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口腔保健知識科普范文

    口腔保健知識科普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口腔保健知識科普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口腔保健知識科普

    第1篇:口腔保健知識科普范文

    [關鍵詞] 口腔健康;保健;知識;行為;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8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9(b)-004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disease in health cadres population in Beijing,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formulation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ral health care measures. Methods The health cadres who took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May 2015 were recruited as study subjects to be conducted an oral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PSS 19.0. Results Samples of 461 cases of health cadres including 211 men and 250 women were selected. The dental caries rate was 66.17%, the DMFT was 2.53, the filling rate was 35.16%, and the 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was 47.51%. The difference of the dental caries rate between men and wome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0.60, P > 0.05). The 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in 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71, P < 0.05). The 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of the elderl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ddle and youn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5.38, P < 0.05). The questionnaire was 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ooth brushing ways, oral hygiene habits and attitudes towards oral diseases. The overall 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of the investigated population was poor, but women's oral health consciousness was better than men's. Conclusion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health cadres in Beijing is not optimistic. The prevalence of oral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dental caries and periodontitis are at higher levels. Besides, the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population is insufficient. Therefor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ral health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current situation of oral diseases in health cadres population.

    [Key words] Oral health; Health care; Knowledge; Behavior; Investigational analysis

    本研究調查問卷結果表明,從刷牙方式上看,男女之間沒有明顯的差別。采用橫豎混合刷的人群所占比例較高,這一結果與劉彥等[10]對北京地區2038名中老年人健康體檢中發現的現象相同。從本研究可以看到,使用牙線的人數比例較低,與張莉等[11]的研究結果相同。國內郝春波等[12]的研究表明,刷牙輔助用牙線可明顯改善牙周炎的癥狀,牙線可去除80%的鄰面菌斑,還可減低鄰面齲的發生率。許多老年人牙間隙比較大,更適合刷牙時配合使用牙線。對牙線正確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必要性還需進一步加強宣教。

    認為定期潔牙有必要的,男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國人普遍存在對潔牙認知不高的情況,吳崇玲等[13]對潔牙患者相關知識進行調查發現:54.7%的患者在醫生的建議后才潔牙,31.6%患者認為潔牙后會損傷牙釉質,58.7%的患者認為潔牙后牙間隙會變大。有許多人并不了解牙石和牙周炎、牙菌斑的關系[14],但事實上關系密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牙石多少與牙齦炎癥程度呈正相關[15],定期潔牙非常必要。

    關于發現牙齒有洞是否及時就醫和有牙齒疼痛癥狀首先選擇看牙醫的問題,男女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女性選擇及時就醫的意識要強于男性。調查人群對待牙齦出血的態度顯示,請牙科醫生治療的比例為9.09%,僅排在第5位;有20.08%的人選擇不理會,排在第3位;有51.89%的人選擇用清水漱口,排在第1位。反映出此調查人群口腔健康知識不足,就醫行為不主動,對口腔疾病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是一個普遍現象[16]。

    3.2 保健干部人群口腔預防保健策略

    口腔疾病重在預防,通過日常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率,同時保健干部人群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通過他們可以帶動更多的人關注口腔健康,從國家政策和措施上會加大口腔保健關注力度,會帶動全民整體口腔保健意識的提升,這會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力。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2.1 重視口腔疾病的常規檢查 做好局級保健干部口腔健康管理工作,即每年對局級保健干部的口腔狀況進行常規檢查。常規檢查后及時給出治療建議,督促保健干部盡快治療,許多口腔慢性疾病,例如齲病和牙周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可能最大限度保存患牙。建立口腔健康狀況個人信息檔案,便于資料的統一管理。

    3.2.2 做好日常口腔衛生的維護 口腔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與日常口腔衛生的維護密切相關,應每天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即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口腔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全身健康狀況也會影響口腔,堅持規律的體育鍛煉,保持樂觀的心情,對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病非常有利。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戒煙、限酒、不嚼檳榔,不食過燙的食物,避免口腔黏膜不良刺激,及時磨除過銳的牙尖,這些措施的采取均可有效地減少口腔癌的發生[17]。

    3.2.3 及時進行口腔疾病的治療 口腔疾病中最常見的就是齲病和牙周病,齲病早期表現只是很淺的齲洞,沒有明顯癥狀,治療很簡單,將齲洞充填好即可。如果不管任其發展淺齲就可發展到中齲、深齲,繼續可發展到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治療也越來越復雜,有的牙體組織破壞太多成為殘冠和殘根喪失治療價值而只能拔除。所以及早治療齲病,對保留健康牙體組織,防止牙體過早缺失有積極意義。牙周病也一樣,早期的牙周病癥狀不明顯,因而容易延誤治療。牙周病的晚期最終導致牙齒松動和脫落,是造成牙齒缺失、影響咀嚼功能的主要原因。因此,出現牙齦的出血和紅腫,應該及時盡早到醫院進行治療[18]。口腔疾病的及時治療,可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9]。

    3.2.4 普及口腔防病知識,做好宣教工作 通過口腔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如各類專題講座、科普宣傳等普及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識,引導保健干部人群樹立口腔健康觀念,養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尤其是有口腔疾病的人群,在治療過程中增加口腔衛生宣教和指導,增加口腔衛生保健意識,定期檢查,才能有效地保持治療效果[20]。

    總之,北京市保健干部人群口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口腔慢性疾病如齲病和牙周炎的發病率均較高,口腔保健知識不足,口腔保健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加強對這一人群口腔保健知識的普及和宣教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7.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 [R]. 4th ed.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22-52.

    [3] 趙梅,張輝,陳薇,等.北京市老年人群患齲狀況的抽樣調查[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111-114.

    [4] 于卓人,劉麗笙,欒慶先,等.北京石景山區老年人群牙周炎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4(4):633-638.

    [5] Benguigui C,Bongard V,Ruidavets JB,et al. Metabolic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and periodontitis:across-sectional study in a middle-aged French population [J]. J Clin Periodontol,2010,37(7):601-608.

    [6] Petersen PE,Peng B,Tai BJ. Oral health statusand oral health behavior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PR China [J]. Int Dent J,1997,47(5):305-312.

    [7] 歐曉艷,張海亮,胡逸鵬,等.江西省老年人牙周健康狀況抽樣調查分析[J].口腔醫學研究,2009,25(5):666-670.

    [8] 劉俠,王劍,牛國衛,等.社區牙周指數綜合評價體檢人群牙周炎的多因素相關性[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10, 24(1):31-34.

    [9] 劉俠,牛國衛,王劍,等.北京市體檢人群牙周炎的多因素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1,6(23):90-92.

    [10] 劉彥,牛忠英,石馨,等.2038例中老年人健康體檢中牙齒楔形缺損的調查和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0,20(11):645-647.

    [11] 張莉,武劍,高奇.深圳市367名65-74歲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抽樣調查[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5,31(2):97-99.

    [12] 郝春波,陳小濱,鞏蕾. 巴斯刷牙法輔助用牙線和牙間刷對慢性牙周炎的改善情況比較[J].海南醫學,2014, 25(18):2793-2795.

    [13] 吳崇玲,汪瓊,羅順吉,等.潔牙患者相關知識調查[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2(6):439-441.

    [14] 王一敏,傅升,高玉洪.軍隊離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識掌握情況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6):4189-4193.

    [15] 曹采方.牙周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03:54.

    [16] 馬力揚,李曉玲,楊蘭,等.甘肅省老年居民的口腔健康行為[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10(32):4242-4243.

    [17] 李欣.口腔癌發病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1):19-20.

    [18] 張振波,宋宇哲,陳金銳.常見老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J].中外醫療,2010,29(6):136.

    [19] 鄭紅.口腔治療對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3,24(23):3467-3470.

    第2篇:口腔保健知識科普范文

    一、改革教學管理體系,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1.嚴格控制招生規模,吸收并保障生源質量。面對眾多地方及民辦口腔及技工學校盲目擴張的現狀,我們始終堅持口腔醫學教育為精英教育的定位,注重所培養口腔醫學人才的質量,嚴格控制招生規模,我們的七年制招生規模一直控制在30人,五年制招生規模控制在50人,從而保障了師資、實驗室、臨床實習等教學資源的優化使用。同時充分利用山東大學發展完善的招生拓展教育、名師科普巡講、中學校長論壇及優秀學子母校行等活動來增加本專業在中學生中的知名度,吸引優秀的生源。

    2.建立臨床實習主副導師制。從五年級起,我們通過學生和導師的雙向選擇,對于進入臨床實習的學生,除在綜合科有臨床指導老師外,還可在其他科室的不同專業的老師中再選擇一名導師。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臨床實踐時間,同時又可以培養臨床操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且不同專業老師的聯合培養可以使學生科研選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科學研究具有較強的交叉融合性。

    3.專業意識的滲透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培養過程的始終。為了使學生早期樹立專業意識,改變學生二、三年級時還對本專業一無所知的現狀,學院組織大一新生參觀口腔醫院,為二年級學生開設了口腔醫學導論,請知名專家教授介紹口腔醫學院各個學科領域,用學院和教授的成就激勵學生,并通過安排臨床參觀見習,使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樹立口腔醫師意識,加上后期的基本操作訓練,更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專業學習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操作基礎。從參觀醫院、口腔醫學導論、前期口腔基礎課程、基本操作訓練到專業課、臨床實習,口腔專業教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延續不斷,穩定了學生的專業思想,實現了專業教育全程化。

    4.堅持開放的意識,為學生的成長創造條件。充分利用山東大學與國內大學的廣泛的校際合作,鼓勵學生走出山大,擁有第二校園經歷,以開闊視野,豐富經歷。我們學院先后派學生到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進行交流學習,給了學生新的發展空間,讓他們體驗不同的學風和教育方式。同時,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發揮文理醫結合特色,拓寬專業發展空間,為學生提供多種職業和專業選擇的平臺和機會。通過鼓勵攻讀雙學位(口腔醫學+法學,口腔醫學+管理學等)或輔修專業,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

    二、構建四大育人平臺,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1.集成式口腔醫學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對實踐教學過程進行整合,強化整合實驗室教學,加強實驗室與臨床實習的銜接環節,構建一個完整的口腔醫學實踐教學體系,使其涵蓋三大模塊:實驗室教學、臨床前技能培訓以及臨床綜合實習。這三大模塊相互延續與補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平臺,為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操作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為了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實習機會,學院積極與省內外知名口腔醫院(科)建立起廣泛的聯系,聯合創建實習基地,現在我們擁有山東省立醫院、等八個校外臨床實習基地,較好的實現“多基地、小批量、求實效”的效果。

    2.大學生創新教育平臺的構建。依托山東大學關于創新教育平臺建設的整體規劃,建設大學創新教育平臺。聘任專業水平高、熱心學生創新教育的人員擔任平臺負責人;建立包括創新能力培養、醫學生科研思路的形成等創新平臺課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國家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同時對獲得國家及學校大學生創新項目的學生實行經費同比配套政策,鼓勵學生進行科研創新。從2008年以來,共獲得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69項,參與科研創新的學生數達到180余人。

    第3篇:口腔保健知識科普范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診治流行性腮腺炎患者202例。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81例;兒童145例,青少年37例,成人20例。年齡最大者43歲,最小者2歲。全部治愈。

    1.2臨床表現

    48位患者有體溫中度升高、頭痛、乏力、納差等前驅癥狀。一側腮腺腫大患者107例,雙側同時腫大患者95例。腮腺腫大持續10~14天,體溫最高者達40℃。腫大的腮腺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擴大,邊緣不清,觸之有彈性、灼熱、觸痛感,張口、咀嚼特別是進食酸性食物時疼痛加劇。腫痛在3~5天達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7例患者合并腦膜腦炎,具有頭痛、嘔吐、嗜睡等癥狀。2例患者有下腹疼痛、腫脹等炎癥狀。4例患者有上腹疼痛及壓痛、嘔吐,血、尿淀粉酶增高等胰腺炎癥狀,1例患者有胸悶、心悸等心肌炎癥狀。

    2護理

    由于本病目前無特殊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處理,故護理人員應針對該病的臨床特點,及時有效地做好各項護理工作。適時進行呼吸道健康知識宣教,提高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水平,注意患者的心理活動,消除思想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防止并發癥發生,早日康復。

    2.1呼吸道道隔離

    按呼吸道傳染病護理,實行同病種住一室,其中對重癥患者實行單間隔離,一般應隔離至腮腺腫大完全消退為止。對其呼吸道分泌物及污染的物品應進行消毒。

    2.2病室要求

    保持房間整潔,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避免風直對患者。室溫保持在18~22℃,相對濕度50%~60%,保持環境安靜,減少人員探視,病房內每日用紫外線消毒一次。

    2.3口腔護理

    腮腺腫痛,影響吞咽,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殘渣易致細菌繁殖。應常用溫鹽水或朵貝爾溶液漱口,或食后用軟毛牙刷刷牙,鼓勵多飲開水,保持口腔清潔,以免繼發感染。如患者高熱脹痛不能進食可用3%碳酸氫鈉溶液做口腔護理,每日2次,粘膜潰瘍者涂錫類散,口唇干裂涂石蠟油,保持濕潤。

    2.4 飲食護理

    飲食應予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如新鮮果汁、蒸蛋等。可常更換食物品種,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不可給酸、冷、辣、硬而干燥的刺激性食物,否則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使排出受阻,腺體腫痛加劇。

    2.5減輕疼痛

    對于腮腺腫痛部位可予冷敷,使血管收縮,亦可用如意金黃散調水或食醋敷于患處,并保持局部藥物濕潤,每日1~2次,以減輕疼痛。

    2.6高溫護理

    發熱期間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嚴密檢測體溫變化,觀察熱型。體溫持續在39℃以上時,應每4小時測試體溫1次,并給予頭部冷敷,溫水或乙醇擦浴,還可根據醫囑應用適量的退熱劑。在患者大量出汗,退熱時,應密切觀察有無虛脫現象。鼓勵患者多飲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暢,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出汗后及時要更換內衣褲。發熱早期可給予利巴韋林、板藍根等抗病毒治療。

    2.7并發癥治療

    2.7.1腦膜腦炎

    為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并發癥,除按一般護理外,患者應禁食,密切觀察神態。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備好急救藥物,加強巡視,及時正確地應用脫水劑,防止顱內壓增高導致腦疝發生。

    2.7.2炎

    是男孩最常見的并發癥,應注意觀察體溫變化、下腹疼痛、脹痛等癥狀。囑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遵醫囑使用退熱劑,抗病毒治療,以十字帶抬高托起陰囊。

    2.7.3胰腺炎

    輕度或亞臨床型胰腺炎較常見。常表現為發熱、寒戰、嘔吐、上腹痛及壓痛,血、尿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升高。一旦發現,應予禁食,輸液,保證水、電解質、熱量的供給,必要時可胃腸減壓。

    2.7.4心肌炎

    心肌炎常有胸悶、心悸癥狀。患者應臥床休息、監測呼吸、脈搏、血壓、心律變化,必要時心電監護,控制輸液量和速度。

    2.8心理護理

    患兒住院常需要隔離,易產生緊張、恐懼、孤獨心理,使病情加重。常表現出大哭大鬧、拒食、抗治療,甚至逃跑等。護理人員對此應加倍關注,耐心勸導患兒,安心休息,配合治療。對恢復期的患兒應認真安排好教、養活動,如復習功課、游戲等。鼓勵患兒適量運動,保持良好情緒,促進疾病康復。成人患者由于疾病引起的不適,加之對患病不能接受,常表現為不理解,認為只有兒童才會患此病,缺乏呼吸道傳染病的保健知識,應對其加強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等知識的宣傳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恐懼心理,提高認識,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以樂觀的態度,頑強的精神戰勝疾病。

    2.9家庭護理指導

    單純性腮腺炎患者可在家隔離治療護理,護理人員須指導患者家屬做好隔離、用藥、飲食、退熱等護理,并學會觀察病情,一旦出現嚴重癥狀,應立即就診。在流行期間應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對易感兒可接種腮腺炎減毒活疫苗。同時應加強托幼機構的晨檢工作,對與可疑患兒有接觸的小朋友,應觀察21天,同時預防性口服板藍根沖劑。

    為了減少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發癥的發生,首先應加強腮腺炎疫苗的預防接種,腮腺炎疫苗的初種時間為12~15個月齡,復種時間為4~6歲,接種后90%以上可以產生抗體,其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中和抗體可保持95年,各地區各單位應有計劃有規律地接種腮腺炎疫苗,尤其對幼兒園、小學生、城市暫住人口的子女,減少初種及復種漏種率。其次要做到早發現傳染病病人,早期對病人采取隔離和規范治療措施。最后要加強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科普知識宣傳,提高人們對傳染病的認識能力,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人體抵抗力。[2]

    參考文獻

    第4篇:口腔保健知識科普范文

    【關鍵詞】人體健康 保健 生命教育 教學策略

    一、緣起:一次教學研討活動

    上學期,筆者所在學校承辦了“浙江省三江名師骨干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筆者有幸在活動中執教《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一課。課后浙江省小學科學教研員喻伯軍老師對該課進行了主題點評,在點評最后喻老師提道:“凡在涉及人體相關的內容教學時,我們要時時刻刻注意對人體保健的教學,將愛護身體與實際教學緊密聯系起來……”一語驚醒夢中人。小學科學課作為一門科學啟蒙教育的基礎學科,教材中所蘊含的生命教育因素是十分豐富的。對于涉及人體方面的教學,除了讓學生理解我們身體的構造與各部位的作用外,還應當通過教學,讓學生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身體,其最終的目標應當是讓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從而感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二、反思: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

    如此,再反觀筆者在研討活動執教的《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一課。上課伊始先讓學生畫一畫食物在體內是怎樣旅行的,展示學生對人體消化系統的前概念,實際教學過程,學生有各種各樣的想法,這也確實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識之上。當出現各種各樣不同的認識后,筆者借助繪有消化系統的圍裙,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人體的消化系統,對原先自己畫的消化系統進行修正,再通過全班的交流,將自己新的想法或不同的意見進行表達,在交流中又產生了新的問題:“肝、胰到底有沒有起到消化的作用?”對于這一問題學生中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此時筆者順勢通過一部十分精彩的視頻和一段文字資料,給學生以幫助,通過觀看視頻、閱讀文字資料,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消化系統的構成及作用,隨后再進行匯報交流。最后,根據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再畫一畫我們的消化系統,此時的學生胸有成竹,最后再對比課前和課后自己的兩幅消化系統簡圖,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整堂課可以說結構緊湊,對于科學概念目標和科學方法目標的達成幾乎沒有任何缺失,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始終堅持讓學生自己探究發現,讓補充、質疑充斥整堂課的教學。但是卻缺乏了對于情感態度目標的達成,正如喻老師的最后點評,讓筆者醍醐灌頂,促使對這一內容進行系統的反思。

    三、 梳理:對教材體系的綜合分析

    通過反思,筆者在活動后有針對性地對人體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關注,在整個小學科學教材中可以進行哪些身體健康方面的教學?相關的教材鏈接點又在哪里呢?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整理如下:

    對于以上人體教學內容的分析在教材中主要有以下三個鏈接點:

    教材鏈接點1:四年級上冊《我們的身體》單元。

    內容:1.身體的結構――人體的外形、結構,人體的器官和組織的基本關系。

    2.骨骼、關節和肌肉――運動系統的基本認識。骨骼、關節和肌肉的關系。

    3.跳動起來會怎樣(一)――呼吸系統的基本認識,呼吸的生理作用。

    4.跳動起來會怎樣(二)――循環系統的基本認識,探究心臟的作用。

    5.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消化系統的基本認識。

    6.口腔里的變化――探究口腔消化的器官和消化過程。

    7.呵護我們的身體――人體是一個各系統、器官綜合協調的,由神經支配的協同作用的個體。

    教材鏈接點2:三年級下冊《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

    內容:我們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和生長發育。

    教材鏈接點3:四年級上冊《聲音》單元。

    內容: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耳的結構和功能。

    保護我們的聽力――呵護我們的耳朵。

    人體方面的教學是整個“生命世界”教學當中的一部分,總共涉及10課時的教學內容。而在這每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都有身體健康方面的教學目標需要達成,這才是真正教學目的所在。

    四、重塑:探索身體健康教學的策略

    通過一次有效的教學研討活動,結合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及對教材的梳理,筆者仍舊以《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一課為例,談談如何在常規教學中有效滲透身體健康方面的內容。

    (一)在交流討論中進行有意滲透

    教學中交流討論始終貫穿于整堂課之中,在這些交流討論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滲透身體保健方面的談話,于無形中加入身體保健方面的教學,這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比如在教學“消化系統胃的功能”相關內容時,當學生了解了胃的主要功能是磨碎食物,進行初步消化后,師生通過談話交流:“胃的主要功能是研磨食物,當我們吃了很硬的食物,或是牙齒咀嚼不充分時,胃就需要增加研磨次數,這就增加了胃的負擔,所以在平時吃食物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讓學生自己談談想法。這樣的談話方法,非常簡單,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只需要稍加留意,都可以在相關內容教學時以交流的形式進行身體健康方面的指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交流討論時,教師要盡可能地在學生了解了各器官的功能作用后,與學生進行保健方面的談話教學,切忌進行口號式的教學,如“我們要愛護我們的胃、我們不要吃得太飽”等。只有與具體的器官功能相聯系,交流才會起到作用。

    (二)在模擬實驗中進行有形滲透

    在人體教學內容中,有大量的模擬實驗,通過模擬實驗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到人體器官的功能,比如在認識“小腸”的教學環節中,準備一根長6米左右的軟管盤起來藏在教師的衣服內,學生根據文字資料了解到小腸是很長的消化器官時,但對于小腸到底有多長,沒有直觀的感受,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拉住軟管的一端,一直到軟管全部拉直。哇,原來小腸有這么長啊。那小腸為什么要這么長呢?食物在小腸中要經歷3個多小時的旅行,主要是讓我們的身體最大程度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過以上模擬實驗,不僅讓學生對于盤曲的小腸拉伸后到底有多長,有了直觀的認識,同時也充分認識到了小腸的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而且通過這樣的充分認識,學生會進一步認識到保護小腸的重要性,以及日常所吃的食物要多樣化、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促進人體營養的均衡吸收。

    同時,在教學其他人體教學內容中,教師都應該設計相關的模擬實驗,將很難直觀看到的器官特點、作用進行模擬,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模擬實驗,認識人體器官,并有效地了解身體健康方面的知識。

    (三)在視頻資料中進行直觀滲透

    視頻教學在人體相關教學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隨著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原先很難觀察到的人體內部的情況將一覽無余。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視頻,并在選擇視頻時,有意識地選擇兼具人體保健知識的視頻。如在教學《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一課時,筆者通過比較5個不同的視頻,最后選擇播放了解消化器官功能及作用的視頻,但在這個視頻中缺少保護消化器官的內容。于是在該課的教學時,筆者找了一段關于保護消化器官的視頻,放在課的最后,讓學生一起再觀看一段視頻,通過良好習慣和不好習慣對消化器官的影響的對比,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到保護自己身體的重要性。

    教材中有關人體結構方面的10課教學內容都有相應的科普視頻。教師要有意識地對視頻進行必要的剪輯、有機結合,通過直觀的視頻將身體保健的內容進行滲透。

    (四)在數據分析中進行客觀滲透

    在《我們的身體》單元中提到,人體的很多器官都有它自身最佳的工作數據,如腸、胃每分鐘的蠕動次數,心臟跳動的時間,每天胃中消化液的分泌量等等。另外,很多教師在課堂上也會直接進行數據的測量,如“心臟跳動次數的測量”“呼吸次數的測量”等等。所有這些都有具體的數據,在教學中教師在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說明時,可以適時客觀地對人體健康進行滲透教育。

    1.課堂上測量數據,進行人體健康教育

    如在教學《運動起來會怎樣(二)》一課時,在我們測量出平靜時每分鐘心跳次數和運動后每分鐘心跳次數后,對數據進行比較,再分析運動后心跳次數增加的原因,從而引導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心臟更加強健。另外,還可以對班級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不喜歡運動的學生每分鐘心跳次數進行對比,通過數據比較也可以進行身體保健方面的教育。

    2.資料中獲得數據,進行人體健康教育

    在網上可以搜索到人體器官相關的許多數據。教師在教學前,應該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在上課的過程中,適時地將這些數據進行講述,數據能讓學生產生更直觀的印象,從而引起學生保護自己的意識。如在教學《食物在體內旅行》時,胃的蠕動能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胃一般每分鐘蠕動的次數是3次,當我們吃得太飽的時候,要大大增加胃蠕動的次數和壓力,增加胃的負擔,長此以往就會對胃造成傷害,所以我們要注意控制飲食,不能貪食。這樣類似的數據有很多,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多留意,讓數據觸動學生,效果會更好。

    第5篇:口腔保健知識科普范文

    1神經變性病的概況及臨床流行病學狀況

    神經變性病主要是阿爾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AD是一種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的、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發病原因及機制迄今未明。其危險因素有遺傳、年齡增長、腦外傷、抑郁癥、心腦血管疾病等。女性患者發病多于男性,知識文化水平越低發病率越高。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好發于中老年人的中樞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經元退行性變,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張力增高和姿勢平衡障礙為典型癥候。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其發病趨勢呈日漸攀升之勢。調查研究發現,2011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1.77億,其中80歲以上者有1900萬,預計到2040年,人口老齡化會進一步加劇,6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到3.97億,8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到1億。隨著老齡化社會日趨加快,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升高,尤其是與神經變性疾病。PD和AD是老年人中發病率居于前2位的神經變性疾病,65歲以上AD的患病率為5%,70歲以上為10%,80歲以上則高達30%;65歲以上PD的患病率為1%,隨年齡增加而升高[1]。隨著社會的發展,AD和PD將會成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會負擔的神經系統重大疾病,也逐漸成為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熱點。

    2神經變性病的護理策略

    2.1創造溫馨的診療環境和良好的醫患關系良好的診療環境和醫患關系,對神經變性病患者的預防、治療、康復等有重要意義。醫院要切實為患者考慮,優化病房環境,多為患者提供一些便利和服務,護理人員也要有所創新,將病房文化逐步開展,創造溫馨的診療環境。在護理過程中經常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恰當的溝通,傾聽患者及照料者的內心訴說,讓患者敞開心扉,打開心中的糾結,并積極鼓勵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形成融洽的醫患關系,共同克服疾病的困擾。此外,尊重患者的人格及生活習慣,幫助患者走出心理誤區,使護理和醫療密切結合,真正為患者的健康著想在醫患關系的建立中也具有重要意義[2,3]。

    2.2開展飲食健康教育飲食健康教育在神經變性病的診療以及護理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神經變性病患者應避免高蛋白飲食,加強營養,糾正營養不良,多吃水果、蔬菜。如PD患者由于其的肌張力明顯增高,肢體震顫,能量消耗相對增加,易出現乏力。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活動量及時補充足夠的熱量,注意滿足糖和優質蛋白質的供應。囑患者定期檢測體重變化。及時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建議增加纖維的攝入,多飲食,6~8杯水/d[2,3]。平時宜低蛋白、低脂肪飲食。還應注意定期進行腹部運動,如每日睡前圍繞肚臍順時針按摩腹部、做腹式呼吸,可通暢排便。由于神經變性病不同程度的出現神志改變,在進餐時也應該注意正確的姿勢,減少誤吸機會。囑咐患者宜少量多餐,細嚼慢咽,并且食物不宜過冷過熱,不吃帶有刺激性的調味品,避免胃及食管痙攣。睡眠時宜側臥位,以免口水返流而引起嗆咳[4,5]。

    2.3提倡科學合理的運動康復療法科學合理的運動康復療法對神經變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改善、功能康復訓練、身體機能的調整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如老年性癡呆患者由于其大腦神經變性,導致患者失語、失用等癥狀,如不及時鍛煉可導致全身肌肉的萎縮,引起更加嚴重的后果。運動療法也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如PD患者在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加以配合使用正規、系統且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方法,既安全可靠,又療效顯著,對整體功能的恢復也有很重要的意義。整體功能康復訓練中,肢體訓練也占有重要地位,應依照個人身體實際狀況,決定運動量的大小,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另外患者還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跳舞等。中醫的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等運動療法,是行之有效的強身健體的好方法,值得神經變性病患者選擇使用,已達到強身健體,功能康復的母的。此外還要循序進行言語訓練、書寫訓練、吞咽訓練等。護士在醫院護理過程中,應教會患者和家屬正確的康復訓練方法,為其出院后在家自行康復訓練打下基礎,以保證患者出院后堅持自行鍛煉,保持良好的功能康復訓練[2-7]。

    2.4養成科學的睡眠療法睡眠療法在神經變性病患者中的應用意義重大。由于睡眠障礙現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和睡眠專家們的重視,其會嚴重影響PD患者的生活質量,且發生率較高。此外神經變性病患者容易出現的抑郁、焦慮心理也會引起睡眠障礙,反過來睡眠障礙也會加重抑郁、焦慮心理。如PD患者常出現入睡困難,睡眠淺且易醒或早醒,護士要協助患者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合理安排床位,除了避免聲音及光線干擾,適宜的溫濕度、床位的舒適度也很重要,鼓勵患者進行規律地鍛煉,按時作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等,對于患者的整體康復也具有很大的幫助[7]。

    2.5適當開展群體性文化活動神經變性病患者由于其運動功能障礙和記憶與認知功能障礙,使其與外界的溝通也有一定的障礙。要鼓勵患者適當參加群體性文化活動,提供讓患者之間互相交流及講解知識、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問的場所。引導患者參與討論自己面對的問題,如服藥知識、功能鍛煉、心理問題、生活質量的提高等問題,定期組織患者交流心得體會,并進行知識小講座,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惑,努力創造良好的社區文化,充分讓患者及家屬參與社區文化活動,提高他們的生活的積極性和功能康復鍛煉的能力,引導他們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5,6]。

    2.6自我護理方法及安全防護自我護理和安全防護在神經變性病患者的護理中也極為重要。由于神經變性病患者自身功能障礙,導致其運動功能、記憶和認知功能等基本的功能不同程度的喪失,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癥狀愈來愈嚴重。如PD患者晚期四肢運動功能障礙,植物神經障礙,免疫力低下,加之協調功能不良和長期臥床等因素,極易發生摔傷致骨折、墜床和誤吸等意外傷害。因此,應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合理的床位設置,保持地面干燥,可以設置專用的病床,并配備相關設施,如:床頭柜、椅子等,護士應指導患者及家屬及時固定病床腳剎車,睡眠時加床檔,衛生間、走廊設置扶手,移去患者活動范圍內的障礙物。指導患者適宜穿著,教會患者使用拐杖、助行器、輪椅等輔行走工具。對高危患者,護士應使用相關危險因素評估表進行評估,根據患者評分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如做好相關宣教,建議家屬陪護,被動活動肢體,加強肌肉、關節按摩,設置明顯跌倒警示標識,病區病房做好防跌倒科普知識及技巧。夜間夜尿增多者建議尿壺放置在觸手可及之處,呼叫鈴安置在適宜位置。此外,護士應做好夜間查房,嚴格按級別護理巡視病房,發現可疑的危險因素及時排除。護士應該指導患者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功能鍛煉,學習漸進式下床活動的正確姿勢,避免快速轉變,下蹲起立的動作宜緩慢進行。同時加強家屬患者防范跌倒的教育,減少跌倒的發生,努力使患者及家屬養成良好的自我護理方法和安全防護措施[2-9]。

    2.7并發癥的防治由于神經變性病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應重視其并發癥的防治。例如,帕金森病發展到中、晚期時,并發癥不同程度的顯現,且比較常見。因此,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預防和及時處理并發癥。常見的并發癥有①胃腸道炎癥及泌尿系感染:由于長期臥床,胃腸功能活動緩慢,飲食不當,容易造成胃腸道炎癥。泌尿系統炎癥也較為常見,長期臥床排泄功能紊亂,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應及時處理,以免加重病情。②口腔炎及吸入性肺炎:由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容易在口腔中存留,食物也容易誤吸而形成吸入性肺炎,此外,長期臥床易產生墜積性肺炎。護理人員要適時進行口腔衛生,教會患者家屬經常給患者翻身拍背,必要時可配以霧化吸入,并且要保持病房的溫濕度適宜、通風良好、光線適宜等,可使用加濕器等用具。③壓瘡預防:臥床患者要按時翻身,做好皮膚護理,保持床單整潔干凈、整潔、無褶皺,會保持清潔,大小便后要清洗局部,防止尿便浸漬,避免壓瘡的發生,可以酌情使用氣墊床預防壓瘡,注意背部護理,經常按摩受壓部位[9]。

    2.8心理衛生治療心理障礙是神經變性病患者經常出現的問題。由于神經變性病是一種慢性病,病程長,呈進行性加重,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及相關支持的加大投入,心理疾患可能取代功能殘疾成為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應重視心理健康問題[2]。抑郁癥是PD累及中樞神經實質后的情感表現,患者心境低落,思維遲緩且有不同程度自卑感,這可能與多巴胺神經遞質損害有關。護士可針對患者的疾病狀態、文化層次和性格特點等因素,找出存在的心理問題,給予恰當的心理護理、積極的關愛和支持,主動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使其感到被重視,增加患者信任度,縮短距離,建立和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情緒的穩定。此外還應指導家屬加強生活上的照料,減少患者的痛苦[7]。

    2.9用藥指導用藥指導在神經變性病患者的護理中也具有重要價值。護士要根據患者的用藥情況,制作健康卡,詳細交待各種藥物的作用、劑量、服用方法、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及簡單的緊急處理方法,強調必須遵醫囑服藥,囑咐患者千萬不能隨意停藥或減藥。此外,還可以向患者推薦按時服藥的小訣竅,如為患者準備一份服用的藥物清單,每日在同一時間服藥;用鬧鐘或計時器提醒自己;囑咐患者外出時記得帶著藥物;藥物剩下2w的量時,應盡快補充。另外,應將如何用藥詳細告知患者家屬,使其讓患者配合,真正為患者的疾患著想[5,9]。

    2.10開展疾病危害性及相關知識教育神經變性病由于其發病隱匿,病情發展緩慢,預后較差,很多患者及其家屬對其的了解僅僅來源于電視媒體,對該病的性質、病程、表現及預后不甚了解,不利于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因此應加強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對神經變性病的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或照顧者更多渠道地了解疾病本身。此外,可采取發放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冊,病區內做好各項宣傳欄,病房內設宣傳頁,舉辦健康教育講座等方式,責任護士向患者和家屬或照顧者介紹疾病的治療方案、護理要點和康復知識及該疾病的最新研究進展,使患者配合醫生和護士積極治療疾病[2]。

    3體會

    護理健康教育在神經變性病的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臨床療效的充分發揮、醫患關系的和諧等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護理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10]。由于疾病的種類繁多,健康教育內容呈多樣化,每個病種及其具體的健康問題、健康行為都可以形成一組教育內容,同時根據患者、患者家屬、醫護人員、社會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教育內容也要有針對性。對患者教育工作是一項多部門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在實施護理健康教育計劃的過程中,需要醫護及患者家屬的密切配合。護士作為聯絡者應擔負起與醫生、心理咨詢師、營養師、理療師等相關人員之間協調工作,以滿足不同護理對象對護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神經變性病由于其特殊性,其積極的健康教育方式的培養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及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診療過程中應重視神經變性病的護理,努力提高護理水平和質量。目前對神經變性病尚沒有根治方法,只有給予科學、有效、全方位的護理支持及生活訓練指導,同時獲得患者和家屬的積極配合,樹立戰勝疾病的堅強意志和信心,才能穩定病情,延緩疾病的發展,提高生活質量,也只有廣大醫務人員以高度的責任心做好治療及護理工作,才能幫助患者在心理及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恢復健康,回歸社會[2]。

    參考文獻:

    [1]王曉民,李林.神經變性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0,34(4):497-502.

    [2]葉衍涓,周佳,揚艷.住院帕金森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實施策略[J].護理雜志,2003,20(1):93-94.

    [3]張韶紅,王穎.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的調查與護理對策[J].上海護理,2010,10(5):23-27.

    [4]孫志琴,楊海燕,丁鐘琴,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及焦慮心理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7,21(12):3308-3310.

    [5]劉曲.護理程序在帕金森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7):23-24.

    [6]揣松陽.健康教育對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徐州醫學院學報,2009,29(3):199-200.

    [7]唐崢華,梁華忠.帕金森病的神經心理學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99,18(4):250.

    [8]張銳芝.健康信念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價值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8):1150-11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天天成人综合网|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完全|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小视频|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激情成人综合网|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青青青国产成人久久111网站|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青青草成人免费|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