就是大學宿舍,在宿舍內組織好學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一個保障。
小組工作是將有共同目標的組員聚集在一起,通過組員的分享,實現相互支持、相互成長,從中尋求榜樣等。高校新生成長小組、高校發展性小組、貧困生小組等都可以實現小組工作的應用。
個案工作是根據案主的具體情況,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面對面輔導。個案工作相比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對案主的了解更深入,使得社會工作更有針對性。
2.個案工作介入高校輔導員工作
筆者以在高校任職輔導員期間的一則個案為例,分析個案工作在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應用。
(1)個案背景資料簡述
劉某某,女,河北美術學院大一新生。自述其家在河北衡水的一個農村,家里有六口人。奶奶常年疾病纏身,家中有一個智障的叔叔,父母身體狀況差,哥哥是無業游民。在劉某某考上大學之后,無形中使家庭經濟更拮據。
在開學時,劉某某只交了一部分學費,在11月份時,仍然欠著學校7000元的學費。筆者在11月份找其談話中談及學費一事,明顯感覺到劉某某的焦慮。劉某某談到其哥哥今年28歲但是未婚,在農村已經算大齡了,其父母現在將哥哥結婚的事情看得無比重要,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以哥哥結婚的事為重心。在今年9月開學時,因為學費高昂,其父母甚至產生讓其退學的想法,在劉同學的口中,父母都是比較封建的,她父母認為女孩子沒有必要上那么多學,最終因為劉同學的堅持,爭取到這樣一個上學的機會。
在談話中,劉同學提到自己為剩余的這部分學費沒有交時常感到焦慮,覺得每天都有什么事情壓在心里。另外,宿舍的女孩子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在平常她們叫自己外出逛街的時候,自己從來不敢和她們一塊出去,因為自己的生活費有限沒有更多的錢逛街用。在平常的時候,自己每頓飯都有預算,有時不是很餓就少吃一頓。
(2)介入的具體目標
通過個案訪談,緩解個案案主因為家庭困難帶來的焦慮情緒,樹立案主的自信心,幫助案主找到經濟來源,緩解經濟壓力。
(3)個案的具體介入
第一,案主個人系統的介入。筆者在了解劉某某的具體情況后,針對其開展了三次訪談,通過訪談深入了解案主的個人情況和家庭情況。第一次訪談主要探討的一些輕松的話題,讓學生對筆者產生信任感。在后兩次的訪談中,基于了解到的劉同學的情況,筆者首先做的是緩解劉同學的焦慮情緒,減輕其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給其造成的自卑感,其次基于案主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第二,案主的社會系統的介入。家庭系統的介入。因為劉某某的家庭在衡水距離學院較遠,要實現面對面談話比較困難,所以筆者通過電話與劉某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在溝通中,主要表達了劉同學在學校表現得很優秀,再者她能考上本學校是很不容易的,以后加上學校助學金各項幫助,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其家庭負擔,希望家長給予劉同學更多的精神支持。
第三,學校系統的介入――爭取資源的支持。劉某某想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找兼職,但是因為沒有相應的信息來源,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身邊有不少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校外都找到兼職,但是因為自己膽子不是很大,沒有勇氣獨自打工。考慮到劉同學的具體情況,筆者發掘自己身邊的資源,在學校食堂給其找了一份兼職的工作,除了能解決其吃飯問題外,還能每月爭取一點額外費用,關鍵是考慮到劉的性格在學校這個環境中兼職能夠給予其安全感。因為在學校食堂打工的有不少也是家庭相對比較困難的,在劉同學打工的過程中,能夠認識到更多和自己家庭環境相似的人,因為擁有共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遭遇,他們更能夠相互溝通交流。劉同學或者也可以從中尋找到自己的榜樣,更好地實現自我的發展,這些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遠比單純的說教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4)個案評估
通過個案的介入,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案主的焦慮情緒,讓其更積極地學習、生活,在食堂的兼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經濟困擾。
(5)介入反思
在了解到劉某某的家庭情況后,筆者曾問過她為什么沒有申請助學金,劉某某說因為所有的貧困申請書都要交到班長手中,但是自己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的具體情況后以異樣的眼光來看自己,所以放棄了申請助學金的機會。
通過這則個案讓筆者反思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自己作為輔導員應該及時、深入、多方面地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爭取做到讓真正貧困的學生拿到資助,同時還應該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其認識到拿助學金并不是“低人一等”。
四、結語
隨著大學生時代性問題的出現,將“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引入高校社會工作中是很有必要的,這樣能幫助輔導員更好地服務學生。但是由于高校社會工作在中國的發展起步比較晚,還需要在本土高校的特點上不斷改進和發展。
注釋:
①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8.
參考文獻:
[1]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8.31.
[2]張雄.個案社會工作[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105.
[3]張攀攀,朱蕾.社會工作理論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J].青年科學,200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