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傳統音樂教學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音樂教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傳統音樂教學方法

    第1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1.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材料

    傳統的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教授的內容往往局限于教材內容。如果不使用多媒體工具,就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等情況。中職音樂課程是為了傳授學生專業的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審美,加強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因此需要學生對大量音樂作品進行賞析,但是課本中往往只存在常規曲目的學習和欣賞,曲目類型和數量都比較匱乏。如果教學內容只局限于課本內容,達不到開拓眼界的目的,不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音樂鑒賞機會,就會嚴重降低教學效果。

    2.教學方法缺乏趣味性

    傳統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有一些老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一味將枯燥的專業知識告訴學生,卻沒有加強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音樂作品賞析這樣的重要環節也總是被一帶而過,學生看似了解了許多知識,但實際卻沒有掌握多少真正有用的知識。例如,在傳統課程中,老師教授某一曲目時,會向學生講解曲目中的基本常識,例如曲目的譜寫技巧等等,然后老師便只要求學生記住或者了解這些技巧的運用,而不去教授這種技巧的運用方法,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只會使學生產生消極的學習心理,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3.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傳統的中職音樂課程教學方法帶來的最大的缺陷就是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音樂藝術的學習需要學生想象作品的意境,體會作品的深層內涵,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學習,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營造這種想象的氛圍,學生很難將自己融入到作品中去。同時,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也使得學生缺少創造的機會,老師通常會要求學生按照課本按照規則進行創作,這樣的教育理念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的發展,音樂藝術作品如果缺乏創新,就難以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學生也難以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二、多媒體教學在中職音樂課程中的應用

    1.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在多媒體教學中,互聯網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在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和互聯網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音樂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信息。例如對世界名曲《歡樂頌》的賞析,如果只是單獨聽作品本身,只能體會到音符節奏的變換,卻無法結合作者思想感情進行賞析,老師這時就可以用多媒體工具向同學講述《歡樂頌》曲目創造的背景,曲目的每一個章節的變化背后包含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變換,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學生同步感受那段歷史文化的改變,從而在最后一個樂章中與作者貝多芬一起體會到經過拼搏奮斗換來成功的喜悅激動的心情。這種過程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課程內容,更能使得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創造感情。

    2.營造直觀的藝術氛圍

    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可以為學生營造更加直觀的藝術氛圍,讓學生更容易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深入體會音樂作品的內涵,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比起傳統教學方法和工具,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塑造更加直觀的視聽體驗,增強學生對作品的藝術想象,將學生真正帶入到音樂作品中,從而創造濃厚的藝術氛圍。同樣以學習《歡樂頌》一曲為例,老師為了使同學直觀地感受那段歷史文化改革,可以通過多媒體工具剪輯視頻,將那段歷史濃縮成一段短時間的視頻,隨著視頻的進程播放《歡樂頌》的不同樂章,這能夠使學生直觀地將音樂本身與歷史背景結合起來,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體會作品中蘊含的貝多芬在那個時代里最真實的感情的表達,并且隨著歷史的進程感受樂章的變化,在這種“真實”的藝術氛圍中體會作者最真實的情感表達。

    3.加強音樂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在新課標教學改革背景下,每一門學科的教學都不應該只局限于本學科的內容,而應該與其他相關學科建立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職音樂課程作為一門藝術課程,與其他藝術類、人文類、社會類課程都有著較強的聯系,例如許多音樂作品與語文課程有著非常強烈的聯系,我國的許多音樂作品是結合詩詞作品,將其譜曲然后作為音樂作品流傳于世,《水調歌頭》《關雎》等曲目都是由詩詞配樂而成。音樂與美術學科的聯系也非常緊密,例如名曲《伏爾加船夫曲》就是由十九世紀俄羅斯畫家列賓創作的著名油畫《伏爾加船上的纖夫》改編而來。但是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很難建立起這些學科之間的聯系。但是如果應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建立起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例如在學習《伏爾加船夫曲》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先讓學生欣賞畫作,體會原畫的感情,然后再配上樂曲進行欣賞,體會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用更加全面的藝術眼光欣賞一首曲目,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第2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音樂教學 提高效率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38

    音樂課作為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之一,將如何承載陶情抒性的審美功能和構建學生心中人文世界的歷史使命,是值得我們每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研究的課題。音樂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是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活動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種為了達到音樂教育目的而調整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系的活動方法。音樂教學過程的進行、音樂教學原則的貫徹、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等等,歸根到底都取決于音樂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我認為很有必要對音樂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音樂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益

    音樂知識的傳授,學生對音樂由不知到知,對識譜、唱歌、奏樂、欣賞,由不會到會,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優良的、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能正確地領會和掌握教材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智力、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音樂教師也能從中累積教學經驗,增長教學能力。如果教學方法不得當,音樂教師同樣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收獲甚微,甚至會挫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學生的音樂能力也得不到發展。我們在聽課中經常會發現,有些音樂教師歌唱得動聽,琴也彈得入味,個人的音樂素質也很好,論音樂水平在一般音樂教師之上,但由于他不研究音樂教學方法,所以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而有些音樂教師個人的唱歌、彈奏技能、技巧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生配合默契,教學活動充滿著樂感,其教學質量一定是良好的。因此,掌握科學的音樂教學方法是一個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它不僅對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有重要意義,而且關系到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有利發展。

    二、音樂教學方法是隨著音樂教學活動的出現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為教學方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美國當代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主張教學的目的除了要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科學知識以外,還要幫助每個學生獲得良好的智力發展,以便使學生成為自主且主動的思想家,主動參加知識獲得過程的人,而反對把人當作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發現學習的方法。布魯納倡導“發現法”,強調學生是個“發現者”,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地學習,不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識,而且還學會探索研究的方法,發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代教學方法以發展學生智能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即興創作,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創造音樂,這些都具有現代音樂教學法的特點。

    三、音樂教學方法是音樂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時采取的手段

    它即包括教師教音樂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音樂的方法。在現代音樂教學中,自始至終包括著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向交往活動。例如音樂教師應用演示法進行新歌范唱,而學生則要集中注意力聆聽、感受。思考這首歌的情感、意境,獲得對新教歌曲的整體印象,產生學唱的欲望。再如,教師指導作品欣賞,當學生熟悉了第一、二樂段主題旋律后,教師用談話法,要求學生在聽第三部分音樂時,找出這一部分與前兩部分的關系。學生仔細地聽完了作品的第三部分,發現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音樂的再現,從中懂得三段體曲式的特征,并能創造性地運用這知識,即興創作一首短小的三段體音樂,這些都充分地體現了雙向交往這一特性,做到即協調、均衡,又層次分明,以提高教學方法的效果。

    四、要重視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的作用

    第3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學生“學”的方法。因此,教學方法涵蓋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教學方法的時空,限定在教學過程中。

    第二,教學方法受教學目標制約,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服務的。

    第三,教學方法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客體是他們分別使用的手段。

    第四,教學方法是教法和學法有機的結合,是教和學的手段。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貫串于教學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教學工作的成敗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完成,關系到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在教學過程中,選擇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設計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

    教學方法是隨著教學活動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古今中外在漫長的教學實踐中,曾創造了許許多多的教學方法,且隨著教學理論的發展和新的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還將不斷出新。

    在教學方法分類方面,也出現了眾多的分類框架和分類方法,反映出人們從不同角度去研究各種教學方法的特征,促進教學方法的不斷發展。

    有的按照知識來源來劃分:直觀的方法(演示法、圖示法、參觀法)、語言的方法(講授法、談話法、閱讀書籍法)、實踐的方法(練習法、創造性作業法、實習作業法)。

    有的按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水平來劃分:認知法,使學生感知和獲取知識的方法;復現法,使學生再現舊知識和教師指出活動程序的方法;探討研究法,使學生在新的情景中獲取運用知識、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各種方法。

    有的按照教學活動的過程把教學方法分為三大類:第一,組織學生認識活動的方法,在感知知識信息方面包括口述法(講述、講解、講演、談話等)、直觀法(演示、圖解)、實踐法(練習、實習、實驗、操作等);在邏輯方面,包括歸納法和演繹法;在思維方面,包括復現法和問題探索法;在學習管理方面,包括獨立學習法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等。第二,激發和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包括刺激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認識性游戲法、有興趣的討論法、創造情緒情景法等)、刺激學生引起學習動機的方法(提出要求、鼓勵、批評、責備、說服教育、激勵學生的學習意志等)。第三,檢查學生認識活動效果的方法,包括口頭檢查法(課堂提問法等)、直觀檢查法(直接檢查學生音樂表演、音樂創作、音樂作品評價、書面作業、體育動作表現、美術作品、演習等)、實習檢查法(學生在實習活動、生產勞動中的表現等)。

    還可以舉出一些,眾多的教學方法分類的框架及其教學方法,不僅展現了教學方法寶庫的千姿百態、絢麗多彩,而且告訴我們每一種教學方法的產生和發展都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為我們了解、把握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從多角度分析或進行綜合分析提供了方便。

    音樂教學方法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科學不斷地得到發展,教學方法包括音樂教學方法也隨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特別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以及生理學、心理學的新成就為音樂教學方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音樂教學方法發展的總趨勢是現代化的音樂教學方法逐漸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其特征主要是:

    (1)方向性

    教學方法的本質特征,是內容的方向性,任何教學方法總以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前提,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

    普通教育的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領域)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作和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音樂教學的目的和內容,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特殊性。我國學者徐碧輝在《美育:一種生命和情感教育》一文中認為“審美教育既是一種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其方法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識教育”,“審美教育的方法從根本上說應是既非純感性的,也非純理性的,而是二者的融合”。“現代美育提倡的是‘融合式教學’”,“課堂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單一傳授某種知識,而是有機地把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識,開啟智慧,陶冶心靈,培養高尚人格,得到美與善的滋養”。當今,我國音樂教育界在教學方法上有一種“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教學方法”的提法,實際上是突出了教學方法的方向性。

    (2)耦合性

    音樂教學方法是由音樂教法與音樂學法耦合而成的。所謂“耦合”,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系或兩種運動形式間通過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的現象。音樂教學方法的耦合性體現在:一是在教學活動上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兩位一體的共同活動;二是在內容上包括教法和學法兩個側面,二者是有機結合的,教法制約學法,學法影響教法,教法可以通過學法來體現,學法是在教師正確指導下的方法;三是在二者關系上,師生是互動的,是互相影響的,學生成為教師親密合作的伙伴,在教師的指導下重視培養學生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發揮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活動進程,善于設計各種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創設悅目、悅耳、悅心的美妙意境,動員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總之,傳統教學直線式方法,被多向主體網絡作用和影響取而代之。

    (3)多樣性

    由于教學內容的千變萬化,教育對象的千差萬別,教學手段的千姿百態,教學方式的千奇百怪,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這一特征出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固定的模式,而具有靈活多樣性。音樂教學方法的改革或優化,不在于采用了哪些方法,而在于如何依據不同的制約因素,對教學方法做出最佳的選擇。在音樂教學中,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4)時代化

    第4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一、互動教學法的涵義及特征

    互動教學法的實質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互動教學法中強調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互動,學生能夠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除了要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外,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那么,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互動式教學方法究竟具有哪些特征呢?事實上,這些特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互動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往往強調的是平等、民主、和諧,這顯然與傳統的師生關系有著很大的差別。另一方面,互動教學法以交流、對話為主要形式,希望通過這種交流對話來達到互相啟發、互相補充、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實施互動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1.營造互動的氛圍

    在傳統的觀念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就是一個教一個學,教師在學生面前具有絕對的權威,一旦學生提出了與教師不相符的觀點、想法,教師就會習慣性地認為這個學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殊不知,這種做法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孩子的積極性。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身體和心理都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倘若教師思想守舊,始終維系著過去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言堂”,讓學生在巨大的壓力下學習,那么學生將很難與教師產生互動,從而使得整個教學工作變成教師“獨角戲”。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狀況,教師一定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互動的氛圍,讓學生在這種和諧、民主的氛圍下敢于各抒己見,敢于向教師提出不同的意見,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互動教學。當然,在營造輕松和諧有利于互動的課堂環境的時候,教師要注意不陷入到一些誤區中來。例如有些年輕的教師在新的教學觀念的指導下總希望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形成良好的互動,這個出發點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方法的不科學或是缺乏必要的經驗,很多教師在上課時簡單地把“放羊式”教學方法當成了互動教學法,從而失去了對于課堂的掌控,整個教學活動顯得既沒有秩序又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為學生營造良好互動氛圍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對于整個課堂的掌控,要明白活潑的課堂氣氛并不等同于混亂的氣氛。教師一定要努力使整個課堂既有序又輕松,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采取互動的教學方法

    在互動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分為幾種互動形式,一種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另一種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進行師生互動的時候,要注意師生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反饋。具體來說就是教師一方面向學生傳授各種音樂知識,另一方面學生也要將自己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這樣才能夠使得教師及時掌握教學狀況,對教學節奏進行及時的調整。倘若教師在上課時不注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就會讓學生陷入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在這種被動的狀態下,學生的積極性就得不到發揮,尤其是像音樂這樣的學科,由于非專業的學生不需要參加音樂考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再采取一些灌輸式的呆板的教學方法,學生很容易就會放棄音樂學科的學習,這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教師能夠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在教學工作中把學生這些積極性激發出來,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除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外,在學生之間也需要一定的互動,而這種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多的是體現在合作學習的形式之下。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同時還能夠在合作的氛圍下形成一定的合作能力,這對于學生將來踏入社會從事任何一項工作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3.注意在音樂互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第5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析了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價值及應用。健美操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健美操教學中應用俱樂部教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身心體驗,提高身體機能水平,以及提升學習效果;影響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應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學校因素與教師因素;在健美操教學中應用俱樂部教學法可以加強對學生的體育認知、情感與意志的培養。

    關鍵詞:

    俱樂部教學法;健美操;體育意識;價值

    健美操俱樂部教法是區別于傳統健美操教學方法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較為靈活多變,可以更好地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良好的作用。基于此,探索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對促進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與深入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有利于健美操運動在學校的普及與推廣,促進學生自主體育意識的形成。

    1傳統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弊端

    首先,教學方式固化,缺乏靈活多變。健美操傳統教學方法主要突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大部分時間為通常所說的“傳授”與“教”為主要目標和方法。傳統教學方法的主要目標和著眼點不是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在針對學生的情感意志、實踐操作、認知能力等方面的關注相對較少,缺乏對學生自主創新與發展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方法盡管在教學效率、教學組織等方面較為容易實現,但作為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主要傳授給學生的是基本的動作與基礎知識,是一種固化式的教學方法,難以形成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與理解能力,使得所學的知識難以靈活應用,是被動的接受,主動性不足。其次,教學手段單一,缺乏整體建構。就目前而言,健美操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的程序主要遵循傳統的講解示范、自主練習、錯誤糾正、鞏固強化等四個具體的環節。通常,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執行均是獨立進行,呈現出斷斷續續的教學表現形式,而且大多是在沒有音樂的情況組織進行,其弊端主要以下3個方面:(1)斷斷續續地學習使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缺乏整體感;(2)沒有音樂的伴奏不利于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3)不連貫的教學形式,降低了學生的運動負荷,容易形成運動量的不足。(4)最后,教學理念陳舊,缺乏意識培養。傳統健美操教學方法蘊育于傳統的“三基”與“增強體質”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其主要目標仍舊是以知識與與技能的傳授為主,缺乏對學生意識的培養,仍然停留在“術”的層面,沒有達到育人的高度。傳統健美操教學方法對學生的人格培養與行為品德的培養較少,使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健美操運動的內涵,以及體育課的價值與意義,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難以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形成其本質的價值。

    2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法內涵及其價值

    2.1俱樂部教學法

    俱樂部教學法是在連續的音樂伴奏下,教師采用領帶教學的方式,將教與學合二為一,形成不間斷的教學方法。俱樂部教學方法是一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具體可包括循環遞加法、金字塔法、分解法、連接法等具體的教學方法。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方法有別于傳統的健美操教學方法:首先,它是在不間斷的音樂下組織教學,易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與動作的整體性;其次,俱樂部教學方法強調學習過程的連續性,鼓勵在動態中建構學生的動作印象與學習表象,不會因為錯誤的糾正與重點的強調而隨意中斷音樂或練習,主要通過適當的提示與反復的練習逐步得到糾正;再次,俱樂部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保持一種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參與學習和練習的積極性。此外,俱樂部教學方法引入學校健美操教學要注意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個性特征,在應用的過程中要符合學校健美操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個性發展,將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以及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貫穿其中,不斷提升其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2.2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法的價值

    首先,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法滿足了學生身心體驗的內在需求。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方法增強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身心體驗,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對存在問題的積極思考,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主動要求,消除了學生學習的厭倦與疲勞感。其次,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法有助于學生的身體耐力水平和心肺功能水平的提高。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連續性較強的過程中學習,學生興趣投入性和運動負荷整體都較高,使學生身體耐力水平和心肺功能水平都得到很好的鍛煉。最后,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法能提升學生的成套動作學習效果,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方法側重于教學過程中準確性與連續性的表達,注重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學習模式下完成動作的學習和成套動作的連接,使學生對動作的熟悉程度、動作連接的科學性、表現能力上都的到很到的學習效果。

    3影響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應用的因素

    3.1學校因素

    學校的認知程度是影響俱樂部教學方法在教學普及的主要因素。學校在健美操教學改革中起著促動作用,學校應該認識到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從而重視對健美操教學方法的改革。同時,逐步發揮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方法在教學理念與組織形式方面的優勢,不斷將俱樂部教學方法融入健美操教學中,給予大力地支持,以提升教學質量。

    3.2教師因素

    教師是影響俱樂部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應用的基礎性因素。教師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決定著課程教學內容的實施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健美操教師對俱樂部教學方法是否了解決定著她能否將俱樂部教學方法運用到課程教學中去。目前,大部分教師都認識到自身教學方法的不足,認識到俱樂部教學方法的優勢,從而意識到應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教學水平,為俱樂部教學方法的推廣提供條件。

    4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法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

    4.1體育認知的培養

    學生對體育的認知可包括如下方面:其一是有關體育運動過程的客觀事實的認知;其二是有關體育運動發展規律的客觀認知。健美操教學中應用俱樂部教學方法,尊重了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體,關注學生在技能上的提高的同時,還關注學生心理的提高,并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向學生傳授健美操知識,讓學生從心理上真正對健美操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對健美操理論基礎及運動規律進行詳細地了解,從而形成正確的體育認知。

    4.2體育情感的培養

    體育情感是指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情緒與內在情感,它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身心狀況、參與態度及相互關系的反映,它是學生內心對體育需求與鍛煉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切身體驗與實踐感受。健美操教學中應用俱樂部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健美操教學方法固化式的教學形式,教學過程置于歡快與節奏鮮明的音樂氛圍之中,在意識培養上更加注重學生心靈的需求,在音樂與動作的選擇上更加注重學生身心的實際需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使學生在一種歡快與節奏鮮明的韻律氛圍中學習與領悟健美操運動的美,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情緒與學習感受,增進學生情感的培養。

    4.3體育意志的培養

    體育意志是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與人格特質,其具體表現為在特定情境下克服困難、障礙,以及達到活動目的或自我實現的個性品質。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法強調學習過程的連續性,不會因為學生錯誤動作而中斷教學,使學生在享受俱樂部健美操教學所帶來的健美操技術學習的同時,能夠體會堅持鍛煉帶來的心理上的鍛煉,體會堅持鍛煉的重要性,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宋運亭.健美操“俱樂部式”教學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3.

    [2]王莎莎.俱樂部健美操教學方法在高職院校健美操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石家莊城市職業學院”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3]徐紅梅.論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現狀與培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1).

    [4]張瑋.將健身俱樂部課程教學應用于高校健美操課程中的可行性研究——以蘭州市九所本科院校為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3.

    第6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音樂教學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方面的重要性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中學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基礎,在學生音樂素養、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學音樂教學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育觀念比較落后、教學方法單一,中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并不高。基于此,本文結合新時期中學教育的特點,對中學音樂教學創新的有效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為中學音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中學;音樂教學;教學創新;方法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音樂教育在中學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在逐漸上升,音樂教育在學生審美情緒、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等能力素質培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傳統的中學音樂教學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需要結合新時期中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中學音樂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革,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

    1改革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思想基礎,為了創新中學音樂教學的方法,必須對音樂教學理念進行革新。首先,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音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要教會學生怎么唱,而且要引導學生對自身的音樂素質基礎進行挖掘,了解自身的音樂學習特點,幫助學生優化聲音,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去掌握唱歌技巧。其次,要對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根據新課程改革對中學音樂教學提出的要求,將探究學習模式、合作教學模式等融入到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例如在學習《嘎達梅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的探究該首歌曲的演唱背景、唱法風格以及這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在探究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的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進行培養,在課堂教學氛圍營造方面也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2運用流行音樂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新時期的中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電腦、手機、電視等多個渠道接觸到音樂,并且在音樂種類方面有著一定的自我偏愛。流行音樂作為目前大眾音樂的主要種類,也是中學生非常喜愛的一種音樂類型,同時也是中學生接觸音樂最多的一種類型。中學音樂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通過流行音樂教學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內涵和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體會,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還能夠讓中學生對流行歌曲有著更加客觀、深入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流行音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民族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鳳凰傳奇的《天藍藍》引入到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這首歌曲的MV,引導學生對民歌產生深刻的了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歌曲中表達的涵義進行認知,讓學生通過音樂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例如中學生普遍喜愛的周杰倫有一首《蝸牛》,這首歌曲蘊含著積極向上、不斷前行的人生態度,教師要通過這些流行歌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另外很多民族風的歌曲,如《青花瓷》、《臺》等都用到了大量的民族樂器,將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結合在一起產生了美妙的音樂,這些都是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素材,要引起中學音樂教師的廣泛關注。

    3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新中學音樂教學方法

    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既是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又是提高中學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多媒體教學技術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靜態的音樂變為動態的,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改變傳統中學音樂教學單一教唱的形式,讓音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生動,能夠為學生充分的展現音樂之美。例如在中學音樂傳統樂器教學的相關內容方面,教師可以將樂器的相關圖片和獨特的聲音通過多媒體的手段播放出來,讓學生對樂器和對應的聲音有著直觀的認識和辨別。在學習鼓這個樂器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山南鼓舞的視頻,很多學生都會不由自主的跟著節奏動起來,在課堂氛圍營造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對于傳統的利用音響播放音樂讓學生進行鑒賞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展示音樂所表達的畫面,讓學生跟隨著音樂和畫面對音樂中所要表達的美感、內涵有著更加貼切的認知。例如在學習《江河萬古流》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中國地圖、中國的大川河流,為學生播放黃河壺口瀑布一瀉千里的壯觀場景,讓學生對音樂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知。

    4結語

    中學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關系到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教學科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時期的中學音樂教學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流行音樂引入到中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不斷創新和改革中學音樂教學,提升中學音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欽云.芻議中學音樂鑒賞課教學方法與途徑創新[J].新課程學習(下),2013,(1):46-47.

    [2]馬慧琴.創新中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15,(21):119.

    [3]莫莉.創新中學音樂教學方法的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6,(22):208-209.

    第7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創新思維;初中音樂;教學

    目前,由于初中生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同時音樂不是中考中的必考科目,所以初中生在初中音樂學習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時間較少。這樣的現狀導致初中音樂教學課堂效率不高,教學質量不高。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需要創新教學方法,以創新思維構建初中音樂教學課堂,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本文筆者結合初中音樂教學實踐,就如何以創新思維構建初中音樂教學課堂進行重點探究。

    1.以創新思維構建初中音樂教學課堂的必要性

    新課程標準提倡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音樂教學也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環節[1]。新課程的核心思想是培養初中生的音樂素養,讓初中生理解音樂,在音樂中產生情感共鳴,幫助初中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在音樂教學實際中,初中生不重視音樂教學,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參與到音樂學習中。教師只有以創新思維構建初中音樂教學課堂,才能激發初中生參與音樂教學的興趣,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初中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2.以創新思維構建初中音樂教學課堂的實施策略

    新課程下,初中音樂教學目標是“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倡導在初中音樂教學課堂實踐中,激發初中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初中生的參與熱情[2]。音樂教師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需要開拓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以滿足新課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初中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考慮以下創新策略來實施以創新思維構建初中音樂教學課堂。

    2.1創新性的情境導入,激發初中生興趣

    初中生思想活躍,在課前休息時活潑好動,教師在音樂課堂開始時,就需要盡快的將初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上來。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實踐時,需要改變傳統的課前導入模式,創造性的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熱情,積極參與到初中音樂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該注意幾點重要的策略:給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自由的、吸引人的環境;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獨立解決,以此來體驗自尊和責任感;支持學生提出更多更好的新觀念,即使是不適當的觀念,也不要立即否定,而是讓學生自己體驗它;當學生表現不佳時,要理解和鼓勵他們,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對討論結果進行恰當的總結;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潛能,并且都能表現出創造性。

    例如,在初中音樂課程《西風的話》。教師在課程開展開始,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初中生思考有關秋景的詞語、學過的古詩,讓初中生在腦海里形成秋景的畫面,為學唱《西風的話》準備鋪墊。教師通過創新性的以秋景設計教學情境,讓初中生帶著想象的畫面去學習歌曲,不僅激發了初中的學習熱情,而且讓初中生在想象中更好的理解歌曲中的意境,提高了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2.2革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通常是教師在示范歌曲之后,學生跟著教師學唱。這樣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不能發揮初中生的自我積極性,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下。以創興思維構建初中音樂教學課堂,要求教師在開始教學實踐時,創新教學方法,采用革新型的教法方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多媒體助學法: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已廣泛應用于現代教學中,多媒體集圖像、視頻、文本、聲音等信息于一體,圖文并茂、聲像結合,能激發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由復雜為簡單、變抽象為形象、化呆板為生動,豐富了教學內容,形象了教學情境,構建了新型的教學模式,實現了多渠道的信息傳遞,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時,可以采用新技術、新科技來輔助教學。以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初中生參與到音樂教學實踐當中。

    比如在初中音樂教學《黃河大合唱》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將互聯網上不同的合唱播放給初中生學習。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聽覺刺激,學習《黃河大合唱》的節奏和唱法。采用多媒體助學法,提高了初中生對于歌曲的直觀感受,促進了初中生更快的掌握該首歌曲。

    2.3創新型的課外實踐,提高初中綜合音樂素養

    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不僅需要在課堂上創新教學方法,在課外時間里也要鼓勵初中生參與音樂實踐,讓初中生大聲的唱出自己的音樂,抒發心中的情感。音樂在眾多藝術形式中被譽為最擅于抒感和引起共鳴的形式之一[3]。新課程標準對初中音樂教學的更高要求是培養初中生音樂素養,提高初中生音樂欣賞能力,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在組織形式上,教師可以以創新思維來組織音樂課外實踐活動。

    例如,教師在組織初中音樂課外實踐時,可以借鑒電視媒體上比較流行的形式,鼓勵所有的初中生都參與到音樂實踐中。比如在初中音樂教學《青春的旋律》后,教師可以組織初中生開展音樂好聲音。鼓勵初中生自選曲目,唱出自己的音樂感受。以創新思維組織的創新型的課外實踐,不僅提高了初中生的參與興趣,更提高了初中生的整體音樂欣賞能力,抒發了內心情感。

    3.結束語

    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時,需要創新教學方法,以創新思維來組織初中音樂教學,讓初中生在音樂中放松身心,提高音樂綜合素養。以創新思維構建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不僅有助于激發初中生對初中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而且提高了初中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有助于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蘇曉君.淺談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的創新思維[J].教師,2012,13(27):46.

    第8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音樂教學 發現法 情緒 目標 方法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 of teaching music

    Li Chunyang

    【Abstract】Music is the crystal of the human’s wisdom. The method of music teaching is the means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dopt in their mutual activity and is one kind of way for adjusting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music education purpose.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the music teaching course, the prosecution of the music teaching principl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usic teaching goal all lies on the method of music teaching. The method of teaching is the act system adop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achieving the teaching goal.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has introduced some methods and ways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learn better knowledge and skill.

    【Keywords】Music teaching Way of discovery Emotion Goal Method

    音樂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是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活動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種為了達到音樂教育目的而調整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系的活動方法。音樂教學過程的進行、音樂教學原則的貫徹、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等等,歸根到底都取決于音樂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我認為很有必要對音樂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

    1.音樂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益。音樂知識的傳授,學生對音樂由不知到知,對識譜、唱歌、奏樂、欣賞,由不會到會,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優良的、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能正確地領會和掌握教材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智力、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音樂教師也能從中累積教學經驗,增長教學能力。如果教學方法不得當,音樂教師同樣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收獲甚微,甚至會挫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學生的音樂能力也得不到發展。我們在聽課中經常會發現,有些音樂教師歌唱得動聽,琴也彈得入味,個人的音樂素質也很好,論音樂水平在一般音樂教師之上,但由于他不研究音樂教學方法,所以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而有些音樂教師個人的唱歌、彈奏技能、技巧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生配合默契,教學活動充滿著樂感,其教學質量一定是良好的。因此,掌握科學的音樂教學方法是一個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它不僅對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有重要意義,而且關系到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有利發展。

    2.音樂教學方法是隨著音樂教學活動的出現而逐漸發展起來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為教學方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美國當代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主張教學的目的除了要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科學知識以外,還要幫助每個學生獲得良好的智力發展,以便使學生成為自主且主動的思想家,主動參加知識獲得過程的人,而反對把人當作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發現學習的方法。布魯納倡導“發現法”,強調學生是個“發現者”,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地學習,不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識,而且還學會探索研究的方法,發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代教學方法以發展學生智能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即興創作,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創造音樂,這些都具有現代音樂教學法的特點。

    3.音樂教學方法是音樂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時采取的手段。它即包括教師教音樂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音樂的方法。在現代音樂教學中,自始至終包括著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向交往活動。例如音樂教師應用演示法進行新歌范唱,而學生則要集中注意力聆聽、感受。思考這首歌的情感、意境,獲得對新教歌曲的整體印象,產生學唱的欲望。再如,教師指導作品欣賞,當學生熟悉了第一、二樂段主題旋律后,教師用談話法,要求學生在聽第三部分音樂時,找出這一部分與前兩部分的關系。學生仔細地聽完了作品的第三部分,發現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音樂的再現,從中懂得了ABA三段體曲式的特征,并能創造性地運用這知識,即興創作一首短小的三段體音樂,這些都充分地體現了雙向交往這一特性,做到即協調、均衡,又層次分明,以提高教學方法的效果。

    4.要重視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的作用。現代教學方法強調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認識與情緒不可分割地聯系著,積極的情緒對認識具有動力功能。大量的實驗證明,愉快時則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思維比較活躍。反之,消極的情緒則會阻抑認識活動的開展。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音樂屬情感性藝術,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的作用,比其它學科更顯得重要。不能想象沒有情感如何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積極的情緒會產生興奮感、自豪感,給音樂教學活動注入活力,使每個音符伴隨著情感,而不是毫無情緒的音符堆砌,技能技巧不是機械的操作,而是有情感的表現。每唱一首歌、奏一曲樂都充滿著情感,音樂教學就取得了更大的效益,改變了傳統音樂教學中一味強調知識、技能技巧而忽視情緒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克服了學生在學習音樂時的枯燥和厭煩。在這里還應加以說明的是:既然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關系,那么情緒的交往更要求是雙向的交流。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的情緒更為重要,只有音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滿激情,才能感染學生的情緒。換言之,要求學生投入角色,教師必須首先投入角色。不能想象一個情感冷淡的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能喚起學生的情緒。我們從大量的優秀音樂課上可以發現,執教的教師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地、充滿激情地進行音樂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也都集中注意力地與教師默契配合,課堂氣氛活潑而富有樂感。這樣的音樂課是一種高級的藝術享受。所以,人們常說:音樂教學活動既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藝術。音樂教學要按其自身教學規律,從學生的生理、心理出發,這是科學。音樂教學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恰當的、合理的教學方法從知、情、意、行去引導,這就是藝術。

    第9篇:傳統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音樂;創新教育;措施;發展

    中圖分類號:C961;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6-0005-01

    音樂作為學校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如果音樂教師基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完全按照書本上的內容進行教學,會使學生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時,音樂教師由于沒有良好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未能掌握音樂知識,也未能對音樂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導致學生音樂基礎過于薄弱,影響了他們的全面發展。因此,音樂教師必須要創新音樂教學方式,通過發揮音樂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音樂教學中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在音樂教學中,采用創新教學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過于照本宣科,音樂教學也只局限于課堂內、書本中,造成音樂教學內容過于枯燥,教學方式也只是讓學生聽曲、識譜以及演唱歌曲,在演唱方式上也多采用集體合唱的方式,造成學生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部分學生玩心較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如果不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則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過低,學習效果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影響了音樂教學的效果。另外,傳統的音樂教學未對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培養,未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造成學生在感受音樂魅力時往往伴隨著學習的壓力,使得他們不愿意參與到實際的音樂活動中,影響了音樂課程的開展。

    二、音樂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1. 鼓勵學生發揮音樂創新意識

    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未對學生的音樂意識進行有效培養,忽略了音樂教學中創新的重要性,使學生的音樂能力得不到有效發揮,造成學生的音樂基礎過于薄弱。因此,在實際的音樂創新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應當注重鼓勵學生發揮音樂創新意識,通過采用音樂教學新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熟悉并喜愛的歌曲,讓學生進行填詞,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完成曲目的創作,以擴大音樂教學的作用范圍及深度。另外,在演唱形式上教師也要注重采用創新教育,可選擇分組演唱等形式,增加音樂教學中的競爭元素,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強化音樂教學效果的目的。

    2. 注重發揮音樂學習的主體作用

    音樂教學的主體是音樂本身,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應當是學生。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當從學生的教育出發,分析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以達到強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學生能夠理解、喜愛的歌曲進行教學。如歌曲《雪絨花》,不僅歌曲動聽,學習難度也較低。教師可在教學的過程中以《雪絨花》為例講解基礎的樂理知識,并注重讓學生理解音樂內涵,從而強化音樂教學效果。

    3. 利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媒體技術逐步完善,并走進課堂教學中,不僅創新了教學模式,而且優化了實際的教學效果。尤其在民族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新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展現具有特色的民族風貌,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強化教學效果。另外,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使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并通過媒體軟件播放的形式為學生展現音樂畫面,使他們感受音樂的意境。通過利用新媒體技術,學生能夠在感受音樂的同時進行二次創作,從而更好地理解音樂,在實際的生活中合理運用音樂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強化音樂教學的作用。

    4.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氣氛過于嚴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壓力,進而導致他們不愿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因此,為了強化音樂教學效果,教師應當通過布置黑板、改變座位安排等形式,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也應當注重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質,耐心為學生講解相關的音樂知識,注意采用科學化管理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玩心較重、難以管理,且沒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影響了音樂教學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增加創新教育內容鼓勵學生發揮音樂創新意識,同時利用新媒體技術強化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審美能力,培養音樂技能,開發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胥娟,李平平.小學音樂教學法中律動、舞蹈、游戲的創新[J].音樂時空,2012(01).

    [2]賈志偉.小學音樂教師的聲樂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創新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网页|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大臿蕉香蕉大视频成人|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成人片在线观看地址KK4444| 久久www成人看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成人免费777777被爆出| 欧洲成人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成人福利小视频|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