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氧化物的化學性質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1.知識與技能

    了解CO2的物理性質。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和歸納。

    (2)會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強化在學習當中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CO2的物理性質。

    2.難點

    CO2與水的反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引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在實驗室當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所以,首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在實驗室當中我們用什么來制取二氧化碳?

    【學生回答】用石灰石或者是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

    【追問】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學生回答】碳酸鈣。

    【過渡并提問】實驗室當中主要是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不是這個?(看ppt)

    【學生回答】不是。

    【追問】為什么?

    【回答】缺少一個向上的箭頭。

    【追問】為什么加箭頭?

    【回答】因為二氧化碳是一種氣體。

    【過渡】二氧化碳這種氣體又有什么性質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的學習和探討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質。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過渡】現在在我面前的這個集氣瓶里面裝的就是二氧化碳,大家仔細的觀察這瓶二氧化碳,結合以前我們所學的知識,然后告訴我,在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碳的顏色、氣味和狀態分別是什么。

    【學生回答】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過渡】接下來,我給大家做一個實驗,大家仔細地觀察實驗現象,然后想一想通過這個現象,你還能得出關于二氧化碳的哪些物理性質。

    【演示實驗】把二氧化碳倒入裝有燃燒蠟燭的燒杯當中。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學生回答】燒杯中的蠟燭熄滅了。

    【追問】是一起熄滅的嗎?

    【回答】不是,下面的蠟燭先熄滅的。

    【追問】為什么下面的蠟燭先熄滅。

    【回答】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猜想】如果將水倒入集滿二氧化碳且質地較軟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緊瓶蓋、震蕩,你會看到什么現象?

    【過渡】現在我就給大家做這個實驗,大家仔細地看實驗現象。

    【演示實驗】向一個裝滿二氧化碳的軟質塑料瓶當中倒入約三分之一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蓋,震蕩,觀察實驗現象。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實驗現象?

    【回答】瓶子變癟了。

    【追問】為什么瓶子會變癟?

    【回答】因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子內壓強減少,所以變癟了。

    【總結】所以二氧化碳還有一個物理性質就是能溶于水。

    三、課后反思

    第2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1.要注意知識的縱向和橫向對比。

    縱向,即碳族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律的研究。如CH4和SiH4的穩定性強弱的比較,H2C03和H2Si03,的酸性強弱的比較等。

    橫向,即碳族元素跟同周期的氮族元素、氧族元素和鹵素元素的對比。如Si、P、S、Cl的非金屬強弱的比較,氫化物的穩定性、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強弱的比較等。

    2.要注意知識的歸納總結。如歸納硅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水泥、玻璃、陶瓷的生產過程等。在歸納時要注意各物質的特殊性,如CO的毒性和還原性,SiO2的特性(與Na2CO3、HF反應)等。

    3.要重視所學知識與社會、生產、科技的聯系。如半導體材料與計算機技術的聯系,光導纖維與通訊的聯系等

    考點說明

    碳、硅等元素知識也是非金屬元素的命題熱點之一,該類試題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為載體與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化學實驗及化學計算密切結合??疾榈膬热葜饕校?/p>

    1.C、CO的還原性;

    2.CO、C02的檢驗與鑒別;

    3.C02、CO等氣體的制取和收集;

    4.C02與Na0H、S02與C等反應產物的確定及計算;

    5.幾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性能和重要用途;

    6.環境保護,消除碳氧化物污染的綜合應用。

    CO2作為化學與生物學相互聯系的重要物質(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物,是動物新陳代謝的產物),在今后的綜合測試中應引起重視。

    7.金剛石、石墨、晶體硅、二氧化硅的結構和性質

    第一講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碳族元素

    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層電子數均為4個,易形成共價化合物。

    1.碳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

    元素

    性質

    碳(C)

    硅(Si)

    鍺(Ge)

    錫(Sn)

    鉛(Pb)

    主要化合價

    +2、+4

    +4(只有+4)

    +2、+4

    +2、+4

    +2、+4

    單質色、態

    無色或黑色固體

    灰黑色固體

    灰白色固體

    銀白色固體

    藍白色固體

    氫化物RH4的穩定性

    主要氧化物

    CO、CO2

    SiO2

    GeO、GeO2

    SnO、SnO2

    Pb、PbO2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

    化學式

    H2CO3

    H2SiO3H4SiO4

    Ge(OH)4

    Sn(OH)4

    Pb(OH)4

    酸堿性

    酸性遞減

    堿性遞增(多數有兩性)

    金屬性、非金屬性

    非金屬性遞減、金屬性遞增

    2.碳的化學性質

    碳在常溫下性質比較穩定,很難被氧化,但在點燃或加熱的條件下也能跟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①還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較

    (1)一氧化碳

    物理性質

    五色無味氣體,劇毒(結合血紅蛋白),難溶于水

    化學性質

    ①可燃性

    ②還原性(與Fe304、CuO、H20的反應)

    ③不成鹽氧化物

    實驗室制法

    收集方法:排水法

    檢驗方法:點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上干燥的燒杯,無水霧出現,罩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燒杯,出現渾濁

    工業制法主要用途:燃料、還原劑、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無色略帶酸味氣體,無毒,能溶于水(1:1)固體時俗稱干冰

    化學性質

    ①不能燃燒,一般情況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與C、Mg的反應)

    ③酸性氧化物(與堿及堿性氧化物的反應)

    ④與鹽[Ca(Cl0)2、Na2Si03、NaAl02、C6H5ONa]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體驗: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煅燒石灰石:CaC03=CaO+C02

    用途:滅火劑、致冷劑、人工降雨、制純堿、尿素等作用

    4.硅及化合物

    (1)硅

    ①晶體結構:與金剛石的晶體結構類似,是正四面體型空間網狀結構的原子晶體。

    ②物理性質:硬度大、熔點高,具有金屬光澤,是一種半導體,只能以化合態存在于自然界。

    ③化學性質:不活潑。注意下列化學反應的條件,前三者常溫反應,后四者需加熱。

    第三個化學反應方程式說明NaOH等堿性溶液不使用玻璃塞的試劑瓶。

    第四個化學方程式說明氫氟酸能用玻璃試劑瓶,而應用塑料瓶。

    (3)硅酸

    ①制法:用可溶性硅酸鹽與酸反應制?。?/p>

    (思考,上述反應說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這是為什么?)

    ②化學性質

    常溫可與F2、HF、NaOH反應,加熱條件下可與O2、H2HNO3Cl2等物質反應

    (2)二氧化硅

    結構

    化學性質: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反應、堿反應),特殊反應(HF),與碳反應

    (3)硅酸

    制法

    化學性質

    課堂之外

    硅的制取:在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的發展史上,硅是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計算機的地方稱為硅谷,集成電路需要超純度的硅,它是怎樣產生的呢?

    Si02+2CSi+2C0

    主要副反應為:Si02+3CSiC+2C0

    因此生產的粗硅所含的雜質有C、Si02、SiC等,它們都是高熔沸點物質。為了提純硅采用下列方法:

    SiCl4的沸點很低,可以采用蒸餾的方法反復提純,直所需的純度。

    2.鉛的化合物與鉛污染

    鉛的應用很廣,如鉛蓄電池、汽油抗爆震的添加劑四乙基鉛[Pb(C2H5)]等,古代也有人用鉛制成器皿,但鉛是有毒的,古羅馬帝國時興用鉛皿煮酒以消除酸味:

    Pb+2CH3COOH=(CH3COO)2Pb+H2

    (醋酸)鉛糖

    但由于鉛糖是有毒的,不少的人因此而中毒?,F代鉛污染主要來源于汽車的尾氣,環保部門已在很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鉛汽油。

    考題解析

    例下列關于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硅是非金屬元素,但它的單質是灰黑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

    D.硅的導電性能介于金屬和絕緣體之間,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

    C硅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溫下不與任何物質起反應

    D.當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硅能與氧氣、氫氣等非金屬反應

    [解析]常溫下,硅可與氟氣、氫氟酸、強堿溶液反應,加熱和高溫條件下,硅能與氧氣、氫氣起反應。選C。

    [答案]C

    例下列關于碳族元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它們從上到下的非金屬性向金屬性遞變的趨勢比鹵族元素明顯

    B.碳族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弱

    C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都有4個電子

    D.主要化合價有+2價和+4價,大多數+2價化合物穩定

    [解析]由碳族元素主要化合價及有關物質性質遞變規律,

    第3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關鍵詞:二氧化硫;教學設計;氧化物

        一、課題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人教版第四章第三節。

        二、教材分析

        二氧化硫是本章學習中重要的氧化物,是工業生產硫酸環節中的一種重要的反應物質,也是學生初步認識環境污染中大氣污染的一種主要物質。課本通過實驗手段探究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對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了解掌握,樹立較強的環保意識。

        三、設計理念

        在教學設計中將所學知識分解為一個個獨立而又相連的模塊,將這些相對獨立的單元通過問題的設計巧妙地串聯起來,通過對問題的提出、思考、探究來獲得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語言、形體語言使學生沉浸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景中,全身心地投入。比如實驗的改進和增加,思考時允許同學之間小聲討論等等。

        四、教學目標分析

        1.在知識方面,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識能力,不任意拔高,也不隨意增加內容。

        2.在技能培養方面,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可逆反應的概念),注意培養學生設

        計實驗、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分析問題的能力。

        3.在情感態度方面,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態度,認真仔細、實事求是的作風,通過二氧化硫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研究某物質的方法;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可逆反應的概念。

        六、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引言:據統計,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紀所遭受的腐蝕比過去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所遭受的腐蝕還要嚴重,有的已經面目全非。造成這場災難的元兇是什么呢?它就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就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二氧化硫有關(創設情景,激意)。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了解)

        提問:我們討論物質的物理性質一般從哪幾個方面考慮?(分給學生每人一試管二氧化硫)

        學生:(思考后回答)從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性等。學生觀察已經收集在試管中的二氧化硫,兩個學生聞它的氣味?(注意操作方法)

        引導:(1)為什么只讓兩位同學聞氣味?(2)那么二氧化硫在常溫常壓下的溶解性如何?怎樣通過實驗說明?

        教師:二氧化硫是一種比空氣重的有毒氣體。

        學生實驗1:將裝滿二氧化硫氣體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注意觀察試管內水面的變化,做好后用橡皮塞塞住備用)

        思考:(1)怎樣將裝滿二氧化硫氣體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而又不至于氣體逸散?(2)試管中水面上升包含著哪些物理、化學現象?

        現象:水面上升并迅速充滿試管。

        討論:師生共同得到如下結論:SO2易溶于水,1:40

        由學生解釋本實驗里包含的物理、化學現象,并且能延伸到某些氣體不易溶于水,但能跟溶液(酸、堿性)反應也會導致液面升高的現象。(創設情景,探索問題,以誘達思)

        投影: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

        顏色

        狀態

        氣味

        水溶性

        毒性

        密度

        無色

        氣態

        刺激性

        1:40

        有毒

        比空氣大

        (二)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問題:SO2是酸性氧化物嗎?怎樣證明?

        討論:SO2是非金屬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雌渌芤耗芊袷棺仙镌囈鹤兗t。

        學生實驗2:向SO2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并加熱。

        師生共同得到如下結論:SO2是酸性氧化物,SO2+H2O=H2SO3

        信息傳遞:H2SO3= SO2+H2O

        提問:觀察上面兩個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有何特點?

        歸納:可逆反應的概念(見課本72頁)

        教師:下面我們來研究氣體接觸有色物質會發生什么現象?

        學生實驗3:向SO2的水溶液中投入紅色花瓣,觀察花瓣顏色變化。

        師生共同得到如下結論:SO2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質褪色。

        學生實驗4:向品紅溶液(2ml)中逐滴加入飽和SO2水溶液,并且邊加邊振蕩。觀察品紅顏色的變化。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實驗的觀察操作,并由實驗得到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結論。將褪色的品紅溶液的試管口套上一個小氣

        球,加熱試管至液體沸騰,觀察溶液顏色變化。(套上小氣球起了什么作用?)

        教師:剛才褪色的品紅溶液加熱至沸后又恢復原來的顏色,說明了什么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

        析疑(師生共同參與):SO2的漂白原理是通過與有色物質化合生成無色不穩定物質的過程,它跟HClO,Na2O2,O3,H2O2的漂白原理不同。漂白后的物質易分解恢復原來有色物質的顏色,并且不是對所有有色物質均有漂白作用(如紫色石蕊通入SO2變紅色,但紅色不會褪去)。

        得到二氧化硫的用途:漂白劑、消毒殺菌,用在食品上時需要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如一些過于白凈的面粉、饅頭(有的還有刺鼻氣味)是商家不規范使用的結果。往往會對人體帶來危害(教師的誘導作用體現在學生從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思維,最終獲得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問題:(1)請畫出硫原子結構示意圖,并據此分析硫元素的最高正價,最低負價。

        (2)SO2中的硫顯示+4價,從氧化還原反應角度判斷它具有什么樣的性質?(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分析:S+6、S+4、 S0、S-2

        教師:那么,我們有沒有辦法,通過實驗的方法來證實+4價硫在化學反應中發生價態的轉化呢?下面我們來做兩個實驗(激發興趣,引發探究,動手動腦,全員參與)。

        學生討論得出方案:氧化性:SO2和H2S的反應;還原性:(1)2mlKMnO4溶液中逐滴滴加飽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蕩、觀察。(2)向2ml溴水溶液中逐滴滴加飽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蕩、觀察。

        教師:通過兩個實驗觀察現象引導學生分析下面的變化:

        (1)KMnO4 ——Mn2+(褪色,被還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2)Br2—— 2Br-(褪色,被還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要求學生寫出二氧化硫跟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

        上述實驗發生的反應證實了SO2具有還原性,其實還有像Cl2,O2等均能氧化SO2。

        (四)本課小結(師生共同回顧)

        SO2的物理性質:色、態、味、毒、溶。

        SO2的化學性質:(1)酸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弱酸H2SO3;(2)具有漂白性,消毒殺菌;(3)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能跟KMnO4,Cl2,Br2,O2等氧化劑及H2S等還原劑反應。

        (五)隨堂檢測:(投影)

        1.下列氣體能做噴泉實驗的有(      )。

    第4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1、元素周期表,除稀有氣體外,越靠右上越活潑。

    2、與氫氣化合,形成的氫化物越穩定,鍵能越大越活潑。

    3、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越活潑。

    第5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一、運用分類法,認識元素化合物

    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并不多,約108種,然這些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卻有三十幾萬種,多而瑣碎,需要將它們分門別類才能有效認識它們.分類的標準不唯一,可以從不同角度對物質進行分類研究.如,空氣、硫酸銨、銅、 碘酒、碘、氫氣、石墨、食鹽水這八種物質,可以根據物質通常的存在狀態分類,分成氣體、液體和固體,也可以根據導電性能分類,分成能導電的和不能導電的兩類,或者根據所含物質的種類分成純凈物和混合物.不同的分類標準得到的結果顯然不同,但無論哪種分類方法,只有恰當的分類才是合適的.

    由于認識客觀事物是由現象到本質,當還不能完全把握事物本質時,往往會根據現象分類.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把握住事物的本質或內部特征,根據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系進行分類,這樣的分類才更科學,對學習才更有幫助.比如,Al2O3僅從表象來分類,可歸為金屬氧化物,但若深入其本質,則歸為兩性氧化物,這為進一步認識和學習它的化學性質打好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對物質類別的認識要多角度,比如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推測它能與堿反應,但由于S的價態處于中間價態,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所以又能和一些氧化劑和還原劑反應.

    二、運用分類法,學習無機化學反應

    三、運用分類法,建構元素化合物知識網絡

    對已學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進行鞏固,將眾多的物質和紛繁的化學反應聯系起來,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構知識網絡,將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表示出來.其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直線型的流程圖,也可以是以某一物質為中心的輻射圖等.

    在復習時,運用分類法就可以對具體物質及其轉化關系去設計完成知識網絡,也可以在同學或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補充和修改,讓知識在自己的頭腦中更具體、更清晰.

    四、運用分類法,推測未知物質的性質

    在學習階段,要學習所有的物質及其反應是不現實的,就好比要將所有的漢字和英文單詞全部認識和記住也是不現實的.一類物質的性質是相似的,可以根據物質的類別來推測未知物質的性質.比如,在學習硝酸時,就可以根據它和已學的濃硫酸均為強氧化性酸來推測它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常溫下和鋁鐵發生鈍化、和大多數金屬單質反應、和還原性物質反應等.學習知識,就是要掌握學習方法.只要掌握了物質的分類,就可以觸類旁通,推測它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抓住了物質間本質的相似點才能進行類推,否則推測就是失敗的.所以對未知物質進行分類時要從化學角度科學合理的分類.

    第6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學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因而在處理本節課重點和難點堿的化學性質時,采用實驗探究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本課題內容介紹堿的性質、用途,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氫氧化鈣、氫氧化銅、氨水等物質,但沒有構建出堿作為一類物質的認識。本單元開始,將化合物進一步劃分為酸、堿、鹽,建立更加完善的物質分類系統。在內容的選取上,注意聯系學生的實際,選取學生日常生活或平時實驗中常見物質,通過實驗來說明,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化學,由化學走向社會的課程新理念,同時注意通過活動與探究、討論、調查與研究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訓練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

    (2)學情分析: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采用實驗探究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前面已系統學習了氧氣、二氧化碳、金屬、酸等物質的性質,學生初步了解了學習新物質性質的學習思路和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幾種常見堿,知道堿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2.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行活動探究―尋找指示劑,學會如何利用和開發身邊的物質進行科學探究。

    2.通過幾種常見的堿化學性質探究比較,能簡單的歸納出幾種堿各自相似的化學性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能透過表面現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質原因。

    2.知道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類生產活動,樹立學好化學,更要用好化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1科學素養的培養和提高。

    2.堿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

    不同的堿也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展示: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各一瓶。

    提問:這四瓶物質中哪些屬于酸,哪些屬于堿?

    過渡: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都是我們生產生活中常見的堿,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它們的性質,并以它們為例通過實驗來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指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55頁有關內容

    [活動與探究一]以小組為單位做以下幾個實驗,完成表格:

    1.取兩只表面皿,用鑷子夾取一小塊氫氧化鈉放在其中一只表面皿上,用藥匙取少量氫氧化鈣放在另一只表面皿上,觀察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顏色、狀態以及一段時間后又有什么現象發生。

    2.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少量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再加入等量的水,振蕩,使它們充分溶解,靜置后觀察現象。

    3.取一只蒸發皿,加入適量的水,用鑷子夾取一塊生石灰小心的放如蒸發皿,觀察現象。(表格發到每個小組)

    〈組織交流〉

    將部分小組填寫的表格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臺在全班交流。

    展示、播放:展示被濃氫氧化鈉溶液腐蝕的雞爪,播放建筑工人用石灰漿粉刷墻壁的畫面。

    總結:

    氫氧化鈉為白色固體,化學式為NaOH,易溶于水,有很強的腐蝕性,所以又叫火堿、燒堿、苛性鈉,使用時要特別小心;氫氧化鈉還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因此,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那么,氫氧化鈉應該怎樣保存呢?

    氫氧化鈣又叫熟石灰或消石灰,化學式為Ca(OH)2,是白色粉末,建筑工地從石灰窯買來的石灰是生石灰(CaO),加水就得到熟石灰,CaO + H2O = Ca(OH)2,反應放出的熱量足以使雞蛋煮熟;氫氧化鈣也有腐蝕性。

    過渡:接下來我們以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為例,通過實驗來探究堿有哪些化學性質?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探究報告

    講解:通過大家的動手實驗、觀察分析、總結交流,我們發現:和酸一樣,堿也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1.堿能與指示劑發生反應,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堿還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講解:從二氧化碳的檢驗化學方程式入手,總結出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化學方程式寫法規律。

    提問:通過兩節課的實驗探究,我們發現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堿也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這時什么原因呢?

    [活動與探究二]

    請大家按照教材P57頁圖10-9的改進裝置,根據[實驗10-7]的內容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并分析原因。

    說明:改用學生電源和1.5V小燈泡,采用并聯電路,石墨電極和燒杯一定要清洗干凈。否則,殘留在燒杯和電極上的雜質溶解在酒精或蒸餾水中,一旦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也會使燈泡發光。

    通過實驗學生很容易找到能導電的液體和不能導電的液體,但原因卻不是很清楚。

    引導:觀看教材P57頁圖10-10。

    演示:鹽酸、氫氧化鈉等在水中解離過程的動畫課件。

    講解:從圖10-11我們可以看出,鹽酸、硫酸等酸溶液都能解離出氫離子(H+),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溶液都能解離出氫氧根離子(OH―),正是由于這種結構上的相似,所以不同的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堿也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小結】

    要求學生以“這節課的收獲及困惑”為題,展開討論,派代表上臺演講。

    【板書設計】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

    一、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

    (1)俗名

    (2)物理性質:

    二、氫氧化鈣的制備

    三、探究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

    四、用途:

    第7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技巧一、抓住重點,構建網絡

    在復習“碳和碳的化合物”時應找準中心,構建知識網絡,達到以點帶面的復習效果。

    1.通過設計三角關系,巧妙揭示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者之間的關系?!疤既恰比鐖D所示:

    2.該部分知識以CO2為中心并以此展開,因此,我們也應以CO2為中心,對知識進行疏理?!疤己吞嫉幕衔铩敝R網絡如下:

    技巧二、注重實驗,加強探究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特色。在“碳和碳的化合物”中包含“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木炭還原氧化銅”、“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等實驗。這些實驗是各類考試考查的重點與熱點,在復習時應加強理解。

    例如,“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可解讀如下:

    1.實驗藥品:塊狀石灰石(或大理石)、稀鹽酸

    2.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選擇發生裝置的依據: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要加熱。

    4.選擇收集方法的依據: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二氧化碳氣體可溶于水。

    5.實驗步驟:(1)檢;(2)裝;(3)加;(4)收;(5)驗。

    技巧三、對比歸納,突破難點

    在復習時要善于采取對比歸納的方法突破難點。

    1.章節知識對比

    (1)C和CO的對比:C和CO的化學性質很相似性(可燃性和還原性),但燃燒現象、還原金屬氧化物的裝置及操作步驟等有差異。

    (2)CO和CO2的對比:CO和CO2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都是碳的氧化物,但兩者在結構、性質、用途等方面有著許多的差異。

    2.前后知識對比

    (1)H2和CO的對比:H2和CO均具有可燃性,但其燃燒產物不同;均具有還原性,但在實驗裝置、尾氣處理等方面不同。

    (2)O2、H2和CO2實驗室制法對比:在復習CO2的實驗室制法時,應與O2、H2的實驗室制法進行比較,包括原理、裝置、收集、檢驗、驗滿等。

    技巧四、抓住主線,串聯知識

    抓住“物質的用途由性質決定,物質的性質由結構決定”這條主線,將零散的知識串聯在一起,構建出有機的知識整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碳的單質為例:

    1.碳單質的物理性質:金剛石、石墨、活性炭等雖然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它們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金剛石堅硬,可制作鉆頭、玻璃刀等;石墨質軟、能導電,可制作鉛筆芯、劑、電極等;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可制作吸附劑等。

    2.碳單質的化學性質

    (1)穩定性:在常溫下,單質碳很穩定,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可用碳素墨水書寫檔案材料,這樣可以長時間保存而不褪色。(2)可燃性:①氧氣充足時,碳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②氧氣不充足時,碳燃燒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3)還原性:在高溫條件下,碳能跟某些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把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碳表現出還原性,決定了碳可用于冶金工業。

    技巧五、辯證思維,認識物質

    任何物質都有兩面性,我們要學會辯證地認識物質。例如一氧化碳可以用作燃料、可以用來冶煉金屬,但一氧化碳也會污染空氣(具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但二氧化碳過多就會造成溫室效應等。

    技巧六、關注社會,聯系實際

    第8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遞變性。

    (2)掌握N2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義。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通過“位、構、性”三者關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方法。

    (2)通過N2結構、性質、用途等的學習,了解利用“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等線索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氮氣的化學性質。氮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

    [教學過程]

    [引入]投影(或掛出)元素周期表的輪廓圖,讓學生從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寫氮族元素的名稱、元素符號。根據元素周期律讓學生通過論分析氮族元素在結構、性質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教師引導]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學生總結]最外電子層上均有5個電子,由此推測獲得3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所以氮族元素能顯-3價,最高價均為+5價。最高價氧化物的通式為R2O5,對應水化物通式為HRO3或H3RO4。氣態氫化物通式為RH3。

    氮族元素的遞變性:

    氮磷砷銻鉍

    非金屬逐漸減弱金屬性逐漸增強

    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

    酸性逐漸減弱堿性逐漸弱增強

    NH3PH3AsH3

    穩定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教師引導]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學生總結]+5價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較強的氧化性,但+5價磷的化合物一般不顯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種價態,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種氧化物,但磷主要顯+3、+5兩種價態。

    [教師引導]氮族元素單質的物理性質有哪些遞變規律?

    [師生共同總結后投影]課本中表1-1。

    [引入第一節]

    第一節氮和磷

    氮氣

    布置學生閱讀教材第2-3頁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邊提問邊總結]

    (一)氮的存在

    游離態:大氣中N2的體積比為78%、質量比為75%。

    化合態:無機物中(如硝酸鉀等),有機物中(如蛋白質、核酸等)。

    [引導]請學生觀察周圍空氣并通過聯想分析氮氣的物理性質。

    [學生總結]

    (二)氮氣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難溶于水(1:0.02),比空氣稍輕。

    [投影]常見氣體在常溫常壓下的溶解度,讓學生進行比較。

    難溶氣體:N2(1:0.02);H2(1:0.02);

    微溶氣體:O2(1:0.2)

    可溶氣體:Cl2(1:2)、H2S(1:2.6)

    易溶氣體:SO2(1:40)

    極易溶氣體:HCl(1:500)

    [思考]實驗室制N2時應該用什么方法來收集?

    (三)氮氣的化學性質

    [引導]結構決定性質,先研究N2的結構。

    1.N2的結構

    電子式:;結構式:NN。氮氮三鍵的鍵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穩定,通常情況下,性質很不活潑。

    2.氮氣的化學性質

    (1)與氫氣反應

    (2)跟鎂反應:3Mg+N2Mg3N2

    (3)與氧氣反應:N2+O22NO

    引導學生從氧化還原反應角度分析上述三個反應。進而得出“氮氣既能表現氧化性,也能表現還原性”的結論。

    [引導]中國有句農諺,叫做“雷雨發莊稼”,誰能解釋這句話的含義?請大家閱讀教材第3-4頁內容,再來理解這句農諺。

    [學生總結]

    [補充演示實驗]教師事先在一燒瓶內充滿一氧化氮氣體,讓學生觀察一氧化氮的顏色等。打開瓶塞,讓學生觀察變化。

    [學生觀察結論]一氧化氮是一種無色氣體、二氧化氮顯紅棕色。通常條件下,一氧化氮易轉化為二氧化氮。

    [教師引導]請用雙線橋法標出以上三個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學生活動]完成以上作業,教師根據學生作業情況加以說明。

    (四)氮氣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護氣:焊接金屬、充填燈泡、保存糧食和水果。

    [教師引導]請學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氣哪方面的性質。

    (五)氮的固定

    將游離態的氮轉變為氮的化合物的過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徑: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業。

    教師向學生介紹人工模擬生物固氮這一世界性研究課題的現狀和前景,鼓勵學生獻身科學研究為人類作出貢獻。

    [課堂小結]

    結構、性質和具體反應之間的聯系:

    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

    [隨堂練習]

    1.不屬于氮的固定的變化是()

    (A)根瘤菌把氮氣轉化為氨(B)氮氣和氫氣在適宜條件下合成氨

    (C)氮氣和氧氣在放電條件下合成NO(D)工業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車引擎中,N2和O2進行反應會生成污染大氣的NO(N2+O22NO+Q),據此,有人認為廢氣排出后,溫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會自行消失,事實證明此說法不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常溫常壓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氣中NO迅速變為NO2而不分解

    (C)空氣中N2與O2的濃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動

    (D)廢氣排出后,壓強減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動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實驗室里從空氣中制取氮氣的是()

    (A)把空氣液化,然后分離出氮氣

    (B)把空氣緩緩通過加熱了的銅網

    (C)把空氣緩緩通過加熱了的鎂粉

    (D)把空氣通過裝有氫氧化鈉的洗氣瓶

    答案:B。

    4.現有M、R兩種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實不能說明M的非金屬性比R強的是()。

    (A)酸性:H3MO4>H3RO4

    (B)氣態氫化物穩定性:MH3>RH3

    (C)氣態氫化物還原性:MH3>RH3

    (D)含氧酸鹽的穩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這四種元素中,每種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區別于某它三種元素。若從中選出氟元素,選擇的理由中正確的是()。

    (A)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最強

    (B)單質與冷水反應最劇烈

    (C)單質固態時為分子晶體,熔沸點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穩定

    答案:BC。

    6.在標準狀況下,將O2與NO按3:4體積比充滿燒瓶,將燒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單位:mol·L-1)()。

    (A)0.045(B)0.036(C)0.026(D)0.018

    答案:B。

    7.1898年,曾有人發明了固氮的一種方法,該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氣為原料。第一步反應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應產物和焦炭反應,在電爐中的高溫下制得第三步反應起始物;第三步反應中另一反應物是空氣,該反應也是在電爐中完成的,生成一種固體;第四步是使該固體和水蒸氣反應制得氨氣。又知該固體中有與N3-互為等電子體的離子。

    (1)試寫出四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試簡評該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CaO+CO2;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3H2O(g)=CaCO3+2NH3。

    (2)這種方法,需要消耗大量電能,原料眾多,設備重,生產成本高。

    8.有A、B、C、D四種氣體,能發生下列變化

    A+DE+H2O,E+O2D,

    C+DB+F,B+O2C。

    且已知其中:C為紅棕色,D能使石灰水變渾濁,E常溫下是固體,F是一種酸酐。

    (1)寫出四種氣體的化學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寫出C+DB+F所表示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D使石灰水變渾濁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NO、NO2、SO2。

    第9篇:氧化物的化學性質范文

    關鍵詞:元素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化合價 元素周期律 活動順序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是中學化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是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化學計算、化學實驗等知識的載體和基石。元素化合物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性質多變、化學實驗現象絢麗多彩,這正是化學的魅力所在。元素化合物內容多、知識點多,一學就懂,但記憶量大、化學方程式多、知識容易遺忘、鞏固難等特點,大多數同學對這部分內容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尤其是在物質性質的運用上不那么得心應手。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對物質的性質的學習可以從結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質所屬類別、代表物的性質、化合價、活動順序、特性等方面理解和把握。

    一、結構和性質的關系無疑是貫穿學習元素及化合物始終的一條主線

    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其中原子結構中最外層電子數的多少,原子半徑的大小,化學鍵類型和強弱,決定了物質的化學性質。例如Na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半徑較大,易失去最外層的電子而表現出較強的金屬性。N2從N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半徑較小推測化學性質理應比較活潑,但是N2化學性質穩定,原因是N2分子中含NN,鍵能大,破壞化學鍵需要較多的能量,故其化學性質不活潑。化學鍵的類型、共價鍵的極性,晶體類型,對溶解性、硬度、熔沸點、導電性等物理性質起決定性作用。如CO2和SiO2均為ⅣA族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C和Si的化合價均為+4價,原子最外層都有4個電子,但物理性質如狀態、熔沸點、硬度相差很大,原因是固態CO2屬于分子晶體,后者屬于原子晶體。

    二、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質內在聯系的體現,對元素及化合物的學習起指導作用

    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和同周期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遞變規律、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遞變性規律來理解元素的性質,不但如此,其同種類型的化合物也具有相似性和遞變性等特點。例據鹵素性質的遞變規律,推測原子半徑最大的鹵素――砹(At)及其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質是:①砹單質為有色固體,易溶于有機溶劑;②HAt不穩定很容易分解;③AgAt為有色的、難溶于水的鹽;④NaAt易溶于水;⑤HAt的水溶液呈強酸性等。

    三、類別:同一類別物質有其通性

    如學習某種酸,就要回顧酸有哪些通性?(與酸堿指示劑作用、與金屬單質反應、與堿性氧化物反應、與堿的中和反應、與鹽間的復分解反應),再如碳酸鹽均能與H+作用產生CO2、弱酸的酸式鹽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等。所以,學習化學性質時首先根據分類規律判斷物質所屬類別,再回顧該類物質的通性推測可能的性質。

    四、代表物:一般代表物是某一族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的代表,或某一類別物質的代表

    如Na是堿金屬的代表,代表的是活潑金屬。Cl2是鹵素的代表,代表的是活潑的非金屬單質。有機物中的甲烷、乙烯、乙炔、溴乙烷、苯酚、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等更是同系物的代表,其性質有相似之處,我們應掌握代表物的性質,然后可以從個別到一般進行演繹。

    五、化合價:體現元素間化合的數目特性的用語

    從另一角度可以通過元素的價態和性質的關系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根據性價規律可知,“高價氧化低價還,中間價態兩俱全”。通過分析組成物質元素的化合價,來推導物質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還原性。例如硫元素的單質和化合物的學習,利用化合價與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的關系可知,硫化氫和金屬硫化物中硫的化合價為-2價,主要體現還原性,三氧化硫和硫酸中硫的化合價為+6價,故三氧化硫和濃硫酸具有氧化性,而S、SO2、H2SO3、Na2SO3等,硫的化合價處在中間價態,故它們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六、活動性順序: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和非金屬活動性順序,推導元素的單質(原子)或離子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氧化性和還原性的遞變

    例如金屬的活動性越強,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對應金屬離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屬的活動性越強,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對應陰離子、非金屬氫化物的還原性越弱,反之越強。

    七、特性:物質不同于其他物質的性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尤物|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有大|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青青草成人影院|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