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廣告管理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醫院;流程化管理;醫療資源;高效化
醫院流程化管理(hospital’s business proceed management, HBPM)屬于一種業務流程管理, 是新醫改制度下提出的新型醫院管理理論及模式[1]。從大型醫院的試點效果看, 應用流程管理有效解決了醫院運行高效化及公益化這一雙重問題, 使兩者間矛盾博弈得到均衡[2]。從這個意義上考慮, 醫院流程化管理也同樣適用于基層醫院管理需要, 能夠推進全民醫保在基層醫院健康發展, 實現基層醫療水平高效化、公益化的統一。本文主要對基層醫院全民醫保流程管理應用理論基礎、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加以論述。
1 醫院流程化管理的特點及在基層醫院應用的理論基礎
醫院流程化管理是將醫院業務流程的管理模式按照職能劃分, 將金字塔層級管理模式向流程導向扁平化網絡組織管理模式轉變, 在診療業務導向流程下, 按照醫院的戰略需求及患者需求雙重角度出發, 借助這種管理模式提高醫院管理效率、質量, 提高患者滿意度。簡單說, 醫院流程管理就是在規范的醫院服務流程中心下, 將持續提高醫院績效作為最終目的的一種系統管理方法。
醫院流程化管理在城市各公立醫院試點應用中已經取得滿意成效, 避免了醫療失誤, 避免了因為業務局限造成的病源滯留, 大大降低了醫務人員因個人診療水平不足及個人收益所導致的搭車開藥問題, 使醫院診療效率大大提高, 為患者減少開支的同時, 使醫院接待治療能力有效提高, 提高了醫院效益, 增加了醫院的社會經濟效益, 提升了患者就醫滿意度。按照這一理論, 基層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同樣需要提升運營效率及服務效率。在基礎設施落后的基礎下, 基層醫院更需要在現有資源下服務基層患者, 實現醫院經濟效益。當前基層醫院醫保醫療制度還沒有完全完善, 醫保制度得不到滿意服務, 醫保資金在周轉中沒有實現等價醫療服務的狀況時有發生。而采用流程化管理則能夠使診療過程透明化, 加快病源分流, 加強監管力度, 使醫療活動公平公正, 降低醫療糾紛產生, 使醫院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間矛盾達到均衡, 滿足基層醫療公益性需求。從這個角度說, 在基層醫院中實行流程管理在醫院業務管理及醫保業務管理中存在較強指導優勢, 值得開展研究并實施。
2 基層醫院全民醫保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基層醫院在醫保管理上還存在很多不足, 需要進一步完善改進。總結來說, 主要是下面這些問題。
2. 1 國家投入不足 當下國家對于基層醫療主要是通過全民醫保的方式投入, 并在醫療活動中將此部門款項轉化成醫院收入, 但是沒有直接資金及設備投入, 這樣的投入方式使基層醫院發展面臨巨大經濟壓力。制度缺失使國家的這些醫療投入都在診療活動中轉移到個人賬單, 醫院設施資金難以籌集, 使基層醫療公益化事業受到很大程度遏制。
2. 2 醫療壟斷下診療效率低 基層醫院中, 醫生個人接診量同收入直接掛鉤, 在個人利益驅動下, 基層醫院患者形成了個人集中壟斷, 使患者就醫難度增大。同時各個部門間為利益驅使也存在過度透支活動, 沒有均衡制約制度, 病源集中使醫院的診療效率日益低下。
2. 3 個人收入存在巨大差異 基層醫院中因為個人醫療壟斷, 醫生間收入差距大, 在利益驅使下, 催生了諸如過度醫療此類的不合理診療過程, 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在這種狀況下, 基層醫院間惡性競爭, 診療活動更傾向于趨利化, 工作的重心發生了偏移, 使患者對醫院信任度及滿意度下降, 影響了醫院整體效率。
2. 4 誤導誘導就醫 鑒于利益關系, 各個基層醫院間通過醫療廣告及暗示性廣告引導患者盲目就醫, 加劇了病源子在基層醫院中的集中, 打亂了醫療常規, 影響了整個醫療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在基層醫院普遍醫保的形勢下, 這種誤導誘導行為更是層出不窮, 打亂了醫院競爭秩序。
3 基層醫院實行流程化管理的意義
實行流程管理則可以對上述的這些問題加以規避, 使基層醫院在滿足公益化需求下, 提高醫院診療效率, 提高患者滿意度, 從而使醫院整體經濟效益得到提升, 實現醫療資源高效化同公益化的統一[3]。
3. 1 提供制度保障, 解決無序管理
在診療業務流程下, 基層醫院可以按照地區疾病譜設計本院診療業務的流程模型, 在系統管理下, 加強對診療流程的監管, 使疾病按照疾病譜進行有效分檢, 從而提高基層醫院常見疾病分診效率, 提高疾病診療準確率, 防止病源出現滯留, 節省患者就診時間, 提高患者滿意度, 提高醫院診療效率。
3. 2 遏制過度醫療行為 流程管理程序下, 對疾病診療的各個環節都能夠進行有效監管, 使診療活動更透明, 從而能夠遏制醫生因個人利益所進行的過度醫療行為。并且在流程管理中, 可以對國家醫保費用透支行為及投機轉移行為進行監督, 保障醫院的基本經濟利益。
3. 3 明確醫務人員全責, 提高診療效率 在基層醫院實行流程化管理, 可以使醫生的權責在診療目錄中清晰明朗, 這樣就避免了診療中的個人壟斷問題。同時也避免了醫院中各個部門間利益驅動因素下的幫扶性過度診療問題, 促進了醫院內部權責劃分及分工, 提高醫院診療效率的同時也使基層醫院能夠真正體現出公平醫療。
3. 4 提高疾病分檢率, 提高基礎疾病預防保健效率 基層醫院中基礎疾病種類多, 按照地區疾病譜對疾病進行合理劃分, 通過分工合作, 能夠提高疾病分檢的準確率, 提高疾病診療水平, 也使病源分檢更科學化。流程化管理使醫院能夠構建出科學的疾病分檢機制, 遏制了醫生個人的醫源壟斷, 使基礎疾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 預防疾病進展, 提高了基礎疾病預防及保健效率。
3. 5 減少醫療事故糾紛, 改善醫患矛盾 在基層醫院實行流程管理不僅可以使診療過程明晰化, 使診療效率高效化, 同時還可以保障國家醫療投入能夠順利轉化為醫院的經濟產出。對于患者來說, 診療時間減少, 患者疾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 加速疾病康復時間, 減少患者身心痛苦, 在減少就診開支的基礎上, 能夠及早投入勞動, 創造更多效益。從這點考慮, 實行流程管理后, 通過對醫療活動的制約, 使醫患間信任度提升, 患者能夠對醫院診療進行監管, 提升了對醫院的信任程度, 對醫院服務滿意度增加[4]。而流程管理下, 患者診斷、治療及康復的各個環節都處于流程監管下, 能夠及時發現患者問題, 及時避免重大醫療事故出現, 減少了因為醫療事故導致的醫療糾紛, 提升醫院信譽, 使醫患間矛盾得到了有效改善。
總之, 流程化管理下, 基層醫院診療活動更加清晰透明, 患者就診時間縮短, 醫院診療水平提升;醫療過程脈絡監管分明, 減少了重大醫療事故發生, 使醫患關系得到緩解, 患者對醫院滿意度增加, 使基層醫院能夠利用有效的醫療資源真正實現高效化及公益化的統一。
參考文獻
[1] 田軍章, 趙一俏, 葉澤兵. 新形勢下“五四一”創新模式的經營特色. 中國醫院, 2012, 24(7):35-37.
[2] 馬瓊芳. 新形勢下公立醫院內部改革與發展的思考. 醫院管理論壇, 2011, 28(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