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巡檢服務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衛星定位 電力巡檢 人員管理系統
1 背景
電力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是國民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電力線路及設備因長期暴露于大自然,不僅要承受正常機械載荷和電力負荷,要經常遭受雷電、強風、洪水等外力侵害,多種不確定因素都可能造成電力線路上元件的老化、疲勞和腐蝕等,為此,加強電力線路巡檢,提高巡檢人員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及時發現和消除故障即隱患,對于電路企業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過去有關巡檢部門通過采用條碼、IC卡等手段對巡檢人員進行監控,但實際效果不甚理想。基于衛星定位技術的電力巡檢人員定位管理系統,通過制定路線、可視化實時監控、動態信息交互和事件應急處理等手段,有效保障巡檢指揮、績效評測的開展,增強了電力巡檢工作的可觀可控,可大幅提升巡檢工作質量,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電力系統生產安全。
2 系統總體框架
系統采用B/S架構,由綜合管理中心、監控管理用戶終端和便攜式個人定位設備組成。個人定位終端通過衛星定位,將人員的實時位置信息、行進速度、方向等數據進行有關通信協議轉換,通過無線通信網絡上傳到綜合管理中心數據庫服務器存儲及相關處理,管理人員可通過瀏覽器實現對受監管人員的實時位置監控、調度和信息查詢等,系統支持生成各類用戶統計報表和用戶權限、功能設置,同時,系統還支持各類短信息的發送和后臺報警,提供多種監管手段。系統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
2.1 綜合管理中心
綜合管理中心系統基于電子地圖對人員進行實時定位和監管等服務,主要包括網絡環境、監控管理軟件、GIS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通信服務器、Web服務器、短信服務器和存儲等支撐平臺等。
其中,GIS服務器可提供電子地圖數據和有關服務,以實現可視化的人員管理;數據庫服務器用于人員定位實時數據、歷史數據、相關業務數據的處理和存儲;通信服務器用于人員衛星定位終端信息和指令的處理,包括數據解析、協議轉發、加工處理和入庫存儲等;Web服務器可實現B/S架構下客戶端對系統的訪問,并采用負載均衡處理技術優化系統性能。
2.2 監控管理用戶終端
通過系統設置,配置用戶權限,管理人員可通過PC或筆記本電腦終端、智能終端等設備,通過瀏覽器訪問系統,開展相關業務管理工作。
2.3 便攜式個人定位設備
便攜式個人定位終端采用衛星定位技術,支持我國自主可控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與GPS系統的兼容性定位模塊,利用移動公網(2G/3G)進行位置信息及相關信息的傳輸,并支持數字集群專網,具體設備形態可包括智能手機、腕表、便攜終端、數字集群對講機終端等。
系統平臺軟件架構如圖2所示:
其中,操作系統采用Windows 2008,支撐層包括通信中間件,Web中間件、電子地圖/GIS引擎、和數據庫軟件等。應用層是系統的核心處理層,負責系統中所有數據的處理,主要包括定位監控、路線規劃、信息查詢、、文件傳輸、考勤處理和用戶管理等。展示層是系統與用戶交互的接口,包含人員位置展示、統計信息展示和報警信息展示等部分。
3 系統主要功能特性
系統主要功能包括:
①位置管理功能:可查詢受監管人員的實時位置信息,以及行進軌跡、路徑和相應的通信時間等。
②軌跡回放功能:可以按時間段,查詢受監管人員的歷史軌跡,并在電子地圖上回放,并可查看各個軌跡點的通信時間、經緯度等歷史數據。
③巡檢路線規劃功能:可在電子地圖上制定合理的巡檢路線,以提高巡檢工作效率,降低巡檢人員工作強度。當實際巡檢路線與設定路線不符時,系統自動產生信息提示或報警。
④盲區補報功能:定位終端依托移動網絡進行信息實時傳輸,當位于通信信號盲區或弱區時,信息無法及時發送到系統服務器,此時定位終端將啟動盲區補報功能,將相關位置信息存儲于本地,一旦通信信號恢復正常即可將存儲的數據上報系統。
⑤文件傳輸功能:電力巡檢人員外勤作業時,可將便攜定位終端作為數據傳輸終端,將現場采集的圖片或視頻文件,通過2G/3G移動網絡回傳至系統,便于管理人員遠程掌握現場真實的動態,確保重大故障或缺陷得以及時、順利的處理。
⑥考勤管理功能:外業巡檢人員通過定位終端,自動登記作業的考勤狀態,系統形成相關考勤記錄;同時管理人員可在管理終端的電子地圖上,向外業巡檢人員攜帶的個人定位終端發出指令,終端收到指令后,即可自動或手動上報當前位置和工作完成狀況信息,便于管理者進行可視化的考勤抽查和工作檢查。
⑦人員安全管理功能:系統通過實施監控外業巡檢人員的軌跡,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如,在設定的時間段內,如果沒有任何數據回傳,系統將向移動終端發出安全確認的請求,如果發生事故,無法聯系巡檢人員,則可提示進入救援處理程序。
3.1 GIS平臺方案
系統采用SuperMap GIS系統平臺。SuperMap GIS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包括組件式GIS開發平臺、服務式GIS開發平臺、嵌入式GIS開發平臺、桌面GIS平臺、導航應用開發平臺以及相關的空間數據生產、加工和管理工具,是一種大型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平臺。
SuperMap GIS符合SOA標準,通過標準服務接口向用戶提供全面的GIS功能服務,如地圖服務,數據服務和空間分析服務等。并具有基于四叉樹、R樹和網格的多級混合索引技術,有效實現海量矢量數據管理,直接提供交互式地圖編輯功能,內嵌了幾十種不同類型的幾何對象;此外,還具有強大的交互式地圖編輯、半自動跟蹤矢量化、拓撲關系自動維護和完整的數據安全機制。
3.2 數據庫平臺方案
系統采用Oracle 11g標準版數據庫軟件。Oracle是一種功能強大、性能卓越的大型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在海量定位信息存儲的實際要求下,SQL Server的并行實施和共存能力不足以支撐日益增多的用戶數和數據卷,伸縮性有限。而Oracle的并行服務器對各種UNIX平臺的集群機制都有著相當高的集成度,Oracle 并行服務器還可提供高可用性和高伸縮性的簇的解決方案。系統采用兩臺高性能服務器集群部署,支持自動備份,備份文件保存在磁盤陣列上
4 結語
本文提出的基于衛星定位技術的電力巡檢人員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可借助北斗/GPS兼容型衛星定位技術,結合先進的地理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對電力巡檢人員進行實時位置跟蹤、安全管理和調度管理,有效保證巡檢工作效率和質量,高效處置各類事故和突發事件,實現電力巡檢工作可管可控,確保電力生產安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振坤.基于KML標準的電力巡檢地理展示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華南理工大學,2001.
[2]周云峰,范強,胡鵬,余菲.一種高精度的電力巡檢定位導航系統[J].光通信研究,2011.
[3]黃瑋.Oracle高性能SQL引擎剖析SQL優化與調優機制詳解[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關鍵詞:網絡信息;代維管理;整體規劃;組網方案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11016901
1 整體規劃
現從系統組網、設備配置以及系統接口等方面對中國移動四川省分公司代維管理系統—PDA接入服務進行整體規劃建議,具體內容表述如下:
(1)代維管理系統的主體服務器(包括代維管理系統服務器、PDA通信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全部放在省公司機房;(2)各縣(市)代維公司代維人員使用的代維PDA客戶端通過各縣(市)中國移動本地網接入到省公司機房的PDA通信服務器,完成工單處理和基站、塔桅、直放站、室分、管線、綜合接入代維以及CQT測試等操作;(3)代維管理系統主要與合作單位統一管理平臺進行對接、合作單位統一管理平臺整合了iMEP系統、資源管理系統、綜合網絡資源管理系統、應急發電系統、無線網優系統等運維業務支撐系統相關接口,獲取包括工單數據、資源數據等基本信息,并將需要更新的數據更新到相應的運維業務支撐系統中;此項目先在成都、重慶兩市進行試點,解決項目存在的難點、評估項目存在風險、試行項目的可操作性、總結項目的效果,再推廣至全省各地市分公司。本期按全省業務需求進行系統設計,后續再根據增加的需求進行擴容。
2 邏輯組網方案
2.1 數據庫服務器
運行Oracle數據庫軟件,為代維管理系統提供數據庫服務支撐,數據庫數據的存儲利用大型磁盤陣列。根據四川移動目前現狀,建議利用舊設備。
2.2 代維應用和升級服務器
運行Web中間件和代維管理系統,實現代維的全業務精細化管理應用,為移動公司代維管理人員和代維公司代維管理人員提供WEB服務,移動公司代維管理人員和代維公司管理人員通過IE客戶端訪問代維管理平臺應用,實現代維的管理。也可以建議利用舊設備。
2.3 PDA通信服務器
運行代維PDA客戶端接入平臺程序,實現Socket通信的偵聽服務,接收代維PDA客戶端TCP/IP連接并通過該連接與代維PDA客戶端進行數據交互,并實現相應的業務處理。也可以建議利用舊設備。
2.4 PDA客戶端
代維PDA客戶端是一款運行在Windows Mobile或andriod智能手機上的應用軟件,該客戶端通過所在地市的本地網GPRS/EDGE移動通信技術連接終端接入服務器,實現與代維管理系統的數據交互。
3 系統組成模型
圖1 代維管理系統的系統組成圖3.1 軟件部分
(1)PDA客戶端。PDA客戶端是一個運行Windows Mobile或andriod的智能手機(或專用手持無線設備),代維PDA客戶端通過GPRS或者EDGE等移動通信技術與后臺的代維管理系統連接,可自動識別巡檢設備或巡檢點、讀取設備信息、監測代維人員是否到位巡檢、代維巡檢數據填寫上報等。代維人員通過PDA客戶端下載代維應用,完成相應代維業務處理;PDA客戶端登錄時由合作單位統一管理平臺進行用戶和設備的認證。
(2)PDA接入服務子系統。PDA接入服務作為合作單位統一管理平臺的子系統和PDA應用的服務器端,實現用戶/設備認證信息的轉發、代維任務的下發,以及接收PDA上報的代維數據并上傳至合作單位統一管理平臺。代維人員利用PDA客戶端可登錄PDA接入服務子系統下載、使用各類代維應用。
PDA接入服務子系統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PDA通信服務:PDA通信服務主要提供代維PDA客戶端的終端通信服務,完成PDA客戶端身份認證、代維任務下發,并接收代維PDA客戶端上報的數據以進行數據處理;主要實現PDA接入服務子系統與PDA客戶端之間的通信數據按照事先約定的通信協議進行解析與組包功能以及通信服務參數的配置功能。
(2)代維應用服務:代維應用服務為代維人員提供基于PDA客戶端的應用服務,實現代維PDA客戶端與合作單位統一管理平臺工單同步、巡檢設備或巡檢點RFID基本信息管理、代維人員位置信息展示、代維人員軌跡展示和代維巡檢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本期主要提供六類應用供代維人員下載使用:故障處理、應急發電、代維巡檢、CQT測試、資源核查、綜合接入。
(3)PDA升級服務:PDA升級服務提供PDA客戶端以及代維應用的最新版本,供PDA客戶端下載。
(4)接口服務:接口服務主要實現與合作單位統一管理平臺交互。
3.2 硬件部分
(1)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是代維PDA客戶端的運行載體,該智能手機為GSM/TD-SCDMA制式,采用先進的Windows Mobile或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同時配備GPS定位模塊、攝像頭模塊、藍牙通信模塊,實現便攜式、移動式、無線式、低成本的移動代維。
(2)便攜式RFID讀卡器。便攜式RFID讀卡器主要用于RFID電子標簽數據的讀取,通過藍牙通信技術與智能手機進行數據同步。
(3)FID電子標簽。RFID電子標簽利用先進的RFID技術智能電子標簽,在代維管理系統中主要用于標識和區分不同的巡檢地點、巡檢設備等信息。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力隧道 巡檢 管控
中圖分類號:TN9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10(2014)-22-0077-0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pection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Power Tunnel
YAO Hao, JIANG Dong-na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510610, China)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demands on inspector management & control of electric power tunnel, a tunnel inspection control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positions and inspects users through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Android smart phone is adopted as handheld terminal which is redeveloped based on HUAWEI Espace. MySQL database is used as monitoring terminal which can implement image upload, tunnel real-time monitoring, sign in and sign out,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track playback, fault classification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etc.
[Key words]electric power tunnel inspection management control
隨著國民經濟和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用電負荷急劇上升,但在城市密集供電區域無法采用傳統的架空線供電方式。為了更有效地利用管廊資源,越來越多的城市輸電線路采用電力隧道的形式敷設高壓電纜。電力隧道建設在地下5~20m的范圍內,且根據施工方法、管線資源的不同,同一隧道的深度、截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在一般條件下,電信運營商的無線信號無法穿透土層進入隧道,而且由于截面不均、走向復雜,一般的對講機等設備使用也受到諸多限制。
由于隧道的巡檢人員在隧道中常常處于與外界隔絕的狀態,無法及時獲取外部信息,也不能及時回傳自己在隧道內的工作發現。而且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也無法及時通知外界獲取救援。為了使隧道維護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對于巡檢人員的管理更加規范化,有必要開發一套巡檢管理系統用于隧道的日常維護工作。
1 背景概述
現有的電力電纜通道綜合監控系統主要針對隧道內的設備設施、火災報警、安保系統、環境檢測等系統進行綜合的可視化監控管理,同時為電力電纜溫度、電網狀態信息和其余附屬設備預留相關接口接入[1],而這些監控系統的網絡通道主要采用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網無源光網絡)組網方式或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組網[2]。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有的監控都是后端監控模式,并沒有針對巡檢人員深入隧道后的監控方法。
從現有的電力隧道通信方式而言,主要可采用集群通信;或采用泄漏電纜,引入運營商進行信號覆蓋;或采用有線方式,組成應急通信系統。集群通信由網絡基礎設施和移動臺組成,可進行隧道內與調度臺的語音對講,但帶寬小,主流的TETRA數字集群單載頻4時隙最高可支持28.8kbps[3];泄漏電纜造價比較昂貴且工程施工量大,后期維護較難[4];而采用有線方式組成的應急通信系統則為固定點使用,不能移動。
2 業務需求分析
2.1 現狀調查
截至2013年5月,廣州地區已建成投產的電纜隧道工程主要有泮塘電力隧道、珠江新城電纜隧道麒麟電力隧道等工程,規模約19.8km。2020年廣州市中心城區電力地下廊道建設項目總長為93.61km,遠期整個電纜隧道網總長296km,其中新建主干隧道長度約為178km。而到目前為止,并未形成統一的電力隧道內通信建設方案。
目前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有線通信的方式,使用隧道工作井處的交換機,放置IP電話。但隨著隧道規模越來越大,這種固定點通信的方式無法適應巡檢維護的需要。
2.2 業務分析
隧道巡檢人員進入隧道進行巡維工作,主要目的是在于對電纜本體、附屬設施及風水電等監控器材進行巡視和維護,并對發現的故障及時上報和處置。因此,其一般的業務需要如下:
(1)音視頻通話:提供基于內網的音視頻通訊功能,同時實現能與外部公網進行語音呼叫。
(2)故障記錄上傳:拍攝故障點并進行問題描述,且將圖片和說明文字上傳至管理中心。
(3)消息接收:接收管理中心發送的文字指令、處置方案等。
(4)定位功能:將巡檢人員在隧道中的位置信息上傳監控服務端。
3 系統設計
3.1 網絡拓撲結構
網絡拓撲結構圖如圖1所示。
本系統終端通過Wi-Fi連接無線網絡,登陸后實時將數據上傳到管理監控服務器中進行處理,管理監控服務器再根據協議判斷是通知管理監控端或是入庫,從而對數據庫服務器或管理監控端進行相應操作,管理監控端直接訪問管理監控服務器來監視終端情況;整個系統部署于同一局域網內。
音視頻通話功能利用IP-PBX(IP Private Branch eXchange,IP用戶級交換機)系統實現。
3.2 隧道內的無線覆蓋方案
隧道內采用Wi-Fi覆蓋方式。而根據隧道的實際情況、巡檢需求等,可以將覆蓋方式分為胖AP(非集中控制型AP)和瘦AP(集中控制型AP)布置。這2種方式區別如下[5]:
(1)胖AP(非集中控制型AP):具備一定的認證、被網管等功能的AP,不需要無線控制器即可接入網絡。其優點是組網部署簡單快速,造價較低;缺點是不能集中管理,不支持無縫漫游。
(2)瘦AP(集中控制型AP):僅提供Wi-Fi無線接入、無其它任何功能的AP。其優點是能集中管理,支持無縫漫游;缺點是需配合AC(Access Controller,無線控制器)接入網絡,適用于用戶規模大、AP配置多、需大規模連續覆蓋、有漫游切換需求的場所,造價較高。
3.3 軟件系統的設計
本軟件系統分為語音通訊模塊、管理監控模塊和終端3部分,如圖2所示:
圖2 軟件系統圖
具體描述如下:
語音通訊模塊:實現與內網的音視頻通訊、與外網的語音通訊功能;
管理監控模塊:主要實現終端數據的接收、存儲、定位監控、消息推送等功能;
終端:實現位置上傳、語音通訊、照片上傳、消息查看功能。
(1)電力隧道巡檢管控系統軟件開發
本系統界面主要包含移動終端和監控端2部分。具體描述如下:
移動終端
移動終端登錄后,其主界面如圖3所示。
登錄采用簡單的賬戶輸入框、密碼輸入框加驗證碼輸入框組合進行登錄;登錄后在簽到/簽退處,進入主功能界面的二維碼掃描操作界面,完成巡檢登入/登出記錄。
“我的位置”可供巡檢人員了解自己所處與地面的相對位置;“拍照上傳”功能主要用于拍攝隧道情況并進行分類、文字描述等上傳至監控終端;“設置”功能用于進行客戶端的一般性配置。
監控端
監控端以Web形式展示,登錄后其布局如圖4所示。
監控端主要包括人員管理、故障分類、隧道地圖、歷史軌跡、巡檢記錄和隧道圖片等功能。
監控端可查看人員的實時位置,也可以查看人員過往某一時間段在隧道內的活動軌跡回放;監控端可接收巡檢人員發回的隧道情況實時記錄,也可以查看某一時間段的故障或故障分類,并作出統計;監控端可與巡檢人員進行音視頻通話,或者直接發送文字化的工作指令至巡檢人員的手持終端。
(2)數據結構設計
數據及時備份功能是在系統出現故障后可以及時恢復,把因系統故障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可采用雙機熱備份,一臺機器出現故障可自動切換到備份機器上,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數據表主要包括如下信息:
用戶信息表:存儲用戶基本信息,包括賬號、密碼、姓名、手機號碼等;
用戶分組表:存儲用戶分組信息;
操作描述表:用于定義操作的標示、說明及參數等;
用戶日志表:記錄用戶所做的所有操作;
用戶日志備份:為提高性能會定時將用戶日志表中數據轉存于此。
4 測試結果
本項目在廣州電網珠江新城隧道中搭建了試驗網絡進行實地測試。該隧道長約1.2km,截面直徑約為2.3m*2.3m,測試相關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測試情況
測試要素 說明
部署AP數量 24臺室外型AP
AP發射功率 500mW(2.4G Wi-Fi)
AP天線類型 全向天線
終端數量 4臺
終端型號 華為P6、三星S4、索尼Z1、
三星N5100(平板電腦)
測得終端平均接入網絡時間 2.2s
測得終端平均定位時間 3.4s
其他主要功能測試如下:
(1)圖片回傳及分類
圖片回傳監控終端界面如圖5所示。
(2)語音通話
可實現手持終端與監控終端、手持終端之間的音視頻通話。由于設備受限,手持終端與公網用戶通話未測試。
(3)消息傳遞
可實現手持終端與監控終端、手持終端之間的文字消息傳遞。
(4)軌跡回放
可以選擇特定時間段、監控人進行軌跡回放。回放采用打點方式記錄,間隔時間可自行設置調整。
5 結語
本文所提出的電力隧道管控系統主要針對巡檢人員在隧道內的活動進行管理,有利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可提升隧道運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但該系統還有部分功能需進一步完善,如隧道地圖導入、歷史軌跡回放等,以期達到運行部門精細化管控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胡松軍,朱琦鋒,秦歡. 電力電纜隧道綜合監控系統的應用[J]. 特種結構, 2009,26(6): 104-106.
[2] 劉穎,賀紹鵬,郭小凱. 電力隧道視頻及環境監控系統的網絡結構方案之比較[J]. 機電信息, 2013(9): 153-154.
[3] 郭強. TETRA數字集群數據傳輸設備的工業應用[J]. 移動通信, 2011(6): 59-62.
甲方:
(以下簡稱甲方)
住所:**市巫家壩機場
乙方:(以下簡稱乙方)
住所:
為了保證云南省機場集團辦公設備的穩定正常運行,及時處理出現的各種問題,經友好協商同意按以下條款向乙方購買辦公設備服務,并簽訂本合同,以茲共同遵守。
1、經過雙方協商確認,甲方向乙方購買辦公設備保修服務。
2、合同總價款:人民幣大寫:壹拾伍萬壹仟捌佰元整 小寫:¥151800.00
(含日常維護、故障處理人工費,不含更換的另配件、耗材)
3、付款方式:
本合同簽訂一周內,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總金額的80%(¥121440.00),合同執行六個月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總金額的20%(¥30360.00)。
4、另配件、耗材的結算
保修期間若維護工程師確認需要更換設備的配件和耗材時,客戶服務人員將協調向局方提出申請,局方批準后,我公司以成本價提供最優惠的配件和耗材,每2月結算一次。
四、維修服務年限:1年(從合同生效之日起)
五、甲、乙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1、乙方應按照服務方案中的服務流程執行保修服務。(見附件:服務方案)
2、乙方在進行設備巡檢、維護或設備送修時,所填表格一式三份填寫,甲、乙雙方各保存一份,月底提交服務月報。
3、如甲方有新增的設備需要加入服務合同,乙方按照本合同的價款,按加入保修的月份做均價計算,在服務到期后1周內結算。
4、乙方可在簽合同前到現場檢測甲方購買服務設備的運行狀況。
5、若在服務年限內,維修產品出現故障無法修理時,甲方可請甲方的技術部門與乙方一起鑒定,雙方確認后再進行更換,更換設備的服務年限仍在本合同服務年限之內。
6、乙方為甲方提供7X24小時支持電話:0871-7115592、13099981124。
7、甲方可對乙方的服務質量進行監督,如有對服務質量不滿意的情況,可撥打投訴電話:13708808989、7115591。
六、不可抗力:如發生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致使乙方不能履行本合同的執行,乙方將不承擔責任。乙方應將發生的情況及時通知甲方,并在15天內提供證明給甲方予以認可。
七、解決爭議的辦法:
甲乙雙方因合同發生爭議,雙方應本著友好的態度協商解決,如無法協商解決,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請訴訟。除爭議條款外,雙方繼續履行本合同的其余條款。
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雙方各執貳份,簽約地**, 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即刻生效。
合同附件:《設備價格清單》、《服務方案》
甲方:
乙方:
代表:
代表:
日期:
日期:
附件1:
設 備 價 格 清 單
設備名稱
數 量
備 注
單 價
合 計
計算機
打印機
傳真及復印一體機
傳真機
復印機
碎紙機
總 計
附件2:
辦公設備服務案
1 .
設備的維護管理
我們將對不同類別的設備建立起維護檔案,便于今后的管理和維護,并為提供維護的協議設備上貼上維護標識及相應聯系方式。具體設備維護檔案建立如下表所示:
設備維護檔案
設備類別
設備名稱
設備編號
所屬單位名稱
聯系人
地址
電 話
設備詳細配置
備注
設備購買日期
登記日期
設 備 附 件 及 耗 材 變 更 記 錄
制表人
記錄人
審核人
注:設備類別(A:計算機;B:打印機;C:傳真機;D:復印機;E:碎紙機)
2 .
服務內容
2.1.
計算機類
計算機類包括筆記本和臺式電腦,是現在最普及的辦公設備,是局方現代化辦公重要設備,它的正常運行與否是至關重要。但由于其應用十分廣泛,發生故障的現象和原因多種多樣,在客戶提供的故障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維護工程師對個人計算機故障的檢查將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開機后電源指示燈是否亮?(電源線的連接、電源故障)
二、顯示器是否出現啟動信息?(顯示器故障、顯示卡故障、主板故障、內存故障)
三、是否能夠進入正常的啟動過程?(CMOS設置不當、內存條故障、啟動硬盤讀取故障)
四、能否進入操作系統的正常模式?(硬盤故障、操作系統故障、驅動程序加載或其它程序故障)
五、應用軟件是否正常工作?(操作系統故障)
2.2.
日常辦公類設備
日常辦公類設備包括: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一體機、碎紙機等,這些現代化的日常辦公設備,大大提高了公文形成的速度,節省大量的等待時間,給日常辦公帶來極大的方便。但是由于這類設備的操作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不了解機器的基本原理和構造,就不能夠正確地使用它,有時還會因操作不當而損壞機器,影響使用。
我公司對計算機的維護服務將承諾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起辦公設備詳細檔案(型號、主機序列號、設備內易耗件的型號和規格)。
二、接到報修電話或申請后,如果需要現場服務,現場工程師將在現場服務規范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現場進行處理。
三、如果現場工程師確定了是故障是不可修復的,如:設備某個部件已經損壞,需要替換新的部件,民航方將負責購買新部件的費用。
四、定期(1次/4個月)對復印機、打印機進行設備的保養工作,以延長配件的使用周期和整個設備的使用壽命。
五、定期對辦公設備進行巡檢(1次/4個月),排除隱患以防止故障的可能發生,提交巡檢報告。
我公司對民航省局的日常辦公類設備的定期預防維護、保養工作如下:
一、清潔稿臺玻璃、防塵玻璃、反光鏡、鏡頭(復印機、一體機)。
二、清潔各檢測傳感器(打印機、復印機、一體機)。
三、清潔保養轉印、分離組件。(打印機、復印機、一體機)
四、清潔輸紙系統(搓紙輪、阻力輪、輸紙離合器及對位輪)(打印機、復印機、一體機。
五、清潔驅動帶,給齒輪添加劑(打印機、復印機、一體機)。
六、清潔風扇口的過濾網、臭氧過濾器(打印機、復印機、一體機、碎紙機)。
七、清潔感光鼓組件(放電燈、消電燈、主充電組件、清潔刮板、廢粉回收刮片及廢粉導粉桿)(打印機、復印機、一體機)。
八、調整復印濃度、復印件位置(復印機、一體機)。
九、清潔機器外觀和電源插頭(打印機、復印機、一體機、碎紙機、傳真機)。
3 .
服務流程及規范
我們的維護服務隊伍將為民航云南省管理局提供以下服務:
電話支持(包括電話接聽、電話支持、故障升級等)
定期巡檢、維護:1年3次
技術培訓服務:1年2次
備品備件、耗材支持:簽定合同后,我公司將根據局方設備的品牌、型號,采購一定數量的備品備件和耗材建立備件庫,以便隨時更換。
3.1.
電話支持
我公司將為民航辦公設備的維護提供專門的支持服務熱線,0871-7115592、13099981124,設有專門的行政助理負責接聽電話,記錄客戶的需求和問題,并立即反饋給技術工程師。使技術工程師在最短時間內為客戶提供相關的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
熱線電話服務按照以下規范進行:
3.1.1.
電話接聽
我們客戶服務中心的客戶助理在接受客戶的電話時,將嚴格按照以下流程和規范進行處理:
受理電話-------在受理客戶電話時,使用標準普通話及禮貌的用語。
記錄客戶基本信息------接聽客戶電話時,應首先快速了解客戶基本信息及問題內容。
轉接技術工程師--------根據確定的客戶服務類型和服務級別,轉接技術工程師在客戶規定的時間內給予回答。
3.1.2.
電話支持
技術工程師在接到客戶助理轉接的電話時,將按照以下規范處理問題:
詳細了解客戶狀況------技術工程師在查看客戶助理所提供的客戶基本信息及問題記錄描述后,需進一步詳細了解客戶問題和狀況,并做詳細記錄。如能技術工程師夠立即解決客戶問題,則可以及時提供電話支持,并確保客戶問題得到解決。
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如技術工程師不能立即解決客戶問題,會將此問題提交更高級別的技術工程師處理。對于通過遠程指導方式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公司將提供現場維護服務。公司工程師將在客戶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用戶現場,及時解決問題,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3.2.
現場維護
3.2.1.
響應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8:30-18:00,1小時內到達現場進行維修服務,周六、周日和節假日4小時到達現場。
3.2.2.
具體實施規范
項目服務負責人根據客戶所需現場維護的需求,協調的技術工程師進行現場維護。技術工程師在實施現場維護前,應與客戶進行聯系。充分了解客戶情況,并預料可能情況的發生,準備相應的設備及軟件,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技術工程師攜帶《維修記錄表》(一式三份,下表)到現場進行處理,服務完成后填寫《維修記錄表》,經使用部門經辦人和工程師雙方簽字確認有效。使用部門留一份,我公司留一份,到月末交回規劃處信息辦一份。
技術工程師在現場維護活動中,應及時記錄下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包括技術工程師自己發現的問題和客戶反映的問題。
當技術工程師不能現場解決客戶的問題時,應立即聯系上級主管請求相應資源進行幫助,決定維護措施,及時實施維護工作。
計算機設備報修記錄單
此欄由報修單位填寫
報修單位:
報修人:
報修設備:
設備型號:
設備序列號:
故障現象:
故障報修時間:
維修人員到達時間:
處理結束時間:
處理結果:
修復
暫時修復
未修復
其它:
維修滿意度:
很滿意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報修人簽字:
報修人聯系電話:
如發生保修合同以外的費用,請報修單位領導簽字、蓋章
領導意見:
公 章
年 月
日
此欄由保修單位填寫
報修設備:
設備型號:
設備序列號
故障部位及零件:
故障處理辦法:
處理結果:
修復
暫時修復
未修復 換件待修
再次修理
送修 其它:
維修人員簽字:
此欄由規劃處信息辦填寫,如發生保修合同以外的費用,此欄才需填寫
處理意見:
維修費用:
經辦人簽字:
經辦時間:
主管領導意見:
公
章
年
月 日
如果故障設備需要帶回公司進行處理,維護工程師應及時與設備使用部門相關負責人進行協商。設備修復后,由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安排人員送返到使用部門。修好的設備在使用部門應再次經過使用測試,確保設備的正常。
3.3.
定期巡檢
定期巡檢是保證民航辦公系統正常運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現場定期對系統軟硬件的檢查、聽取客戶使用的意見、了解系統軟硬件的工作狀況等,有針對性地進行維護,消除可能產生故障的隱患。通過巡檢也可以核對運行設備情況,有利于設備的管理。記錄客戶使用的建議與意見。
定期巡檢服務實施時,將按如下步驟進行:
我公司承諾民航辦公設備巡檢的周期有1次/4個月。
客戶服務中心項目服務負責人同用戶協商好巡檢的時間、地點、任務、內容,并確定參加的工程師,由于民航云南省管理局本身行業的性質,決定了關鍵業務的對行業支持的重要性。所以,時間的安排上將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技術工程師務必在到客戶現場前,對所需巡檢任務有一個明確的理解,并準備好相應的工具軟件。服務工程師按指定時間到達客戶現場,熟悉客戶環境,對系統、設備等進行檢測,查找當前系統存在的問題(包括潛在的隱患)。 如果發現用戶的系統確實存在問題,就發現的問題同客戶進行討論,確定解決問題的相關事宜。同客戶協商后,根據制訂的時間進行故障的處理流程。完畢后,詳細填寫《客戶巡檢記錄》(下表)。
客戶設備巡檢記錄
客戶名稱
設備類別
聯系人
電話
設備編號
傳真
地址
設備基本配置及技術參數
巡
檢
記
錄
序號
巡檢日期
巡檢現場情況
故障處理情況
巡檢人簽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設備類別(A:計算機;B:打印機;C:傳真機;D:復印機;E:碎紙機)
3.4.
技術培訓服務
技術培訓的參與,不僅能使客戶緊跟辦公系統設備技術發展的步伐,而且能提高民航有關技術人員的日常運行維護技能以及在關鍵時刻獨立(公司技術工程師未趕到現場之前)處理緊急故障的應對能力,是保障客戶辦公設備正常運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技術培訓實施時,將按如下規范進行:
我們將承諾為民航提供2次/年的專業技術培訓。內容將主要是(但不限于)針對辦公設備的維護技術方面的專題,培訓對象以民航辦公設備的使用人員為主。
客戶服務中心項目服務負責人同民航相關負責人協商好技術培訓的時間、地點、培訓人數、內容,并在與客戶商定的培訓時間前1-2周確定技術培訓工程師。
我公司的技術工程師認真準備培訓內容及教材,力求有針對性,不偏離和客戶商定好的培訓主題。
技術工程師實施技術培訓,并現場解答客戶提出的相關問題。
向客戶做好培訓反饋,了解客戶對整個技術培訓過程的反饋信息。
4 .
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的監控,對客戶或對公司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對客戶來說,公司通過對服務質量的監控,認真聽取客戶對服務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看法,汲取正確的建議,使客戶將來能得到更好、更完善的服務;對公司來說,有助于公司進一步改進服務的質量和方式,保持公司的優勢,立足于今后更好的服務于客戶。
我公司對于民航辦公設備的維護服務的質量監控,將主要通過如下幾種方式來保證:
電話回訪
服務月報
客戶定期調查
客戶意見處理
4.1.
電話回訪
實行客戶的電話回訪制度,可以對客戶服務中心的處理的每個問題實行及時的質量監控,通過征求客戶的意見和建議,保證服務質量。根據本次民航設備的具體情況,實施步驟如下:
技術工程師在客戶現場完成每一次維護任務后,都將主動打電話給公司項目服務負責人,告知現場服務任務已經結束。
項目服務負責人通知工程技術助理,讓其征求客戶對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并如實在《電話回訪記錄表》中記錄客戶反映。
4.2.
服務月報表
我公司每月末將定期制作一份《服務月報表》,見附表。一式三份。交局方一份,我公司留存兩份。作為服務質量監督的依據,同時也是提供服務的資料,以進一步提供更好的服務。
服務月份
設備類型
計算機
打印機
傳真及復印一體機
傳真機
復印機
碎紙機
其它
服務統計
設備數量
現場服務次數
電話支持次數
尚存問題
服務小結
4.3.
客戶定期調查
客戶服務中心為了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在制定一些規章制度的同時,應實行客戶定期調查的制度,主動收集客戶的意見和建議,并制定相應的改進辦法,真正做到讓用戶滿意,不斷提高客戶對公司服務的滿意度。實施步驟如下:
由公司服務中心領導小組負責組織,不定期對用戶進行回訪。
調查人員要主動上門征求用戶意見,按照《客戶調查表》如實進行記錄。調查時調查人員態度要誠懇、語言要有誠意。
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對《客戶調查表》進行整理、匯總,針對不同的問題所反映的不同方面,給以不同的分值,以利于對調查結果的量化分析,尋找原因、研究制定相應的改進辦法。
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應將改進辦法通報給客戶,同時公司內部也進行通報,為今后能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務。
4.4.
客戶意見處理
對客戶向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提出的意見,客戶服務中心負責人應積極認真地處理。通過對客戶意見的處理,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真正做到讓用戶滿意。
客戶服務中心工程服務助理接到客戶反映意見后,應立即將客戶反映意見匯報給項目服務負責人。
關鍵詞:水廠 ERP 生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56-05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輔助決策工具和業務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
首先,它是一種企業管理的思想,強調對企業的內部甚至外部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ERP思想在不同市場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下的表現及應用,必然是不一樣的。這也正是公認的管理優秀、ERP應用成功的企業中,沒有任何兩家的管理模式完全一樣的原因。
其次,ERP系統是一個企業組織的應用系統,企業關心ERP系統能否滿足其需求,功能、流程是否適用,軟件是否穩定可靠等因素。
第三,在技術上,軟件開發商需要借助企業建模、工作流技術、體系結構實現技術、集成技術,以及商業智能、數據倉庫等技術,開發功能更加齊全、結構更加開放,既能滿足企業內部垂直管理需求,又能支持企業業務重組、內外部業務橫向協同。
因此,ERP系統是企業資源和計算機資源的集成優化系統,企業實施ERP系統是一項管理創新工程,是一項新舊管理模式互相沖突、交匯、聚合的過程。
1 水廠ERP項目規劃
1.1 總體目標
水廠信息化總體目標是建立覆蓋全廠經營管理的信息化系統管理平臺,全面有效地整合內部資源,使內部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有效地統一起來,從而規范生產經營過程中業務處理流程和合理的組織崗位體系。解決在日常經管與生產規劃、生產計劃與生產作業、生產工藝和設備維修管理、采購和倉儲、水質與分析、項目成本核算,以及經營決策分析等業務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響應速度,從而整體提高名之赫的管理、控制、協調能力和企業競爭力。
1.2 建設原則
水廠信息系統的管理理念實際上并非管理的內容,而是管理的方法,這種管理方法本質上就是按流程管理工作,使任何工作程序化,并在監管之下。這實際上跟生產產品是一個模式,即按工序生產,以保持生產的穩定和高效,同理,按程序管理可以保證管理的穩定和高效。
因此,E-WATER系統設計的目標,并非針對具體的管理內容,而是要設計出一個可以按流程管理事務(業務)的框架,只要這個目標實現出來,水廠的管理理念即可在系統中體現出來,實際的管理內容即成為系統的實例,如采購、庫存、生產、設備、項目、辦公、財務和人力資源管理這些內容。
根據水廠管理軟件的應用特點,解決方案主要考慮下列設計原則。
(1)系統先進性:“先進的管理技術”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保證。先進的管理技術體現軟件的價值。企業通過軟件實現管理的“柔性化”“精細化”“智能化”和“動態化”,在管理實現自動化的基礎上規避經營風險,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管理系統適用性:軟件的研發能夠緊隨企業管理的變化與發展要求,進行有序的升級與維護,保證以更好的管理系統服務方式,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
(3)系統可靠性:集成系統采用大型關系型數據庫,有嚴格的安全控制和數據備份機制,可以確保數據安全可靠;在運行環境方面,支持服務器的高可靠性集群設置,可以不間斷運行。
(4)系統易用性:集成系統采用基于Windows的界面與風格,人性化的專業設計,使操作便捷,易學易用。符合企業用戶的操作習慣。
(5)系統安全性:從硬件、軟件(數據庫、應用系統)和網絡等多方面規劃系統安全策略。保證內部各系統的數據不被非法用戶所獲取。做到所有人員只能進入權限許可范圍內的系統。
(6)應用集成性:技術平臺上的各個子系統既可獨立應用,也可整合應用,各子系統之間無縫連接。也可以集成第三方應用與數據,以滿足了企業管理信息集成的要求。
(7)可擴充性:技術平臺采用組件化的設計,易于擴充,可動態設置,適應企業今后由于管理制度、機構設置、業務流程和管理要求發生變化而導致的業務重組,滿足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
1.3 實施策略
根據水廠的實際情況,采取了“整體規劃,局部突破,分步實施”的信息化策略。做好整體規劃后,挑出重點業務進行重要內容的分析整理和實施,然后再逐步深化到各個業務范圍和已有內容的升級和完善。
水廠的各項業務信息化步驟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數據的信息化,即各個業務部門的原始數據信息化,如把財務數據、人事檔案、生產數據、設備數據、物資數據、項目數據等等,統統建立數據庫,以數據庫的形式保存在計算機中,以便查詢、使用和保管。可以通過局域網或Internet網傳輸信息、文件、郵件等等。
第二層次是流程的信息化。就是把已經規范的一些流程以軟件程序的方式固定下來,使得工作更規范高效,減少人為控制,也規范了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層次是決策的信息化。就是對已信息化的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加工處理成決策所需要的數據。(如圖1)
2 水廠ERP項目詳細解決方案
2.1 智能桌面
智能桌面系統(Intelligent Desktop System,簡稱IDS)能夠將C/S架構、B/S架構下的各子系統完美地整合到一起,使得信息化系統中的每一個部分都能夠有效的聯系在一起,極大方便了用戶的操作簡便性。
用戶安裝智能桌面客戶端后,可設置開機自動登錄到企業服務器,并最小化到托盤。這樣無論用戶是否正在訪問服務器,都可以得到即時的信息。
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桌面客戶端直接打開各子系統的界面,無論是用客戶端還是瀏覽器,都可以通過它打開。
當有與用戶相關的業務狀態發生改變時,可及時在桌面顯示提示信息。
另外還提供了智能提醒的功能,即一旦有消息向用戶發出,在企業個人用戶的電腦上即會出現該消息的提醒、示意;還能夠根據用戶的個人設置進行一些定制,將每個人的常用功能放在最容易操作的位置等等,總之,該系統是一個整合了信息化系統全部資源的工具,是用戶輕松工作的好幫手。
智能桌面系統能整合ERP各個子系統,以及一切相關的信息服務。
智能桌面系統的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
2.2 生產管理系統
生產管理系統包含了目前水廠的主要日常生產運行管理工作,由生產報表管理、生產設備管理、中控室運行監控管理、生產水質信息管理、生產巡檢管理等子系統組成。
生產數據管理是生產管理系統中最基礎的模塊,其功能是用來建立與生產制造相關的基礎數據。對涉及產品設計、生產計劃、加工制造、物料管理等需高度共享的基礎數據采取科學有效的存儲策略,進行集中統一管理,減少數據冗余,確保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可靠性,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動態維護和更改控制。
生產數據由現場各類儀表和PLC組成的實時控制系統采集,不僅包括原水、加藥、半成品水、出廠水等生產過程中用到的各類數據,還包括了設備、物料、項目、班組與職工對應關系等基本制造數據。這些數據是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成本核算等子系統運行的先決條件,而且數據的準確性對全系統的可靠性起著關鍵的作用。
在高度自動化的生產過程中,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對維護和保證生產水質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1)生產報表管理:在C/S架構下進行設計生產管理系統,用來保證生產系統的實時性、穩定性和靈活性。生產報表系統的主要功能如表2所示。
(2)中控室運行監控管理:需要監控的生產內容一般是實時數據,對于實時數據的表現最好采用C/S結構,機泵狀態圖和設備管理中的設備運行狀態圖都在監控系統中,本方案可把生產中所有的監控類內容統一管理起來,主要內容如表3所示。
(3)生產設備管理:設備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如表4所示。
(4)水質信息管理:水廠水質信息管理系統是在生產采集服務器采集了大量的原始指標數據的基礎上開發的信息系統,主要為監控及分析生產水質提供數據支持,更好的為城市供水水質標準不斷提高進行服務,其目的和特點有以下幾點。
①系統更加注重統計分析,以更豐富的圖表來體現信息,以滿足管理的更高需求。
②系統具有很高的擴展性,適應不斷提升的供水水質標準。
③系統具有很好的設計架構,以適合基于Internet分布式應用的需求。
水質分析子系統的主要功能如表5所示。
(5)生產巡檢系統:水廠在廠區的各個部門和建筑物門上安裝了門禁監控系統。為了更好地對門禁系統進行使用監控,現開發門禁巡更管理系統,并將此系統的數據提供給水廠的人事管理中的考勤管理系統使用。各模塊功能如下。
1)查詢模塊。
①按人員查詢。
②按門查詢。
③綜合查詢。
2)統計報表。
①門禁控制系統統計圖:對于各個門區擁有哪些門禁刷卡設備提供一覽功能。
②巡檢刷卡統計:對于巡檢值班工人的巡檢執行情況提供統計報表,作為考核依據。
③巡檢異常統計:對于巡檢當班工人的當班質量提供統計報表,作為考核依據。
④巡檢報修統計。
⑤系統自動讀取第三方考勤系統接口,將考勤數據轉存入SQLServer數據庫,再以視圖的方式提供給嘉揚人事系統,作為考勤的數據依據。
3)巡檢管理。
①巡檢分類管理:提供巡檢大類和巡檢子類的巡檢周期等信息的維護。
②巡檢內容管理:提供對于巡檢子類的巡檢門區以及巡檢內容的維護。
③門區設備關聯:提供對于刷卡設備與門區的關聯維護功能。
④班組設定:提供班組人員的維護功能。
⑤當班設定:提供班組人員每日當班信息的維護功能。
⑥巡檢計劃:提供查詢巡檢人員每日當班巡檢內容,以及執行情況,當班人員填寫巡檢異常的功能。
⑦異常記錄:提供巡檢異常的一覽功能。
⑧異常審核:為部門領導提供巡檢異常的審核確認功能。
⑨當班留言:為班組交接班留言提供錄入與查看功能。
4)權限管理。
①設置用戶權限:提供用戶綁定角色的功能,以達到增減權限的功能。
②綁定角色權限:提供增加、修改、刪除角色,以及角色與權限項綁定的功能。
③巡檢類別管理:提供增加、修改、刪除巡檢類別功能。
④巡檢任務擴展:提供了后臺服務自動擴展任務和手工擴展任務的功能。
5)考勤接口:系統自動讀取第三方考勤系統接口,將考勤數據轉存入SQLServer數據庫,再以視圖的方式提供給人事系統,作為考勤的數據依據。
2.3 物料管理系統
目前已經完成了物料管理系統的建設,各種物料系統相關的編碼基礎信息已經構建成型,庫存信息采集錄入已完成,按照企業內部物資管理規定制定了執行流程,能夠滿足正常的業務流程。
物料各模塊功能如表6所示。
2.4 項目管理系統
在項目管理系統的使用中我們發現,系統中的使用數據大部分還是來自于更新改造項目,我們理解的項目管理系統應該是企業所有任務的驅動,也就是說,所有的企業活動均可在項目管理系統中有所體現。當前的項目管理系統,不僅為水廠的生產設備更新改造、設備大修、維護保養、零星工程提供了任務管理功能,還可專門用于處理各種紛繁的行政辦公事務,提供了項目清單功能,可為會議上討論提供便利。如何將這些功能應用于全廠事務,使它的功效最大程度的發揮,這是我們下一階段需要考慮的事情。
一個項目的完成主要包括立項、計劃、實施、竣工、驗收五個大的階段,項目各模塊功能如表7所示。
2.5 財務審批及統計系統
作為一家非獨立核算單位,目前水廠使用的財務軟件為上級公司統一指定的專業化財務軟件,涉及與財務科以外部門的主要日常業務工作包括:現金管理、支票管理、付費管理、以及費用的分類統計等。
財務審批各模塊功能如表8所示。
關鍵詞:電力工程;信息管理;智能化
0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工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電力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產業的基礎,承擔著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據統計,2009年1月至10月我國電力工業生產簡況如下:
“十一·五規劃”即將完成,從電網的“十二·五規劃”可知,在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高速的態勢,伴隨著社會對電力工業也將保持旺盛的增長需求。電力項目按照超前規劃、適度發展原則進行建設,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優化配置,推動能源的高效開發及利用,是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發電廠、變電站等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的任務繁重,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項目信息管理,對提高電力工程項目的質量、工期、造價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1電力項目信息管理
對于電力工程建設項目,隨著電力項目的計劃、啟動、規劃、實施等項目生命周期活動內容的展開,大量項目的文件、報告、合同、照片、圖紙、錄像等各種各類信息會不斷地產生,需要對其進行諸如收集、分類、加工、過濾、歸檔、儲存等處理,以實現對項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所謂電力項目信息管理是指在整個電力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和輸入、輸出活動的總稱。項目信息管理過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傳輸、信息加工和信息儲存等內容。
電力項目信息管理直接影響項目管理工作的效率、風險、質量和成本。因此,如何有效、有序、有組織地對電力項目全生命過程的信息資源進行管理,是電力項目管理的重要環節。以計算機為基礎的電力項目信息處理技術在電力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又為大型電力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和控制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管理理念、技術支撐平臺和全面解決方案。
1.1項目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項目信息管理是涉及信息資源、信息技術、參與活動的人員等要素,是多要素、多學科、多手段的管理活動。項目信息管理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管理活動,它要運用許多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具有以下四大基本原理:
1.1.1信息增值原理信息增值是指項目信息內容的增加或者信息活動效率的提高。它是通過對項目信息的收集、組織、存儲、查找、加工、傳輸、共享和利用來實現的。
1.1.2增效原理項目信息管理可以通過提供信息和開發信息,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對包括信息和知識在內的各種社會活動要素的滲透、激活與倍增作用,從而能夠節省社會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創造企業效益,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1.3服務原理項目信息管理與一般的管理過程相比,具有更強烈的服務性,項目信息管所有過程、手段和目的都必須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必須通過服務用戶來發揮作用。
1.1.4市場調節原理信息管理也受到市場規律的調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信息產品的價格受市場規律的調節,信息資源要素受市場規律的調節。
1.2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的特征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征。例如,管理的基本職能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管理的對象是組織活動;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等,在信息管理中同樣具備。但是,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作為一個專門行業的管理類型,又有自己的獨有特征:與電力企業制度緊密結合,設備及人員信息需要高度集中。正是有了信息的集中統一,才使得信息真正成為一種資源,并且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使電力項目管理人員隨時掌握設備、人員的相關信息,使電力運行安全可靠。
2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
“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是向電力企業內各級主管部門(人員)、其他相關人員,以及組織外的有關部門(人員)提供信息的系統。它通過提供作為決策依據的統一的信息來為企業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以及日常的作業服務。電力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應向主管部門提供四種主要的信息服務:確定項目信息、搜集項目信息、處理項目信息及使用信息為項目服務。
以“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為例:
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采用了“條碼(無線射頻鈕)”作為設備標識器,各個需要巡檢的設備上安裝一個“條碼”,內部存儲特定的代碼,標識著設備的狀態、參數等所有內容。當工作人員巡檢時只需帶著巡檢器(掌上電腦)到現場讀取各設備標識器的數據即可,由于巡檢器機身小巧輕便、操作簡單方便,十分適合現場使用,同時它還解決了巡檢到位問題以及省去了大量的數據錄入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對提高設備的運行維護水平及減輕數據的輸入工作量起了很好的作用。當需要進行設備狀態檢修、設備缺陷管理和設備性能動態分析時,將工作站數據庫的相關信息調出,設備的歷史狀況便一目了然了。
2.1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的硬件組成
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由無線射頻設備標識器(條碼)、巡檢器(掌上電腦)、客戶計算機和網絡服務器組成。
2.2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的特點
2.2.1巡檢內容的編制靈活
巡檢路線按部門、專業、巡檢員分類;
每一條巡檢路線按設備、部件、項目分層組織;
每一條巡檢路線可定義巡檢或點檢兩種模式;
2.2.2巡檢項目齊全,巡檢工作人員錄入方便
系統設定了“觀察類”、“記錄類”、“代碼類”、“測溫類”、“測振類”五種巡檢項目類型。
2.2.3強大服務器軟件的信息處理與統計功能
①信息查詢信息查詢是系統對信息進行處理的主要部分,通過不同的查詢功能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對信息進行處理、分析獲得所需的結果。系統提供五種查詢方式:工作查詢、異常查詢、缺陷查詢、結果趨勢查詢、漏檢查詢。
②考核統計功能主要功能是對巡檢工作人員的日常巡檢工作的統計,以便考核巡檢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主要包括:路線統計、到位檢查、工時統計、異常統計。
異常統計用于統計設備有無異常情況或是有哪些異常情況;路線統計、到位檢查、工時統計用于統計巡檢工作人員到達巡檢現場各個檢查點的時間,以及在各個檢查點耗費的時間。
漏檢統計用于巡檢人員在應巡檢周期內未檢查項目的條數,以及哪些已派發而未下傳的點檢計劃。
③報表功能系統設計有各種完善的報表,并且用戶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定制各種報表。
④缺陷管理系統可以按巡檢人員、巡檢日期、缺陷類別、設備等方式作為檢索條件,方便地統計設備的缺陷情況,同時也可以將設備缺陷轉給其它系統,以便與其它系統集成。
3結論
電力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承擔著保障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電力工程建設都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電力工程項目投資大,任務緊迫,環境復雜,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應用,業主對項目質量、工期、安全、投資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應當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制度、方法和手段,實現項目管理的現代化,促進工程建設規范有序、優質高效、安全可靠的進行。信息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在電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而且提升了工程管控水平。目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深入工程信息的挖掘利用,可以強化工程信息整合處理能力,推進工程效益的有效管控。本文結合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來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完善的管理程序。
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是變電設備運行維護單位用來輔助對變電設備及其附屬設施進行日常巡視和檢查工作的信息系統。此系統的使用將改變以往設備大修制定計劃需要再三催促各部門上報計劃,而各部門進行上報時又需要翻查大量資料統計設備信息,不但工作效率低還有可能漏報的狀況,現在大修計劃的制定只是舉手之勞的事,設備的安全運行水平、管理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借助系統的幫助不但可以及時掌握設備的第一手現場資料,而且可以快速地進行處理。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健康水平,保證了各項生產任務優質高效地完成。
參考文獻:
[1](美)維埃拉著,董明等譯:《SQLServer2005高級程序設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年.
[2]劉,熊璋,王劍昆.《基于智能標簽的射頻識別系統的研究和實現》計算機工程.2003,29(20):162-164.
[3]國家電網公司.《變電站管理規范》,北京科文圖書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
[4]董士波編著,沈維春主審.《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年.
[5]楊旭中,張政治.《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第二版)》.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年.
[6]《電力工程項目管理便攜手冊》,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
[7]徐莉,賴一飛,程鴻群.《項目管理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
[8]RolandGareis.HappyProjects!MANZ,Vieena,2005.
主題詞:電力 工程 信息 管理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工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電力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產業的基礎,承擔著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項目信息管理,對提高電力工程項目的質量、工期、造價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 電力項目信息管理
對于電力工程建設項目,隨著電力項目的計劃、啟動、規劃、實施等項目生命周期活動內容的展開,大量項目的文件、報告、合同、照片、圖紙、錄像等各種各類信息會不斷地產生,需要對其進行諸如收集、分類、加工、過濾、歸檔、儲存等處理,以實現對項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所謂電力項目信息管理是指在整個電力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和輸入、輸出活動的總稱。項目信息管理過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傳輸、信息加工和信息儲存等內容。
電力項目信息管理直接影響項目管理工作的效率、風險、質量和成本。因此,如何有效、有序、有組織地對電力項目全生命過程的信息資源進行管理,是電力項目管理的重要環節。以計算機為基礎的電力項目信息處理技術在電力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又為大型電力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和控制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管理理念、技術支撐平臺和全面解決方案。
1、 項目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項目信息管理是涉及信息資源、信息技術、參與活動的人員等要素,是多要素、多學科、多手段的管理活動。項目信息管理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管理活動,它要運用許多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具有以下四大基本原理:
信息增值原理 信息增值是指項目信息內容的增加或者信息活動效率的提高。它是通過對項目信息的收集、組織、存儲、查找、加工、傳輸、共享和利用來實現的。
增效原理 項目信息管理可以通過提供信息和開發信息,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對包括信息和知識在內的各種社會活動要素的滲透、激活與倍增作用,從而能夠節省社會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創造企業效益,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服務原理 項目信息管理與一般的管理過程相比,具有更強烈的服務性,項目信息管所有過程、手段和目的都必須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必須通過服務用戶來發揮作用。
市場調節原理 信息管理也受到市場規律的調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信息產品的價格受市場規律的調節,信息資源要素受市場規律的調節。
2 、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的特征 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征。例如,管理的基本職能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管理的對象是組織活動;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等,在信息管理中同樣具備。但是,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作為一個專門行業的管理類型,又有自己的獨有特征:與電力企業制度緊密結合,設備及人員信息需要高度集中。正是有了信息的集中統一,才使得信息真正成為一種資源,并且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使電力項目管理人員隨時掌握設備、人員的相關信息,使電力運行安全可靠。
二、 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
“電力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是向電力企業內各級主管部門(人員)、其他相關人員,以及組織外的有關部門(人員)提供信息的系統。它通過提供作為決策依據的統一的信息來為企業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以及日常的作業服務。電力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應向主管部門提供四種主要的信息服務:確定項目信息、搜集項目信息、處理項目信息及使用信息為項目服務。
以“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為例:
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采用了“條碼(無線射頻鈕)”作為設備標識器,各個需要巡檢的設備上安裝一個“條碼”,內部存儲特定的代碼,標識著設備的狀態、參數等所有內容。當工作人員巡檢時只需帶著巡檢器(掌上電腦)到現場讀取各設備標識器的數據即可,由于巡檢器機身小巧輕便、操作簡單方便,十分適合現場使用,同時它還解決了巡檢到位問題以及省去了大量的數據錄入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對提高設備的運行維護水平及減輕數據的輸入工作量起了很好的作用。當需要進行設備狀態檢修、設備缺陷管理和設備性能動態分析時,將工作站數據庫的相關信息調出,設備的歷史狀況便一目了然了。
.1 、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的硬件組成
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由無線射頻設備標識器(條碼)、巡檢器(掌上電腦)、客戶計算機和網絡服務器組成。
2 、變電站智能化巡檢信息管理系統的特點
巡檢內容的編制靈活
巡檢路線按部門、專業、巡檢員分類;
每一條巡檢路線按設備、部件、項目分層組織;
每一條巡檢路線可定義巡檢或點檢兩種模式;
巡檢項目齊全,巡檢工作人員錄入方便
系統設定了“觀察類”、“記錄類”、“代碼類”、“測溫類”、“測振類”五種巡檢項目類型。
強大服務器軟件的信息處理與統計功能
①信息查詢 信息查詢是系統對信息進行處理的主要部分,通過不同的查詢功能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對信息進行處理、分析獲得所需的結果。系統提供五種查詢方式:工作查詢、異常查詢、缺陷查詢、結果趨勢查詢、漏檢查詢。
②考核統計功能 主要功能是對巡檢工作人員的日常巡檢工作的統計,以便考核巡檢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主要包括:路線統計、到位檢查、工時統計、異常統計。
異常統計用于統計設備有無異常情況或是有哪些異常情況;路線統計、到位檢查、工時統計用于統計巡檢工作人員到達巡檢現場各個檢查點的時間,以及在各個檢查點耗費的時間。
漏檢統計用于巡檢人員在應巡檢周期內未檢查項目的條數,以及哪些已派發而未下傳的點檢計劃。
③報表功能 系統設計有各種完善的報表,并且用戶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定制各種報表。
④缺陷管理 系統可以按巡檢人員、巡檢日期、缺陷類別、設備等方式作為檢索條件,方便地統計設備的缺陷情況,同時也可以將設備缺陷轉給其它系統,以便與其它系統集成。
三、小結
【關鍵詞】射頻識別;電力;數據采集
引言
射頻識別技術是在20世紀40年代隨著雷達技術的改進和應用而產生的,它通過無線射頻方式獲取物體的相關數據,并對物體進行識別,無需與被識別物體直接接觸,即可完成信息的輸入和處理,能快速、實時、準確地采集和處理信息[1]。
電力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絕大多數的家用電器和生產設備都依賴電力運行。一旦電力設備出現故障或事故,輕則給一定區域內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帶來不便,重則使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陷入癱瘓,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有必要采取先進的技術來保障電力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
1.射頻識別技術在電力領域的應用
射頻識別技術作為一項新的識別技術,具有其他以往識別技術所不具有的優點,所以倍受科研人員的關注,并將其應用于電力領域的各個方面,用以提高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可靠性。
1.1電力設備巡檢
電力設備由于長期暴露在大自然之中,不僅承受正常機械載荷和電力負荷的作用,而且還經受污穢、雷擊、強風、鳥害等外力侵害。多種因素將會促使設備老化、疲勞、氧化和腐蝕,如不及時發現和消除,就可能會發展成為各種故障,對電力系統的安全和穩定構成威脅,所以有必要對電力設備進行巡檢。王越等[2]提出了一種能實時傳送巡檢數據的變電站巡檢方案,實施過程是將具有不同編號的RFID射頻標簽安裝在需要巡檢的作業地點上,巡檢人員按系統生成的巡檢路線到達現場,巡檢人員手持內置有RFID讀寫器模塊和GPRS通信模塊的便攜式數據采集器與作業點的RFID射頻標簽通信,在PDA上即顯示出該區域下的對應需要檢查的設備,巡檢人員可對設備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以簡單的形式錄入PDA上的嵌入式數據庫,并將巡檢數據通過GPRS實時上傳至中心服務器。該系統有效地解決了人員到位困難和巡檢數據不及時等問題,實現了變電站巡檢管理的信息化和規范化。
1.2電力設備標識化管理
楊勝春等[3]提出了一種利用射頻識別技術與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結合,實現對電力企業中人員和設備智能安全管理的新的解決方案。當攜帶標識卡的人員和機動設備通過現場專用處理傳輸分站區域時,標識卡立即發射出具有代表身份特征的射頻信號,經目標識別器接收并通過專用處理傳輸分站發送到管理中心站。使管理人員能及時準確的查詢各種信息,方便作業人員和設備的調度與管理,提高和優化電廠的整體管理水平。
1.3電力設備動態缺陷管理
為了更好地利用電力設備狀態數據和防止電力設備缺陷管理中的疏漏,張龍斌等[4]提出了基于RFID的電力設備動態缺陷管理系統。該系統中用RFID標簽標識設備,并隨著設備的使用逐漸產生動態信息,從而在環境各異的現場實現對檢修設備操作快捷、安全的目的。通過該系統的使用可以規范設備缺陷的管理,降低事故發生率。
1.4電力系統安全作業
電力系統具有設備種類繁多、操作項目繁雜、工作地點分布廣泛、工作條件不一的特點,從而導致人為的錯誤操作,惡性事故屢有發生,給生產和人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其社會影響、經濟損失是難以計算的,為了防止對電力設備操作中的疏漏,袁瑤等[5]設計了一種用于確保電力系統作業安全的硬件防護裝置。結果通過USB接口輸入主計算機兩票系統數據庫。系統為軟、硬件結合的網絡化管理系統,采用RFID技術和J2EE架構的有機結合,為電力兩票管理提供了高效的基礎數據。同時,RFID的非接觸、可同時讀多卡等特性,為系統管理環節提供安全、便捷、準確、實時的信息,從根本上降低事故發生率。
1.5防止竊電
竊電問題是各供電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電力用戶點多面廣,涉及千家萬戶,計量裝置安裝分散,在竊電嚴重的地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如何避免竊電關系到供電企業的切身利益和供電安全問題。李大勇等[6]提出了一種基于射頻技術的防竊電開箱記錄儀,該裝置包括安裝在電表箱內部的具有存儲功能的電子鎖(基于無線射頻技術)、作為電子鎖鑰匙的射頻卡和布置在控制室的發卡機、控制中心服務器及相關的配套軟件。利用射頻卡可以實現無接觸開啟電表箱,電子鎖則記錄相應的開箱時間、開箱方式、用戶信息。利用采集卡收集電子鎖存儲的開箱信息,上傳至控制中心服務器,可以對開箱記錄進行查看,并且可以利用風險分析軟件對開箱數據處理,分析得到各個表箱存在的竊電風險程度,提醒工作人員采取相應的措施。
2.結束語
射頻識別技術雖然在電力領域的各個方面得到了應用,但仍處在起步階段,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對其進行研究,以便解決其在技術標準上的不統一及成本高等問題,利用射頻技術具有抗污染能力強、容量大及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等眾多的優勢,來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黃玉蘭.物聯網、射頻識別(RFID)核心技術詳解(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3~20
[2]王越,麻賽軍.基于RFID的變電站巡檢系統[J].四川電力技術,2010,33(2):77~79
[3]楊勝春,姚學武,文孝強.基于RFID技術的電力企業人員及設備智能安全管理系統[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07,27(6):54~56
[4]張龍斌,袁瑤,趙夢巖等.基于RFID的電力設備動態缺陷管理系統的設計[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0,11(2):76~78
這次學校組織的實習學習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但是我以100%的工作態度來對待,同時由于學習的心態來面對,而經歷了這次過程,我們感性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對我將來的學習和研究方向的確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這次實習豐富了理論知識,增強了操作能力,開闊了視野,并使我對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認識,真是讓我收獲頗多。現將本次實習就實習內容以及未來自己努力的方向兩方面作實習鑒定。
在實習的1個月時間里,我擔任工程部里面的巡檢工作,學習最基本的cdma網絡知識、gsm網絡知識、室內分布系統知識。nokia手機工程模式和三星常用工程模式的認識跟應用。nokia測試手機使用的bcch、cid、rx、rq跟tx測試g網的網絡信號,三星手機使用的pn、ec/io、rx和tx測試c網的網絡信號。巡檢組員關于測試的方法和要求,室內分布代維服務內容和要求,用戶感受要求,網絡指標要求,工藝要求等。室內分布系統總臺賬中巡檢站點信息查找。分析c/g網絡信號系統設計方案,繪畫系統原理圖跟設備安裝圖,從而弄懂網絡的覆蓋區域,饋線的走向,設備器件的參數等設計方案的要求。學習常用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應用于室內分布系統整改、優化工程:結合更高的網絡質量要求和大網變化、有必要對已建的室內分布系統進行全面的測試評估、系統指標調測、整改方案實施、系統優化網絡優化。用戶投訴分析處理、室內日常通信保障獲得更大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實際巡檢操作要掌握的要領:gsm的通信測試用nokia移動電話的工程模式名稱為“net monitor"分組畫面為改錐、鐵錘和手機,諾基亞的工程模式啟動后可以通過命令開啟或關閉。工能選擇-net monitor-01進入畫面00退出的程序一樣,只不過后面的01該成了00。記錄bcch﹑ci﹑rxlev﹑rq﹑tx-pwr(等級)最強鄰居小區1跟最強鄰小區2的數據,以及切換測試。打通10010電話,對數據變化進行記錄。主要記錄數據為菜單1﹑3和9。cdma用三星移動電話第三行的pn數值是代表者手機信號接收基站的代碼。在建筑物內&室外大家可以嘗試著播打。看看pn值的變化。后面的d0xx數值就是下行rx接收電平值。也就是手機信號接收功率的強弱數值。數值越小,代表功率越大,信號也就越強。反之也亦然。正常范圍應該是50~90之間。后面的-0x數值代表者ec/io值,通俗的說就是擾頻值。數值越大說明手機受到外界干擾越大。超過+10幾乎無法正常通話了。第四行的數值t-xx代表了手機上行也就是手機發射功率數字。數字越大代表發射信號的功率越強。關鍵就是第一頁的cdma monitor,是工程測試人員必看的一頁。如果要判斷信號問題還是手機故障,依據都來自與此。完成了這些的數據記錄后,還要對電表位置/讀數以及主機設備的具置進行記錄。
實習雖短,但收獲豐富,只要付出,就有回報,而經過自己的努力,我有了機會去面對著專業性人員,聽著他們對專業性的講解以及親自看到了許多的大型通信設備,這些都很有助于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以及與實際相聯系,很益于我在以后的工作。實習讓我體會通信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加深對通信工程在生產生活中的感性認識,了解這些企業生產和運營的規律,學習這些企業組織和管理知識,鞏固了所學理論,培養了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 此次實習通過各種形式我了解當前通信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美好的前景。感受到了信息科技給今天帶來的美好生活,當然以后自己也要立志獻身于通信事業,重點研究移動通信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