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包裝管理規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包裝管理規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包裝管理規范

    第1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首先,我代表中隊黨支部和全體官兵熱烈歡迎各位領導蒞臨我中隊檢查指導工作,衷心感謝各位領導對我中隊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面由我就我中隊在去年的消防執勤器材裝備規范化管理工作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向各位領導作個簡要的匯報。

    去年8月,我中隊被支隊確定為消防執勤器材裝備規范化管理試點單位,接領任務后,中隊黨支部率領全體官兵在支隊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心,奮力拼搏,迎難而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經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將試點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支部重視,廣泛發動,統一認識

    為打牢裝備器材規范化管理的思想基礎,中隊黨支部召開支部會議,研究工作部署,分工落實到人。組織官兵學習《中國人民內務條令》、《公安消防部隊基層正規化管理若干規定(試行)》和《公安消防部隊消防器材裝備管理規定》等有關文件精神。對全隊官兵進行深入廣泛的宣傳發動,把上級的要求轉化為官兵的自覺行動,使大家明確了消防執勤器材裝備規范化管理工作的作用、意義和要求,統一了思想。并成立了由干部、班長組成的“沙井中隊執勤器材裝備規范化管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以《執勤器材裝備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為基礎,結合我中隊執勤器材裝備軟件、硬件方面的情況,修改、制訂了落實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報上級審批落實。

    二、以正規化為標準,扎實做好試點工作

    在支隊試點工作組的直接領導下,我們扎扎實實地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硬件建設方面。

    一是改造消防車庫。本著實用、堅固、安全、整潔美觀、便于清掃的原則,我們對車庫地面進行翻修,鋪設了地板磚,車輛定位線采用耐磨的廣場磚分色鋪設,并在定位線后方設立了車輪固定墩,以確保車輛入庫倒車時人車的安全;對車庫進行編號,懸掛車庫序號和車輛號牌,規定了車輛的停放位置。二是改造個人裝備放置臺。并設置了標簽,按要求配足了個人裝備,統一了個人裝備的疊放方法和放置的位置。三是制做了庫存裝備器材放置架。粘貼器材標簽,對戰備、訓練器材分架定位存放。四是對中隊所屬的消防戰斗車輛配置的消防設備、器材的放置位置重新進行了調整,制作了名稱標簽,進行定位,做到了科學、規范,一目了然,取用方便。

    (二)軟件建設方面

    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我們還非常重視軟件的建設。中隊執勤器材裝備規范化管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在原有執勤裝備器材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逐條對照《中國人民內務條令》、《公安消防部隊基層正規化管理若干規定(試行)》和《公安消防部隊消防器材裝備管理規定》和《執勤器材裝備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的有關條文,進行修改,并加強向支隊工作組的請示匯報,整理出了一整套合理可行的庫、室、器材裝備管理檢查制度。從車輛裝備器材的出入庫、使用、檢查保養、記錄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使執勤裝備器材的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組織全體官兵進行學習,使官兵們從思想上明確了消防執勤器材裝備規范化管理的方法和要求。并在實際工作當中認真抓好落實,真正發揮制度的規范作用,我中隊的消防執勤器材裝備管理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在軟件和硬件建設中,中隊共組織15個勞動日,出動官兵225人次,制作、粘貼標簽260個,建立健全了消防執勤器材裝備管理制度10份。狠抓制度落實,中隊的器材裝備管理做到了“定人、定物、定車、定位”,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三、幾點體會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是完成試點任務的關鍵所在。

    在試點期間,總隊司令部龍明強參謀長、蔣葵泉副參謀長,后勤部陳宗武處長以及我支隊劉平支隊長、劉干耀政委、譚龍良副支隊長、蔣新宏參謀長、秦良副參謀長等領導多次下到中隊檢查指導。特別是劉平支隊長和劉干耀政委,不僅經常過問,還多次帶領工作組現場辦公,為試點工作排憂解難。是支隊工作組作風扎實,在譚副支隊長的帶領下,工作組的成員放下架子,伏下身子,悉心指導,積極幫扶為完成試點工作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各級領導在工作過程中勤政務實,以身作則,為廣大官兵作出了表率,激發了中隊官兵的工作熱情,帶動了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準備充分,有的放矢,是取得工作實效的有力保證。

    第2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 潔凈室(區)性能; 檢測; 對策

    潔凈設施是保證藥品、醫療器械及直接接觸藥品包裝材料生產企業產品生產質量和醫療機構制劑室藥品配制質量,防止生產(配制)環境對產品污染,加強產品質量控制,按照GMP的要求,對我市的制藥企業、醫療器械、藥品包裝材料生產企業、藥品輔料生產企業和醫療機構制劑室進行了潔凈室(區)性能的檢測,執行的有效標準是《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懸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測試辦法(GBT16262~162641996)》;《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500732001)》;《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管理辦法》(局令第十三號) ;《無菌醫療器具生產管理規范(YY00332000)》;《醫療機構制劑配制質量管理規范(試行)》。

    1 儀器

    激光塵埃粒子記數器; KA31熱式風速儀; AMP150風量儀;HT3005HA溫濕度計; 475MKⅢ系列數字差壓計等。

    2 方法

    2.1 懸浮粒子:一百級,一萬級,十萬級,三十萬級的測定

    NL=A0.5(NL為最少采樣點;A為潔凈室或潔凈區面積)

    按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每個房間的點數按面積及環境潔凈度的要求來確定,每個采樣點采樣3次,取其平均值。標準規定:0.5μm粒徑:一百級≤3500粒/ m3;一萬級≤350000粒/m3;十萬級≤3500000粒/m3; 三十萬級≤10500000粒/m3; 5.0μm粒徑:一百級0粒/ m3;一萬級≤2000粒/m3;十萬級≤20000粒/m3; 三十萬級≤60000粒/m3。

    2.2 活微生物的測定

    按GMP的要求,對室內的沉降菌進行檢測, 營養瓊脂是經過高壓蒸汽滅菌,采樣前必須對平皿的外面認真的消毒,取直徑90mm×15mm營養瓊脂培養皿,根據采樣環境面積及潔凈度的要求,選擇采樣時間30min,37±1℃培養箱中培養,同時做空白對照,48h以后進行菌落記數。并標準規定:一百級≤1個/m3;一萬級≤3個/m3;十萬級≤10個/m3; 三十萬級≤15個/m3。

    2.3 其它潔凈性能檢測方法按《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50073-2001)》標準進行

    風速標準規定:水平層流≥0.4m/s, 垂直層流≥0.3m/s。

    溫度標準規定:藥品生產企業18~26℃,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8~28℃。

    相對濕度標準規定:45~65% 。

    換氣次數標準規定: 一萬級≥20次/小時; 十萬級≥15次/小時;三十萬級≥12次/小時。

    靜壓差標準規定:潔凈與非潔凈區之間>10Pa, 不同潔凈區之間>5 Pa 。

    照度標準規定: 潔凈區≥300LX 。

    轉貼于

    3 結果

    我們對20家相關企業的1032間潔凈廠房進行了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20家相關企業的1032間潔凈廠房檢測結果(略)

    4 討論

    上述制藥企業潔凈室(區)性能的檢測發現, 溫度不合格的制藥企業主要是由空調系統所造成;相對濕度不合格的制藥企業主要由于液體生產的特殊性和季節性原因所造成。應認真對待,積極解決,以降低室內的濕度,否則容易導致霉菌不符合規定。 照度不合格主要是由于選擇的燈具瓦數不夠,造成房間不光線不足引起。作為生產部門,無論是管理者還是監督者,都應該為工人提供良好、舒適的生產環境,這樣無論對加強藥品的質量和產量以及對企業的發展都有良好的作用。從中也能發現,已經通過GMP驗證的企業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員工在思想上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管理理念。他們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除了因凈化設施使用期限已近導致相對濕度超出標準之外,基本上能達到標準規定。非藥品生產企業存在著管理理念欠缺,操著不當,缺乏專業的科學管理知識,對GMP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原因,總認為不是藥品,不應和藥品生產要求相同等等。這些需要我們加強對其宣傳和監督,不合格的項目進行整改直至合格。部分醫院制劑室存在管理理念欠缺,工作服質量不合格, 纖維太多,造成不必要的環境污染。由于對藥用輔料的企業認證是近年才開展的,故生產藥用輔料的企業,缺少相應的知識和常識,更需要我們加強對其的監督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GB/T 16292~162941996, 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懸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測試辦法.國家技術監督局,1996年4月.

    2 局令第27號, 醫療機構制劑配制質量管理規范(試行)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1年3月.

    3 局令第13號, 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 2004年7月.

    第3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 CSSD 再生物品 規范化管理 醫院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SSD of recycled equipment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recycled equipment for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the renewable devices for regenera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evaluating. Results the recovery of sterilization supply &distribution, clean, packaging, disinfection and storage distribution operation process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make the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rate 100%.Conclusion strict execution procedures, regulating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Keywords】 CSSD Regeneration item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Hospital infection

    再生醫療器械是指使用后,經處理可重復使用的器械。而CSSD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部門,它承擔著著全院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它的每一項工作都和醫院感染、醫療護理質量、患者的安危息息相關。隨著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WS3101.1-2009 3101.2-2009 3101.3-2009三項標準的實施,對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安全,我院CSSD對再生醫療器械加強了回收、分類、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發放、監測的管理,并完善了相關規章制度、操作流程和預防措施,提高了醫療護理質量,保證了醫療安全。

    1 制定與完善各項制度 規范操作流程

    我院按《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和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制定了CSSD工作制度、CSSD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訓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下收下送制度、器械清洗制度、敷料檢查打包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滅菌效果監測制度、設備管理制度、器械(包括外來器械)管理制度、查對制度、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制度、職業安全防護制度、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及質量控制與可追溯制度。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補充、規范了器械清洗流程、制定了考評內容與方法,明確了相關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保證“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避免出現管理上的真空,使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合理布局 加強各區域管理

    消毒供應中心布局應科學合理,嚴格劃分生活區、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各區之間要有明顯的標志與界限。采取規范性的路線,物流方向由“污”到“潔”,強制性單向流動,潔污分流,無交叉。人流方向由“潔”到“污”,逆行需通過緩沖間更衣。氣流方向由“潔”到“污”,壓力控制。工作流程按回收、清洗、干燥、檢查、包裝、滅菌、監測、無菌存放和發放順序進行,防止交叉感染。

    3 嚴把再生醫療器械各環節的質量關

    3.1回收質量管理 污染器械應先在病房進行初步處理并保濕,以免污物干涸后粘在器械上影響清洗效果。放置在密閉的回收箱中存放,如被朊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雙層封閉包裝放置在回收箱中并標明感染性疾病名稱,每天供應室下收人員用專用車到各科室回收再生物品,物品回收時要按照卡片上的品名、數量、規格仔細清點核對,檢查器械的性能和完整性。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應清洗、消毒,干燥備用。

    3.2清洗質量管理 器械清洗是器械處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徹底清洗是保證消毒或滅菌成功的關鍵。所有回收物品均視為污染,清洗前做好自身防護。清洗時根據回收物品的材料、結構、精密程度和物品的污染程度進行分類,,工作人員認真執行再生物品的洗滌操作規程,嚴格落實沖洗、多酶浸泡、刷洗、常水漂洗、純水漂洗、、干燥的清洗步驟,檢查清洗質量,達到使用標準。

    3.3包裝質量管理

    3.3.1打包前對清洗后的 器械進行檢查,采用目測或使用帶光源的放大鏡逐件檢查,確保器械及其關節齒牙處光潔,無污漬、殘留物和銹漬;功能完好,無毀損。清洗不合格器械,應立即返回去污區處理。脫鉻、損壞物品應做報廢處理。

    3.3.2開放式儲槽不應用于滅菌物品的包裝,紡織品包裝材料應一用一洗一滅菌,無污漬,中間無縫線,燈光檢查無破損。紙塑袋密封包裝其密封寬度應≧6mm,包內器械距包裝袋封口處≧2.5cm。

    3.3.3包裝前根據器械目錄,核對器械的名稱及數量,因方便刷洗拆卸的器械應進行組裝。包外應標識有:物品名稱、包裝者、滅菌日期、失效日期、滅菌鍋號、滅菌批次,表示應具有可追溯性。 轉貼于

    3.3.4滅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不超過7公斤;輔料包不超過5公斤。

    3.4滅菌質量管理

    我們遵循《WS310.3-2009CSSD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滅菌器按《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正確掌握滅菌器操作規程及監測手段,注重滅菌的三大要素:滅菌溫度、時間、飽和蒸汽。定期保養滅菌器,每鍋進行B-D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對滅菌質量采用物理監測法、化學監測法和生物監測法進行,監測結果應符合《WS310.3-2009CSSD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壓力蒸汽滅菌的監測每次進行物理監測法,每次滅菌應連續監測并記錄滅菌時的溫度、壓力和時間等滅菌參數。溫度波動范圍在+3°C以內,時間滿足最低滅菌時間的要求,同時應記錄所有臨界點的時間、溫度與壓力值,結果應符合滅菌的要求。

    3.5儲存與發放管理

    所有的滅菌物品均應經過仔細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進入滅菌物品存放區儲存。進入儲存間前醫務人員需帶好口罩帽子、洗手、穿隔離衣、換鞋,將滅菌物品存放于潔凈的存放架上。檢查無菌物品數量、標識是否正確、滅菌是否合格、分類放置,位置固定,并按照先遠期后近期的原則儲存。發放時按照規范,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發放時先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應在生物監合格后,才可發放。發放物品的運送車、容器等工具每日清潔、消毒后存放,從滅菌物品存放區發出的物品不得退回存放區,過期滅菌物品須從存放區取出,重新進行清洗包裝和滅菌處理,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4 加強職業暴露防護管理

    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和感染控制意識,積極開展預防自身職業暴露感染知識的培訓,明確各類物品、器械的處理要求,操作流程并進行評價監測,根據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組織學習醫院感染基本預防知識。認識個人防護的重要性和規范性,把所有的再生使用的醫療器械都要看作是傳染源,做好隔離和預防措施。在接觸使用后的再生醫療器械時必須做好標準預防,正確的標準預防不僅保護了周圍環境更保護了工作人員自己。工作時必須按要求著裝,正確使用各種防護技術,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工作過程中盡量避免銳器傷,一旦被利器損傷,應立即進行傷口處理,必要時進行血源性疾病檢測按職業暴露程序處理。

    5 討論

    由于我們對再生醫療器械回收至CSSD集中處理,并實施全程質量控制,其優點在于回收、分類、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儲存、監測和發放均有有經驗的專業人員來完成,形成有效規范的消毒、滅菌循環系統。通過對全院再生醫療器械的集中管理,規范了器械的回收、清洗和包裝程序,使再生醫療器械包的質量大為改善。確保了再生醫療器械的質量水平,對預防院內交叉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為臨床的醫療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參 考 文 獻

    [1]胡必杰,郭燕紅,高光明,劉榮輝.外來器械清洗消毒滅菌標準操作規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參考版).

    [2]萬正敏.再生物品實施集中管理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關鍵[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9):1863-1864.

    第4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

    近30年來食品工業和國際食品貿易的發展對我國的食品種類和人民的飲食消費習慣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預包裝食品日益成為居民膳食的主要組成,對居民健康的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新西蘭、加拿大等國家非常重視食物成分數據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在他們的食物成分數據庫中30%~70%的數據來源于包裝食品生產企業提供的信息,而我國食物成分數據庫對數據的分析和利用與市場繁多的包裝食品相比還有相當差距[1]。

    近幾年,我國圍繞食品的營養標簽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規和標準。2008年《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的頒布實施,2009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實施,使食品營養標簽成為食品安全標準的一部分。為遵照《食品安全法》并配合其實施,2010年2月,衛生部委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將《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轉為國家標準,并于2011年10月12日國家衛生部了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規定于2013年1月1日實施。該標準的實施,明確了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的標注范圍、標注內容、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等要求。本文就我國預包裝食品(不包括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的營養標簽法律法規及標準的要求,結合工作實踐,對營養標簽如何正確標示進行闡述。

    營養標簽是預包裝食品標簽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2.1 營養成分表的標示

    預包裝食品標簽上強制標示的內容包括能量、核心營養素,營養標簽中的核心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

    用。例如食品標簽有營養聲稱時,聲稱的營養素含量必須符合標準要求。

    (2)食品營養標簽應使用中文。如同時使用外文標示的,其內容應當與中文相對應,外文字號不得大于中文字號。

    (3)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時,在營養成分表中還應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第5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檔案管理;數碼照片;國家標準

    隨著數碼時代的到來,數碼相機得到普及和廣泛應用。數碼照片特有的成像快、處理快、傳輸快、查閱快和成本低、存儲久等特點,使其大有取代傳統膠片型照片的趨勢,成為照片技術發展的主流。如何對數碼照片進行收集、整理、歸檔和保管,是基層檔案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目前,國家尚未出臺相關的標準和技術規范,現行的國家標準《照片檔案管理規范》(GB/T 11821-2002)僅是適用于銀鹽感光材料照片檔案,也就是傳統膠片型照片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盡管目前數碼照片檔案管理問題已經引起各級檔案管理部門的重視,一些省、市和單位出臺了在本地、本部門試行的數碼照片管理規范,但存在標準不統一、內容不完整、操作性不強等問題,數碼照片管理從總體上來說,仍處于一種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狀況。筆者認為,對《照片檔案管理規范》(GB/T 11821-2002)進行修訂迫在眉睫,使該標準既適用于傳統膠片型照片的檔案管理,又適用于數碼照片的檔案管理,提高檔案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建議對《照片檔案管理規范》(GB/T 11821-2002)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修訂:

    一、在“1 范圍”條目中,去掉“銀鹽感光材料”這一界定,使得《照片檔案管理規范》的應用范圍涵蓋數碼照片。

    二、由于數碼照片是一種電子文件,應符合《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GB/T 18894-2002)要求,建議在“2 規范性引用文件”條目中,增加“GB/T 18894 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

    三、在“3 術語和定義”中增加數碼照片的定義:“數碼照片electronic photograph 是用數碼相機、掃描儀等設備獲得的,以數碼形式存儲于磁帶、磁盤、光盤等載體,依賴計算機系統閱讀、處理,并可在通信網絡上傳送的靜態圖像文件?!?/p>

    四、由于數碼照片依賴計算機系統進行閱讀、處理,一方面,其數據信息很容易被修改,數碼照片檔案管理必須保證照片的原始性、真實性。另一方面,必須符合電子文件的規范要求。建議在“4.2 收集要求”中,增加以下條目內容:“對存在真偽疑義或修改處理的照片應采取必要措施進行鑒定,確保照片的原始性、真實性”;“數碼照片以JPEG、TIFF為通用格式,用數碼相機直接拍攝的數碼照片,其光學精度至少在300萬像素以上;用掃描儀對紙質照片掃描形成的數碼照片,其掃描光學分辨率一般應在600dpi以上,數碼照片遷移、格式轉換、歸檔過程中,應保持原有精度和不丟失圖像交換信息”。將“4.2.6 對無底片的照片應制作翻拍底片;對無照片的底片應制作照片”修改為“對無底片的照片應按照標準掃描或制作翻拍底片;對無照片的底片應制作照片;對永久或長期保存的照片,歸檔時,應同時制作紙質照片,按雙套制要求保存”。

    五、為滿足紙質照片和數碼照片編號的需要,在“5.4 照片的整理”中,“照片的編號”應采用以下格式:“全宗號―門類―年度―保管期限代碼―冊號(盤號)―張號”。門類是用來區分紙質照片和數碼照片的代碼,分別用“ZP”、“SP”表示。冊號(盤號)是在某一全宗某一保管期限內紙質照片冊或存儲數碼照片光盤的排列從“1”開始的順序號。需要增加“數碼照片文件的命名”、“數碼照片的存儲及說明”條目,內容如下:“數碼照片文件命名規則為‘門類―年度―保管期限代碼―張號’,張號用五位阿拉伯

    數字表示,位數不足的在前面補‘0’。如‘SP20091

    00003.jpg’,其中,第1~2位表示門類,第3~6位表示歸檔年度,第7位表示保管期限,第8~12位表示張號。”“數碼照片應采用只讀光盤作為保存載體,一個歸檔年度的數碼照片應存儲在一張或多張光盤中,幾個歸檔年度的數碼照片一般不允許存儲在一張光盤中??讨乒獗P時,應選擇‘一次性寫入’方式,刻制一式三套,套別分別為‘A’、‘B’、‘C’,其中,‘A’表示封存,‘B’表示利用,‘C’表示異地保存。光盤背面應注明全宗號、門類(類目)、年度、盤號,格式為:‘全宗號―門類―年度―保管期限―盤號’。書寫時,應使用光盤專用書寫材料,不得直接在光盤上粘貼任何標記。每張光盤的根目錄下應有說明文件、著錄文件、數碼照片子目錄。說明文件文件名‘README.TXT’,文件內容應包括全宗號、門類、年度、保管期限、盤號、全宗名稱、形成時間、件數、套別、制作人、審核人、制作時間等信息。著錄文件文件名‘DESCRIPT.XML’,文件內容:數碼照片光盤內目錄的電子版本。該文件應使用經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計算機檔案管理系統自動生成。文件格式‘XML文件’。數碼照片子目錄目錄名‘DATA’,目錄內容:存放經過整理后的數碼照片。光盤封面正面應打印或使用符合檔案要求的書寫材料填寫上述說明文件的內容。”

    六、在“5.5 照片檔案目錄的編制”中的“目錄種類”,增加“文件目錄”內容和條目:“數碼照片文件目錄應逐張照片編制,使用經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計算機檔案管理系統進行目錄的編制、管理。數碼照片文件目錄項目包括全宗號、門類、年度、保管期限、光盤號、張號、題名、拍攝者、拍攝時間、備注。”

    七、在“6 照片檔案的保管”中的“6.1 包裝物與裝具”,增加“光盤”條目:“存儲數碼照片的光盤應放在堅硬的光盤盒內存放?!痹凇?.5 保管要求和措施”中,增加“光盤在光盤盒中應豎立存放,避免擠壓,不得彎折,不得堆疊,遠離強磁場環境,避免擦、劃、觸摸記錄涂層。光盤只有在使用時,才能將其從包裝物中取出,使用后及時放回。如果光盤有污漬,可用照相機鏡頭的綿紙或非常軟的刷子從中心向邊緣輕輕擦拭,也可用水或中性清潔劑如酒精沿著磁軌的中心循環向外清洗,不得使用玻璃清潔劑或溶劑擦拭。提供檔案借閱服務時,應盡量使用數碼照片。每隔四年,應對數碼照片光盤轉存一次,原盤同時保留時間不少于四年”。

    第6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 醫療廢物;問題;對策

    醫療廢物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1]。2003年國務院總理簽發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1]及相關配套文件,醫療廢物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醫療廢物的危害在于它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蟲卵及其他有害物質。相當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傳播源于注射器、輸液器等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重復使用[2]。部分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70年代就曾發生過醫療垃圾處理不當引起乙肝傳播流行的事件[3]。為此,加強醫療廢物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類健康,成為醫院管理的重中之重,現就我院醫療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總結如下。

    1 醫療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醫療廢物未按要求明確分類、收集

    1.1.1 個別臨床醫務人員、后勤、機關人員和部分非臨床人員、保潔人員環保意識不強,存在認識不足、麻痹大意思想,認識不到醫療廢物管理的重要性,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其配套文件學習不夠,理解不深,導致感染性廢物放入生活廢物容器內、個別藥物性廢物放入損傷性廢物內、化學性廢物處理不當、醫療廢物容器不加蓋等現象。

    1.1.2 工作人員在使用醫療廢物包裝物或容器時,為了降低成本,造成醫療廢物裝盛過滿;有的暫時貯存時間超過2 d,未按要求收集。

    1.1.3 因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患者及陪護人員,尤其是門診的流動人員,在進行肌肉注射、拔除靜脈針、采血后,將按壓針眼污染的棉簽或棉球丟棄至生活垃圾中,甚至有的丟棄在地上。

    1.2 醫療廢物包裝不規范 由于保潔員和護士未檢查容器裝盛情況,使醫療廢物的包裝物或容器內存放的醫療廢物超過2/3,不利于封口,致封口不緊實、不嚴密,同時對標簽的填寫認識不足,致標簽漏填或填寫不規范。

    1.3 醫療廢物轉運未按規定執行 由于負責收集轉運的人員文化水平較低,人員更換較頻繁,對工作的性質及醫療廢物的危害認識不足,導致在運送前未認真檢查包裝物或者容器的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未認真核實醫療廢物的重量,使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轉運到暫儲地點。

    1.4 交接登記不規范 保潔員為了省時省力憑經驗估算重量,見護士忙碌,未等核實則在登記本上寫上時間、重量,簽上自己的名字,護士也未重視,未進行核實,登記本上護士簽名常有漏簽或補簽,而保潔員也有提前簽名等現象。

    1.5 資料保存不符合要求 一部分未配備護士長的科室,重視了資料的填寫,但對于資料的保存認識不夠,導致三年的資料不全。

    2 對策

    2.1 進一步完善組織機構,加強監督力度 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配套文件要求,我院在成立了以院長為第一責任人,由業務副院長、院感科主任、醫務部主任、護理部主任等相關人員組成的醫院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的基礎上,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負責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實施由醫院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專職管理人員-科室醫療廢物管理小組三級管理體系,每月定期檢查,隨時抽查,共同參與,分級分層監督管理,做到層層把關,環環相扣,獎罰分明,效果良好。

    2.2 反復培訓,提高認識 自我防護教育和法制、法規教育是醫院員工必須接受的基本教育。采用多種方式在全院營造防范醫療廢物污染的學習氛圍,針對不同部門的特點進行定期、不定期組織培訓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配套文件。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和“標準預防”意識,促進人們積極地配合醫療廢物管理。

    2.2.1 醫務人員的培訓 采用多媒體講座集中培訓聯合發放資料自學的方式進行培訓,定期考試,隨時提問,嚴格操作流程,按規定做好醫療廢物從產生到分類、收集、轉運、貯存、處置的全過程管理。將醫療廢物管理知識納入繼續教育項目。

    2.2.2 實習、進修人員的培訓 將醫療廢物管理知識納入醫院崗前培訓內容,并根據各科室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由科主任或護士長對醫療廢物相關知識再次強化培訓,同時作為實習生的考核內容之一。

    2.2.3 后勤、機關及非臨床人員的培訓 在采用多媒體講座集中培訓聯合發放資料自學的基礎上,進行現場指導,將有關法律、法規、醫療廢物分類等知識,進行重點整理,打印裝訂成冊,人手一本,然后,進行問卷調查學習效果。

    2.2.4 保潔人員的培訓 由于保潔人員文化水平較低,更換較頻繁,對醫療廢物的危險性不了解,因此,在醫院統一培訓的基礎上,專職管理人員反復組織保潔員及收集轉運人員的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醫療廢物管理的重要性,主動地自覺地配合工作。同時,要求收集轉運人員必須做到“四個不交不接”即:“護士不在場不交不接;裝盛過滿不交不接;標簽填寫不規范不交不接;護士不核實重量不交不接”。

    2.2.5 患者及陪護人員的培訓 醫療廢物管理不僅是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的事情,更是全社會的事情,提高公眾意識是最重要的。但公眾對醫療廢物管理的了解卻知之甚少,有作者對門診患者和醫務人員進行的調查顯示,95%的患者不知道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不能混裝,90%的醫務人員認為政府和新聞媒體對醫療廢物相關知識和危害性宣傳不夠。因此宣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患者入院時、住院間、出院時由責任護士負責宣傳教育;其次,門診導醫設一名負責宣傳教育,讓進入醫院的人們了解存放醫療廢物的地點,將貯存容器及標識告知大家,教會丟棄各類垃圾的方法,讓患者及陪護人員清楚廢棄物怎樣處理,了解醫療垃圾流入社會對大眾的危害,形成人人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2.3 嚴格規范醫療廢物各個環節的管理流程

    2.3.1 醫院制訂醫療廢物各個環節的管理流程。

    2.3.2 固定收集轉運人員,專職管理人員全程監督。

    2.3.3 各部位嚴格垃圾分類,避免擴大醫療廢物范圍,增加不必要的資金投入。

    2.3.4 工作人員與收集轉運人員交接時必須履行簽字手續,嚴格執行“四個不交不接”規定。

    2.3.5 處理被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醫療廢物時,操作人員必須做好個人防護。

    2.3.6 對患有感染性疾病和已確診或懷疑傳染性疾病患者所使用過的醫療物品,經初步處理后要單獨放入專用包裝袋內。

    2.3.7 盛放醫療廢物包裝材質必須達到防水、防滲漏、防刺破,做到收集醫療廢物不落地,存放不暴露,日產日清,處理及時徹底。

    3 小結

    醫療廢物屬于高危險性廢棄物,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我院通過采取有效的持續改進措施,形成了人人參與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使我院的醫療廢物管理達到了預期目標,實現了醫療廢物管理規范化、法制化。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

    第7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二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籌建;經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29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4876-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醫院的發展,各級衛生部門高度重視醫院感染控制,使得一直位于幕后的消毒供應中心作用凸顯。國家衛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頒布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規范》等強制性行業標準更是進一步規范了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工作。于是各醫院紛紛重建、擴建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消毒供應室。我院也于2011年末原址重建成規范化、標準化消毒供應中心,投入使用后由原來的復用醫療器械分散式管理過渡到集中管理模式。工作模式的轉變,帶來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觀念,管理組織,管理方法等一系列的變革[1]。新消毒供應中心經一年多的實際運行,效果良好?,F將建設中的經驗與體會報告如下。

    1硬件設施建設

    11選址及設計我院為開放床位400張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原100多平方米的舊供應室已不能滿足醫院發展需要。重建過程中受建筑環境和硬件設施的限制,未能與手術室相連通,而是在臨手術外科樓的東北側進行了原址重建。重建后消毒供應中心各項設施功能齊全,面積擴展到380平方米。消毒供應中心籌建初期是由無消毒供應中心施工經驗的普通建筑設計公司承接設計與施工,但在外出參觀考察過程中,該設計公司無專業知識背景的弱點使設計受阻。于是改由具有相關專業經驗的裝修公司設計并裝修。

    12裝修與設備配置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從設計到施工均嚴格遵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規范》、《醫院消毒技術規范》及《吉林省消毒供應室驗收標準》要求,參照國內外先進經驗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建設完成。內部環境劃分為兩大區域:即輔助區域和工作區域,輔助區域包括換鞋區、辦公室、學習室、男女更衣室、衛浴間、庫房等;工作區域嚴格劃分為三區,即去污區、檢查包裝滅菌區和無菌物品存放區,另外又單獨辟出純水機房、空調機房和蒸汽發生器房。做到了去污區、檢查、包裝及滅菌區和無菌物品存放區之間應設實際屏障[2]單設人員走廊,保證了人流物流分開,不交叉、不逆行,安裝了空氣凈化系統,調整兩個入口,四個通道只留人員入口和清潔物品入口,實現氣流流向從潔到污,物品流向從污到潔的標準要求。

    121各區裝修和設備設施配備

    1211去污區去污區分隔為緩沖間、潔具間、回收車清洗存放間、回收箱存放區和污染物品分類清洗區等。區域內地面采用紫色進口地膠,洗車間鋪設米色地磚。緩沖間配備感應洗手設施、擦手紙巾,防護面罩、防護服、防刺傷拖鞋等。該區以全自動超聲清洗機一臺、雙扉干燥柜一臺及一個傳遞窗形成實際屏障與檢查包裝滅菌區間分隔。

    1212檢查、包裝滅菌區該區經緩沖間進入、單設潔具間,有獨立的敷料包裝間避免敷料制造產生的棉塵污染器械。器械檢查包裝間內以兩臺全自動脈動真空滅菌區形成實際屏障與無菌物品存放區相隔。分隔出獨立的低溫滅菌間,以一臺低溫等離子滅菌器與無菌物品存放間形成屏障。各敷料包裝臺、器械包裝臺、器械柜、敷料柜、室內運送車等均為白鋼制造,使用后發現白鋼臺面具有堅固耐腐蝕的優點卻也存在冰涼使人體不適和易殘留擦拭印跡的缺點。該區地面采用米黃色PVC地膠,使人感覺舒適溫馨。該區空氣凈化系統調節溫度在20-23℃,相對濕度在40-50之間,室內燈光明亮,通風良好。

    1213無菌物品存放區該區為流程最后一關,地面鋪設翠綠色PVC地膠,感覺清潔且具有活力。設置緩沖間,未設潔具間,與潔車清洗存放區以雙門傳遞窗相隔。消毒供應中心暫未發放一次性無菌物品。物品滅菌后分類放置于不銹鋼存放架上,發放時通過傳遞窗傳遞并裝入潔車內。潔車使用后經過清洗間清洗消毒后存放于潔車存放區。因該區位于走廊盡頭,出于消防安全考慮設立消防逃生門與潔車清洗存放區相連。加強逃生門管理,內面反鎖,平時禁止人員通過及傳遞物品??諝鈨艋到y調節此區溫度在24℃以下,相對濕度70以下。符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規范》相關要求。整個布局、區域均有明確標識,安全通道通暢、防火裝置完善。[3]

    13裝修不足之處消毒供應中心裝修用時不足兩個月,總體進程順利,回顧裝修過程也存在幾點遺憾,總結如下:

    131裝修公司未能參與到房屋結構基礎建設中,空間內的數根承重柱子干擾分區,區內柱子的位置會影響美觀及略覺妨礙操作。

    132裝修時依據門的開啟方向應朝向潔凈度高的一面[4]設置各區門開啟方向,但是驗收時卻因與消防逃生通道門開啟方向違背而不能通過消防驗收,于是按照消防逃生通道方向重新安裝各區門。造成裝修延時及浪費。

    2軟件工作開展

    隨著新消毒供應中心的建立,其功能也由傳統的復用醫療器械分散式管理轉變成中心式的規范集中管理方式,巨大的變革意味著原有的人員專業知識已經落伍、原有的崗位職責、工作制度、物品處理流程都已不能滿足消毒供應中心發展的需要。有計劃的系統的學習與培訓勢在必行。

    21人員培訓我院于消毒供應中心建設初期即安排科室管理人員外出進修學習,返回后負責監督及協調環境內部建設、裝修、設備布局與調試。全面展開學習,有計劃的培訓手術器械知識、婦產科器械知識、門診各科室特殊器械知識。達到基本掌握各種各品類器械的辨識、分類、包裝等專業知識。由于提前掌握這些器械識別的基礎知識,使得科室人員在新消毒供應中心一經投入使用即能迅速適應新環境工作要求并立即展開手術器械的集中專業化、規范化處理流程?,F已達到手術器械、各外科病房器械、門診各科室器械、婦產科器械全部實現消毒供應中心集中處理發放。

    22加強管理、完善制度流程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安全有效開展離不開科學完善的職責、制度、流程的制約。根據衛生部2009年4月頒布的消毒供應中心強制性行業標準,我們依據標準規范和完善了工作流程,即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處理包括: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保養、包裝、滅菌、儲存、發放等十項流程。各流程制定嚴格的檢查標準,確保做到一個流程合格才能進入下一流程。建立健全了各項崗位職責、工作制度,細分各崗位職責,三區人員固定,設立專職質量監測員。重視與科室溝通交流,根據反饋及時改進服務。器械、物品做到專車密閉回收、發放,污染物品以密封箱與使用科室對換后回收進污染間清點,禁止在診療場所清點。設立各區間工作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滅菌效果監測制度、設備維修使用制度、外來器械使用制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經過學習與培訓,并達到考核合格后上崗,提升科室人員專業水平,使之熟知各崗位工作內容和工作質量要求,做到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提高了本中心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3體會

    31提高了滅菌質量、確保病人安全隨著消毒供應中心的發展,作為臨床醫療服務的重要保障部門,消毒供應中心已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領域,我院新消毒供應中心的建成使用,為臨床科室提供了更專業、更快捷的服務,取消了科室分散式管理,將全院各種自備包統一數量品種,由消毒供應中心統一回收經專業化處理統一發放,全院器械、器具、物品經過集中管理模式處理后質量可靠、外觀美觀整齊、器械清潔光亮、功能完備,使用者應用起來得心應手,工作質量深受臨床使用者好評。有效預防院內感染的發生,確保了病人安全。

    32服務質量得到提升、提高了臨床科室滿意度同時取消各科室分散式處理器械,節約科室人力資源,將臨床護士從非護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時間還給病人,更好的為病人服務。實施集中管理后臨床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滿意度由實施前的90%上升到98%。

    33提高了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業務素質隨著現代化消毒供應中心的建立、消毒滅菌技術和知識的更新,促使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必須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做到能熟練運用新設備,掌握新流程。需要不斷更新專業水平,適應消毒供應專業發展的需要。從而提供高水平的滅菌物品供應服務,樹立起我院現代化消毒供應中心的新形象。

    參考文獻

    [1]馮秀蘭我國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與建設新進展[J]護理學報,2011,18(8A):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3101-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S]

    第8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科室現有工作人員26人,其中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8人,護師4人,護士4人,工人2人,物業工作人員6人。年齡20-50歲,平均32.5 7.4歲,工作時間2-28年,平均8.5 2.9年。主要承擔醫院一次性無菌物品的發放和復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滅菌、儲存與發放等工作。

    1.2方法

    (1)隨機抽取循證管理前的180包消毒器械為對照組,循證管理后的180包消毒器械為研究組,將2組消毒器械進行調查,在研究中針對這些消毒器械進行清洗質量、滅菌質量以及器械的包裝質量方面的合格率進行對比與分析。

    (2)對18名護理人員應用循證理論管理前后的護理工作質量總合格率進行評估。

    1.3 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醫療器械處理的合格率。抽樣調查發現,經過循證護理后研究組的醫療器械的清洗質量、滅菌質量以及器械的包裝質量的合格率都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工作質量。循證理論管理實施后護理工作質量比實施前有明顯的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第9篇:包裝管理規范范文

    關鍵詞:藥品零售;GPS認證;項目分析;缺陷對策

    1認證標準及缺陷項目

    為統一標準,規范藥品GSP認證檢查,保證認證工作質量,根據《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00.7.1)及《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細則》,制定了藥品零售企業GS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零售企業GSP認證檢查項目共109項,其中關鍵項目(條款前加"* ")34項,一般項目75項。根據規定,現場檢查時,應對所列項目及其涵蓋內容進行全面檢查,并逐項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評定。凡屬不完整、不齊全的項目,稱為缺陷項目;關鍵項目不合格為嚴重缺陷;一般項目不合格為一般缺陷。嚴重缺陷0,一般缺陷≤10%,才可判定為通過GSP認證現場檢查。

    缺陷項目的統計在對隨機抽取的55家藥品零售企業的GSP認證中,對出現頻次高的缺陷項目進行統計分析,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檔案建立、培訓教育、藥品養護、進口藥品驗收四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比較集中。①檔案建立:6006-企業建立的質量檔案內容不全;6011-企業收集的質量信息內容不全,或收集到的信息欠分析、欠應用;6505-企業繼續教育檔案不全。② 培訓教育:6504、6012-對相關人員培訓不到位、培訓教育內容不全或培訓缺乏針對性、適用性;8001-對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了解不足,對藥品的性能、用途、禁忌及注意事項的業務不太熟悉。③ 儲存與養護:7801、7802、7809-對陳列藥品未按月進行養護,對近效期、易霉變、易潮解的藥品未縮短檢查周期,甚至出現過期藥品,對近效期藥品未按月填報效期報表。7807-溫濕度計未進行效驗、記錄純屬應付,存在集中記錄或回憶性記錄,反映的溫濕度不切合實際,溫濕度超出高低范圍內也未采取有效措施。

    2問題分析與對策

    2.1檔案建立方面 問題分析:對于質量信息收集及質量檔案的建立規定不具體,企業不知道該收集哪方面的信息及建立哪些品種的檔案,對于收集到的信息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建立的品種檔案具體應涵蓋哪些內容也不明確,質量標準還不夠完善。

    對策建議:藥品質量檔案的建立:首先,藥品零售企業要明確哪些品種需要建立藥品質量檔案,這是GSP具有規范性要求的。①首營品種,②主營品種,③除首營品種之外的其他新經營品種,④發生過質量問題的品種,⑤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重點監控的品種,⑥藥品效期較短的品種,⑦藥品質量不穩定的品種,⑧消費者投訴比較集中的品種,⑨其他有必要建立質量檔案的品種。

    2.2人員培訓教育方面:問題分析:有的企業對GSP認識不到位,存在應付和敷衍的現象,企業往往以銷售為主,每年除接受藥監部門組織開展的執業藥師、從業藥師或藥師協理等繼續教育培訓外很少有效開展企業內部職工培訓,還有的企業雖然培訓了,但往往只針對GSP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培訓,而對驗收、養護等重要崗位人員培訓缺乏針對性。

    對策建議:希望藥監部門根據企業具體實際,針對性對企業進行藥品和醫療器械相關法規、《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藥學專業知識、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知識的培訓,同時藥監部門利用下鄉檢查的機會多對鄉下企業進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近期出臺的有關規范藥品經營行為文件精神等新信息的傳遞和培訓。

    2.3儲存與養護方面 問題分析:藥品的儲存與養護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對養護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有直接關系;養護員、保管員的專業素質及相關崗位培訓不到位也影響著養護的水平以及儲存條件等匯總分析利用的水平。

    對策建議:增強企業對養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養護人員素質,加強針對性崗位的培訓,企業內部要加強考核[1~4]。

    2.4進口藥品驗收 問題分析:①部分企業對進口藥品如何驗收,如何一一核對藥品名稱、批號、規格、注冊證號等與《進口藥品注冊證》或《醫藥產品注冊證》和《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的一致性不了解,認為只要有《進口藥品注冊證》或《醫藥產品注冊證》和《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就可以了。②藥監部門業務指導人員對進口藥品驗收、管理認識不到位或監督不到位。

    對策建議:①加強藥品零售企業驗收人員對進口藥品管理辦法及相關知識的培訓,進一步掌握進口藥品進貨、驗收、審查程序。②加強藥監部門業務人員業務知識的培訓,③驗收(審查)時要掌握進口藥品的包裝,標簽上標示的進口藥品注冊證號、藥品名稱、國別、生產廠、劑型、規格、包裝規格與"進口藥品注冊證"、"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記錄都能做到三者之間相互印證。藥品批號與出具的檢驗報告書抽檢批號應完全一致。

    以上對我州藥品零售企業GSP認證現場檢查情況的匯總分析,雖不能涵蓋我州認證中出現的所有問題,但卻是我州認證中矛盾最突出的條款及問題所在,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管理辦法.國食藥市{2003}25號.

    [2]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香蕉视频成人| 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的|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777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成人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成人免费黄网站| 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网页|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四虎www成人影院| 四虎高清成人永久免费影院|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永久| 亚洲天堂成人网|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麻豆|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