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機床機械行業發展前景范文

    機床機械行業發展前景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床機械行業發展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機床機械行業發展前景

    第1篇:機床機械行業發展前景范文

    機床是先進制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機械制造的工作母機,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設備,主要應用領域是船舶、工程機械、軍工、農機、電力設備、鐵路機車、汽車等行業。在船舶、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產能擴張壓力的推動之下,機床工業正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就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看,在機床工業的下游產業中,船舶、工程機械、重型機械、軍工是發展最快的行業,這些行業的企業在從產能閑置發展到滿產超產的過程中,對機床設備的更新換代和小規模添置需求帶動了機床工業穩定中速增長;當前各大造船公司、工程機械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尤其是造船行業,手持訂單遠超當前產能。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2011年,擴大產能已成為必然,擴產必須的生產設備尤其是機床設備的需求量將迎來加速增長,其他如汽車、電力設備的需求也將維持穩定增長。

    二、各機械子行業交替推動機床工業發展。大型重型機床速度遠快于中小型機床

    機床是制造機器的機器,為汽車、船舶、軍工、工程機械等各個裝備制造產業提供裝備,因此與宏觀經濟、特別是制造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同時機床行業的直接下游是機械制造,因此機床行業與機械制造業的關系更為密切。機床工業給其下游多個機械制造子行業提品,因此不同時期,各裝備制造子行業有繁榮,有衰退,而機床工業發展比其下游行業要相對穩健。在各個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各個子行業交替成為推動機床行業發展的主動力,機床行業將跟隨發展最快的子行業增長。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階段,船舶、工程機械,重型機械、石化生產設備等重型設備是發展最快和增長前景最為明確的下游行業,汽車工業雖然整體盈利水平增長跟不上產量增長,但產銷量的增長還是比較明朗的,因此汽車工業對機床的需求仍將穩定增長。

    重型工業發展是此輪中國經濟繁榮的主要增長點,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的重要力量,中國目前正處于重型機械、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中段,這一階段還將持續很長時間,重型機械行業發展應該快于輕型、中型機械產品的發展,相對應地其所推動的大型、重型機床行業的發展速度將遠快于中小型機床,因此我們更看好大型、重型機床行業的發展前景

    三、高精密機床壁壘很高

    機床行業作為精密機械制造業,發展特點是循序漸進,逐步累積,產品性能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爆發式進展。如同其它制造業一樣,基于亞洲國家的成本優勢,近年來機床工業有向亞洲新興國家轉移的趨勢,但這種趨勢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遠遠落后于其它類機械設備制造業,這主要也是因為機床工業技術和工藝提高的難度很高。當然我們認為這種轉移的趨勢不可逆轉。

    高精機床是先發優勢明顯的行業,技術與工藝非常嚴苛,每提高一步都需要很豐富的技術、工藝上的沉淀和艱苦的努力。對于后發的國家和企業來說很難彌補,這也是我國機床工業長期落后,貿易逆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這與我國其他行業特別是其他機械子行業發展突飛猛進,產品開始大規模出口的形勢形成了鮮明對比。相對于其他機械行業來說,我國管理部門對機床行業的重視和扶持力度是相當大的,但是機床行業的逆差水平是所有機械類子行業中最高的,這充分說明了高精機床提高的難度。

    正因為高精機床行業提高難度大,所以機床行業先進國家對本國機床企業保護的力度也比其他行業要大,西方國家對我國機床業不僅在技術上嚴格限制轉讓,而且基于政治原因在高精機床產品上也對我國實施限制和禁運。高精機床是當前為數不多的西方國家對我國采取限制和禁運措施的產品。

    當然機床行業這種高壁壘特點確實給國內機床企業發展制造了障礙,但這也成為國內高精機床行業龍頭企業的保護墻和后發企業的進入壁壘,龍頭機床企業相對國內后發企業的技術優勢會維持很長一段時期。

    四、中國機床工業取得很大進步

    機床是裝備工業的基礎,生產裝備的裝備,機床工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的基礎工業和戰略性產業,在發達國家無一不重視機床工業。我國機床工業經過多年艱苦努力,建立起較大的規模和較完整的體系,奠定了有利的技術基礎,具備相當的競爭實力。整體上說,我國機床工業已跨入世界行列的第一方陣。2000年以來,世界機床工業由歐洲向亞洲新興國家轉移趨勢,雖然緩慢但難以逆轉。

    “十五”以來,我國機床消費連創紀錄,大陸市場機床消費總額(國內產品銷售產值十進口額一出口額)和進口額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成為令全球矚目的機床消費大國。2006年中國大陸市場機床消費額達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機床進口7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中國機床消費額占全球機床銷售總額的比重已達到20%以上,為機床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世界機床消費位列二、三、四名的日本約占15%,美國約占11.6%,德國約占10.6%。

    作為一個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國,我國必須從各個方面確保國家的獨立自主地位。我國機床行業產品種類齊全,可生產品種已經超過3600種,基本已經無空白領域,大部分滿足了我國裝備制造業對機床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機床市場需求非常旺盛,2003年至2006年之間,銷售收入增長率分別為21%、21%、17%,27%,而數控機床更是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機床工具行業整體銷售收入連年以2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機床行業需求旺盛趨勢還將延續。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金屬切削機床方面,機床產量連年上升,年復合增長率22%以上,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上升幅度更快,數控金切機床比例穩步增長,2001年中國數控金切機床比例只有9%,到2007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20%。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初期,很多金屬加工產品要求的精度并不要求很高,加上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因此低端普通機床仍然有一定的市場銷路。

    五、國產機床數控化率逐年提高

    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就是將加工過程所需的各種操作(如主軸變速、工件的松開與夾緊、進刀與退刀、開車與停車、自動關停冷卻液)和步驟以及工件的形狀尺寸用數字化的代碼表示,通過控制介質將數字信息送入數控裝置,數控裝置對輸入的信息進行處理與運算,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伺服系統或其他驅動元件,使機床自動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所以,數控加工的關鍵是加工數據和工藝參數的獲取,即數控編程。

    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相比有很多無可比擬優點:1、適合于復雜異形零件的加工;2、加工精度高;3、加工穩定可靠;4、高柔性,加工對象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體現出很好的適應性,5、高生產率;6、勞動條件好,機床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工作環境較好。

    缺點是:1、投資大,使用費用高;2、生產準備工作復雜;3、維修困難,數控機床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技術含量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很高。歐洲、美國、日本的機床業都很重視數控化,目前歐美日的金屬切削機床的產值數控化率均在80%以上,數量數控化率也在60%以上。

    我國數控機床開發晚,起點低,前期發展緩慢。數控系統裝置是數控機床的神經中樞,是長期阻礙中國數控領域發展的關鍵環節。“九五”以后國家有關部門明確發展以pc為平臺的數控系統,通過“九五”的攻關,現在框架上已初步完成。解決了多坐標聯動的技術難題。從過去的三坐標聯動達到了最多可達入坐標聯動,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技術“限制”。同時,我國國產數控系統已具備批量生產能力,市場品牌也在逐步樹立,正在改變國際強手在中國市場上奇貨可居的壟斷局面。

    經過多年的發展的我國數控機床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遠高于普通機床的發展速度,2002年國產數控金屬切削機床24803臺,06年達到了82024臺,數量數控化率從9%提高到了20%,產值數控化率為44%。

    但是總體來說我國數控金切機床還是相對比較落后,國內市場占有率低,基本依賴進口,這是導致我國金屬加工、金屬切削機床的貿易逆差連年上升的重要原因。我國數控金切機床消費對進口產品的依存度長期維持在70%以上,如何發展我國數控金切機床,是我國機床業界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我國機床擴張和增長的重大機會。

    六、對進口機床依存度仍然很高

    長期以來我國機床工業取得了很大發展,但是相對于發達國家的機床工業我們仍然落后,主要在加工精度、穩定性、無故障時間上與國外產品有較大差距,而且數控化率偏低,雖然我國大陸機床主機的銷售收入增長很快,但進口增長也很快,進出口逆差有逐年擴大趨勢,只是在07年上半年,進出口逆差有稍稍縮小的跡象,總體而言,我國對進口機床的依存度較高,一直維持在50%以上。這其中,數控金切機床對國外產品的依存度很高是重要原因。我國數控金切機床對進口存度達到了70%,可以說基本依賴進口。

    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機床產品,尤其是高精機床和數控機床的性能、質量、穩定性落后,而且提高速度緩慢;另一個原因是國內對機床行業的保護力度還不到位。前些年為了吸引外資,對外商直接投資企業購買外國設備免稅。近年來,政府已經對這些政策進行了修改,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機床的免稅條款已經廢除,而且國內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購買國產設備可以抵稅。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國產機床業的發展。

    當然我國機床行業對進口度高,也從側面說明了機床行業提高的速度較慢,很難取得爆發性的飛躍,行業壁壘非常高,因此國內機床行業內的領先企業,在技術和產品性能上優勢將保持很長一段時間,其他后來者很難在短時間內超越。同時對外依存度高也給予了我國機床行業較大的發展空間。

    第2篇:機床機械行業發展前景范文

    【關鍵詞】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問題對策

    自動化技術是信息技術的產物,是現階段較為流行的一種技術。近年來,自動化技術在我國機械工程中的運用有效的推動了機械工業的發展水平。但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以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比如說,大部分企業仍沿襲傳統的管理和經營模式;人才管理機制不實際;復合加工仍處于追趕階段等等。筆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從制定明確的戰略方向、積極引進自動化設備及應用技術、實現高質量技術人才培養三個方面,淺析了如何加強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的運用,并對其發展前景進行展望。通過論述,旨在為進一步了解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提供理論參考。

    1.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現狀分析

    1.1機械自動化管理應用現狀

    依靠機械的方法實現自動控制的技術被稱為機械自動化技術。就目前而言,我國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管理應用模式上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滯后性,但由于機械自動化技術在國內應用非常廣泛,而且行業前景也很好,使得一些機械工程企業在應用技術的過程中重視程度不夠,管理方面也不成熟,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而且缺乏創新意識,導致機械自動化技術整體更新過慢。

    1.2機械工程自動化人才培養現狀

    對于機械工程自動化人才的管理,既缺乏技術人才的培養,也缺乏對技術人才的管理。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專注于此方面的技術人才培養不足,造成人才匾乏現象。另外是對人才的管理,在人才培養上我國更加側重于理論知識教育,使人才缺乏技術實踐經驗,直接造成了對人才全面發展的制約,對開展自動化技術應用也有著制約影響。我國的機械設計水平沒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也出現了停滯現象,這種現象直接使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呈封閉狀態發展,造成發展狀態不平衡。

    2.機械化工程自動技術的創新措施

    2.1制定明確的戰略方向

    實現機械工程自動化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能盲目進行操作。自動化主要是機械工程自動控制取代傳統人工操作,這個過程要保證萬向和目標的明確,要針對我國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對策。在加強自動化過程中,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學習創新理念,從理論上不斷豐富機械技術。要在教育過程中加大對自動化知識的普及,使市場和機械行業發展以此為重要導向。國家相關部門要通過大力度的資金政策支持,促進科學技術研究,實現機械自動化產業鏈的形成。在明確發展萬向的同時,要始終以實際情況為基本參照標準,以保證符合多元化市場發展規律。另外機械化自動技術的發展是以信息技術為一定基礎的,因此要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以加快機械工程經營管理效率的提高,促進產業結構的完善。

    2.2積極引進自動化設備及應用技術

    從目前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情況來看,存在著一定的滯后現象,且發展態勢落后于國外發達國家。沒有實現高度自動化,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基礎技術儲備不足在實踐探索中要以自身發展特點為基礎,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完善自身技術,實現技術突破和創新。現階段的機械生產中,針對大批量零件加工仍采取流水作業模式,即以半自動化為主。針對這個環節我們要積極引進先進設備,提高機械自動化,既節省人力資源,同時也提升生產加工效率,對提升企業整體經濟效益有著重要作用。在進行非大規模生產加工過程中,可以通過成熟技術人員進行數控機床加工,實現自動化技術應用。在自動化應用中不是進行單一復制,而是有針對性的進行側重,對不同特性的產品進行優化。在信息化和新材料不斷研究發展的新時期,給自動化技術應用帶來更大發展空間。目前自動化技術正向開放式結構發展,驅動裝置也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在系統上和通訊萬式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是新一代自動化技術的新萬向。在我國工業發展不斷加快的新時期,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要大力推廣,實現工業全面自動化、智能化。

    2.3實現高質量技術人才培養

    為真正實現機械工程自動化,要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在人才培養中要加大教育體系建設,從教育著手,加大對自動化專業人才的教育投入。同時改變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積極鼓勵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工學結合”理念,使專業人才在接受理論教育階段接觸機械自動化實踐。通過教育機構與校外企業的聯合合作,可以保證機械工程自動化人才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兼備的復合型人才。針對目前專業自動化人才空缺現狀,要結合科學理念進行培養和管理,在吸納人才和應用人才的過程中,也要注重人才潛能挖掘,實現機械功能自動化技術創新,人才發展推動我國技術革新。

    3.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未來發展形勢

    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推進機械工程行業發展迅猛,自動化技術將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各行業領域中,實現自動化普及。機械工程自動化將真正實現創新、發展、科學,進一步向機械智能化邁進。同時在“中國夢”理念的指導下,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形勢將走向低碳、環保,實現設備環保、應用材料環保,使得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機械自動化技術逐漸趨向網絡化。實現網絡化能夠使自動化技術不受傳統應用管理下的地域空間限制,使發展前景和空間更加廣闊。因此,在未來的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同時結合管理技術、制造技術以及其他系統工程技術,促進完整的、系統的自動化技術體系形成。 [科]

    【參考文獻】

    [1]肖鵬波.機械工程中自動化技術的運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4(03).

    [2]穆業林.淺析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業家,2012(22).

    [3]李晶飛,宋巨玲.淺談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07).

    第3篇:機床機械行業發展前景范文

    關鍵詞:機械工程;自動化;創新技術

    中圖分類號: F407 文獻標識碼: A

    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推動機械工程實現自動化技術應用。自動化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各行各業帶來了重要影響。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在現階段的應用中,仍處于探索階段,較之于國外技術應用情況來看,仍存在諸多方面需要完善。針對目前自動化的應用現狀來看,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強先進自動化技術的引進,不斷進行實踐創新,以推動我國機械工程行業更高效發展。

    一、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現狀分析

    就現階段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的現狀來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機械工程自動化管理應用現狀,二是機械工程自動化人才培養現狀。

    1機械自動化管理應用現狀

    機械自動化技術主要是指依靠機械的方法實現自動控制的一種技術。目前我國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且行業的發展前景也十分廣闊,但究其管理應用模式來看,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機械自動化技術在國外的管理應用中,占據重要地位,使得技術不斷創新,應用效果良好。在我國許多機械工程企業中對自動化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技術應用效果不明顯,管理過程也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許多自動化技術仍處于剛性自動化階段,使自動化僅實現局部形式,造成生產發展限制。與國外的柔性自動化管理以及智能自動化管理相比較,我國自動化管理缺乏不斷的創新,使整體機械自動化技術更新過慢。

    2機械工程自動化人才培養現狀

    對于機械工程自動化人才的管理,既缺乏技術人才的培養,也缺乏對技術人才的管理。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專注于此方面的技術人才培養不足,造成人才匱乏現象。另外是對技術人才的管理,在人才培養上我國更加側重于理論知識教育,使人才缺乏技術實踐經驗,直接造成了對人才全面發展的制約,對開展自動化技術應用也有著制約影響。我國的機械設計水平沒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也出現了停滯現象,這種現象直接使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呈封閉狀態發展,造成發展狀態不平衡。

    二、機械化工程自動技術的創新措施

    針對目前我國機械化工程自動技術的現狀,加強機械工程創新研究至關重要。在加強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措施的過程中,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加強:

    1制定明確的戰略方向

    實現機械工程自動化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能盲目進行操作。自動化主要是機械工程自動控制取代傳統人工操作,這個過程要保證方向和目標的明確,要針對我國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對策。在加強自動化過程中,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學習創新理念,從理論上不斷豐富機械技術。要在教育過程中加大對自動化知識的普及,使市場和機械行業發展以此為重要導向。國家相關部門要通過大力度的資金政策支持,促進科學技術研究,實現機械自動化產業鏈的形成。在明確發展方向的同時,要始終以實際情況為基本參照標準,以保證符合多元化市場發展規律。另外機械化自動技術的發展是以信息技術為一定基礎的,因此要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以加快機械工程經營管理效率的提高,促進產業結構的完善。

    2積極引進自動化設備及應用技術

    從目前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情況來看,存在著一定的滯后現象,且發展態勢落后于國外發達國家。沒有實現高度自動化,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基礎技術儲備不足。在實踐探索中要以自身發展特點為基礎,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完善自身技術,實現技術突破和創新。現階段的機械生產中,針對大批量零件加工仍采取流水作業模式,即以半自動化為主。針對這個環節我們要積極引進先進設備,提高機械自動化,既節省人力資源,同時也提升生產加工效率,對提升企業整體經濟效益有著重要作用。在進行非大規模生產加工過程中,可以通過成熟技術人員進行數控機床加工,實現自動化技術應用。在自動化應用中不是進行單一復制,而是有針對性的進行側重,對不同特性的產品進行優化。在信息化和新材料不斷研究發展的新時期,給自動化技術應用帶來更大發展空間。目前自動化技術正向開放式結構發展,驅動裝置也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在系統上和通訊方式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是新一代自動化技術的新方向。在我國工業發展不斷加快的新時期,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要大力推廣,實現工業全面自動化、智能化。

    3實現高質量技術人才培養

    為真正實現機械工程自動化,要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在人才培養中要加大教育體系建設,從教育著手,加大對自動化專業人才的教育投入。同時改變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積極鼓勵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工學結合”理念,使專業人才在接受理論教育階段接觸機械自動化實踐。通過教育機構與校外企業的聯合合作,可以保證機械工程自動化人才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兼備的復合型人才。針對目前專業自動化人才空缺現狀,要結合科學理念進行培養和管理,在吸納人才和應用人才的過程中,也要注重人才潛能挖掘,實現機械功能自動化技術創新,人才發展推動我國技術革新。

    三、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未來發展形勢

    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推進機械工程行業發展迅猛,自動化技術將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各行業領域中,實現自動化普及。機械工程自動化將真正實現創新、發展、科學,進一步向機械智能化邁進。同時在“中國夢”理念的指導下,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形勢將走向低碳、環保,實現設備環保、應用材料環保,使得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

    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機械自動化技術逐漸趨向網絡化。實現網絡化能夠使自動化技術不受傳統應用管理下的地域空間限制,使發展前景和空間更加廣闊。因此,在未來的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同時結合管理技術、制造技術以及其他系統工程技術,促進完整的、系統的自動化技術體系形成。

    結語

    通過上述論述可知,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的應用和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著技術滯后和人才空缺的問題,加大自動化技術管理成為機械工程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機械工程領域中加強自動化措施包括目標與方向的明確性,即要制定明確的戰略方向,保證自動化技術應用和發展具有長遠性和實效性。要加大自動技術的引進和研究,通過對發達國家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的引進,加大研究和創新力度,促進我國機械工程的創新發展。在現代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將不斷向前發展,實現機械工程信息化和智能化,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沖,李廣學 .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1(26).

    [2]梁昌鑫,賈廷綱.工業自動化現狀與發展趨勢[J].上海電機學院學報,2012(03).

    [3]費仁元,張慧慧,鄭剛.機電接口技術的內涵和發展[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3(04).

    [4]佘明輝.基于機電一體化系統接口技術的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4).

    第4篇:機床機械行業發展前景范文

    【關鍵詞】 特色產業 資源稟賦 路徑選擇

    所謂特色產業,是指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以某一資源稟賦為基礎發展起來、形成一定規模、能夠適應市場需求、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某一產業,包括了范圍、時間、質量、空間四個方面的含義。特色產業本質上是指這一地區最擅長的產業,最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區域特色經濟依托于區域特色產業發展而來,構成了地區經濟的核心和基礎。尋找、培育、扶持和壯大特色產業一直都是地方政府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特色產業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一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質量,以及在國際國內經濟版圖中的地位。

    一、發展、扶持特色產業的原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時間、空間上確定特色產業,培育、扶持、壯大、發展特色產業需要遵循若干原則。總的來說,要尊重經濟發展規律,不能拔苗助長,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區域優勢條件為基礎,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和產品,逐步形成特色經濟。

    1、市場導向原則

    特色產業的本質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也是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特色產業的形成固然離不開政府扶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內生。政府的作用是營造環境,誘致市場主體創業。市場主體追求利潤,必然根據本地要素稟賦的實際選擇適宜的產業,從而形成特色產業。

    2、因地制宜原則

    特色產業的選擇是區域優勢的集中體現,要根據本地的自然資源、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和科技發展水平選擇特色產業。美國匹茨堡的鋼鐵產業、底特律的汽車產業、明尼阿波利斯的醫藥設備產業、德國斯圖加特的機床產業、印度班加羅爾的軟件產業無不如此。選擇產業時候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拔苗助長;要充分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廈門的PX項目、什邡的鉬銅項目都是對社會效益、環境承載能力考慮不足而造成的失敗案例。

    3、重點突破原則

    任何地區的經濟承載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能因為存在優勢就必須發展優勢產業。比較優勢理論的核心就是“優中選優”,要集中力量、重點突破,選取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重點發展建設,“小而全”、“灑香水”的做法是最不可靠的。沈陽市在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過程中,就抓住了裝備制造業作為突破口,工業經濟實現了10年增長14倍的奇跡。大連則憑借靠近日韓的地理優勢和自身人才優勢,將對日韓的軟件外包作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并取得成功。

    4、區域協調合作原則

    區域的協調合作要從兩個層次來看,一是區域內部協調合作。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要從全區域整體利益出發,統籌規劃、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組成部分的優勢,集中力量,堅決杜絕發生“窩里斗”、“特色不規范”、“規范不經濟”的情況。早年,南京市屬的經濟開發區之間就曾出現多次壓低條件、互挖對方項目的情況,對后續的招商引資帶來極為惡劣的影響。二是區域之間的協調合作。區域之間的資金、技術、資源、人才、市場信息要能做到互通有無、形成優勢互補,防止出現互相封鎖消息的殘殺式競爭。常州地處長三角地區,城市間競爭激烈,但滬、寧、杭、蘇州、無錫、常州發展各具特色,形成了有序競爭的良好格局,對于周邊城市的發展都是大有益處的。

    5、動態規劃原則

    任何地區不可能存在永遠的劣勢或優勢,特色產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適時地在新的條件下發展新的特色產業,對現有的特色產業進行優化和調整。上世紀60年代開始,曾經輝煌一時的芝加哥、底特律、匹茨堡等大湖區—東北區工業帶成了美國工業衰退的代表地區,被稱為“銹帶”。由此,芝加哥市下定決心調整產業機構,充分發揮其在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優勢,逐步將芝加哥從一座老派的工業城市轉變成以金融衍生品交易業、商務服務業和運輸物流業為特色的新興城市。

    6、政府適度引導原則

    政府對于特色產業培育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堅持市場導向不動搖的前提下,政府的職能也是不可或缺的。美國學者Saxemian在研究了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相似的美國加州硅谷地區和128公路地區的特色產業集群后發現:硅谷之所以能夠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128公路地區的制度、社會文化和工業體系產業等因素不盡協調,極大地抑制了集群效應,產生了負外部性,而硅谷恰恰相反,形成了較強的正外部溢出效應。眾所周知,制度供給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政府的制度設計與安排如果有利于特色產業的發展,特色產業就會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快速產生、發展、壯大。這就對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特色產業發展的良好體制機制并能在相當長時間之內保持穩定性和連貫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機制體制還要兼顧到本地現有體制和文化并與之保持協調一致,這是地方政府在發展特色產業過程中制度設計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吳敬璉指出“制度重于技術”,可見,作為制度的主要供應方——政府對于特色產業培育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二、常州市資源稟賦優勢分析

    1、地理環境基礎

    常州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世界六大城市帶之一的長三角經濟帶的核心位置,北臨長江,南靠太湖,與上海、南京兩市等距,地理區位位置優越;長三角地區產業門類齊全、行業配套完善、技術設施完備,具有全球范圍內絕佳的產業配套半徑和配套能力。常州穿境而過的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京杭大運河、312國道和滬寧、寧杭、常寧、沿江(常蘇)、常澄、錫宜等高速公路以及4E級民航常州奔牛機場將常州與長三角地區、東部沿海地區緊密而便捷地聯系在一起,使得常州深入地融入到長三角和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帶中,并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2、經濟基礎

    作為“中國實業之父”盛宣懷的故鄉和“蘇南模式”首創地之一,常州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積淀了深厚的產業發展傳統。2011年,常州市的GDP總量完成2930億元,列全國第32位,全省第5位,人均GDP(按照戶籍人口計算)達到9.9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萬元,列全省第3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302.52億元,列全國第21位,全省第4位。在全國地級城市中,常州的各項經濟指標均處于前列。

    3、產業基礎

    常州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目前已形成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五大產業和軌道交通、新型涂料等六大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目前擁有中天鋼鐵、申特鋼鐵、百興集團、亞邦投資、常林工程機械集團、新城控股集團、天地光能、金源同業等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較強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其主要產品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據統計,2011年,常州市變壓器產量達到1.3億kVA,約占全國變壓器產量的10%;裝載機銷量占全國的5%;挖掘機銷量占全國的10%;農業機械銷量占全國的15%。其中,單缸柴油機和25-40馬力輪式拖拉機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牽引傳動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中占有45%的市場份額;精密高檔電聲器件銷量世界第一;鍛鋼冷軋輥產量亞洲第一;45個單品種藥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前3位。

    目前,常州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工業為國民經濟的最大構成。2011年常州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580.42億元。第二產業完成1950.84億元,占比達到54.48%。其中,工業完成1768.91億元,占全市比重接近50%(實際為49.41%)。全市工業產業集中度較高,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及醫藥等五大產業2011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20.9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達到67.7%。五大產業是最能體現常州市產業生產力發展水平、技術裝備水平、產業員工素質、產品質量水平和未來發展前景的支柱產業。然而,常州市五大產業發展并不均衡,其中,裝備制造業占比最大、實力最強、技術最先進,“三分天下有其一”,2011年完成現價產值2796.3億元,占全市工業的比重33.68%,2009—2011年年均增長達到27%。變壓器產量、裝載機、挖掘機、農業機械、牽引傳動系統等重點產品在全國占有率均居于第一位。

    4、人才基礎

    常州是江蘇省的教育強市,人口中擁有大學及以上文憑比例在全省居于第五位。同時,常州是全國老牌的工業基地,擁有十多萬熟練的產業大軍,為產業升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儲備。常州還擁有全國第一家以高等職業教育為特色的教育園區——常州高職基地,被稱為長三角的“銀領搖籃”,每年常州市向長三角地區輸送熟練技術人才達2萬名。此外,長三角地區高校科研院所云集,高端人才集聚,技術的溢出效應明顯。這些都為常州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和技術儲備。

    三、發展、扶持特色產業的路徑選擇

    從上述分析來看,常州的國民經濟呈現明顯的“二三一”分布態勢,其中,工業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接近一半,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常州市國民經濟中工業經濟較發達,且產業集中度高,新興產業、傳統產業、生產業均有所發展,且不乏亮點企業、亮點產品。整體來看,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和生產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常州的傳統產業包括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業、新型紡織服裝業、化工原料及化工制品業、冶金業等。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等。生產業包括動漫產業、影視傳媒產業、文化旅游產業、廣告會展產業、工藝美術業和印刷復制業等。各行業發展水平不均衡,其中裝備制造業、冶金、新能源、新材料、動漫等產業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特別是裝備制造業具有全國性的競爭實力。從大企業分布來看,大企業多集中于傳統產業,如中天鋼鐵、申特鋼鐵、常林工程機械集團、常柴股份等;部分分布于新興產業,如天地光能;部分大企業多元化經營,橫跨多個產業,如百興集團、亞邦投資、新城控股集團等。

    針對常州的發展實際,常州市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的總體思路為: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積極壯大新興產業,充分發展生產業。通過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競爭能力的提升來貫徹和落實上述思路。對于地方政府而言,轉型升級的首要任務是提升產業層次,結構調整的有效途徑是加大有效投入,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面是做強做大企業。下面將選取常州最具特色的三個行業進行逐一分析。

    1、提升改造傳統產業(以裝備制造業為例)

    裝備制造業是常州最具競爭力的傳統優勢產業,對常州特色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在《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研究報告》中將裝備制造業定義為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提供技術裝備的企業總稱,它所提供的產品包括系統、主機、零部件、元器件和技術服務。在常州,裝備制造業主要涵蓋了農業機械制造、輸變電設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和軌道交通等子行業。

    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裝備制造業越來越體現出三大特征:服務化、信息化和低碳化。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路徑是要加快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實現生產業和裝備業的協調發展,以自主創新推動裝備制造業升級,以低碳綠色經濟主推裝備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裝備制造業要緊緊圍繞支柱企業和重點產品來做文章,大企業是裝備制造業未來發展的主要依托,改造升級路徑的實現必須依靠發展壯大現有大型企業集團,通過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從而形成產業集群,利用產業集群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性、外部性,通過社會化分工,形成常州所獨有的成本優勢、區域營銷優勢和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優勢,從而帶動常州市裝備制造業的升級發展。重點產品是產業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產業競爭的主要依托,改造升級之路必須依靠重點產品。從常州的產業基礎來,重點是以軌道交通和工程機械為核心發展車輛產業,以大容量、超高壓變壓器為核心發展輸變電產業,以動力機械為核心發展農業機械行業,以數控機床為核心發展基礎裝備產業,以冶金設備、環保設備為核心發展專用機械設備,以基礎件為核心發展關鍵零部件制造。

    2、積極壯大新興產業(以新材料產業為例)

    新材料產業是常州具有一定發展優勢和發展基礎的新興產業,地區發展特色明顯,產業集群初具規模,擁有一定的技術支撐,并形成了一批骨干企業,是常州市新興產業發展中的佼佼者。

    新材料是指新出現或已在發展中的、具有傳統材料不具有的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包括新型基礎材料、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等。由于新材料及其新技術的基礎原材料地位,并對其他行業進行滲透和應用,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也將會進一步提升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從而進一步提高常州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新材料行業的發展高度依賴科技進步和雄厚的產業基礎,依據常州現有的技術實力和產業基礎,可優先發展下列重點產品:工程塑料、稀土納米材料、土工和符合材料、新型建筑裝飾材料、玻纖玻璃鋼材料、聚氯乙烯樹脂基塑料制品、醫用材料和新型金屬材料。

    3、充分發展生產業(以動漫產業為例)

    常州動漫產業是常州市文化建設的一張名片。常州動漫行業發展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擁有業內知名的國際動漫藝術周(CICDAF)和全國地級市中唯一的國家級影視動畫產業基地。目前,常州市擁有400多家動漫企業,20多萬平方米的產業用房,2011年的相關產業產值接近100億元。

    動漫的核心是“創意”,目前國內參與動漫制造的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發展動漫產業就必須要培育和扶持這些中小企業,創造寬松的環境,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具體分為四個方面:一是要搭建政策機制平臺,加強產業指導。常州市要成立由市政府牽頭的動漫產業委員會或行業協會,一方面,由政府部門進行方向性的指導,合理引導動漫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要整合常州動漫產業的力量,最大限度發揮整體優勢。另一方面,要出臺優惠政策,推進產業鏈的建立、整合和優化。通過減免稅收、政府補助等形式支持精品企業、精品產品建設,建立合作平臺加強動漫運營商、內容提供商和應用開發商之間的有效合作。二是要全力打造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這一品牌。將動漫周打造成為包括藝術創作、動漫應用和展映、動漫交易、動漫行業交流的全國性綜合平臺,樹立常州在國際國內動漫界的良好形象和地位。三是政府要搭建業務平臺,提升動漫產業規模。主動引導動漫產業與媒體、互聯網、娛樂、信息、金融等行業的合作和交流,促進基于動漫產品的二次創作和延伸產品開發,打造符合動漫產業發展規律的產業鏈。四是建立企業交流平臺,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首先要以政府主導,動漫行業運營商、動漫創作商及產業鏈企業共同設立基金加大對動漫技術的開發和動漫產品的創作,積極引進國內國際風險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到動漫產業的發展中來;其次要大力引進和培訓動漫人才,營造寬松的引人、用人、留人環境;最后要建立具有一定全國影響力的產業論壇,定期開展動漫論壇,對產業發展、創作走向以及商業應用進行交流和研討。

    綜上所述,特色產業的發展既是市場內生的產物,更是政府經濟培育的結果,是一個地區資源稟賦集中優勢的體現,也是比較競爭優勢甄選的必然選擇。從常州來看,結合其所處地理環境、經濟基礎、產業基礎和人才基礎,常州必然要立足自身,放眼未來,走一條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積極壯大新興產業,充分發展生產業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方能揚長避短,勇立潮頭。

    【參考文獻】

    [1] 栗慶品:特色經濟的識別與判斷[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7).

    [2] 陳四輝、梁少華:地方特色產業內涵解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

    [3] 吳光煒:關于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問題的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1(6).

    [4] 王峰:從產業集群高度看江蘇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的構建[J].江蘇商論,2006(3).

    [5] 姚士謀、王麗萍:南京市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J].地理科學,1993(2).

    [6] 孫劍、孫文建:特色產業基地發展環境評價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12).

    [7] 常州市統計局:常州統計年鑒(2011)[Z].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8] 江蘇省統計局:江蘇統計年鑒(2012)[Z].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9]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1)[Z].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10] 常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常州年鑒(2012)[Z].常州地方志辦公室出版社,2012.

    [11] 鄒林全: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比較研究——以常州市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7).

    [12] 陸小玲:揚長避短打造精品——小議常州動漫產業的發展[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8(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69成人免费视频|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成人做受120秒试看动态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成人久久久久久|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第一页|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 成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欧美成人a人片|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www|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