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氣火災及其防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存在較多火災隱患,導致建筑安全受到影響。為確保建筑基本服務功能,滿足用電需要,切實加強電氣安全管理,必須要做好電氣設計,采取預防措施防范火災隱患發生,從而降低電氣火災發生機率。
一.建筑電氣火災產生的主要原因
導致電氣火災產生的原因復雜多樣,但除了少數的自然因素之外,大部分都是人為因素導致的。
1.電氣工程設計不合理導致過載
部分電氣工程并未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設計,例如在熔斷器或電纜的選擇時,使熔斷器的額定電流高于線路所能承受的持續載流量或者電纜載流量沒有考慮惡劣環境或敷設方式的降容,導致電纜或設備在過載情況下長期得不到有效的過載保護。當電氣設備或線路的過熱現象達到一定限額時,會嚴重破壞熱平衡,導致設備或線路的有機絕緣體自燃,因而,可以說,引發火災只是時間問題。
2.使用不當導致的短路
對電使用不當的主要情況有:(1)導線由于摩擦、暴曬、水透等原因導致質量受損,線芯脫落出來。當不同的電位導體經過時,就會導致短路。(2)由于部分操作的不當,使得載流導體的絕緣體遭到破壞,絕緣層失效。兩條不同的線路在接觸時由于電阻很小,會在瞬間之內發生金屬性短路,其短路電流是額定電流的數十倍,巨大的放電能量會產生電火花,引燃絕緣材料或周邊的易燃物,引發火災。
3.部分電氣產品的質量低劣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有的不良商家生產銷售偽劣的電器產品。此外,部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素質不高,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節約成本,不考慮安全問題,使用一些質量不達標的產品來以次充好,給電氣火災埋下了隱患。
4.室內裝修的不合理
人們在房屋的裝修中,為了追求美觀而忽視了電路安全,主要表現在可燃性材料的使用,電氣設備的隨意安裝,未做接地跨接,接頭處理不精細等,都留下了巨大的火災隱患。
5.雷電的影響
部分建筑未安裝防雷設備或安裝設備不合格,容易遭受雷電的影響。在發生雷電的過程中,靜電會因積累而形成高電位,擊穿介質,并散發出足夠能量的火花。放電時會毀壞建筑、損壞電路,并伴隨著著火、爆炸等現象。
6.后期維護管理不力
電氣設備的后期維護管理對電氣系統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由于保護開關和線路在長期運行中可能經受各種各樣的故障,有的故障復位后不會影響系統的運行,有的故障將會對線路或者開關造成不可逆的損壞,技術人員應定期檢查,根據現場情況及時更換損壞元件。
二.建筑電氣設計火災隱患防范對策
1.合理進行供電配電系統設計
(1)簡單可靠是供配電系統的特點,設計過程中不多于兩級是對同一電壓變配電級數的要求,變電級數過多會造成不必要的的電能損耗,從而容易形成安全隱患。變配電所合理分布供電網絡,靠近負荷中心,減少線路電壓損失,減少隱患發生概率,增加經濟效益。
(2)對于變壓器容量以及級數的合理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都了解,變壓器的負載率一般是在0.7~0.85的范圍內,這樣的范圍可以適應各種各樣的負荷變化,進而使得變壓器的工作處于一種極佳的運營狀態。我們需要盡可能選擇節能型的變壓器,這樣可能很大程度上節約能源,減低變壓器空載的損耗,對空載電流和噪音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在相同條件下的電壓傳輸狀來講,如果電壓越高的話,那么它的能源損耗就越小,所以,在進行設計處理的過程中,要在不同負荷條件的鐵損和銅損條件下進行測定,這就需要合理選擇電壓,這就需要平衡變壓器的處理;
(3)合理選擇配電干線電纜。綜合考慮到電壓的損失,還有熱穩定性等,對導線截面進行合理的選擇,還可以根據敷設條件合理科學的選擇電纜型號。
2.完善設計圖紙
在電氣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要對設計圖紙進行嚴格的審核,查看是否有充分的電容量,線型和線路的選擇是否合理,保護措施是否健全等,以減少火災產生的可能性。在導線的選擇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①在低壓配電設計中,當負荷性質不明且N線為保護時,N線的截面積不應小于相線截面積。對于大量集中使用會造成諧波源的設備的場所,N(PEN)線截面積不應小于相線截面積的2倍。②應該選擇符合國家標準和要求的材料,同時還要因地制宜,干燥的地段可選用一般的絕緣導線,但在潮濕場所則必須采用有保護功能的絕緣導線,在人流集中的場所應采用無鹵低煙(或無煙)阻燃的絕緣線纜。③在導線的安裝中,應注意導線的保護,避免其受到機械損失和磨損。
3.把握好電氣材料的質量
對電器材料的嚴格把關能夠有效地減免電器火災的發生。一方面,要加強電氣產品的監管力度,各級監管部門應該按照法律的標準對電氣產品的質量進行嚴格的監督,堅決打擊市場上的低質偽劣產品,提高市場上電氣產品的安全系數。另一方面,在施工過程中,也應做好嚴格的質量把關,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①施工人員應該對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進行嚴格的資格和質量審核;②對報檢的材料要進行隨機抽查,必要時可申請專業的審核單位來進行審核;③在材料安裝與敷設的過程中,還必須重新確認材料的型號、參數和使用規格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在施工過程中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現象發生。
4.做好防雷設計
雷擊主要分為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波三種,而每種雷擊的防護措施也不盡相同,分別是:①通過屋面接閃器來保護好屋內的設備來防止直擊雷的損害;②通過完善建筑物內的金屬接地來防止感應雷的損害,避免感應放電現象的發生;③安裝SPD來限制雷電波的數值,使之低于電氣設備可承受電壓,避免由雷電波發生擊穿現象而造成的火災。
5.完善技術措施
對低壓線路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安全監測,及早發現安全隱患;嚴格執行低壓線路驗收制度,從源頭確保低壓線路的安全;采用紅外熱像儀、超聲波檢測儀等先進的技術措施,對低壓線路進行預防檢測,加強低壓線路的保護裝置和安全保護措施;消防部門應加大監督力度,普及安全用電常識,掌握基本的電氣火災救援措施;強化對電氣安全的重視,避免低壓線路漏電,一旦漏電,盡早發現,及時處理,避免火災發生;加強對低壓線路設計、安裝和維護的控制,保證專業人員進行施工,避免接觸不良引發的電氣火災;低壓線路采用耐火阻燃材料;采用過流保護電器,實現接地故障保護,安裝動作保護器,實施等電位聯接,防止接地故障引發的火災;加強短路保護、過載保護措施。。
三.結束語
建筑電氣設計存在一定的火災隱患,進行電氣設計時一定要提前采取預防措施,避免造成電氣設計中遺留火災隱患。通過合理進行電氣設計,提升建筑安全性,保障業主安全。
參考文獻:
[1]蔡長燕,李黎.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火災隱患及其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1).
[2]周紅.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火災隱患及其對策[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4,(3):1004-1004.
[3]王孫松.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火災隱患及其對策[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3,(12):720-720.
[4]董艷.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火災隱患及其對策[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3,(4):66.
[5]崔曉偉.建筑電氣火災隱患防范思考[J].建設科技,2011,(7):82-83
關鍵詞:低壓配電系統;漏電;火災危險性;技術防范措施
壓配電系統中漏電產生的電流和電壓等均可引起火災,而漏電仍是導致電氣火災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提出漏電的技術防范措施就顯得很重要,所以本文就將對低壓配電系統中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及其技術防范措施方面予以簡單的闡述。
一、漏電的火災危險性
電氣線路或設備絕緣損傷后,在一定的環境下,對靠近的物質(穿線金屬管、電氣裝置金屬外殼、潮濕木材等)會發生漏電,使局部物質帶電,給人們造成嚴重的甚至致命的觸電,產生火花,電弧、過熱高溫等而造成火災。
二、造成漏電的原因
電網與電氣設備的絕緣狀態是重要的電氣參數,而電網與電氣設備漏電是指絕緣電阻顯著下降的現象,在電力系統中,如果帶電導體對大地的絕緣阻抗降低到一定程度,那么就說明該帶電導體發生了漏電故障,流入大地的電流稱為漏電電流,而在電纜線路和電氣設備正常運行時,也有微小的電流流入大地,這種電流稱為泄漏電流,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使流入大地的電流增加到數十毫安以上時,就發生了漏電故障,漏電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因電纜或電氣設備本身引起的漏電。包括:敷設在巷道或者管內的電纜,由于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絕緣的老化或設備回潮,引起絕緣電阻下降,從而造成電網漏電;連續使用的電動機也會因運行中出現的短路、過負載等原因而造成絕緣損壞產生漏電;二是因管理不當而引起的漏電。包括:管理不嚴,未按有關的安全操作規程規定敷設電氣線路、安裝和驗收電氣設備,從而導致線路因絕緣不良、接觸不好或接錯而漏電;對已長期不用而受潮或遭水淹的電氣設備,未經嚴格的干燥處理和進行對地絕緣電阻耐壓試驗就投入運行,這樣運行后極有可能發生漏電,甚至導致其他電氣故障;電氣線路或設備平時沒有定時檢查,沒有進行必要的維修維護,就容易造成斷線、短路、過負荷而產生漏電;選用假冒、偽劣等不合格的電氣產品,其絕緣容易損壞而產生漏電;三是因操作不當引起的漏電。包括:有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不慎誤將絕緣導線割傷或碰傷導致漏電;配電線路在運行中受到拉、擠、壓等也很容易造成漏電;開關設備檢修后,由于殘留導體、接錯線或接觸不良等原因,送電時也可能產生漏電;四是因施工安裝不當引起的漏電。包括:電纜與設備連接時,由于芯線接頭不牢、壓板不緊或移動時造成接頭脫落,使相線與設備外殼接觸,導致漏電;電氣設備內部接線錯誤(如N線與PE線接錯),在合閘送電后會發生漏電。
三、因漏電而引起火災的原因
一是漏電電流引起的火災。漏電故障點通常情況下接觸會不實,似接非接,進而導致接觸電阻較大,使過流保護裝置難以動作,同時會在故障點處產生電弧,據測,僅0.5A的電流的電弧溫度就可超過2000℃以上,這足以引燃所有可燃物;二是漏電電壓引起的火災。漏電持續發生后,由于電流不能流散,而導找阻力小的另一回路通地,會沿保護接零線(接地線)傳導,使所有與之相連的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帶有對地電壓,這時就可能向鄰近低電位的水曖管、煤氣管等金屬構件飛弧成為起火源,僅20V的維持電壓就可使電弧連續發生,同樣也能引燃周圍可燃物,而如果是向煤氣管飛弧,就可能擊穿管壁,造成煤氣泄漏引起火災,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電壓的傳導,漏電點與起火點不一定一致;三是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接線端子處連接不實,而引起火災。相線與零線接線端子連接不實,設備工作不正常,我們可以及時發現處理,而如果是保護零線或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電阻過大,設備會照常工作,其故障點則不易被發現,這一旦漏電,由于故障點接頭太松或腐蝕等,出現高阻,造成局部過熱,連接端子處產生高溫或電弧,就能夠引燃周圍可燃物質,或者燒壞電器插座、開關等,引燃木質底座,這是較為常見的漏電起火形式;四是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線徑如果選擇過小,當通過較大的漏電電流時,線路溫升較快,同樣也能引起火災。
四、漏電火災的防范措施
一是按規范、按要求裝設漏電保護器。現行的低壓配電系統中設置的保護接零和過流保護裝置等措施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漏電火災的發生,因此,必須指定場所、按要求裝設漏電保護器,而為了有效地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人身觸電事故及因接地電弧引發的火災,通常在建筑物的低壓配電系統中裝設兩級或三級RCD,而且在建筑物電源總進線處應設置專用于防火的漏電保護器,為防止大面積停電,在電源總配電箱和用戶開關箱中應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其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二是加強對電氣設計的審核。對建筑內的配電系統,各有關部門應在對電氣設計進行審核時依據相關技術嚴格把關,對于建筑內部裝修工程,則應嚴格執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不用或盡量少用易燃可燃材料,特別是在有電氣線路通過可燃物時,應穿金屬管或難燃硬塑料管保護,由于塑料絕緣性能好,故能較好地防止漏電,而在采用金屬管布線時,一定要防止絕緣層被損傷,配電裝置(開關、插座、配電箱等)和用電設備與可燃物也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對于確實分不開的,應做好隔熱保護措施,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其電氣安裝也應經專門的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后投入使用,盡量從源頭上杜絕漏電火災的發生,當電網發生可能引起危險的漏電故障時,就必須依靠漏電保護裝置,將故障設備(或線路)的電源切斷,以防止事態的擴大;三是合理選擇保護接零、保護接地線及設計接地電阻。保護接零及保護接地線的截面積選擇必須經過計算確定,并用碰殼短路電流校核,其接線端子也必須可靠連接,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電阻值不應超過4Ω,如超過,則應增加接地線截面或并聯接地體以充分減小接地電阻值,增大漏電短路電流,從而有利于保護裝置動作,而對接地裝置,則應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四是實施等電位聯結。漏電保護器對于單相220V線路只提供間接接觸保護,但還存在因機件磨損、接觸不良、質量不合格等因素而導致動作失靈的隱患,所以不能單獨作為一種保護措施,因此尚應實施等電位聯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消除漏電電網與附近低電位的金屬構件之間電弧、火花的產生,即消除漏電電壓引起火災和人身觸電事故,而等電位聯結是指將保護接地總線與建筑物的總水管、總煤氣管、暖通管等金屬管道或裝置用導線聯結的措施,使建筑物內及其附近所有設備都具有相同的電位,等電位聯結對于特別潮濕、觸電危險性大的場所,是防范人身電擊事故的重要措施;五是搞好相關人員的安全培訓,提高他們的電氣安全意識。要完善規章制度,及時做好維修維護等常規性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供配電系統能安全可靠的運行,我們不但要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而且要很抓安全管理,搞好安全培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保證從設計施工到系統運行的維修維護等各個環節都保質保量,進而減少和杜絕由于電氣漏電原因而引發重大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電氣;建筑電氣工程
民用建筑中的電氣線路與配電系統中關于故障引起的火災防治理論上的研究對于建筑中配電系統的電氣火災上的防治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進行電氣上的安裝與維護時應該嚴格的按照規程與標準進行操作,同時選擇合適的設備與產品上的零部件,從源頭上對建筑可能發生的電氣火災進行徹底的杜絕,加強電氣與配電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與操作上的能力也是降低火災發生的重要措施。
1 建筑電氣線路火災原因分析
1.1 短路故障
短路,俗稱連電,是指電氣線路中相線與相線、相線與零線之間短接起來的現象。發生短路時,線路中的電流增加為正常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產生的熱量又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溫度急劇上升,大大超過允許范圍。如果溫度達到可燃物的引燃溫度,即引起燃燒,從而導致火災。
1.2 過載
過載就是在電氣線路中擅自接入了過多或功率大的電氣設備,超過了原配電線路的負載能力。這種現象在賓館、飯店、商店等場所中比較普遍。往往原來安裝的電氣線路截面較小,接入額外的大功率電氣設備(電熱設備、空調、電茶壺等家電),就超過了線路的載負荷能力,其實質就是增加了導線的截面。因原線路導線沒有相應更換,在實際增加負荷量時,負截超過了導線的實全載流量。當電器設備運行時,只要超過導線的安全載流量,導線的溫度會隨著電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會超過導線絕緣的最高工作溫度的限度,導線的絕緣層就會加速老化,嚴重超負荷時,會引起導線的絕緣層起火發生燃燒,并能引燃導線附近的可燃物起火。
1.3 接觸電阻過大
導線與導線,或導線與設備,或用電器具與導線的連接部位接觸不良,由于松動、有雜質、氧化腐蝕或因銅鋁線的接頭無過度接頭,產生接點處過熱或電火花而導致火災,甚至使可燃易燃液體蒸汽、可燃氣體和薄霧產生爆炸事故。
1.4 使用電氣設備不當
在對電氣設備進行使用的過程中,電爐、電熨斗、熱的快電水壺等一些熾熱的部件以及電動機的線圈、日光燈的鎮流器,或是電阻等有電流通過時。這些部分就會發熱,也就意味著很容易會因為過熱發生事故,長時間的通電或是忘記將電源給進行關閉后,并且附近還有易燃的物品,就會很容易在自燃的過程中將其他物品也引燃,導致大型的火災發生。在對電氣設備進行使用時一定要將上面的功率與設備上需要的電壓進行注意,不能在不夠電壓的線路上連接大功率的電氣設備,這樣的操作會導致電線因為超負荷進而出現火災的情況發生。
2 建筑電氣線路設計中的火災防范
2.1 正確選用導線材料和導線型號
導線的種類很多,按材料分為銅芯導線和鋁芯導線兩大類。由于鋁芯導線自身存在的弊端以及銅鋁接頭時易產生接觸不良和碎斷。因此,在爆炸危險場所、腐蝕性嚴重的地方,移動設備處控制回路以及古建筑內不宜采用鋁芯線,應采用銅芯線;在高層建筑中,由于負荷比較集中,可靠性要求高,應采用銅芯線。目前建筑室內一般采用橡皮導線和塑料絕緣導線,由于橡皮絕緣導線(BX、BLX、BBX、BBLX)采用玻璃絲或棉紗作保護層,柔軟性較好,但耐熱性差,易受油類腐蝕且易延燃;塑料絕緣導線(BV、BLV、BW、BVU)絕緣性能好、價格低,可代替橡皮導線,但其氣候適應性差,低溫下會變硬發脆,高溫下增塑劑易揮發,加速絕緣層老化;阻燃性絕緣導線可以抑制火災蔓延,保證短路電弧火滅后絕緣導線不再繼續燃燒。因此,在建筑工程設計中應根據不同的用電環境正確合理的選用導線及型號,并在建筑工程積極推行和使用阻燃型絕緣導線。
2.2 導線應在保護下進行明暗敷設
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中對多種敷設的方式進行了規定,主要的原因是從防火的角度出發,建議在進行線路的敷設時盡量采用暗敷的方式,如果必須采用明敷的方式就應特別注意電線電纜的選用與敷設的方面要保證防火的分區不會因此而遭到破壞。封閉式的母線、電纜橋架以及金屬的線在進行穿過樓板的步驟時必須采用防火墻進行隔離的措施。另外還需要進行注意的是樓層間的預埋管在進行布線的過后兩端的管口要做密封隔離。
對于吊頂的線路敷設嚴禁采用直敷的布線模式,必須穿過金屬管與難燃的塑料管進行保護,并且應與燈具保持一定的水平與垂直的距離,躲開燈具的散熱孔。
2.3 配電線路的過負荷保護
配電線路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設置過負荷保護電氣線路,短時間的過載是正常的現象,例如電動機啟動的時間不長,不會超過母槽線與電纜,也不會對線路。輕微的過負荷,將長期導致過負荷,會對線路的絕緣,接頭,端子,造成損害,導體的絕緣也會由于長期的過負荷,將會長時間的過負載,會使絕緣體在短時間內軟化并且變形,介質的損耗變大,耐壓的水平降低,導致電氣線路出現短路的情況,并引發火災。過負載保護的目的也是在于防止短路與接地故障的發生。
2.4 配電線路的電氣防火保護
對于易燃絕緣材料的保護導體的電氣線路,應要求隔離和封閉外,應盡量縮短線路上的長度,具有防火隔離的不同線路通道間的線路也應防止之間互相的串通,避免火勢從一線通道竄人旁路另一線路通道,同樣也會擴大火災的范圍。在建筑物的頂棚內,當采用電纜橋架時應直接選用有槽蓋的封閉式的金屬線榴,消防配電上的線路采用暗敷設時,就應敷設在不易燃燒的結構內,并且保護的厚度應不小于30mm,當采用金屬管或是金屬線槽上刷防火涂料進行保護,因為金屬管與金屈線槽本身并不具備防火的性能。,一條小小的電氣線路已經成為連接千家萬戶的重要的紐帶,但是在人類成功利用文明成果的同時,電能本身具有的危險性也隨之暴露出來,電網的改造與電氣產品的使用等都會由于一些確定的或是不確定的因素,導致大量的電氣火災的發生。
結束語
隨著城鄉建設的快速發展,電氣化與自動化的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在生活與生產上的要求的質量也越來越高,應用電能的地方也越來越多。電已經是人類文明與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標志電氣火災的上的防范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我國的電氣火災防范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多的差距,所以我國必須根據實際的國情對電氣火災的防范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本社.歡迎訂閱本刊合訂本[J].建筑電氣,2016(09).
【關鍵詞】漏電;漏電電流;漏電電壓 漏電保護;等電位
引發電氣火災的原因主要有:短路、過負荷、接觸不良、漏電、燈具和電熱器具引燃可燃物等。近年來,由漏電引起的火災不斷發生,而且這種火災比起短路等引起的火災更具隱蔽性,通常是悄悄地發生,失火后也難以找出真正的原因(被短路等假象所掩蓋)來加以防范,因此,危害性也就更大。充分了解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加強對漏電的技術防范措施應是當前電氣防火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1 漏電的火災危險性
電氣線路或設備絕緣損傷后,在一定的環境下,對靠近物質(穿線金屬管、電氣裝置金屬外殼、潮濕木材等)會發生漏電,就象水管漏水使局部物質受潮或水漬一樣,漏電可使局部物質帶電,會給人們造成嚴重的或致命的觸電或產生火花、電弧、過熱高溫等而造成火災。目前,在低壓配電系統中多采用接零保護(接地保護)及過流保護裝置(熔斷器等)來防止嚴重的漏電短路的情況發生。
1.1 問題的提出
當電氣設備發生漏電即碰殼短路時,電流將設備外殼、保護接零線(保護接地線)零線(大地)形成閉合回路,通常漏電電流將很大,會使熔斷器動作而切斷電源,似乎這種漏電的危險性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下述原因的存在,使過流保護裝置并不絕對可靠。
1.1.1 熔斷器規格可能人為加大數倍或被銅絲代替,起不到過流保護作用;
1.1.2 電故障點可能發生在系統的足夠遠的末端,故障回路阻抗較大,漏電短路電流不足以令熔斷器動作;
1.1.3 如果電氣設備容量較大,熔體額定電流超過漏電電流時,熔斷器也不會動作;
1.1.4 接地裝置不符合要求,造成接地電阻較大,導致漏電短路電流較小也不會令熔斷器動作;
1.1.5 當采用過電流自動保護開關時,開關失靈,或脫扣電流設置過大,自動保護開關不動作;
1.1.6 保護接零(接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造成接觸電阻過大,限制了故障電流,致熔斷器不動作。
上述現象在實際中并不少見,或存在一種或同時存在幾種且不被人重視,因此漏電一旦發生,將持續存在,導致觸電或電氣火災事故,許多漏電火災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本文將著重介紹這種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及預防措施。
1.2 漏電引起火災的原因
1.2.1 漏電電流引起火災漏電故障點通常情況下接觸會不實,似接非接,導致接觸電阻較大,使過流保護裝置難以動作,同時會在故障點處產生電弧,據測,僅0.5A的電流的電弧溫度可達2000℃以上,足以引燃所有可燃物。
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線徑大小容易被忽視,如果選擇過小,當通過較大的漏電電流時,線路溫升較快,同樣也能引起火災。
還有一種情況,日本秋田大學電氣工程系的教授曾做過實驗,在潮濕環境下,當帶電裸導線接觸木材,泄漏電流流經它的表面纖維素時,會使木材炭化發展成火災事故。這個實驗提醒人們,電氣線路未經穿管保護而通過可燃物時,是十分危險的,這種漏電的危險性存在于所有的配電系統中。
1.2.2 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接線端子處連接不實,引起火災。
相線與零線接線端子連接不實,設備工作不正常,可以及時發現處理,而保護零線或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電阻過大,設備照常工作,但故障點不易發現。一旦發生漏電,由于故障點接頭太松或腐蝕等,出現高阻,造成局部過熱,連接端子處產生高溫或電弧,能夠引燃周圍可燃物質,或者燒壞電器插座、開關等,引燃木質底座,這是較為常見的漏電起火形式。1997年7月,淮北市某飯店配電盤火災即是一例,失火前,飯店已打烊,負荷處于低谷,火災發生時,照明用電仍然正常。經查,配電箱內總空氣開關嚴重炭化,保護零線接線柱有金屬凹形熔痕,與漏電情況相符。
1.2.3 漏電電壓引起火災漏電持續發生后,由于電流不能流散,而尋找阻抗小的另一回路通地,會沿保護接零線(接地線)傳導使所有與之相連的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帶有對地電壓,這時就可能向鄰近低電位的水暖管、煤氣管等金屬構件飛弧成為起火源,僅20V的維持電壓就可使電弧連續發生,同樣能引燃周圍可燃物。如果是向煤氣管飛弧,就可能擊穿管壁,造成煤氣泄漏引起火災。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電壓的傳導,漏電點與起火點不一定一致。
1.3 造成漏電的因素
造成漏電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3.1 低壓配電系統的安裝多是非電氣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質量難以保證,表現在:潮濕或有酸堿腐蝕性的環境中,電線明敷,設備未做保護直接安裝;布線時,刀、鉗、錘等損傷絕緣層;導線接頭連接質量和絕緣包扎質量不符合要求等等不規范現象。
1.3.2 電氣線路或設備疏于檢查,因過負荷或使用年限較長等原因絕緣劣化;
1.3.3 選用假冒、偽劣的電氣產品;
1.3.4 外界因素:水份浸入、擠壓、鼠咬等。
2 漏電火災的防范措施
2.1 漏電火災
嚴格按照低壓電氣裝置操作規程辦事,非電氣專業人員一律不準上崗,杜絕能造成漏電的各類人為因素,這里不再贅述。
2.2 裝飾裝修工程
應嚴格執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不用或盡量少用易燃可燃材料,特別是在有電氣線路通過可燃物時,應穿金屬管或難燃硬塑料管保護,由于塑料絕緣性能好,故能較好地防止漏電,采用金屬管布線時,一定要防止絕緣層被損傷。 配電裝置(開關、插座、配電箱等)和用電設備與可燃物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確實分不開的,應做好隔熱保護措施。
2.3 裝設漏電保護器
現行的低壓配電系統中設置的保護接零和過流保護裝置等措施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漏電火災的發生,因此,在建筑物電源總進線處應設置專用于防火的漏電保護器。96年施行的國際《低壓配電設計規范》對此也作了較明確的要求。 為防止大面積停電,在電源總配電箱和用戶開關箱中應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其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
2.4 保護措施
保護接零及保護接地線的截面積選擇必須經過計算確定,并用碰殼短路電流校核。其接線端子必須可靠連接,不允許有松動,并經常檢查其連接質量。
2.5 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要求
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電阻值不應超過4Ω,如用電設備的容量較大,熔體熔斷電流也較大時,應增加接地線截面或并聯接地體以充分減小接地電阻值,增大漏電短路電流,有利于保護裝置動作。
關鍵詞:火災;建筑電氣;線路;防范
0引言
自國家“七五”規劃實施以來,我國能源事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滿足了因經濟發展而帶來的用電量大幅度增加的需要,然而,建筑電氣火災發生的頻率也隨之日益提高,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不斷尋找相對有效的建筑電氣防火安全措施工作必須堅持不懈常抓不放。
1強調建筑電氣線路的火災防范
據統計,建筑電氣火災中,電氣線路引發的火災占電氣火災的60%以上。而其中最為常見電氣線路火災又屬短路故障引發的火災和線路長期過載引發的火災。
1.1短路故障火災防范短路,俗稱連電,是指電氣線路中相線與相線、相線與零線之間短接起來的現象。發生短路時,線路中的電流增加為正常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產生的熱量又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溫度急劇上升,大大超過允許范圍。如果溫度達到可燃物的引燃溫度,即引起燃燒,從而導致火災。
引起建筑電氣短路的原因多樣。當電氣設備的絕緣老化變質或受到高溫、潮濕或腐蝕的作用而失去絕緣能力,即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絕緣導線直接纏繞、勾掛在鐵釘或鐵絲上時,由于摩擦或鐵銹腐蝕,很容易使絕緣破壞而形成短路。由于設備安裝不當或工作疏忽,可能使電氣設備的絕緣受到機械損傷而形成短路。由于所選用設備的額定電壓太低,不能滿足工作電壓的要求,可能擊穿而短路。由于維護不及時,導電粉塵或纖維進入電氣設備,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由于管理不嚴,小動物或生長的植物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在安裝和檢修工作中,由于接線和操作錯誤也可能造成短路事故。此外,雷電放電電流極大,有類似短路電流且比短路電流更強的熱效應,也可能引起火災。
防止建筑電氣線路短路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嚴格按照《電氣設計規程》的規定,設計、安裝、調試、使用和維修電氣線路。第二,防止電氣線路絕緣老化,除考慮環境條件的影響外,還應定期對線路的絕緣情況進行檢查。第三,不同的工作環境,電氣線路中導線和電纜的選擇和敷設,應根據相應的國家標準規定進行。第四,加強電氣線路的安全管理,防止人為操作事故和未經允許情況下亂拉亂接線路。
1.2線路長期過載火災防范過載,也稱過負荷運行,是指超過電氣線路和設備允許負荷運行的現象。負荷是指電氣設備和線路中通過的功率或電流。線路發生過載的主要原因是導線截面積選用過小,實際負荷遠遠超出了導線的安全載流量,或在線路中加入過多或功率過大的設備等原因所造成的。
防止建筑電氣線路長期過載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做好導線材料的選擇。由于國家“以鋁代銅”的政策影響,許多地方一般采用鋁芯導線,但對于電路要求較高的建筑,為提高截面載流能力,便于敷設,應多采用銅芯線。同時進行精確的負荷計算,合理選擇導線的截面。第二,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功能確定導線的敷設方式。一般吊頂內的電線應使用不燃或難燃材料管配線,如PVC管,也可以用金屬管配線,或帶金屬保護的絕緣線,用來避免導線短路時引燃可燃物。消防用電的傳輸線路應采用穿金屬管,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方式布線。第三,高溫表面燈具附近的導線應采用耐熱絕緣導線(如玻璃、石棉、瓷珠等護套的導線)而不應采用具有延燃性絕緣導線。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熱設備從工業到家庭應用越來越廣泛,如電爐子、電烤箱、電暖氣、電熨斗等,而這些設備都容易使線路過載。這些電熱設備是把電能轉化成熱能的設備,具有功率大、加熱溫度高、控溫時間長的特點。據統計,許多電熱設備火災都是違反操作規程,將電熱器放到易燃材料上長時間烘烤未拔掉插頭等烤燃周圍可燃物而引起的。根據電熱設備的火災危險性,應采取的防火措施,一是電熱設備功率比較大,應防止線路過載,最好采用單獨的配線供電。二是電熱器具,如電烤箱、電熨斗、電烙鐵等,一般通電時,人員不能離開,應養成人走斷電的好習慣。為了確保家用電器的使用安全、防止火災,必須嚴格遵守電器安裝、使用的有關規定。
2重視建筑電氣照明的火災防范
建筑電氣照明已經成為建筑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管理不善和使用不當也會發生火災。建筑電氣照明是把電能轉化成為光能而發光的一種光源。照明燈具在工作過程,往往要產生大量的熱,致使其玻璃燈泡、燈管、燈座等表面溫渡較高。其火災危險性十分顯著。電器照明設備,品種數量多,線路復雜,如果設計、安裝、使用不慎,極易引起火災。
防止建筑電氣照明火災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根據燈具的使用場所、環境要求選擇不同類型的燈具。第二,照明燈具在把電能轉換成光能的過程中,都伴隨有能量損耗,致使燈具表面溫度較高。所以要根據環境場所的火災危險性來選擇照明燈具,而且照明裝置應與可燃物,可燃結構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嚴禁用紙、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擋燈具。第三,燈具應安裝在不燃的基座上,盡可能安裝表面溫度較低的燈具,采用埋入式安裝在吊頂里面的燈具,與吊頂之間應作隔熱處理。照明光源盡可能采用冷光源,沒有條件的應保證燈具與可燃物之間的安全距離或采取隔熱措施。第四,鎮流器與燈管的電壓和容量應相匹配,鎮流器安裝時應注意通風散熱,不能讓鎮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物上。第五,安裝有表面溫度較高的燈具時,應對燈具正面和散熱孔加裝鉛絲防護網或不燃材料制作的擋板,以減輕燈具爆裂時玻璃碎片和熾熱的燈絲飛濺造成危害。第六,采用霓虹燈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一般霓虹燈的工作電壓高,火災危險性大,安裝霓虹燈的燈柄、底板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或對可燃材料進行陰燃處理。當霓虹燈變壓器安裝在人員能接觸到的部位時應設防護措施。第七,要避免在燈光裝置區域懸掛旗幟或發射彩帶等空中移動物體,以防這些物品與高溫燈具直接接觸并發生纏繞或碰撞而引發火災。
3抓好建筑電氣系統輔助設備的火災防范
建筑電氣系統中配有許多開關、接觸器、繼電器等電氣接插件,由于在安裝、使用及維護方面的原因電氣接插件容易產生電弧、發熱現象,其火災危險性很大。有的建筑為了測試的需要,還安裝有臨時電源插座。有的建筑電氣把幾十個用電器同時開啟且持續時間長,火災危險極大。
防止建筑電氣系統輔助設備火災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認真按照規定選型并按規定正確安裝,不應安裝在易燃易爆、受震、潮濕、高溫或多塵的場所,應安裝在干燥明亮、便于進行維修及保證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的地方。第二,避免安裝臨時插座,有實際需要的應充分考慮到電源線路的負荷承載能力,選擇適當型號的電插座,在承載力范圍內聯接用電器,并要注意它的運行狀態。第三,開關、接觸器、繼電器等電氣接插件應慎重選擇,要選擇優質合格產品。
4加強建筑電氣的監督管理
國家對建筑電氣各項工作都進行了規范,但在實際中往往執行不到位,因此,當務之急是提高各方的意識,按照規范建立完善的責任問責制度,調動各方的積極性,盡可能避免火災的發生。建筑電氣監督管理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4.1制定建筑電氣設備使用的安全技術條件第一,對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觸及的帶電設備,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第二,設備的帶電部分與地面及其他帶電部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第三,易產生過電壓的電力系統,采用避雷針、避雷線、保護間隙等過程電壓保護裝置。第四,低壓電力系統有接地、接零保護裝置。第五,對各種高壓用電設備采取裝設高壓熔斷器和斷路器等不同類型的保護措施;對低壓用電設備采用相應的低電器保護措施進行保護。第六,在電氣設備的安裝地點設安全標志。
4.2完善建筑電氣設備作業人員要求第一,無證不能上崗操作;如果發現非電工人員從事電氣操作,應及時制止,并報告領導。第二,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法規、規程和制度,不違章作業。第三,對管轄區電氣設備和線路的安全負責。第四,認真做好巡視、檢查和消除隱患的工作,及時、準確地填寫工作記錄和規定的表格。第五,架設臨時線路和進行其他危險作業時,完備審批手續,否則應拒絕施工。第六,積極宣傳電氣安全知識,制止違章作業和拒絕違章指揮。
4.3熟悉建筑電氣設備起火時操作要點當發現電氣設備或線路起火后,首先要設法盡快切斷電源。切斷電源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起火后,由于受潮或煙熏,開關設備絕緣能力降低,因此,拉閘時最好用絕緣工具操作。第二,高壓應先操作斷路器而不應先操作隔離開關切斷電源;低壓應先操作磁力啟動器,而不是先操作閘刀開關切斷電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第三,切斷電源的地點要選擇適當,防止切斷電源后影響滅火工作。第四,剪斷電線時,不同相電位應在不同部位剪斷,以免造成短路;剪斷空中電線時,剪斷位置應選擇在電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防電線切斷后斷落下來造成接地短路和觸電事故。
5運用建筑電氣火災防范新技術
5.1電弧故障斷路器電弧故障斷路器(APCI)包括它的硬件和軟件的基本實現方法。其通過電流互感器感應AC(交流)電流的大小和di/dt,然后用OP(運放)進行處理后,將信號再輸入MCU(微控制器單元)進行A/D(模數轉換)處理,MCU將采樣數值進行分析,如果符合故障電孤的特性,MCU將發出斷珞器脫扣信號,使斷路器斷開。
傳統的斷路器只對過流、短路起保護作用,電弧故障斷路器(APCI)是在傳統的斷路器的基礎上添加了嶄新的功能——對電弧故障起保護作用,以防范電弧引發的火災。而電弧故障斷路器(APCI)是將傳統的過流、短路和漏電保護功能集成,再增加一個電流互感器。電弧斷路器(AFCI)硬件原理見下圖:
5.2自動探測定位的水炮滅火系統自動探測定位的水炮滅火系統如圖2所示。該滅火系統可以對大空間的火災位置做出高精度的自動定位,并自動瞄準火災位置噴水滅火,適用于大面積、大范圍的體育場館、火車站,大的批發市場、商城,大型影劇院的自動定位滅火。
5.2.1通過紅外線探測裝置探測火災,并自動定位火災的位置-紅外線探測裝置是由紅外線火災探測器2和圖像處理盤3構成,進行高精度的火災判斷,并自動定位火災的位置。紅外線火災探測裝置的監視范圍為水平方向200°,垂直方向90°,最遠距離200m。
5.2.2滅火水炮瞄準火源位置噴射水柱,進行有效滅火。滅火水炮可以自動瞄準被紅外線火災探測裝置所定位的火災探測位置,進行噴水滅火。通過操作控制盤可以分別控制滅火水炮的俯仰角度、噴霧角度以及噴水壓力;并可根據火災位置的距離,自動選擇最適當的噴水途徑。而且可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進行自動噴水方式和手動噴水方式的切換。
5.2.3通過中央操作臺15對系統進行集中監視。中央操作臺15是進行系統集中監視以及進行總控制的裝置。在顯示信息的CRT裝置上,實時顯示系統狀態,并通過清晰易懂的圖表顯示,可準確掌握火災發生時的狀況以及噴水情況。另外,在中央操作臺15的操作部分可以遠離操作水炮和ITV監視器。
5.2.4通過ITV監視器確認火災情況。ITV監視器(攝像機)能夠瞄準紅外線火災探測裝置所定位的火災位置,并且把火災狀況顯示在中央操作臺15的彩色顯示器上。因此,ITV監視器發揮著滅火活動中的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晨光,吳春揚.建筑電氣火災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9(36).
【關鍵詞】民用建筑;電氣線路;火災;防范
根據有關調查表明,大多數電熱設備火災發生的原因為違反規程,電熱器與易燃材料較為接近,插頭長時間為拔掉,導致周圍可燃物被引燃,而引發的火災事故。按照電熱設備發生火災的危險性,必須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一方面,電熱設備過大的功率,應避免線路過載,盡量單獨進行配線供電。另一方面,使用某些電熱器時,例如電烙鐵、電熨斗、電烤箱等,在通電狀態時,使用人員不得離開,做到人走斷電,文明用電的習慣。為保證家用電器的安全性,防止火災的發生,必須根據有關規定,嚴格進行電氣安裝和使用。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從業經驗,對電氣線路中發生火災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加強電氣線路的火災防范的措施,現總結如下:
一、民用建筑中發生電氣線路火災事故的原因
首先,電氣線路發生短路。電氣線路發生短路的主要有相線對地與相間短路兩種形式,無論發生那種短路,均會產生大量的電流,電流所出現的瞬時高溫,引燃電氣附近的可燃物,從而引發火災。另外,某些有機絕緣材料,可因發生熱分解,而釋放可燃氣體,若溫度超過300℃時,就會發生燃燒,且會沿著線路而逐漸引起火災。
其次,接地電阻過大。電氣線路進行火線對地塔接、連接時,接觸點不緊密,電壓可將間隙空氣擊穿,空氣可進行導電,若及接點間存在較大的孔隙,加之電壓波動,在空氣間形成電弧。可知接觸電阻在電接觸區域廣泛存在,若接頭間隙較小,處于電壓作用下的端點,在平時也會將空氣擊穿而迸火,電弧和迸火均可將接近可燃物引燃。而且接觸電阻所引發的火災,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而發展較快迅速,電氣線路火災占火災的比重較大,且危害性非常嚴重。
第三,絕緣層遭到破壞。由于多種方式均可損壞絕緣,而破壞絕緣的主要原因如下:絕緣由于使用時間較長而老化,失去了機械性能、電氣性能;由于雷擊過壓,擊穿、破壞絕緣;因長時間的化學物質腐蝕、過熱、受潮發霉、磨損、昆蟲嚙咬、損傷,絕緣受到破壞。另外,導電性纖維、粉塵在絕緣體表面沉積,而破壞了絕緣性能,引發短路或漏電。當絕緣損害之后,按照損壞的程度,可能發生兩種情況:其一,漏電。若絕緣僅遭到部分損壞,在漏點處發生局部發熱,局部由于溫度過高,可直接起火,進一步損壞絕緣之后,形成短路而導致火災。其二,短路。當絕緣遭到完全破壞時,將引發短路,由于線路的電流流通增大,發熱量迅速增加,在極短的時間內即可導致線路火災。
第四,過載。若過載時間較長,將導致配電線路中的導線過熱,附近物品可能被引燃。導致過載的主要原因有:其一,用電設備出現大量的私接亂搭,而導致過載;其二,因設計者出現失誤,為充分考慮到發展需求,余量設計過小,而導致過載。電氣線路中雖允許短時間內,可存在適量的過載,但必須對過載量、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其三,導線截面的選擇面積偏小。
第五,諧波電流。微波爐、電視機等非線性負荷設備在不斷增多,而這類設備在通電過程中,由于負荷電流中的諧波電流較多,導致電氣線路過載發熱,促使絕緣加速老化,引發短路而起火。
二、怎樣加強電氣線路的火災防范
首先,注重對建筑電氣照明進行火災防范。在建筑電氣設備中,電氣照明是建筑的重要部分,在建筑的日常使用中不可缺少,若使用不當、管理不善很容易引發火災。電氣照明主要是將電能轉化成光能的光源。建筑照明燈具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經常產生許多的熱,導致玻璃燈座、燈管、燈泡的表面體溫度非常高,明顯具有較高的火災危險性。建筑電氣照明的設備,線路較為復雜、品種類型繁多,若安裝、設計或使用不慎,均會引發火災事故。
其次,避免建筑電氣照明發生火災的防范措施。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其一,按照燈具的使用壞境和場所,燈具的類型,選擇適合環境的燈具;其二,電氣照明燈具在轉化能量的過程中,均存在能量損耗,導致燈具溫度過高。因此,需根據使用壞境的危險性,以選擇合適的照明燈具,而且控制好照明裝置同可燃物、結構的距離,禁止用布、紙等可燃物將燈具遮蓋;其三,將燈具安放在不燃基座上,按章的燈具盡量選擇表面溫度較低的,選擇埋入式進行安裝的吊頂燈具,同吊頂應進行隔熱處理。照明的光源盡量選擇冷光源。若沒有條件,盡量確保燈具同可燃物存在一定的安全距離,或選擇隔熱措施;其四,鎮流器同燈管容量、電壓必須匹配,安裝鎮流器時,必須保持通風散熱,不可在可燃物上直接安裝鎮流器;其五,若安裝的燈具表面溫度過高,可在散熱孔、燈具證明加裝不然材料擋板、鉛絲防護網,以使燈具發生爆裂時,熾熱燈絲、玻璃碎片的飛濺而導致危害;其六,選擇霓虹燈時,尤其要注意電氣安全問題。霓虹燈由于工作電壓過高,發生火災的危險性較大,若安裝霓虹燈底板、燈柄時,應選擇不然材質的,或者陰然處理可燃材料。安裝霓虹燈變壓器時,在人員可接觸的位置,加設好防護措施。
第三,提高人為防災意識。由于電氣線路發生火災的多數原因是人為因素,大多數電氣火災事故是由于人不安全行為、疏忽而引發。因此,必須加強人為防災意識,強化宣傳防災教育,尤其注重對重點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他們了解發生電氣火災存在的危害性,掌握預防火災的措施,加強防火意識。
第四,根據規范嚴格進行電氣工程設計和施工。由于電氣設計施工的不合理,對以后電氣線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也是線路火災的主要原因。因此,需依法對電氣工程進行防火設計與施工。
第五,強化制度建設和使用管理。在電氣線路使用過程中,構建崗位責任制度,確保民用建筑電氣線路的安全運行。同時,構建安全用電制度,進行消防監督檢查,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第六,選擇先進的監控、監測設備。在民用建筑中,所采用的火災報警系統,必須具備科學的探測手段,通過超聲波監測、紅外監測,及時的通報火情,及時采用措施進行處理,以確保做好火災預防工作。
第七,分隔部分必須做好防火處理。有些高層民用建筑,由于電氣豎井較長,若發生火災,電氣豎井將會作為通風道,形成煙囪效應。因此,必須對每層弱電、配電的豎井地面進行妥善處理,選擇同等耐火級別的材料進行防火密封,以形成隔離作用;某些配電線路需要在耐火墻貫穿時,應根據防火的分區情況,認真考慮是否貫穿。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民用建筑中,由于居民的人為因素和各種不合的設計、施工因素,影響電氣線路的正常使用,極易引發漏電或短路,而引發電氣火災。因此,必須注重對建筑電氣照明進行火災防范、采取避免建筑電氣照明發生火災的防范措施、提高人為防災意識、根據規范嚴格進行電氣工程設計和施工、強化制度建設和使用管理、選擇先進的監控與監測設備、分隔部分必須做好防火處理等,以確保電氣線路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 馬斌,劉群,閻煥忠等.高層民用建筑消防電氣線路防火設計及分析[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6(4):308-311.
[2] 王懷龍,曹福貴.民用建筑電氣線路防火系統設計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219,161.
[3] 彭建磊.建筑裝飾工程中電氣線路的防火系統設計[J].河南建材,2011,(2):140-141.
一、開展夏季消防檢查“回頭看。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對照夏季消防檢點內容,加快推進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社會福利機構、醫院、學校、文物建筑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對火災隱患已經整改完畢的單位,進行“回頭查”,確保隱患整治無遺漏;對火災隱患尚未整改完畢的單位,制定隱患整治計劃,逐一明確整改責任、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治資金,加大督改力度,確保隱患按期消除,切實減少隱患存量。
二、開展物流倉儲庫房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對轄區物流倉儲庫房,逐個排查登記,全面摸清消防安全現狀,重點針對消防手續辦理、建筑違法使用、庫存物資火災危險性、物資的裝卸和儲存管理、消防設施配備及運行、用火用電安全管理,防火巡查檢查等內容,組織開展檢查,督促各項消防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三、開展“三合一”和“九小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發動鄉鎮、街道和社區網格力量,對“三合一”場所和“九小場所”進行全面排查,嚴格按照國家《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消防安全技術要求》(GA703-2007)進行整治,對整治后仍不符合消防安全技術條件的,堅決依法予以關停;對“九小場所”,重點檢查人員違規留宿,消防器材配置,以及用火、用電、用油、用氣等方面,依法督改火災隱患,堅決避免火災事故發生。
四、開展電氣火災防范專項整治。針對電氣火災多發的實際,重點圍繞社會單位、居民社區電氣防火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是將電氣線路改造納入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和傳統村落改造工程內容,整治亂拉亂接電氣線路問題,更換老化損壞的電氣線路,鼓勵安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二是組織電力、住建、工商、質監、安監、人社等部門開展電氣安全聯合檢查,重點排查社會單位是否制定并落實安全用電管理制度,是否定期組織對電器產品及其線路、管路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是否及時整改電氣隱患,是否按規定聘請持證電工上崗等內容,廣泛普及電氣火災防范知識,提高群眾安全意識,有效降低電氣火災風險和事故。
五、開展重大及區域性火災隱患攻堅整治。全面推進重大及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對遺留重大火災隱患,按照既定方案措施和時限要求,督促加快整改進度,確保如期銷案;對冬春火災防控期間發現的重大火災隱患,區縣全部掛牌督辦,逐一明確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輿論等手段,督促落實整改方案、時限、資金和防范措施;對納入2016年整治任務的區域性火災隱患,督促責任單位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年度任務按期完成。
【關鍵詞】汽車火災;防范;事故
一、前言
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多,我國汽車火災事故呈現不斷增長態勢。據統計,我國汽車火災事故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給人們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與其它火災事故不同,發生汽車火災事故時,人們往往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進行撲救,即便撲救及時,汽車也會被燒的面目全非,甚至在火災后化為灰燼。而且由于火災發生時,汽車往往處于流動行駛狀態,給消防人員的撲救帶來了困難,等到消防隊員趕到火災現場,已經無能為力。因此,如何預防火災事故不僅是交通部門、消防部門,也是全社會需要關注的課題。
縱觀汽車火災事故,主要有內部和外部兩種誘因,外部誘因主要是汽車內遺留火種、自燃或者外來飛火等,內部誘因主要是汽車電氣故障、油品泄漏、機械故障等技術層面的原因,下面本文主要從技術層面,汽車火災的防范措施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最大限度降低汽車發生火災的幾率。
二、汽車火災原因分析
1.燃油系統故障引起火災
汽車的燃油系統主要由油泵與化油器(電噴器)、油箱和油管等組成。首先,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燃油系統會出現磨損、振動、老化等問題,導致汽車容器或者管道出現松動甚至破裂的問題,開關松動造成燃油泄露出來,在汽車行駛中發出的高壓火花的作用下,開始起火燃燒。其次,部分汽車油管質量較差,有先天性沙眼或者開裂等問題,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會產生裂紋,引發火災。最后,汽車供油系統某個部件出現故障,導致進入到汽車化油器的油量過少,在化油器工作時,汽車燃燒速度變慢,產生的火焰進入到進氣管道中,將管道內和化油器喉管的混合器點燃,導致化油器回火,引發火災。一些駕駛員操作不當,在汽車燃油系統出現故障時,采用直接供油法來加油,也會會引發火災。
2.電路系統故障引起火災原因
電器線路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汽車主要的火源之一,電路系統引發的火災在汽車火災中占據較大比重。當汽車發動機停止工作時,蓄電池是汽車的唯一電源,蓄電池的電流容量很大,一般在180 A/h左右,由于大部分汽車蓄電池與用電設備不相連,出現電氣故障幾率很少。但有的駕駛員擅自更改汽車設計,在汽車熄火情形下,汽車點火開關、發動機等仍與蓄電池相連,導致火災事故發生。有的駕駛員在車輛維護時,忽視了對蓄電池接點、接線處的維護,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這些地方的破損,出現接點跳動發生短路打火,有可能引起火災。另外,汽車的導線固定不好,或者由于摩擦出現破損,或者在高溫下產生外皮脆化等問題,都會發生短路問題,帶來火災隱患。
3.其它原因
夏天高溫也是誘發汽車火災發生的重要原因,在高溫作用下,汽車機械部件散熱慢、部分電氣線路絕緣護套烤焦,產生短路引發汽車自燃。根據統計,有40%自燃的汽車是小轎車,其中70%以上是由于短路引起的。部分駕駛員有著不良的駕駛習慣,在汽車內吸煙,煙頭接觸到汽車內的可燃物,引發火災。有的駕駛員將煙頭扔出車外,在風力的作用下被吹回到汽車后排座位上,引發火災。有的駕駛員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到車上,汽車在顛簸搖晃中,引起易燃物品起火和爆炸。
三、防范汽車火災事故的技術措施
1.防止電氣線路火災
首先,汽車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充分考慮電氣線路的負載問題,把電氣線路的荷載要求列入使用說明中,對電氣線路的維修應避免使用不合規格的電線。其次,電線、光纜的選擇應嚴格遵循有關規定,電纜外皮采用耐熱性、耐酸堿性、耐磨性及阻燃好的特制塑料或其他材料,還要經驗嚴格檢測,滿足相關要求才可以使用。最后,汽車原則上不加裝電氣設施裝置,如果確實需要加裝,要在專業的汽車維修店進行改裝,任何私人不得私自改裝汽車。汽車改裝后的用電負荷要在安全載流量之內,在一些容易出現破損的線路處加裝絕緣管、套,防止短路的發生。
2.降低汽車內部材料著火性能
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是燃燒的三要素,缺一不可。降低汽車內部材料的著火性能,即控制了可燃物,從源頭上預防了汽車火災的發生。汽車內部的內襯材料,座椅、輪胎以及汽車使用的各種塑料制品等等,特別是暴露在發動機等易發熱器件周圍,以及可能產生電弧、電火花、回火等熱源周圍的材料,應選擇著火性能差的不燃、難燃材料,或者添加各種阻燃劑的阻燃材料。化油器出現回火故障時應及時檢修,不可帶病工作,嚴格禁止采用人工直接供油方法維持發動機工作,以防氣缸回火引燃汽油。
3.研發汽車火災自動報警、滅火系統
汽車生產廠家應根據汽車自身特點和使用中容易造成火災的問題,研制汽車火災自動感煙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采用電子、機械控制使自動滅火系統中的高效滅火劑在火災發生后最短時間內噴至著火部位,從而有效控制并消滅火災,使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并確保車上人員安全。
4.車載滅火器的選擇
汽車上要常備輕便的滅火器,目前汽車上配備的滅火器主要有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和水系滅火器等,汽車駕駛員要熟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將滅火器固定放置在汽車的某一部分,火災發生后能夠迅速啟動滅火器進行救火,以免由于束手無策喪失救火良機。特別注意的是,當駕駛員發現汽車著火后,千萬不要慌張,要冷靜的將汽車停靠在路邊,迅速報警后開始進行滅火。不要冒然打開發動機的前蓋,因為這時汽車火勢還可控制,可燃物不多,撲救起來比較容易。這時應該手持滅火器,對準發動機蓋的縫隙噴火,將火勢撲滅。
總之,汽車火災的防范是個技術難題。今后需要我們提高對汽車火災的認識,在實踐中探索更加有效的措施來防范汽車火災的發生,保障人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諸容,唐祝華.汽車滅火器配置及其使用維護初探[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5(4).
【關鍵詞】電氣照明;火災危險性;預防
l、常見電氣照明設備
1)普通白熾燈。這種照明設備使用是非常廣泛的,其燈絲是用鎢絲制成的,其特點是耐高溫且不易蒸發。當接通電源后,鎢絲被通過的電流加熱成白熾體,其溫度可以高達2000~3000℃。因此,在發出強光的同時使燈泡表面的溫度增加。
2)熒光燈。熒光燈主要由燈管、鎮流器、啟動器組成。燈管內充有微量的氬和稀薄的汞蒸氣,內壁涂有熒光粉,兩個燈絲之及間的氣體導電時發出紫外線,使熒光粉發出柔和的可見光。鎮流器是在啟動時產生瞬間高壓,燈管正常工作時鎮流器降壓限流。
3)高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管內裝有一對電極且抽去空氣,充入少量氬氣和液態水銀。通電后氬氣放電將水銀加熱和汽化,水銀蒸氣受電子激發而放電產生強烈輝光。其特點是發光效率高、壽命長、抗震性好。
4)高壓鈉燈。高壓鈉燈是一種高壓鈉蒸氣放電燈泡,發光體是電弧管,管內充有一定量的氙氣、鈉和汞。額定電壓下在燈泡兩端加上脈沖電壓啟動,啟動后燈內氙氣產生電離,隨溫度的升高,鈉和汞蒸氣也參與放電,同時光輸出并逐步增加。
5)照明燈具還有其他很多種:比如鹵鎢燈、紫外線殺菌燈、閃光燈,霓虹燈等。
2、常見電氣照明設備的危險性分析
2.1白熾燈的危險性
白熾燈在工作時其表面的發熱可能烤燃可燃物,而且其連續使用的時間越長,其溫度就越高。另外,由于白熾燈的抗震性較差,容易破碎導致高溫燈絲外漏,這也是易引起火災的一個原因。
2.2熒光燈的危險性
熒光燈的火災隱患主要在鎮流器的發熱上。正常工作時,鎮流器本身消耗電能,使其具有一定溫度,如果鎮流器的質量不合格、散熱不好或者與燈管配合不當以及其他附件故障,其內部溫度都會急劇上升,高溫會破壞線圈的絕緣形成匝間短路產生瞬間巨大熱量,引燃周圍可燃物。
2.3高壓汞燈和鈉燈的危險性
溫升過高是這兩種燈具的主要火險隱患,高壓汞燈和鈉燈的功率較大,一般在幾百瓦以上,照明時燈具的表面溫度很高。另外,高壓汞燈的鎮流器和高壓鈉燈的電子觸發器都存在火險隱患。鎮流器的火險隱患如上述熒光燈的鎮流器,而電子觸發器則可能由于內部電容漏電等原因產生熱量而引起燃燒。
2.4鹵鎢燈的危險性
鹵鎢燈在工作時期燈管的表面溫度比白熾燈的還要高,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烤燃附近的可燃物質,而且還能由于高溫輻射引燃相對遠些點的可燃物質,其火災危險性較其他一般照明電器更大。
3、常見照明電氣火災事故的預防
3.1選擇合適的照明燈具和線路
照明燈具和線路應根據環境條件、用途和光強分布等具體要求進行選擇。在不同的場所選擇相應的燈具。如灼熱多塵的場所,如工廠廠房宜采用投光燈,一般塵埃場所宜采用防塵型燈具。
3.2加強照明燈具在運行的維護
照明燈具在維護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例如,發現線路接觸不良和老化時要及時更換線路,當燈具上有粉塵或者是可燃物造成局部發熱時要進行清理,防止火災的發生。對于可能造成燈具發生震蕩的場合要安裝防火罩,對破損的燈泡要及時更換或者取出里面的燈頭。另外對于照明設備的輔助裝置要定期進行檢修,保證斷路器、保險、刀閘等定期檢查、核對線路的斷路器、熔斷器、保險、刀閘等部位的運行情況,保證各部位的絕緣可靠。
3.3保持照明燈具與可燃物的距離
白熾燈、高壓水銀燈,碘鎢燈等距可燃物之間應保持適當距離,燈泡上不能用布或紙等可燃材料作燈罩。燈泡應設置在安全、妥善地點,否則應有堅固的玻璃罩或金屬保護網,并放置在一定高度。在燈泡下不宜堆放易燃物品。日光燈的鎮流器不宜安裝在可燃建筑物件上。
3.4加大對電氣設備的監督、整頓力度
公安和消防等職能部門要依據國家制定的電氣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嚴格進行監督。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更正和處罰,對拒不配合的企業或者個人要嚴肅處理,切實將安全放在第一位。針對一些常見問題要進行大力的宣傳,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識。例如照明設備的安裝不合格、線路老化嚴重、電氣設施超負荷運行、線路亂拉亂接等問題。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電氣照明的使用越加廣泛,其火災的發生的幾率也越高。因此,在深入了解各種電氣照明設備的工作情況的基礎上有助于大家意識到其潛在危險性,進而提高電氣火災的防范意識,防范電氣照明火災于未然,讓那些本可以避免的悲劇不再發生。
參考文獻
[1]李建林.電氣照明的火災危險性分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1995(01)
[2]嚴明.照明燈具火災危險性和預防措施[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4(S1)
[3]杜長海.電氣照明裝置的火災危險性與防火措施[J].電氣工程應用,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