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高校網絡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校網絡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校網絡設計

    第1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關鍵詞:網絡存儲;IP SAN;存儲陣列;RAID;LUN;存儲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3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04(2010)03-550-02

    Design Strategy of Universities Environment Network-Based Storage

    LI Xing1, HUANG Jin-de2

    (1.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ou 611731, China; work Management Center of Guangxi Education College, Nanning 530023, China)

    Absttract: As a Frontier technology,Network-based storage have played a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network engineering design, how to use the superior strategy to design the whole network-baesd storage system is relate to the efficiency、security and robustness of universities network. The article proposition a synthesize design strategy of network-based storage, which follow the line that the solution of the key problem in the design of network-baesd storage system, by the idea of from global to local and from design to realize, link with universities network.

    Key words: network-based storage; IP SAN; storage array; RAID; LUN; storage security

    1 概述

    網絡存儲是將存儲設備通過通信網絡,借助專門的嵌入式文件管理及分發系統,連接到一群計算機上,從而提高存儲的容量、安全性及健壯性。隨著網絡化校園的推進,數據的網絡存儲已經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2 網絡存儲系統的設計策略

    設計一個好的數據存儲系統,應該充分的考慮到以下幾點:1) 存儲平均預算。2) 存儲的總容量。3) 存儲IO的高速。4) 布局的合理性。5) 數據的安全性。

    該文將以這幾點作為出發點,考慮校園網絡的使用環境,按照存儲系統設計的順序從以下方面闡述存儲系統中各層面的設計策略:1) SAN的選擇。2) 存儲陣列的選擇策略。3) 存儲系統的布局。4) Raid的設定策略。5) LUN的規劃。6)安全性。

    2.1 SAN的選擇

    SAN(存儲局域網)是一個由存儲設備和系統部件構成的網絡,所有的通信都在一個與應用網絡隔離的單獨的網絡上完成,可以被用來集中和共享存儲資源。在業界存在著兩大主流SAN系統:FC SAN和IP SAN,選擇哪種系統是存儲設計的關鍵問題,兩者的比較如表1所示。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雖然FC SAN確實具有較高的性能,但卻有高昂的造價及要求專有技術的缺點,相較而言,IP SAN具有可以直接利用成熟的校園以太網,系統兼容性好,性價比高,可擴展性強等對于校園網絡建設至關重要的優點,而且其傳輸性能對于一般的校園網絡應用也基本滿足。所以,選擇IP SAN是比較合理的選擇。而且,IP SAN所使用的Iscsi和虛擬化技術有很好的協調性,可以利用虛擬化技術將FC SAN虛擬化,以保護投資。

    2.2 存儲陣列的選擇策略

    決定了SAN的選擇,就要進行網絡存儲系統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存儲陣列的選擇,存儲陣列是IP SAN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優越與適用與否決定了IP SAN的整體效能。存儲陣列參數中,有兩項指標是最重要的:IOPS和帶寬,前者表示單位時間內,系統所能夠執行的I/O總數;后者表示單位時間內,系統所能完成的數據讀取總量。當然,這兩項參數是越大越好,然而,要在真正的系統中使得性能達到這兩個設定的理想值,還需要取決于其它參數及實際使用環境。

    首先,緩存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一個命中率高的緩存能夠真正的提高數據存取的性能,緩存的命中率取決于緩存的大小、系統算法、數據分布還有訪問規則。其次,各層次速度的匹配也相當重要,總的硬盤IO要和系統接口帶寬匹配,系統接口帶寬要和交換端口帶寬匹配,只有在整個數據通道中不產生瓶頸,才能充分發揮性能。

    應用環境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于IO不多,但單次存取數據大的應用,如流媒體服務、大型文件下載等,應該更多的關注帶寬、緩存容量。而對于IO頻繁,但單次存取數據量較小的的應用,如信息數據庫、普通網頁服務等,則應更多的關注IOPS、緩存算法。

    總而言之,對于存儲陣列系統的選擇,應該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并盡可能的做一些測試,設定合理的參數,才能做出比較正確的選擇。

    2.3 存儲網絡的布局

    硬件選擇之后,就是系統的搭建及布局,在一個IP SAN網絡中,服務器應具有兩塊網卡,一塊面向網絡應用,另一塊則專門用在存儲網絡上存取數據,典型結構如圖1所示。

    從該結構圖中可看出,存儲網絡可直接通過以太網交換機連接構建,在校園網絡中,也可以直接在原有交換機中劃分專有VLAN來構成專有存儲網絡。在這個基礎結構之上,還可以進行如雙機熱備,虛擬存儲,冗余等進一步的設計。

    2.4 RAID的設定

    要想充分發揮出存儲陣列的優勢,必須做出合理的RAID設置。RAID(磁盤陣列)的作用是將多塊硬盤組成陣列,以提高容量、性價比、IO速度和安全性,而RAID種類繁多,各有優劣,現將常見的RAID通過表2進行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綜合考慮利用率、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因素,RAID-5是校園網絡當中較合理的選擇,當然,在某些特殊環境下,其它的RAID也有適用之處。除此之外,還有RAID-30、RAID-50、RAID-6、RAID-7等,這些RAID都各有長處,但也存在著如利用率低、無通用標準等缺點。

    第2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四川行政學院,四川 成都 610073)

    摘要:隨著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和應用,也對高校網絡機房的設計和建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詳細闡述了網絡機房的裝修、綜合布線、電源、環境、照明、監控、消防、防雷接地等系統的科學規劃與設計,希望能對網絡機房的構建提供理論依據,對高校信息化建設工程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高校;網絡機房;科學;設計;構建

    中圖分類號:TP3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5-0027-02

    在數字化時代的今天,隨著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應用和發展,網絡機房的建設已經成為我校信息化工程的重要部份,它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學生學習效率、教師科研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所以,怎樣設計和構建高校標準化的,安全、科學的網絡機房,營造一個快速、簡單、明了的信息通信新平臺,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高效、精準、現代化的教學環境,構建一個適應計算機高速發展的現代化網絡機房,是我們高校計算機工程技術人員一直在討探并為之努力的一個課題.

    與普通辦公環境不同,機房設計方案既要嚴格遵循教育、教學標準,同時還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數據和情況,最大程度發揮其優勢.我們在網絡機房的設計上嚴格執行標準性、規范性、安全可靠性、可擴展性、經濟實用性、先進性、可管理性等原則,充分考慮每個機房系統的工作性質和任務,參照國家有關安全標準及高校網絡機房的功能和技術要求,根據我校所建計算機系統運行特點,提出了科學的構建高校網絡中心機房的設計方案.在設計和構建新的網絡機房的過程中,我們嚴格遵循了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和其他相關行業標準,根據其標準及實際情況,詳細規劃和設計了我校網絡機房的新建工程,以下就是具體的構建方案.

    1 網絡機房的裝修設計

    網絡機房里放置了各種重要信息設備,裝修的目的在于保證機房的安全運行和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功能,并合理的運用裝飾材料對機房空間進行美化.我們在設計上兼顧安全和美觀,根據國家相關技術規范,采用耐火性能較高的非燃燒材料或難燃燒材料,即燃燒性能為A級或B1級.對機房的位置進行選擇,對頂棚、墻面、地板等進行詳細設計,構建成安全、人性化、美觀、實用的機房環境.

    1.1 機房位置的選擇和面積的確定.計算機網絡機房位置適宜設置在通風效果相對良好、密封性較好、干潮的建筑物中層.機房應選擇在不易被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損壞的場所,遠離對周圍環境產生較大污染的廠礦或者化工企業,杜絕易燃、易爆、易腐蝕的化學物質靠近機房.在機房選址上,盡量與高壓輸電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并且遠離無線電發射臺等干擾源.為了防止大量粉塵的進入對機房造成較大影響,盡量遠離排放塵埃的工廠.考慮到實際應用和具體條件,機房面積應適中,既要保證教學機的相對集中,又要有舒適的使用及維護空間,還要留出足夠的散熱和擴充空間.一般來說,機房面積應為設備占用面積的5-7倍,保證每臺單機有2平方米左右的面積,我校就先后構建了從60到100余平方米的網絡機房,為不同的需求提供了面積不同,功能不同的機房.

    1.2 機房地面設計.機房地面設計是計算機及網絡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前提,地面建筑材料除了考慮防靜電、防潮、防滑、防鼠疫等,還要考慮到經濟實用、安裝簡便等因素,保證機房地面能夠支撐所有設備的重量.我們選擇的是防銹、防火、防塵、防裂、耐油、耐腐蝕功能強并且承載力高的國產活動防靜電地板,地板高度為20MM至40MM,既安全可靠,又清新自然,安裝簡單.這種防靜電地板既保證了機房各種電纜設備的隱弊性又防止了意外損壞,在活動地板下建造成架空層,形成抽排送風靜壓.在線路出現問題的時候,管理人員可以輕松把地板取下,排除線路故障后,又重新安裝好活動地板.這樣的地面設計安全度高,經濟實用,也為機房管理人員將來的維護管理提供了便利和快捷.

    1.3 機房墻面的設計.機房墻面處理得好與壞關系到防水、防火和機房線路的暢通.墻面應該選擇防火、防浸蝕、涂層均勻的材料,墻面我們一般選用的是不易附塵埃,且容易清潔的立邦乳膠漆.在施工過程中,應密切配合土建方,做好線槽鋪設的墻體抹平和涂刷,對有滲水部分應該作特別的防水處理.

    1.4 機房頂棚的設計.機房理想的頂棚材料既要美觀又要滿足消防的需要,我們選用了耐高溫,燃燒性能為A級的非燃燒材料鋁合金吸音方形天花板,選擇淺色花形,裝飾效果特別好,機房顯得干凈、明亮.這種鋁合金吊頂板不易吸塵,內襯還附有吸音阻燃紙,由于拆裝十分簡單,無論是吊頂內的線路檢修還是燈具的維修,都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

    1.5 機房門窗的設計.機房的門窗的選擇一般要求與墻體協調,選擇防火、防盜門窗.門的大小除了滿足機器正常運輸的出入,還應該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達到隔音防塵的目的.機房內貴重設備較多,應采用安全性能高的甲級不銹鋼防盜門.真空玻璃隔音效果好,應該成為機房內門窗材料的首選,我們還安裝了防照射和防幅射的窗簾,保證既有通透、明亮的環境,又能調節溫度,防止陽光及紫外線直射,對設備起到了有效的保護作用.

    2 網絡機房綜合布線的設計

    機房內的裝修布線,我們采用的是較為合理的上走線和下走線相結合的方式,為了使強電、弱電完全分開,采用通訊線路上走線,供電線路下走線的方式.根據這樣的裝修布線,我們選擇了機房內交叉連接結構的綜合布線設計,形成一個合理的通信鏈路.綜合布線同傳統的布線相比較,有著許多優越性,是傳統布線無法比擬的,綜合布線取代單一、昂貴、復雜的傳統布線,是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必然趨勢,還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布線方式存在的許多問題,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它具有兼容性、開放性、靈活性、可靠性、經濟性的優勢,在設計、施工和維護方面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3 網絡機房電源系統的設計

    網絡機房的電源系統只有處于安全和穩定的狀態,才能為機房的正常運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如果電源系統出現問題,情況嚴重還會造成設備的損壞,通信系統的中斷,系統的崩潰和系統數據丟失等后果.為了確保網絡機房的設備安全、可靠地運行,我們建立了良好的配電預案,采用雙電源,一旦一路電源出現停電的情況或發生故障,通過自動切換的方式轉換至另一電源,避免突然斷電給設備帶來的損壞.在市電中斷的情況下,我們采用UPS即不間斷電源,它是機房臨時供電的重要設備,是將蓄電池與主機相連接,通過主機逆變器等模塊電路將直流電轉換成市電的系統設備,還能對電壓過高或過低進行處理,保證提供穩定電壓.我們還引進了UPS管理軟件,可以對UPS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并可將運行狀態的信息通過短信發送到管理人員的手機上,這樣管理人員可以實時掌握UPS的運行狀態,避免電源系統長時間的中斷.

    4 網絡機房溫度、濕度等環境的設計

    計算機網絡機房的環境包括溫度、濕度等重要指標,它們直接關系著設備的壽命以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如果機房的溫度過高,計算機的性能會因設備的溫度上升而受到一定影響,嚴重時會加快各原件老化的速度,甚至造成設備損壞;機房的溫度過低則會造成設備完全不能正常啟動和運行.網絡機房相對濕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相對濕度過高可能引起各插件接觸不良,嚴重的還會損壞到集成芯片;相對濕度過低,會因靜電感應造成靜電干擾以至產生各種故障.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及環境指標要求,以空調回風口為測量點,機房的溫度應保持在21-300C,相對濕度最好控制在40%-60%.根據這一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需要選擇實用并符合標準的空調和新風系統.機房內的計算機及設備要求在恒溫、恒濕的條件下運行,普通空調難以達到相應要求.因此,從設備的數量和熱負荷因素出發,應配備制冷、制熱、加濕、去濕、濾塵效果不錯的精密空調或中央空調.為了保持機房內的新鮮空氣和合理的正壓,獨立的窗式新風和排風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空調系統和新風系統的正常運轉,為機房設備提供了溫度、濕度相對良好的運行環境,也能發揮出各種設備的最大工作效率.

    5 網絡機房照明系統的設計

    根據機房的設計要求,機房照明既要保證正常教學足夠的光線,但又不宜過亮,長期使用宜造成視覺疲勞.機房不同于普通工作環境,光照要求較大,需要分布均勻的光線,又不能直射,更應避免強光直接照射屏幕和操作臺,造成光線反射,產生視覺盲區.根據國家相關標準,我們全部采用嵌入式亞光節能日光燈管,保證燈源與地面之間的機房設備無照明死區,有效防止了視覺上的疲勞.燈具采用集中控制、分組開關的方式,同時在機房均勻布置照明大于30勒克司照度單位并且帶蓄電池的應急照明燈,防止突然斷電對機房設備造成的損壞,在機房的出口和樓道處均設置了應急出口指示燈,便于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的快速撤離.

    6 網絡機房監控系統的設計

    現代化的網絡機房要求達到高度智能化的管理,即時和全面監控設備所處的物理環境和使用者的情況,并用較少的管理人員和最先進的維護技術,使管理達到高度集中化、自動化,保證機房的設備和人員的安全.機房的監管需要一個完整、全面的標準化系統,我們把它分成以下幾個子系統:即門禁系統、視頻實時監控系統、和及時報警系統.我們設計了采用微機網絡技術的感應式門禁系統,學生使用觸摸式指紋門禁打卡,嚴格控制人員進出,并且在日常行課過程中對學生的出入情況進行記錄,也為任課教師考勤提供了依據,還防治了非上課學生違規進入機房.我們還設置了視頻實時監控系統,根據機房的具體情況,在機房不同方位安裝了多臺攝像頭,對機房內各區域進行監視,盡量避免監控死角,監控畫面將及時傳輸至監視總控制臺,以便管理人員隨時掌握機房內人員和設備的情況.同時在總控制臺對視頻記錄的圖像進行保存,以便日后在需要的時間隨時查詢和調用.網絡機房設備較多,一旦設備有任務異常情況,維護人員將第一時間發現并做出最快的處理.機房的報警系統是在安全和消防有異常的情況下,自動發出警報,在緊急條件下,提醒管理人員最及時地處理突況.

    7 網絡機房消防系統的設計

    為了最有效地防范火災對機房的致命破壞,網絡機房設計中最必須的一個環節就是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火災防范系統.除了門窗、隔斷、吊頂、墻面、桌椅、文件柜等采用防火阻燃材料外,還應配備高效、可靠的氣體感應裝置和機房專業滅火系統.機房內應配置足夠的,適合機房用的二氧化碳滅火器材和其他消防應急器具,我們每個機房都安裝了HGF-227ea氣體滅火裝置,并有專人定期維護,確保設備的完好,以便隨時待命工作.機房內設計了兩個以上的安全出口,設置了嚴禁煙火、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疏散指示等標志.機房內按消防規定安裝了火災自動報警裝置,讓火災防患于未然.

    8 網絡機房防雷接地網的設計

    機房所在的大樓必須安裝性能良好的避雷針、避雷帶等外部防雷設施.電源線路是雷電過壓侵入的主要途徑之一,從總配電室變壓器低壓輸出端到機房設備端,必須實行分級保護,將雷電過電壓降低到設備能夠承受的水平.在機房做一個接地總匯流排,使交流工作地、安全保護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種接地共用一種接地裝置.電源線路接地是避雷技術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無論是直擊雷或感應雷,最終都是把雷電引入大地.因此,對于敏感的數據通信設備而言,沒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系統是不能可靠避雷的,對接地電阻>1Ω的大樓地網,需按照規范要求整改,以提高機房接地系統的可靠性.根據具體情況,通過機房大樓建立不同形式的接地網(包括水平接地體、垂直接地體)來擴大接地網的有效面積和改善地網的結構.計算機網絡系統對雷擊的防護要求越來越高,安全、嚴密的防雷系統設計,可以確保在雷電天氣里,不會發生雷電反擊現象,避免計算機網絡系統受到雷擊的干擾,防止計算機設備因雷擊而被燒毀,以免因雷擊造成直接而慘重的經濟損失.

    以上介紹了我校網絡機房規劃和設計方案,我們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高校網絡機房的規劃和建設是一項綜合性信息化工程,技術含量高,相關涉及面廣,細節多且復雜,也對我們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網絡機房的建設中,一定要立足于教學和科研的實際使用需要,在現代科學理論與技術中不斷創新.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空間是無限的,我們也有信心,在學習和討探中,在不懈的努力中,在艱辛的勞動中,對計算機網絡機房有更出色的規劃和設計,構建出更加科學的,安全可靠的,實用性強的,高效率的,智能型的現代化計算機網絡機房.

    參考文獻:

    〔1〕陳峰.網絡核心機房設計指南.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4.

    〔2〕李晰.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7.

    第3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1 資源整合理念下高校網絡教學資源

    高校擁有極為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資源整合的理念就是指將諸如網絡課程開發的資源、網絡教學資源開發的人力與組織資源、網絡教學軟硬件資源等予以全面的整合,從而為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與應用提供資源基礎。

    1.1 網絡課程教學資源

    在高校,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特色利用網絡對自己課程內容予以設計,并且將網絡課程的設計與教科研相關聯,這就使得網絡課程的設計與時代的發展相契合,不會出現滯后性發展的狀況,對于高校而言,其網絡課程設計具有內容豐富性、科研前瞻性、傳播的延伸性等優勢。

    1.2 網絡教學資源開發的人力與組織資源

    在高校網絡教學的實踐中,網絡教學資源開發的人力與組織資源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網絡教學資源開發、設計與應用歸根結底都是需要借助于人力來完成的,人力資源,以及相關的組織資源基于此就成為高校網絡教學資源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整合人力與組織資源就是對管理人員、專業性的教學人員,以及輔助教學人員予以協調與使用。

    1.3 網絡教學軟硬件資源資源

    1.3.1 軟件資源

    網絡教學的軟件資源主要即是指網絡軟件資源與環境軟件資源。網絡軟件資源主要是指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信息資料與應用的軟件等,環境軟件資源則是指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制度、理念、規則等;

    1.3.2 硬件資源

    網絡教學的硬件資源主要即是指網絡硬件資源與環境硬件資源。網絡硬件資源即是指適用于網絡教學使用的硬件設施與設備,環境硬件資源則是適用于網絡教學所能夠提供的場所與基礎性技術條件等。

    2 資源整合理念下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

    2.1 以開放性為設計原則,促進教科研一體化

    開放性原則的確立具有自己的原因,這是因為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設計面對的對象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教師群體、學生群體、研究者群體,這一范圍還可以拓展到社會上的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同類大學的人員等,這一定位就要求在設計的時候,采取開放性的原則,這一原則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2.1.1 設計主體的開放性

    在平臺設計的時候,將主體的范圍從校內拓展到校外,容納不同專業、不同高校、不同研究領域資源信息與科研成果,不僅如此,還可以將參與主體的相關資源整合,形成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支撐體系,為設計內容拓展提供相應資源。

    2.1.2 平臺適用對象的開放性

    適用對象的開放性與設計主體的開放性二者存在因果關系,在對開放性設計主體掌控資源進行整合基礎上,必然會使得適用對象的需求得到多元化的滿足,這就要求在平臺設計的時候,高水準設計,使之可以開放性地為更多的對象提供優質化的信息資源。

    2.2 推行個性化的設計策略,激發設計者的創新力

    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離不開設計者的共同努力,設計者的聰明才智將會成為平臺設計的內在驅動力,但是,在平臺設計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同質化的問題,一旦出現這一問題,就容易導致平臺使用效率低下,這就意味著該平臺設計歸于失敗,激發設計者的創新力是實現平臺設計特色化的關鍵,其應用的方法就是推行個性化的設計策略。舉例來說,可以將平臺版塊的設計交由專業水平的團隊負責,這一負責制下的團隊必然就會為打造屬于自己的版塊將自己全部資源貢獻出來,不僅如此,資源的整合還具有動態性特點,即指版塊設計完成后,還會基于互動交流手段應用基礎上實現資源的共享與更新,設計者的創新力就會被激發出來。

    2.3 立足軟硬件資源的需求,提高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保障性

    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不僅需要教科研一體化與設計者創新的動能,還應該得到軟硬件資源的有效保障。在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的時候,必然就會對軟硬件資源提出更高的需求,從而使之可以保障該平臺的正常運作,因此,就應該從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系統、設施與設備等方面出發予以配置,這就會使得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設計具有前瞻性。

    3 資源整合理念下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應用

    3.1 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應用前提――組織引導

    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應用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體系,需要在應用過程中不間斷整合校內外不同的資源,這樣可以避免該平臺的運作處于秩序化發展的狀態,這就需要實行有效的組織引導。具體來說,針對平臺的運作建立起適合于資源整合與平臺應用的組織機構,并制定出相應的機制,要求不同類別的人力資源、課程資源、科研資源與軟硬件資源在應用過程中得到科學性的銜接。

    3.2 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應用基礎――合作協調

    合作協調是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應用的基礎,這是因為該平臺運作的實質就是諸多資源的得到有效化合作協調的結果。就某一具體項目舉例分析,在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應用過程中,具體的項目往往會涉及到項目的核心參與團隊與監管機構、項目的資金供給與技術支持公司等,良好的合作協調就會促使相關利益方在利益均等條件下達成一致,保障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正常應用。

    3.3 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應用條件――階段規劃

    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應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不同的階段,一般而言,就要經歷平臺應用的啟動、平臺應用的發展、平臺應用的穩定與平臺應用的完善這樣四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平臺的應用會對不同資源整合提出差異化要求,因此,就需要具體到階段予以規劃。

    第4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平臺設計

    一、引言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推進的校園網絡建設而發展起來的高校校園網絡文化(以下簡稱為“校園網絡文化”),在信息化進程和高等教育改革邁向縱深的背景下,正面臨著建設和管理方面的諸多挑戰。在網絡大數據日益滲透到人們學習、工作與生活方方面面的背景下,如何通過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解釋高校師生員工的網絡行為,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和改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育人環境,愈發顯得突出和現實意義。

    二、大數據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的價值分析

    第一,可以解決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內容單一、針對性不強等問題。近年來,各高校積極建設具有廣泛影響的校園網站,努力形成以“紅色網站”為旗幟,以校園門戶網站為主體,以學術、新聞、服務類網站為補充的校園網絡文化陣地的分層次格局。這些網站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現有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也存在內容單薄、功能單一、特色不突出等問題。趨于封閉狀態的高校網絡社區文化要形成鮮明的網絡特色和強大的網絡影響力,離不開網絡互通帶來的點擊率和流量提升。[1]在大數據背景下,我們可以通過對高校校園網絡社區中的文化元素以及師生網絡行為的數據收集和處理,分析他們的文興趣和文化偏好,查找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所缺乏的元素,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改革,豐富和壯大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第二,可以有效化解大學生網絡失范現象。網絡失范現象指的是網絡主體在道德上、行為上、思想上等主體性發揮失常的狀況。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意義上的大學和社會之間的“圍墻”通過網絡的連接日益被打破,互聯網在擴大青年大學生眼界的同時,網絡上各種魚龍混雜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也在影響著他們的成長。由于大學生還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分辨力不強,特別是在當前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他們對于網絡信息的選擇存有道德虛無主義的傾向。在“娛樂至死”的文化氛圍下,過度娛樂、消費至上成為時代特征,特別是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對于感官刺激的追逐以及“碎片化”閱讀方式的加劇,進一步影響了他們的知識體系和思想道德觀念,特別是不良思想和文化的滲透。大數據作為在如今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運用的技術處理方式,同樣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也大有可為。我們可以通過對師生網絡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對于他們關注的文化現象進行精確區分,從中提取積極健康的文化元素,剔除掉容易引起思想混亂的不良文化信息。特別是對于一個規模龐大的文化體系來說,大數據的分析處理技術可以很容易地準確把握個體行為的文化關注現象,對于那些具備正能量的文化元素,要加大弘揚力度,摒棄那些容易引起混亂的文化信息,這樣可以對傳播的信息進行過濾和管理,有效遏制大學生網絡失范問題的蔓延。第三,可以改變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理念落后和技術匱乏的現狀。當前,還有不少的高校對于網絡技術對于文化影響的認識還停留在web2.0時代,只重視互聯網的功能性作用,而忽視了互聯網對于大學生日常生活潛移默化的文化認知上的影響。現如今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已經深深植入了年輕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日漸侵入了校園網絡文化陣地,如果我們還是沿襲傳統的“我說你聽”的強行灌輸模式,或者是把傳統的育人理論直接移植到網絡載體中,這樣的育人效果可想而知。為此高校必須更新理念,緊跟時代潮流,運用先進信息技術,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氛圍。如今在大數據背景下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一方面我們要主動利用由于師生積極的網絡參與行為而形成的海量數據,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及數據處理方法,輔助高校網絡文化建設[2]

    三、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平臺構建

    第一,平臺總體架構。大體把平臺劃分為文化建設園地、身心健康輔導、思政教育、后臺保障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下面又分為若干小的版塊文化建設園地作為四個系統中的核心部分,下面具體分為紅色文化、學習生活、求職就業、社團之家、科技人文等幾個部分。其中,紅色文化主要進行黨建理論學習的展示;學習生活主要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就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展開交流探討;文化論壇主要是師生之間就校園里發生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政治表達、娛樂宣泄、學習教育的平臺;求職就業主要包括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就業資源等欄目;娛樂休閑主要包括一些娛樂資訊、影視下載、自制作品展播等欄目;社團之家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開發學生第二課堂的一個有效這地;科技人文主要由校園講堂、科技咨詢、創新教育等欄目組成。身心健康輔導則由心理百科、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和師生交流四個欄目組用。校園網絡文化是學生道德生成的“晴雨表”,是學生健康人格的“觸發器”,通過顯性教育和隱性疏導,深刻影響著學生的道德觀念、價值標準、行為取向和個性心理。同時,學校以德育人的教育氛圍,優良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舉止,為網絡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第二,在網絡文化背景下,教育者要以高品位和學術性為目標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環境,在豐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和互動中實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潛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其一,教育和導向功能。通過倡導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使其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達成德藝雙磬的教育目的。激昂向上的網絡文化不僅規范和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而且能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價值觀念起到導向作用;其二,管理和規范功能。身處校園之中,學生既受規章制度的剛性約束,又受到隱性的精神氛圍的熏陶和浸染。校園網絡文化是思想教育的黏合劑,通過虛實結合、剛柔相濟的訓導方式,實現管理和規范學生思想觀念和行為舉止的目的,達到身心的和諧統一;其三,凝聚和激勵功能。校園網絡文化通過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認知,把學校師生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激勵他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6]其四,陶冶和塑造功能。學校通過搭建網絡載體,拓展主題教育渠道,積極培育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人文素質、科學素質和藝術素質,充分發揮網絡文化在滋潤心靈、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體現校園特色、時代精神、高品位的網絡文化品牌,從而發揮網絡德育的情操陶冶和品格塑造功能。

    參考文獻:

    [1]呂明,魏東.試論網絡文化對學校德育的單向度延伸[J].職業,2015(36).

    [2]嚴考亮.網絡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3]高元恒.試論網絡文化環境下職業技術院校德育的變革與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3(15).

    [4]曹毓民.網絡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第5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校;無線;網絡;設計;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3-0000-01

    Wireless Network Design and Security Issues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Yiguo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ollege of Information,Hangzhou310012,China)

    Abstract: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lacing the industrial,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extremely significant development,the traditional network cabling technology also entered into a continually wireless network to repl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is paper to present our university wireless network design practice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made to the university wireless LAN network design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and why, noting that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ireless;Network;Design;

    Security

    一、我國高校無線網絡設計中的組成要素

    (一)無線網卡。在高校網絡的設計當中,網絡的布線控制是技術中最為復雜的一點,也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無線網卡應運而生,它是一種通過將操作系統與無線產品的接口來創建一個網絡連接,主要用于短距離無線網絡設備之間的通訊,我們將它以網絡接口的不同類型來劃分,主要可分為三類,如表1所示:

    無線網卡 應用范圍

    PCMCIA卡 直接應用于終端設備

    PCI+PCMCIA卡 主要應用于臺式機器

    USB適配器 以上兩種類型皆可使用

    表1:無線網卡分類及其應用范圍

    (二)無線AP。在無線網絡的設計中,這是一項主要應用于無線交換機當中的核心技術,它借助于路由器的功能,能夠實現我國高校無線網絡中的internet共享,在使用中如果周圍的環境中仍存在著其他的無線網絡,應注意避免使用同樣的頻率段,防止沖突的發生。在進行連接時,應首先確保SSID號的設置保持與無線AP的一致性,保證能夠順利實現網絡的接入,無線AP的效用半徑通常取決于設備天線的置放方向與及增益情況。

    (三)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作為目前高校無線網絡中的一個重要設備,主要是擔當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局域網之間的數據傳輸的介質角色,能夠完成網絡傳輸中的網絡層中繼或第三層中繼任務。

    二、安全防范措施的設計

    為了解決不斷增長的無線上網需求與及電腦數量極其有線的矛盾,更好的將校園網絡服務于全校師生,在經過了多方面全方位的分析之后,我們采用WLAN作為網絡接入點對當前的網絡進行重新改造,以SWL-900AP+為無線局域網橋連接器為主要接入設備,其中我們已經內置了TCP/IP的功能,這是一項可實現自動為使用用戶自動分配IP地址的,可實現在網絡覆蓋范圍內依據穩定的數據傳輸為用戶提供更高的安全級別的網絡。通常,由于實現無線通信的手段各式各樣,無線上網技術也主要是以GPRS技術與3G網絡為典型代表,直至目前為止,較廣泛普及的是802.11b的無線網絡標準,網絡吞吐速率為54Mbps,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也有了較快的提升。

    在進行高校無線網絡的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WEP數據協議的加密問題以外,還應做好的工作有:(1)MAC地址的綁定,對非法用戶的訪問進行限制;(2)控制端口的訪問,進行AP隔離;(3)創建一個臨時用戶群組,限制費制定用戶的訪問,圖示1為高校網絡設計方案。

    圖示1:高校網絡設計方案

    四、我國高校無線網絡的設計完善措施

    (一)要明確構建目標。在進行高校無線網絡的設計時。明確構建的目標也就是要明確為什么要構建無線校園網絡:

    1.首先是由于傳統有線網絡布線工程量大,施工難度大、耗費時間較長等種種原因,使得無線網絡的運用已不僅僅只是為了引進新技術的問題,而是從節約控制成本與及工程量的有效措施。2.其次是由于高校無線網絡可實現教學的極大便捷性,促使教學資源的共享與整合利用,改變傳統教學中的理念方法,分享更多的教學資源。3.另外,傳統網絡節點明顯不足,無法滿足高校眾多師生的用網需求,炙手可熱的網絡接口成為目前的較大局限,有些學生自己購買了路由設備進行網絡連接,錯綜復雜的網線布置加強了公寓管理的難度,進行無線網絡的構建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二)要結合有線網絡進行方案的設計二十世紀開始。我國各高校均已陸續進行了有線局域網的架設工作,校園內的網絡擴建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高校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已形成了相當的格局。而運用無線網絡能夠提供的服務類型多樣,如WEB網絡服務,FTP文件傳輸協議服務,Email郵件服務與及撥號服務服務等等。

    五、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引用無線網絡來解決校園網絡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端,是現代化校園的一個明顯的特征,在高校的無線網絡建設中,仍然存在著必然存在的安全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高校網絡的無線化進程。合理的進行方案設計,不僅能夠大大的加快我國科學教育與及信息化教育的進程速度,有效的控制非法用戶的入侵,同時,也為我國高校的建設水平提高創建了前提條件,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應海盛.無線局域網的安全隱患與對策思考[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

    第6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關鍵詞:網絡研修;云服務;高校教師

    中圖分類號:TP30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8-0027-02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Network Training Based on Cloud Service

    KONG De-chuan, ZHENG Li-yu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 The community network training for teacher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provide a new way. Training for Teachers College community platform based on cloud services highly interactive, collaborative, school-based training generative technology, standardized, specializ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ans, methods, embedded in the training of community within the system will be ported to the reality of teaching and Mechanism remote cloud services platform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 training effect.

    Key words: Network Training; Cloud services; College Teacher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深化,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情況直接影響教學科研質量的提高,但由于受制于人員、時間、地點、地區教育發展不均衡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校本研修已無法滿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客觀要求。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研修提供了新的模式,網絡研修逐漸成為提升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新途徑。通過建立“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實現教師培訓模式、內容、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為教師提供更自由、更多元化的發展空間,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效益,提升教師自身教研能力,從而真正實現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發展。

    1 網絡研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自主研修意識不強,參與積極性不高

    調查顯示,僅有5%的教師經常參加網絡研修,約50%的教師偶爾參加網絡研修[1]。在教師參與網絡研修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對網絡研修的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參與網絡研修對自身專業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上的不積極就會導致行動上的懈怠。如一部分教師不能按時將課程完整的學習,不能按時保質保量提交作業,討論性課堂或課后交流基本不發言等等[2]。讓網絡研修的許多環節變成形式和擺設,大大浪費了教育資源和時間。

    1.2硬件設備不完善

    許多院校,由于辦學條件和資金的限制,沒有進行網絡研修平臺的建設。有些學校雖然建設了研修平臺,但設備不完善、更新不及時,甚至一次性投入之后不再進一步的投入和升級[3]。在終端部分,沒有做到人手一機,用戶終端設備嚴重缺乏,或者無線WIFI沒有完整覆蓋,難以做到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1.3網絡研修平臺不完善

    調查顯示,僅有3%的教師對網絡研修持很滿意的態度,約50%可達到基本滿意以上的態度,約50%的老師對網絡研修持不滿意態度,其中約15%表示非常不滿意[4]。教師對網絡研修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研修平臺的不完善、研修資源缺乏特色和針對性、研修形式單一、研修主題零散、雜亂無章等多方面。因此建立一個完善、有生命力的網絡研修平臺是進行高效網絡研修的重點。

    2 教師網絡研修社區云服務平臺結構設計

    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平臺按照云計算基礎架構進行分層搭建,系統包含基礎框架層、服務層、應用層和管理層。該系統使用微軟Visual Studio 2005作為開發平臺,以為開發技術框架,采用SQL Server2005進行數據庫開發,實現了基于B/S結構的網絡研修社區平臺建設。其平臺結構如圖1所示。

    應用層:以友好的用戶界面為用戶提供服務,實現包括知識學習、教研社區、實踐社區、個人博客等各種研修服務,并采用WEB方式作為平臺的統一入口。

    服務層:承上啟下,在基礎設備層提供的資源基礎上為應用層提供服務,主要包括接口管理、統計分析、訪問控制、總線服務等。

    基礎設備層:利用云計算為服務層或用戶提供存儲資源,利用云計算實現資源的按需分配和快速部署。

    管理層:該層為縱向結構,能更好的掛歷和維護橫向三層,并提供賬號管理、配置管理、計費管理等多種功能。

    3 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功能設計

    通過對高校教師應用網絡研修社區平臺功能需求的綜合分析,結合云服務技術的自身優勢特點,整體網絡研修社區平臺從社區管理、資源管理、評價管理、用戶管理四大功能模塊來實現,如圖2所示。

    3.1 社區管理

    教師教研社區是以教師為主要對象,支撐各類教師進行網絡交互的學習社區。該社區為教師建立一個學習平臺,教師之間可進行交流和互動,幫助教師解決在學習、工作、科研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研修社區管理中可以按照學校、學科、主題、興趣進行分類,也可以以個人研修、團體研修、專家指導研修等多種形式開展集體備課、觀課議課、專題研討、同課異構、課題研究等教學研修活動。

    在注重網絡研修社區的建設、使用之外,也注重實踐社區的建設,關注教師隱形知識的發展,注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提升。實踐社區以學校為單位,將網絡研修“虛”和實踐社區的“實”相結合,使教師網絡研修的效果能夠體現在現實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提升教師網絡研修成果的成就感,形成重視網絡研修的氛圍,從而提升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整體發展。

    3.2資源管理

    教育資源是網絡研修平臺的首要,教師能否積極參與網絡研修,與學習資源是否豐富、是否優質、整合是否合理有很大關系。本平臺依托各類網上精品課程資源,尤其是“教師教育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內外名牌大學公開課、雙語課等優質資源建設,同時允許參與研修的教師和管理者分享各種學習資源[5]。從中有針對性的選取恰當的存利于提升教師專業知識水平與教學實踐能力的學習資源,開展教師教育課程培訓。采用語音、視頻、文字等多種形式進行在線交流,增加參訓教師的參與感和臨場感。

    資源能否有效整合,是網絡研修能否高效進行、大量教學資源能否有效利用的關鍵所在。本研究主要采用兩種方式:1.建立統一的分類標準:根據年級、學科、知識、興趣愛好對資源進行管理和分配,為用戶提供正確快速的搜索指引。其中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課程介紹、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習題詳解、單元測試、動畫素材、歷史典故等待;專題研究資源包括課程培訓、同課異構、集體備課、主題研討等等。2.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實現資源的個性化推送:通過智能計算判斷不同用戶的使用習慣及對不同類型的資源偏好,進行合理的多樣化的個性推送。

    3.3評價管理

    現有的網絡研修管理評價體系,由于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研修效果反饋不及時,并不能客觀的反映教師在網絡研修活動中的真實表現。本功能模塊中將教師在網絡研修中的個人自我評價、團體評價和專家評價進行相應對照,以研修社區中參與討論、瀏覽記錄、學習歷程、評測情況和互動情況作為輔助,建立一套以綜合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的相對合理、公平的考核評價體系,對教師的研修效果做出更可觀、更真實的評價和分析。

    3.4 用戶管理

    網絡研修社區針對不同的管理員建立不同權限級別的賬號,進行分級管理。各管理員可以登陸后臺對研修資源進行增添、修改、刪除,查看用戶個人資料、變更用戶較色、初始化用戶密碼,可以查看各位教師的學習情況并生成相應報表,可以對各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進行監管等管理功能。

    4 結論

    本研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云服務的優勢,設計了基于云服務的高校教師網絡研修社區,該社區能夠實現用戶、課程、資源的設置及管理,優質教學資源的搜索與共享,考核評價體系相對合理、公平,為教師、專家、管理者的教育教學研修探討提供了平臺,可滿足教師繼續教育、提升教師教研水平的任務目標。

    參考文獻:

    [1] 丁丹丹.基于云服務的區域教師網絡研修社區設計與應用實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2] 汪文華,韓宣文.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與常態研修實施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6):31-35.

    [3] 劉月學.高校網絡研修模式探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5(2):140-141.

    第7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摘要】我國一直十分重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如何有效分配和調整教育公共資源。目前,在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方面已經有了不少成果,但大都是集中在高校校園系統改革。因此,針對新世紀形勢,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有了很大不同,本文從高校教育改革和網絡教育建設兩方面進行論述,希望為我國高等教育建設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世紀 高校教育 網絡教育

    高校教育改革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是當代大學需要重視的兩個重點部分,它們對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水平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網絡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現代教學資源之一,也是實現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網絡教育資源的質量將對教學效果好壞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不對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前加以防范,或者是及早做好相關應對措施,不僅會降低網絡教育資源建設進度,而且還會阻礙高校教育改革發展。

    一、新世紀高校發展現狀和目標

    社會在不斷快速進步,人們對自身要求也越來越高,再學習和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新世紀下,大部分人所追求的廣泛社會行為。而傳統高校結構設置和教學理念已經與現代社會模式形成了一定差距,限制了學生終身學習的目標需求。現代高校不該僅僅局限于大學單一校園教育之中,其應該擁有基本遠程教育能力,這是經濟全球化和社會高度信息化背景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新世紀社會現代化的發展迅猛,幾乎是日新月異,人們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緊跟時代步伐,更新自身知識儲備和結構,持續增強綜合素質水準,把學習當作提高個人能力和生存發展環境的第一要素。

    現代高校目前仍然是實行內容和進度統一的標準化教學,學生也多為在校大學生,他們在校園里接受學校安排的各種學習內容,但對個性化教學有很多缺失,學校的教學資源也有很大局限性,不能發揮出高校教學多樣化、綜合化的理念。學生在高校中需要有老師指導的同時,還要由更多自主性的選擇學習,而高等學府也應該面向全體公民,公平公開其教學資源,實現全民綜合素質和知識水平提高的目的。

    網絡教育是響應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的號召,改革傳統教育環境和教育觀念的有效途徑,網絡上虛擬交流環境和豐富信息資源都是遠超校園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其完全可以成為校園教育的完善和補充。實現培養學生既具有生存發展能力,又能夠形成終身學習發展的習慣。此外,也更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更細致入微的幫助。

    新世紀高校教育改革是從高校教學理念、教學資源的內容、結構等方面入手,進行更高要求、高標準的改革,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正是其中重要環節和目標。網絡教育資源由于自身信息復雜多樣和無限共享特征,使其成為高校改革的突出內容,讓高校能夠實現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資源的改革。教師也在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中,轉變自身角色特征,將職責從單純知識輸出,變成主動分析學生需求,設計出最佳學習環境,在梳理知識內容重點講解基礎上,指導學生具體學習。

    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措施

    (一)加強網絡教育宣傳。現在大家上網一般都帶有明確目的性,并且網絡上內容千奇百怪,建設網絡教育資源,首先就應該加強相關教育資源宣傳力度,使師生了解網絡教育,能夠積極主動的使用網絡教育資源。比如,為了讓網絡教育資源在高校師生之間廣泛傳播,為網絡遠程教育奠定基礎,可以具體通過現有校園媒體,包括校報、廣播、信息欄等多方面大力宣傳,將網絡教育的優勢和特點充分、全面進行介紹。尤其是重點突出網絡教育數字化、交互性和多媒體運用,制作出精美優良的網絡課程,在學校公共網上循環播放,提高點擊率和瀏覽量。

    (二)建設特色高水平資源。我國互聯網上已經有了豐富多樣的資源,高校如何打造出幫助本校教學的資源庫是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關鍵。隨著網絡視頻在校園網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師生青睞,也愈加顯現出網絡遠程課程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制作內容含金量高的網絡視頻課程供師生學習使用。例如,學校一些知名教授、校友等所做的優秀報告和講座節目進行錄制剪輯,再投放到校園網絡,方便學生觀看,可以選擇合適時間學習,還可以反復多次觀摩總結。這樣就可以將這些好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選擇自己感興趣、有幫助的課程展開針對性學習。此外,高校還應該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網絡教育活動,同時高校與高校之間加強交流 ,可以開放校際間的資源共享,以擴充各個高校的網絡教育資源庫,提升資源質量和教學成果。

    (三)營造良好網絡教育資源條件。目前,高校網絡教育資源還處于加強建設階段,其中教育主題資源網站、校園網絡辦公網站以及學校網絡教學資源都是分開進行建設和管理。雖然這種形式在內容分類體現上具有直觀平面性用戶可以有明確目的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但是教育主題資源和學校網絡教學資源就比較被動,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學校可以綜合考慮,對這些網絡教育資源做出統一部署,再仔細研究各部門信息和管理環節中的方式,創建出可以統一調用網絡資源的協議和接口,使所有網絡教育資源網站之間,教育主題資源和網絡教學資源之間也能夠流暢調用和對接。此外,將信息匯聚和分類技術運用于羅列其他瀏覽相似網站的信息,以此實現網絡教育信息相互滲透的作用。比如,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成效就是讓高校教育從“單方輸出”向“多方滲透轉化”,主要是通過信息門戶、網絡郵件、網頁認證、新聞網站等將網絡教育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首頁推薦。借此建出將思維性、知識性、樂趣性、服務性全部融為一體的高校網絡教育氛圍。

    結束語: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世紀下的網絡教育是時展的主流趨勢,高校只有加強網絡教育環節的建設才能實現傳統教學改革,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實現高校教育目的。

    第8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

    一、課程的性質與課程任務

    這門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面向網絡管理員崗位的職業能力和素質,是一門面向職業崗位的專業基礎類課程。為后續的網絡工程調試以及相關的課程做前期的引導和鋪墊。課程任務是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技能和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有一個完整的學習和認識過程,培養學生作為網絡管理員所具備的網絡組建、網絡管理、網絡應用等相關的綜合性質。

    二、項目引領任務驅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多種教學方法互補

    (一)應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理實一體化實施項目教學。課程由最基本的計算機雙機互聯對等網組建、星型網絡的組建等項目組成,同學們在網絡組建的過程中學到了計算機網絡的組建技術,實現了學習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講解基本網絡的組建過程和一般網絡知識,教師講解結束,用演示法把網絡的組建過程呈現給同學,學生經過聽、看知道網絡的組建程序。利用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方式進行項目制作,學生在項目組建的過程中,實現職業技能的積累。

    (二)課堂教學以引導法、演示法、和討論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引導法:從實際問題入手,導入課程內容,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把以教為重心轉移到以學為重心,使“主導”與“主體”有機結合,由學知識為重心轉移到以培養能力為重心。演示法:計算機網絡課程全部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易懂和信息量大的效果。通過演示如CSMA/CD的原理、令牌環和FDDI的工作過程與不同、以太網交換機MAC的學習過程等FLASH,使原本很抽象的知識變得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對于實踐性操作強的教學內容,可以先向學生布置操作任務,由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例如小型網絡的組建,把學生在組網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結起來,集中講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采用現場教學法。通過參觀校園網和網絡機房,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首先有個感性認識,使學生學習網絡知識、原理從身邊實際的網絡開始,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充分利用網絡實訓室,業余時間延長開放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輔導班,舉辦各種網絡技能競賽,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

    (五)以賽促學法。本課程組每年都組織計算機網絡知識競賽,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學生競賽活動,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本課程有關知識,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實踐性教學的設計思想與效果

    本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撰寫學習報告等。通過這些實踐環節的訓練,使學生加深對網絡原理的理解,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初步掌握組建局域網的主要技術環節和操作方法。 課程的實驗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為后續課程的實踐教學打下基礎。課程結構項目化,理論實踐一體化。 本課程由多個項目組成,由淺入深,緊扣網絡組網技術的發展逐步展開。應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教師講解、演示后進行實際網絡的組建,通過各種計算機網絡的組建,學生在學會網絡搭建的同時,逐步掌握計算機網絡的有關知識,綜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項目根據崗位需求變化、教學實際情況可以靈活組合、動態調整。課程內容根據網絡技術發展不斷更新。教學過程展示學生的實習成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學完本課程后,能全面了解掌握網絡知識和基本組網技能,到達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作業、考試等改革舉措

    (一)作業的改革舉措。作業形式中,不僅有傳統的書面的回答問題式的作業,也有課題式的作業。課題式作業有些是教師指定的課題,有些是學生自行選擇的課題;有些是需要學生單獨完成的,有些是需要學生組成小組完成的;有些是以報告的形式完成的,有些是以作品形式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既鍛煉的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合作和處世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

    (二)考試的改革舉措。摒棄傳統的基于理論教學的全筆試考試模式,確立實踐性環節的考核辦法,形成性考核和期末每人一題的開卷操作結合。具體的措施有:

    實踐與理論結合。也就是說既要有以測試認知水平為主的知識考試,又要有以考核動作技能為主的操作考試。

    仿真與現場結合。也就是說既要在模擬的職業環境中考試,又要在真實的職業活動中考試。例如我們將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的實訓成績也計入考核范圍。

    結果與過程結合。也就是說既要有正常的工作過程的考試,重視結果的正確性,又要有以發現故障、排除故障為目的的考試,重視過程的完整性。

    老師與學生結合。也就是說實訓考核和平時作業的成績由教師評價和學生之間評價結合進行,變傳統的教師主導為師生共評。例如在實訓和平時作業中有需要學生組成小組共同完成的項目,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不可能單槍匹馬地工作,必須具有團隊協作精神。這就一改傳統教育中學生聽課、實驗、考試幾乎都是獨立完成,缺乏合作精神的培養的弊端。在項目結束后小組內的學生進行互評,然后老師也進行相應的評定,最終兩項結合給出每個學生的成績,這樣可以更為客觀地測量出學生能力的實際水平和完成實際任務中的缺陷。

    參考文獻

    第9篇:高校網絡設計范文

    網絡教育正在我國迅速地發展著,許多高校已經具有自己的網上教學資源。但縱觀目前高校網絡教育的建設現狀,普遍存在著缺乏整體規劃、未能形成完整多功能的系統、各方面結合較松散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了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并進一步從管理學的角度出發,結合網絡方面的技術知識,為給高校網絡教育建設打好堅實的基礎,提出了一套系統規劃與建設的方案。

    關鍵詞 網絡教育,系統規劃,課件,素材

    [Abstract]

    From observing the current condit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Campus, we can see than many of the Universities build their own system lacking of a integrated scheme. Aim at resolving problems in network education, this paper raise the thoght how to build a stronger base via a thorough plan, and how to administrate this kind of system in hardware and software.

    [Key Words]

    Network Education, System Planning, Courseware, Materials

    1.前言

    近幾年,隨著網絡建設的發展,通過網上進行授課已經成為可能。網絡教育由于其以學生為中心,不受時間、地點、次數及進度的限制,能自由利用網上資源等優點,成為教育方式的發展新趨勢、教育也隨之進入網絡教育的新時代。迫切需要發展網絡教育;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陣地,發展網絡教育責無旁貸。近年來,有較多的高校都將電教中心與網絡中心合并為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這種合并也說明了在高校中,充分發展現代的網絡教育成為高校的發展與進步的新需要。如何充分利用這種合并所帶來的人才資源與技術優勢,為網絡教育建設服務,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考慮的問題。

    目前,較多高校都加入了網絡教育建設的行列,從網上不少的主頁都可以找到遠程教育的內容。但是這些教學網頁普遍存在相同的一些缺點,反映出高校網絡教育建設的速度及總體水平仍停留在起步階段,還需要加強建設的力度,才能真正形成一個能勝任網絡教育工作的系統。通常,網絡教育容易出現如下缺點:

    (1)網上教育的科目較少、內容也較簡單且易流于呆板不生動,缺乏網絡課程應有吸引力的優勢;

    (2)網絡課程內容更新的速度慢,往往幾個月都維持原狀;

    (3)課程的交互程度低,網上通常都是些以文本方式出現的課件,偶爾有些高校制作了實時點播視

    頻課件,卻多是收費資源;

    (4)上網的課件一般內容較分散、缺乏系統性;

    (5)上網課件的可重復利用性小,不利于與其他資源共享等。

    分析這些現象,我們不難發現,造成這些缺點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一個有組織的、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這項專題建設,在進行這項工作時也沒有系統地為以后的發展做好規劃。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探討一下如何進行整體規劃,才能為建立一個有序、有強大生命力的現代教育系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2.機構的建立與分工設置

    從長遠看,高校網絡教育系統的建設對促進國家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質的提高、實現"科教興國"有深遠的意義,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工作。這項工作亟需建立一個專門的機構,通過從各方面進行的深入分析、嚴謹的策劃,有目的、有規劃地做好這項工作。

    目前在通常情況下,上網的課件一般是由專業教師自己制作,然后由網絡負責機構將其上載至網站。使用這種方式,由于一般的專業教師普遍不具備很高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因此由其開發的課件通常就是一些較簡單的文本課件,多有單調死板、不夠生動靈活的缺陷,這樣等于簡單地把書本搬到網上。有的學校制作了一套網上教學交互系統,然而缺乏專業教師進行長時間的專門輔導等交互教學。也有學校受到網絡線路帶寬的限制,制作的實時視頻點播課件無法高速傳輸。提高高校網絡建設水平首先就需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從以上提到的幾個方面看,這個專門的機構必須勝任網絡教育的建設,也就要求機構的人員不但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知識、各類型多媒體素材的制作知識、不同形式課件的制作知識、而且更要有足夠的網絡知識。以目前高校的發展形勢觀察,從新成立的"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中組織起這樣一個機構最為合適,因為它集中了上述所要求的各類人才。我們可姑且稱這個機構為"網絡教育系統建設部"(以下簡稱"建設部")。

    由于建設部需要組織起多方面的人員進行系統建設,就必須要對這些人員進行適當的分工,并且要對各方面的工作進行協調、策劃、管理以及實施,以達到建立起一個整體系統、并正常運行的最終目標。所以建設部還要求具有一個高水平的管理核心。通過系統對系統進行功能分析,根據一個系統所應該完成的各方面工作,網絡教育系統應該具有以下幾個基本功能組,他們所擔任的工作分別如下:

    行政管理:建設部的核心組織者,負責對各方面的工作進行管理、協調;

    硬件維護組:對用于網絡教育的硬件進行定時的檢測與維護,包括排除線路故障、系統使用機器硬件的正常工作等;

    資源庫開發組:包括對各種資源的開發,如多媒體素材、課件、試題、案例等,并將這些資源按照約定的方式組織成數據庫形式存放,再分別建立索引以備資源共享時檢索使用,對數據庫進行管理和維護。

    課件制作組:與專業教師進行協作工作,根據專業教師對所需課件的內容要求、授課的思路組織,調用素材庫中符合要求的素材進行制作。

    系統開發維護組:建設具有交互功能、可提供網上資源共享途徑的教學系統,對整個系統進行管理及維護,同時組織專業教師安排上網教學的進程。

    當然,這些只是根據一個網絡教育系統所需完成的工作類別進行的最基本的組別設置,如果分得更仔細些還可以有培訓組別、信息采集組別等等。也可以通過另外的分類角度將工作分成對外、對內的部分等等。

    3.硬件基礎及其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成人黄色网| 成人在线第一页|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传媒成人精品|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69成人免费视频|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